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之土地荒漠化

合集下载

生态破坏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生态破坏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破坏现象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总结生态破坏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特制定本报告。

二、生态破坏现状1. 土地荒漠化: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时空分布不均。

水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3. 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过度砍伐、乱砍滥伐等原因,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4. 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等污染源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居民健康。

5.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污染严重,影响水生态平衡和居民饮水安全。

三、生态破坏成因分析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2.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部分民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乱砍滥伐、过度捕捞等行为时有发生。

3. 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影响生态保护积极性。

四、生态破坏治理措施1.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2.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4. 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恢复和保护森林资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禁止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模板6篇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模板6篇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模板6篇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篇1同学们:经过我几个月的观察,我们的校园很美丽,但校园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在走廊与道路上,躺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这些都是贪吃同学的“杰作”,还有纸团和笔。

但是,许多同学既使看到了,也保持一种事不关己、视而不见的态度。

在此,我在这给同学们提以下几点建议:1、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多一些了解保护环境的知识。

2、在校园合适的地方张贴标语,号召同学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看见垃圾,主动捡起垃圾,扔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校园会更加干净整洁。

倡议人:__月__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篇2亲爱的同学们: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环保,渴望一个干净,健康,环保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家园。

我今天倡议我们实验小学全体同学们,无论是在校,还是在生活中都来遵守以下几点:1、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

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手、洗脸。

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

节约用纸,多用手绢、抹布,尽量两面使用纸张。

2、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

3、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

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和餐盒等。

4、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

5、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的位置。

6、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

7、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原本已经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记住,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此致敬礼!倡议人:__日期:x月x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土地干旱的倡议书篇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整理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整理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

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角度;1.广义的角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2.狭义的角度。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4.制度属性的角度。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

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

因此,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2022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满分答案

2022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满分答案

2022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满分答案红色标记为答案1.()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分)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人工自然ABCD标记2.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ABCD标记3.()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

(1.0分)A.室内空气污染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ABCD标记4.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1.0分)A.发展低碳经济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发展共享经济ABCD标记5.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ABCD标记6.2022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B.《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ABCD标记7.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分)A.10%B.23%C.32%D.35%ABCD标记8.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ABCD标记9.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2020年内蒙古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多选)-生态文明

2020年内蒙古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多选)-生态文明

1.我国对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规定的文件包括()。

(2。

0分))A.《“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B.《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C.《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D。

《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

民间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包括()。

(2.0分))A。

起到了政府职能所不易做、不便做的拾遗补缺的补充作用B.起到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融合作用C。

起到了监督政府、保护百姓环境权益的作用D.起到了宣传、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各种环境活动以及咨询和服务等作用3.绿色金融包含的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有()。

(2.0分))A.绿色信贷B.绿色债券C.绿色发展基金D。

碳金融4.我国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2。

0分))A。

水污染、大气污染B。

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C.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D。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5。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技术包括().(2。

0分))A.燃料替代B.植树造林C.二氧化碳固存D。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6.人类面临的环境困境包括()。

(2.0分))A.重金属污染、环境痕量污染物污染B。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C。

大气污染、水污染D.噪声污染、辐射污染7.绿色发展的时代特征包括()。

(2。

0分))A.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B。

资源能源的节约发展C.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D。

人口的均衡发展、生态的安全发展8。

大数据时代呈现的特征包括()。

(2.0分))A.数据量剧增B。

数据类型繁多C。

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D.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9。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

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10.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推进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考试答案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考试答案

单选题1.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分)A.13℃B.15℃C.17℃D.21℃2.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1.0分)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3.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分)A.城市B.农村C.城镇D.区域4.()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5.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6.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1.0分)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1.0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8.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B.《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D.《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9.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1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论文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论文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论文牛栏山一中凌霄一.土地荒漠化定义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土地沙漠化。

”顾名思义,我们可以从名字中简单的了解到原本湿润的可被利用的因为种种原因退化为类似沙漠的无法有效利用的土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首次提出土地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之一。

二.土地荒漠化的分布1.世界范围内1996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

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

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并于1993年开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

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而自然资源则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

生态文明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环境的稳定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密不可分。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例如,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进行林业经营,可以避免过度砍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水资源,合理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以保持水源地水质清洁,确保饮用水安全。

其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例如,合理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可以满足能源需求,推动工业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挑战然而,在现实中,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自然资源遭受浪费和过度开发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不仅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限制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自然资源减少。

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等行为,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例如污染排放、过度灌溉等,造成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损害了人们的生态福祉。

三、实现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为了实现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2020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试题-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2020年内蒙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试题-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1。

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

0分)A。

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

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我的答案:D ×答错2.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分)A.生态科技B。

能源类型C.市场D。

资本我的答案:C √答对3.()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我的答案:B √答对4。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

(1。

0分)A.5B。

6C。

7D。

8我的答案:B √答对5。

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

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

日本我的答案:B √答对6。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1.0分)A.亚洲B。

欧洲C.非洲D.大洋洲我的答案:A √答对7.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

(1。

0分)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印度我的答案:A √答对8.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1.0分)A.社会文明建设B。

生态文明建设C.物质文明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我的答案:B √答对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1.0分)A。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的答案:A ×答错10。

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1。

0分)A.能源业B.畜牧业C。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
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 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我们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 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令人发指的日本捕鲸事件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捕鲸国。直至2006年,世界
鲸总量为7000多头,而日本一年的捕鲸量就高 达3000头。海豚作为鲸鱼的近亲,也同样难逃 厄运。在日本,每年平均有2.3万条海豚被围杀。
眼光,缺乏系统思维,方法简单,措施不力,零敲碎 打,应付上级,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损 国损民,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5.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 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
6.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陕北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区亦是贫困地区,盗伐林木现象时 有发生;煤、气、油等矿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和道路交通建设,往往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了 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粗放的掠夺式农牧业生产 方式在水土流失重点区普遍存在,成为导致植被 稀疏、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2.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由于一些地方存
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 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 环境质量下降. 3.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只种地,不养地,只索取, 不投入,只垦地,不护地,“种一年地,扒一层皮”,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4、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有的地方没有战略
制作人:
环境问题有哪些?
一、生态破坏
1、土地荒漠化
2、水土流失 3、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环境污染 1、雾霾 2、水污染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
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 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 变化过程。也就是人为滥砍树木,使破坏土地 平衡,变成沙子。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总体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面对这种态势,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文明;重大意义;途径中图分类号:?D 267 文献标志码:A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2000年)等等。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集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需要我们很好的学习领会与贯彻执行。

党的十八大论述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形态,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章节一:荒漠化的定义与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

2. 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 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措施。

教学内容:1. 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降低,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壤肥力减少,水分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 荒漠化的危害:影响农业生产、造成水资源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加剧自然灾害、影响人类健康等。

3.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和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土地利用不当等)。

4.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植被建设、推广先进技术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荒漠化的定义及其危害。

2. 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举例说明。

3. 讲解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章节二:水资源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现状。

2. 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3. 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对荒漠化防治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水资源分布: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水资源地区差异较大。

2. 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浪费、污染和过度开发等问题。

3. 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法: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源地、治理水污染等。

4. 水资源合理利用对荒漠化防治的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讨论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现状。

2. 讲解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对荒漠化防治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章节三:优化土地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利用现状。

2. 掌握优化土地利用的方法。

3. 分析优化土地利用对荒漠化防治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2. 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土地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等问题。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8套答案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8套答案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答案8套,覆盖率95%以上。

使用方法,本文档不需要打印,直接下载好后使用搜索功能(快捷键crtl+F),复制原题中的关键字,即可获取答案。

1.()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2.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

(1.0分)A.十七大B.十八大C.十八届三中全会D.十九大我的答案:A √答对3.()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我的答案:B √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5.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的答案:B √答对6.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

(1.0分)A.白色农业B.蓝色农业C.绿色农业D.棕色农业我的答案:B √答对7.()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1.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A √答对8.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

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优先保护,保护和自然恢复。

在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应优先节约和支持资源消耗最少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和发展中,我们应该优先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生态建设和恢复过程中,自然恢复是主要方法,与人工恢复相结合。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基本方针。

到2020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一致。

扩展数据: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土地空间开发格局尽管中国的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土地的空间发展却很不平衡,发展模式亟待优化。

首先,经济,工业和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协调。

市场消费区与资源丰富区之间的空间错位导致能源的远距离运输,产品和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以及经济运行成本和生态环境风险的增加。

第二,土地开发的强度与某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疾病很普遍。

北京,天津,河北,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接近或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城市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普遍偏紧甚至超过。

极限。

第三,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产,居住和生态空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农业和生态用地空间受到挤压,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矛盾加剧,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2)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多年来形成的中国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

高能耗行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比重相对较高,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所消耗的资源不成比例。

从1978年到2015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每年增长5.6%,是同期全球增长率的2.9倍。

高能耗产品的产出增长远远快于经济增长。

高能耗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将在中国留下能源消耗,材料消耗和污染。

根本上缓解了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要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生产方式的绿化,大大提高经济绿化的程度,有效降低资源成本和开发环境成本。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前严峻。

其特点是: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在退化。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从我国发射的神州6号卫星上鸟瞰东亚地区,当看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家园时无不震惊:我国大片国土上的郁郁葱葱,不知不觉地竟然变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棕黄色)。

大面积的沙滩、荒漠和戈壁滩,与周遍国家的颜色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对于地球村的村民而言,必须面对它,正视它,这的的确确就是我们今天的家园现状。

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

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

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近50年中,我国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森林覆盖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一。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近7年来,我国耕地已减少了1亿亩,全国不少省份到xx年的非农建设规划用地指标早已提前用完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a,其中xx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

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为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贡献中国力量

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为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贡献中国力量

‖INNER MONGOLIA FORESTRY6特别关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影响各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全球应对荒漠化问题的多边治理机制,在全球土地保护与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进程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2017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各方就制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未来战略框架、推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等达成重要共识,开启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治理的新篇章。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坚实的政策和行动,加强国内荒漠化防治,大力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取得了显著进步,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持续为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贡献中国力量和方案。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倡导各国携手合作,有效应对土地退化挑战,提出中非将加强应对干旱和沙漠化合作。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把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动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中国已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持续推进相关“南南”合作。

加强防沙治沙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国际精诚合作、互学互鉴。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促全球荒漠化治理不断前进。

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主办国和现任主席国,中国将继续尽职履责,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等密切合作,落实缔约方大会各项决定,积极推动和谋划《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的发展。

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干旱、土地过度开垦、过渡放牧等问题导致了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加剧。

在面对这一严重问题时,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以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来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非常重要的。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耕作管理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风险。

采用合适的农业措施,如旋耕、轮作、植树造林等,可以保护土壤的肥沃度和水分含量,避免土地干旱和退化的发生。

同时,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也是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关键。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可以有效改善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的问题。

其次,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于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是保护土地,预防和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被能够减少风蚀、水蚀和土壤侵蚀,防止干旱和土地退化的发生。

因此,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地建设,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质量和水源保护。

而且,生态修复还可以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和知识交流也是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重要举措。

由于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问题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例如,多国合作的绿色发展倡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可以为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资源。

最后,加强公众环境教育和意识提高是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基础。

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是保护土地和预防退化的关键。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大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推动公众采取环保行动。

此外,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可持续消费等生活方式也是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重要途径。

总之,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愈发重要。

一方面,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使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为适应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费,各个国家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发展过程也会导致环境污染。

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由于经济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双重忧患并存。

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减少大约300多万公顷的森林面积,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各国政府都在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颁布,对于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必须要推进的。

相对于环境保护仅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求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推进绿色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约和约束,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物种和栖息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

环境保护着重应对环境污染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惩罚和约束,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其次,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并加强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使公众更加重视和关心环境和生态问题,从而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习近平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涵盖如下方面。

一、关于治“山”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包括高山、中山、低山、高原和丘陵,具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等资源,它们既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以山为首。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治山工作,2004年他在浙江工作期间,针对开山挖矿造成山体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实现了由粗放型盲目依赖挖矿建厂向护山增绿开展生态休闲旅游的重大转变。

进入新时代以来,针对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保护摆在首位,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他在青海考察时对高寒条件下的生态保护提出具体要求,指出:“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山区考察都提出治山要求,要求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

他还多次批示并安排中央环保督察组针对山区生态保护区乱开乱采乱建导致山体严重破坏,生态安全屏障和服务功能下降进行了集中整改。

习近平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杨硕谭月明〔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提出的一系列论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于治“山”,他要求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关于治“水”,他系统阐述了水安全的重要性,提出要科学治“水”;关于增绿护“林”,他提出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关于保“田”治污,他提出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关于治“湖”,他提出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关于治“草”,他提出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关于治“沙”,他提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光沙漠风光沙漠
章内容本章章内容
01 土地荒漠02 土地荒漠03 土地荒漠04 土地荒漠漠化的含义
漠化的成因
漠化的危害
漠化的防治
一、一、荒漠含土地化的义
荒漠化是法国植物和生态学家
出的
出的。

但荒漠化作为一个生态环
6060年代末
年代末7070年代初发生在非洲
年代初发生在非洲
之而来的饥荒
之而来的饥荒。

家奥布雷维莱于1949
1949年首次提
年首次提
环境问题引起重视源于
环境问题引起重视源于2020世纪
世纪
洲撒哈拉地带的连续干旱和随
人类过度经人为原因
土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发
生一些半湿润地区
地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异等经济活动地退
耕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等自然因素
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主侵或沙丘活化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
盛有关石质荒漠化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二、二、荒漠成土地化的因
自气候异常然因素干气候:干旱,风地形:山脉和盆水文河流欠发土地旱环境水文:河流欠发植被:少,土壤漠荒化人土壤:疏松沙质过度人
为人口激增的压力过度过度因素人类活动不当水资源工矿交风力强劲盆地详见分布加剧干旱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必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壤发育差条要件质沉积物度樵采决度开垦度放牧决定条件源利用不当
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件
三、三、荒漠危土地化的害
它的危害
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农业产量
展;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
有哪些?
量下降
量下降,,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发
地区的生存环境(沙尘暴蔓延
沙尘暴蔓延))
楼兰古城城复原图
楼兰古国的消亡
敦煌月牙泉日渐“消瘦”
满城尽带带黄金甲
带黄金甲
四、四、荒漠防土地化的治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改善耕牧河溉技术减少水数量合理水资节水A B
C 作区耕作和灌区河流术,推广水井量理分配资源水农业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猪菜
猪毛菜
柠条
施构筑防护体系
封沙育草
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胡杨
沙拐枣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
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
稻草
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放个
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施构筑防护体系。

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状的沙障
状的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力;另一方面能截流水量力;另一方面能截流水量,,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兴建沼营造薪炭林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沼气池推广节能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