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第1课时教案7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在第五章我们学习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大家首先回忆一下生物体产生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这些理论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同时又要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
第六章就是研究遗传原理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
资料分析:(图片展示)1493年,哥伦布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把玉米这种农作物带回了欧洲,后来遍及了世界各地。
如今,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远在古代,印第安人就开始对玉米进行选育,尽管他们并不懂得遗传学,但他们通过对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偶尔产生的优良性状进行选择和培育,淘汰不良性状,经过长期的一代代的选育,最终创造出了具有果穗硕大、颗粒饱满、无杂粒等优良性状的玉米品种。
[这种育种方式被称为:]一、选择育种1、概念: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就能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2、分析与思考:在选择育种过程中,被选择保留下来的优良变异来自于哪里?(答:来自于农作物自然繁殖状态下发生的自发突变。
)在选择育种过程中,选择过程是如何实现的?(答:人工选择,即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选择,汰劣留良。
)[这种育种方法技术操作简单,在早期人类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获得了许多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只能对物种在自然繁殖时偶尔产生的变异性状进行“汰劣留良”,因此选择范围有限,而且周期长,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由于每种生物都有很多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的,有的是不良性状,而且不同的优良性状常存在于不同的品种中。
人们一直设想能够创造出去掉不良性状,而将优良性状集于一身的作物品种,即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组合的新品种,突破选择育种的局限。
那么杂交育种便应运而生。
]二、杂交育种1、实例引入(1)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其集中了穗大、籽粒多、饱满、口感好、高产等许多优良的性状,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被称为“第五大发明”。
生物必修2课堂教学课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 成倍减少 花药离体培养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 成倍增加
用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 种子或幼苗 器官大型, 营养含量高 发育延迟, 结实率低; 主要用于植物 三倍体无子 西瓜的培育
优点 使于不同个体
的优良性状集 中于一体
明显缩短 育种年限
缺 点
实例
育种时间长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 供试材料
有利个体不多,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缺点: ,工作量大 。
应用:
太空辣椒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 微生物的育种方面
2012-11-5
几种主要育种方法的比较
类型 原理 常用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将具有不同 优良性状的 两亲本杂交
人工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处理 提高变异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2012-11-5
5
淘劣留良的选择过程
F2选择 F1植株种子分区播种,选留优良性状的单株,进行隔离自 交,并分单株留种(F2)。 F3选择 将F2植株种子分区播种,每一个单株后代成为一个株系,观 察性状表现。在优良株系中继续选留优良单株分别留种。 F4代及以后选择 继续按单株分区播种,并进行株系间比较。淘汰不良株系
缺点: 育种所需时间较长,只能进行本物种或亲缘关系较近
的物种杂交,杂交后代易出现性状分离,不能克服远缘 杂交不亲合的障碍。
应用: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纯种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
抗病小麦
杂种优势
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 产量。例如,杂交高梁比纯系高梁增产30%-50%,杂交水稻比纯系水稻增产20%左右。 某些优良品系的农作物可以利用无性繁 殖的方式保留杂合子的优良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2 ※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6章-第1节-杂家育种与诱变育种》学案
3.过程:选择生物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人工选择培育。
4.应用:
生成问题:
精
讲
互
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达
标
训
练
1.在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可以改变原有基因分子结构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2.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新品种中变异的来源是()()()
3.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高,如果想要培育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的品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
4.下列育种实例不属于人工诱变育种的是()
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人工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6.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二代又出现白眼果蝇。两次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分别是
。
7.课本101页练习
作业
小结
板书设计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周星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张及其局限性;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
1.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3.写出杂交育种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中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汕尾市和华侨管理区中学陈文基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2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育种过程。
2 尝试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讨育种科技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局限性;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二、教学过程
6 航天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7 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
3、思考讨论总结优缺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
4、归纳总结,形成体系探讨优点与
局限
为小结做铺垫
三、小结
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知识归类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P101基础题1、2
金版学案相关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
人教版教学课件从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
育种方法的比较
类 型
育种原理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选优 →自交(至纯种) 使不同亲本的 优良性状集中 于同一个体上
基因突变
物理或化学的 方法处理生物 提高变异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培育青霉 素高产菌株
育种方法
优 点
应用实例
培育矮抗小麦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
1.杂交植物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课堂总结
育种方法 选择育种 优点
-------将同种不同个体 的优良性状集中 于一个个体上
缺点
育种时间长,只能在 自然变异基础上选择
只能利用同一物种 杂交育种 的已有基因的重组, 育种时间较长 能够提高突变率, 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 诱变育种 产生新的基因 突变体难以同时集中 多个理想性状
集中各育种方法优点克服其缺点
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 (ddtt)。 如果你是育种工作者,你应该怎样操作 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良种?
杂交育种需要几年时间完成?
7-8年
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个体选择法时,选择一般从子 二代开始,因子二代变异范围最大,可望从中选出 合意的变异体。到子三代已基本可以判断有无育成 品种的希望,到子五代时,大多数性状和家系已相 当稳定,定品种可在此进行。 采用群体选择法时,一般子五代之前不进行个体选 择,只进行群体选择并混养。在子五代至子八代开 始进行个体选配,建立家系和确定品种。
人类早期生物育种的实例
原 鸡 家 鸡
野
猪
家
猪
一、选择育种
从现有的种质资源群体中,选出优良的自 然变异个体,使其繁殖后代。这样利用生 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就 能培育出新品种。这种育种方式是选择育 种。 育种特点: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以及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
掌握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掌握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杂交育种原理2.1 杂交育种的概念解释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品种或种属的生物体进行人工杂交,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2.2 杂交育种的原理介绍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重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以及杂种优势的概念。
2.3 杂交育种的优势解释杂交育种的优势,包括increased variability, improved uniformity, and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the offspring.第三章:杂交育种步骤3.1 选择亲本介绍选择适合进行杂交的亲本的原则,包括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
3.2 人工杂交解释人工杂交的步骤,包括人工授粉和控制杂交过程。
3.3 选择和繁殖优良后代介绍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的方法,包括选择标准、繁殖技术和种子生产。
第四章:诱变育种原理4.1 诱变育种的概念解释诱变育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诱导植物或动物的基因发生突变,以产生新的性状或改良现有性状。
4.2 诱变育种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诱变育种方法,包括化学诱变(如硫酸二乙酯)、物理诱变(如辐射)和生物诱变(如病毒感染)。
4.3 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讨论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包括high mutation rate, randomness of mutation, and the need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第五章:诱变育种应用5.1 诱变育种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介绍诱变育种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实例,如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增加。
人教版必修2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第1课时教案5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 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 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异同点。
2. 过程与方法(1) 尝试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 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 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讨论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学到过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知识,进入高中后,学生又学习过了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我校学生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太好,学习自觉性也不高, 于是,我们采用《导学案》督促学生课前预习。
在课堂教学中, 则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将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特别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染色体变异等知识与遗传育种实例结合起来,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2) 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四、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记录。
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这些优良的品种, 都是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但是这种选择育种的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又有限, 有些品种只在某一方面有优势,而另一方面却不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需要,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出许多优良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课题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备课日期2015年6月10日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授课日期2015年6月19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缺乏。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使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个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注重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水平,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进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学生讨论与练习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组织及活动设计一、情景引入新课设置情境: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农业和生态学者布朗曾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世界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
实际上不但中国面临着粮食问题,全世界都在面对粮食危机。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
而解决粮食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效果预期:学生理解生产生活中,选择育种方法的重要性,快速进入课堂。
二、讲授新课选择育种材料展示:《诗经》:“种之黄茂”;《氾胜之书》:“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齐民要术》的《收种篇》指出: “栗、黍、襟、粱、林, 常岁岁别收, 选好穗色纯者, 劁刈高悬之, 至春治取别种, 以拟明年种子”。
问题:分析以上材料,你能说出这种古老的育种方式是什么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效果预期:学生理解育种工作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形成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公开课课件[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 古代人类的育种方式--选择育种
原理: 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 劣留良,培养出优良品种。 缺点: 1· 周期长 2· 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限
想一想: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 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
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怎样才能
【能力方面】 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 中的问题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15世纪传入欧洲,16 世纪经葡萄牙传入中国,现在遍布全世界。
古印第安人是最早选择和培育玉米的,最突 出的贡献是选育了果穗硕大、淀粉含量高的玉米。 请分析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所隐含的遗传 学原理及其优缺点。 (1)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 (2)这里的“选择”的含义是 (3)“用作祭的玉米是在隔离条件下种植的”其 中“隔离”作用是 (4)选择育种的优缺点是 (5)现代育种工作是否运用选择育种的“汰劣留 良”这一措施?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并 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能引起基因突变的方法有三大类: 物理方法有: 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
化学方法有: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三、诱变育种
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变。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诱变。 优点:能提高突变率,产生新基因;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 的优良变异类型。 缺点:难以控制突变方向,无法将多个优良性状组合;有利 变异少,须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应用:太空作物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
短折
F1间 交配 F 2 选优 测交
长毛立耳 BbEe
长立 长折 短立 Bbee BBee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第1节《变异与育种》教案
《变异与育种》教案设计怀宁中学曹红一、教材分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6章的内容。
本节内容与第五章中的承接作用相当明显,学习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各种育种知识,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遗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的原理。
(2)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育种方案,讨论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获得信息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自己总结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各项内容。
难点:(1)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2)如何让学生大胆讨论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解决的模式带领学生分析教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遗传学原理的同时,能关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育种方案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展示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育种目标一:矮杆抗病品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育种目标二:高蛋白品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总结五种育种方法七、教学反思:应用相关知识解决育种实践中的问题,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一个难点。
可在课后通过及时习题演练和讲评,以达到较佳的学习目标、通过小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和合作精神,分小组合作,让学生记忆加深。
通过列提纲,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分析问题,有目的的进行探究,教学效果显著。
生物高中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教学设计1
___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___
__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布置作业】
1.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 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 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苏州地区的油菜子大抗性差,常州地区的油菜子小抗性强,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通常使用的技术是( )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组织培育
D 嫁接繁殖
4.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
B 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C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D 利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下列各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 高杆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矮杆抗锈病优良品种
B 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无子西瓜
C 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素获高产青霉株
D 用离体花药培育小麦植株
6.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胞的培养液,接种在平板培养基上,几天后出现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 )
A染色体变异 B 自然突变 C 人工诱变 D 基因重组。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案2(人教版必修2)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案(人教版必修2)疏导引导1.有关杂交育种的几个问题(1)杂交育种的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即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控制相应的新表现型。
杂交育种不会创造新基因,只是实现了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3)杂交育种的优点:可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杂交育种的缺点: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
2.诱变育种的相关问题(1)诱变育种的方法①物理方面可选用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照射生物材料;②化学方面可用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化学药品处理生物材料。
(2)诱变育种的优点①大大提高突变频率;②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③较短时间内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3)诱变育种的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不定向性且突变率很低,所以诱变育种有一定盲目性,需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提示: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诱变育种能创造出新基因。
3.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活学巧用1.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染色体变异B.基因连锁互换C.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突变解析: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而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变异频率比连锁互换高得多,所以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应为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C2.下列不属于人工诱变实例的是()A.一定剂量的r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B.用一定剂量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理解。
人工诱变是指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的方法,而供选答案中的r射线、X射线、激光都是人工诱变使用的手段之一,所以,A、B、D三项都是人工诱变的实例,只有C项属于自然突变。
人教版教学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案 1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节规划】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
由于这些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为使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较少涉及这些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实际上人类将遗传和变异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由来已久,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入,技术的改进,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效果日益显著。
本章将集中讲述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本章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本章内容围绕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截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再现了人类的互动。
应用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对其他生物利用和改造的历程,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与其他章的联系:第1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本章介绍的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第3章中有关DNA 的结构、基因的本质,第4章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是学习本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基础。
第5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
第5章中有关染色体变异及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内容与本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形成育种知识的完整体系。
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书第1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对于基因工程,学生也并不陌生,不仅大众传媒上常有介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有的也标注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记或文字说明。
本章是在学生对基因工程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2节,其知识结构列表如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的运载体 基因的针线 基因的剪刀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基因工程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本章教学价值: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人教版必修2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第1课时 教案2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杂交育种的原理及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简述诱变育种的概念及诱变育种优点和不足。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整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育种有关的物品,如杂交水稻,各类型的猫狗等宠物,对育种有一些感性认识, 结合本节课内容,最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四、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问题情境导入一、问题情境导入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的资料(以图片为主)提出问题:1.古印第安人是最早选择和培育玉米的,最突出的贡献是选育了果穗硕大、淀粉含量高的玉米。
请分析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所隐含的遗传学原理及其优缺点。
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上述问题。
【学情预设】若学生不能较好地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解,实施进一步的引导:(1)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
(2)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选择育种的局限性是: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限变异,在已有的性状组合中选育优良品种。
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二、杂交育种介绍杂交育种的应用取得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六章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六章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含答案)一、杂交育种1.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2.概念、原理和应用(1)概念理解:⎭⎪⎬⎪⎫优良性状1:甲植株优良性状2:乙植株优良性状3:丙植株⋮ ⋮优良性状n :n 植株――→交配优良性状集中――→经选择和培育新品种(2)原理:基因重组。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杂交育种一般从F 2开始筛选,因为从F 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3.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4.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
5.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6.人工诱变只是提高了突变率,不能决定突变方向。
7.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的。
(3)二、诱变育种 1.概念⎩⎨⎧处理方法⎩⎪⎨⎪⎧ 物理因素:X 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等原理:基因突变 2.优点⎩⎪⎨⎪⎧ 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3.应用⎩⎪⎨⎪⎧ 农作物:培育成了“黑农五号”等大豆品种微生物: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选择育种出现的新性状的种类较少,周期很长,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2)杂交育种不会产生新品种,因为此过程中没有新基因产生(×)(3)杂交育种的方法只适用于植物,不适用于动物(×)(4)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不适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2.诱变育种可以改良某种性状,这是因为( )①后代性状较快稳定②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③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其等位基因④有利突变体数目多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解析:选B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人工诱变会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后会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3.甲地区的油菜,子大抗性差;乙地区的油菜,子小抗性强。
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通常采用的繁殖技术是( )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多倍体育种D .单倍体育种解析:选A 由于甲、乙两地的油菜分别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所以要通过杂交育种将位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教案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和局限性。
2.能力目标: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使用的教材蓝本是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1节。
根据人教版的教材编排,前面的部分章节中已经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了较多的涉及,只是没有以“方法介绍——突出优点——局限性思考”呈现罢了。
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性育种技术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科学技术的本质,根据本课所制定的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又学习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些都为理解传统的育种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染色体变异这部分内容时,还接触到了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这又为理解各个育种方式之间的优缺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比较来获得对知识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情景,把课本中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相关知识点从内涵、外延及功能上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引导分析法、讨论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知识梳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 简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概念,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 举例说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对该知识的应用尤为困难。
多数学生上课愿意思考,但不善于总结, 小组合作意识不足。
所以本节内容以对知识的应用为主, 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既有独立思考, 又有小组合作, 同时还有对知识的总结归纳, 以此训练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点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4.1 导学案第1 课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4.1.1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学案第 1 课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 简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概念,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 举例说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重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杂交育种1. 选择育种:古代人们利用生物的①变异,通过长期选择,②汰劣留良, 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为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不仅③周期长, 而且可选择的④范围是有限的。
2. 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⑤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⑥选择和培育,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两个品种⑦杂交,使基因重组。
从⑧第二代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类型的个体, 将它们的种子留下来, 下一年播种。
再从后代中挑选出所需类型做种。
如此经过几代汰劣留良的选择过程, 就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了。
3. 杂交育种的实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用于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杂合子。
在家畜、家禽方面,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引进后, 在我国经过长期驯化, 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和选育, 逐渐形成的优良种。
二、诱变育种1. 定义: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丫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 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 诱变育种的实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 培育成了“黑农五号”等大豆品种, 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 2.5%。
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和化学诱变剂进行人工诱变处理,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
知识点一:杂交育种利用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个品种的玉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抗玉米,请写出杂交育种方案(遗传图解)。
知识点二:诱变育种现在如果有水稻的某迟熟品种,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得到早熟品种?试用流程图的形式写出育种方法与过程。
列表总结:请从原理、方法和优缺点等方面列表比较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三层级(思考与讨论)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雌雄均有,能。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遗传图解)1. 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航天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B. 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 突变C. 航天育种技术能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D. 目的性强,能获得人们预期的新品种2. 下列实例中,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A.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杂交技术培育的超级水稻B.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辐射处理大豆培育的“黑农五号”高产大 豆C. 遨游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成的果实比普通青椒大一倍以上D. 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3、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 品种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 和F 步骤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③培育④Ab ---------------------:f n ③ AmHh ------- -----IV]⑥ AAaaEEbb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③培育⑥所采用的G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 。
活动2【导入】教师教学方案授课年级高二课题第 6 单元第 1 课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2.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3. 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难点:1.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2. 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课程导学建议课前准备1. 预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
2. 在导学案的基础上制作教学用的PPT或微课,收集相关教学资教学建议1. 布置学生提前完成预学案【知识体系梳理】栏目的预习任务2. 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
3. 引入杂交育种的实例。
4. 强调杂交育种的原理、应用范围等。
5. 强调诱变育种的思路, 方法。
6. 强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区别、联系及应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一: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讲述或PPT等导入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品种植物, 引导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培育出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物?学生行为: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媒体运用: 口头表达和视频或挂图第一层级学习过程1、自主预习:教师准备问题, 安排学生预习。
问题如下(见【基础学习交流】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1. 什么叫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他们的原理各是什么?2.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行为:1. 在预习过程中要先通读教材,标出重要语句, 掌握基础知识。
预习中要注意:a.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b.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过程;c.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应用。
媒体运用: 口头表达和PPT2、交流讨论1.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 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
2. 根据预习情况适时设计问题,当堂检测学生预习效果,如:①太空育种能按人的意愿定向产生优良性状吗? ②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 创造变异新类型吗?1 学生对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班级小组交流, 讨论。
2. 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媒体运用:口头表达第二层级学习过程知识点一:杂交育种1. 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杂交育种的有关内容并说出杂交育种的概念, 然后可以直接导入下面杂交育种实例, 要求学生写出遗传图解【知识点一的 1 问】的有关问题, 以加强对杂交育种的理解。
2. 在同学们了解了杂交育种的过程、原理等内容后。
学生行为:1. 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听课掌握杂交育种的原理、过程及应用。
2. 理解并掌握杂交育种的图解。
媒体运用:口头表达,学生生台展示、点评、PPT演示等知识点二: 诱变育种1. 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上诱变育种的有关内容, 并适时提出:①诱变育种概念, 在生产上我们可以怎么样快速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品种?【知识点二】2. 在熟练掌握了什么是诱变育种后, 那么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知识点二的列表总结】学生行为:1. 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听课加深对诱变育种概念的理解。
2. 掌握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等区别和联系。
媒体运用:学生自己完成后相互讨论完善答案, 口头表达和PPT 等第三层级学习过程课堂巩固1.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动植物在杂交育种中的区别。
2. 教师巡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口头表达展示讲评根据巡视了解的情况, 有目的地展示一部分答题正确及标准的同学的答案和一部分答题出现典型错误的同学的答案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安排, 积极展示, 点评, 提出疑问投影第四层级学习过程反思感悟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的。
在教学上若采用设计问题串, 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效果会更好。
对老师讲解前后突然领悟的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
口头表达课堂小结1.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主干知识(要求讲到: ①杂交育种的原理、过程及应用; ②诱变育种的原理、过程及应用; ③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区别和联系。
2. 再次强调【基础智能检测】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1. 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本节课主干知识的梳理。
2. 牢记老师所提到的典型易错点。
口头表达和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