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介入一种新的美学精神——访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贝林特教授
什么是美学
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lexader Gottlieb aumgarten,1714-1762年)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他认为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
美学产生以来的历史表明,给美学下定义而能让大家都同意是困难的,然而,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理论,又必须有一个定义。
从美学出现之日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于什么是美学,各种权威性的美学家、美学论著、美学辞典,百科全书,真可谓言人人殊。
对各种不同的定义进行归纳,基本的有五: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科;2、美学是艺术哲学;3、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4、美学是关于对美学词汇进行语言分析的学科;5、美学是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
美学定义18世纪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
从美学诞生至今,关于美学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的定义有五种: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对美学词汇进行语言分析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审美价值的科学。
张法先生说,“美学不是要追求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看历史上各个美学家是怎样下定义的,更为重要的,是美学是被怎样讲述的。
”经典著作四篇对美学范式具有开启作用的文章1.柏拉图开启美的哲学的《大希庇阿斯篇》2.夏夫兹伯里开启审美心理学的《论特征》3.巴托开启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4.维特根斯坦对美学语分析具有影响的《美学讲演录》七本对美学体系具有影响的专著1.康德《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上有两大特点:一,从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美的本质的。
得出一种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审美的基础。
论柏林特的环境美学的意义
论柏林特的环境美学的意义作者:赵叶晴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12期摘要: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因此,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柏林特(Arnold Berleant )为了应付环境向美学的挑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介入模式,它不仅克服了德国古典美学对身体的轻视,对身体参与在环境主体的建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试图身以体的参与为中介,在审美的共在中重建人与环境的连续性,从而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身体;参与性;连续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做到宜居、利居、乐居,这是环境美学的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身体对于环境的审美性参与,但是,传统美学却反对这一种身体的参与。
康德就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因此,只有距离与凝神才能实现这一种审美的观照,而身体的参则会损害这种只涉及对象的纯粹形式的审美;经验主义虽然不像大陆古典主义那样强调理想与思辨,但将身体参与看做是因环境刺激而被动反应的客体,从而忽略了身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重新确定身体参与在环境审美中的意义,不仅是环境美学实现宜居、利居、乐居任务的需要,更是其打破古典美学主客分离的藩篱而重建的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理论必然。
那么,环境美学又将如何定位身体参与在环境审美中的意义呢?一、环境美学认为,身体参与对环境主体性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柏林特[1](Arnold Berleant )为了应付环境向美学的挑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介入模式,它不仅克服了德国古典美学对身体的轻视,还对身体参与在环境主体的建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重视。
虽然柏林特没有明确标榜环境的主体性,但他对斯宾诺莎式无所谓排他性与异质性的环境观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对主体性的召唤。
浅析阿诺德·伯林特的审美功能观
为 了证 明现代艺 术的普遍联 系性和包容性 功能性 ,伯林 特提 以发展时 。它的艺术成功通常也会增加。 出了美学的功能性概念 。它们分别是 :
一
四、人 文功 能
伯 林特 的人 文 功能 指 的不仅 仅 是一 种关 系而是 整个 环 境领域 , 在其 中感知者 和艺术对象在 一种有创造性 的知觉交 换 中经验性地 融合 。这 时 ,功能变成 了积极 的参 与,将艺 术 的对象 的机 械的有机 的和实用 的方 面和主体并人到一个 内在
了 :它是一个包含 在生产和感 知的综合体 中 的理想 ,如同航 划 。从此可理 解 , “ 艺术 在其 中作 为一种重要 的包含 一切 的 船和飞机的运行功 能、手表 和发动机 的平 稳运转赛 马中的有 活动 出现 了 ,于是它实现 了最伟 大的 自我繁殖 和最 圆满的成 功 ,人类体 验的完全 范围集中于对一 种文化环境 的审美中。 效形式 和空 中飞人表演 中的完美 时间选择 。”
艺木 论 坛
浅析 阿诺德・ 伯林特 的审 美功能观
李晓亮 郑 州大学文学院 河南郑州 4 0 0 50 1
摘要 :伯林特认为 ,西方传统将无利 害性和其派生的相关概念作 为美学的信 条是不恰 当的 ;审 美具有较 强的功 能性或者 说 它的 自主性必须 与功 能性并存 。在 《 生活在景观 中》一书 中,伯林特描述 了审美的机 械功 能、有机功能、 实用功 能、以及 包涵和超越这三种功 能的人文功 能,以此来证明 艺术 的依 附性和审 美的结合性 ;来倡导 由分 离到参与的审 美态度转 变,并 以
用艺术 之间的差别必 须被遗忘 。而在此之前 ,休谟 已经指出 实用对 象的效用是他们 的美的源 泉。他将创 造性的建筑视为 实用性 和审美性相统 一的经典艺 术范例 。他认 为一个优秀的 命题提出了质疑。 他 指 出 ,直 到二 十世 纪 ,艺 术才 常常 不顾 它们 在 社会 建筑物 在使 用时会 同时实现功 能性的成功 和审美性 的成功 , 宜 居乐”。 中的角色 ,沿着 自己的路线 发展 ;发 掘了新 的感 知领域 ,发 也就是说 ,建筑不仅要 使人 “ 居”而且要使 人 “ 展 了新类 型 , 到 了新水平 。 “ 达 尽管他 们宣称是具 有独立性 建筑要 实现双重 目的需要 合理 的设计 ,需要 和周 围的环境协 的 ,但这种独立性 是 以分 离和普遍不相关 为代价获 得的 。” 调 ,并 需要 不断加入新 技术的应 用。这样建筑 的实用功能得
何为美学
何为美学鲍姆嘉通不仅仅是美学学科的创名人,而且也在美学史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美学问题。
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学科并不是出于盲目创新的激情,而是他对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具有理性派美学的认识论意义。
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实践美学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启示。
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
历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被誉为“美学之父”。
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是博士学位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1735)和未完成的巨著《美学》(1750-1758),此外,在《形而上学》(1739)、《…真理之友‟的哲学书信》(1741)和《哲学百科全书纲要》(1769)中,也谈到了美学问题。
他的思想对康德、谢林、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家发生过重大影响。
一、将美学定位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在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文学界苏黎世派和莱比锡派的大辩论中,鲍姆嘉通是站在苏黎世派一边的。
同时作为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的信徒,鲍姆嘉通已经不满意理性主义哲学对感性认识的贬低和轻视。
追本溯源,莱布尼兹的理性主义承继自笛卡儿,不过是发展了笛卡儿唯心主义的方面。
而洛克则发展了笛卡儿哲学的唯物主义方面。
洛克否定一切先天的观念,莱布尼兹写了一部《关于知解力的新论文》从理性主义观点对洛克进行批评。
他认为审美趣味或鉴赏力就是由所谓“混乱的认识”或“微小的感觉”组成的,因其“混乱”,我们对它就“不能充分说明道理”。
究其实质,这其实是一种不可知论。
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兹已经把审美限于感性的活动,和理性活动对立起来。
从他关于音乐的一句话来看——“音乐,就它的基础来看,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看,是直觉的。
新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 C C.“截然相反"错,原文说“完全不同”,两者意思不同。
故选C。
2. C C.“‘直觉’观与‘感兴’观的重要区别在于审美对象……"表述错误,原文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可见两者的重要区别不在于审美对象的特点,而在于审美主体的特点。
故选C。
3. B A.说的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关系,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B.说的是审美活动与人类的智慧和道德的关系,与将美学研究定位于促进人类发展有关。
C.说的是美的典型性,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D.说的是美的创造性,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故选B。
4. ①本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中国美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范畴体系,集中表达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1分)②其次与西方美学进行对比,指出中国的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美”,不是“艺术”,而是“道"。
(1分)③再次从中国美学的审美对象范畴“象”、审美经验范畴“兴"(“感兴”)、可以描述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气"等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独特的美学范畴体系。
(1分)④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
(1分)5. ①使人涵养艺术化的生命品格,反思批判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返回精神的家园;(3分)②使人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3分)6. D7. C8. ①(内容方面)讲述童年的故事,勾勒出童年夏夜听故事的温馨图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分)②(结构方面)承接上文对夏夜的描写,引出下文自己第一次看流星的经历。
(1分)③(艺术手法方面)用玉豹伯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衬托后文流星给孩子们带来的强烈新奇感。
(1分)④(情感主旨方面)用真挚自然的语言记述凡人小事,使“流星”首先蕴含着作者对童年人与事的美好回忆。
浅析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环境美学》书评
Design 设计, 2018, 3(3), 71-75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designhttps:///10.12677/design.2018.33012Analysis of Arnold Berlint’s EnvironmentalAesthetics—Review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Yuchen Xiang, Hui Ma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Cold Region Urban and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Aug. 31st, 2018; accepted: Sep. 14th, 2018; published: Sep. 21st, 2018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Arnold Berling’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elaboration of Arnold Berling’s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understands his philosophy of the city,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ore idea of Arnold Berlin’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is involved in the meaning of aesthetics and the source and purpose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f aesthetic aesthetics is summarize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mining the special aesthetic thinking of Berlin is to establish the way and thinking point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s. It is devoted to solv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to reflect on the limitations of its thinking.KeywordsArnold Berlint,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Descriptive Aesthetics, Participation Aesthetics,Environmental Criticism浅析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环境美学》书评项雨辰,马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收稿日期:2018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1日项雨辰,马辉摘要本文基于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一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阿诺德·柏林特的介绍和阐述其思想对于环境美学发展的推动,进而理解他在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对城市、人与环境的思考,重点总结了描述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研究方法的作用、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参与美学的含义以及环境批评概念的来源和目的。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
这种理论就是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接受美学也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
由于它诞生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它的创始人——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Wolfgang Iser)、福尔曼(Manfred Fuhrmann)、姚斯(Hans Robert Jauβ)、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和施特利德(Jurij Striedter)——被人们称为“康士坦茨学派”(die konstanzer Schule)。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接受美学不仅发展成为联邦德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步传播到西欧各国、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
产生的背景六十年代中,联邦德国的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核心是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
一批激进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尖锐批评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倾向,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为现实的斗争服务。
对于统治着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文本批评学派”,他们也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之,才能将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所谓“文本批评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从纳粹意识形态的死胡同里摆脱出来,而在联邦德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在文学科学领域的表现。
它是在美国的“新批评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而每一部作品又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独立的;作品的价值仅仅蕴藏在它自身之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和评价时,一切背景材料都是多余的。
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
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别林斯基将文艺批评称作“行动的美学”,这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说明文艺批评需以美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从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说明美学应当介入文艺批评,与文艺批评实践相结合,通过批评实践发展美学理论。
这两方面的含义,我认为对当前的文艺批评和美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推动美学和文艺批评互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当前文艺批评有数量缺质量、有介绍缺分析、肤浅平庸、缺乏深度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美学研究从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不食人间烟火、与文艺创作和批评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
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恩格斯在谈到文艺批评时,不止一次提出要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来衡量、分析和评价作家和作品,认为这是批评和衡量作家作品的“最高的标准”。
从美学观点批评衡量作品与从历史观点批评衡量作品在着眼点上是有区别的。
前者着眼于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作品的审美价值;后者着眼于艺术的普遍规律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但艺术的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作品的社会意义需通过审美价值来体现,所以,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密不可分的。
美学的批评需要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去深刻揭示蕴含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历史的批评也要将发掘艺术作品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寓于对艺术形象的审美分析和判断之中。
别林斯基说:“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的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批评应该只有一个,它的多方面的看法应该渊源于同一个源泉、同一个体系、同一个对艺术的观照。
”这不仅说明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是相互依托、融为一体的,而且指出两者的结合与统一是根源于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体系的审美观照。
也就是说,只有将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个统一体,才能对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做出全面的、科学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价。
将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机械地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仅会导致理论上的片面性,而且会导致文艺批评实践上的种种偏颇。
论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审美思想
论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审美思想作者:刘长星来源:《鄱阳湖学刊》2017年第06期[摘要]阿诺德·伯林特是西方当代环境美学领域著名的理论家,他看到了传统美学静观非功利审美方式的弊端,主张以参与审美的眼光面对当代艺术实践,并倡导一种参与的环境美学。
参与审美是在审美场域中进行的审美实践,是身体多种感知积极融合的过程。
环境审美和艺术审美一样,也是身体和环境之间持续而活跃的参与体验。
在多种场域因素的相互参与影响下,审美实践实际上是社会文化的综合表征。
[关键词]阿诺德·伯林特;审美场域;参与审美;审美身体化;文化美学;环境美学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是美国当代知名的美学理论家,他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审美场域:一种审美经验的现象学》《美学再思考:激进的美学与艺术学论文》《艺术与参与》等著作主要探讨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他批判传统美学,提倡新的美学思路与方向。
其二,《美学和环境:一个主题的变化》《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环境美学》等著作的出版,是他转向环境美学研究的表现。
在对很多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他建树颇多,逐渐成为西方当代环境美学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
从他的美学思想整体来看,无论是对基本美学理论问题的思考,还是对环境美学新的研究,参与审美都是他美学思想的重点,也是人们理解伯林特环境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
一、审美场域“参与审美”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伯林特反思、批判传统美学基础上的。
他看到,当代艺术实践中出现的新变化,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完成,越来越趋向于和欣赏者结合起来,艺术审美过程融入了很多需要欣赏者参与的因素。
这样,传统美学的主导观念——无利害静观审美显得不再适用。
即使在传统艺术领域,以往拉开距离沉思静观的审美方式,其适用范围也非常有限。
伯林特认为,传统美学自身存在着延续已久的缺陷,即美学主导思维是一种二元对立、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人们把艺术世界看成是封闭的、孤立的审美对象,艺术审美被看成一种非功利的活动,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其生活实践似乎脱节。
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理论研究
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阿诺德伯林特审美理论研究》这篇文章旨在对阿诺德·伯林特的审美理论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阿诺德·伯林特,作为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的理论观点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系统地梳理伯林特的审美理论,包括其理论背景、核心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对当代艺术和美学领域的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伯林特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历程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接着,将详细阐述伯林特的审美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他对审美经验、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论述。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伯林特审美理论的特点和贡献,以及它如何与当代艺术和美学领域的其他理论相互对话和碰撞。
本文还将对伯林特审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探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伯林特理论如何指导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并推动当代艺术和美学领域的发展。
文章将总结伯林特审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阿诺德·伯林特的审美理论,并领略其独特的学术魅力和实践价值。
本文也希望为当代艺术和美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阿诺德·伯林特生平与思想背景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20世纪著名的环境美学家,他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和建筑学等。
他出生于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对美学的浓厚兴趣。
成年后,他先后在多所知名大学接受教育,并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取得了博士学位。
伯林特的学术思想深受欧洲大陆哲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德国的现象学和解释学。
他认为,审美经验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更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他的研究重点逐渐从传统的艺术美学转向环境美学,尤其是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
在伯林特看来,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场所。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总结
鲍姆嘉通美学思想总结鲍姆嘉通(Richard Peter Estes Baumgarten)是一位德国哲学家、美学家,被誉为现代美学之父。
他在18世纪中叶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美学思想,并用哲学的方法对艺术和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以下是对鲍姆嘉通美学思想的一些总结和理解。
首先,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强调了感性和直观的体验在美的领域内的重要性。
他提出,美的体验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是人们对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所产生的情感、思绪和联想等的整体感受。
鲍姆嘉通认为,美的体验是人们对感觉经验所做出的审美评价,它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化的体验,无法通过理性的观念和推理来解释。
其次,鲍姆嘉通关注艺术的目的和价值。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立的领域,与现实生活和功能追求有所区别。
鲍姆嘉通强调,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其实用性或功利性,而在于其直接表达和传递人的情感、思想和灵感的能力。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追求美和完善的活动,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和理解,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和对世界的认识。
第三,鲍姆嘉通提出了艺术的三个要素:主题、形式和内容。
主题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意义和主题思想,它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所抽象和概括出的一种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形式是艺术作品所采用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内容是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思想和传统等的具体表现,它是主题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第四,鲍姆嘉通强调了审美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性,不同人对美的感受和评价可能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是主观的随意判断。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一门对美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美的客观标准和普遍规律。
他主张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对美的概念的明确界定,来达到对美的真正理解。
最后,鲍姆嘉通提出了艺术的批评和评价的标准。
他认为,艺术的批评和评价应该包括对主题、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艺术的批评家应当具备对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培养与美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问题
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培养与美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问题摘要:从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和入学对美学课程的设置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其矛盾的深层次问题是美学和艺术学学科之间的问题。
通过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这三大板块所涉及的美学问题提出,应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框架下为硕士研究生设置艺术美学课程,以解决美学和艺术学理论之间的学科关系问题。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艺术美学自从艺术学作为门类于2022年从文学门类独立出来以后,艺术学、美学和文艺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在全国大部分高校中都只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有艺术学理论专业,在本科教学中,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原理都只被视为通识课,艺术史体现为门类艺术史教学,艺术批评在本科阶段没有开设。
美学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培养的考前、考中和考后均会涉及到,但艺术学理论学科对美学的处理出现一些现实境遇和学术纠葛,这些相关问题有待厘清。
一、从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起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就是“中西美学史”,即中国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合为一门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为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和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基本上按各占50%的比例出题。
近年来,历年考试下来,考生的这门课程成绩都不理想,大部分都不及格。
由于这门专业课不及格,每年均需调剂,极大地影响了该专业的招生和后续培养问题。
但问题在于,这个专业考试的另一门科目是艺术理论综合,不考艺术史或艺术批评的话,美学似乎又是必考科目。
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境。
据调查,大部分艺术院校本科阶段对美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参差不齐。
有的艺术院校本科课程根本就没有美学的相关课程,而美学学科的思辨性和哲学化程度都很高,加之没有开设美学相关课程诸如美学原理、美学史和艺术美学,单靠考生自学“中西美学史”来参加考试,其差距还是很大的。
有些院校的美学课程是门类艺术美学比如服饰美学、绘画美学、当代美学等,但在师资安排方面往往由院校里面的史论课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由于未受美学的学科专业训练,对美学的学科边界不明确,其专业的美学学科感觉自然显得隔膜。
江西省上饶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
你可以成为一个“审美共和国”
龙源期刊网 你可以成为一个“审美共和国”作者:傅国涌来源:《师道》2020年第02期各位童子,大家好!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我读到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他说,大学的精髓在于讶异、好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保持对未知事物的不懈追求,不断推动知识发展来服务这个世界。
其中他特别谈到哥大给本科生开设的核心课程——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沉浸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中,了解那些最伟大思想家们如何追求真理,并在与同伴的辩论中,而非通过讲座这类预先知晓的方式,探索生活中那些深刻的问题——这是当世界近乎分崩离析时,对知识价值的再次肯定,再度重视。
无论是保持讶异、好奇,还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难道不也是小学、中学应该追求的根本目的吗?国语书塾的核心课程——与世界对话,就是要将知识和思想的海洋呈现在你们的面前,让你们从小看到文明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审美力的人们留下的精神资源,人类的智慧、想象和美正是透过他们代代相续,并抵达你们的童年世界,融汇在你们的生命当中。
我深信,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之上还有一个更为广阔、更为神奇的人文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为了将我们的小世界与这个大世界连在一起,就是要将我们此刻的有限世界与那个有历史纵深、连接着过去和将来的世界接通。
换言之,就是将自己置身于整个文明的链条上,如同“溪边少年”席勒所渴望的——“要将我们短暂的生存,牢牢地固定在那永不消逝的、世世代代蜿蜒迂回的人类发展的链条上”。
我们从低处入手,却是从高处着眼。
我们虽是从小处入门,却是要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大世界。
这注定不是一条捷径,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付出无数的时间、艰辛和努力。
无论路有多长,重要的是迈开脚步,从童年开始前行。
我想起德国作家莱辛的一番话:“智慧的天意,迈着你不可觉察的脚步走吧!只是不要因这种不可觉察的缘故而让我对你产生怀疑,哪怕当你的脚步似乎在后退的时候!——其实最短的线并非真的总是直线。
美学与美学的发展教学课件
四、美学的基本问题
人的感性的整体形象的生成与发展问题: 理性与感性、局部与整体、概念与形象
美学的定义: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 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 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 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 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 形象的人文学科。这个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第一,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人文学科; 第二,美学不是研究人的片面性向而是整体 形象;第三,美学不是研究人的静态型向而 是活生生的形象;第四,美学不是研究人的 理性形象而是感性形象;第五,美学研究的 对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审美活动。
美学与美学的发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无处不在
•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 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契诃夫)
•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 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 力----(卢梭)
•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 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 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美学的含义
• 一、美学的性质 • 人文学科,人的生活的知识体系: • ①把握形象 • ②抽象与具体结合 • ③体验性 • 美学是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
学科 • 二、美学的对象 • 在具体审美活动中显示人的感性的形象。
三、美学的定义
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 验的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 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 人文学科。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羊大为美。
许慎(54年~149年)
羊长得肥大就美。这表明“美”与满 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
对“美”的另一种词源学解释是:羊人为美——精神联系。
艺术的美感:激发创造力源泉
艺术的美感:激发创造力源泉艺术的美感是一种神秘而又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深深触动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源泉。
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还是舞蹈,艺术都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通过它们我们能够体验到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和深度。
首先,艺术的美感在于它的视觉冲击力。
一幅优雅的油画或是一件精美的雕塑,往往能够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和和谐感。
色彩的运用、线条的优雅,以及艺术家对形式和空间的掌控,共同构成了视觉艺术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审美体验,激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灵感。
其次,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也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给人们带来深远的情感体验。
音乐的美感可以触及我们内心的深处,唤起我们对生活、爱情、梦想的思考和感悟。
作曲家和演奏者们通过音乐的表达,将情感和想法转化为声音的形式,使得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此外,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文字的运用来表达情感、描绘景象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篇优秀的小说或是一首感人的诗歌,往往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和深思。
文学作品中的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深度,更在于作家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这种洞察力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艺术,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表达情感和故事。
舞蹈的美感在于它通过肢体的优美姿态和舞步的协调,展示出一种身体和空间的完美和谐。
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结合,它通过舞者的表演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总之,艺术的美感是多样而丰富的,它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语言和身体的表达方式,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我们能够超越日常的琐碎,追寻生活中的深度和美好。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灵魂的交流和共鸣,它永远都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阿诺德·伯林特的“审美场”理论探析--基于一种“以文化人”的美学范式
阿诺德伯林特的“审美场”理论探析--基于一种“以文化人”
的美学范式
刘宏飞;于丽萍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6)5
【摘要】“审美场”理论由美国美学家、教育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是可广泛应用于艺术和生活的美学理论。
该理论拓展了伯林特美学的应用范畴,将其延伸到教育情境和社交情境,突破了传统美学只关注于艺术与自然的理论视野局限。
古今中外文化名家在作品中对教育过程的情境化论述,同样彰显了美学的“以文化人”的功能。
伯林特的“审美场”理论突出其作为美学范式的理论价值和教育意义,实现构建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总页数】7页(P36-42)
【作者】刘宏飞;于丽萍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学人文艺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4.4
【相关文献】
1.环境美学的伦理维度-以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为核心
2.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记与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一次学术交流
3.构建中国式环境美学体系的可贵尝试——阿诺德·伯林特与陈望衡环境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4.环境的美学之思
——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初探5.城市、建筑、景观与人的审美融合——论阿诺德·伯林特人建环境美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美学审美介入:一种新的美学精神访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阿诺德 贝林特教授李媛媛(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100091)[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10)07-0101-04阿诺德 贝林特是美国长岛大学教授,也是一位活跃于当代国际美学界的重要美学家,1995-1998年间曾担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艺术与介入∀(Art and Engage m ent,1991),!环境美学∀(The A esthetics of Environm en t,1995),!生活在风景中∀(L iving i n t h e Landscap e:To w 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 ent,1997),!审美场:审美经验的现象学∀(The Aesthetic F ield:A Pheno m enology o f Aesthetic Ex p erience,2002),!美学的再思考∀(R e thinking A esthetics:R ogue E ss ay s in Aesthetics and the Arts,2004), !感性与感觉∀(Sensibility and S ense,2010)等等。
!艺术与介入∀是阿诺德 贝林特的代表作,此书中译本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审美介入∃(aestheti c engage m ent)概念是贝林特美学的理论基点,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挑战18世纪以来的审美无利害传统,摒弃二元论,强调积极的融入以及主客体的互动、交融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
正如贝林特所说:#审美介入∃代表了这样一种立场,它#主张连续性而不是分裂,主张语境的重要性而不是客观性,主张历史多元论而不是确定性,主张本体论上的平等而不是优先性。
∃阿诺德 贝林特把这种新的美学精神推进到包括环境美学、当代艺术等更广阔的范围,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这样,#介入∃既成为一种有效的经验方式,也成为当代美学理论的解释原则。
在他的倡导下,#介入∃而不是#旁观∃的审美态度,已逐渐成为当代美学发展的一种主导性潮流。
下文为笔者近期对阿诺德 贝林特教授所做的访谈,希望使学界对当代西方美学的新发展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问:在很多地方,您都提出了#审美介入∃的概念,您想通过这个概念表达什么?它在您的美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于当代美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这个问题比较大。
在我看来,知觉经验是美学的中心。
它是理论的起点,欣赏的终点。
这正是我把美学看成是一种感觉理论的原因。
我用来描述欣赏性经验的概念#审美介入∃处于中心位置,它因此成为审美理论的核心理念。
它确信审美欣赏需要感知者的积极参与,不仅仅是专注于对象或事件,而是赋予这个过程以活力,进入它,并促成它的实现。
比较一下康德的#无利害的静观∃,就能更好地理解#审美介入∃,康德的这个理念更多地来源于哲学史,而不能作为强烈的审美欣赏(无论是对艺术还是对自然)的典范。
康德的无利害观念的直接来源是早他半个世纪的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的道德论,在他们那里,它被用来指涉道德判断的客观性。
但是,适用于道德判断的标准不一定适合审美欣赏。
因为没有什么比审美经验更个人化、更私密了,也没有哪种经验比审美经验更强调感知者的根本性作用。
审美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具体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想在这里完全放错了地方。
我们必须以一种与西方哲学中普遍的主客二分的二元论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介入∃。
102!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审美介入∃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是欣赏性的经验,杂糅了个人的、指向对象的或情境的要素。
我认为,当审美欣赏最大程度地实现时,我们的感官知觉与图像、与音乐的展开或风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不能分解的经验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特征只能在反思性的分析中才能得到凸显。
每一次的发生都独一无二。
对不同艺术和风景的审美分析都有助于辨别这些艺术或环境共同的特征。
#审美介入∃是一种强烈的欣赏性的投入,而对欣赏的判断是依据它的包容性和强烈性的程度,这种包容性和强烈性正是各种情况下的审美欣赏的特征。
但是,欣赏性的经验只能在具体情况下才能进行。
因此,#审美介入∃明确地提供了传统美学的静观理念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关于传统的欣赏经验的解释以及关于艺术革新的说明。
它还包括对于在传统的艺术和自然美范畴之外的那些活动和遭遇的审美经验的不断提高的认识。
#审美介入∃支持对审美价值和审美经验的新的理解,它为审美理论的新方向提供了基础。
问:您刚才提到了康德,我们看到,您的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的颠覆之上。
有人说,当代美学已经进入了后康德时代,您认为,康德的观点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局限、失误甚至是错误?答:如果我们历史地看待康德美学的话,我们就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历史视角也能够使我们从现在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它的局限。
当我们形成新的观点以说明自己对艺术、文化和美学的理解的变化时,康德的美学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对照和比较的基点。
他关于美的一些讨论仍然很有教益,并且,我发现他关于崇高的讨论依然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我认为,康德的美学有局限性,会产生误导。
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它对自然美的定位。
但是当康德思考崇高的时候,又很有启发性。
艺术向美学提出了很多问题,而他的理论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它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它所依据的假设,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趣味判断中关于普遍性的逻辑理念。
康德认识到他不能在逻辑基础上构建这种理论,但是又认为这种普遍性是必要的,因而采用了#共通感∃的概念,这个观念完全是一个虚构,他将之作为达到他称之为#主观普遍性∃的可能性的基础。
因为这个逻辑上的失误,康德把美以及他所谓的趣味判断看成是非认知性的。
我认为他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但是我是基于不同的理由。
正如客观性在科学和道德理解中都是一种虚构一样,当用于审美判断时,主观性也同样是一种错置。
康德在他的三个判断中确定了科学、道德和审美这三个领域的差别。
在我们所谓的人的因素和非人的因素之间总是能达到一种平衡:在科学性、理论性的判断中,非人的因素居主导地位,而在审美判断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
主-客体的分裂歪曲了知识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导致深刻的误解。
当审美介入被解释为主观性的经验时,这种误解就出现了。
因此,审美欣赏的无利害的静观这样一种态度将一种客观化的立场强加于个人的经验之上,从而阻碍了审美欣赏。
并且,我认为,康德关于审美无利害的观点有着方向性的错误。
因为它从纯粹审美欣赏出发,排除了任何有目的的东西。
同时,它受到理论知识的静观模式的引导,亚里士多德极其推崇这种模式,但是它与审美经验完全无关。
我认为这正是康德采纳无利害这样一个要求的缘起。
我关于#审美介入∃的观点与审美无利害恰好相反。
并且,!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和结构都是由解决前两个#批判∃的不完整性的需要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审美经验本身决定的。
它还受到各种假想的支配。
当审美理论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时,我们需要把自己从康德美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在我看来,新的基础必须是审美经验,而不是逻辑或认识论的先入之见。
而且,我认为,#审美介入∃的概念也在杜威和梅洛-庞蒂指出的方向上向前推进了。
问:说到杜威和梅洛-庞蒂,我们可以从您的美学思想中看到几种明显的来源,如审美经验的丰富内涵、对二元论的摒弃等理念显然借用了杜威的思想;在环境美学中,您强调一种身体的融入、身心的交融,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连续性,也带有明显的梅洛-庞蒂思想的印迹。
您提出的#介入∃概念与杜威的#经验∃概念和梅洛-庞蒂的世界之#肉∃概念有着非常类似的内涵和哲学指向。
能否谈谈他们对您的启发,以及您是怎样发展他们的思想的?答:杜威和梅洛-庞蒂对我的思想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我看来,杜威对于经验的重要性的强调以及他对于作为审美的经验的宽泛范围的认识,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杜威把人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存在,并把人置于审美经验的核心。
在他的自然主义哲学中,审美经验并不是指主观、优雅、精致的意识,而是存在于日常的生命活动之中。
他的#一个经验∃概念反映了这种理解。
这个概念令人信服之处在于,它将审美的价值集中于欣赏性的经验,一种与普通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真实的世界经验。
杜威关心经验展开并达到实现的过程,他称之为#圆满∃,这个概念带有一种形式主义色彩。
它反映了对于美的艺术的欣赏经验的深刻理解。
与此同时,我认为它过于局限了。
杜威想要把美学建立在艺术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于先验的哲学学说的基础之上,我个人很赞成这种做法。
但是他的#一个经验∃的观念似乎来自他关于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问题情境∃的说明,而不是源于艺术。
幸好它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艺术,并且,通过集中于经验性的欣赏过程,它重塑并提升了这个过程。
自从1934年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出版之后,艺术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他的理论不足以解释这些变化。
我这里只略举几例:如抽象表现主义和硬边绘画(hard edge pa i n ti n g)这样一些运动,它们主要集中于绘画的外观,而不是去致力于一个通向实现的经验过程。
当然,它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欣赏,但是我认为它们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绘画外观在一瞬间的冲击,如它的质地、它对于色调的完美性的强调,或许还有对比度。
在其他艺术,特别是音乐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对瞬间效果的强调。
在很多当代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到对直接的、瞬间的调性以及它们自身构造的兴趣。
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也有很多有意地不完整和不解决的例子。
这些作品不同于以前有意不完整的作品,后者的不完整要求读者来解决,而这些作品则有目的地阻止这种尝试。
它的革命性正在于不完整性!因此,这类欣赏性的经验是一种不完整的经验,它公然对抗#一个经验∃。
还有另一种审美欣赏,有时称之为#千美∃(a thousand beauti e s),在这种欣赏中,审美愉悦在于细节之中。
不仅在一些文学作品和视觉艺术中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在欣赏自然时特别常见。
当我们因为玫瑰花的芬芳和五叶银莲花的繁盛而感到愉悦时,如果试图削足适履,用杜威的理论来解释它,就会扭曲这种欣赏性的经验。
我相信#审美介入∃的概念能够更好地说明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情况。
它像杜威的理论一样,集中于对知觉经验的欣赏,但是它并不对这种经验做任何形式方面的要求。
更确切地说,它强调个人直接的经验性投入。
它既适用于传统艺术,又适用于当代的那些革新的艺术,并且同样适用于对自然的欣赏,这种欣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细节的直接经验。
梅洛-庞蒂和杜威的见解有些相似,尽管他是从存在主义现象学 一个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完全不同的传统 的角度出发而达到这种见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