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增改之后土地整治该如何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口快速增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成为不可避免的需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规划编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是指对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现实情况的变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原则重新审视,新的城市发展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和综合分析。
其次,需要对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和需求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方向和重点。
然后,需要制定调整和修改方案,其中应包括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区位、用途、功能、发展方向和规模等各方面的内容。
最后,制定并实施具体的配套措施,如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土地整治和修复等,以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
对于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修订和修改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
其次,应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依法依规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修改程序,避免滥用、乱用和错用职权。
再次,应重视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主动开展社会调查和评估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
最后,应强化质量管控,明确责任,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更好地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利用粗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这些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需要立足长远,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逐步推进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优化。
总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修改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规划调整和修改工作,确保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升级。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效益研究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效益研究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和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利益分配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综合效益研究,对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施,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意义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是保障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根本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综合效益研究,可以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指导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高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对农田土地的整理、水利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土地整治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还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社会效益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
通过对农田土地的整理,可以减少农田的荒芜和废弃,提高土地的保育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完善水利设施,可以提高农田的抗旱抗涝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
(三)生态效益(一)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具体情况,掌握土地整治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进展情况等。
土地整治项目运营方案
土地整治项目运营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土地整治项目作为解决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项目是指通过对城市土地进行规划、整理、开发和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土地资源的供给,并且调整土地利用关系,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的一种综合性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土地整治项目的运营方案,就是针对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资源供给,调整土地利用关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资源供给2. 调整土地利用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3.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质量4. 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三、项目内容1.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潜力,为后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土地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导。
3. 土地整理与开发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理以及开发利用,包括城市土地的整理和重组、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包括生态公园建设、湿地保护、水系修复等措施,改善土地的生态质量。
5. 土地管理与监测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体系,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运营机制1. 组建专业团队组建由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具备土地整治项目运营所需的专业能力。
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
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推动着城市发展建设,一方面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6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自然资生态修复函〔2020〕37号)》进一步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细则,为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指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实施对于进一步提升乡村耕地保护效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定位准确、以人为本、分类实施,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综合性整治才可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形势正在逐步转变。
同时,在农村振兴战略中,要改革和完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总体目标和基本流程,通过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创新土地综合整治理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认为更新观念更倾向于战略发展水平,缺乏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的更新观念不利于更新观念的发展。
以振兴村庄为目标,工作环节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整合整体整治战略,实现土地整治总体目标。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概述所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指按照区域性、系统性的治理理念,针对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实施全域规划和治理,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全新格局[2],其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能够有效解决区域土地利用效率低、混乱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其次,可以实现土地整治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升级土地治理的层级,实现空间层次的治理。
再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土地资源效用,能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土地整治现存问题2.1对人居环境改善考虑不足新时期的整治工作环节,部分工作人员因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全面,将整治工作笼统地认定为是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造成工作上的疏漏,忽视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最终影响工作效果。
2.2各部门缺少深入协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到多方面内容,想要获得良好效果就要加强水利、环保、自然资源多方面协作。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融资模式创新和对策建议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融资模式创新和对策建议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一体化的综合整治措施,旨在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融资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资源和资金的有效配置对于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针对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融资模式创新和对策建议。
一、多元化融资模式创新1.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可以采取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综合整治项目的投资和经营,共同分担风险和获得回报。
2.探索土地资金化方式:在土地利用方面,可以探索将土地转化为金融资产的方式,通过土地增值收益或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方式融资。
可以将土地收益权作为金融产品进行发售,吸引个人或机构进行投资。
3.发展地产证券化:在城市建设方面,可以发展地产证券化,将不动产转化成为证券,通过发行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吸引资金投向综合整治项目。
4.创新环境税制: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考虑建立环境税制,通过对环境污染者征收环境税的方式,获取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资金来源多元化1.增加中央财政支持:加大中央财政对综合整治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财税扶持等方式,支持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2.引导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城投债等途径融资,将融资资金用于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
3.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手段,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参与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投资,增加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4.推广“土地增值税直接划归地方”政策:建立健全土地增值税直接划归地方的财政制度,将土地增值税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三、建立长效融资机制1.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专项基金,用于筹措综合整治的资金。
该基金应具备长期稳定的来源和专户管理机制。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规划活动。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方面,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可以对农村散片土地进行整合,减少农耕用地的碎片化,提高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
另一方面,土地整治规划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可以提高农田的耕作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种植、养殖等农业活动的收益。
其次,土地整治规划可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将土地资源用于更具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活动,增加农民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的收入。
此外,土地整治规划还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土地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同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
因此,加强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规划设计和实施,推动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助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2024年中国土地整治行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前景
2023-11-06contents •行业概述•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挑战与对策•行业前景预测•相关案例分析目录01行业概述土地整治是指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政策手段等,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目的。
土地整治包括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农村、城市、工业园区等多种类型。
土地整治的定义1土地整治的重要性23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从而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整治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土地整治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推动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古代,土地整治已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积累,如古代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等。
古代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的历史与发展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整治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出现了许多土地整治项目和政策。
近代土地整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土地整治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一。
现代土地整治02行业发展现状行业规模与增长行业规模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额逐年增加。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土地整治行业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情况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土地整治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
未来几年,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0%以上。
主要参与者国有企业中国土地整治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如绿城中国、万科企业等也积极参与土地整治行业,它们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或通过招标获取项目。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土地整治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它们通常通过设立土地整治平台来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推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本文将从试点的背景、实施的目标、重点工作和实施的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试点的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持续提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存在着不合理和低效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推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二、实施的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具体来说,试点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城市和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水平,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
三、重点工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试点区域应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利用方向和目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加强土地整治。
试点区域应加强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复垦、整治荒地、土地改良、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等方面,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3.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试点区域应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土地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4.加强土地保护。
试点区域应加强土地保护工作,包括保护耕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强土地监管。
试点区域应加强土地监管,建立土地监管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实施的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陷四大困局!2023你该如何破局?(附编制方案与实施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陷四大困局!2023你该如何破局?(附编制方案与实施路径)重磅推荐:【成都站】2023年3月18-22日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实操总裁峰会(可在文章尾部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15个问题· 工作依据·o 2020.1.2中央1号文指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o 2019.12.10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o 其他政策规定及实践经验总结· 发展历程·o 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o 2008年浙江部署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o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o 2015年“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o 2016年“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o 2017年“土地整治服务”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国标o 2018年3月《土地整治术语》行业标准发布实施o 2020年3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入土地整治发展高级阶段。
强调内涵、目标、手段、效益的综合性特征· 指导思想·o 3个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o 2个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o 1个为主:自然恢复为主· 根本目的·优化乡村布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2个定位要把握·o 土地整治是解决国土空间问题、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平台和抓手o 土地整治是顺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关键之举· 3个站位要明确·o 乡村振兴o 生态文明o 脱贫攻坚· 4项活动要统抓·o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o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o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o 高标准农田建设·四位一体搞整治·o 低效土地整理o 损毁土地复垦o 未利用土地开发o 污染、退化土地修复· 3项任务要落实·o 农用地整理o 建设用地整理o 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3条红线不能破·o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o 城镇开发边界红线o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7个观念要转变·o 范围:从单一类型土地整治项目向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全域综合整治转变o 对象:从对土地特定要素整治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整治转变o 内涵:强调生态功能提升和文化内涵o 路径:从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转变o 措施:破除工程思维,要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解决好自然恢复o 村庄整治类型多样:可分为聚集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o 政策:改变单打一局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作者:夏方舟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8年第10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认为是土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历程:由最初临时、简单局部的微小改造,到现代长期、综合、复杂的大型改造,从古代大禹治水和各代开挖运河到现在的全域整治、南水北调等等,土地整治逐步由零星、分散、简单的整治活动向综合、有序、系统的全面整治演化。
随着发展诉求转变,土地整治在每个时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的提出,必然具备其相应的发展背景、系统内涵和重点趋势。
一、发展背景(一)1949-1984年“土地规划”概念侧重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整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重点。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土地整治以“土地规划”概念为标志,旨在通过工程技术与方法组织土地利用,侧重于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及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权属的调整。
20 世纪60 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土地整治转向以农田基本建设,以平整土地、合并田块、兴建新村、整理沟渠和道路为主要内容。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之后,为了推进“四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整治又倾向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重大的战略规划任务,强调规划性、战略性和地域性。
(二)1985-1996年“土地整理”概念显化在这一阶段,由于“市场”概念的逐步引入,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被大量转作建设用地和林、果、渔生产用地。
“六五”期间,耕地年均减少量达48.7 万公顷,1985 年耕地减少量高达100 万公顷,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
随着资源的进一步消耗和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堪忧前景逐步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伴随着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和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人地关系的正确处理,逐步摒弃单纯扩大开发规模的资源利用理念,转向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地税局十项措施抓好“营改增”后组织收入工作
地税局十项措施抓好“营改增”后组织收入工作1.商南县地税局十项措施冲刺“双过半”收入目标一是深化国地税合作,源头控管抓收入。
全面落实《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2.0版》,主动加强与国税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在国税部门派驻人员、设臵征收窗口、委托代征等方式,重点做好代开发票涉及的各地方税种的征收,从源头上堵塞税收流失。
二是落实全员扣缴,实现精细化管理。
全面落实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制度,掌握纳税人税源基本情况,不断提高收入分析质量,有效实施风险应对,提升个人所得税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应收尽收。
三是实施动态监控,加强土地增值税管理。
全面开展土地增值税税源状况的摸底调查,动态掌握符合清算条件的项目底数;强化清算申报,严格执行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核定征收规定;依据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指南制定清算审核计划,收集清算审核资料,开展清算审核工作。
四是巩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
健全存量房评估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做好评估价格的动态维护与及时更新工作。
建立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流程中各岗位间的制约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细化工作内容和要求,实行痕迹化管理。
五是加强风险识别,提高评估、稽查工作质效。
全面完成市局推送的评估任务,对收入持续下滑的税种、行业和明显异常的产业进行全面核查评估,消除疑点、堵漏增收;继续抓好“营改增”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开展以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抽查和轮查、涉税举报案件和发票违法犯罪打击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地税联合稽查。
六是深化农村税收网格化管理,加强零散税征管。
组织召开全县农村税收网格化管理推进会,加强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团干的培训,充分调动协税护税人员发现税源、控管税源的能力,重点加强对小型采矿点、河道采砂点、农村砖厂等零星税源的监控;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耕契”两税、乡镇房屋出租和其他零散税收流失的问题。
七是挖掘“两税”新情况,探索“两税”管理有效模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模式及收益回报解析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模式及收益回报解析•一、政策梳理•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招标投标形式参与土地整理、复垦等工程建设”,这为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类项目明确了政策指向,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政策梳理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返还指标交易收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根据土地整治规划投资或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对于耕地开垦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以及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类资金投入所补充和改造的耕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所补充和改造的耕地,以及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形成的新增耕地节余部分,均可纳入补充耕地管理,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探讨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了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以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为参照,合理统筹各项整治工作,方可为土地整治工作高质量完成奠定基础。
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职能工作人员要在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意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整治工作框架,以科学有效的策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因此,本文将以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与内涵为切入点,详细探析具体工作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乡村人口的经济收入,并且是加快完成小康社会构建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一环。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水平高低,将会决定乡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稍有不足便会对土地整治工作产生负面作用,影响乡村土地的利用率,不利于乡村经济发展。
所以,为了转变发展思维,有必要加大对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路的研究,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对策,对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和内涵所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的是以乡镇为工作主体,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来提升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对未开发或遭受环境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升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为促进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乡村应对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整理出准确的耕地资源信息,随后对耕地资源进行二次分配,使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为了高质量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整治思路为指导,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协调好各个整治工作内容,如果遇到技术性难题,则要想方设法快速解决,让乡村土地资源可以得到系统化的整治,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提供帮助作用。
二、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必要性1、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搭建平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方可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速度。
如何进行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合理的土地整理和利用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整理与土地利用规划,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土地整理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人居环境的品质。
土地整理可以解决土地碎片化、低效利用和开发不平衡等问题,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综合效益。
当城市扩张导致土地碎片化和交通瓶颈时,土地整理可以将零散的土地片段整合为连续的用地区域,提高用地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此外,土地整理还可以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平衡城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二、土地整理的原则和方法(1)综合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土地整理涉及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和协调,必须综合考虑居民、开发商、政府等各方的诉求。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公平公正的土地交易和资源配置。
(2)科学评估土地资源的价值和潜力土地整理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了解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通过对土地的地理、生态、经济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为土地整理和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3)采用综合适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土地整理既要尊重自然,又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综合适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兼顾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城市中心区聚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步骤(1)确定土地利用的整体方向和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应该从整体上确定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立相应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
这一步骤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指导原则。
(2)制定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根据整体方向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
附件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战略部署,根据土地整治工程计价实际需要,制订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执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以下简称《定额标准》)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投资预算中工程施工费编制;其他投资或其他阶段的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费编制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二、调整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
(二)《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明电〔2016〕1号)。
(三)《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
(六)《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
(七)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三、费用组成(一)营改增后土地整治工程费用的组成内容除本方案另有规定外,均与现行《定额标准》的有关内容一致。
(二)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费中的税金是指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调整到企业管理费中。
四、计价规定(一)营改增后,土地整治工程造价(工程施工费)应按“价税分离”原则计算。
具体要素价格适用增值税税率执行财税部门的相关规定。
(二)工程造价按以下公式计算: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11%)。
其中,11%为建筑业增值税税率,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材料价差之和,各费用项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税前工程造价以不含增值税价格为计算基础,计取各项费用。
(三)土地整治项目设备购置费及其他费用的计价规则和费用标准也应按“价税分离”原则进行调整。
2023年土地整治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土地整治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土地整治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不断增多,整治范围不断扩大,整治难度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一、市场规模
土地整治行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目前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甚至更高。
出于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各级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整治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催生了土地整治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土地整治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比较分散,主要由一些大型土地整治企业以及中小型土地整治企业组成。
大型土地整治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能够承担较大的土地整治项目,且较强的市场整合能力也使得其容易获得政府采购项目,成为土地整治行业中的强者。
而中小型土地整治企业由于劣势,难以承担较大的土地整治项目,通常主攻单项业务过程,所以市场份额较大。
三、市场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土地资源的枯竭和污染,土地整治行业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环保、规划等部门对土地整治的加强管控也将促进行业的发展。
未来,应该注重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
土地整治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战略规划
土地整治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战略规划土地整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改良、整合和优化,以提高土地的产出和利用效益,同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缓解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的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并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土地资源支持。
首先,土地整治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产出和利用效益,从而减少对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开发需求。
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城市、工业用地等不同功能区域,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集约化管理。
同时,土地整治还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农田产量和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
这样一来,土地整治可以降低对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开发需求,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从而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土地整治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可以对环境受损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恢复退化的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源涵养能力和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这些举措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土地整治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土地资源支持。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对于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土地的需求。
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提高农田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此外,土地整治还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持,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这样一来,土地整治可以提供可持续的土地资源供应,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024年土地整治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土地整治服务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回顾了土地整治概念及其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接着,介绍了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角色。
最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 引言土地整治是指通过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土地资源综合价值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土地整治服务市场是提供土地整治相关服务的市场,包括土地整治规划、项目评估、工程施工、监测评估、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土地整治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土地利用效益和收入水平,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1 发展趋势土地整治服务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高度市场化:土地整治服务市场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多元化服务:土地整治服务范围逐渐扩大,除基础工程建设外,还涉及综合管理、生态修复等领域。
- 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2.2 特点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土地整治项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回报相对较为缓慢。
- 需求多样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土地整治服务需求也存在多样化。
- 地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土地整治需求和市场规模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
3. 土地整治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角色土地整治服务市场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科研院所等。
各参与方在土地整治服务市场中发挥着不同的角色: - 政府:负责土地整治规划、政策制定及监管等工作。
- 企业:提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服务,承担具体工程任务。
探讨国土综合整治中土地整治的转型发展
探讨国土综合整治中土地整治的转型发展摘要:新常态下的土地整治,应当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人”的发展,体现乡村文明;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土地整治加强污染治理,扩大承载能力,推进景观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土地整理要强调以人为本,强化公众参与,促进节约集约,提高利用效率,树立国际理念,推进区域统筹。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治;转型与发展环顾世界,欧美国家都经历了社会工业化,在实现经济飞越的同时,也造成了各自领土范围内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
随后,以欧美为主的土地综合整治活动进入活跃期,为树立健康经济发展理念提供了范例。
发展中国家也借鉴了这一经验,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改良机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利用。
1、土地整治的基本要求在土地整理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常态下,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长期粗放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多方面的新挑战。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的市场发展方式已经从质量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
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这种现象使得中国经济无法实现快速增长,农业发展也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
在新常态时期,我国土地整理模式的转变应以收入增长为方向进行调整,增加农产品收入,改变传统发展背景下的土地管理模式,将一些分散、碎片化的管理模块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组织化的模式,从而提升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
新常态时期,土地整治仍要以加强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合理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大规模集中连片基本农田建设,合理开发增加耕地数量,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同时,农地整治要创新推进农田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新科技产业化,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从土地整治、农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整合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农业科技创新基金、规模经营奖励基金,提高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增改之后土地整治该如何发展
土地整治是我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重要举措,土地整治关系到土地的发展问题,城乡的发展问题,在营增改出来之后,我国的土地整治该如何发展成了瞩目的问题。
全面“营改增”对土地整治行业的影响分析
现行土地整治项目计价管理政策无法完全适应新制度要求。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明确,工程施工费的费用构成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营业税税制下,税金计算以含税费用为基础计算的,包括了增值税的进项税款,存在重复计税。
而增值税是对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税,具有“逐环节抵扣”的特点。
增值税税制下,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销项税额计价基础为不含税价格(裸价),进项税款不纳入成本,不作为税前工程施工费的组成,且必须经过税务部门认证后方可用于抵扣销项税额。
“营改增”后,对新建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评审、招投标,以及在建土地整治项目预算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关于工程施工费的费用构成、税金的概念及内涵、计价规则等内容,已不能适应增值税税制相关政策要求。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企业纳税筹划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如何使自身税负下降,是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按照《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企业,其“应纳税额”是通过“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计算得出的,所以,进项税抵扣是决定企业税负上升还是下降的关键所在。
施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等成本支出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规定的180天内报经税务机关对“进项税额”进行认证登记后可以按期循环抵扣。
但是,只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税务机关认证后方可作为“进项税额”用于抵扣。
土地整治项目实际工程建设中,很多企业在采购砂土石等材料时,材料供应方多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商户,甚至是农民,很难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税负就会因无法抵扣进项税而增加。
另外,销项税发生时,如果不能合理匹配进项税,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流动资金占用和不可退税的风险。
土地整治行业应对全面“营改增”的措施
调整工程施工费的计价体系
一是调整费用构成。
将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费中“税金”名称调整为“增值税销项税”,其内涵调整为“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工程施工费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取消原费用构成中的“营业税”,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调整到“企业管理费”中。
二是调整计价规则。
将工程施工费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工程施工费=税前工程施工费×(1+增值税税率)。
其中,增值税税率按现行建筑业增值税率11%计取,税前工程施工费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材料价差之和,各项费用项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的价格(裸价)计算。
三是调整基础单价。
人工预算单价不作调整。
材料预算单价组成内容中,材料原价、包装费、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均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裸价)确定。
主要材料限价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裸价),限价标准不做调整。
施工用风、水、电预算价格的计价基础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裸价)。
施工机械使用费中的一类费用按调整后的台班定额计算,二类费用中的燃料动力费均以不含增值税价格(裸价)的基础价格计算,人工费不做调整。
四是调整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一类费用中的折旧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通过设置调整系数适当调低成为不含增值税费用(裸费),安装拆卸费定额不做调整,二类费用定额不做调整。
五是明确其他费用调整事项。
工程施工费中的措施费、间接费费率和利润率不做调整。
税金调整为“增值税销项税”,计算公式调整为:增值税销项税=(直接费+间接费+利润+材料价差)×增值税税率,其中,增值税税率按现行建筑业增值税率11%计取。
施工企业合法合规降低税负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
按照《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要求,根据年应税销售额是否达到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规定标准,申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
科学统筹规划企业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活动,打通与上下游企业的进项与销项业务往来,建立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企业要加强“营改增”政策培训,确保业务和财务人员提升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合同管理。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到企业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业务合同种类繁多,主要有施工合同、材料采购合同、设备采购合同等。
企业应按照增值税制相关政策要求,安排法律专业人员修订合同范本,完善合同条款,严格合同审批,为工程建设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应明确合同价款是否含税,甲方供应涉及的增值税如何处理,发票提供的类型、税率、时间及假票的法律责任,付款方式、时间以及拖欠责任等相关条款约定。
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匹配进项税额。
企业要按照合同约定及工程建设进度,科学编制资金收支计划,统筹做好纳税规划。
根据增值税应税项目,确定不同的计税方法,选取相应销项税率,根据合同约定了解掌握把控销项和进项情况,做好统筹。
要妥善保管好增值税发票,
合法、合规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立发票台账,便于统一管理。
对于无法抵扣的销项要分开计价、分开核算,分开管理。
加强对营增改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土地整治的重视度是合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必要举措,营增改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改革,土地整治作为我国完善土地资源的一项重大举措,两者结合了解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