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案(精选4篇)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案(精选4篇)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案(精选4篇)《水中生活的动物》教案篇1【教材分析】“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

旧教材叙述鱼的形态、结构、生理及解剖试验的内容占较大篇幅,而新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大幅度删减了原教材的内容,才可能有效地保证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熟悉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看与思索"、一个"探究"试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同学熟悉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同学探究的过程,使同学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乐观参加探究活动。

【同学分析】八班级同学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同学熟悉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

由于同学的形象思维力量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看来得出结论,从而熬炼他们的抽象思维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试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学讨论的基本方法,培育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材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知道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

2. 力量培育(1)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培育同学设计试验和动手操作力量,试验分小组进行,这样可以培育同学的团体协作精神。

( 2)通过观看"鱼鳃作用"的试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 情感态度通过水域环境爱护的学习,提高同学的环保意识,熟悉爱惜水生动物,爱护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特征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5-1-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一、动物的种类1、大约有150万种2、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二、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1、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鱼、鳙鱼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鱼类的形态特点:a)体形:呈梭形(流线形),能减少水中阻力b)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是一种保护色c)体表:被覆鳞片,体表有黏液,减少水中阻力d)体表感觉器官——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e)运动器官——鳍胸鳍:平衡作用,帮助转换方向腹鳍: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摇摆臀鳍:平衡身体作用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防止身体侧翻尾鳍: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躯干部和尾部:妆生前进的动力f) 鳔:使鱼能够浮停在不同的水层中g) 呼吸器官——鳃鳃丝:气体交换的场所鳃弓鳃耙:过滤水中的物质4、鱼: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适应水中生活。

六、作业1、目前已发现的动物种类约有( )A、150种B、100万种C、150万种D、200万种2、观察水中生活的鱼,会看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错地时而张开,时而闭合,这是鱼在( )A、摄食B、生殖C、呼吸D、排泄3、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尾鳍的不断摆动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4、鱼呼吸时,水流流经的路线是( )A、体外鼻孔鳃血液B、体外口鳃血液C、体外口鳃体外D、体外鼻孔口鳃体外七、教学反思5-1-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2课时)一、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中的第十章节“水里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学习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学习水生动物的分类,掌握常见水生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生动物的分类及特点。

重点: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生动物图片、PPT、水族箱、实物(如鱼、虾、蟹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水族箱,引导幼儿观察水族箱中的生物,让幼儿自由发言,讨论水族箱中的生物生活环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水生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水生动物。

(2)教师讲解水生动物的分类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青蛙为例,讲解两栖动物的特点,让幼儿了解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水生动物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2)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水生动物分类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2. 水生动物的分类及特点3.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喜欢的水生动物。

作业要求:用彩泥或画笔表现出水生动物的特点,注明动物名称。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分类和特点,培养了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水生动物,增强他们对水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美工方式表现水里的动物的形态,了解常见的水里的动物,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水里的动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内容:主题活动:水里的动物活动目标:1、了解常见的水里的动物。

2、尝试用美工方式表现水里的动物的形态。

3、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洁。

4、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1、自然角饲养鱼、龟等水生动物。

1、准备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2、准备各类纸张、橡皮泥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1、谈话激趣:“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哪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3、动物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折、画、剪贴、泥塑等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利用幼儿创作的作品,共同布置“河里的动物”、“海里的动物”等主题墙饰。

4、组织幼儿讨论:水里的动物假如离开了水会怎样?它们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为什么有些河、湖会有死鱼或死虾漂浮在水面上呢?我们怎样才能让水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5、欣赏音乐:播放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音乐里的故事。

例如:海里的鱼、虾、墨鱼等动物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有一天,工厂的污水派到了江里,然后流到大海,鱼、虾等动物感到非常难受,痛苦地挣扎着。

幸好大象伯伯及时赶到,他用鼻子一吸,把污水吸走了。

动物们得救了,又快乐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6、童话表演: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故事的内容自选角色,扮演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随音乐有创意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1、在音乐区提供有关动物的音乐及头饰,让幼儿自由表演。

2、建议家长带幼儿到水产市场观看各种水生动物或在家里饲养金鱼、乌龟、海螺等水生动物。

水里的动物活动反思

水里的动物活动反思

水里的动物活动反思
水里的动物活动反思
水里的动物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大班主题式美术活动《水里的动物》,这节课我分了四块内容:①欣赏大眼睛、宽嘴巴的动物,②创编故事,③想象绘画,④评价作品,课后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自己总结以下几点的反思:
(1)在欣赏图片这一环节,我只是简单地让幼儿欣赏我准备好了的图片,并没有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如我可以再追问一下:“小蝌蚪除了会找到这些大眼睛、宽嘴巴的妈妈,还会找到谁做妈妈呢?”这样就能让幼儿展开想象。

(2)在创编故事这一环节,我自己首先犯了一个错误,把小蝌蚪与这些妈妈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创编一下理解成了妈妈们自己发生的故事,我是这样提问的,幼儿回答的也是非常浅表性的',还是按照原来故事情节,如果当幼儿回答后,我再问:“小蝌蚪和妈妈狮子啊哪里遇到的呢?”或者“小蝌蚪遇到妈妈时,妈妈正在做什么呢?”这样就为故事添加了一个情景,也可以让幼儿说出他们的动态,为课程目标服务。

(3)在想象绘画这一环节,由于我班幼儿绘画功底较好,幼儿绘画的作品还是挺不错的,也能根据作品讲述故事。

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问的策略与如何更好地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我应该阅读更多这方面的文章,还要吸取更多经验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三章《水中世界》,详细内容为第2节《水里的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常见的水生动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它们的特点。

2. 能够正确说出常见水生动物的名称,并简单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常见水生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水生动物图片、卡片、挂图、故事书。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PPT课件,展示水中世界的美丽景色,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或了解的水生动物,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水生动物图片,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水生动物的名称,并简单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水生动物卡片,请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并贴在画纸上。

(2)小组合作,用画笔、水彩颜料为水生动物涂色。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水里的动物》2. 内容:(1)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2)常见水生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3)水生动物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水生动物。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具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提高了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水中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2节《水里的动物》。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分类及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水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及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生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水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生动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水生动物,培养幼儿保护水生动物和水资源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生动物图片、水生动物模型、水族箱、绘画材料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内的水池,观察水生动物。

(2)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水生动物,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水生动物的图片和模型,讲解水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2)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如鱼类、甲壳类、贝类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水生动物图片,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4. 绘画活动(1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绘制水生动物。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水生动物。

六、板书设计1. 水里的动物2. 内容:(1)水生动物的特征(2)水生动物的分类(3)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水生动物的画,并标注其名称。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的作品,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绘画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和分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一、教学背景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儿童课程名称:《水里的动物》教学主题:水生动物二、教学目标1.了解鱼类、海豚、海星等常见的水生动物;2.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水生动物;3.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教师引入水生动物世界的介绍,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2.识别和命名水生动物教师通过投影等方式,向孩子们展示鱼类、海豚、海星等常见的水生动物,并让孩子们边看边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则及时纠正和补充相关知识。

3.描述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孩子们通过老师提问的方式,描述水生动物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活动环节通过手工、绘画等方式让孩子们进行水生动物制作或创作,让孩子们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

5.总结环节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识别水生动物的名称和特征,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提供知识基础。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问答法3.手工制作法4.绘画法六、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设置一些选择题、简答题、绘画题等方式进行测验,考查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教师观察:通过平时课堂互动、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七、反思1.教材选用方面,应该参考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适合他们的教材,避免使孩子们过早接触较为复杂的知识。

2.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认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上,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详细设计和反思,谢谢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水中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1节《水里的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水中的生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水中的动物,如鱼、虾、蟹等,知道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水生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幼儿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生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水中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鱼、虾、蟹等)、水族箱。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水族箱,让幼儿观察水族箱中的生物。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水中的动物,如鱼、虾、蟹等。

(2)教师讲解各种水中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请说出你认识的水中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回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水中动物。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里的动物》2. 板书内容:(1)水中动物:鱼、虾、蟹等。

(2)特征:生活在水中,呼吸方式,运动方式等。

(3)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生活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水中动物,并描述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我喜欢鱼。

鱼生活在水中,它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鱼吃水中的微生物和小型浮游生物,它们生活在各种水域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自然》中的“水里的动物”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特别是鱼类、蛙类、贝类等常见水生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水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水生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生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鱼类、蛙类、贝类等常见水生动物的认识,以及保护水生动物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生动物图片、模型、PPT、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幼儿对水生动物的兴趣。

2. 讲解水生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视频,详细讲解鱼类、蛙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水生动物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类、蛙类或贝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水生动物,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水里的动物2. 内容:(1)水生动物的特征(2)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3)鱼类、蛙类、贝类等常见水生动物(4)保护水生动物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鱼类、蛙类或贝类,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金鱼,它的特点是身体呈梭形,有漂亮的尾巴,生活在水中,喜欢吃水草和虫子。

2. 拓展延伸: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或动物园观察水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七章《水里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水生动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水资源和水中生物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关爱水中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生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和水中生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生动物图片、PPT、视频、实物(如鱼、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水生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10分钟)(1)利用PPT和视频,介绍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讲解保护水资源和水中生物的重要性。

3. 实践(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水生动物知识。

(2)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水生动物卡片、彩泥作品等。

4. 例题讲解(5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观察鱼缸里的鱼,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六、板书设计1. 《水里的动物》2. 内容:(1)水生动物的特点(2)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3)保护水资源和水中生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并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实地观察水生动物。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水资源保护和水中生物保护。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5.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知和模仿水里的动物,如:鱼、海星、乌贼等;2.能够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辨别和归纳能力;3.能够培养幼儿们的爱动物、爱环境、爱生命的思想。

二、教学内容1.水里的动物:鱼、海星、乌贼等;2.水的颜色、味道、形状等。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体验式教学法3.观察式教学法4.实验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 课前热身1.问候和点名;2.播放与海洋有关的儿歌:《咕噜咕噜》,让幼儿们进入海洋环境氛围。

2. 回归课本1.引导幼儿们发现书中的“海洋”部分;2.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介绍海洋概念,引导幼儿们了解海洋的物种和特点;3.通过幼儿的生动表现和故事引导幼儿们体会海洋生物的特征。

3. 探索海洋世界1.介绍几种海洋动物的图片,并让幼儿们说出动物的名字和特征;2.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的玻璃,用蓝色涂料把玻璃涂满,让玻璃成为海洋的颜色;3.老师通过幼儿的生动表现和故事引导幼儿们进入海洋世界,提高运用想象力的能力。

4. 实验感受海洋1.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和碎石、豆子等多种材料;2.要求幼儿进行“创造海洋”的实验,让他们自己将一组物品放进容器中,并加一定量的水,制作自己的海洋世界;3.老师与幼儿互动地探讨幼儿所制作的海洋世界中有什么动物,并询问幼儿为什么认为它们可以在海洋中生活。

5. 讨论海洋环境1.带领幼儿讨论为何需要保护海洋环境?并通过一些图片和故事介绍海洋环境被污染的危害;2.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并通过问题反思的方式逐渐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课后回顾1.回顾整节课的主题;2.提醒幼儿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3.通过互动方式巩固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主题为“水里的动物”的大班教学课程。

在教学中选择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来创造课程效果,并提高幼儿们的创造力、观察力、归纳能力等多项能力。

通过听说认知和模仿等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幼儿们都能认知所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第四章《水中的生物》,详细内容为第2节《水里的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常见的水生动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能够认识并说出至少三种水生动物的名字。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生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水生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水生动物的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保护水生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水生动物图片、PPT、视频、卡片等。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水生动物的动画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画片中的水生动物。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水生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水生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通过PPT讲解水生动物的特点,让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张水生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水生动物的动作,增强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4.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上的水生动物与相应的名字配对。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水生动物猜谜”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水生动物的认识。

(2)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水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里的动物2. 板书内容:(1)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2)常见水生动物:鱼、虾、蟹等(3)保护水生动物,关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水生动物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总结归纳鱼类的基本特征;2.了解其他水生生物的种类;3.知道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能力目标1.具有初步的总结归纳能力;2.锻炼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习的兴趣;2.了解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鱼类基本特征的总结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3.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鱼类基本特征的理解及实际运用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四、教授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准备已经完成了鱼类运动、呼吸等基本结构特征的学习(二)教师课前准备制作“鱼类辨析”游戏的图片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六、教学过程:(一)鱼类特征的总结:通过展示代表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鱼类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出现上下颌的分化;有脊柱……(二)水生动物的分类1.小组合作,进行鱼类的辨析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发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动物的图画和文字介绍。

同学们在仔细观察后对其是否属于鱼类进行辨析。

是鱼说出依据,不是鱼的说明其与鱼类的异同点。

一定时间后由小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

海马:1.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2.有脊柱3.终生生活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4.用鳃呼吸(鱼)鲸:1.体形流线型,俗称鲸鱼2.皮肤裸出,没有体毛3.有脊柱4.用肺呼吸5.胎生、哺乳.(哺乳动物)海龟:1.身体表面覆有鳞片或角质板2.有脊柱3.用肺呼吸4.陆地繁殖,卵生(爬行动物)螃蟹:1.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2.身体分节,具有分节的附肢3.用鳃呼吸(甲壳动物)章鱼:1.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2.用鳃呼吸(软体动物)水母:1.身体呈辐射对称2.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3.具有伸出的口腕3.无呼吸系统(腔肠动物)2.教师分析答案对答案进行判断分析引导学生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介绍各自分类学地位及其他代表种类3.布置任务:鲨鱼是鱼吗?由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判断(三)水域环境的保护1.水域环境的保护的紧迫性展示赤潮图片,介绍赤潮成因,危害;2.水域环境的保护的成功实例洞庭湖退耕还湖后鸟类数量种类明显回升3.保护水域环境从身边做起生活污水的处理废旧电池的处理七、板书设计: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鱼1.游泳2.呼吸3.鱼类基本特征的总结体表被鳞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有上下颌的分化有脊柱……二.其他水生动物1.哺乳动物:胎生哺乳2.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陆地繁殖卵生3.甲壳动物:体被甲体分节具有分节附肢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5.腔肠动物:辐射对称具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三.水域环境的保护1.水域环境的保护的紧迫性赤潮成因,危害2.水域环境的保护的成功实例洞庭湖退耕还湖3.保护水域环境从身边做起生活污水的处理废旧电池的处理。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篇1在本节教学中,存在几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1、精美图片太多,实物教具太少。

图片虽然可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亦可弥补教材编篇幅的局限,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作用。

但图片与实物教具相比,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物教具是立体的,灵动的,可触摸的,真实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热情。

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以实物教学为主,图片或视频为辅。

不可本末倒置,不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

2、重理论而轻实验。

本节课的知识点可谓是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但反观实验部分,却是轻描淡写。

实验是探究知识形成或理论实质的最有效手段,但很多时候,老师习惯于“模拟实验”以代替学生实验。

例如课本“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就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一有助于挖掘学生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如果课堂上由于时间和器材的限制,就可做为课后实验。

可叫有条件的同学用DV录下来,在课堂演示讲解,亦可达到较好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有待加强。

在本节课中,用模拟实验来探究,是体现在新课改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思想,讲述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时,可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教育,在讲水环境的保护时,可结合本地的环境现状,结合生活实际来教育,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质素。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篇2这堂课我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调查、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在其中一个班上课时却出现了意外,当时我正在讲鱼的呼吸器官是鳃,立刻有学生问我“那鱼的鼻孔是用来干什么的啊?”一下把我问住了,这个问题在备课时并未涉及和考虑,于是我发动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到了第二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主动将答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我作为一个教师也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知:鱼嘴外面有两个小孔,注入水水不能进去,这小孔是鱼的鼻子,这说明鱼的“鼻孔”和嘴、腮、肚子没有明显相通。

八年级生物下册《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教学反思第1篇:八年级生物下册《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教学反思在上水中生活的动物这节课时,我按照课前设计,首先进行了新课的引入,从七年级所学的生物课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些生物种类?除此以外,生物圈中还有什么生物?然后得出我们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然后让学生看本册书的目录,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顺便简单介绍了一下要学习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本环节达到了我的预期要求。

对于《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一内容引入,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说出已知动物的种类——150多万种。

然后引导:动物种类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时间可是不够呀!学生自己想到:应该给动物分类,然后选择代表动物来学习。

自然考虑到分类学习,非常好。

那应该怎么分类呢?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孩子们各抒己见,纷纷出谋划策,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分为食肉的和食草的”;有的学生说:“海水的和淡水的”;还有的说:“脊椎和无脊椎”;更有甚者说:“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呵呵!看来孩子们的生物学知识还真的不少!意见发表完了,我一个一个进行了总结和引导:1、大家说有食肉和食草动物,那么有没有既食肉有吃草的动物呢?这是根据什么分的类呢?第一个分类方法就出来了:根据动物的食*,可以把动物分成肉食、草食和杂食动物。

2、脊椎和无脊椎是根据什么分的类别?还有爬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八年级生物上册《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陆地生活的动物这堂课我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资源利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调查、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围绕“陆地生活的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这同一主题,我确立不同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源,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与资源。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反思一:水中生活的的动物本课讲授的是《水中中生活的动物》,本节的教学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学学生通过观看各种水生动物的的图片,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哪些问题?”“鱼类等水生动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同时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出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活动动中感知,体现了在动中学的的特点。

在课堂训练中加大了了对探究实验的观察训练,有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时时的准确性。

但在有些环节中中学生的参与还不够充分,还还需要通过创设情境采取不同同的激励等方式,更充分地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学好生物学的每一节内容容。

反思二:水中生活的动动物教学反思本周学习《水水中生活的动物》,共计两课课时,反思一周来的教学,如如下:1、关于鱼类适于水水中生活的特点,教材精炼地地概括为“鱼所以能在水中生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致关重要要的: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中呼吸。

”在教学中,除这两两个特点之外,为贯穿生物体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我通过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又拓拓展了鱼的体形、体色、体表表、侧线等知识,学生更加全全面地理解了鱼适于水中生活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模拟探探究,学生初次接触模拟探究究,对其优缺点认识不够,此此处我先引导学生分析,然后后开始探究活动。

影响实验验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是橡皮筋扎得不牢,“鱼”做做得不结实,影响实验效果;;二是塑料板不够稳固,需用用钉书器多钉几个钉;三是模模拟鱼游泳时用手轻轻按住“鱼”的前部,手一定不能用用力,否则影响“鱼”向前游游动,以上几个方面在教师演演示时要强调要求,否则实验验效果大打折扣。

3、第二二课时,我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定模式,将问题分成两部分,,分别讨论和展示,效果很突突出,今后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内容的需要,适当对模式进行行微调,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2)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 (2)

少儿园大班教课计划《水里的动物》带反省太磐课《水里的动物》包含对大班美术主题教课活动的反省,让孩子们认识爱情,保护水生动物,认识保持水质洁净的感情,经过探究活动探究各样水生动物,试试使用艺术表现水生动物主要特点的方法,让我们看一下少儿园班《水里的动物》的几点思虑。

目标:1.经过探究活动认识不一样的水生动物。

2,指引孩子认识爱情,保护水生动物的感情,懂得保持水质洁净。

3.试试以艺术形式表达水生动物的主要特点。

4,能发展出丰富的想象力,勇敢而自信地向伙伴介绍他们的作品。

5.感觉绘画的乐趣,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老师: PPT(水生动物),哭鱼,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盆,污水处理小孩:折叠,绘画,塑像,剪贴簿等。

活动程序:第一谈谈水生动物1.老师展现了鱼和蟹:这是什么?他们住在哪里?2.激发孩子们讨论他们仍旧在水中知道的动物。

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 PPT)老师介绍了不平常水生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介绍一些罕有的水生动物如:中华 st2.议论:照料和保护水生动物(1)介绍“哭鱼”1.这条鱼为何哭?(孩子们的分歧议论)老师介绍:照料和保护动物2.我们怎样保护动物?(孩子的议论,老师总结)1不要杀人,杀人2不要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品3个国家成立了保护区4保护动物生命环境简介:我们将成为动物等的朋友。

三,保护水资源1.体现一张污水和死鱼的照片问:这些鱼是怎么死的?这些污水是怎样形成的?水生动物生活在哪一种水里?2.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3,示污水变为清水四,孩子创建水生动物,部署环境' 水'1.小孩分为“折叠,绘画,塑像,剪贴簿”和其余创建水生动物方法的四类。

2,将作品搁置在墙上' 水'活动反省:该活动的要点是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感情,并激励少儿保护水资源并为水生动物供给优秀的生活环境。

一。

该活动丰富了各样水生动物少儿对水生动物有必定的认识。

经过他们的语言,孩子们能够理解某些水生动物的特点。

苏科版水中的动物教学反思

苏科版水中的动物教学反思

苏科版水中的动物教学反思
针对“苏科版水中的动物教学反思”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本身的问题:是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的形态特点,生活规律,分类特征;
2.教师教学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刻讲解教
材的知识点,丰富教学的方式与模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
3.班级学生学习习惯问题:是否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领
会知识点的思想和理论,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术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
4.实践操作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实践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收
集数据、分析数据、控制变量、做结论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了合理着手,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教案《水里的动物》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水里的动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

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

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师:PPT(水生动物)、哭泣的鱼,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污水处理物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活动过程:一、谈谈水生动物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如:中华鲟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一)出示“哭泣的鱼”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幼儿发散讨论)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幼儿讨论,教师小结)①不要掠杀、猎杀②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③国家建立了保护区④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三、保护水资源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问:这些鱼怎么死的?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3、演示污水变清水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布置环境“水生动物”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水生动物”活动反思: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第一节课——《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一课时。

按照课前设计,我首先进行了新课的引入,从七年级所学的生物课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些生物种类?除此以外,生物圈中还有什么生物?然后得出我们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然后让学生看本册书的目录,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顺便简单介绍了一下要学习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本环节达到了我的预期要求。

对于《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一内容引入,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说出已知动物的种类——150多万种。

然后引导:动物种类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时间可是不够呀!学生自己想到:应该给动物分类,然后选择代表动物来学习。

自然考虑到分类学习,非常好。

那应该怎么分类呢?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孩子们各抒己见,纷纷出谋划策,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分为食肉的和食草的”;有的学生说:“海水的和淡水的”;还有的说:“脊椎和无脊椎”;更有甚者说:“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呵呵!看来孩子们的生物学知识还真的不少!
意见发表完了,我一个一个进行了总结和引导:
1、大家说有食肉和食草动物,那么有没有既食肉有吃草的动物呢?这是根据什么分的类呢?呵呵!第一个分类方法就出来了: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把动物分成肉食、草食和杂食动物。

2、脊椎和无脊椎是根据什么分的类别?还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按什么分的类别?学生很快想到是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因此,第二种分类方法也有了。

顺便强调了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和脊椎动物的五大类别。

3、海水和淡水动物也是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什么分的类呢?有没有别的种类?呵呵!学生也想到了是生活环境,最后把动物分成了三类: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

这些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原来还有那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那些动物可以生活在水中?按照特征分类他们属于哪一类?
通过个人的阅读课本p2-3、P8-9页,自学这些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结果;然后互助两人之间互相询问,完善答案,不懂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然后我进行了提问,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很高兴,乐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我和孩子们还侵入在生物学的海洋里,其他班级开始最眼睛保健操了,呵呵!我急忙宣布下课。

我的体会:本节课,老师说的还是有点多,虽然是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还是没有放开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自学、讨论和展示,总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课堂有点乱的感觉,
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下一节课,要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学、研讨、展示,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希望达到更好的效果。

2010-8-26
反思后续:昨天,上完了四个班级的课,真正体会到反思的好处:因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回顾,第二遍再上课时候,更加的胸有成竹,问题之间衔接更好,对问题的学习夜更深入,看到孩子们那兴高采烈的样子,连下课了声我们也没有听见,呵呵!我就知道:我的这节课没有失败!
思维完形理论与课堂的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只有慢慢的摸索,慢慢的体会,才有慢慢的收获,我有足够的耐心!加油!
2010-8-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