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14讲 新中国外交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2
学案13 新中国外交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学案13 新中国外交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命制刘文波审核刘勇张玲时间2019年7月高考零距离1.(2008上海卷)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A 三个世界理论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不结盟原则D 国家主权理论2.(2008江苏卷)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 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3.(2007山东文综卷)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 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 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 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 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失误4.(2007,全国卷)近年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
所有这些表明()A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推出历史舞台C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5.(2007四川)右图“拆毁柏林墙”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巩固练习1.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2.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③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推荐学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新中国外交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随堂检测 岳麓版
第7单元第14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主要着眼点是( ) A.与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B.废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解析】“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在清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答案】 B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君子和而不同”的含义。
中国与其他国家都有分歧,但是追求相同之处,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3.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
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 ) A.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B.中国大力发展同亚非拉的友好关系,展开“一大片”的外交方针C.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上海公报》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指的是尼克松访华的一周,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上海公报》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但美政府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因此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 C4.(2009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
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有“德”主要是指( )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批第三世界国家支持的结果,非洲国家大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所以温总理称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
第14讲 新中国外交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14讲新中国外交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选择题1.(2011年广东江门一模文综)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C.解决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问题D.推行“一大片”外交方针,积极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孔子说“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或举措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2012届广东肇庆高三12月统考文综)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5.(2011年广东肇庆一模文综)下列三幅图片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发展的历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 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6.(2011年广东清远一模文综)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
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7.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学法指导了解外交⽅针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及⽇内⽡会议、万隆会议的意义。
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探究新中国独⽴⾃主外交政策与旧中国屈辱外交软弱外交卖国外交的根本不同知识体系构建学前准备学⽣准备:1.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2.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主搜集相关资料,与本组员共同探究问题,由“课题组长”指挥,准备课堂上交流。
教师准备:1.布置学⽣课前准备的题⽬:,新中国成⽴后,⾸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中国以独⽴⾃主的姿态步⼊国际舞台的?是怎样扭转旧中国屈辱外交、软弱外交、卖国外交局⾯的?第⼆,新中国为什么要实⾏独⽴⾃主的外交⽅针?第三,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有何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制作本课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动性,并可以将⼤量知识⽤最迅捷的⽅式体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独⽴⾃主的外交⽅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针的影响。
教学思路新课程教学⽬标的侧重点是对学⽣进⾏以⾃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以实践能⼒培养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采⽤“问题式”和“双主导学”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下,突出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建国初制定外交⽅针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独⽴思考、⾃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胜利地渡过了50多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作为⼀名新中国⼀员,抚今追40年鸦⽚战争后的100年间,旧中国历届反动政府腐败⽆能,丧权辱国,中华民族饱受了列强的欺凌掠夺。
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的那⼀天起,就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争取国家的独⽴和主权,彻底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进⾏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争。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知识点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背景:(1)国内:①新中国的成立;②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2)国际:①两大阵营对峙;②新中国面临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③亚非拉国家赢得独立。
2、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1)首先与苏联建交,与多国建交。
(2)1954年6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准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4)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求异”方针。
4、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两个拳头出击)①背景: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②成就: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
(2)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5、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1)自1970年起,与多个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6、意义:(1)结束旧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外交,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2)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与合作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成就1、背景: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做出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国际:a.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b.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与缓和并存。
2、成就(1)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时空再现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迫切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 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2.核心知识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 外交政策的目标。 (2)新时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 友好关系。
2.(2015广东文综)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
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时 期 苏 联 美 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核心知识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地表现为“一 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外交舞台。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 会议,万隆会议是新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重要的 国际会议。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大象版必修1教案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大象版必修1教案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外交积极地参与了国际事务,硬着头皮地面对挑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依据“大国外交”的视角,探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并且了解与西方经济体和非洲国家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1. 与西方经济体的合作1980年代,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并且选择了与其它国家合作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决策导致了中国与许多西方经济体的合作。
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美国的关系。
双方在商贸和科技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确实现了中国的经济腾飞。
2. 新中国的大国外交新中国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外交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是最为显著的。
1950 年代,中国大力支持亚、非拉三洲国家的解放事业,积极开展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斗争。
在同非洲国家的基础上,新中国开展的大国外交更加深远,牢固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3. 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中国对非洲国家政策具有和平性、友好性和求同存异原则,赢得了诸如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不少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赞誉。
三、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与西方经济体、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2.了解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发展史;3.掌握大国外交与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4.培养学生发现和评价国际事务的能力。
四、知识点归纳总结1.新中国的大国外交理论概述–核心思想: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方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理念;–表现形式:支持亚、非拉三洲国家的解放事业、积极开展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斗争、投身各种国际合作事务。
2.与西方经济体的合作–目的: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市场改革;–表现形式:与美国在商贸和科技领域合作,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3.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我国中非合作的起点:坦赞铁路建设,表现出中非两国关系的历史渊源和友谊;–表现形式:收容纳迫避难居于非洲的中东难民、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事务。
2020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含解析)1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地把外交方针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②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就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其在华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①含义: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处于孤立地位。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坚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
易误提醒“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1
总之,改善中美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共同战略利益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材料: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 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 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第三次建交高潮)
总结:外交成就
时间
成就
建国初期 建交高潮;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建交扩大;
50年末60年 出现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
代初
高潮;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突破。
70年代
1970年起,先后同多个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恢复 联合国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到 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概念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包容性: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 开放性:五项原则是和平的,也是发展的,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 丰富。 作用: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 权,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互 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 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被孤立。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2、政策及方针 3、外交成就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至改革 改革前,我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 可 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C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 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思考: 1、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
A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 封锁中国的政策
B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外交成就2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 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思考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会为众多国家接受, 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⑴ 符合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 旨
⑵ 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⑶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外交成就3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 国际会议
外交成就4
4、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 存异”方针
同:共同的遭遇、 (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任 务和要求。(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
和平的愿望)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七单元——世界格局中的新中国外交教案
《世界格局中的新中国外交》主题单元设计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
……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
设置问题,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外交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体会历史的复杂性。
养成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
)。
历史ⅰ岳麓版第七单元——世界格局中的新中国外交教案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表现;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当今世界格 局的特点及原因;中国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
〔2〕理解: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当今世界 动荡不安的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积极影响;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 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级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历史学习方法。 〔2〕通过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特点,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搜集资料、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采用讲述法、启 发式、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总结其经验教训。 〔2〕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的历史使命。 〔3〕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科学观念。
活动三:探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成就
展示材料,要求学生把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和平。基本特点是独立自主,他与就中国的外交是有本质不同的。
材料展示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 年 11 月 8 日〕: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 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 位。
高考历史 第七单元 第14讲 新中国外交配套课件 岳麓版版必修1
三、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建交:
(1)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niándài),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
要求。
(2)进程:
《__中_①_1美_97_2上_年_海,_美_公_国_报_总_统》尼,克中松美访关华系,双正方常在化上。海 签 署
②1978 年12 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立(jiànlì)联合公报》;1979
(2)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
在__日__内___瓦_举行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1955 年,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__求__同__存__异__(”qi的ú 方tón针g,cú
使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五页,共38页。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__和__平__外交政 策,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十二页,共38页。
(2)改善和发展(fāzhǎn)同大国之间的关系。与俄罗斯、美国、日本、
伙伴关系(huǒ bàn ɡuān xì)
法的国全等国方建位立了的不同外类交型的(w“_à_i_ji_ā__o_)_格__”局。。形成了面向 21 世纪 (3)积极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 年与俄罗斯等六国
领导人对国际和国内问题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外关
系和国内政治之间的互动。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 世纪中国外交(wàijiāo)基
本线索刍议》
第十八页,共38页。
材料(cáili1à9o6)9三年,毛(中国(zhōnɡ ɡuó))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简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张业遂(外交部党委书记)的一句话: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
设置问题:为什么说中美关系是最重要又最难驾驭的?新时期,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我们采取的中国方案是什么?我们今天就从中美关系的演变看当代中国的外交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
引入“中美关系”的概念,揭示贯穿本课的主线是从中美关系看当代中国的外交。
通过设计问题,给学生置以悬念,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拳头对抗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两国处于严重的敌对冲突和隔绝状态,由于属于不同阵营,美国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
因此,中美之间的对抗与矛盾属于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抗是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伟光《结构性因素与中美关系的变迁》材料二:在美国反苏、反共反华的叫嚷下,在美国支持蒋介石失败后,要从美国获得建设国家的援助当时看来是不可能的,中国建设需要的资金、技术只能从苏联方面得到。
—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导学问题链1】通过史料研读的方式深入历史细节,落实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导学问题链的设计主要立足于学情,依托教学主题,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激发学生沉浸历史课堂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历史知识为主要目的。
因此,导学问题链的设置以轻松、明快、简洁为主。
二、握手言交结合材料一及漫画,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两国走向“拳头对抗”的原因有哪些?说明在美国的孤立与不承认之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外交方针?三大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初期外交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冷战之下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需要苏联援助;我们倒向苏联、三大外交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指明了方向。
教师引导并讲述:确实如此,三大外交方针打破了美国在外交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我们顺利与十七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那么同学对于纲要的知识点还有印象吗?结合所学以及课本内容梳理以下表格:课堂任务1:阅读课本内容,梳理三条方针。
20-21版: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步步高)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外交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的主要外交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表现。
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及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
知识点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建国初期的外交(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2)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它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易错提醒“一边倒”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
“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3)成就①与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易错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特点上不同于“三大外交方针”:“三大外交方针”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历史ⅰ岳麓版第七单元——世界格局中的新中国外交教案
历史ⅰ岳麓版第七单元——世界格局中的新中国外交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上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作了哪些努力?中国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是什么?小组讨论,通过分析得出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中国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发挥作用。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不错。
同学们课下把我们的延伸案探究一下。
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评价的学习要素:1.能否掌握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中国的外交方针。
2.能否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积极主动。
4.陈述观点明确,并用史实说明,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专题二世界格局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了解两极世界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变化趋势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掌握多级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
通过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介绍和讨论,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应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世界多级化趋势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通过对两级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学习方法。
〔2〕通过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特点,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问题:两极格局的解体,多极化格局是否已经形成?1.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过程和原因?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原因?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积极影响?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网络,历史专业网站资源教材、学案、教辅资料常规资源教学支多媒体教室撑环境其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情境营造,通过材料小组分析用投影屏幕打出“戈尔巴乔夫辞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设问:“戈尔巴乔夫的表情在诉说着什么?”〔学生讨论〕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图片中人物使“莫斯科人不相信眼泪”的时代改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 │ 备用习题 14讲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 2.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 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20 20年 “ 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去的 20 年 ,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 突发新闻”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 “ 突发新闻 ” 、 11” 巴以冲突”等等, “ 9.11” 、“ 巴以冲突” 等等, 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 恐怖时代。 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信息时代、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全球趋势总体缓和,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本课知识结构: 本课知识结构:
戈尔巴 乔夫改革 苏联 解体 两极格 局瓦解
缓和与 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探究一
简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简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
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东欧剧变的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 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 影响; 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等。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 (1)表现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 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但地位相对削弱。 单边主义, 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地位相对削弱。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多种政治力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多种政治力 量不断壮大。 量不断壮大。 (2)影响 (2)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99年4月8日,贝尔 格莱德市中心遭到北约 的再一次轰炸。一座原 为南军队指挥部的大楼 被导弹击中。这是市中 心的一幢建筑物中弹后 冒起浓烟。
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袭击, 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 (1)特点: 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成为时代主流, 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 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2)原因 缓和: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 军备竞赛减 军事对抗和 ①缓和: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 弱。 ②动荡 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 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 a.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 冷战”掩盖的民族 宗教纠纷 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 民族及 纠纷、 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 出现霸权主义 恐怖主义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霸权主义和 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b.出现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材料二: 材料二: 1996年9月中美英法俄等国在内的149个 年 月中美英法俄等国在内的 国家先后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国家先后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哪些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 哪些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
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恐怖主义 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宗
教
纠
纷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第14讲 │ 备用习题 14讲
最和平的时期”一句分析出, [解析] D 从“最和平的时期”一句分析出,和平 解析] 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从“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一句分析出,当今世界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一句分析出,当今世界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2、苏联解体 、
戈尔巴乔夫改革 “独 联 体” 成 立 多 党 制
“八 • 一 九”事件
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 的根本变化 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3、两极格局瓦解
标志: 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表现及原因:
(1)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 线崩溃 ①、东欧新政权与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 东欧新政权与苏联分道扬镳, ②、民主德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③、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 1991年 (2)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 苏联完全解体,
探究二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 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机遇和有利条件。 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 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 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14讲 新中国外交及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讲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2.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戈尔巴乔夫的表情在诉说着什么?
问题1 问题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及世 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 东欧剧变: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 东欧剧变: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
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 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 年开始 多党制 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 随之发生了根 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讲
就在他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 3.就在他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 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 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 69年的红色 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 帝国大厦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后,它被分裂为15块碎片。 15块碎片 帝国大厦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后,它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 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苏联的解体 B.朝鲜的分裂 C.两极格局的瓦解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训: 教训: ①不要一味强调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发展 不要一味强调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 不要一味强调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 是硬道理, 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设为中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②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④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 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国际形势缓和有何表现? 2.国际形势动荡有何表现? 3.世界形势的特点及 3.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世界形势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一: 1993年 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第二阶段 1993年,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第二阶段 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 《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每方 拥有的战略运载工具总数不超过1600件,重型 拥有的战略运载工具总数不超过 件 弹道导弹154枚,每方可保留战略核弹 弹道导弹 枚 每方可保留战略核弹6000个。 个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 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 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 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 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 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 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1991 年 12 月 25 日 , 戈 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 话,宣布辞职,并将 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 利钦,苏联解体。 利钦,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