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第七课 传媒与社会 教案 七年级上沪教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共建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共建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共建美好集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关于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材围绕共建美好集体展开,阐述了美好集体的特征、在集体共建中尽责以及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担当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好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集体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对于如何共建美好集体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渴望在集体中展现自己、获得认可。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集体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美好集体的特征和共建美好集体的方法。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共同探索共建美好集体的途径。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集体生活中的场景,加深对集体建设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美好集体的特征。

掌握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方法。

明确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担当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提高在集体生活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共建美好集体提出合理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热爱集体。

树立共建美好集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好集体的特征。

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共建美好集体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培养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担当精神。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美好集体的视频,如班级活动、团队合作的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心目中的美好集体是什么样的?”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认识美好集体展示一些美好集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美好集体的特征,如民主公正、充满关怀与友爱、善于合作、充满活力等。

《当代传媒文化》全套教案

《当代传媒文化》全套教案

《当代传媒文化》第一章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传媒与文化1.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掌握传媒的种类和特点1.2 教学内容传媒的定义与功能文化与传媒的关系传媒的种类与特点传媒的发展历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二章: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流行文化的特点与影响掌握大众传媒在流行文化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大众传媒的定义与功能流行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的相互作用流行文化现象案例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三章:传媒与价值观3.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对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掌握传媒在塑造价值观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传媒与价值观的关系传媒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传媒在社会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传媒价值观教育案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四章:传媒与政治4.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在政治中的作用掌握传媒对政治的影响4.2 教学内容传媒与政治的关系传媒在政治中的作用传媒对政治的影响传媒政治案例分析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五章:传媒与经济5.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在经济中的作用掌握传媒对经济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传媒与经济的关系传媒在经济中的作用传媒对经济的影响传媒经济案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六章:传媒与社会6.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在塑造社会中的作用掌握传媒对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传媒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传媒在塑造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传媒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传媒社会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七章:传媒与科技了解传媒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理解科技对传媒的影响掌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传媒与科技的关系科技对传媒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影响传媒科技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八章:传媒伦理与法律8.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伦理与法律的重要性理解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掌握传媒法律规范传媒伦理的内涵与重要性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传媒法律规范与案例分析传媒伦理与法律的实际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九章:国际传媒与文化交流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传媒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国际传媒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掌握国际传媒的发展趋势9.2 教学内容国际传媒与文化关系的内涵国际传媒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与功能国际传媒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国际传媒文化交流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十章:传媒教育与素养10.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传媒素养的培养方法掌握提升传媒素养的途径10.2 教学内容传媒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传媒素养的构成与培养方法提升传媒素养的途径与实践传媒教育与素养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十一章:数字媒体与网络文化11.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媒体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掌握数字媒体在网络文化中的作用11.2 教学内容数字媒体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文化的特点与趋势数字媒体在网络文化中的作用网络文化现象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第十二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12.1 教学目标了解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理解这些技术在传媒和文化中的应用掌握这些技术对传媒文化的影响12.2 教学内容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定义和原理这些技术在传媒和文化中的应用案例技术发展对传媒文化的潜在影响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十三章:传媒批评与公共领域13.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批评的必要性理解公共领域概念及其与传媒的关系掌握传媒批评的方法和技巧13.2 教学内容传媒批评的定义和意义公共领域的概念和历史传媒批评的方法和技巧传媒批评案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十四章:传媒的未来发展趋势14.1 教学目标了解传媒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理解技术进步对传媒未来影响的预测掌握适应传媒未来变化的策略14.2 教学内容当前传媒行业的趋势分析新技术对传媒未来的潜在影响传媒企业的转型与创新策略未来传媒案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成果反思传媒文化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探讨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讨论传媒文化课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分享学习体验和收获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1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个人反思报告课堂演讲或展示15.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个人反思报告课堂参与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传媒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传媒如何塑造和反映文化。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7 Fun after school分课时教案(共6课时)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7 Fun after school分课时教案(共6课时)

Unit 7 Fun after school一、单元教学目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能够:1.谈论课外活动的名称、形式与内容,选择课外活动的目的,并能够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参与课外活动的具体经历,表达关于参加课外活动的收获与感受的观点。

2.理解课外活动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与学习观念。

3.多角度、辩证地看待课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客观评价他人的选择,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反思评价自己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进步。

二、课时安排三、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Periods 1-2)【单元课前预习】1.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在方框中填写关于自己参加课外活动及学校社团情况的关键词。

2.采访4人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准备好课堂上汇报。

可采用以下表格收集记录采访到的信息:3. 鼓励学生课前思考以下问题,在课前预习单上写下简单回答,准备到课堂上分享。

What special days do you have at your school?【教学过程】Step 1读前活动。

1.View 识图师生共同给第100页图中的学校社团标上序号,比如从the Baking Club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是the Baking Club (1), the Science Club (2), the Drama Club (3), the Craft Club (4), the Chinese Literature Club (5), the Computer Club (6)。

然后请同学们花一点时间仔细观察练习1图中的各个视觉元素。

识别关键部分,注意图中的标签或文字,这些元素呈现了接下来要谈论的主要信息。

接着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图中呈现的信息,指出在课堂上要讨论的特定概念和具体细节。

最后做一个小游戏:I say clubs you say numbers。

教师读社团名称,学生回答相应的数字序号。

沪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概述沪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并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详解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2.道德教育: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老爱幼等良好道德品质。

3.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体系,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则。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2.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3.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实践活动设计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材与资源利用充分利用沪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案例库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每个教学周期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促进其自我成长和发展。

上海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上海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1《女孩独立》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圈划词句,使学生掌握边叙边议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母亲不同阶段的想法和做法的探讨,感受女孩走向独立的每一个阶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这一道理,明白应正确走好独立的每一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理解母亲的想法和做法?2、文章中三次写到照片,用意是什么?3、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导语设计:你眼中的独立是怎样的呢?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2、走近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二)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圈划出不熟悉的词语,准备交流。

2、疏通字词及读音:怯怯的探头探脑阅历记载荣耀情深意切葱郁泪如泉涌积淀崛起六神无主慰藉怂恿安详甜腻瞥见心乱如麻秉性冷言冷语翌日豁然开朗兴致勃勃心心相印喜极而泣(三)分析概述作者独立的事件和过程以及收获:(“我”为何要保留一张14岁时拍的照片?)人物:14岁的我事件:初次离家外出学农过程:怯怯的充满好奇……有了底气仿佛有了阅历感悟: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

从独立中感悟到了愉悦,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四)分析概述作者对于女儿面对独立这一过程的转变提问:作者自己独立的过程一笔带过,(略写)那么,当作者的女儿也恰好要进入这一过程时,作者的想法和做法是怎样的呢?圈划词句,整理概述。

讨论:你同意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五)想象,角色转换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提示:先找出小鸟独立前经过的一段过程中的行为,再考虑当她这么做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初中沪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课件:第七课《传媒的发展

初中沪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课件:第七课《传媒的发展
• 重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表演 你来猜
1. 请两名同学用体语表现出某种活动,大家猜一猜什麽意思?
.2 两名同学分别用耳语告诉两组同学Βιβλιοθήκη 口语体语特点:
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依靠人体自身的感官。 信息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播,在很小的范围内交流。 经常会出现失误和偏离本意的情况,造成信息的失真。
岩画
甲骨文
毕升

登 堡 发 明 的 世 界 上 第 一 架 印 刷 机
绘画 印刷
文字
摄影
特点:
• 信息的发出者开始使用一定的传播设施, • 信息的接收者仍然要靠感官接收信息。 • 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多。 • 传播范围和数量有限,速度慢,方式单一。
特点:
• 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收者,都必须 借助传播设施。
• 课程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传媒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激
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对信息活动的参与意识,初步形成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 (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传媒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全人类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 2、能力目标 • (1)通过对大众传媒历史演变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搜集和整理 的能力,并借助大量历史背景材料的提供,培养快速阅读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 (2)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理解立足于理性认识这 一基础。 • 3、知识目标 • (1)了解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传媒发展历程中对人类进 步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发明与创造。 • (2)熟悉有关信息传播的名词和术语。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教案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教案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教案.docx20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教案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传媒发展历程中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发明与创造。

(2)使学生认识到XXX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的发展和延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XXX所拥有的传递信息、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

(3)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有关信息传播的名词和术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信息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信息活动的参与意识,初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能力目标:(1)通过对XXX历史演变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并借助大量历史背景材料的提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XXX社会功能的剖析与学习,发展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在XXX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全面传媒手段的其他功能,客观的分析各种功能间的必然联系。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把对XXX发展的理解立足于理性认识这一基础。

重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XXX的社会功能;难点:XXX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传媒的发展1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口语与体语的优点和缺点,达到传媒手段的自然过渡。

2.通过一.系列实物的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分辨出三类传媒的特点。

3.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掌握运用三类传媒的方法,提高实际生活的能力。

4.让学生总结三类传媒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传媒发展的过程和存在原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传媒的发展thedevelopmentofmassmedium 面对面facetoface口语spokenlanguage体语bodylanguage文字writtenlanguageER刷printing电子electron网络network1传媒的发展一、概念二、第一类一一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媒介1.口语2.体语三、第二类一一再现的信息传播媒介1.文字(1)产生(2)载体的变化2.印刷四、第三类一一依靠机器的信息传播媒介3.电子4.网络(复习提问)什么是“学习化社会”(生答)略。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共27页文档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共27页文档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的力量》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024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7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第2课时 共建美好集体

2024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7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第2课时  共建美好集体

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致时,个人利益得到保障
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 主义精神。
不一致时,以集体利益为重
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
1 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 上。
2 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 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 发展。
取得真经,普度众生
团结合作,巴黎圆梦
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探究与分享】在“为建设美好集体建言献策”主题班会上,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关于班集体建设,你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2)如何在建设美好集体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答案提示: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应主动 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对于集体的事务,应积极参与 、共同商定;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通过恰当 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2)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发现“闪光”的他/她
谁在班里最爱主动劳动?
1
4 谁经常帮助同学讲题?
谁经常为班级关灯锁门?
2
5 谁最有正义感?
谁最爱帮助同学? 3
6 谁总是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思考:你想不想成为集体中的“闪光”的人?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如 何做?
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第2课时 共建美好集体
学习目标
1.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主人翁意识,认识到美好集体 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 2.学会在集体的建设中勇于担当,积极为建设美好集体作出贡献,发扬 集体主义精神。 3.热爱集体,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能够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集体 意识。

初中沪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课件2:第七课《传媒的力量》

初中沪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课件2:第七课《传媒的力量》

THANK YOU!
大众传媒为迪斯尼乐园插上翅膀
著名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每开发一种游乐主题,每发展一种活 动,都极力通过传媒进行报道,以吸引游客。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打 入全世界,米老鼠和唐老鸭风靡全世界。而惊险的全幕电视,米老鼠 和唐老鸭为主角的动画片录像等,则构成了这一乐园向游客提供的文 化娱乐的一种方式。
迪斯尼频道已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收费服务有线电视频道。1994 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狮子王》播映后,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为 赚钱的影视片,票房收入高达全美第一,而且其录像带销量也是第一。 1995年迪斯尼公司又出大胆的奇招:耗资190亿美元,成为美国三大 电视网之一的ABC(美国广播公司)的新业主,开始规划利用传媒的 新计划:如使ABC电视网周六早上的节目内容以迪斯尼为主,由ABC
的ESPN台播放由迪斯尼公司作为东道主举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等。
第八课 传媒的力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媒的发展
余杭镇一中 沈晓萍
假如一位学生在学校犯错误了, 老师如何通知这位同学的父母呢?
信息 发出者
中介
信息 接收者
现在同学们之间相互联系 可以打电话,想了解最近 的新闻可以上网,那么, 请各位同学想一想,你们 父母小时候又是一种什么 样的情况呢?那爷爷奶奶 小时候又是怎么样呢?
假如老师想和贫困山区的朋友 联系,但那里既没有电话,又 不能上网联系,那老师该怎么
办呢?
1。传媒的含义—信息传播的手段和工具
传媒的发展
2。传媒的种类
口语、体语 绘画、文字、印刷、摄影等 电子传媒:电视、广播、
电话、电脑等
3。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各种传媒同时存在。
假如你是某新兴企业的公关部主任,你 要为你的企业新近开发出来的产品进行 广告宣传,请问;你将会选择什么样的 传媒来开展这项工作?

2019最新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与社会》教案

2019最新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与社会》教案

2019最新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传媒与社会》教案知识网络第一类传媒及特征传媒的发展第二类传媒及特征第三类传媒及特征功能传媒与社会大众传媒对每个人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地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考点精练一、选择题(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个选项)1、下列属第一传媒的是()A、文字B、书籍C、电视D、体语2、人类最早使用的信息交流方式是()A、书籍和文字B、广播和电视C、口语和体语D、报纸和互联网3、下列哪项不符合口语和体语的传播特点()A、只能在近距离传播B、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交流C、经常会出现失误和偏离本意D、信息不会失真4、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的鱼纹属于哪一类传媒()A、第一类传媒B、第二类传媒C、第三类传媒D、以上均不是5、古人将文字抄在绸缎和羊皮上,这种传媒方式的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因为()A、当时社会不需要文字的传播B、使用的材料价格昂贵,只有少数贵族才用得起C、当时已经出现了印刷技术D、体积庞大,使用起来十分不便6、标志着近现代大众传媒时代到来的是()A、谷登堡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印刷机B、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C、宋代毕昇发明印刷术D、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传媒的相继发明7、“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这是大众传媒的()A、文化传承功能B、娱乐功能C、监督功能D、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8、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揭露社会上一些假、恶、丑现象,这是大众传媒的()A、文化传承功能B、娱乐功能C、监督功能D、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9、在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是大众传媒的()A、文化传承功能B、娱乐功能C、监督功能D、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10、下列传媒方式中,不属于大众传媒的是()A、广播B、电视C、网络D、甲骨文11、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和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们能随时随地传递和接受信息B、办公地点越来越机动C、办公时间越来越灵活D、工作的影响范围越来越狭窄12、下列哪项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产生了如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新兴服务行业的是()A、网络技术B、基因技术C、克隆技术D、工程技术13、对于大众传媒中的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它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它引导消费时尚,是青少年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C、使青少年对商品的比较和辨别能力下降D、虚假的和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14、下列有关青少年与网络的叙述,错误的是()A、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B、因为互联网接受和传播信息具有隐蔽性,因此青少年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C、青少年应当控制网上不良行为,维护网络文明秩序,遵守网上社会公德D、每个青少年网民必须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自身做起,净化网络环境二、思考与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某中学生特别喜欢上网,一上网就会废寝忘食,什么都不顾了。

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套教学案

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套教学案

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套教学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古代文明的基本知识;3. 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涵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所有章节和知识点。

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认识历史2.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与原始社会3. 第三章:文明的开始4. 第四章:古代的长江文明5. 第五章:两河流域的文明6. 第六章:古埃及与古希腊7. 第七章:古印度与古中国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2. 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材料,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和易于理解;3.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4. 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授课后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2.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评估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3. 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4. 定期进行笔试或口试,综合评估学生的整体研究情况。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 多媒体教具和投影仪;3. 课件和教学PPT;4. 作业本和练册;5.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活动材料。

六、教学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教学计划进行教学:1. 第一周:认识历史章节;2. 第二周:新石器时代与原始社会章节;3. 第三周:文明的开始章节;4. 第四周:古代的长江文明章节;5. 第五周:两河流域的文明章节;6. 第六周:古埃及与古希腊章节;7. 第七周:古印度与古中国章节;8. 第八周:复和总结。

七、教学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1. 学生对历史可能缺乏兴趣,需要增加趣味性和实际性;2. 学生背景知识差异较大,需要灵活授课和个性化辅导;3. 教学资源和设备的不足,需要合理安排使用和共享。

最新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学科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学科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学科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可编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学科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音乐学科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第一单元缤纷四季第一课时春华秋实【教学内容】欣赏《春》,完成听赏思考(1)音乐知识:和声、音程吹奏《春游》欣赏《秋的喁语》【教学目标】在欣赏、吹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表现的大自然的美感与生活的乐趣,领悟音乐艺术的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与统一。

在欣赏《春》、《秋的喁语》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色彩变化与旋律特点,想象音乐中所描绘的意境,了解用音乐语言来表现大自然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曲家维瓦尔迪的生平与代表作。

初步知道“和声”这一音乐要素,体会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知道“音程”概念及计算方法,感受不同音程的不同色彩;【教学重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领悟音乐艺术的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与统一。

【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接触音乐概念“和声”、“音程”。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巴赫问题:有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曲名吗,能说出是谁的作品吗,学生回答教师简要介绍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开始于1600年,1750年巴赫之死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结束。

这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个伟大时期。

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以鼓励为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春》的主题旋律共出现了6次,其中3次是转调的;小鸟的叫声、潺潺地流水声、雷声。

配乐朗诵教师配乐朗诵一首小诗“春天来了,鸟儿欢唱,欣喜若狂,来把春报。

泉水潺潺,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转瞬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简单介绍标题音乐介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迪及其代表再次完整欣赏听到与课本第三页的听赏思考1的文字情景相对应的片段请举手表示。

说明:引导学生多次聆听、熟悉《春》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欣赏全曲,借助诗歌的提示、图片的引导,在音乐声中感受春天的美景,领悟音乐艺术的美与自然的美是和谐与统一的。

教师也可以将课本上的文字情景图扫描后,用大屏幕展示。

沪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沪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三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具体描写与提炼概括的关系。

2、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和主旨的作用3、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品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具体描写与提炼概括之间的关系。

2、难点: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后记:重点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指导学会从文中找相关要素,然后进行简洁概括。

对于题目的理解,学生停留在表面,理解不透彻,所以就用小组讨论和联系自身经历的方式加以解决。

《周处》教案教学目标:1、利用注释、工具书,基本把握故事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2、反复诵读、圈画关键词句,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写法。

3、让学生从周处的生活经历中体味勇于改过自新的可贵。

教学重点:基本把握故事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体味勇于改过自新的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写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历史上的周处文韬: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吴书》。

武略:孤军奋战,壮烈牺牲:(周处)自旦及暮,斩首万计。

弦绝矢尽,播、系不救。

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

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

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2、周处年少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恶少,他到底恶到什么程度呢?他又是如何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周处》中。

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个别朗读2、齐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三、深入理解1、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周处怎样的人物形象?文中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的?“凶强侠气”2、“凶强侠气”这个词包含哪几层意思?凶——凶暴强——强悍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3、文中作者如何体现出周处的“凶”“强”“侠气”?凶——为乡里所患暴犯百姓三横强——尤剧杀虎斩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侠气——或说处……即有求于己则义不容辞4、“凶”“强”“为乡里人所患”我们可以理解,但“侠气”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多少有点见义勇为的意思,为什么也会“为乡里所患”呢?你怎么理解?引导学生意识到:“讲义气”的前提是“辨是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传媒的力量【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传媒发展历程中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发明与创造。

(2)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媒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的发展和延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递信息、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

(3)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有关信息传播的名词和术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信息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信息活动的参与意识,初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能力目标:(1)通过对大众传媒历史演变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并借助大量历史背景材料的提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剖析与学习,发展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全面传媒手段的其他功能,客观的分析各种功能间的必然联系。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把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理解立足于理性认识这一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难点:大众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知识点一】传媒的发展【教学设计】1.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口语与体语的优点和缺点,达到传媒手段的自然过渡。

2.通过一系列实物的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分辨出三类传媒的特点。

3.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掌握运用三类传媒的方法,提高实际生活的能力。

4.让学生总结三类传媒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传媒发展的过程和存在原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主要单词】传媒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um面对面 face to face口语 spoken language体语 body language文字 written language印刷 printing电子 electron网络 network【板书设计】§1 传媒的发展一、概念二、第一类——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媒介1.口语2.体语三、第二类——再现的信息传播媒介1.文字(1)产生(2)载体的变化2.印刷四、第三类——依靠机器的信息传播媒介1.电子2.网络【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学习化社会”?(生答)略。

(导入)学习化社会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而在日新月异的现在社会,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我们就将转入一个新的课题——传媒与社会。

(新课教授)(提问)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告诉你的好朋友,你能够有多少种方式呢?(请学生上黑板随意写)(学生活动)略。

(陈述)如果说你要说的事情包含了许多信息的话,那么,同学们所写的方式就是传播这些信息的工具或者说是媒介,这就叫做——传媒。

那么,从古到今,人类是如何来传播信息的。

(思考)大家试想一下,在茫茫的草原上,一群原始人类在狩猎;在简陋的山洞里,一群原始人正在“交谈”着,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肢体语言(陈述)对,这就是最早的信息传播媒介——体语,也看成是亲身传播时代。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体语的优点是什么?(举例)你在马路上要“打的”(思考)有什么缺点?(游戏)在纸上写下一句短语,让一个学生来表演,其他学生猜是什么意思?再来几次,比较结果。

1.容易产生理解的误差2.传播的范围比较有限(陈述)由于体语的缺点和语言的发展,人们开始“说话”,进行口对口的交流,通过声音的传播传递信息。

称为“口语传播时代”。

(思考)口语和体语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活动)略。

(思考)那么,它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呢?(做游戏)学生进行传话游戏,让一排的第一位学生看一段话,然后依次往后传,到最后一个,再让最后一位学生说出他所听到的话,通过对比,反映出口语传播的不足之处。

1.距离越远,误差越大2.不能保留下来(过渡)所以,为了弥补口语或体语的不足,人们又有了新的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再现的信息传播媒介,把信息记录下来。

那么,用什么方式可以把信息记录下来,得以再现呢?1.图画(学生活动)结合书上的图片了解图画传播的作用。

2.文字书写(陈述)文字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的时候是什么?——文字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思想的新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提问)把文字写在哪里呢?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加以总结龟甲、兽骨上金属器具上竹木简上布帛上纸的出现(蔡伦)泥活字印刷(毕升)金属印刷(讨论)各种文字载体的缺点和优点,阐明发展的必然性。

3.印刷(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加深认识。

结合书上的“读与思”,体会传媒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代我们称它为“印刷时代”,那么,是不是发展到这一代就结束了呢?——没有,因为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比如说同学们手里的书本,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比较死。

(过渡提问)怎样让死板的东西活动起来呢?这就要依靠第三类传媒了。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三类传媒和第一、第二类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举例)暴风雨之夜,家里的电视机会出现什么现象?——没有信号,看不到电视(学生活动)观看书本P51页图片(结论)第三类传媒需要一定的机器加以辅助。

(提问)还有哪些是属于第三类传媒呢?(生答)略。

(学生活动)看图片,加深印象。

(过渡)除了电视、广播、唱片等等,大家现在最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是什么?——网络(陈述)很好。

(提问)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学生回答)略。

(总结)整理总结三类传媒的发展。

(练习)遇到下列情况,你将用什么传媒方式?1.去西安玩前,想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2.到商场里去买这件衣服。

3.要知道今天上午去上海的火车时刻。

4.路上拦车。

5.叫马路对面的人过来。

(布置作业)略。

【知识点二】传媒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本课主要采用开发式教学模式,重点要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

2.结合书上的“大家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3.结合书上的“活动区”和“读与思”,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寻找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主要单词】信息 information功能 function大众传媒 popular media报纸 newspaper书籍 book杂志 magazine【板书设计】§2 传媒改变生活一、大众传媒1.概念——传媒为普通大众所使用2.表现——报纸、杂志、书籍二、传媒的社会功能1.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基本功能2.文化传承功能3.舆论监督功能4.娱乐服务功能【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传媒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时代?(2)概括起来可分为哪三类?如果我们想知道其他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用什么方式?(生答)略。

(导入)由于传媒的方式在一代代的发生变化,当然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客观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时——传媒改变生活。

(陈述)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所以说,传媒方式的变化就是人使用媒介或工具的变化。

(提问)大家试想一下,在目前情况下,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视?——是。

在坐的同学,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书本?——是。

(总结)如果传媒为普通大众所使用的则称为——大众传媒。

(学生活动)结合“读与思”,一份报纸: 5美元~10美元/年工人工资:8美元/周思考“19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报纸是否可以成为大众传媒?——可以。

为什么?1.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生活。

2.发行量大,发行速度快,成本低3.读者不再是特殊群体,而是一般大众。

(过渡)当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使用同一种传媒的时候,他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大众传媒到底有那些社会功能呢?(学生活动)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

(总结)一、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基本功能举例:“打的”时需招手;买房子前要了解房产信息可上网查询。

(学生活动)再举一些例子。

(过渡)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或传递信息,当然在此过程中,人类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许多知识,大众传媒是重要的知识载体。

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功能(提问)在学校里,除了书本上的文字,我们现在还有哪些方式来传授知识给你们?请同学来举一些例子?(生答)略。

1.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2.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3.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4.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思考)目前,你身边有哪些流行的社会时尚?他们与大众传媒有什么关系?(生答)略。

三、舆论监督功能1.及时地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2.揭露社会上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3.维护社会公正。

四、娱乐服务功能(学生活动)我们一起讲了传媒的这么多功能,下面同学们来讲讲看,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娱乐服务?(学生回答)略。

1.电视、电影——休闲2.电脑——打游戏3.录音机——听音乐(总结新课)板书(布置作业)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