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一)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学设计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贯穿高中必修与选修内容,主要体现在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和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主题中,承前而又启后,是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从化学平衡中抽象出的化学平衡模型往往是学生的认知难点,因此化学平衡这一节不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单元课程理念分析本单元主题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从化学反应速率入手,延伸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最后过渡到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不仅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它也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生产中,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归纳总结。

从课程基本理念来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包括生活经验以及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贯彻落实以化学实验为主的课程理念,使学生体验科学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应该主动的进行自我评价。

二、内容标准分析在义务教育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过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的概念,这对于学生理解蔗糖的溶解、结晶平衡很有帮助。

在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浅显的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并学习了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炼铁高炉尾气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

但是前面学习的这些内容仅是学习化学平衡章节的铺垫内容,虽然有部分交叉,但却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结构,在内容标准的要求上也有很大不同,但是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高中化学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 进行的反应。用“ ”表示。 (3)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因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而可忽略,正反应几乎完全进行 到底,一般认为这些反应不可逆。例如,H2 的燃烧、酸碱中和等。用 “===”表示。
(4)可逆反应的特点:
例如:将 2 mol SO2 与 1 mol O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存在的物质有:SO2、O2、 SO3。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新知预习 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1)溶解过程的可逆性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存在溶解、结晶平衡,即溶解平衡状态。
①表示:固体溶质 溶液中的溶质 ②溶解平衡状态的含义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质溶解的速率和溶液中溶质分 子结晶的速率相等时,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 始,v 正最大,v 逆=0,最后达平衡时,v 正=v 逆≠0。
4 .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 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断开 1 个 N≡N 键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2.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在一定条件下,把 1 mol N2 和 3 mol 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
以上过程用 v-t 图像表示如右图所示:

2.2化学平衡(一)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2化学平衡(一)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一)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共10小题1.某温度时,在2L 容器中发生A 、B 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A 、B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B .反应开始至4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A )=0.1mol /(L ·min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g B gD .8min 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2.对于可逆反应3224NH (g)5O (g)4NO(g)6H 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e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e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 .达到化学平衡时,()υυ正 2逆4O =5(NO) 3.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恒容的条件下,其中一步反应原理为CO(g)+H 2O(g) 催化剂CO 2(g)+H 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的H 2O 同时生成1 mol 的H 2B .两个H—O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H 键断裂C .反应容器内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D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标准状况下,44.8LHF 含有2N A 个极性键C .在一定条件下,1molN 2与3molH 2反应生成的NH 3分子数为2N AD .1420.1mol?L KAl(SO )-溶液中24SO -的数目为A 0.2N 5.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对于反应()()()A g +B g 3C 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叙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①单位时间内A 、B 生成C 的分子数与分解C 的分子数相等 ①外界条件不变时,A 、B 、C 浓度保持不变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g)的同时消耗3amolC(g) 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6.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CO 和2H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242CO (g)4H (g)CH (g)2H O(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

《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1.下列反应一般认为是不可逆反应的是() A.SO2溶于水B.H2与I2反应生成HIC.Cl2溶于水D.Na与H2O的反应2.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A.逆反应停止进行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N键形成4.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A(g)+B(g)C(g) B.A(g)+2B(g)3C(g)C.A(g)+B(g)C(g)+D(g) D.以上都达到平衡5.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O 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6.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单位:mol·L-1)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A.2-S aob B.1-S aob C.2-S abdo D.1-S bod7.恒温恒容的情况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1:1:2的状态8.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在该温度下,取1mol N2和3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溶液中化学平衡(1)-酸碱电离平衡

溶液中化学平衡(1)-酸碱电离平衡

K
a1
K
b3
K
a2
K
b2
K
a3
K
b1
K
w
22
Kb3
KW Ka1
1.0 1014 7.6 103
1.31012
K
a2
K
b3
23
3. 解离度和稀释定律
K a,K b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体系中的一种平衡常数,不受浓度影
响,而浓度对解离度有影响,浓度越稀,其解离度越大。
如果弱电解质AB,溶液的浓度为c0,解离度为α。
HAc + OHNaAc的水解反应
H2O + Ac-
H2O + Ac- HAc + OH-
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
作用,向着生成相对较弱的酸和较弱
的碱的方向进行。
12
4.2.2 酸碱的相对强弱
1.水的离子积常数
作为溶剂的纯水,其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质子的传递
H2O +H2O
H3O+ + OH-
例如0.10mol.L-1HAc的解离度是1.32%, 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是 c (H+)=c (Ac-)
=0.10×1.32%=0.00132mol.L-1。
2
4.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强电解质的解离度并没有达到100%。这 主要是由于离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有效浓度要 比实际浓度低。 离子的有效浓度称为活度。
a3
c(H )c(PO43 ) c(HPO42 )
4.4 1013
三种酸的强度为:H3PO4 >H2PO4- >HPO42--
20
21
磷酸各级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分别为:

化学: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人教版选修4)

化学: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人教版选修4)

【例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 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BC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的物质的量浓度
2、什么是饱和溶液? 、什么是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 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饱和溶液。 的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 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没有! 没有!
3、溶解平衡的建立 、
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 2NO + O2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 ) )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E. 单位时间内消耗 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 的同时生成2nmolO2 ( F. 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 V逆。指的是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 、 逆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 质量分数 、 体 、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 积分数、物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积分数、物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3、 在一定温度下 , 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 , 当 、 在一定温度下, 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 Q=K时,反应达到平衡。 时 反应达到平衡。 4、反应类型分析如下: 、反应类型分析如下: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 2、( 年山东理综 ) 、(09年山东理综 、( 年山东理综·14) • 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 ) ) ) 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 A.催化剂 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催化剂V •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平衡的时间 •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 1,c2, 时刻, . )的浓度分别是c 则时间间隔t 则时间间隔 1~t2内,SO3(g)生成 ) 的平均速率为
应用: 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以A(g)+2B(g)
3C(g)为例,分析 为例, 为例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速率:v正=v逆 速率: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若为不同的物质,则必须体现出V正与 正与V逆 若为不同的物质,则必须体现出 正与 逆 ,且速 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②各组分的含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各组分的含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亲,要认真听,认真记笔记! 要认真听,认真记笔记!
• 1、( 年广东理基 ) 、(08年广东理基 、( 年广东理基·36) • 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 对于反应 + 能增大 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 • A.通入大量 2 B.增大容器容积 .通入大量O . • C.移去部分 3 D.降低体系温度 .移去部分SO .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2.2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2.2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课件
B. H2的消耗速率等于N2生成速率的3倍
H2的消耗速率= N2消耗速率的3倍 = N2生成速率的3倍
练一练 N2(g) + 3H2(g)
2NH3(g)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
应,以下哪些选项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A. 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N2,同时生成 2a mol NH3
平衡时
3806
2 12.28 9.964 0 3.841 1.524 16.87
2882
3 12.01 8.403 0 4.580 0.973 14.86
3335
40
0 15.20 1.696 1.696 11.81
4106
50
0 12.87 1.433 1.433 10.00
4870
60
0 37.77 4.213 4.213 29.34
各物质的起始量/mol
N2
H2
NH3
5
15
0
充分反应后各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3
9
4
阅读与思考
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N2与H2反应足够长 时间后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数据如下:
各物质的起始量/mol 充分反应后各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N2
H2
NH3
5
15
0
3
9
4
• 合成氨反应有限度,原料无法转化完全
应,以下哪些选项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A. 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N2,同时生成 2a mol NH3
B. H2的消耗速率等于N2生成速率的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K p = 1.64 10 ,
r Hm = -92.4 kJ·mol-1,计算在 873K 时的 K p 。
0514 已知在 298K,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1) HNO2
H+ + NO 2
K1= 4.5 10-4
(2) NH3 + H2O K2= 1.8 10-5 NH 4 +OH (3) H2O H++ OHKw = 1.0 10-14 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NH3 + HNO2 NH 4 + NO 2
0504 在一定条件下, 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 r Gm =0 (D)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0505 Ag2O(s) + CO2(g),在 110℃时的 Kp = 5.1 10-4,今在 110℃的 反应 Ag2CO3(s) 烘箱内干燥 Ag2CO3, 为防止其分解, 必须使烘箱内空气中 CO2 的摩尔分数大于……… ( ) (A) 5.1 10-4 % (B) 5.1 10-2 % (C) 1/5.1 10-4 % 0506 在 523 K 时,PCl5(g)
1 O2(g) SO3(g) 的 Kp = 50 , 在同 温下 ,反 应 2 2SO2(g) + O2(g) 的 Kp 必等于……………………………………………( ) (B) 2 10-2 (D) 4 10-4
1 B A2B 的平衡常数 K = 1 104,那么在相同温度下, 2 2A +B 的平衡常数为………………………………………………… ( ) (B) 1 100 (D) 1 10-8
0522 2NO(g) 是吸热反应,它在 2000K 时,Kc = 2.3 10-4,如果氧 已知 N2(g) + O2(g) 气和氮气的原始浓度都是 1.0mol·dm-3,试求平衡混合物中 NO 的浓度;从计算结果说明单 质直接生产 NO 是否可取? 0523 250℃ 时, PCl3(g) + Cl2(g) PCl5(g) 的 K p = 0.54, 在一密闭容器中装入 1.00 mol 的 PCl3 和 1.00 mol 的 Cl2,若达到平衡时,总压力为 100 kPa,求各物质的摩尔分数。 0524 300℃ 时反应 PCl5(g)
PCl3(g) + Cl2(g) 的 K p = 11.5。取 2.00 mol PCl5 与 1.00

mol PCl3 相混合,在总压为 200 kPa 下反应达平衡,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压。 0525 CaO(s) + CO2(g) 的 Kp = 1.16, 已知 800℃ 时, 反应 CaCO3(s) 若将 20 g CaCO3 置 于 10.0 dm3 容器, 并加热至 800℃, 问达到平衡时, 未分解的 CaCO3 百分率是多少? (CaCO3 的化学式量为 100) 0526 将 0.6310 克光气(COCl2)放在 472.0cm3 的密闭容器中,在 1000K,达平衡后,测得其总 CO(g) + Cl2(g) 在 1000K 时的平衡常数 Kc。 (COCl2 压力为 220.3 kPa, 求反应 COCl2(g) 的化学式量 98.9) 0527 18.4 g NO2 在容器中发生如下聚合反应,2NO2(g) 测得总体积为 6.0 dm3。 (1) 求 27℃ 时此反应的 K p ; (2) 又知在 111℃ 时此反应的 K p = 0.039,问此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为什么? 0528 已知在 250℃,气相反应:PCl5 PCl3 + Cl2 的 Kp = 1.85 3 若等摩尔的 PCl3 和 Cl2 在 5.0 dm 容器中在该温度下达平衡,测得 PCl5 的分压为 100 kPa,求 PCl3 和 Cl2 的原始物质的量。 0529 2NH3 的 Kp = 0.10。若在 4.92 dm3 的容器中,上述 在 600K 时,反应 N2 + 3H2 反应体系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达平衡,测得 p N 2 = 1000 kPa, p H 2 = 100 kPa。 问:(1) 若用 1000 cm3 0.10 mol·dm-3 HCl 溶液吸收其中的 NH3,计算溶液的 pH 值; (2) 在溶液中加入甲基橙呈什么颜色; (3) 定性说明若体系的总压降低,溶液的 pH 发生怎样的变化? (Kb(NH3) = 1.8 10-5) 0530 2NO2(g),反应发生前 pNO = 在 1000K 的恒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g) + O2(g) p p p 100 kPa, O 2 = 300 kPa, NO 2 = 0,反应达到平衡时, NO 2 = 12 kPa,计算平衡时 NO 和 O2 的分压及平衡常数 K p 。 0531 已知: f Gm (Cl2,l) = +4.794 kJ·mol-1,Cl2(l) 在 298K 的饱和蒸气0 kPa 下
0532 已知:298K 下
/ kJ·mol-1 / kJ·mol-1 f H m f Gm SO2(g) -296.9 -300.4 SO3(g) -395.2 -370.4 求下述反应在 500℃ 时的平衡常数 K p :2SO2(g) + O2(g)
f H m / kJ·mol-1 Sm / J·K-1·mol-1
P(白) 0 41.09 2PCl3(g) 2PCl3(g) 哪个大?
P(红) -17.6 22.80
(1) r Hm (2) r Hm
Cl2(g) 0 222.96
-287.0 311.67
2P(s,白) + 3Cl2(g) 2P(s,红) + 3Cl2(g)

(A) 0 (C) 小于 1
(B) 大于 1 (D) 1
0509 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 Kp 分别为 CuSO4·5H2O(s) CuSO4·3H2O(s) + 2H2O(g) Kp1 CuSO4·3H2O(s) CuSO4·H2O(s) + 2H2O(g) Kp2 CuSO4·H2O(s) CuSO4(s) + H2O(g) Kp3 为了使 CuSO4·H2O 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容器中水蒸气压 p H 2O 应为……( (A) Kp1 < p H 2O < Kp3 (B) p H 2O 必须恰好等于 Kp2 (C) Kp1 > p H 2O > Kp2 (D) Kp2 > p H 2O > Kp3
H2O(g)的 f Gm (kJ·mol-1) 分别为 -1880.06、-661.91、-228.50;
(1)在此条件下,下述反应的 r Gm 和 K p 各是多少?
CuSO4·5H2O(s) CuSO4(s) + 5H2O(g) (2)若空气中水蒸气相对湿度为 60.0%,上述反应的ΔrGm 是多少? CuSO4·5H2O 是否会 风化? CuSO4 是否会潮解? 0512 已知在 298K,100 kPa 下 PCl3(g)
(2) f H m (ICl, g) (298K)
0516 在 597K 时 NH4Cl 分解压是 100 kPa,求反应 NH4Cl(s)
度下的 r Gm
HCl(g)+NH3(g) 在此温

0517 100℃时,光气分解反应 COCl2(g) CO(g)+Cl2(g)
-9 -1 -1 K p = 8.00 10 , r S m = 125.5J·K ·mol ,
化学平衡(一)
0501 已知某反应的 H 3 > 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 ( (A) K > 0 (C) K > 1 0502 500 K 时 , 反应 SO2(g) + 2SO3(g) (A) 100 (C) 2500 0503 某温度时,化学反应 A + 反应 A2B (A) 1 104 (C) 1 10-4 (B) K < 0 (D) K < 1 )

0510 已知在 20℃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3 kPa,试求 H2O(l)=H2O(g) 的 Kp 和 r Gm ;在
100℃,101.3 kPa 时 r Gm 等于多少?
0511 已知 298 K,100 kPa 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2 kPa;CuSO4·5H2O(s)、CuSO4(s)、
0515 已知 f Gm (ICl,g) = -5.5 kJ·mol-1 (298K) 及 I2(s) Cl2(g) -1 -1 S m / J·mol ·K 116.8 223.0 求 (1) 298K 时反应 I2(s) + Cl2(g) 2ICl(g) 的平衡常数 K p ;

ICl(g) 247.3
(A) r Gm > 0,H2O(g)将全部变为液态 (B) 20℃,H2O(l)和 H2O(g)不能达到平衡 (C) 20℃时, p H 2O = 2.33 kPa,体系的ΔrGm= 0
(D) 水蒸气压为 100 kPa 时,平衡向形成 H2O(g)的方向移动 0508 某一气相反应 A=B, 同一温度下 G A = GB ,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p 是……………
PCl3(g) + Cl2(g), K p = 1.85,则反应的 r Gm (kJ·mol-1)

(D) 5.1 10-2 %
为…………………………………………………………………………………………… ( (A) 2.67 (B) -2.67 (C) 26.38 (D) -26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