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藏地名的结构与特点(1)

合集下载

西藏的地理特色

西藏的地理特色

3
这些河流不仅流量大,而且落差极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CHAPTER 4
峡谷地貌壮观
峡谷地貌壮观
在西藏的河流峡谷中,有着壮 观的峡谷地貌
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 上最深的峡谷之一,谷底最窄 处仅74米,最宽处约200米,
全长为370公里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峡谷,如 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等
CHAPTER 5
地之一,也使其成为了研究地球科学和自然环境的宝贵资源
此外,西藏地区的地理特色还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地处高原,交通不便,经
3
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西藏地区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铜矿、金矿等,还有丰富 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
气候条件独特
气候条件独特
1
西藏地区的气候条件极为独特,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由于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 间长,导致气温较低。同时,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各地的气候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西藏地区的地理特色极为丰富多样,既有广袤的高原、壮观的峡谷地貌、丰富的湖泊和河
2 流资源,也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这些地理特色不仅使西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旅游胜
20xx
西藏的地理特 色
-
1
高原特征显著
2
湖泊众多
3
河流纵横
4
峡谷地貌壮观
5
气候条件独特
西藏的地理特色
西藏自治区,位于 中国西南部,是一 个具有独特地理特 色的地区。以下是 对西藏地理特色的
详细介绍
CHAPTER 1
高原特征显著
高原特征显著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 以上,是中国的第一大高原,也是世界 上最大、最高的高原之一

西藏民居的建筑特点

西藏民居的建筑特点
• 2、窗的特点:藏式窗户总体来说具 有比较小的特点,一栋古建筑的窗户 高为60厘米,宽为40厘米。但不挂不 是楼层还是平房都有一个共同点:南 面窗户相对宽敞一些。更有特点的事 房屋东南角上设“拐角窗”,是为了 阳光从两个面照射进来,这类建筑形 式一般出现在宫殿和寺庙里。
布达拉白宫西日光殿正门
•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中太阳的日照温度是非常重要,房屋都采用 正面朝向太阳的建筑形式。
二、西藏民居与村庄的选址
• 西藏居民选址都会选和农田相近的 地方,便于耕种,因为西藏还是比 较重视农业发展的
• 选址最好是朝东西方向的山谷河流 也朝东西方向流淌。
• 西藏民居选址具有避风的特点,在 西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依山坐落 的村庄。
• 采用梁柱结构的形式
• 柱梁檩的结构设计具有人性化的特 点
哲蚌寺
布达拉红宫
五、西藏民居的门窗特点
• 1、门的特点:历史上已经定型的藏 式建筑的房门高度存在稍微偏矮的状 况,低的一般有1.5米,高一点的也只 有1.7米,就连寺院的大经堂正门高度 也只有1.8米左右。举世闻名的布达拉 白宫西日光殿的正门,实际洞口尺寸 也只有1.6米高。门矮是为了防御入室 者的侵犯。
四、西藏居民的结构特点
• 藏式传统建筑的结构可以说是木结 构,起主要的三种构建为柱、梁、 檩三个
• 木结构的步骤比较容易,它的结构 模式是诸多梁柱合并而成的。如拉 萨哲蚌寺。
• 层 建筑十一梁柱结构建造。这种能够 建造大面积的建筑物和高层式建筑 的梁柱结构式藏式建筑的特点之一
• 水源充足是一座形成的第一条件 • 居民选址要具备燃料条件,在村庄
四周或者更远的地方是否有森林等 可燃物拾取的地方,对老百姓的生 活有直接关系。

藏族地理特征

藏族地理特征

藏族地理特征
一、藏族地理特征
藏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大多数藏族人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内,其地理特征由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决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1、地理位置
藏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是西藏的主体民族,人口占总数的97.6%。

西藏自治区位于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块自治区,总面积省级单位之一,西藏自治区面积在中国陆地的面积中占全国面积的1/2,是中国大陆周边四大高原之一。

2、气候特征
藏族的气候特征相当复杂,因其地处西藏高原,面积大,高度较大,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跨越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小山脉丛生。

藏族的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属高原温和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出现少量降雨,夏季短、温度低,冬季漫长、气温低,十二月的月平均气温可出现在-25℃以下的低温。

3、土地特征
西藏自治区的土地性质较为复杂,地势从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到海拔8000米的珠穆朗玛峰,土壤分类主要为沙壤土和表层质土。

藏族历来尊重自然,实行了“尊重山林,仁慈间接”的土地管理制度,千百年来草木蓊郁,原始森林蔽日,土壤质量也相对保持得比较好。

4、藏族社会文化
藏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社会文化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社会分工对男女分别非常明确,宗教活动丰富多彩,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书法文化、音乐文化等繁多,一
股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息散发于藏地每处,直抵每个藏族人的心灵深处,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西藏PPT课件

介绍西藏PPT课件

念 青 唐 古 拉 的 妻 子 03
念青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山脉是青藏 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 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 的延续,主峰念青唐古拉峰 海拔7111m。
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北方 向即纳木措,南麓是地热资 源十分丰富、分布着许多温 泉的羊八井谷地。
念青唐古拉的传说
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的传说:念青唐古拉和纳 木错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生活在美丽的藏北高原,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有一天,念青唐古拉为找寻 走失的牛羊到了另一片牧场,遇见了美艳绝伦的少 女羊卓雍错,念青唐古拉不能自持和羊卓雍错坠入 了爱河,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正在等他回家的妻 子纳木错。纳木错以为丈夫遇到了凶险,日夜哭泣, 最终变成了一汪清澈的湖水。日子一天天过去,念 青唐古拉突然想起了他的妻子,他愧疚、急切地赶 回家,看见了变成湖水的纳木错,悔恨和自责让他 日夜矗立在湖边不眠不休,后来他变成了俊朗的雪 山,日夜守候在她身旁,而孤独的羊卓雍错也变成 了美艳动人的羊湖。
人 间 净 地 雪 域 江 南 02
南迦巴瓦峰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 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 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
南迦巴瓦峰
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是全球海拔排名第 15 的 高 峰 , 被 《 中 国 国 家 地 理 》 评 为 “中国最美雪山”。这里每年春天会有桃 花开放,拍摄花朵掩映下的皑皑雪峰,是 很多摄影师的最爱。
布达拉宫门票需要提前预约,在春季免票,过了五一进入旺季后就开始收取门票了。布宫全程都是文化的讲解,里面大多靠着自 然光线和酥油灯照亮,视野难免昏暗,如果没有提前准备或者带个导游机,总会有所失望,建议下个旅游类app,加载布宫解说来

西藏的地理概况

西藏的地理概况
27
A
5.太阳能资源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海拔高,空气干燥, 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加之日照时间长, 纬度低,使西藏的太阳年辐射量达140—— 200千卡每平方厘米,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的一倍以上。因此,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十 分丰富,仅次于终年酷热的非洲撒哈拉沙 漠,居世界第二位。
28
人文环境
A
西藏自治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 藏民族是以最初雅隆悉补野和吐蕃本土诸部为 核心,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扩张、征服和融 合,最终将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众多部落和部 族融汇成一个整体,形成的一个多元化的统一 民族。藏族遍布西藏各地,成为西藏自治区人 口最多的民族。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区还有汉 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傣族、 僳僳族、怒族、纳西族以及未识别民族的夏尔 巴人、僜人等二十多个民族。
21
2.林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A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 森林面积达126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木材蓄 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常见的成 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 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 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六大类,其中以 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 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鱼类。兽类中的藏羚羊、 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中 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己发现的有473个 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中国所特有;鱼类共己 发现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目前,西藏 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羌塘野牦牛、藏野22
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湖、纳木错湖(藏北)、
玛旁雍错湖(阿里)
13
A
羊卓雍错湖
14
A
纳木错湖
15

西藏地理区情

西藏地理区情

藏族是西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全国约有二分之一的藏族人口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藏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民族是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许多部落后发展而成的。由于藏族一直生活繁衍在青藏高原上,因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被称为藏族地区。除藏族居民外,目前在西藏自治区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居民世代居住。其他民族人口主要是来自国内其它省、自治区、直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下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那曲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拉萨市下辖有一个城关区、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和71个县。西藏自治区首府为拉萨市,第二大城市为日喀则。

西藏自治区地质【附地层表、地质图】

西藏自治区地质【附地层表、地质图】

HZYIN改编西藏自治区地质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马冠卿 姚宗富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睡,面积 120 多万平方公里,西南与 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接壤;东南及北部与云南、 四川、青海及新疆四省(区)为邻。

平均海拔 4000m 以上,是青藏高 原主体,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藏位居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 系的东段,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巨大的地壳厚度和独 特的大地构造特征,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

地层本区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尤以中、新生 代海相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

地层分布与主构造线一致,大致呈 近 E-W 向展布,东部地区向南转折,形成向东北突出的弧形(图 1.)。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和地质发展历程的差异, 以空喀拉-甜水河-美日切 错-澜沧江(以下简称空喀拉-澜沧江)对接带为界, 分为冈瓦纳(南部) 和特提斯(北部)两大地层区,其中包括 6 个分区,13 个小区,地层 系统见表 I,各时代地层出露面积列于图 2;沉积类型及构造建造特 征以图 3 表示。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西藏被几条边界断裂或对接 带所分割,地层区和分区界线明显。

本区的前震旦系、前泥盆系变质程度较深(角闪岩相),均未获古 生物化石。

奥陶系生物分属华南型和华北型生物地理区;志留系的生 物与扬子区边缘及欧洲波希米亚的类似; 泥盆系全区均以底栖生物为主,与我国南方的“象州型”相似。

雅鲁藏布江一线以南的石炭系 -二叠系为典型的冈瓦纳区系,是冈瓦纳冰海沉积区,具大陆型冰水 杂砾岩沉积,含南大陆及其边缘海的舌羊齿植物和动物群;空喀拉- 澜沧江一线以北为华夏特提斯相区,含北大陆暖水动、植物群,属华 南型.上述两线之间为冈瓦纳-特提斯相区,含南大陆混生动、植物 群。

二叠系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除昌都地区二叠系层位完 整外在西藏普遍缺失晚二叠世早期沉积。

三叠纪开始,分异明显。

在 北喜马拉雅的三叠系为稳定连续的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并持 续到始新世中期,拉轨岗日地区为半深海浊流沉积,含少量火山岩及 辉绿岩墙(床)群,雅鲁藏布江地区以上三叠统为主,为深海泥质、硅 质浊积岩沉积。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这里自然环境独特,民族文化丰富。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众多的湖泊,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西藏的特点。

一、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临四川,南接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西连新疆,北靠青海、云南。

全区面积120.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1.2 高原地貌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高原地貌特征明显,山势雄伟,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1.3 气候特点西藏气候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全区大致分为三个气候区:藏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藏东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和藏北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降水量较少。

1.4 水资源西藏水资源丰富,全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

主要湖泊有纳木错、羊卓雍错、巴松错等。

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湄公河、怒江等。

水资源为西藏农业、畜牧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5 动植物资源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物种。

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雪豹、棕熊、野驴等。

植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高山植物、草原植物等。

此外,西藏还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

二、民族文化特点2.1 藏族文化藏族是西藏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藏族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文化等。

其中,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2 宗教信仰西藏宗教信仰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此外,还有本教、伊斯兰教等。

藏传佛教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大量的寺庙、经轮、佛像等宗教设施和艺术品。

2.3 民间风俗西藏民间风俗独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藏历年、转山、朝圣等。

此外,藏族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西藏自治区乡级地名类型与地理环境因素

西藏自治区乡级地名类型与地理环境因素

西藏自治区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及区域差异内容摘要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的代号,而是与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因素有着很大的联系。

地名作为一种非物质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地名语源类型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因素对地名形成的影响。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各乡镇地名的语源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图文分析等地理学研究方法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对乡级地名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西藏自治区乡级地名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乡级地名地理环境Etymology type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wnship and regionaldifferentiationAbstractPlace names is not just a city of a township code, but with the natural,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in an area with a lot of contact. Place names as a non-material cultural landscap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culture through the etymology of names types of analysis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place names. In this paper,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township names etymological study of type object, using literature, geography research methods statistics,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graphics from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ownship place names sort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wnship names distribution.【Key words】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wnship place name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1 引言地名是通过各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代表着某一地区的语言符号并且揭示了人类在活动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印记,更重要的是它从某一方面体现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要素特征。

西藏的名词解释

西藏的名词解释

西藏的名词解释西藏,简称“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西藏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

高原: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该地海拔普遍较高,主要由高原构成。

高原是指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区域,地处高原的西藏气候寒冷干燥,气压较低,氧含量较少。

拉萨:拉萨是西藏的首府,也是整个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拉萨位于拉萨河畔,地理位置重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今,拉萨成为西藏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西藏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拉萨市区的红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

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寺院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族、印度、尼泊尔等多种文化元素,是游客不容错过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登山者的圣地。

峰顶位于中尼边境,高度达到了8844.43米,成为无数山岳爱好者的梦想之地。

每年都有大批登山爱好者挑战珠穆朗玛峰,但由于其海拔过高,气候恶劣,有时还伴随着强烈的风雪,因此登山路线极为艰险。

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又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这条蜿蜒曲折的江流经西藏地区,将高山与峡谷连接起来,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这里的地貌多样,有巍峨耸立的雪山、急流险滩、悬崖峭壁,还有茂密的森林和绿洲。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独特且丰富,是西藏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西藏地区主要信仰和文化传统。

它是佛教的一个分支,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西藏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藏传佛教与其他佛教教派的区别在于其注重密宗实修,以修行者的个人修行和仪式为中心。

西藏的许多寺庙和寺院都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场所,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朝圣者前来虔诚祈福。

西藏知识点

西藏知识点

西藏知识点一、地理概况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它被称为“世界屋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但是它却拥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风情。

二、历史文化1. 历史渊源西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公元7世纪时,唐朝统治者派出使者到达西藏,并与当地吐蕃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此后,西藏逐渐成为佛教中心,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2. 文化遗产西藏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物和唐卡、经幡等艺术品。

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佛教文化和西藏历史的重要象征。

3.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西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深刻影响了西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在西藏,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圣地,如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嘉峪关等。

这些寺庙和圣地都是藏传佛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旅游景点1.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世界闻名的建筑之一,也是西藏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位于拉萨市区心脏地带,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也是登山爱好者梦想中的目标。

在此地旅游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自然风光,并体验到雄伟的山峰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3. 纳木错纳木错是西藏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位于西藏中部,海拔高达4700米。

这里景色秀丽,水清见底,是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的天堂。

四、民族风情1. 藏族服饰藏族服饰独具特色,以“五彩缤纷、华丽绚烂”著称。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着各式各样的长袍和头饰。

2. 藏族音乐舞蹈藏族音乐舞蹈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生命、信仰等方面的崇敬和赞美。

在西藏旅游期间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音乐舞蹈表演。

西藏地理常识

西藏地理常识

西藏地理常识一、历史由来西藏历史悠久,远在公元七世纪初期,藏族雅隆河谷的悉补野罢部首领松赞干布就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国,并与唐朝通婚结盟,元代时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因清朝时划分为前藏(已)后藏(藏)喀木(康),阿里四部而得名。

1965年成立了自治区。

辖拉萨市、1个市辖区和日喀则、山南、昌都、林芝、那曲、阿里6个地区,以及1个县级市、71个县。

首府拉萨市,简称藏。

二、地理位置西藏位于中国国境西南部,地处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之间。

东北与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区接壤,西接克什米尔地区,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毗邻,国境线长3842千米。

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8居全国第2位。

三、地貌特征西藏居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以海拔高、面积大、形成年代晚为特点,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条件复杂。

西藏大体可分为藏北高原、藏东高山峡谷和藏南谷地三个自然区。

西部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自治区面积的2/3。

南部是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位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

藏东为高山峡谷区,分布着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

地貌基本上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种类型。

位于西藏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四、水系特征西藏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20余条,亚洲著名的长江、怒江、澜沧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都发源于此或流经西藏。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482亿立方米,占全国16.53%。

水能资源占中国的30%,居中国第一位。

中国约有1/3的湖泊也分布在西藏,以纳木错的面积最大;色林错流域面积最大,但是大部分湖泊缩小现象明显。

五、气候特征西藏气候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燥洁净,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doc】西藏地名的语词特征

【doc】西藏地名的语词特征

西藏地名的语词特征2004-5西藏地名属于藏语词汇的一部分,数量庞大,无论形式结构还是语词意义都有其固有的特征.l毫.童一溪阚酝璧赣肇【1)专名,通名与自然界有关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构成.专名是指地理实体名称中专一称说的部分,如,"喜马拉雅山"中的"喜马拉雅","纳木错"中的"纳木";通名指地理实体共同或类似性质名称中通用称说的部分,如"那曲"中的"曲"("曲"藏语意为河),"多雄藏布"中的"藏布"("藏布"藏语意为江).藏语地名的专名与通名绝大部分是由与自然界有关的实词组成.①藏语地名的专名可由表示星辰,季节,山川,地貌,水文,矿物,动植物,颜色等词汇构成,一般都位于一条地名的通名之前.如下表:汉字译名尼玛隆(沟名,属那曲县)亚安曲(河名,属聂荣县)日错(湖名,属尼木县)曲灿桑(泉名,属仁布县)达瓦错(湖名,属措勤县)达吾拉(山口名,属仲巴县)白玛加日拉(山口名,属昂仁县)那曲(河名,属那曲县)音译转写NyiMaLungY amgainQuRinCOQucainSangDawaCoDauLaBaimagyatiLaNaQu含义太阳沟.尼玛为太阳意夏季河.亚安为夏季意山湖.日为山意温泉川.曲灿为温泉意月亮湖.达瓦为月亮意马驹山口.达为马意灰白丸状莲花山口.白玛为莲花意黑河.那为黑色意②藏族地名的通名藏语地名的通名由日(山),岗日(雪山),日则(山峰),拉(山口),隆,隆巴(沟),曲(河),藏布(江),错(湖),琼果(泉),塘(滩),恰绒(冰川),贡巴(寺庙),茶卡(盐湖),竹卡(渡口)等词汇表示.是藏语地名的标志,而且一般都位于一条地名的专名之后,如下表:2004—5多.?一个词语组成的,如,棒拉(山口名,意为棒山口),打曲(河名,意为马河),崩错(湖名,意为野牛湖).两个词语组成的,如,鲁贡拉(山口名,意为西雪山口),拿塘曲(河名,意为"那杂"草滩河),年钦隆(村名,意为大原羊沟).汉字译名强仁温杂日(属班戈县)昂龙岗日(属革吉县)乃堆拉(属亚东县)加琼隆巴(属波密县)岗钦曲(属巴青县)纳木错(属当雄县)岗尼琼果(属安多县)郡钦塘(属巴青县)恰青恰绒(属波密县)纳康贡巴(属亚东县)艾马岗竹卡(属日喀则市)音译转写QangringngoinzaRiNgangungkangri】,JaI矗Qaky1JngLungI)aGangqenQuNamCoGangnyiQungoGyongqenTangKyagqenKyagromLagangGoinbaEmagangChuka含义北长青草山.日为山意鹅谷雪山.岗日为雪山意耳听山口.拉为山口意凤凰沟.隆巴为沟意大脚河.曲为河意天湖.错为湖意双腿泉.琼果为泉意非常关怀滩.塘为滩意大冰川.恰绒为冰川意山岗寺庙.贡巴为寺庙意哎呀!山岗渡口.竹卡渡口意(2)专名与通名的结构藏语,属汉藏语系,藏语(拉萨话)也和汉语一样有声调.在地名的结构上,一般也是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但藏语还有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结构,不过在地名数量上前者居多.前者即:专名+通名(藏汉共同之处),后者即:通名+专名.通名在前如下表:三个词语组成的,如,白康硕马(村名,意为"白"地方褐色凹凸地),直梅单嘎(村名,意为奶牛沟上游的台地壁),卓龙孔玛(村名,意为上"蕨麻"沟).四个词语组成的,如,提玛那钦玛(村名,意为红小丘大"那杂"草滩).(4)不同语种的同位关系西藏地名大部分为音译,这符合名从主人的规律.但也有部分地名为意译,半音半意及其它语种地名,这充分体现了西藏地名的融合性.①意译地名:即将藏语地名的藏语意作为地名书写形式的地名.如,"红海"(乡镇名,在安多)即为藏语地名"错玛"的意译地名;狮泉河(乡镇名,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为藏语地名"森格藏布"的意译地名.汉字译名错马布(湖名,属康马县)措勤(县名,属阿里地区)曲松(县名,属山南地区)曲阿惹(河名,属仲巴县)拉吾且(山口名,属噶尔县)拉古龙古(山口名,属定结县)贡巴查仓(村名,属岗巴县)音译转写ComarboCoqenQu~umQuarrogLawoqel_agulungguGoinbachacang含义红湖大湖三条河奔腾怒吼声河大山山口九山九沟鹞窝寺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错","曲","拉","贡巴"这些通名都位于专名之前.(3)专名部分词语的组合藏语地名的专名部分有一个词语组成的,也有两个三个四个词语组成的,而且以两个三个组成的居②半音半意的地名:如,"下措果"(乡镇名,属定日县),"下"为意译,"措果"为音译,意为湖门;"同马"(乡镇名,属嘉黎县,意为军队的团),"同"为汉语"团"的译音,"马"为意译,意为军队.③混合地名:即藏语与其它语种相结合的地名.汉语+藏语的地名:如,"西藏","西"是汉语词,指西藏这块领土位于祖国的西部;"藏",是藏语词的音译汉字,原意为后藏, 后藏人;纯洁,干净."下亚东","上亚东"(乡名,在亚东县),"上","下"皆为汉语方位词,"亚东"藏语意为漩谷.藏语+梵语的地名:如,"冈底斯山"(山名),2004—5"冈"为藏语雪意,"底斯"是梵语,也为雪意.门巴语+藏语的地名:如,"得芒"(村名,属错那县),"得"是门巴语马之意,"芒"为藏语多意,得芒为用汉字音译的门巴语和藏语相混称和地名.④其它语种的地名.汉语地名:如,"盐井"(乡镇名,属芒康县),因该地产盐而得名;"山南"(地区名),因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而得名;"先遣"(乡镇名,属改则县),为纪念解放西藏时,从新疆进军阿里的某部先遣连艰苦奋斗的光辉业绩而取名.珞巴语地名:如,达木(乡镇名,属墨脱县),如"格刀","马迪",等等.蒙古语地名:帕度(乡镇名,属萨迦县.意为英雄).(5)借用,重叠现象借用现象:此处指藏语地名中部分地名的通名借用汉语地名的通名现象.如,"噶丹寺"(在达孜县),藏语为"噶丹贡巴","贡巴"即为藏语地名的通名:寺庙.类似的还有"直孔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等等."喜马拉雅山"(山脉名,藏语为"喜马拉雅日".借用汉语通名"山").重叠现象:此处指通名的叠加.如,"雅鲁藏布江"(河名),"雅鲁"为水大而流远意,"藏布"为江意.先有藏语通名"藏布",最后汉化."年楚河"(河名),在日喀则市境内,意为尝味水,"楚"为河意,最后汉化.借用现象与重叠现象一般用于比较有影响的地名,使用汉语通名是为了突出该地名.如,"噶丹寺"是格鲁派的第一座寺院,"扎什伦布寺"为西藏四大寺院之一,而"孜日贡巴"为牧区一小寺庙,仍用藏语通名."喜马拉雅山"为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强仁温杂日"为一海拔较低的山."雅鲁藏布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流域内有优良的天然牧场,肥沃的良田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叶如藏布","易贡藏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年楚河"为雅鲁藏布江南岸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1130平方公里.而"打曲"仅为一条小河.地名的词义主要通过地名的专名表现出来,包括基本义,附加义,命名意义.基本义是词义的客观基础,概括的是地名的位置和类型.附加义指基本外的意义.命名意义为字面含义.西藏地名词义丰富,充分反映了西藏的自然地理,传统文化,物产,藏民族的思维特征.下文从西藏地名的命名意义来分析这些内涵.根据西藏地名的各种各样的命名意义,可把西藏地名归纳为以下三大类,第一,二大类之下又有许多小类.(1)描写性地名.从描写内容分又有:①方位地名:如,"珠居"(乡镇名,属亚东县."珠"意为急流的深谷,"居"为中间中心意.珠居,在此指卓木山谷的中间),"措美"(县名,属山南地区. "措"为湖意,"美"为下部下方意."措美"在此指该县地处境内哲古错的下部地区),"樟木"(乡镇名,属聂拉木县.意为临近旁边),"章东"(乡镇名,属聂拉木县."章"指章拉雪山,"东"意为面部前面),"曲廓达"(村名,属拉萨市.意为有水磨地方的后面),"强果岗"(村名,属墨竹工卡县.意北门之岗),"安多"(县名,属那曲地区.意为下部.以地处藏区下部,故名),"昌都"(县名,属昌都地区.意为汇合口处),"洛隆"(县名,属昌都地区.意为南JfI南谷).在方位地名中,以"上","下"居多,很少有与"左","右"有关的地名,这与藏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②描写地理形态特征的比喻地名西藏地名中有许多是采用比喻手法来描绘地理形态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反映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这同喻体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喻体与乐器如,形如鼓的山口名"安扎拉"(在墨脱县),状如海螺耳的山峰"巴玉那"(在聂荣县),形如手摇鼓的湖名"达如错"(在班戈县).藏民族能歌善舞,他们选择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乐器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地名丰富,易记.喻体与游牧生活如,形如牛毛帐篷的地形命名为"巴索卡"(在巴青县),形如壶的山口命名为"邦迪拉"(在错那县),地形像酥油茶桶命名为"波松"(乡镇名,属八宿县),有如装酥油箱子的草滩命名为"岗木雄"(在班戈县),状如茶块的山丘命名为"甲加底布"(为申扎县驻地),形如奶碗的地形命名为"沃甫"(乡镇名,在察雅县),形如飞箭命名为"扎古达久"(牧点名,在申扎县).还有"旭晓达"(村名,与弓鞘口有关),"杂朋达嗄"(山名,"达嗄"意为马鞍),"索卡帕蒂加日"("索卡"意为镰刀),等等.牛毛帐篷,2O04—5壶,茶桶,箱子,茶块,奶碗,飞箭,马鞍等都是游牧生活用具,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得地名与生活更加贴近. 喻体与动物如,一山状如山羊排列,称之为"巴热达"("热"为山羊意,在班戈县),一河其源头山形如马,故将其命名为"打曲"("打"为马意,在丁青县).比喻体还有鹞(茶),狮(生格),猪(帕),狗(其索),鹿(夏),等等.这些动物都是草原上常见并且给藏族人民带来益处的动物.喻体与人体器官"近诸取身"是地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命名方式.西藏比喻地名中以人的身体器官为喻体,反映了藏民族的思维方式,即以形象思维为主.如,肚腔形的"崩括演莱"(牧点名,属班戈县),"浪卡子县"的得名与鼻子有关,因此地白山梁与鼻相似,故名.一牧点因其形似骨椎胸腔,故命名为"柔刹考莱"(牧点名,属班戈县).从比喻地名可以看出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即常见的动物一联想一命名.所选择的喻体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⑧色彩地名如,"杂昂巴"(山名,在安多县)意为鹅黄石山."杂那马"(山名,在洛隆县)意为黑石峰,"杂加洞" (山名,在安多县)意为灰白石山梁,"扎嘎拉"(山口名,在仲巴县)意为白岩山口,"扎玛"(村名,在聂荣县)意为红色乱石地,"木库隆巴"(村名,在安多县)为紫湾沟.④物产,经济地名动物地名如,"昌珠"(乡镇名,属乃东县)意为鹞子和龙, "扯隆"(村名,属那曲县)意为熊沟,"达孜"(县名,属拉萨市)意为虎顶,虎峰,"大青"(乡镇名,在那曲县)意为大马,"阿日"(山名,在申扎县)意为狐狸山,"昂俄尔"(村名,申扎县)意为黄鸭,"查桑多"(村名,属比如县)意为旱獭谷口,"雅达"(乡镇名,在左贡县)意为牦牛与老虎,"乌雪"(乡镇名.在嘉黎县)意为猫头鹰的翅膀,"那布拉"(山口名.在日土县)意为野羊山口,"马甲藏布"(河名,在普兰县)意为孔雀江,"恰帕"(村名,属八宿县)意为鸟和猪,"恰果拉"(山口名,在噶尔县)意为鹰山口. 植物地名如,"打马郎工"(村名,在朗县)意为杜鹃树和高山柳树林头,"达才玛日"(山名,在萨迦县),"达●2004—5才玛"为一种带刺的柴禾名,"达尔塘"(村名,为巴青县政府驻地)意为慈梨(一种野果)坝,"达雄" (村名,属昌都县)意为杜鹃灌木滩,"徐达"(乡镇名,属嘉黎县)意为柏树和桦树,"乃隆"(乡镇名,属聂拉木县)意为青稞沟,"当雄"(县名,属拉萨市) 意为挑选的草滩.矿产地名如,"甲贡"(乡镇名,属边坝县)铁坡,据说,古时在该地开采过铁矿,故名."欧坑"(村名,属嘉黎县)意为银房,"恰加拉"(山口名),为双铁山口. "桑玉"(乡名,属洛扎县)意为铜乡,"色嘎"(乡镇名,属贡觉县)意为金口,据传该地有金矿,"尚13" (乡镇名,属尼木县)意为铜山.与手工业生产有关的地名如,"嘎枪"(村名,属察隅县),意为白酒,"嘎来"(村名,属昌都县)意为该地产的牛奶多且质量好,"查巴"(乡名,属索县)意为盐,"玛库多"(村名,属那曲县)意为酥油汁谷口,"扎萨"(村名,属那曲县)意为制陶器用的陶土,"藏下"(乡镇名,属加查县)意为陶土陶器,"杂巴仲"(村名,属昌都县)意为制陶匠村,"塔隆"(乡镇名,属左贡县)意为纺织沟,因当地人普遍会织氆氇,故名.这些地名反映了西藏独具特色的手工业.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地名如,"冲堆"(村名,属日喀则市)意为集市,"加丝卡"(村名,属昌都县)意为售粮坪,"洛扎"(乡镇名,属南木林县)意为每年交换盐巴之地,"罗荣雪" (村名,属尼木县)意为牛马集市,"孜巴"(村名,属芒康县)意为会计管理账人,"咸巴"(村名,属尼木县)意为屠夫,"甲巴色拉"(村名,属嘉黎县)意为卖茶人涉水口.(2)人文地名即记述人文历史的地名,按其所记述的内容可分以下七类:姓氏,族姓地名家族是政治的产物,在西藏,解放前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因此产生了不少大家族.在地名中也有反映.如,"门堆"(乡镇名,属堆龙德庆县),门为门氏家族,是松赞干布时期的大家族,其一女是松赞干布的妃子门萨,故得名."穷让"(乡镇名,属13喀则市)意为穷氏和让氏家族,这两个家族均为松赞干布时的大家族."扎囊"(县名,在山南地区),"扎"为一家族名."娘热"(乡镇名,属拉萨)意即娘氏家族的奴隶,娘氏是吐蕃时期的大家族.以姓氏命名的,如,"古如朗杰"(村名,属朗县),古如为姓氏名. "格热堆"(乡镇名,属江达县),格热为氏族名.传说地名西藏地名有一部分是根据传说来命名的,以历史人物传说地名居多.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藏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西藏文化做出贡献的公主,故有关的地名很多,比如,"杰巴"(乡镇名,属八宿县)意为忘记.相传,文成公主进藏,到了该地就把沿途的苦处忘记了."贾木"(乡镇名,属堆龙德庆县)意为汉族妇女,传说文成公主在此住过."甲竹林"(乡镇名,属贡嘎县)意为汉人园,据说文成公主路过该地曾留下六个汉族人在此定居."加查"(县名,属山南地区)意为汉盐.相传文成公主途径此地,将一块盐放在一个山洞中,从此该洞里流出盐水.作为对文成公主的永久纪念,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人名地名即以历史人物来命名的地名.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圣英雄,也是传说中的英雄.反映与格萨尔有关的地名有"唐巴"(村名,属南木林县),系《格萨尔》中所载的一位蒙古族将领,传说此将领住过该村.还有与佛教人物有关的地名,如,"加玉"(村名,属隆子县),加指加巴法王."朗塘"(村名,属林周县)意为"朗13唐巴",他为西藏有名的格西.宗教地名藏族是一个十分~,fqJ佛教的民族,自从藏传佛教在西藏广泛传播以来,西藏的历史就与佛教联系得更紧密了.西藏地名也自然地受到了影响,佛,神在地名中均有体现.在8O个市县区名中,其含义与神,佛有关的就有l4个,如"隆子"意为佛教世界观的世界中心,"班戈"意为吉祥保护神,"嘉黎"意为神山顶,"革吉"为神名,"贡觉"意为活佛定居之处.除政区名外,其它各类地名中以神,佛意命名的亦较普遍. 如,"乃琼"意为小圣地,护法神,"恰拉"意为神山,"拉隆"意为神地,"拉曲"意为神河,"纳木错"意为天湖,"德木"意为神仙名,"纳玉"意为神地,"查尔"意为宗教谷,"拉布"意为天神之子,等等.着名的西藏首府拉萨,由惹萨演变而来,得名于寺,其意为"圣地"或"佛地",拉萨有藏族向往的布达拉宫,那里是他们朝拜的地方.珠穆朗玛峰为神峰,是长寿五姐妹之一,"珠穆"意为圣母女神.部落地名在西藏高原游牧生活中,人们面临的主要是自然界的猛禽恶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一个或几个,十几个氏族通过联盟来实现自卫,集体生产,共同发展,这就产生了以氏族联盟为特征的部落社会.雪域部落存在时间比较漫长,它发展为部落联盟社会形态存在至今.据2O世纪8O年代中国藏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在藏北牧区有部落联盟(或部落)92个.也有部分地名根据部落的名字来命名,而且这些地名大都集中于那曲草原牧区,如,"阿洪","巴尔达","巴吾","本塔","亚德","比如"(县名,属那曲地区)意为母牦牛部落,等等.军事地名即反映军事战争或军队情况的地名.如,"噶尔"(县名,属阿里地区)意为宿营地,营盘.在此实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派兵击败了克什米尔森巴军队的入侵后,为巩固国防屯兵于此."普央岗钦"(山峰名,在林周县)意为敢于斗争的石板大雪域的人们.据说该地居民曾打败过藏府官兵,故名."同马"(乡镇名,属嘉黎县)意为军队的团.相传清末和民国初,进藏军队的一个团驻扎过该地.故名.反映移民或居民情况的地名如,"古强"(乡镇名,属昌都县).传说当地人从地下挖出石神像,而流浪者才到该地安家落户."波罗"(村名,属察隅县)意为搬回.传说当地人是从别处搬回来的,故名."康巴罗"(乡镇名,属谢通门县)意为康巴人南面住地.因传说当地居民是从西康迁移来的而得名."乌江"(乡镇名,属日土县)意指"乌"地方的人搬到"江"地方居住."赤德"(乡镇名,属普兰县)意为万户村."冲白"(村名,属丁青县)意为人烟稠密村."冲松郭萨"(渡口名,属日喀则市)意为三户村渡口.(3)吉祥愿望地名人们用地名的稳定性来表达美好祝愿,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西藏市县名中表达美好愿望以吉祥如意命名的有7个.如,"边坝"意为吉祥光辉,"仁布"意为聚宝,多宝,"萨噶"意为可爱的地方,"吉隆"意为舒适快乐,"革吉"意为吉利兴旺,等等.还有非市县名,如,"直康"意为吉祥房,"鲁才"意为鲁神长寿,能使牧业兴旺.20O4—5'(1)藏传佛教极大地影响了西藏地名的意义藏传佛教作为藏族的宗教信仰,是他们的精神所在.西藏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处不受到佛教的影响,如建筑,文学,婚育,日常生活,艺术,物质生产,等等.西藏地名中的宗教地名,人名地名都是受佛教的影响而产生的.这是其他民族少有的现象.通过地名这一形式来凝固他们的信仰,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2)藏族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是西藏地名词义形成的主要原因西藏高原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之一.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占重要地位.因此也影响到了地名.如,比喻地名中的与动物有关的喻体的选择,这些地名命名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将地形地貌及其特征尽量与他们的畜牧业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外,西藏的农业, 手工业,商业也自然影响了地名命名.这主要体现在物产地名中.藏族能歌善舞,生活习俗也很特别(喝酥油茶,青稞酒等等),这主要体现在比喻地名中. (3)藏族审美文化是西藏地名词义形成的重要原因藏族审美文化中受佛教的影响很大.佛教追求虚无的浪漫精神,献身佛国的英雄主义,崇拜至高无上的神佛形象.这主要体现在宗教地名中.藏族对崇高壮美的追求,神圣的敬畏,天国的向往,正是形成西藏地名浓郁民族特色的原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人文地名与吉祥愿望地名中.(4)藏族的思维习惯是西藏地名词义形成的原因之一藏族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主要体现在比喻地名中.他们很少选择抽象的事物作为喻体,绝大部分是常见的,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总之,西藏地名的语词特征为:形式结构上,专名与通名与自然界有关,其组合还存有倒装结构,专名部分词语组合比较复杂,更有意译,混合和其它语种地名.通名有重叠与借用现象.词义上,无论是描写性地名还是人文地名,吉祥愿望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均于西藏传统文化,藏族的审美文化以及藏族的思维习惯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作者:853100.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中学)●。

昌都简介介绍

昌都简介介绍

连接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等省份的重要节点。
03
昌都的地理位置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具有
重要意义。
地形地貌
01
昌都地形复杂,包括高山、峡谷、高原、盆地等多 种地形。
02
澜沧江和怒江流经昌都,形成了独特的峡谷地貌。
03
昌都的高原和山地地形对于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 具有吸引力。
气候特点
昌都的气候属于高原 气候,具有陡峭的地 形和大量的降水。
近代历史
清朝晚期,英国势力入侵昌都地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划定了中 国和西藏的边界。民国时期,昌都地区属于西康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都地区属 于西藏自治区。
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
昌都地区的藏族人民通用藏语和藏文,是藏文化的重 要发源地之一。
文学艺术
昌都地区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传统。藏 戏、歌舞、绘画等艺术形式在当地广为流传。
பைடு நூலகம்信息。
社交媒体
一些旅游局也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活跃并提供最新的信息和 建议。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以获取最新的旅游
信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相关资料与联系方式
相关文献资料推荐
学术论文
如果你对昌都地区的历史、文化 、地理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在图 书馆、学术网站等地方可以找到
相关的研究论文。
旅游指南
如果你计划前往昌都地区旅游, 建议阅读一本可靠的旅游指南。 这些指南通常会提供有关昌都的 详细信息,包括景点、住宿、交
文化遗产
昌都地区拥有众多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 产,如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查杰玛大殿等。
宗教信仰

中国地理:西藏自治区(山南篇)

中国地理:西藏自治区(山南篇)

中国地理:西藏自治区(山南篇)西藏自治区地图中国地理:西藏自治区(山南篇)别名“雅砻”的山南市,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冈底斯山脉至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与拉萨市、日喀则市、林芝市相连,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边境线长600多公里。

山南市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山南市南部部分地区在藏南地区的麦克马洪线以南,被印度控制。

总面积7.93万平方公里(含印度控制区3.13万平方公里),人口35万多(不含印度控制区人口)。

下辖1个区:乃东区;11个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错那县、浪卡子县。

市政府驻地乃东区。

山南市()属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雪山冰川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川有10座,其中对外开放的山峰有5座,分别位于错那县、洛扎县、浪卡子县。

山南市气候属温带干旱气候,南部边境地区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

山南市江河稠密,共有大小河流41条。

其中最大河流是雅鲁藏布江,还有雅砻江、温曲河、沃卡河等。

全市有大小湖泊数十个,其中以富有神奇色彩的圣湖拉姆纳措、素有“碧玉湖”之称的羊卓雍湖和“草原明珠”的哲古湖最为著名。

山南市盛产青稞、小麦、蚕豆、豌豆、玉米、荞麦、油菜等作物,是西藏自治区粮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蔬菜有萝卜、土豆、白菜、辣椒、豆角、西红柿、南瓜等;水果有苹果、梨、核桃、桃、葡萄等;野生药材有虫草、贝母、丹参、当归、党参、枸杞、大黄、雪莲等;主要树木有杨、柳、落叶松、铁杉、冷杉、柏树、白桦等。

家养动物有山羊、绵羊、黄牛、牦牛、犏牛、马、驴、骡、猪、鸡、鸭等;野生动物有黑颈鹤、盘羊、野牦牛、藏羚羊、獐子、鹿、黄羊、天鹅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铁、铅锌、岩金、铜、石灰岩、水晶、矿泉水、大理岩、地热等。

山南市地图山南市(不含印恐区)的主要景点有:扎囊县桑耶寺、扎囊县桑耶风景区、浪卡子县羊卓雍湖(含马蹄岛等)、乃东区雍布拉康、乃东区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雅砻河风景名胜区、错那县勒布沟、曲松县拉加里王宫、扎囊县敏竹林寺(敏珠林寺)、琼结县建叶寺、扎囊县宗工布溶洞(宗十万佛像)、措美县哲古景区(哲古草原),以及乃东区山南烈士陵园、乃东区曲德贡寺等、乃东区拉姆拉错、乃东区贡布日神山(含猴子洞)、乃东区雅拉香布雪山、洛扎县卡久寺(吉祥隐修院)等、洛扎县得乌穷刻石、洛扎县普莫雍错、洛扎县朱错白玛林湖、洛扎县拉普温泉、洛扎县烈士陵园、洛扎县拉郊乡、洛扎县扎西培根(彩虹沟)、洛扎县谢翁温泉、洛扎县库拉岗日峰(库拉岗日神山)、洛扎县洛扎朵宗遗址、洛扎县杰顿珠宗遗址、洛扎古碉楼、洛扎县门当刻石、洛扎县枯廷拉康(朗朗拉康)、隆子县加里王府宫殿、隆子县色切寺等、隆子县扎日风景名胜区(含扎日神山)、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隆子县扎日神仙洞(莲花生修行洞)、隆子县玉麦乡、隆子县机甲拉康、隆子县热荣瑟尔空温泉、隆子县错噶胡、隆子县聂玛隆圣洞、桑日县雅鲁藏布江高山牧场、桑日县邓萨提寺等、桑日县沃卡温泉旅游景区、桑日县达古景区、桑日县阿布乡中寨、桑日县贡德林草原、桑日县嘎堆需追景点、桑日马鹿自然保护区、桑日县鲁定颇章和鲁定林卡、桑日县沃德贡杰雪山、桑日县巴郎却康、贡嘎县贡嘎宗遗址、贡嘎曲德寺等、贡嘎县昌果沟文化遗址、贡嘎县杰德秀古镇、贡嘎县贡嘎机场、贡嘎县杰德秀湿地、贡嘎县曲果日山、贡嘎县杰德秀森林公园、扎囊县青朴修行圣地、扎囊县康松桑林卡、扎囊县朗赛岭庄园、扎囊县松卡石塔、扎囊县扎央宗溶洞、扎囊县札玛止桑宫、扎囊县哈布日神山、曲松县土林地貌景观、曲松县白玉沟峡谷、曲松县玉如寺等、曲松田园风光、曲松县切措湖、曲松县丘多江草原、曲松县下洛湿地、曲松县色吾温泉、曲松古柏、曲松县洛村石窟、加查县诺米村碉楼遗址、加查县拉姆拉错、加查县布丹拉山、加查县坝乡原始森林景点、加查县崔久沟、加查县琼杰果寺等、加查县千年核桃树、加查县涅尔喀大瀑布、加查县结罗拉雪山、琼结县日乌德钦寺等、琼结县钟木赞拉康、琼结县松赞干布墓、琼结县藏王墓群、西藏琼结琼果国家湿地公园、浪卡子县桑顶寺等、浪卡子县普莫雍错、浪卡子县乃钦康桑雪山、浪卡子县嘎玛林草原、浪卡子县岗布冰川与神湖、浪卡子县色多鸟岛、浪卡子县宁金康沙峰、措美县拉萨朵仁祭坛遗址、措美县古碉堡遗址、措美县莫吾觉寺等、措美县藏南朝圣古道、错那县扎同寺等、错那县古沙棘林、错那县贡巴孜寺等。

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地貌

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地貌

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

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青藏高原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分属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还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等。

地貌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高山区,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区。

喜马拉雅高山区,位于藏南,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

其中位于中尼边境、地处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喜马拉雅山顶部长年覆盖冰雪,其南北两侧的气候与地貌有很大差别。

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

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

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约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

由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组成,其间夹着许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

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著名的横断山地。

大致位于那曲以东,为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间挟持着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江。

山顶终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与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园,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

气 候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

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

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65.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

西藏地名语源及其结构规律

西藏地名语源及其结构规律

西藏地名语源及其结构规律西藏地名的语源及其结构规律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西藏地名独特而富有特色,反映了西藏丰富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族特点。

本文将从语源和结构规律两个方面探讨西藏地名的命名方式和内涵。

一、语源西藏地名的语源主要来源于藏语、汉语和梵语。

藏语是西藏主要的语言,也是西藏地名的主要来源。

许多地名直接采用了藏语中的词汇,或者是藏语中的词汇经过音译、意译后形成的。

例如,拉萨(Lhasa)一词即为藏语中“太阳的土地”之意。

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一词则是藏语中“女神之家”的意思。

汉语在西藏地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名的翻译和音译上。

例如,林芝(Nyingchi)一词即为藏语中“低地”的意思,在汉语中翻译为林芝,体现了地理位置的特点。

另外,一些地名直接采用了汉语的音译,如日喀则(Shigatse)和那曲(Nagqu),这些地名在藏语中并没有特定的含义。

梵语对西藏地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地名上。

佛教是西藏的主要宗教,梵语是佛教经典的原始语言。

因此,许多寺庙、山峰、河流等地名采用了梵语的词汇,如大昭寺(Jokhang Temple)和纳木错(Lake Namtso)等。

二、结构规律西藏地名的结构规律主要包括“主体+修饰”和“地理特征+命名对象”两种方式。

“主体+修饰”的结构规律是指地名由一个主体词和一个修饰词组成。

主体词通常是地理特征、人物、动植物等,修饰词用于进一步描述或限定主体。

例如,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其中“珠穆朗玛”是主体词,意为女神之家,“峰”是修饰词,表示山峰。

再如,纳木错(Lake Namtso),其中“纳木”是主体词,意为天湖,“错”是修饰词,表示湖泊。

“地理特征+命名对象”的结构规律是指地名由地理特征词和命名对象词组成。

地理特征词通常是山、河、岛等,命名对象词表示具体的地点或事物。

藏区地名命名法的特点

藏区地名命名法的特点

藏区地名命名法的特点
贡波扎西
【期刊名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1(28)2
【摘要】藏区地名包含五种主要命名法的特点,通过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介绍和诠释,将之分为自然资源和地理实体颜色等特征的地名;描述地理位置、形状的地名;反映民族的崇尚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地名;反映历史事件、军事活动等情况的地名和以部族名、人名、动植物名等命名的地名五类.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贡波扎西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语教育系,四川郫县6117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2.14
【相关文献】
1.云南藏区藏语地名与地域文化 [J], 更敦阿错
2.壮语地名命名法的特点--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三 [J], 覃凤余
3.云南藏区藏语地名命名理据 [J], 更敦阿错
4.努力推动藏区地名汉藏翻译规范化取得新成效——青川甘滇四省藏区地名汉藏翻译规范化问题的调研及对策 [J], 李万瑛;
5.汉-越语中地名命名法之比较 [J], 黎永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