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难点突破
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克服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克服策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是学生在中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时会遭遇困难,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策略。
第一篇范文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时,往往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遇到困难。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以下几个好习惯:1.定时复习: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学生应该在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2.做好笔记: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以便于课后复习。
3.注重实践: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转变学习观念1.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应该主动查找资料,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2.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不仅仅为了应对考试,更要关注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提高学习方法1.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
2.分散学习,避免突击:化学知识繁杂,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分散学习,避免在考试前突击。
3.创造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四、培养兴趣和自信心1.发现化学之美:学生应该学会发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表扬和鼓励: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设置合适的目标: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不断挑战自己。
总之,克服初中化学学习困难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些策略,学生一定能够克服化学学习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当今教育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初三化学重难点突破
初三化学学科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分子的构成、化合反应、物质的性质、电化学反应等。
下面是一些初三化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学习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知识点。
2.加强记忆:化学知识点较多,需要加强记忆。
可以使用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视
觉化记忆、语言记忆等,帮助记住重要的知识点。
3.多重练习:多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使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做题、模拟考试、讨论等。
4.请教老师或导师: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导师求助,解决
学习中的问题。
5.积极参加课堂:积极参加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学
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6.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化学知识需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包括勤奋学习、自
觉学习、积极学习等。
这些态度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7.参加化学竞赛:参加化学竞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增强学习兴趣。
可以
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化学竞赛,与其他学生进行竞争,提高学习动力。
希望这些建议能为你的学习带来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困难,欢迎随时来问我。
初中化学难点突破范文
初中化学难点突破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难点突破一、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能力。
初中化学中,气体溶解度的学习是学生们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1.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气体分子从液体中逸出,使溶解度减小。
例如,打开一瓶汽水时,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而产生大量气泡。
2.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这是因为压强的增大会使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溶解速率增加,从而使溶解度增大。
例如,深海中的生物能够生存,是因为深海的高压环境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从而为生物提供了足够的氧气。
二、化学平衡的理解与应用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正反两个方向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初中化学中,化学平衡的学习是学生们的又一个难点。
以下将从化学平衡的理解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1.化学平衡的理解(1)动态平衡: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的一种,是指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仍在进行,只是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
(2)条件平衡: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压强、浓度等。
改变这些条件,平衡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2.化学平衡的应用(1)沉淀溶解平衡:在溶液中,某些离子会结合生成沉淀,当沉淀的生成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硫酸钡和氯化银的溶解平衡。
(2)酸碱平衡:在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当酸和碱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达到酸碱平衡。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
三、溶液的浓度与稀释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一个指标。
初中化学中,溶液的浓度和稀释的知识是学生们的又一个难点。
以下将从溶液浓度的概念和稀释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初三化学复习中的学习困难解决与突破
初三化学复习中的学习困难解决与突破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科学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很多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初三化学复习中的学习困难,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一、记忆难题1. 难以记住大量的化学知识点在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反应方程等知识点。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者记忆难度较大的内容,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
解决方案:- 制定合理的记忆计划:将知识点分成小部分,每天专注学习一小部分,通过温故知新巩固记忆,逐渐积累知识。
- 制作记忆卡片:将关键知识点写在卡片上,通过反复回忆、复习,加深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 运用联想和比喻: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比喻,便于记忆和理解。
2. 记不清楚实验步骤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验步骤繁多,容易混淆和遗忘。
解决方案:- 细心观察和复习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步骤,回家后及时复习巩固。
- 制作实验笔记:将实验步骤和实验要点记录下来,形成实验笔记,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
二、概念理解困难1. 对于化学概念的混淆化学概念之间常常有着微妙的联系和差异,容易混淆,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
解决方案:- 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多读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 制作概念思维导图:通过绘制概念思维导图,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图形化展示,加深理解。
2. 理解化学公式和方程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理解和应用化学公式和方程时常会遇到困难。
解决方案:- 实践演练:多做练习题,提高对于化学公式和方程的应用能力。
- 深入分析反应原理:通过分析反应原理和实例,理解化学公式和方程的具体应用场景。
三、解题思路遇阻1. 答题时思路被卡住在做化学题目时,有时候思路会被卡住,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无法解答问题。
如何帮助初三学生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难点
如何帮助初三学生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难点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常常给初三学生带来许多困扰。
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难点,需要有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个别化的辅导方式。
本文将探讨一些帮助初三学生克服化学难题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化学之前,初三学生首先需要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他们应该系统地学习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学键等基本概念,理解化学计算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同时,初三学生应该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反应类型以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应该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做实验,初三学生可以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
此外,学生应当培养科学思维,学会关注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思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三、理解原则与规律化学问题常常涉及反应性质、结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等方面。
初三学生应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则和规律,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和特征。
对于涉及摩尔关系和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总结积累经验,提高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加强练习和问题解析练习和问题解析是巩固化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初三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练习,分析和解决不同难度的化学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资料,借鉴已有的解题方法和经验,拓宽问题解决思路。
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教学对于初三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老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示范实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六、提倡学生互助学习和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难点。
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互相解答问题,共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化学学习社区,参与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七、重视考试前的复习和总结考试前的复习和总结是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回顾学习内容的重要阶段。
初中化学难点攻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难点攻克第一篇范文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难点不仅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习成绩。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和攻克。
难点一: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原子和分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同学们往往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
攻克方法1.同学们需要明确原子和分子的定义。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化学性质;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能独立存在的粒子。
2.通过实例来区分原子和分子。
例如,水分子(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而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3.掌握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如原子具有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等特征,而分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同学们在书写方程式时常常出现错误。
攻克方法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
2.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如元素符号、数字表示原子数等。
3.练习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注意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和状态表示,如“+”表示反应物相加,“→”表示生成物等。
难点三: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同学们在计算浓度时常常出错。
攻克方法1.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掌握浓度计算的基本公式,如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3.练习不同浓度计算方法的应用,如从稀释溶液中计算原溶液浓度等。
4.注意单位的转换,如质量单位由克转换为千克、体积单位由毫升转换为升等。
难点四: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攻克方法1.熟悉实验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等。
2.掌握实验安全常识,如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佩戴防护用具等。
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如溶液的滴加速度、反应时间的控制等。
初中化学难点突破(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难点突破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难点突破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难点,这些难点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进度,还可能对我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因此,突破初中化学难点是提高我们学习成绩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针对初中化学中的几个难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原子结构的理解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学习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原子结构时会觉得难以理解。
(1)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如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等。
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电子的排布。
(2)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离子晶体的结构。
理解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识别: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正确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
这需要我们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组成。
(2)化学计量数的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
确定化学计量数需要我们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3.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初中化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和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化学中有许多类型的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了解这些反应类型有助于我们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 化学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实验操作:熟悉各种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如过滤、蒸馏、萃取等,有助于我们进行化学实验。
(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化学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关键。
初中生化学学习难点攻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化学学习难点攻克第一篇范文:初中生化学学习难点攻克在化学的世界里,初中生们将面临许多挑战与难点。
这些难点不仅考验着他们的知识储备,也考验着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初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攻克策略。
难点一: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首先要面对的难点就是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由于化学概念往往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初中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攻克策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化学键的概念时,可以以铁链和铁环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学键的连接作用。
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科普书籍,增强对化学现象的理解。
难点二:记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然而,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往往会觉得难以记忆和理解。
攻克策略:要求学生在记忆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记住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要理解反应的实质。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化学方程式与反应原理有机结合,从而加深记忆。
难点三: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初中生在实验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
攻克策略:在实验前,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难点四:解决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是检验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常常会因为分析不深入、思路不清晰而难以得出正确答案。
攻克策略:教会学生运用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如逆向思维、比较法等。
此外,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难点五:应对化学考试化学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考查他们的应试能力。
初中生在应对化学考试时,往往会因为考试技巧不足、心态不稳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中考化学必考方程式汇总(重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必考方程式汇总(重难点突破)默写版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非复分解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现象:石灰水由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 +O 2点燃——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_________:(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____________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 2O 通电——2H 2↑+O 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_________,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相关知识点:(1)______产生氧气,负极产生______:(2)氢气和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 +H 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_______________:(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______:(3)_________是氧化钙,熟石灰是____________:(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 3 =====MnO 2△2KCl +3O 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_________,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流程题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流程题1.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2.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
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
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1)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 Si+2x 高温,则x 的化学式为 。
(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
若在H 2还原SiHCl 3,过程中混入O 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3)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物质A 需要循环使用,A 的化学式是 。
3.实验小组从X 、银、铜、锌四种金属的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丙。
流程如下:(X 在化合物中为+2价)(1)气体Q 为 (填化学式)。
(2)滤液 A 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种。
(3)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实验,不能验证银、X 、锌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填字母)。
A .锌、 4XSO 溶液、银B .4ZnSO 溶液、X 、银C .锌、X 、稀盐酸、 3AgNO 溶液4.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 3)、赤铜矿(主要成分:Cu 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取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需要研成粉状,是为了 。
(2)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③32ZnCO ZnO 800+CO ↑℃;③28002ZnO+C Zn+CO ↑℃;③ (赤铜和木炭粉反应)。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
(3)气体A 中,除CO 2外还会含有CO ,写出其中产CO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重难点突破)
一.基本素材 (一)一变二
1.
2.
3.
4.
5.
1.
2.
3.
4.
1.置换类
2.还原类
3.氧化类
4.氧化物、酸碱盐类
二.特定素材 (一)直线型互变
1.直线型“两点”互变(含同元素)
(1) (2
) (3)
(4)
(5) (6)
(7)
(8)
2.直线型“三点”互变
(1 (2
(3
(4
三.试题常用框图素材 (一)同元素变化 1.循环类三角形变化
2.指向类三角形变化
3.指向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4.循环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二)异元素变化 指向型三角形变化
(三)四边形类变化 1.殊途同归
2. 循环
(四)杂类 1.一变三
2.“二”变“三”
3.二变三
四.六个“核心”变化
O 2、H 2 、H 2O 、CO 2、CO 和Na 2CO 3等六种物质,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变化列举如下。
(一).二氧化碳的变化
(二).水的变化
(三).氧气的变化
(四).一氧化碳的变化
(五).氢气的变化
(六).碳酸钠的变化。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流程题 初中化学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流程题1.利用食盐水制取ClO2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装置I中发生的反应为NaCl +3H2O 通电NaClO3+3H2↑;Cl2是一种有毒气体。
(1)ClO2中Cl的化合价是。
(2)完成装置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4HCl = 2ClO2+Cl2↑+2 +2H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装置Ⅲ中H2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ClB该生产过程需要消耗电能C Cl2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
(1)试剂A的化学式,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
(2)该工艺中生成碳酸钡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
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过滤B.吸附C.沉降D.蒸馏(2)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加压前后,如图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Ⅲ溶质质量分数Ⅲ溶剂质量Ⅲ溶液质量Ⅲ溶质质量(3)从海水中制备食盐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Ⅲ、操作Ⅲ的名称是。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上述反应ⅢⅢⅢ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Ⅲ、海水中含有氯化镁,为什么在工艺流程中要重新制得。
4.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
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化学反应CO2+C光能2CO,现有CO2 4.4吨完全反应可生产吨一氧化碳。
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1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突破九年级化学学习难点轻松应对挑战
突破九年级化学学习难点轻松应对挑战化学作为一门普遍存在于中学教育中的科学课程,常常被许多学生视为难以攻克的学科之一。
然而,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突破化学学习的难点并非不可能。
通过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应对化学学习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难点,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 完善基础知识化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是我们理解更复杂概念的起点。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花时间巩固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回顾八年级的学习内容,温习化学元素周期表、离子式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此外,我们可以使用化学学习辅助材料,如教科书、学习指南和在线资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2. 积极参与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参与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九年级学生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活动性实验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眼见到化学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
3. 制定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计划是突破化学学习难点的基础。
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学习进度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计划中,我们可以列出每个学习难点的具体内容,以及预计需要花费的时间。
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及时消化吸收学习内容。
4. 多做练习题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常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概念,我们可以多做练习题。
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化学问题,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回顾和分析已解答的题目,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5. 寻求帮助和支持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难点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把问题放在心里。
我们可以积极寻求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和支持。
老师可以给予我们专业的知识指导,同学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助,家长可以提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如何在复习中突破化学难题
如何在复习中突破化学难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各种难题,影响学习效果。
要想在复习中突破化学难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化学的基石。
要想突破化学难题,首先要深入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途径,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学习。
2. 建立知识体系化学知识点繁多,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建立知识体系有助于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知识体系:•按照化学学科的分支,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等;•按照化学反应类型,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按照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将知识点进行划分,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3. 做好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整理笔记和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做好笔记和总结的一些建议:•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录关键信息和核心观点;•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知识结构;•定期回顾和更新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题目和实验操作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突破难题,必须加强练习和实验操作。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实践能力:•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
可以做课后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等;•实验:参加实验课程,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5. 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化学题目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计算、推理和分析。
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以下是一些建议:•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和常见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化学原理和公式进行计算和推导。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 (1)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
铁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②②可通过同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该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写出转化②的实验现象 。
(3)转化②需两步完成,写出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工业炼铁的流程图如下。
②转化②或②都能用于表示炼铁的原理,写出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工艺中CH 4的作用是 (任写一种)。
②合成气(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醛(CH 4O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转化②生成的Fe (OH )3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某同学想探究转化②生成的Fe (OH )2的颜色实验如下:资料:Fe (OH )2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FeSO 4溶液,然后滴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过程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a .()4242FeSO + 2NaOH= Fe OH + Na SO ↓b .()()2234Fe OH +O +2X=4Fe OH②b 反应中,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②Fe (OH )2是 色沉淀。
②为更清晰地观察Fe (OH )2沉淀的颜色,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②为能较长时间看到Fe (OH )2沉淀产生,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冷却后再滴入,目的是 。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我们身边有很多种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图是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b.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c.硅的元素符号为Sid.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沙子(主要成分SiO 2)制取高纯度的Si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②步骤1的反应为()22C+SiO Si +2CO ↑高不纯温,请写出合理处理中间产物CO 的一种方法 。
中考化学难点突破
中考化学难点突破Study Chemistry Happily如何学好化学文科的记忆理科的思维掌握一种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一种题型的掌握需要多次反复训练多背注重基础强化记忆多做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多问目录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 3-92. 其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9-12二.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16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极值法 17-22(2)差量法 23-26(3)金属与酸、盐与酸的反应 26-31(4)无数据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32-36(5)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6-38(6)化学方程式的多步计算 38-38三.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规题 39-442. 质量守恒定律的较难题 45-53四.有关氢氧化钠变质 54-55五.有关溶液的题1. 有关生成物中溶质的成分 56-592. 有关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59-603.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题 61-634.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63-65六.推断题和流程图题 65-72 七.理化综合题 73-74八.其它考点1. 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的题 75-752. 有关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的题 76-763. 有关粗盐的提纯 76-774. 有关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77-815. 有关信息迁移题 81-836. 其他题精选 84-91化学重要背记 92-93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金属Fe和Zn同时放入CuSO4溶液中.Zn先与CuSO4反应,等Zn反应完后,Fe才能与CuSO4发生反应.金属Fe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Fe先与AgNO3反应置换出Ag,等AgNO3反应完后,Fe才能和Cu(NO3)2反应置换出Cu.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1.【19•河南中考】 23.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
2024年中考化学重难点突破--综合应用题1.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请回答: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钾、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都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过滤可分离固体和液体。
(1)若固体A为纯净物,反应①的符号为,若固体A为混合物,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滤液H中所含有的物质除了水之外还有(填化学式)。
(2)在反应①中,固体B在反应前后的都没有变。
(3)金属Z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反应①的现象是。
(4)实验室用反应①制取X,应选择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从下图装置中填合适字母)(5)若气体X转化为气体Y的反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则Y的化学式为,Y是密度比空气大,易与水反应的气体,若要收集Y应选择装置(从上述图装置中填合适字母)。
2.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开展项目式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如图实验中观察到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不燃烧b.不支持燃烧c.密度比空气大d.无色无味探究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验证二者的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
CO的试管分别倒插入足量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①反应物减少:图1中,将两支充满2观察到,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新物质生成:图2中,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注入一定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内溶液倒流入烧瓶内,且溶液变浑浊,使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探究三: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3)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
①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①请将C装置中物质的名称填写在图中虚线框内。
探究四:“碳捕捉”与“碳转化”(4)某工厂利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捕捉”并转化为碳酸钙固体。
初中化学知识难点突破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难点突破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难点突破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电子带负电。
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一种规律,它表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将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中有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式,它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
平衡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要通过平衡化处理才能成为平衡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原子序数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三、溶液与浓度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液的性质取决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
溶液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一个指标。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等。
浓度越高,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越多。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稀释和浓缩来调整。
四、酸碱反应与pH值1.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酸和碱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
酸是能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酸碱反应可以分为强酸强碱反应、强酸弱碱反应、弱酸强碱反应和弱酸弱碱反应等。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它的数值范围是0到14。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pH值等于7,溶液呈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能力
中考化学难点突破
Study Chemistry Happily
如何学好化学
文科的记忆
理科的思维
掌握一种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一种题型的掌握需要多次反复训练 多背 注重基础 强化记忆 多做 巩固知识多问
如需打印加微信联系授权,微信号qilaoshijiaonihuaxue
目录
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如需打印加微信联系授权,微信号 qilaoshijiaonihuaxue
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 3-9
2. 其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10-12
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3-15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极值法 17-21 (2) 差量法
22-25 (3) 金属与酸、盐与酸的反应 26-31 (4) 无数据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32-36 (5) 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6-37 (6) 化学方程式的多步计算 38-38 三.质量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规题
2. 质量守恒定律的较难题
39-43 44-51 52-53
四.有关氢氧化钠变质
五.有关溶液的题
1.有关生成物中溶质的成分54-57
2.有关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57-57
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题58-60
4.有关溶解度的计算61-62 六.推断题和流程图题63-68 七.理化综合题69-70八.其它考点
1.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的题71-71
2.有关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的题72-72
3.有关粗盐的提纯72-73
4.有关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74-77
5.有关信息迁移题77-79
6. 其他题精选80-88
化学重要背记89-90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
金属 Zn 和 Fe 同时放入 CuSO
4
溶液中.
反应进程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Zn 和 Fe 均不足ZnSO
4 FeSO
4
CuSO
4
铜
Zn 不足,Fe 恰好与 CuSO
4 溶液完全反应ZnSO
4
FeSO
4
铜
Zn 不足,Fe 过量ZnSO
4 FeSO
4
铜和铁
Zn 恰好与 CuSO
4 溶液完全反应ZnSO
4
铜和铁
Zn 过量ZnSO
4
锌、铜和铁
金属 Fe 放入 AgNO
3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
Fe 先与 AgNO
3 反应置换出 Ag,等 AgNO
3
反应完后,Fe 才能和 Cu(NO
3
)
2
反应置换出 Cu.
【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滤液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离子,滤渣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单质.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铁
(2)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
2
,一定不含有AgNO
3
Cu(NO
3
)
2
反应进程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Fe 不足,不能与 AgNO
3 溶液完全反应AgNO
3
Cu(NO
3
)
2
Fe(NO
3
)
2
银
Fe 稍多,恰好与 AgNO
3 溶液完全反应Cu(NO
3
)
2
Fe(NO
3
)
2
银
Fe 将AgNO
3 溶液耗尽,不能与 Cu(NO
3
)
2
溶液完全反应Cu(NO
3
)
2
Fe(NO
3
)
2
银和铜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铁,可能含有铜 (2)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 3)2,可能含有 AgNO 3 Cu(NO 3)2
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1)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和铁 (2)滤液中一定含有 AgNO 3
Cu(NO 3)2
Fe(NO 3)2
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
(1)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2)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 3)2,一定不含有 AgNO 3,可能含有 Cu(NO 3)2
1.【19•河南中考】 23.某金属(用 R 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 Zn , 相对原子质量小于 65.向一定质量的 AgNO 3、Cu (NO 3)2 和 R (NO 3)3 混合溶液中加入 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 R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了 32%,那么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CO 2 的分子个数比 【
】
A .1 :2
B . 2 :1
C. 2 :3
D. 3 :2
【点拨】:设原混合气体 100 克,气体质量比原来增加 100×32%=32 克,
Zn + CuSO 4 = ZnSO 4 + Cu △m 15-14.8 = 0.2
65
x =13 160
y =32
64 z =12.8 1
0.2g
16-13.6=2.4 CO + CuO Cu + CO 2 △m 80 64 44 16
盘的烧杯中加入 【 】
A .3.5g 氢氧化钠溶液
B .2.8g 氧化铁
C .2.8g 碳酸钠溶液
D .2.4g 镁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点拨】: A + 3B = 2C + 2D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4:1 C .y ≤20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x +y = 75
D .x 的取值范围:0 ≤ x ≤ 30
A .70%
B .40%
C .30%
D .60%
【点拨】: 根据关系式 2HCl ~ H 2O ~ O
73
16
14.6 x =3.2
(8-3.2)÷ 8 =60%
CaO ~ Ca ~ CaCl 2 ~ 2HCl 56 40 111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