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化学平衡图像大全1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图像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总结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
A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B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 C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 D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
B%
T2 P2
T1 P2
T1 P1
0
t
习题2 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 是从逆反应开始?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V
V逆 V正
突变
V'正 V'逆
答:从逆反应开始。 降温或减压。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
t
化学平衡图像总结
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是从逆反应开 始?然后是改变什么条件?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 V'逆
答:正、逆反应 同时开始。
突变
V逆
加催化剂平衡 不移动。
起始量不为0_逆__反_应__方向移动,则方程式
中左右两边系数大小是_________。 b<(c+d)
压强
解题原则:(2)定一议二
练习:
1.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 应的影响 A(s) + B(g) 2C(g) △H > 0,在图中,Y
轴是指( B )
A. 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
V
V正
答:正、逆
同时反应开
V逆
始。
正反应是
吸热反应。
T(温度)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例2:可逆反应:aX(s) + bY(g) cZ(g) +dW(g)达到平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量 变
Ⅰ C2H6(g) C2H4(g)+ H2(g) ΔH1=136 kJ·mol−1 Ⅱ C2H6(g)+CO2(g) C2H4(g)+H2O(g)+CO(g) ΔH2=177 kJ·mol−1 Ⅲ C2H6(g)+2CO2(g) 4CO(g)+3H2(g) ΔH3
化、Ⅳ CO2(g)+H2(g) CO(g)+H2O(g) ΔH4=41 kJ·mol−1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
A
转 化
B
E

CD
0
T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 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过程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在下列反应中:A2(g)+B2(g)
能 量 变 化 、 物 质 变 化
反应速率大小(Ea)比较、(正)催 化剂对反应速率(反应历程)的影响
➢ 放热反应为什么需要点燃或加热?
反应的进行需要最初的反应动力? — 活化能
点燃 C + O2 === CO2
点燃 2H2 + O2 === 2H2O
加热 Fe + S === FeS
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2AB
(g)(正反应放热)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的
曲线中,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曲线是( D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 D ①⑤
3、速率-压强(温度)图
符合下图的反应为( B )
A.H2(g) +I2(g) 2HI(g)
B.3NO2(g)+H2O(l) 2HNO3(l)+NO(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 几条曲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3. 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 4. 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一、浓度 - 时间图:
例:
c
0.9 0.6 0.3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B
t
A+2B 3C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200℃ 300℃
pC(g)+qD(g)
正反应吸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 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 能表示: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B. 正反应的速率
300℃
2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100℃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减源自)的反应。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c
练: 0.4
0.3
B
0.2
A
0.1
C
t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62.5%
二、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完整各类型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完整各类型图像

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解题思路:一看轴(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零点的意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六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规律)1. 速率-时间图1.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A. B. C. D.E.(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 2. 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是M浓度的2倍3.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4. 可逆反应m A(s)+n B(g )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6. 可逆反应m A(s) + n B(g) p C(g) + q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7. 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_ 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化学平衡图像完美版资料

化学平衡图像完美版资料
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常见图像类型
(一)速率图像
1、浓度-时间图 2、速率-时间图 3、速率-温度 (或压强)图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 2、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压强图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P51
转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 的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例:对于反应mA(g)+nB(g)
率 1.01*10 Pa 例: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pC(g)+qD(g)
例:对于反应mA(g)+nB(g)
A的转 化率
B的
T1
转化 率
T2
pC(g)+qD(g)
P1 P2
0
t0
t
T1 > T2;
正反应 吸 热
< P1 P2; m+n< p+q
例1、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
(P)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
C、平衡体系中的A%
300℃ D、平衡体系中的C%
200℃
100℃
0
P
A、D
练习2.P49 9、已知:
4NH3(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

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四十五化学平衡图像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 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6s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对该反应的推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 反应进行到1s时,v(A)=v(C)C. 反应进行到6s时,B和D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4mol⋅L−1D. 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3.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M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B.C. D.4.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2A(g)+B(g)⇌2C(g)(△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为(注:Φ(C)表示C的质量分数,P表示气体压强,C表示浓度)()A. B.C. D.5.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2NH3(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 对于反应2A(g)+B(g)⇌C(g)+D(g)△H<0,p2>p1,T1>T2C. 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D. 对于反应2X(g)+3Y(g)⇌2Z(g)△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6.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可能是减小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X2转化率一定减小B. 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反应物X2百分含量(X2%)将增大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C. 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 可能是升高了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7.反应:2X (g)+Y(g)⇌2Z(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产物Z的物质的量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1>P2T1>T2△H<0B. P1>P2T1<T2△H<0C. P1<P2T1>T2△H>0D. P1<P2T1<T2△H>0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发生以下反应:A(g)+B(g)⇌xC(g)△H=?,符合图(a)所示的关系,其中w(C)为C的质量分数,由此推断关于图(b)的说法正确的是()A. 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 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 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9.图中表示2NO(g)+O2(g)⇌2NO2(g)△H<0,能正确反映该可逆反应变化的图象是()A. B.C. D.10.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 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 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1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0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图Ⅱ研究的只是t0时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Ⅰ研究的是t0时缩小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D. 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12.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Z(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用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3时降低了压强B. t5时提高了温度C. t1−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t6时反应的平衡常数D. t6时刻后反应物的转化率最低二、填空题13.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填字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母序号).14.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共28页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共28页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 像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28Fra bibliotek

化学平衡图像及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图像及等效平衡

练习3
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Q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 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 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 画在c—d处.
V正
V逆
升温
减小[SO3]
三、x% – t 图
x% (或用φ(C) 表示) 可以表 示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体系中的 物质的量百分数(体积分数)、或 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等; t表示时间;
V
V正 V逆
A t
V正
V逆 D t
V正
B t
V正
C t
说明
上述图象的特点是有一速 率改变,随后正逆反应速率再 发生变化,直至两者相等建立 新的平衡。是改变某一物质浓 度而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
二、v – t 图
练习2
练习2
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mA(g)+nB(g) pC(g)+qD(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 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BD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p+q
例3:下列图线分别有哪些含义?
V V V V
V正 V逆 A
t
V正 V逆
V逆 V正
V逆 V正
t
B
t
C
D
t
A.升温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吸热反应方 向的速率增得更多,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或气体反应时增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气体 体积大的增大得更多,正反应为气体缩小的反应。 C与A 正、逆相反。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反应;b.___加__压___,
m+n__>_p+q;平衡向__正__反应 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降温或减小 压强,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 的 v-t图。
v正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2.速率----时间图像
(3) 催化剂 压强变化b
①对于mA(g)+nB(g)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
为:a.__加__正__催__化__剂__;
b.__加__压____,m+n__=_p+q;平
衡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加负催化剂 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移动 过程中的 v-t图。
v正 v逆
t1
t
v正 v逆
t1
t
2.速率----时间图像
原因分类:
(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 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_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②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
__减__小_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正___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t1
t2 t

高三化学平衡图象

高三化学平衡图象
。 调查一个人需要多少钱 http://www.007.run/
在那个年月里,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养法,都是放野长大的。不像现在的女孩,都很娇惯。那时日子过的紧巴,孩子们能玩的玩具大多都是自制的,男孩子喜欢木制手枪,弹弓,圆环。女孩子爱玩 沙包,跳绳和丢钱窝。还有在放羊的时候,在沙地上玩棋子(小木棍做的),穿着补丁衣服,生活简陋,却一天天过得很充实。再穷的家庭,过年也要想着给孩子们扯几尺花布,做一件花夹袄,在过年 时穿着在孩子们面前互相显摆。过年最重要的是置办年货,看谁家的年货准备的丰富,互串门子,互帮着做,整个村庄被浓浓的年味包围,被深厚的情谊充盈。
记得最清楚的是,每逢过年,父亲总会从乡上拿来许多零食,有花生,瓜子和糖。父亲是乡邮员,邮包里除了装报刊杂志和信件外,它还是我日思夜想的“百宝箱”。每当有好吃的,父亲总是放着 等周末回家时装在邮包里,在好远的地方就听到有自行车的声响,我便一下子冲出家门去迎父亲。父亲抱起我在脸上狠狠地亲一下,然后把我放在另一边空着的邮包里,满载而归。家里的两个姐姐和哥 也是一拥而上,纷纷围着父亲问这问那,看给带回来什么好东西了。父亲总是一脸和蔼,微笑着把邮包卸下来交给母亲。母亲撑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没有经过分配的食物是不能随便吃的,比如一个西 瓜,每人一块,母亲必须要分得均匀,才不失公平。最可笑的是二姐,性格有点执拗。有一次分瓜,给她的稍小了一点,她就不吃,等哥的西瓜吃完了,看到桌子上西瓜还在,就一下子拿上跑了,可怜 的二姐硬是一嘴也没沾边,这就是噘嘴带来的悲哀。父亲拿回家的美食,经过母亲的手,就进了“保险柜”了。等到过年第一天早饭后,就开始分配,我乘母亲不在意时,早已把藏钥匙的地方给发现了。 所以等母亲分完食品后,我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走了,然后等没人时再返回去“偷”,还把“作案现场”打扫干净,不留一丝痕迹,然后扬长而去,和小朋友们互相“分赃”。小朋友总是一脸羡慕, 都说有个当工人的爸爸就是不一样,我总是很自豪得意的样子,可以说在小朋友们面前扬眉吐了祭灶的灶干粮(因为穷,也没有水果点心什么的好东西,只能烙些小饼饼),请神上天,祈求来年的丰收。这是家家都必走的程序,条件好些的家庭就炸一点, 翻个麻花,生活丰富多彩,蒸个大“牛”,田地丰收,捏个“玉兔”,吉祥如意,再点缀上各种“花朵”。等到三十晚上,一家人就围着热炕,在年长家长的“号令下”,开启年夜饭,面对桌子上的美 食,我们早已按奈不住久等的胃口,都狼吞虎咽地把桌上的美食“洗劫一空”。

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

2.c/n-t图象
看起点和终点
浓度减小的是 反应物 ,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 若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即应该用可逆符号。
看图:写反应方程式
VA:VB:VD:VE = ΔCA: ΔCB: ΔCD: ΔCE
= ΔnA: ΔnB: ΔnD: ΔnE =a:b:d:e 2.0 1.5
n
1.0
0.5 0
首先要把握大方向,即升温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大,所以 B不会是答案;再看起点和终点,由于原反应是平衡的(V逆=V 正),因而起点相同,又由于再次达到平衡(V正=V逆),因而 终点相同,故A不是答案;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温 使V正和V逆都增大,但逆反应增大得更多,故V逆更大,即V 逆的曲线斜率大,故答案为C。
C A B
t
2A+ B
3C
浓度——平衡——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s) △H
此图在t2时,如果是加热,那么△H值是大于0,还 是小于0?如果是减压,那么m+n与p的关系如何?
△H > 0 n
m+n < p
C
A或B
0
t1 t2 t3
t
速度-温度曲线
速度-压强曲线
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温度曲线
pC(g)+qD(g) △H 300C m+n > p+q
200C 100C 分析图像: P1 P
△H < 0
0
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线
3、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D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⑴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浓度减小
B、加压
C、降温
⑵该反应正向是 放 (吸、放)热反应; ⑶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增大、减少)的反应。
v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V(正)
V(正) V(逆)
t1 t2
t3
7
t
看图技巧:
1、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是连 续的,则是物质浓度发生改变 2、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出现 断点,则是温度改变或是压强改变 3、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变化但是平衡不移 动,则是使用催化剂或是反应前后气体 系数不变的反应中压强改变
C%
答问 11、、TT11与>TT22的高低
案题 2、2是、放放热热反反应应还是吸热反应
T2C
T1C
看图技巧:
先拐先平数值大
0 t1 t2 时间
12
物质产率——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
产 率
问答题:1、T2>T1
1、T1与T2的相对大小
2案、该2反、应吸是热放反热反应应还是吸热反应
5、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转化率、物 质的量斜率的变化等。
4
二、想规律:依据图像信息,利用平衡 移动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
三、先拐先平,温高压大 四、定一议二
5
一、速率—时间图像 1.计算平衡浓度
例: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平衡图像
1
复习回顾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 课件

包含非平衡产率和平衡产率
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 度,平衡逆向移动; 催化剂活性降低。
非平衡产率 平衡产率
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转化率降低
大本P170 T3(3) 2CO(g)+O2(g) =2CO2(g)
a、b、c、d四点中,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b_c_d_。
zC(g)
在一定的温度下只要A、B 起始物质的量之比刚好等于 平衡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 之比,平衡时生成物C的体 积分数就最大
大本P166 T3
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 2H2O(g)。如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 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
NO分解反应是放热 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小本P340 T13(3) CO2(g)+3H2(g)=CH3OH(g)+H2O(g) ΔH=-48.9 kJ·mol-1
在490 K之前,甲醇产率随 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 是:反应尚未达到平衡,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 速率越快。 490 K之后,甲醇产率 下降的原因是:
p1>p2,正反应为气体系数和减小的反应
生成物百分含量
反应物百分含量
p1>p2,正反应为气体系数和增大的反应
4、恒压线与恒温线 (α表示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定一议二
图ΔH①<,0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 减小 的反应, 图②,若T1>T2,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
相同量的 反应物Tn
5、几种特殊图像
①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 pC(g)+qD(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尽管反应仍在进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来直观地展示和解释这一概念。

一、化学平衡图像概述1.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 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关系图二、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反应物和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何时达到平衡状态。

1. 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物浓度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浓度逐渐升高。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浓度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3. 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将反应物和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叠加在一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浓度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两条曲线会相交,形成一个平衡点。

三、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可以展示出反应速率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它如何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

1. 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不再变化,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

3.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反应速率通常与温度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图像1(1)

化学平衡图像1(1)
化学平衡的图像 高三化学备课组
解题思路 1.看懂图
(1.)看清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意义 (2.)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3.)看点(即起点、拐点、交点、终点), (4.)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
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出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 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加入了lNO2
(4)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第25分钟
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D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600 ℃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ΔH<0。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 的量变化如下图,
应速率v正与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
B物质的量浓度减少量
v(B)
V正
V逆
t
小结:
v-t图: 1.改变的条件分二类:
浓度一类,温度和压强一类。
2.看渐变和突变来确定:
突变是温度和压强,有渐变是浓度。
3.条件如何改变?
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4.平衡如何移动?
增大在原平衡上方变。减小在原平衡下方变
作业:1.课堂新坐标:P140.2.3. 2.预习课堂新坐标P140-141类型3.4.5
谢谢大家的聆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2
12
(1)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
的原因: 通入了氧气
(2)反应进行到10 min至15 min的曲线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图在t2时,如果是加热,那

么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如

果是减压,那么m+n与p的关系
如何?
C
0
A或B
t1 t2 t3
时间
•正反应吸热 t
•m+n<p+q t
A%
C%
T1
T2
•正反应放热 t
P1
P2
•m+n=p+q t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T2P2 T1P2 T1P1
t •m+n<p+q •正反应吸热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升高高或降低),平衡
向 反正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吸反应。
v
v
v正
v逆
v逆
v正
t1
t2 t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 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 大或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C%
1.01*106Pa 1.01*105Pa
A%
1.01*104Pa
200℃
300℃
T
P
•正反应吸热 m+n>p+q
•正反应吸热 m+n=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 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一、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例: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C
A+2B 3C
A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B
t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练: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5A 3B+2C
0.4 0.3
B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0.2 0.1
A C
A的转化率=62.5%
t
二、速度-时间图:可用于:
A、B物质的转化率
Y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300℃ D、平衡体系中的C%
200℃
100℃
P
A、D
五、其它: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
v正 v逆
v逆
T1
T2
•正反应吸热
T
•正反应吸热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A%
450℃
•正反应放热
T
P1
P
•m+n<p+q
2、化学平衡图象分析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
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逆
t1
t2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t1
t2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二、速度-时间图:
v
v逆
v
v正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 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 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
v正
的因素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根据反应方
t1
t2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 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 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NO

A
化 率
BE
CD
0
T
练 2、如图所示,图中a曲线表示X(g) +Y(g) 2Z(g)+ W(s)+ Q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
习: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D)
A. 加入催化剂
Z%
B. 增大Y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 增大体系压强
b
a
0
t
2、化学平衡图象分析
(6)浓度——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s)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的
A%
500℃
转 化
200℃

1.01*107Pa
1.01*106Pa
1.01*105Pa
T
P
•正反应放热 m+n>p+q
•正反应放热 m+n<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6)浓度——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s)
此图在t2时,如果是加热,那

么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如

果是减压,那么m+n与p的关系
如何?
C
0
A或B
t1 t2 t3
时间
练 1、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 Q(Q>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
习:系曲线。图中坐标有A、B、C、D、E 5点,其中表 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C点 。
v
v正 v逆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
因素可能是 a.加入(正)
t1
t
催化剂 b.当m+n=p+q 时增大压强。平衡没有
移动。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
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的 转化率
B的
T1
转 化
T2

P1 P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