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源于:« 世说新语» 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王献之是说在山阴 的路上行走,草木葱茏,使人应接不暇。
1、一个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应 接不暇。 2、每一盏花灯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简直让人 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3、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 入眼帘,令人应接不暇。 4、这般的山,这般的水,这般的风,这般的风景同时 挤进眼眶里,确实令人应接不暇。
请找出民族奇特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德国人种花的特点 家家户户都在 养花。他们的花不 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他们是 把花都栽种在临街 窗户的外面。花朵 都朝外开,在屋子 里只能看到花的脊 梁。
耐人寻味的境界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Βιβλιοθήκη 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 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 颇耐人寻味的。
pō
颇
jǐn cù
jǐ liɑng
脊梁
chà wǎn yān
花团锦簇
xiá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家家户户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想一想:德国 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品 析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 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 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 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橘园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睱。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理解词语。
(1)颇:(2)应接不睱:2.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 、 。
这样的词还有 、 、 。
3.填空。
(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 ,心想 。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3)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举例说明。
橘园清晨,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嗬!仿佛是群芳斗艳的花海。
一团团,一簇簇绿的苍翠欲滴,白的晶莹透亮。
整个橘园绿白相衬,明暗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走进橘园,一朵朵洁白的橘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艳。
细细观赏,橘花有五个花瓣,花瓣的中间有一圈黄色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
花蕊中央有一根像火柴一样的花柱,花柱头长大了就是橘子。
这些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楚楚动人。
有的隐藏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受。
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慕。
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翩翩起舞。
忽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抬眼望去,一群蜜峰正贪婪地采花粉。
有的钻进花瓣环抱的花蕊,有的飞来飞去,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多么勤劳的小生灵啊!不管是谁!经过我家的橘园,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赞叹不已。
人们称赞我家丰收在望的橘园,称赞党的富民政策。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从远到近的写作顺序写了橘园的美丽,开头概写,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详细写,给人越来越清晰的画面。
【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_语文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开篇课文。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文化”,学生通过抓住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异国风情,积累优美词句,并揣摩作者写作方式。
本课文是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写得一篇精美短小的文章,课文先回忆作者早年在德国留学亲身感受到德国是个爱花的国度、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开满鲜花的美景。
同时,语言亲切,用最精炼的语句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使学生颇受教育。
五年级下册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通过让学生体会交流,让学生感受民族之“奇特”。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5:重寻乡梦,品味“美丽”。
活动目标
通过前后对比,让学生感受德国的美丽。
解决问题
四五十年后,作者已由青年变成老年,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技术资源
用课件出示文中的中心句,让学生好好体会。
常规资源
师生共同交流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概述
常规资源
小组内谈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活动概述
1、师:刚才,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又从哪里体会到这个民 族的奇特?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 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教与学的策 略
1、小组合作交流。
2、多种形式朗读,并练习背诵相关段落。.
反馈评价
通过指导交流,学生能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4:感受民族之“奇特”。
活动目标
让学生感受民族的奇特。
解决问题
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乂从哪里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技术资源
课件出不:“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 的脊梁。”让学生体会交流。
课程实施 类型
V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一、谈话导入,读题激趣。
2
一、初知文思,直入中心。
3
三、感受景色之“奇丽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依照课标,体现学段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教学按“检查预习,把握整体-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析,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思路进行,紧扣“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悟到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课堂朗读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学情分析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部分重点字词将结合教学加以指导),把课文读通顺;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设置四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国历史和名人”,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精品文本解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解读稿第一部分:结构分析一、爱美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花是宇宙间美的东西,而德国是爱花的民族,也就是爱宇宙间美的东西的民族,既:爱美的民族。
事实也确实如此,“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每一家都养上几盆花,每一盆都开出绚烂的花,每一朵都吐露沁人的芬芳,让这条街变得清新,让这个小城变得更美。
二、赏美德国人是爱美的,他们也懂得如何来赏美。
还是那句话,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在文章中,指的应该是哥廷根街道上各类品种的花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它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山阴道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古时候,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著名的兰亭就坐落在山阴道上。
在古代,有很多描写山阴道风景秀丽的句子: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
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
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袁宏道)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
(袁宏道)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王献之)诚然,山阴道是风景秀丽的,可是为什么作者一定要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呢?明明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表示,如:让我们看的人眼花缭乱?让我们看的人赞叹不已?让我们看的人流连忘返?这些都能表示美的事物带来的令人难忘的,令人愉快的感受。
而作者偏偏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第一点,我觉得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出自世说新语,带有典故,从文化内涵上来讲更有深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书笔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书笔记读了这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后,德国人给我留下一个懂为人着想,无私地付出这种好印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叫《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后,使我感受到了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德国人爱花的特点。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都把花种到临街窗外,让花朵向外开。
大约过了四。
五年,作者再次来到了德国,发现德国人爱美之心还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见过类似的情景,就像班上创立图书角,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捐一本书,那你就可一看到几十本书了。
这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体现;如果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轮流打扫课室,我们一进到教室,就是一尘不染的了。
这就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读了这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后,德国人给我留下一个懂为人着想,无私地付出这种好印象。
他们人与人之间懂得互相帮助,互利互惠这种美好的境界。
我还懂得了只要心中有他人,有社会道德,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世界就会更美好。
只要“我为人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可以实现“人人为我”这个美好的愿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今天上完了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以后,我感慨万千。
这篇短小精美的文章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刚到德国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国,跟中国一样,家家户户都爱养花,可跟中国人喜欢养在屋子里不同,德国人喜欢把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而当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看的却又是别人家的花。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一看,家家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一个个窗户连在一起,使整条街成了花的海洋。
让作者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夏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欧洲旅行,在经过德国的小镇时,发现正如作者所描述的一样,整条街每户人家的窗户前都摆满了鲜花,那一簇簇叫不上名字的五颜六色的小花,灿烂地开着,好像在代替他们的主人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的客人,这小小的鲜花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德国人的热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带给了我们无比愉悦的心情。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词语理解:1、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2、莞尔一笑:温柔美好地笑了笑(多指女性)。
3、家家户户: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4、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5、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作者季羡林经典语录
•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 是恶。 •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 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 是渺小。 • 做人要老实。 •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是没有的。
检查预习
• 首先,解决字词句,划分课文层次,弄清课文内 容等。 • 接着,思考问题或提出问题。 • 你读了课文时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 • 季老先生曾几次去德国?前后相隔多长时间? • 季老先生后来一次去德国,他看到德国有变化吗? 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你看法。 • 本文可以分几个层次?
背景简介
跟着老师去旅行
——领略异域风情
德国
意大利 泰国
非洲
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 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 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 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带着了解外国的 心愿,准备到德国、意大利、泰国和非洲,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早上8点钟,我们五 (1)班师生一个不少准时登上了飞机, 即将飞往我们这次旅游的第一站——德国。 德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就让这次 的旅行揭开一个个谜底吧。
作者简介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 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 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 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 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 位。
阅读感悟
③“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到底指什么?
美丽的花 美丽的心灵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课题,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重难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德国的风光图片。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去国外的一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一站──德国。
播放德国风光片。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哥延根城市图片)这是德国的一所城市哥廷根,著名的哥延根大学就座落在这里,这所大学已孕育了30位诺贝尔奖得主。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曾求学于哥廷根大学。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季先生一起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风景民俗!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读题质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线索。
1、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并想一想:课文几次来到德国?(2次)教师补充资料:季羡林先生在1935年第一次去德国,在德国学习、生活了十年后回国,时隔35年,他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所见所闻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文,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文就选自《再返哥廷根》。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上“先…...然后….最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一二自然段,探究德国人种花的独特之处。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句与句之间什么关系?2、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呢?德国人种花有什么独特之处?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相应的句子。
语文五年级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教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利用多媒体进行优化教学,利用信息反馈技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力求正确率达到90℅。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前准备:1.德国风光片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3、“按按按”课件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屋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学校课题《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文章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作者两次到德国,在那里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
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的感慨,表达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为此,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是:4.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力求正确率达到90℅。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念:•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在这节课我主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主要讲述了德国人一种特别的养花方式。
德国人养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可是走到街道上,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在屋子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了解了德国人的养花方式,同时也对他们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感到钦佩。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为大家做好事。
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要实现“人人为我”,必须先做到“我为人人”。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当一场大雪过后,你第一个拿起扫帚,清扫门前的积雪,方便大家行走,大家也会清扫积雪,一起清扫出一条干净的街道;当你做值日时,把每个角落都认认真真的打扫干净,那么轮到别人值日的时候,人家也会把每个角落打扫干净;你把课外书带到班上让别人看,别人也会带来课外书让你看。
别人精彩的演讲时,你送上热烈的掌声,你回答问题时,别人也会送上热烈的掌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二)今天上完了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以后,我感慨万千,我又重新认识了德国人,从前,我总是认为,德国人是残忍的,无情的,而今天学完了这一课以后,我又看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那一面。
在德国每一家,每一户都把自家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子外边,让美丽的花都朝外开放,窗子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汇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花的海洋,让从街上经过的人都赏心悦目的,感觉到十分的舒服,也让到那儿游玩的中国人感到惊奇不以,当季老先生去问他的女房东的时候女房东只是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这件在中国人眼里令人惊奇,而在德国又极其平常的事,把花中在外边而自己只能看的只是花的枝干和叶子,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只有“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3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 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 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 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 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 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 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 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对话一: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 人看的吧!” 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对话二: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 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 变化没有?” 我______地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 并没有改变。”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智者永,仁者寿,长 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 行有格,贫贱不移, 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 他把香扑鼻 沁人心脾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 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 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 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完成填空: 当我再次来到德国时,我发现这里很多东西 变了,可当我走在街道上,我发现美丽依然没 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_________________;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_________________; 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境界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这奇特的美! 多么美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部编版小学语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6)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第八组课文。
打开书149页,我们一起来看单元导语。
谁来读一下?这一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呢,谁能说一下?(异域文化)导语中对我们学习本组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谁来说一说?(要学生理出1、2、3条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异域文化”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25《——》,齐读课题。
文章是谁写的?对季羡林你了解多少?课件(师简介季羡林)同学们看课题,自己的花是谁的花?为什么又让别人看?相信随着课文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的。
二、检查预习:课前都预习了吧,老师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看屏幕:1.读词语: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指生读(及时纠错、正音)谁再读?师强调:莞在本课中读wǎn,如莞尔一笑;当表示地名时读guǎn,以后大家会学到。
(4)理解词语:看划线的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莞尔一笑是形容微笑的样子。
那怎样是莞尔一笑呢?同桌之间互相做一下。
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又是什么意思?课件这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呢?课件这就是“姹紫嫣红”。
师:课件像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
师:同学们掌握的词语真多。
(5)我们再来读词语(齐)看本课的生字。
2.读生字:莞姹嫣(1)谁读,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王崧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王崧舟一、学什么:风情的文化意蕴1、文本概述这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5课,课文排在这一册的第八单元。
原文作者是季羡林先生,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季老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
他的散文有着丰厚的底蕴,而“真”与“朴”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
课文属于散文,如果从时间轴的展开上解读,文章的结构极为简约,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季老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
锦簇、姹紫嫣红的情境,并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二部分讲述自己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口开满鲜花的情景,并以“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留给读者一个隽永的结尾。
2、价值批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季老的这篇散文,很容易被误读成一种道德说教。
文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语境中,往往被理解为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
它的道德寓意在于,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人,自己也必在他人。
便有老师据此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更可怕的是,还有老师据此得出德国人如何伟大、如何如何了不起。
德国人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比较起来,咱中国人就不行了,这种境界在中国还没有实现了。
中国人如何自私、如何如何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所以,中国人要向德国人学习,从“自己的花式让别人看的”这些小事、这些身边的事情做起,努力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境界。
这实在是典型的主题先行,一叶障目。
文本细读,绝非在肢解文本、嚼碎文本之后随心所欲的滥读、误读,细读之“细”,绝非细碎、细小、细枝末节之“细”。
细读必须基于文本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加以分析和把握。
季老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整体语境和语义看,其意图和主旨显然不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轮流打扫卫生,扫雪,图书角,搬水的同学……)
小结: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付出,在互相帮助中我们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读懂了这句话,再来读这一段,大家就一定会读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寻味”了!(先练读、指名读。)
5、带着敬佩和感动让我们自己再来深情的读一遍课文吧。
6、交流我的小发现。
从写作意图方面来说。
从文章结构:1自然段2、3自然段4自然段
从文章题目看。
从写作方法看:《白杨》一课,借赞美白杨来赞美像白杨一样的人,就叫(借物喻人)。这一课借景物描写,来抒发季老心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情就叫(借景抒情)。这一方法在写作中值得运用。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挑战自我环节,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独特理解环节,谁有困难教师都要给予引导。
三、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小组准备展示的情况。
四、听写大比拼,
五、朗读大比拼。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独特理解。
1、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这里景色的奇丽?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鄂尔多斯希望小学梁亚茹
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时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自然段,积累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学习重点:感受德国民族风情。积累优美语言。
学习难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教具准备:查阅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重返哥廷根》
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一、我要读一读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读,勾画并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二、我还要读一读并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1、二自然段的句子。
2、三自然段的句子。如“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学生读——谈体会(花之多、花之美。)—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感情读
(2)“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4总结:同学们,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他偷偷的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牛棚杂忆》一书,这些书都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所以,2006年95岁的季老被推举为年度感动人物。同样,季老的学识和品格也是一处不变的美丽风景。
3、我一定要写会本课学习目标1中的词语,准备在汇报课上的听写大比拼环节为组争光。
四、独特理解。
1、我要静下心来读读课文,了解作者在德国看到了怎样的奇丽景色?(具体做法: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结合查阅的资料,在书上的空白处作批注。)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我的小发现。再默读课文,看看在文章题目、篇章结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写作意图等方面,自己会有什么发现,在书上空白处简单写一写。
7、写读后感
(4)这么美的一段话一定要背下来,练习背诵。检查背诵:齐备,会背的背,不会背的朗读,利用课余时间背诵。
3、四自然段。可采用质疑的方法。
(1)“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指什么?(鲜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4)“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留学十年,常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事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又看到家家户户的窗户上摆满鲜花,不禁触景生情,仿佛进入梦乡,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时代,陶醉于鲜花的艳丽之中,沉醉于对做过的思念之中。事隔35年,他又在思念第二故乡——德国。)
五、小组交流以上学习内容,并查缺补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准备向其他小组质疑。
六、小组准备展示。
七、作业
(1)把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抄下来。
(2)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3)推荐阅读文章:《重返哥廷根》
(4)推荐阅读书目:季羡林的两本著作《故乡明月》和《另一种回忆录》。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听写大比拼。
二、朗读打比拼。
三、交流独特理解,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同时教师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作总结。
四、作业
(1)把课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抄下来。
(2)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3)推荐季羡林的两本著作《故乡明月》和《另一种回忆录》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美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自我挑战。
1、我一定能读熟课文。
第一遍:我要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或不认识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第二遍:我与伙伴对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
第三遍:小组合作读课文,我要把课文读流利,准备在汇报课上的朗读大比拼环节为组争光。
2、我能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不懂词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