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知识点(下)
课程思政授课知识点总结
课程思政授课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经济学概念及基本原理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研究权力和经济的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生产力为基础(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致性原则(5)国家的阶级本质(6)阶级斗争和国家3.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生产资料公有制(2)按劳分配(3)国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1)发展有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2)建立和完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3)推进产权制度改革(4)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5)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社会主义政治学概念1. 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政治权力(2)政府(3)政治体制(4)政治思想(5)政治制度(6)国家政府2. 社会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党的领导(3)人民民主专政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思想(1)坚持人民当家作主(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建设(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2)人大立法和监督(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发展基层民主(5)加强民族团结与宗教政策五、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1. 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概念(1)政治伦理(2)社会主义政治伦理(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 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以诚信为本(3)坚持以法治为根本(4)坚持以道德为基础3. 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培育(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加强法治教育(4)提倡诚信守法六、国际政治学概念1.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国际政治(2)国际关系(3)国际体系(4)国际政治制度2.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原理(1)国际政治的本质和特征(2)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与演变(3)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与国际关系(4)国际政治的发展动态七、国际政治关系1. 国际政治体系的构成(1)国际政治局势的平衡(2)国家利益的追求(3)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4)国际政治的制约和约束2. 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阶段(1)维护国际政治秩序(2)发展均衡的国际政治关系3. 国际政治关系的维护(1)尊重国际政治主权(2)推动国际政治合作(3)维护世界和平总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和国际政治学是现代大学思政课程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它们贯穿于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的塑造,公民意识的培育,法治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大学思修第3章总结知识点
大学思修第3章总结知识点首先,第三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它强调了对事物的全面、历史的、发展的认识,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反对形而上学、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反对唯心史观、机械史观和经验史观的哲学。
其次,第三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基本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想认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了对事物认识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揭示了认识的实践基础和社会要素,是反对唯心论和经验论的认识论。
辩证法的方法论强调了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法,是反对形式逻辑和形式辩证法的方法论。
最后,第三章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逻辑学基本方法在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逻辑学基本方法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指导人们正确对待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标准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第三章的内容对于学生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逻辑学基本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和逻辑学基本方法,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思政(二)练习题(有答案)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是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立刻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答案:❌。
没有立刻传播,有一个过程。
2.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答案:✔。
3.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答案:❌。
4.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倾向。
答案:✔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对民主的理解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
答案:❌。
不仅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6.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目的是使中国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答案:❌。
7.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目的是使中国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答案:❌。
目的是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8.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辛亥革命时期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答案:❌。
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答案: ✔。
10.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答案:❌。
11.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政府的立宪改革进程。
答案:❌。
12.北洋军阀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
答案:✔。
13.太平天国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答案:✔。
14.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李鸿章。
答案:❌。
15.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
16.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应的是( B)A.民族革命B.政治革命C.社会革命D.文化革命17.1913年,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反袁的( B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18.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B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外敦和好,内要自强D.托古改制19.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A.农民运动B.政治讨伐C.革命战争D.工人运动20.( B)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东方转向西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思修重点大题
思修重点大题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将介绍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修课程的基础。
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生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对人的本质、自由与解放、人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构想。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过渡时期的建设。
同时,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构想也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同时,思修课程也会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四、法律与法治法律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
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治的原则,如公正、公平、公开、公约法等。
思修课程还包括了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法治社会的理想追求和具体实现。
五、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人类的精神世界。
思修课程关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以及人文思维的重要性。
思修课程还会介绍科学与人文的交叉领域,如科学伦理、文化创新等。
六、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的一大趋势,多元文化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修课程涵盖了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生需要了解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
以上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大题,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内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大学生思政课爱情观(2024)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感情问题。
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健 康、稳定的恋爱关系,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2024/1/30
20
学校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中责任担当
2024/1/30
有利于家庭和谐
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念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家庭成 员提供温暖和支持。
有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念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和促进社会进步。
2024/1/30
10
03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爱 情观比较
2024/1/30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观念剖析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爱情观
分析网恋的成因、特点及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 看待网恋。
异地恋
探讨异地恋的挑战与机遇,如何维持异地恋的稳 定与长久。
3
社交软件对恋爱关系的影响
分析社交软件在恋爱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避 免其负面影响。
2024/1/30
娱乐圈明星婚恋现象反思
01
明星婚恋现象分析
剖析娱乐圈明星婚恋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影响。
7
马克思主义关于爱情本质论述
2024/1/30
爱情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 ,它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
爱情基于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强调,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追 求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双方有着一致的目标和追求,才能 形成真正的爱情。
加强爱情观教育
学校应该将爱情观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 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思政课知识点总结
思政课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思政课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还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思政课程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一、思政课程的基本概念1.1 思政课程的含义思政课,全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1.2 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思政课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课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2.1 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政课程的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的。
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政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遵循。
思政课程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大学思政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思政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答案:C2.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目标是指()。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改革开放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答案:A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赢C. 创新、协调、稳定、开放、共享D. 创新、协调、稳定、开放、共赢答案:A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辅助性作用B. 基础性作用C. 决定性作用D. 补充性作用答案:C5.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进行改革开放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维护世界和平答案:C6.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
A. 台湾B. 香港C. 澳门D. 西藏答案:A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以政治运动为重点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答案:A8.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 按需分配B. 按劳分配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资分配答案:C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为人民服务D. 诚实守信答案:C10.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责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
思修考试大纲大一下册
三、考试形式
思பைடு நூலகம்大一下册的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
1.
选择题共计30题,每题2分,总分60分。选择题涵盖课本核心内容和案例分析,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简答题共计4题,每题10分,总分40分。每题要求回答一个开放性问题,涉及课本内容、学习心得和社会现实等方面。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用清晰的表达和逻辑的论述回答问题。
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制度建设;
7.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功能与作用;
8.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9.宪法和行政法基本原理。
2.
10.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1.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
12.青年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3.值得学习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
14.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知识;
15.家庭法律问题与青少年权益保护;
16.法治与法律文明建设;
17.治安管理与消防安全教育;
20.《思修复习要点精讲精练》:备考辅导资料,梳理了重要知识点和考试要点,适合快速复习。
21.网上公开课、讲义和学习资料:可辅助复习,拓宽知识面,多角度了解思修相关内容。
结语
思修考试大纲大一下册总结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考试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思修基本理论和具体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学思政课马克思知识点要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的,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为中心和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概念1、政治工作: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2、思想工作: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即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思想性的政治工作。
又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者说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更加不是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4、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或社会群体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5、德育: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的提法不确切、不科学。
6、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人们思政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政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思政教育与思政教育学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政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思政教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目的在于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政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政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政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学的前提和基础,思政教育学是思政教育的理论概括。
思政教育学是从思政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政教育为研究对象,又用于指导思政教育实践的科学。
大学思政题库选择题
大学思政题库选择题一、政治经济学1. 哪个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A. 如何分配有限资源B. 如何生产有限资源C. 如何获取有限资源D. 如何管理有限资源2. “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前提,它说明:A. 生产是有限的B. 资源的配置是有限的C.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D. 经济发展是有限的3. 以下哪个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A. 如何生产有限资源B. 如何分配有限资源C. 如何获取有限资源D. 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D.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A. 利益B. 历史C. 价值D. 阶级斗争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C. 实现资本主义社会D. 实现封建主义社会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阶段B. 改革开放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 现代化建设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国家阶段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践是:A. 改革开放B. 高速经济发展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 扶贫攻坚3. “两个务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它指的是: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C. 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活D.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 目标B. 基本内容C. 实现途径D. 效果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是:A. 教育B. 经济发展C. 舆论引导D. 政治活动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A. 各行各业要贡献力量、共同发展B. 社会和谐、国家统一C. 个人发展、集体利益D. 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活五、法律法规1. 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标志,下列哪个法律不属于我国宪法设立的基本法律?A. 刑法B. 民法C. 行政法D. 宪法2. 我国的法律源于:A. 宪法B. 立法机关C. 党中央D. 人民代表大会3. 法律的功能是:A. 规范社会生活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人民权益D. 以上都是以上为大学思政题库中的部分选择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校园政治知识点总结
校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1. 政治意识的培养:政治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态度和意识形态。
在校园中,政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政治意识,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教育活动、参与学生自治组织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统摄和引领作用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道德准则。
在校园中,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中应该加强对这些思想理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
二、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1. 党委领导下的学校管理:在中国,学校是由党委领导下的,校园政治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内部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这是校园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
2. 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
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校园政治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 教师党支部和团委:教师党支部和团委是学校中的重要政治组织,是教师和学生的政治先锋队和组织者。
教师党支部和团委在开展党和团的理论、政治和思想教育,组织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品德教育1. 党性教育:在学校中,党性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党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党性意识和党性品格。
2.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心。
3. 道德品德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思修知识点总结
大学思修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它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动态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矛盾的认识,把矛盾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体,意识和社会制度都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原始共产主义向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而这个过程会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包括实践性、历史性和辩证性。
实践性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通过实际行动来检验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历史性指出任何理论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须从历史条件中去理解和解释它。
辩证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完全消除剥削和阶级之后进入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资产阶级法权,需要逐步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为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2.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权形式。
它强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对敌对政权进行专政,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人民民主专政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的重要途径。
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
它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党的基本路线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
大一思政知识点题库202212
大一思政知识点整理绪论适应人生新阶段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培养良好学风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面临世界科技文化的挑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坏境的挑战,面临新世紀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4、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本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5.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人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4、理想信念的作用(1)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5.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关系(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6.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7.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大学大一思政知识点总结
大学大一思政知识点总结一、思政课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程。
思政课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时代发展、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一门必修课程。
思政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思政课,掌握思政理论,借助思政课程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全部的、集中的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具有统一性、唯一性、真理性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它是深刻的对于自然和社会、静态和动态、可识别和不可识别的统一观。
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利益纷争,实现自由、平等、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的。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本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路径。
它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本质的结合。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涂,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性理论体系的总称。
1. 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五、新时期的高教大学思政教育方式和方法1、思政课程的新时期理念。
思政知识点总结2021
思政知识点总结2021一、思政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思政课作为高校各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门课程,其设置应当突出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性思政课程的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思政课程设置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思政课程设置要体现实用性实用性是思政课程设置的重要要求。
实用性思政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学习的实际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用性思政课程的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思政课程设置要注重创新性创新性是思政课程设置的重要要求。
创新性思政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学生的创新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融入创新实践,践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思政课程设置要体现多元性多元性是思政课程设置的重要要求。
多元性思政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学生的多元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多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多元社会活动,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国际视野,适应多元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思政课程设置要注重实效性实效性是思政课程设置的重要要求。
实效性思政课程设置应当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能力,引导学生走进基层一线,了解国情民情,深入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实效性思政课程实施效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思政课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多元性和实效性,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思政最全知识点是什么
大学思政最全知识点是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大学思政课的最全知识点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学生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发展演变,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这些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学生应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核心要义和发展路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
这些知识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和基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和重大决策。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应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内涵、基本原则和核心要义,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
这些知识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条件和重大理论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
思政教育都有哪些内容题目和答案
思政教育都有哪些内容题目和答案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教育科目,是高校和中小学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呢?本文将回答这个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
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的,并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为后续的思政教育内容打下基础。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个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所形成的。
学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和发展道路,并且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自律、诚信等价值观念。
3. 中国法律法规和国家法制教育中国法律法规和国家法制教育是思政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法制教育,了解到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学习到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遵纪守法,增强社会责任感。
4.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思政教育中还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学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基本原则、党章等的学习,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能够明白共产党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不断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5. 反腐倡廉和道德修养反腐倡廉和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反腐倡廉的相关知识,了解到腐败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培养对腐败的警惕和抵制能力。
同时,学生也需要修养自身道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发展健康的人格,从而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思政教育的知识点
思政教育的知识点1. 思政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心态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
最后,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 思政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内在机制,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瑰宝,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应该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和灵魂。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4) 法律法规及公民道德法律法规及公民道德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
(5) 社会责任与公益行动社会责任与公益行动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投身于公益事业中。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3. 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思政知识点(下)一、社会公德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4保护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三、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1)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首先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此外,法律还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等重要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的。
1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2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3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
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
(4)强制作用。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
法律的强制作用有利于促使公民等法律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5)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1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2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3通过表彰法治建设的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2、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1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2立法程序大体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律适用1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2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3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4)法律遵守1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2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治国方略。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1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使用;3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
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1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2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3行政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4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具有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2、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重大,表现为:(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1信仰法律;2尊重法律;3服从法律;4维护法律。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法律权利(1)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2)法律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③受教育权等。
2、法律义务(1)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1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2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包括:①民事责任。
②行政责任和③刑事责任等。
二、我国宪法法律规定规定的权利与义务1、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2、人身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的权利。
3、财产权利与义务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1)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
(2)将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
一般而言,国家对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具有三层义务:1尊重的义务,即不采取行动加以干涉的消极义务;2保障的义务,即保护公民免受第三方行为侵害的义务;3实现的义务,即采取积极措施为公民提供某些服务及给予某种便利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