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
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按顺序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4.感受故事的魅力,明白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课时安排《王戎不取道旁李》……………2课时《西门豹治邺》……………2 课时《故事二则》…………………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第八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wéi yī( ) xí fu( ) yān mò( ) gān hàn( )dǎn zi( ) guàn gài( ) jìng zǒu( ) tú bù( )二、写出读音相同的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例文,让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细节;2. 心理描写不够细腻,不能真实表现内心的情感;3.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用词不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我”的心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教材中的心理描写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心理描写进行写作。
3.练习法: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2.教学PPT:包含教材内容、示例、练习等。
3.课件:用于展示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习作例文,让学生感受心理描写的魅力。
同时,教师提问:这篇习作是如何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变化的?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自己的心情。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写作议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方法。
2. 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发现生活、总结生活、传递生活的思维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运用于议论文中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议论文,掌握写作议论文的结构、段落、语言技巧等,初步对议论文有了初步的叙述和写作技能。
2. 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
3.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提高写作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认真听、会听、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准确呈现、准确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如何让学生注重语言修辞方法能够提高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新授法与引导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提倡合作研究,提高交际效果。
2. 观察法、概括法、练法相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美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本课主要是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导入环节可以提出一个小问题:你们家做饭的时候,碗筷是永远不够的,你们家附近的餐馆卖的“一次性筷子”你会选用吗?为什么?2. 热身学生们都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商量2-3分钟后,由班上几个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学生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加上一些消极的影响。
3. 提出认识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写议论文的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接触、经验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寻找答案。
4. 操作教师首先让学生们研究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手段、结构等,明确其主要特点,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接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出对某现象、某物等的看法,并进行自己见解的表达。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织文章的时候,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并注重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议论文,学生们通过课堂活动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展开议论,并且注重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出自己的作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分析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包含了三个课文:《观潮》、《麻雀》、《灰雀》。
这三个课文都是记叙文,分别描绘了自然景观、动物生活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记叙文的阅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也需要加强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课文细节描写的理解。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阅读材料。
4.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潮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观潮》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细节。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如,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的麻雀、灰雀的印象,以及它们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出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和感悟。
3.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历史人物的故事素材,包括文字和图片。
2.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历史人物的故事,包括文字和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人物,组内成员相互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交流对历史人物的感悟。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讲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 区分形近字,积累形近字。
3.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4.练习书写,提高书写速度。
5. 通过感悟、体验朗读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 区分形近字,积累形近字。
3. 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
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处: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单元小学语文教案四上第八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所设计的人物都是在历史长河中广为传颂的少年才俊、英雄豪杰,尽管大浪淘沙,但这些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经久不衰。
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让中国历史文化熠熠生辉。
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这些名人故事中汲取智慧,吸收中华优秀的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文编排《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魏晋时期名士王戎幼年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西门豹治邺》根据《史记·滑稽列传》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故事二则》包括《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两个故事,前者根据《韩非子·喻老》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为蔡桓侯治病,蔡桓侯却讳疾忌医,最终病重而死的故事,后者根据《列子·汤问》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苦练基本功,终于成为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的故事。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2.能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感受语文的魅力。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包含了童话、古诗、寓言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提高。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古诗词的翻译和理解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古诗词的翻译和理解。
3.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古诗词翻译资料。
4.写作素材和范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单元的主题“人与自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课文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八单元所学内容;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中重要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主旨等;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课后拓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复习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准备课件PPT,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内容等; 3.黑板:备好粉笔,用于课堂板书; 4.教具:准备课堂所需的教具,如单词卡、图片卡等。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回顾一下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迅速回忆起课文内容。
2.课文学习(25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读一段,老师读一段,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老师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要点;•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文延伸(15分钟)•老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悟。
4.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一篇课文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生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课堂掌控和学生互动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下节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继续注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来表达情感,以及这些词语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语的积累与应用、阅读理解的深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词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的积累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词语的盘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及其搭配。例如,学生需要能够正确运用“勤奋、谦虚、骄傲、懦弱、坚强、诚信”等词语,并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使用。
(2)阅读理解的深化:通过对《牛郎织女》、《棉花姑娘》和《狼和小羊》等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课文结构图,帮助理解文章脉络。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3)在提升“文化素养”方面,教师可以这样做:
-故事讲解:向学生介绍《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民间故事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讲故事、编排戏剧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一组富有诗意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单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括《麻雀》、《灰雀》、《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一只小麻雀在猎狗面前勇敢护母、两只灰雀在冬天相互关爱、父亲与树林和鸟之间的故事。
2.2 生字词本单元共有30个生字词,包括“猎狗”、“凝视”、“拯救”等。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相互关爱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学会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 准备课文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 准备生字词卡片。
5.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
4. 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6. 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朗读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口语交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谈》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学会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学生通过研究课文中的对话,了解口语交谈中的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他人情况等基本要素。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练运用这些基本要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社交场景模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交场景模拟,如在商店购物、道别等情境中进行口语交谈训练。
- 学生通过模拟对话,研究如何使用适当的口语表达方式,加深对口语交谈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教师展示几个常用的问候语,引导学生了解口语交谈的基本要素。
2. 研究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课文中的对话,重点理解对话内容和表达方式。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模拟课文对话中的情境,自由发挥进行口语交谈。
4. 社交场景模拟:教师设计不同的社交场景,要求学生进行模拟对话,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口语表达方式。
5. 练巩固:设计口语练题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练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听说能力。
6.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口语交谈要素,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角色扮演和社交场景模拟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可以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
教学资源- 课本: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便于教师进行后期评估。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口语交谈》教案的概要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活动素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 主题:人与自然3.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受,写在笔记本上。
3.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学生在阅读、讨论和写作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全套教学设计方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第八单元的词汇和句子结构;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3.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八单元的主要课文;2. 词汇:本单元的重要词汇;3. 句子结构: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2. 词汇的掌握和运用;3. 句子结构的学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彼此学习和进步;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 学习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教授本单元的重要词汇;4. 学习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并进行练习;5. 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巩固所学知识;6. 游戏活动:设计语文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等;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定期进行口头或书面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全套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章 作文》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章作文》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章《作文》内容进行教学安排。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方法,并通过写作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作文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欲望。
2. 讲解作文的定义和基本要素:介绍作文的概念,并解释作文所需的要素,如标题、开头、结尾、主题等。
3. 理论研究: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练:安排写作练,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和要求进行作文创作。
教师可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范文,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5.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学生完成的写作练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改进建议的有效性教学资源- 优秀作文片段展示- 作文写作提示和范文- 学生写作练纸和笔教学延伸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和故事,拓展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组织作文比赛或写作分享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继续做写作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要求学生读一篇优秀作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章《作文》教案,请按照教案内容进行教学安排和实施。
祝您教学成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短文。
3.能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书写。
二、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正确的课文朗读技巧。
3.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4.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4.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课文对话互动。
四、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图片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学习新词教师介绍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生词的意义并进行朗读。
3. 课文教学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讲解课文的内容和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培养思维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5. 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6. 练习与拓展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
2.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通过导入、学习新词、课文教学、培养思维等环节,深入学生思维,在巩固识字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并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其事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通过口语交际,展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强历史人物故事的生动性。
四、教学准备•板书:历史人物的姓名和简要事迹;•教学课件:相关的历史人物图片或简单图表;•教学辅助物品:历史人物的道具或模型;•故事、视频素材:关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板书或课件展示历史人物的图片或简要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历史人物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学习历史人物故事•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分角色让学生表演历史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讨论与思考•开展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影响进行思考和评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练习口语表达•设计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以历史人物为主题展开对话或演讲,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引导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知识进行表达。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人物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历史人物持有独立的思考和看法。
六、课堂延伸•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并进行口语表达;•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拓展课外阅读,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七、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业:让学生以口语形式或文字形式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印象;•鼓励学生完成课后阅读:选择一篇介绍历史人物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领会诚信、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学会在类似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对古代故事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明白在何种情况下应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王戎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理解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导入:“如果走在路上,发现路边的树上结满了果实,你们会怎么做?”引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结合上下文或字典进行理解。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重点讲解王戎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你认为王戎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结合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2.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引入文言文阅读背景知识:在开始讲解《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通过讲解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文中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讲解课文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选自《世说新语》。
文章讲述了王戎小时候,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
在李树旁,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去。
他认为李树在道旁,李子必定是苦的。
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要善于观察,思考,不能盲目跟随他人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不盲目跟随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翻译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文言文翻译资料。
3.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
边读边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b.王戎为什么没有去摘李子?c.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可采用问答、填空、连线等方式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善于观察、思考,不盲目跟随他人?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交流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
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朗读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来学习。
这里由之前的知识文言文引入,说说这两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明确今天要学的也是文言文,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再引入简单小故事,引入本课,导入自然,流畅。
二、初读小古文1.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认读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诸”(zhū)不能读成(zhǔ)。
(2)书写“戎尝诸竞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诸:中间没有“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先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说〔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信〕的确。
虚词:〔然〕如此。
〔之〕他(它)。
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
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1.师示范读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合作朗读课文,要读准生字。
读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交流,纠正读错的地方。
哪一小组来汇报(2个小组)谁最好?适当根据情况,再让学生读一读。
3.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断句,理解大意。
随机点找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等等多种形式,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4.合作学习生字。
(1)按照顺序挨个朗读,同时规定一人读时,其他人不允许插嘴,要注意倾听,读完可以提出建议,纠正错误。
(2)有的小组速度快,能读两到三遍。
朗读方法:范读、自由朗读、赛读等。
(3)开火车,齐读,两两读。
【设计意图】变换形式读,开火车,齐读,两两读,这样学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了帮助。
四、参与体验,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老师会继续追问,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能够砸缸的工具又该如何?师小结: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一方面在于拓展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了解一些古代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加强孩子们对于勤思考的进一步认识。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
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2.结合理解句子,积累本文重要实词,理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3.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你还记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内容吗?(学生背诵)【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环节,既温习了词语的朗读,又让学生凭借词语回忆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精读小古文过渡:小古文大家已经读得背得很不错啦,那它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谁来读一读?(生读,注意节奏)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小儿)(诸)(尝)这个词语提得真好,谁愿意来帮助他解决?(小儿:小伙伴)(诸:多)(尝:常常。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一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得是哪一种? 为什么?(1)品尝(2)曾经(3)尝试(曾经)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过渡:是呀,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同桌说,指名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2.过渡: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请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师: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来说一说。
师:第一幅(小朋友们来到了路边,他们发现路边长着一棵茂密的李树。
)师:这棵李树长在哪里?(路边。
)你怎么知道的?道边李树。
师:这就是李树,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高大)(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
一个个李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把树枝都压弯了,这就叫“多子折枝”。
)大家能读好这句话了吗?出示小古文。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师:谁来说说第二幅?(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小古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李子,你瞧瞧。
它什么样?你觉得它的味道怎么样呢?(诸小儿看着满树的李子,馋得直流口水。
)师:诸小儿怎么做的?(竞走)师:竞走这个词语,我们在识字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竞走?(板书:诸儿:竞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动)在小古文里也出现过竞走这个词,在哪一课?龟兔竞走就是龟兔赛跑。
所以竞走“争先恐后的跑过去拿”的意思。
是大家都比赛着跑过去,谁也不让谁,老师送大家一个词,就是争先恐后(齐读)。
(“唯”就是只有。
)你能读出诸小儿的争先恐后,王戎的镇定吗?谁来说第三幅?(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子,诸小儿口水直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树,像猴子一样一下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 诸小儿会会怎么问呢?(你怎么不摘李?)你傻啦,为什么不去?你怎么站在这儿不动?)人问之,“之”是谁?(“之”就是王戎。
)谁来问一问?指名读。
齐读。
王戎什么反应呢,谁来说第四幅。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怎么想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说得真有道理,你和王戎一样会观察会思考。
所以王戎说——(齐读):想想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会做什么动作?做动作演.师: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生2:哇,果然很苦! )那就是“取之,信然”。
你明白了吗?(板书:善观察勤思考)(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
)这句话只有4个字,我们一起读一读。
大家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师小结,你的发言,老师看出你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老师希望每节课都听到这样的发言。
3.写作方法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对比)(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联系实际讲对比: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