工作满意度_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_李雪莲

合集下载

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2],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制约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被翻译为“工作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

教师职业倦怠是基于职业倦怠的基础上提出的,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1],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使教师教学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地方高校教师既是地方高校的主力军,也是地方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地方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状况如何呢,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本研究在分析地方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二、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湖南湘南学院、广西梧州学院等地方高校教师为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157份,其中男性51,女性106份;5-35岁教师103人,36-45岁教师47人,46-55岁教师7人;教龄5年以下44人,5-10年教师45人,10-15年教师33人,15年以上44人。

(二)研究工具1.教师满意度问卷教师满意度问卷采用了陈云英、孙绍邦(1994)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3],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衡量指标包括“物理条件”、“薪水”、“晋升进修”、“领导管理”、“人际关系”等。

“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是一个五点量表,评价标准为: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无所谓=3,同意=4,非常同意=5。

基于心理契约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基于心理契约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J 12 l u. 0 O .
V的职业倦怠
郭 超
( 徽 师 范 大学 政 法 学 院 , 安 安徽 芜 湖 2 10 4 0 3)
摘 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根源在 于他们与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受到 了破坏, 辅导员的付 出与收
生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 骨 干力 量 ,长期 面 临 巨 大 的
问题 产 生 的根 源 在 于他 们 与 高校 之 间 的 心 理 契
约 受 到 了破 坏 ,本文 拟 就 从 心理 契 约 视 角来 探
讨 这一 问题 。


心 理契约 的 内涵和 作用
工作 压 力 和 角色 冲 突 ,是 职 业倦 怠 的易 发 和高 发 群体 ,这 种状 况 不仅 危 害 着 辅导 员 的 身 心健
c n a tt ru h c mmu ia n , d sg i g a s in ic w y o o a o a d v lp n d s e sn n o t c o g o r h nct g i e inn ce t a v c t n l e eo me ta t s ig o i f f i n r s l r f cina ds 1p y h l c l d pa o . e - e e t f s c 00 a a tt n f l o n e a i
关 键 词 : 导 员; 业倦 怠 ; 理 契 约 ; 辅 职 心 心理 期 望
中图分 类 号 :6 1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2 6 ( 0 0 0— 0 2 0 10 — 4 3 2 1 ) 4 0 8 — 4
A t d f o r o to l g t d n s n tu t rB s d o S u y o b Bu n u fCol eS u e t ’I sr co a e n J e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摘要:中小学教师是教育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他们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等。

同时,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倦怠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因此,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因素、工作负荷、工作环境、社会支持1. 引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教师作为教育培养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概念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后产生的身心疲惫、厌倦和消极情绪的状态。

根据Maslach和Jackson(1981)的研究,职业倦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情感耗竭、厌倦感和低成就感。

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支持等方面的评价。

3. 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3.1 工作负荷中小学教师通常面临着较大的工作负荷,包括备课、教学、批改作业等。

长期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教师容易出现身体疲惫和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

3.2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和不满情绪。

然而,如果工作环境不良,比如学校管理不善、教育资源不足等,教师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满。

3.3 社会支持中小学教师需要得到来自学校、同事和家庭等方面的社会支持。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特点是需要长期面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任务。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疲惫、无力和厌倦的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工作压力的增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教师需要应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家长的期望和教育部门的要求,这些压力使得教师容易感到疲惫和倦怠。

其次,教师的工作条件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教师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条件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教育投入的不足,很多学校的教师面临着工作条件差、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另外,教师在职业发展上的困惑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面临的问题包括晋升机会不足、职称评定不公平等,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迷茫和无望,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首先是工作内容的满意度。

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否感到有意义和有成就感对于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也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来开展教学工作,包括教室设施、教学资源等。

如果教师的工作条件差,教学资源不足,那么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才能够保持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如果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就会降低。

三、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心理契约视域下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心理契约视域下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心理契约视域下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胡15"娜叶法:听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心理契约理论,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引入了“自尊”中介变量,对心理契约与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感受和个人成长,要 和青年教师发展良好的关系,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尊”和工作满意度,最终 达到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学教育2。

19.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翮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 要力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青年教师对高职 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应新形势,关注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 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 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研究分析高职院校青年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 心理契约理论对心理契约本质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 观点。

在心理契约结构研究方面,主要有心理契约二 维结构说、三维结构说和多维结构说。

目前研究较广 泛采用的是心理契约二维结构说。

最早提出心理契约 二维学说的学者是MacNeil(1985)。

他经研究提出:心 理契约具有交易型和关系型两个维度。

前者是指契约 双方的短期经济利益,后者是指契约双方的情感因素 等。

二. 工作满意度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上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 究热潮。

不少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和本质进行了 界定,如著名心理学家Locker(1951)认为:“员工满意 度是其对工作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状态。

后来,一些学者开始转向实践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引言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满意度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而心理契约作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一种潜在协议,在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并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关管理建议。

一、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组织的期望和承诺,以及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和承诺所构成的管理关系。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并不仅仅是以书面合同为基础的,而是更多地建立在彼此的隐性期望和承诺上。

心理契约包括理性部分和情感部分,理性部分主要是指员工对组织的工作要求、职责和回报的期望,情感部分主要是指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忠诚。

心理契约研究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变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青年教师心理契约特点分析1. 高职青年教师的期望高职青年教师通常对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有着明确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职业成就和发展空间。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一定的资源和支持。

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回报和福利待遇。

2. 高职青年教师的承诺高职青年教师通常对组织有一定的忠诚和责任感,他们愿意为组织付出努力,并期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

他们也愿意为组织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3. 高职青年教师的信任高职青年教师通常对组织的领导和制度有一定的信任,他们相信组织会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关怀,同时也相信组织会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高职青年教师在心理契约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他们对组织有一定的期望和承诺,同时也对组织有一定的信任。

三、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1. 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资源和支持是影响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对于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动机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动机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动机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工作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反映了员工的专注度、积极性和忠诚度。

工作动机和满意度不仅对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个体和组织的整体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了解影响工作动机和满意度的因素对于组织和企业非常重要。

心理契约是指雇员与雇主之间的一种非正式承诺,它涵盖了雇员对组织的期望、雇主对雇员的期望以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是一种隐藏在双方心理中的期望和约定,它不像正式契约那样被明确形式化地记录下来。

然而,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工作动机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动机的影响是通过提供工作挑战和机会、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励和发展机会来实现的。

当雇员感受到组织充分认可和尊重他们的贡献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工作,并且具有更高的工作动机。

心理契约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兴趣,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心理契约还可以通过提供有意义和目标导向的工作来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

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组织有积极的影响并且与个人目标相一致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工作动机。

这种工作动机使得员工更有动力去实现工作目标,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当心理契约得到充分履行时,员工会感到满足和满意。

心理契约可以通过提供公平的报酬、平等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

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公正对待,并且有合理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时,他们更容易感到满意。

此外,心理契约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这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样至关重要。

当员工感受到他们的心理契约得到尊重和维护时,他们更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获得更高程度的工作满意度。

心理契约的维护与管理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动机和满意度的积极影响,组织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和管理心理契约。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教育工作者一直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他们担负着社会赋予的期望和责任。

然而,在教育领域中,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及原因职业倦怠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疲惫、厌倦和无力应对的心理状态。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工作压力过大。

教育工作者需要应对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期望,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地调节和处理工作压力,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其次,工作资源匮乏。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工具,然而,有些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培训机会和专业发展的支持,这使得教育工作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到失落和无助,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最后,职业认同感不强。

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被普遍认可,但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干扰,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可能受到影响。

例如,一些人对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和社会地位存在质疑,这使得部分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对自己职业的怀疑和不满,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和乐趣的程度。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工作环境的支持。

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理解,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

其次,个人的能力发展。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专业发展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最后,工作回报的公平性。

教育工作者希望得到与自己付出相匹配的回报,包括薪资待遇、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等。

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公正的回报,将会降低工作满意度。

三、解决方法为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和缓解职业倦怠,有以下几个建议。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里斯( r r ) 16 A g i 于 90年引入管理领域。使用这一 ys
需要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紧密的联系 , 未满足 的或
未达到期望的需要都可能引发教师职业倦怠。教
除正 师作为一个知识型员工的群体 , 他们所追求的不仅 术语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 还存在着隐含的、 非正 是低层次的生存满足 , 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价值 的实 式雇佣契约规定 的内容外 , 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 , 它们 同样是决定员 现; 教师作为情感丰富的个体 , 的情感需求较 式的、 他们
近年来 , 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心理学和组织行 为学的关注热点。已有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不仅直
右。教师的这些较高层次 的需求是很难用正规的 文字条约写出来的, 但却的确存在于教师与学校的
“ 心理契约” 之中。因此 , 文拟从心理契约角度 本
接影响教师 的身心健康 , 而且会影 响他 的工作表
而这种心理期望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 , 教师就会 自
资源来实现组织的 目 。卢梭等人则提出, 标 心理契
约不仅具有期望 的性质 , 也有对义务 的承诺 与互 惠 。学校管理 中的心理契约则具体体现为教师 ]
觉或不 自觉地减少对工作 的投入 , 职业倦怠感也被 自然诱发 ;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 ③ 革, 学校开始面临着如企业 般的生存压力 , 教师也 面临着巨大挑战 , 一些教师在重负之下产生 了各种
为强烈 , 他们的努力程度也较容易 受到情绪 的左
工态度和行 为的重要 因素 。之后 , 国著名管 J 美
收稿 日期 :05一 9—1 20 o O
作者简介 : 植风英(911 , , 17. 一)女 硕士 , 师 研究 方向 : 讲 管理心理 。

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1. 引言教师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职业群体之一,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要责任。

然而,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成为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相关研究成果。

2. 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与特征2.1 定义教师职业倦怠指的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后出现身心疲惫、失去动力、产生消极情绪等心理状态。

2.2 特征•情感耗竭:教师对于学生和工作感到疲劳和情绪耗尽。

•缺乏个人成就感: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产生质疑。

•工作无效感:教师对于自己付出的努力无法看到明显回报感到失望。

3.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3.1 定义教师工作满意度指的是教师对于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

3.2 影响因素•薪酬和福利待遇:薪酬水平、福利制度等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有密切关系。

•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学校文化、组织氛围、工作压力等。

•学生关系和交流:如与学生的互动、支持和理解程度。

4. 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成果4.1 研究方法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采集大量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4.2 研究发现•高职业倦怠教师往往伴随低工作满意度。

•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

•工作环境对于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5.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因素5.1 个体因素•性别、年龄、教龄等个体特征。

•应对策略和情绪管理能力。

5.2 组织因素•学校文化和价值观。

•学校领导和支持。

6. 减轻教师职业倦怠与提升工作满意度的方法6.1 改进组织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

•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

6.2 职业发展与培训支持•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尽量满足个体需求。

•提供培训和支持教师专业成长。

7. 结论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是相互关联的,在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并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通过改善组织管理、提供职业发展与培训支持等措施,可以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提升工作满意度,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分析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分析

2 世 纪 7 代 ,美 国学者 Fednegr 出职 业倦 怠 (o un u )这一 术语 ,用 来 指职业 0 0年 ru ebre提 JbB rot 情 境 中个 体 面对 长期 的情 绪 和人 际 关 系紧 张而 出现 的一 系列 心理 、生理 综 合症 。【心 理咨 询 作为 一 J 】 种 特殊 的助人 职业 ,需 要 咨询 师在 工作 中投 人 大量 的情 感 、复 杂 的智力 活 动 、熟 练 的技 能技 巧 ,而
第 3卷 第 5 1 期 20 09年 1 0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育 科 学 版) 教
、 13 NO5 ,. 1 0 . oc . 2 0 t 09
J R LOFN N O U VE I Y ( DU A I N DI I N) OU NA I GB NI RST E C TO E T O
作 和大 学生 心理 健康 产生 了不 良影 响 。本 文拟从 心 理契 约角 度对 此 问题 进行 分析 。


心理契 约 的涵义
“ 心理契 约 ”( scoo i l nrc)概念 最早 由组 织 心理 学家 Aryi 引人管 理领 域 ,他 强调 Pyhlgc t t aCo a gr s 在 员工 与组 织 的相互 关 系 中 ,除正式 组 织雇 佣契 约规 定 的内容 外 ,还存 在 着 隐性 的 、非 正式 的 、未 公 开说 明 的相 互期 望 ,它们 同样 是 决定 员工 态度 和行 为 的重 要 因素 。p美 国管 理心 理学 家 Shi J ce n认 为组 织 与个体 员工 之 间 的相 互期 望 ,远多 于经 济 与物质 上 的需 求 。【 高 校心 理咨 询师 的 内心深 处 , 4 ] 在 对 自己该 为学 校 付 出什 么 、付 出多少 ,学 校 应给 自己 回报什 么 、回报多 少 等都是 明确 的 。同时 ,高 校心 理 咨询师 “ 的需 要 ” 自我实 现 的需要 ”也 充分 体 现在 心理 咨询 师 和学 校之 间 的心理 契 约 中。 爱 、“ 学者 李原 提 出 了心理 契约 三 维结 构 。按 照这 一结 构学 说 ,高 校心 理 咨询 师 与学 校之 间 的心理 契 约 主要表 现为 :( )规 范型责 任 :学 校方 面 的责 任集 中表 现 在 为心理 咨 询师 提供 明确 、具体 的有 关 1 工作 环境 和福 利待 遇 条件 等 ;心 理咨 询师 方 面 的责任 包括 遵守 学 校制 度 ,承 担学 校规 定 的工 作要 求 和 岗位职 责等 。( 人 际型责 任 :学 校营 造 和谐 的人 际氛 围 ,关 心咨 询 师 的个人 成 长与 生活 等 ;心 2)

心理契约论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论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论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应用作者:仲林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8期摘要: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主观的,它反映了参与管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双方对义务、责任和期待的主观理解,作为一种主观契约形式,其内容可能涉及正式书面合同所规定的那些契约条款,但更多的是非正式的、书面合同没有涉及的方面。

心理契约理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主要用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心理契约教师职业倦怠近年来,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导致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下降,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其传承者——教师的心理、社会需求、价值取向等问题是技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着重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思考技师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一、“职业倦怠”理论根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的定义,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

其核心组成部分为:情绪衰竭(个体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人格解体(个体以消极、否定或冷漠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个体自我评价的倾向降低)。

技师学院专业技能课程面广量大,实践性强,加上学校评价与激励制度的不合理因素、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因素交互作用,使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了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况,具体的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冷漠,引发技师学院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二、“心理契约”理论“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又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心理学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心理学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心理学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是生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一项活动。

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状态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个体的心理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才能感到满意。

而工作满意度就是个体在工作环境中得到满足程度的体现。

例如,当工作能够满足个体的经济需求时,个体会感到满意。

而当个体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和尊重时,也会提高工作满意度。

因此,心理学研究认为,满足个体心理需求的工作环境能够提高工作满意度。

其次,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对工作的疲劳、无聊和缺乏动力的状态。

在职业倦怠的情况下,个体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会逐渐减少,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也会受到影响。

而工作满意度较高的个体往往能够从工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工作效能,并且更能够适应工作环境中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心理学研究认为,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此外,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例如,乐观向上的人更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他们更能够应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概率。

而消极悲观的人更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和倦怠,他们对工作的不满意度会进一步加剧职业倦怠的程度。

因此,个体的人格特征在心理学研究中也被认为是影响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心理学对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与个体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工作环境中,应该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工作体验,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减轻职业倦怠的发生。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教育工作者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与特征职业倦怠是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它包括情感倦怠、认知倦怠和行为倦怠三个方面。

情感倦怠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产生厌倦和不满的情绪;认知倦怠是指思维变慢、工作效率低下等认知上的问题;行为倦怠则表现为教育工作者缺乏积极主动的行为,工作疲惫,无动力。

二、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教育工作者常常面临着教学任务的压力,如备课、批改作业等。

加之还要应对家长的期望和学生成绩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 薪酬不公: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常常无法与其付出的努力和职业风险相匹配,导致他们感到不公平和不满。

3. 职业发展困境:教育工作者晋升的机会有限,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也使得他们对未来产生困惑和迷茫,进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工作满意度对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生活和工作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高工作满意度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工作满意度还与员工流失率和组织绩效等指标密切相关,对教育机构的稳定运行具有保障作用。

四、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教育机构应提供舒适的办公条件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 重视职业发展: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使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成长。

3. 增加薪酬激励:合理调整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待遇,根据其业绩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4. 加强工作支持:教育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工作支持系统,包括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反馈和帮助等,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和解决问题。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

本文将就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繁重,与此同时,科研和教育改革等要求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压力。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着过劳现象,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缺乏自主权和控制感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教师缺乏自主权,教学任务和内容由上级安排,教师的决策权和发言权受到限制。

教师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发展和决策权限受到了局限,这种缺乏自主权和控制感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人际关系紧张高校教师工作中需要与学生、同事和上级进行良好的协作与合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非常普遍,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同事之间的互助与支持较少。

这种情况容易让教师感到孤立和压抑,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1. 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工作满意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程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2. 教育支持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是否得到足够的教育支持也是影响职业倦怠程度的重要因素。

教育支持包括教育培训、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教师们获得充分的教育支持,能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职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减轻职业倦怠的程度。

3. 自我反思和调适能力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和调适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矛盾。

这种自我反思和调适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心理咨询中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研究

心理咨询中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研究

心理咨询中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普遍。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个人对工作产生疲劳、无力感、焦虑等情绪,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的一种现象。

而工作满意度则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所表现出的满意程度。

在心理咨询领域中,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了解自己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水平,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职业倦怠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满意度。

当个人感到疲惫、无力、焦虑时,很难对工作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兴趣,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工作满意度也会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当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时,会更有动力和热情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满意度和减少职业倦怠呢?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职场中,长期承受工作压力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其次,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任务。

在工作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疲惫。

最后,要注意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良好的同事关系可以降低工作中的压力和紧张感,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满意度。

总之,在职场中,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了解自己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水平,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提高自己的工作满意度。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增长与变化,高校教师们也面临着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以及心理症状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教
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自
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防范和解
决教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 研究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包括工作量、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以探究工作倦怠对高校教师的心理状况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研究高校教师的自我和谐情况,包括身心健康、社交支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以探究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是否存在相关性。

3. 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症状情况,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以便于深入了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将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收集高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心理数据,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从而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

三、研究意义及预期效果
本研究的预期效果是清晰地探究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自我和谐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并建立相关的预测模型。

这有助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从整体上把握教师的心理状
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干预和防范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
学质量,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月上旬刊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充分的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给老师的话”这一主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纸上。

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采取不同形式的帮助对学生进行引导。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耐心地做好学生工作,及时的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学生良好的帮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教师要不断的拉近学生与自己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告诉教师。

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问题或者是家庭生活遭受挫折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耐心,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及时的发泄自己的情绪,摆脱不良情绪对他们的影响和困扰。

3.总结
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会影响到他们的长足发展,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发,对他们的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摆脱不良心理问题的困扰。

参考文献:
[1]谭其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J].广西教育, 2013,23(22):86-88.
[2]周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 2014,11(9):54-56.
[3]付荣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J].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4,33(12):93-94.
[4]王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和有效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3(12):86-87.
[5]张涛.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4,51(12):42-44.
[6]成梅.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7):65-66.
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李雪莲蒋晓帆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本文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契约制度出发,系统的阐述了其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13JY02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88-01
1.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相关概念
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身、教师工作的薪酬以及工作环境等的整体评估后,自身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一种隐性的、未被书面化的一种契约。

心理契约中那种不成文的、隐含的责任是高校教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基础。

2.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视阙下,规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分析
我国各高校的教师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如果依照心理学对其进行分类,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因此,心理契约的建立、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态度的倾向以及行为选择。

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在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视角下,多管齐下,尽可能的避免高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从职业倦怠的特征与现象出发,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1)进一步强化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动机。

什么是动机呢?是高校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产生的内部动因。

根据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各种需求就具有动机的功能,这里所说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两个方面。

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必要的满足,那么行为主体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变得非常的紧张,正是这种焦躁情绪促使行为主体采取必要的行动。

心理的期望值与行为动机的强弱之间存在着必要的联系,心理期望值越高,行为动机越强,反之亦然。

需求层次越高,人们得到满足之后,其成就感与满足感就越高,那么这种需求就越有可能成为动机的源泉。

如果高校教师为了实现自我,而履行学校与教师之间达成的心理契约,那么心理契约的激发功能就已经达成了,也就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动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2)进一步培养高校教师对职业的感情。

所谓情感其实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情感能够有效的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行为主体实施有价值的、正向的行为,反之亦然。

那么什么是职业情感呢?在职业生涯中,人们由于对职业行为的否定、认可亦或是对职业规范的看法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教师与学校进行心理契约、校方满足教师职业需求的过程,其实也是学校与教师两者互为满足的过程。

因此,如果想有效的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高校应当对教师合理的职业行为予以认可,还要使教师满足自己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过后,教师能够产生一定的满足感。

教师的职业情感得到了升华,势必会使教师从心里服从学校对其实行的职业管理,并尽可能的使自己的职业要求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实施职业行为,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3)对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修正。

对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的避免从实质上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修正教师职业态度的一个过程。

所谓态度其实就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准备行为的状态。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们的职业态度对其执业行为有着决定作用。

[2]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规避,应当对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修正。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师心理存在的阻抗进行消除,心理阻抗其实就是教师对自我变化以及自我暴露的一种抗拒。

心理阻抗会直接影响人们矫正职业态度。

高校作为心理契约的一方应当做到教师的职业目标与学校的目标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的心理阻抗,帮助教师实现心理契约,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4)帮助高校教师树立职业目标。

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可知,如果人们一旦缺失目标,就会觉得迷茫,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紧张焦虑的现状,高校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业目标的缺失。

正因如此,为了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学校应当将心理契约的导向功能发挥出来,以达到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目标的目的,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

3.结语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行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当从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视阙下,对职业倦怠这种行为进行规避,以达到进一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
[2]江丰沛.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80后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李雪莲(1979.11-),女,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高职教育、化工原理教学。

教师·学生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18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