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外科

合集下载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手法 疏解 结灶 ,针 刺消 灶解结 ,投拔 火罐 ,增 强功 效 。对
经筋 因素形成 的痹证有 较好 疗效。梁树 勇等 采用 随机对
照方 法观察 1 6 0例膝关 节骨 性关 节炎 患者 。治疗组 8 0例 , 运用筋经 疗 法治 疗 ;对 照组 8 0例 ,运用 电针加 温 和灸 治 疗 ,结果 总有 效率 治疗 组为 9 5 % ,对照组 为 8 2 . 5 % ,2组
法。壮医经筋疗法遵循 “ 以灶 为腧 ” 的取穴 原则和 壮医经
疾病 … 。相 当于 西 医学 风湿 性关 节炎 、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 强直性脊 柱炎 、骨 质增 生等骨 关节 病 。壮 医外 治法 是指壮 医所采用 的通 过外部刺 激或 消化 道 以外给 药 以治疗疾 病 的 方法 。诸 多学者 从不 同层 次 、不 同角度 对壮 医外 治法 治疗 痹证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 ,本 文将 壮 医外 治 法治疗 痹证 的临
疗2 0例 网球 肘患者 ,选取 阿是 穴为主 ,结 合循经 取穴 。在 肱骨外上髁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围找 到压 痛点后 选 穴 为莲花 穴 ,以围刺 的形
后评价 疗 效 ,结 果 总 有效 率 治 疗 组 为 9 3 . 3 % ,对 照 组 为 8 8 . 3 % ,2组疗效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0 . 0 5 ) 。 3 壮 医药罐 疗法
的局部刺激 ,通 过经 络传 导 ,调 整气血 归 于平衡 ,使人 体 各部恢 复正常功能 J 。陈攀等 比较药 线点灸 法与 火针 法 治疗带 状疱疹后神经痛 ( P H N) 的临床疗 效 。将 7 0例 P HN 患者 随机分成 药线 点灸组 和火 针组 。药线 点灸 组 ( 3 5例 ) 采用 药线 点灸疗法治疗 ,火 针组 ( 3 5例 )采 用火针 疗法 治 疗 ,两组 均治疗 2个 疗程 共 1 4 d 。药线 点 灸组 总 有效 率 为

壮医目诊内容

壮医目诊内容

壮医目诊内容壮医目诊是壮族传统医学中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眼神和眼底等来判断身体的状况,进而进行治疗。

壮医目诊在壮族地区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壮族人民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壮医目诊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壮医相信,眼睛是身体内脏器官的窗口,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可以了解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壮医目诊主要包括观察眼神、瞳孔、眼底等方面的变化。

壮医会观察患者的眼神。

眼神是人们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反映,通过观察眼神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患者的眼神呈现出无神、呆滞或者焦虑的状态,可能说明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或者情绪不稳定。

壮医会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壮医会观察患者的瞳孔。

瞳孔是人眼中黑色部分,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状况。

壮医相信,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情况。

例如,如果患者的瞳孔呈现出扩大或者收缩的状态,可能说明患者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或者体内阴阳失衡。

壮医会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壮医会观察患者的眼底。

眼底是眼球内部的一块组织,通过观察眼底的血管和颜色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状况。

壮医相信,眼底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的状况。

例如,如果患者的眼底呈现出血管扩张、出血或者色素沉着等情况,可能说明患者存在血液循环不畅或者器官功能受损的问题。

壮医会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壮医目诊作为壮族传统医学中的一种诊断方法,虽然没有现代医学那么科学和精准,但在壮族地区一直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壮医目诊不仅可以帮助壮族人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和保健建议。

因此,壮医目诊在壮族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且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壮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壮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壮医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腕舟骨骨折愈合较慢是因为( )A.附近的主要血管损伤B.附近的主要神经损伤C.骨折断端的血供较差D.附近的软组织覆盖较少E.骨片移位无法整复2、股骨颈骨折牵引后患肢应保持于( )A.内收内旋B.外展外旋C.内收中立D.外展中立E.内收外旋3、属于不稳定性脊柱骨折的是( )A.压缩1/3的椎体骨折B.单纯横突骨折C.单纯棘突骨折D.粉碎性压缩骨折E.压缩1/2的椎体骨折4、新鲜骨折一般指伤后多长时间内的骨折。

( )A.1周B.2周C.1~2周D.2~3周E.3周5、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的人群是( )A.儿童B.青年C.中年D.老年E.幼儿6、用屈髋屈膝法整复有移位股骨颈骨折,复位后通过何项来判断是否复位成功( )A.压痛有无消失B.纵向叩击痛是否消失C.手掌试验D.搭肩试验E.回旋挤压试验7、颈椎骨折脱位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A.双踝悬吊位B.攀索叠砖法C.垫枕法D.攀门拽伸法E.持续牵引法8、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中,将患侧上臂上举过头,目的在于纠正骨折断端的( )A.旋转移位B.嵌插移位C.成角移位D.侧方移位E.重叠移位9、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A.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10、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是蔺道人著( )A.《世医得效方》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科大成》1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 )A.曲针B.小针刀C.铍针D.砭镰E.刀12、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A.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宋慈《洗冤集录》D.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13、脱位初期内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常用方是( )A.舒筋活血汤B.活血止痛汤C.云南白药D.理气止痛汤E.跌打丸1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整复时( )A.先整复骨折、后整复脱位B.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C.骨折与脱位同时整复D.只整复骨折、不整复脱位E.以上都不是15、髋关节脱位后,当股骨头在耻骨横支水平时易引起( )A.闭孔神经损伤B.闭孔动脉损伤C.坐骨神经损伤D.股动、静脉损伤E.股深动脉损伤16、关节脱位手术复位的适应症除何病以外都是( )A.关节囊和肌腱的骨端绞锁B.有骨折等并发症C.畸形明显D.并发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E.开放性脱位17、关于颞颌关节单侧脱位,正确说法为( )A.下颌骨向健侧偏斜且高于健侧B.下颌骨向健侧偏斜且低于健侧C.下颌骨向患侧偏斜且低于健侧D.下颌骨向患侧偏斜且高于健侧E.以上都不对18、不符合肩关节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的选项是( )A.肩关节是球窝关节B.肩关节囊松弛C.运动幅度最大D.关节囊前方缺乏韧带和肌肉的覆盖E.以上都不是19、不符合髋关节后脱位体征的是( )A.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B.患侧臀部和股骨大粗隆异常突出C.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可触及股骨头D.患肢不能主动活动,作外展、外旋动作时呈弹性固定E.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内下方20、某男,4年前曾有左髋关节后脱位病史,复位后未行固定。

壮医外治疗法的研究进展

壮医外治疗法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 医 ; 治疗 法 ; 述 壮 外 综 中图 分 类 号 :2 7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9 8 ( 0 7 0 R4 A 1 6- 7 X 20 )4—05 0 0 0 6- 3 壮 医药 是 我 国 民族 传 统 医药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 用外 治 疗 法 擅 是 壮 医 的特 色 优势 之 一 。壮 医外 治疗 法 , 色鲜 明 , 效 确 切 , 特 疗 简 便 易 行 , 我 国壮 族 地 区 广 为 流 传 。近 年 来 , 国广 大 民 族 医 药 在 我
7 .3% , 14 治疗 组 优 于对 照 组 ( P<00 ) 吴 兴 运 用 壮 医 药 线 .5 。 点 灸 治 疗 小 儿 消 化 不 良 2 8例 , 穴 为 脐 周 四穴 、 三 里 、 门 1 取 足 命
有成效 , 在广西民间广为 流传 。陈永红等 将 15例季节性变 2
应性 鼻 炎 患 者 随机 分 为 鼻 通 穴 组 、 迎 香 穴 组 、 天 穴 组 进行 刺 下 通
血治疗 并与息斯敏治疗对 照组作对照 。结果 : 上述 治疗组近期
总疗 效 分 别 为 9 . 3% 、7 5 06 8 .0% 、 3 8 8 . 7% ; 期 疗 效 分 别 为 远
( 00 ) 而 与 中药 组 疗 效 近 似 ( P< .5 , P>00 ) 林 辰 将 17例 .5 。 。 3
13小 针刺 破穴 位浅表 皮肤 或小静 脉, 使之小量出血 , 达到祛除病邪 、 调整机 体功能 的一种治疗技
主 , 经 取 穴 为 辅 , 疗 各 型 痹 证 、 肩 风 等 疾 患 引 起 的 痛 症 循 治 漏
5 5例 , 9 总有效率 9 . 7% 。史 宏 用 于治疗 功 能性 阳痿 15 64 0 例 , 中痊愈 3 例 , 其 8 显效 5 0例 , 有效 1 , 2例 无效 5例 , 总有效率 9 .4%。 52 黄瑾明等 用药 线点灸 治疗脾 虚证 2 , 0例 并与无 药 空线点灸 的 2 0例及 中药 四君子汤治疗 的 2 0例作对照 , 结果 : 壮 医 药线 点 灸 治 疗 组 有 效 率 9 .0% , 于 无 药 空 线 点 灸 对 照 组 00 优

壮医科简介——精选推荐

壮医科简介——精选推荐

壮医科简介
壮医科作为医院的重点专科,在院领导班子的积极努力筹备下,于2014年2月28日正式成立壮医科住院部,收治住院病人。

现有医师6人,护士8 人,设置病床20 张,治疗室 1 间,配置电动牵引床、全身熏蒸机、局部熏蒸机、干涉波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及电针机等医疗设备。

治疗室还配备空调,使患者能在比较舒适环境中接受治疗。

本科主要开展的中医治疗项目有:壮医经筋疗法、火针疗法、放血疗法、穴位贴敷法、壮医药罐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针刀、浮针、电针及各种理疗等。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以及失眠、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中风后遗症、面瘫、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骨性关节炎、慢性结肠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采用以推拿、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以及失眠、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中风后遗症、面瘫、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骨性关节炎、慢性结肠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学科带头人:韦建信,医师, 中国针灸协会会员,广西推拿协会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壮医药分会会员,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失眠等亚健康疾病调理,辨证运用手法,操作熟练,讲究刚柔相济,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筋膜炎等疾病的治疗,运用火针及放血疗法治疗骨关节炎,有丰富经验。

2013年6月份至2013年12月份曾在广西中医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壮医、针灸。

熟练掌握壮医经筋疗法,各种针法,特别对亚健康的调理。

腰肌劳损的壮医药外治临床研究概述

腰肌劳损的壮医药外治临床研究概述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l u mb a r mu s c l e s t r a i n i n Z h u a n g me d i c i n e . Me t h o d s :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s
普 及 ,腰肌 劳 损 患病 率 呈 明 显 增 高 趋 势 ,易 发 人 群 多 为 3 0 ~ 5 0 岁 的 中青 年 人 [ 4 】 a 呈 现 了腰 肌 劳 损 发 病 有 着 高 发 性 和 年 轻
痛” ;按照病变部位来说,腰背肌筋膜炎属壮医龙路病、火路 病范畴 。根据壮医学“ 气血均衡学说” 、 “ 毒虚致病学说 ”等理 论 ,认为腰肌劳损是 由于劳累过度 ,使气血偏衰,道路 功能 不足 ,龙路和火路淤滞不畅 ,腰部气血闭阻,筋肉不和 ,失 去气血滋养 ;或因扭伤腰部 ,病久不愈,使气 血淤滞不通 , 局部失养 ,人 体龙路、火路不通所致【 。及时调畅龙路和火 路 ,使局部得到气血滋养是治疗本病 的重要因素[ 1 O - l l 1 。提出 治疗上当均衡气血 、驱邪通路、宣畅气机 、散瘀止痛 、通经
r e l a t e d t o he t t r e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mu s c l e s r t a i n i n Zh u a n g me d i c i n e f o r mo r e t h a n 1 0 y e rs a we r e s e a r c h e d a n d na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r e

壮医诊断原则

壮医诊断原则

壮医诊断原则
壮医诊断原则是指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壮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因果推断原则:壮医会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推断出病因,进而确定病情。

对于不明原因的疾病,壮医会通过辩证论治的方法进行分析。

2.综合分析原则:壮医会将病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这包括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全面观察和了解。

同时,壮医会将病情与其他因素如病人的年龄、性别、病史等进行综合考虑。

3.辩证论治原则:壮医主要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是指通过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情属于何种辨证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壮医会综合运用辨证的方法,对症下药,个体化地治疗疾病。

4.病有标本原则:壮医在诊断疾病时,会深入分析疾病的根本
原因,找出病因所在。

对于症状表面的现象,壮医会进一步探索病变的本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5.诊病顺序原则:壮医在诊断疾病时,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先望闻问切,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这样可以有序地获取病情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总之,壮医诊断原则是在自然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
辩证论治、因果推断等方法,针对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来确定疾病的性质、病情和治疗方法。

覃必志老壮医应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痔疮的经验

覃必志老壮医应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痔疮的经验
混合 痔继 发细菌感染 肛周湿疹 。覃 老予针挑治疗 , 挑治 3

3 6
中国 民族 医药杂志
21 02年4月第4 期
个点 , 并用壮 医药 线点 灸痔顶 穴和 痔疮梅 花穴 。经第 1 次 治疗后 , 患者感觉 痒痛 减轻 、 便血 消失 、 痔块 缩小 , 3次后 ,
破, 垂直进针刺入 1~ rm, 度不 超过皮 下筋 膜 , 2 a 深 深人 表
用壮 医针挑疗法治疗痔疮屡治屡效 , 疗效显著 , 现将其经验 介绍如下 。 针挑疗法 , 是流传于广西壮 族 民间的一种独 特的外 治 疗法 , 是用一种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 , 根据病人病症选择体 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 , 运用不同手法 , 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 挑出皮下纤维 , 进行治病的一种简便疗法。 针挑疗法 的治疗范 围 比较广 可选穴位点进行挑治 , 常用穴位 点有大肠俞 、 小肠俞 、 门 、 命 长强 及八髂 。“ 痔点” 越靠近脊 柱, 越靠 近腰下部 , 治疗 效果 越好 。 作者介绍: 窦锡彬(98 , 17一)硕士,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民族医药 通讯地址: 西百色市城乡路 9 广 8号; 邮编:300 联系 电话: 530 ;
覃必志老壮 医 , 族 ,95年 生 , 壮 13 广西 百色靖 西县 人 , 出生于壮 医世家 , 医 5 载 , 从 0余 学验俱丰 , 是百色地 区有名
的老壮医 , 长运用壮 医外 治疗法治疗疑难杂病 , 擅 尤其是应
1 3 操作方法 : . 暴露被挑部位 , 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后 , 取三 棱针或缝衣 针 , 尖方 向与脊柱 方 向平行 , 痔点 表皮 挑 针 将
洗挑治部位 ; 注意休息 , 避免久站久坐 , 避免负重 ; 注意饮食 ,

壮医药防治风湿病特色外治疗法概述

壮医药防治风湿病特色外治疗法概述

壮医药防治风湿病特色外治疗法概述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我国岭南地区,该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使得在此生活劳作的人们风湿病发病率较高,在与风湿病斗争的过程中,壮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外治疗法。

标签:壮医药;风湿病;外治疗法;综述壮医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民族医学,壮医药理论主要包括有“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学说、“三道、二路”学说和“毒论”学说[1]。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学说指出万物皆由阴阳化生,“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认为人与天地,人体内部之间同步运行,相互协调为常道,这是壮医的天人观。

“三道”即谷道、气道、水道,“二路”即龙路、火路,“三道二路”生理上以“通”为度来维系着天地人之间的同步运行,一旦其中任一环节运行不畅,都将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壮医在防治疾病上以“调气、疏通”为原则,此即“三道、二路”学说,它阐释了壮族医药理论的生理病理等。

壮族医药最具特色的是“毒论”学说[2],由于壮族先民居住地瘴、痧、蛊等“毒气”较多,同时虫毒猛兽等经常出没而产生各种毒的认识和概念。

壮医的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指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狭义的毒是指一些有害有毒之物,由此产生了独特的壮医病因病机论为毒虚致百病,独特的治疗方法为补虚调气解毒。

诊法上注重“三气同步,思外揣内”[3],尤其推崇目诊,壮医认为眼睛(壮医称为“勒答”)是天、地、人三气精华所聚[4],眼睛能包含、洞察一切和反胦百病,通过目诊可诊断疾病、推测预后、确定死亡。

治疗上以“补虚调气解毒”为原则,重视内治更善外治。

1 壮医药诊治风湿病壮医将风湿病称之为“发旺”[5],源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生不当导致人体正气亏虚,以风毒、湿毒、寒毒、痧毒、热毒等为代表的邪毒乘虚入侵机体,痹阻于筋脉肌骨,使龙、火二路阻滞不通而发病,临床以关节疼痛、肿胀为特征,可伴见肢节酸软、重着、麻木、僵硬、甚则关节变形、功能丧失等。

“发旺”相当于西医学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该类疾病迁延难愈,致残率高。

中医状医执业医师(师承与确有专长)外科学考试大纲(五)

中医状医执业医师(师承与确有专长)外科学考试大纲(五)

中医状医执业医师(师承与确有专长)外科学考试大纲(五)壮医外(伤、皮)科学第二十单元病花柳(Binghvaliux)[梅毒]细目一概述要点:病花柳的概念细目二病花柳的特点与病因病机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要点:1.内治2.外治、应用举例第二十一单元咹唠北(Oemqlauxbaeg)[冻疮] 细目一概述要点:咹唠北的概念细目二咹唠北的特点与病因病机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要点:1.内治2.外治、应用举例第二十二单元叮相(Dengsieng)[跌打损伤]细目一概述要点:叮相的概念细目二叮相的特点与病因病机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要点:1.内治2.外治、应用举例第二十三单元夺扼(Ndokraek)[骨折]细目一概述要点:夺扼的概念细目二夺扼的特点与病因病机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要点:1.内治2.外治、应用举例第二十四单元烧裆相(Coemhdangqsieng)[烧烫伤] 细目一概述要点:烧裆相相的概念细目二烧裆相的特点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要点:1.内治2.外治、应用举例第二十五单元筋病一、阖妖尹(Hoziuin) [颈椎病]细目一概述要点:阖妖尹的概念细目二阖妖尹的特点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二、夺乎骶(Ndokhweddid)[腰椎间盘突出] 细目一概述要点:夺乎骶的概念细目二夺乎骶的特点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三、能隐尹(Naengnyinzin)[ 肌筋膜炎] 细目一概述要点:能隐尹的概念细目二能隐尹的特点细目三临床表现细目四治疗原则细目五治疗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壮医特色外治法的体会

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壮医特色外治法的体会

在临床护理中运用壮医特色外治法的体会
卓秋玉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3(022)002
【摘要】壮医外治法是壮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
包括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热熨疗法、壮医刮痧疗法、壮医佩药疗法、壮医角吸疗法等。

壮医认为,通过外治的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治疗,调整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著名壮医药线点灸专家龙玉乾指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认为药线点灸的治疗机理就在于调整、调节、调动人体气血,使之趋于均衡,则疾病自然向愈。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卓秋玉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
【相关文献】
1.任务型教学法在《壮医特色疗法》教学中的运用
2.PBL结合EBM教学法在《壮医特色疗法》选修课堂中的教学运用
3.参与式教学法在《壮医特色疗法》选修课
堂中的运用探讨4.慢性胃炎中壮医外治法研究进展5."双微"教学模式在壮医外治法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民族医学在胃脘痛的诊疗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壮医外治疗法在改善患者胃脘痛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文章总结壮医外治疗法在胃脘痛诊疗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胃脘痛的诊疗提供临床参考。

标签:壮医外治法;胃脘痛;研究概况胃脘痛的壮医命名为:心头痛(壮文:Simdaeuzin),属壮医谷道病范畴,是以脐上剑突下胃脘处经常出现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范畴。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其病程缠绵难愈,病情反复多变[2],其病因错综复杂。

林辰[3]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风、湿等毒邪侵入人体,滞留于谷道,使谷道不通,天、地、人三气不同步而出现此病。

黄汉儒等[4]认为凡外感寒邪,饮食损伤,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均可使谷道失养,或阻滞不通,气血失衡,以至于谷道調节和化生枢纽脏腑功能失职,导致天地人三气不同步运行而发为本病。

黄瑾明等[5]认为是机体正气虚弱,风、寒、湿、热等毒邪侵入人体,滞留于谷道,使谷道不畅,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为本病。

目前西医临床上对胃脘痛的治疗主要是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后病情易复发,长期应用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整体疗效不佳。

实践证明壮医外治疗法确具有简单、便捷、廉价、效果显著、容易相互渗透、便于推广等诸多优势[6],文章以壮医、慢性胃炎、壮医药线点灸、胃炎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近20年的相关文献,现将其综述如下。

1 壮医诊断方法壮医在诊断疾病方面,诊法除了与中医相同的望、闻、切外,近年来已系统整理出目诊、甲诊、腹诊、耳诊、按诊、挑刮诊等诊法,其中尤以壮医目诊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甚多。

宋宁[7]以电子胃镜作为诊断慢性胃炎的衡量标准,观察用壮医目诊诊断慢性胃炎的准确率,结果壮医目诊诊断慢性胃炎准确率与电子胃镜的诊断符合率达97.43%,表明壮医目诊法是诊断慢性胃炎的好办法,其简、便、廉、验、捷、安全无创、高准确性的优势值得推广。

壮医敷贴治疗规范

壮医敷贴治疗规范

壮医敷贴治疗一、概念壮医敷贴疗法是将壮药敷贴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具有调气血、通道路、平阴阳、祛邪毒等功效。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内科疾病如发旺(痹病)、奔唉(咳嗽)、哈呷(哮喘)、麻邦(中风)、血压嗓(高血压)、年闹诺(失眠)、胴尹(胃痛)、鹿(呕吐)、呃逆等;外科疾病如颈淋巴结核、幽堆(前列腺肥大)、核嘎尹(腰腿痛)、夺扼(骨折)、林得叮相(跌打损伤)、呗(痈疮肿毒)等;妇科疾病如京尹(痛经)、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儿科疾病如航靠谋(痄腮)、勒爷屙细(小儿泄泻)、奔疳(疳积)、勒爷病卟哏(小儿厌食症)、小儿支气管炎等;五官科疾病如楞涩(过敏性鼻炎)、近视、副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三、禁忌症(一)皮肤损伤、溃疡、炎症、水泡等。

(二)皮肤过敏者。

(三)孕妇。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1.物品:低度米酒、姜汁或米醋、玻璃贴或敷贴、胶布、绷带、医用棉签、医用手套。

2.药物:根据病情选择相应药物,可用鲜药,或干药粉粹制成药散,或制成药膏。

(二)环境要求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敷贴前宜用温开水将敷贴部位清洗干净。

(五)体位选择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以坐位或卧位为宜。

(六)消毒术者消毒:清洁洗手,戴医用手套。

(七)施术方法1.调药:取适量药物,阴证方用低度米酒或姜汁配制,阳证方用米醋配制,调成糊状后均匀涂抹于玻璃贴或敷贴上。

2.敷贴:选择合适的敷贴。

如使用米酒调制膏药,先加热至40~50度,温度适宜即敷贴在治疗部位或穴位,贴敷时间为4~6小时(根据患者耐受或病情而定),老年人、小儿及体质虚弱的患者敷贴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3.固定:敷贴部位如果在头面或躯干,只需用胶布固定即可;如果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位,必须用绷带固定,以免药贴容易脱落。

壮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治法概况研究

壮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治法概况研究

壮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治法概况研究摘要:壮医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有独特的理论认识,在长时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治疗方法主要以外治法为主。

本文主要对近15年壮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在总结壮医对膝骨关节炎的外治方法及经验的过程中发现,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医药线点线灸疗法临床用得比较多,最易被患者接受,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壮医外治法概况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完全明确,以破坏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关节腔有骨赘形成为主,表现为以膝关节疼痛为主,伴有关节肿胀,积液,有骨擦感,活动障碍,关节畸形,最终可能导致残的慢性疾病。

对本病的治疗,壮族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方民族特色,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就壮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成果做一综述。

壮医对本病的认识骨关节炎在壮医名为“骆芡”,属于壮医“发旺”、“湿病”范畴[1]。

壮医对骨关节炎的发生,有“毒虚致病论”的理论认识。

本虚是内在根本因素,邪毒的入侵则是外在的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致使邪毒客于筋骨,阻滞人体龙路,火路,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产生气血失调,阴阳失衡,三气不能同步而产生本病。

其病机实质是“网络阻滞致痹”[2]。

常用治疗技法2 .1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医药物竹罐是最具壮医外治特色的疗法之一,其治疗是指在壮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竹罐放入药液中煮沸,用夹子取出竹罐,抓住时机,趁热拔在患处的,利用负压,热力,壮药透皮吸收及改善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李凤珍[3]等运用药物竹罐治疗67例KOA患者,制备的药液由藤杜仲、三钱三、大钻、丢了棒等壮药组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经治疗,患者取得消肿、止痛、关节功能改善的良好疗效,由于该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

曾振东[4]经实验研究后得出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有效的机理,可能是与调节体液免疫有一定关系的。

2.2 壮医敷贴疗法是将选定的壮药配方打磨成粉,调成糊状,贴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刺激,调节人体天地人三气同步平衡,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壮医技法介绍

壮医技法介绍

壮医技法介绍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治疗机理: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

”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主要功效:①消炎退热。

②祛风止痒。

③通路止痛。

④消肿散结。

⑤健脾消食。

⑥健脾止泻。

⑦温经通脾。

⑧活血止血。

适用范围: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属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者,效果较好。

常用穴位①中医针灸穴位。

②壮医经验穴位:有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结项穴、长子穴、脐周穴、下关元穴、关常穴、下迎香穴、启闭穴、鼻通穴、牙痛穴、素髎穴、耳尖穴、止呕穴、膀胱穴等。

③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即阿是穴。

取穴规律: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惟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

即:畏寒发冷取手部穴,发热取背部穴,肿块或皮损类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选该部位边沿或中央点为主要穴位。

皮疹类疾病,选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疹子为主要穴位。

操作: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头点燃,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施灸。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特点:所需设备简单,一盏灯、一根线即可,点灸时仅有蚁咬样感觉,无痛苦,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药线点灸无烟雾,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易于学习与推广。

2.灯花灸疗法又称灯草灸疗法,用灯心草点燃灸灼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治疗疾病。

适应症及取穴:壮族民间用灯草灸治疗的疾病50多种,主要的有:消化不良:取长强、天枢、关元、足三里。

胃痛:取中、中、下脘,胃腧、脾腧、足三里。

腰痛及关节痛:灸反应点。

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毕业后壮医学专业学生会去哪里工作?毕业后学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壮医学专业常见的几个就业方向,供参考。

1.壮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毕业生一般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从事实际工作。

2.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壮医学的就业面相当狭窄,但是就业率不错。

毕业生一般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从事实际工作。

3.壮医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1.掌握壮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运用壮医辨证施治的基本能力;3.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熟悉国家及民族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壮医学理论与学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点击查看:壮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壮医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壮医学、中医学、壮医基础理论、壮医医学史、壮医诊断学、壮医方药学、壮医内科学、壮医外科学、壮医伤科学、壮医妇科学、壮医儿科学、壮医皮肤性病学、壮医刺灸学、壮医经筋治疗学、壮医特色诊疗技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课程。

壮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壮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经审查符合《广西中医学院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的壮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作。

壮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壮医学专业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壮医、中医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壮医传承能力和壮医及中医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壮医院、民族医院、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壮医科、中医科及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壮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的医学高级专业人才。

中国壮医学内容

中国壮医学内容

中国壮医学内容
中国壮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主要流传于中国云南省壮族地区。

它包括了中医、巫术、草药、按摩等多种疗法,强调身体与自然界的和谐,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壮医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在治疗疾病时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情况,强调病因与病机的综合分析,并将人类的健康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壮医学的临床技术非常独特,如“针灸”、“火针”、“拔罐”、“刮痧”、“足疗”、“推拿”、“吹箫”等。

其中,针灸和火针是壮医最常用的手段,针灸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火针则是用火烧热针头来刺激穴位。

拔罐、刮痧和足疗则是通过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

此外,壮医还注重草药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同时,壮医还有一些独特的疗法,如“摇病”、“扫病”、“吹箫祛邪”等。

摇病是指通过摇动患者的身体来调整气血,扫病则是用竹帚扫拂患者的身体来驱走疾病,吹箫祛邪则是用特制的箫吹出特定的音乐来清除邪气。

总之,中国壮医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它强调个体化治疗、环境与人的关系,注重预防和治愈,对于维护人类健康,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跌打损伤治疗方法:1. 局部按摩。

2. 受伤初期用冷敷,最好用冰水、冰块,防止出血。

3. 擦跌打药酒或扭伤灵。

4. 外敷草药,大接骨草、水泽兰、冬青、柚子叶、柑果叶适量捣烂外敷。

5. 抬高患肢。

处方一:大罗伞15克,小罗伞15克,七叶莲20克,两面针10克,九里香20克,田七须15克,寮刁竹20克,泡米三花酒1000ml,既可外擦,又可少量内服。

处方二:鹅不食草、马鞭草、泽兰、八角枫、九节风、苏木叶、刘寄奴、韭菜根、田七叶、大风艾、香辣蓼。

捣烂如泥,外敷或浸酒外擦。

处方三:外伤瘀血,苏木叶500克,五月艾叶500克,捣烂醋炒热装袋外敷。

二. 烧伤治疗方法:1. 虎杖2500克,煎成浓汁外涂,可加适量冰片。

2. 将蚯蚓洗净,待水干后,拿白糖少许,将蚯蚓和白糖放入一只杯子内,待白糖溶解后用羽毛蘸药,涂患处。

如烧伤不太严重,可用此方。

多涂几次,伤口即愈合。

3. 将绿豆粉放铁锅内炒至橙黄色,然后与酒渗和,使液体不要稠,也不要太稀,用鸡毛蘸汁涂患处,一日三次。

三.毒蛇咬伤总的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通关开窍,祛风活络等。

不管哪种毒蛇咬伤均可根据“毒不进,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实则泻之”的蛇毒伤治则,以清热解毒为原则,采用通便利尿之法,使吸收到体内的蛇毒迅速被“解”和“排”。

1. 慈菇叶(三叶半夏),从汉朝一直沿用至今,是治蛇咬伤的良药。

2. 七叶一枝花:民谣“有了七叶一枝花,不怕深山大毒蛇”。

3. 半边莲草,既能外搽又能内服,是治毒蛇咬伤的特效药。

4. 凡毒蛇咬伤者最好即时饮醋一碗,使蛇毒不致扩散。

根据毒蛇咬伤情况,选以上药品1-3种进行处理,配合其它措施同时应用。

四.创伤身体受到外来暴力或刺激,皮、肉、内脏受到破坏,并有全身或局部反应者称为创伤。

包括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等。

治疗方法:1. 早期可用冰块或冷水进行冷敷,防止出血。

2. 如有血肿,可用三棱针刺加拔罐放血。

3. 局部按摩。

4. 外用水泽兰、大小驳骨、五色花、大风艾适量捣烂外敷。

一)热毒病(壮名:Binghdoegndat)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热毒内生,侵犯肌肤,成肿、成脓、成疮,发于外的一系列疾病称为热毒病。

包括无名肿毒、疖子、瓜藤痈、落头疽、蛇头疮、蛇眼疔、疵疔、黄水疮、鸡屎疮、对口疮、裤口毒、有头疽、无头疽等。

情志不舒,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煎炒,使热毒内生;或外感热毒之邪,侵犯肌肤,郁结于皮肉之间或龙路火路之中,使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临床表现无名肿毒:身体局部聚发肿痛,随处可生,范围可逐渐扩大,疼痛逐渐加剧,局部皮肤发烫、紧张、发硬、压痛明显,红肿范围边界不清,最后形成脓肿,局部波动,常伴有发冷、高热、严重者可引起败血证。

疖子:开始皮肤出现1个发红而疼痛的凸起,逐渐向四周扩大,数天后,于中央出现1个黄白色脓头,破溃后可逐渐吸收愈合,亦可逐渐扩大加重,严重者可发展成败血证。

瓜藤痈:初起皮肤出现硬结,边缘清楚,发红疼痛,逐渐成脓、破溃,流出脓液而留下小疤痕。

落头疽:好发于背部及颈后部,多发于体弱之人,局部呈一片较广泛的红肿凸起,疼痛剧烈,发展迅速,表面出现多个黄白色脓头,中央组织坏死,愈合慢,伴有发冷、高热、食欲不振,甚至引起败血证。

蛇头疮:初起指端感觉麻痒,继而刺痛,肿胀红肿不明显;中期肿势扩大,手指末端像蛇头状肿胀,酿脓时剧烈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可伴发冷、发热、头痛、不思饮食、全身不适等。

蛇眼疔:初起甲边红肿热痛,继而成脓,剧者指甲脱落,可伴发冷、发热、头痛、心烦口渴。

疵疔:生无定处,以面部及手足多见,发病较急,变化迅速,危险性较大,初起如粟米大,坚硬根深,形小,随后局部变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可伴发热发冷,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硬口干,甚则神昏、谵语、痉厥。

黄水疮:又名脓疱疮,多发于夏秋季节,儿童易患。

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红斑或黄豆大(甚者更大)的水疱,迅速变成脓疱,奇痒,抓破后流黄水,干结后成边缘翘起的黄痂,黄痂下是红色的糜烂面,愈后不留疤痕,常反复发生,可伴发冷发热。

鸡屎疮:好发于儿童。

症见头额及发际、耳周生出小疖肿,数日后成脓溃烂,多蔓延至满头都是,缠绵数月不愈。

对口疮:生于脑后枕部之下、大椎之上。

初起红肿疼痛,逐渐成脓,易溃易敛;若局部漫肿,皮厚色暗,则难溃难敛。

裤口毒;又名臁疮、老烂脚、远年烂脚、烂脚、黄鳝漏。

指发生于小腿部的慢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内侧多于外侧,溃疡日久不愈,疮口内陷,常流黑绿色脓水,臭秽难闻,反复发作。

有头疽:初生白粒如粟,痒痛,继而微红肿痛,3~4日后根脚红晕逐渐展开,局部微温,甚则发热,疽顶白粒如粟,间有大如莲子蜂房者,皆有脓不易畅流排泄,可向四周蔓延扩展变大。

无头疽:初起无头,为发于筋骨及关节间的脓疡,具有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之特点,脓出淡薄,淋漓不尽,甚至导致关节畸形。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治疗方法无名肿毒内治法①金银花、板蓝根各12克,地丁、苏叶、木黄连、苍耳根、茅根、大青叶、藤黄连、刺苋菜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生地12克,铁树叶、鹅舌草、细叶榕、青藤叶、大罗伞、小罗伞各10克,水酒各半煎服,外治法①蒜泥、蛤蟆皮外敷患处茄艾灸。

②了哥王、红龙船花、假南瓜叶各适量,捣烂,酒炒热后敷患处。

③生桐油、生石膏粉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④木芙蓉叶或花、犁头草、葫芦菜捣烂外敷患处。

⑤已有脓者,切开排脓,切口宜稍大,放入引流条,每天用桉树叶煎液外洗,换引流条,直至无脓为止,外敷木芙蓉膏⑥药线点灸局部梅花穴及结顶穴。

⑦活蚯蚓10条,洗净,以适量盐浸渍即化为粘液,取粘液适量加蜜糖适量,混匀,外涂患处。

⑧韭菜叶、雷公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疖子内治法①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鲜车前草、鲜马齿苋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木黄连、一点红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木芙蓉花或九里明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②生桐油、生石膏粉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③生大蒜头捣烂外敷患处加艾灸。

④七叶一枝花膏外敷或七叶一枝花酊外擦患处。

⑤成脓者,切开引流,每天用桉树叶或九里明煎液清洗后敷七叶一枝花膏。

⑥用冷开水喷淋于疖面上,然后用艾条在疖面上施灸,同时徐徐吹风于肿面上,肿面水将干时再喷水,每次15分钟,每天2次。

⑦青蛙皮贴于疖肿处。

瓜藤痈内治法金银花藤、板蓝根、一点红、野菊花、蒲公英、木黄连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犁头草、木芙蓉、木鳖子叶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或水煎外洗患处。

②墙上陈石灰和陈年酸笋水(年代越久越好)适量,加鲜犁头草、落地生根各50克,捣烂外敷患处。

③已化脓者,切开,将脓液挤净,用苎麻根或棉花根捣烂外敷患处及其周围。

长期不愈者,用九里明、木黄连、苍耳草、番桃果叶,水煎外洗,洗后再撒上一些头发灰在疮口上。

落头疽内治法穿心莲、甘草各10克,一点红,九节茶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鲜雾水葛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每日换药1次。

②生姜适量,捣烂,用芭蕉叶包好后煨热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苦丁茶叶、了哥王叶水煎外洗或捣烂外敷患处。

③成脓者,作十字切口或廿字切口切开,切口宜大使引流通畅,每天换药1次,用九里明、火炭母煎液外洗后敷七叶一枝花膏。

蛇头疮①泥锹鱼捣烂外敷患处。

②猪胆1只,放入少量冰片套入患指,每日1只。

③蛤蟆皮或大蒜泥外敷患处加艾灸。

④葫芦茶、犁头草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⑤苍耳子全草烧灰或芭蕉叶烧灰,醋调涂患指,每日3~4次。

⑥红龙船花、酒糟各适量,捣烂煨热,敷患处。

⑦药线点灸患指梅花穴及结顶。

⑧川乌、草乌、天南星、雄黄、冰片、猪胆,共研末,水调敷患处。

⑨成脓者在患指两侧切开贯穿指端之切口,用桉树叶、九里明煎水外洗后放入引流条,外敷七叶一枝花膏或木芙蓉花膏。

蛇眼疔外治法①沙姜、有毛一点红各适量,共捣烂如泥状(忌接触铁器),外敷患处四周,用干净树叶或菜叶包裹,再用纱布和胶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②仙人掌150克,生盐20克,醋适量,共煮,外敷患处。

③猪苦胆1个,装入雄黄0.3克,套在指上,扎紧勿让苦胆汁外溢。

④蜈蚣1条,雄黄1.5克,共研为细末,取鲜鸡蛋1个,将蛋的一端打破约患指大小,从破口处倒出一部分蛋液,将药粉倒入蛋内搅拌均匀,将患指插入蛋内,用小火沿蛋壳周围烘1小时以上,以患指有湿热感为度,每日1~2次。

疵疔外治法①药线点灸局部梅花穴、手三里,结顶,每日1次。

②九里明、蒲公英、地丁草适量,煎水外洗患处,并用三药鲜品捣烂敷患处。

③复方二苦(苦参、苦地胆)煎液外涂患处。

黄水疮内治法①木黄连、野菊花、一点红、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木黄连、野菊花、金银花各15克,淡竹叶、刺苋菜、板蓝根、大青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九里明60克,桉树叶60克,苦楝树皮4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

②扛板归150克,三角泡300克,酸醋200毫升,煎水外洗。

家燕窝适量,研末水调外敷。

③外涂壮药止痒酊或止痒膏。

④苍耳草、桉树叶各60克、九里明50克、火炭母30克,水煎外洗。

若有黄水渗出,则用火炭母、番桃叶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鸡屎疮外治法①药线点灸葵花穴(点患处如葵花状)、结顶穴,每日1次。

②大桉树叶、满天星、苦楝树叶、明矾适量,煎水外洗,再用枯矾粉撒于患处。

外涂七叶一枝花膏。

对口疮内服法鱼腥草20克,老君须、龙胆草各15克,水杨柳、麦冬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①蛤蟆酊外涂患处。

②先将蚯蚓捣烂,凉水调敷患处,再用象贝母研末敷患处。

③野菊花、雄黄、冰片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裤口毒外治法①桑叶捣烂外敷或白萝卜丝煮熟热敷。

②黄芪、轻粉、乳香、没药、血竭、铜绿适量,研末,麻油调敷患处。

③热黄牛粪适量外敷。

有头疽、无头疽外治法①初起用蒜切片3毫米厚,置于患处,隔蒜施灸,每日1~3次。

②巴豆去壳炒黑,研末以麻油调为膏,涂患处。

(二)血毒病(壮名:Binghdoeglwed)由于热毒之邪侵犯龙路引起的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症的疾病。

包括红丝疔、蛇肚疔、烂疔、破伤风等。

病因病机皮肉破损,热毒之邪趁隙而入,侵犯龙路,使龙路不通,气血凝滞,血热互结,搏阻于皮肉之间而致。

临床表现红丝疔:又名“红绿疔”,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管炎。

多发于四肢(常有皮肤破损或湿气糜烂),因疔呈红色或红绿的细丝样而得名。

初起四肢远端有疮疖感染,继而局部成红线一条,多见于腋部及腹股沟处,常伴局部瘰疬肿痛,发冷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周身无力。

蛇肚疔:又名“蛇腹疔”、“泥鳅痈”,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腱鞘炎。

症见指腹部肿胀如蛇肚,手指屈伸困难,灼热,痛连肘臂,局部皮肤色红光亮,逐日加剧,7~10日成脓,难自溃。

烂疔:又名“水疔”、“脱鞋疔”。

起病急骤,局部肿胀灼热疼痛,皮色暗红,继而腐烂,范围逐渐扩大,疮形呈凹形(如匙面),溃后流出脓液,稀薄如水,气味恶臭,可混有气泡,按之可有捻发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