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定位

合集下载

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刘兴鹏: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定位THE SURFACE ECG POSITIONING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FROM THE OUTFLOW TRACT关键字: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定位2013-10-0914:4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流出道起源的室早体表心电图具有特征性,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QRS波呈高大直立的R形。

根据起源点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右室流出道起源(前间隔,后间隔和游离壁)及其延伸部位(肺动脉瓣上)、左室流出道起源(左冠窦、右冠窦和左右冠窦交界)、心大静脉远端(DGCV)和主动脉二尖瓣环连接处(AMC)。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起源于心室的任何部位,但心室流出道是其好发部位。

此处的室早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可达90%~95%。

体表心电图对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判断消融靶点的位置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无效消融次数,从而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体表心电图是由心脏三维立体除极向量的二次投影而形成,心脏三维立体除极向量首先投影至一平面,形成平面除极向量环,再次投影至某一个心电图导联,形成这一导联的心电图波形。

流出道起源的室早体表心电图具有特征性,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QRS波呈高大直立的R形。

根据起源点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右室流出道起源(前间隔,后间隔和游离壁)及其延伸部位(肺动脉瓣上)、左室流出道起源(左冠窦、右冠窦和左右冠窦交界)、心大静脉远端(DGCV)和主动脉二尖瓣环连接处(AMC)。

一、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早搏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早占所有流出道起源的70%左右,体表心电图上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QRS波呈高大直立的R形。

aVL导联以负向波为主,胸导联一般移行在V3导联或以后。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

表1体表心电图定位技巧
Ⅰ、aVL 上部 右
Ⅱ、Ⅲ、 aVF

V1 下
V5 上
心电图表现 类似LBBB
下部
右束支 左束支主干 左前分支 左后分支 上 上 上 下

上 上 下 上

下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类似LBBB
呈LBBB 呈RBBB RBBB+LPH RBBB+LAH
前壁 左
后壁 侧壁 室间隔

上 上

下 下
与窦性QRS-T大同小异
常见实例分析
• 1.起源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①Ⅱ、aVF、V5、V6-R型; ②aVR、aVL -QS型; ③胸导联移行区:V3或之后-右心室流出道; V1~V3-左心室流出道; V2-冠状动脉窦内;
常见实例分析
• ④Ⅰ和aVL QRS形态对鉴别起源于右室间隔 或游离壁室早、室速有一定意义。 • Ⅰ、aVL呈QS型-前间隔; • Ⅰ呈R或Rs型;aVL呈QS型-后间隔; • Ⅰ呈正相或负相波-中间隔; • aVL呈R型-游离壁多见。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 2.定上(房室瓣部)下(心尖部) 主要根据Ⅱ、Ⅲ、aVF QRS波群主波方向: ①起源于上部, Ⅱ、Ⅲ、aVF主波向上。 ②起源于下部, Ⅱ、Ⅲ、aVF主波向下。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 ⒊定流出道室速 Ⅱ、Ⅲ、aVF导联呈高幅R型 QRS波呈LBBB伴电轴右偏,aVR主波向下 —RVOT , V1导联呈rSr ,V4~V6导联有终末s —LVOT
体表心电图定位基本原则
• 1.定左右 • 主要根据V1、V5 QRS波群主波方向: V1主波向上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一. 心肌梗塞1.基本图形: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

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

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

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P’-R间期≥0.12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 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 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0.12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 0~25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室性早搏的治疗指南医学ppt课件

室性早搏的治疗指南医学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心力衰竭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02
03
04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过度 输液。
合理应用利尿剂,保持出入量 平衡。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患者心功能,根据病情调 整药物治疗方案。
心律失常并发症识别及应对方法分享
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影像科、心理 科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04
加强室性早搏的预防和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情绪稳定、减少刺激性饮食等,有 助于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导管消融联合起搏器植入
对于复杂室性早搏或多形性室性心动 过速患者,可采用导管消融联合起搏 器植入的综合治疗策略。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指导
心理干预在室性早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01
02
03
减轻焦虑和压力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 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减 轻焦虑和压力,改善心理 健康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 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
降低复发风险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 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 方式,降低室性早搏复发 的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提供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精神压力等均可增加室性早搏的发生风 险。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第一步“齐”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V1和V5,区分右和左;V1上为右,V5上是左;都宽选全束,高尖为室肥;下壁向下为左前,高侧向下是左后;还有一三窦速缓,心梗预激要记牢;最后一项是缺血,正常人员也赶集。

第二步“不齐”房早室早一眼看;室扑室颤最简单;房颤室速更典型;房速无P室上速;规不规则莫区分;日落二度有I II;一延二落文莫分。

一、总的阅读首先是把整份心电图浏览一下,目的是了解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如何,是否适合进行分析及诊断。

具体说来,主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导联的数目:通常,一份好的心电图,应该是肢体导联(简称肢导,即I、II、III、aVR、aVL、aVF)及胸前导联(简称胸导,即V1-V6)共12个导联均齐备,并且至少有1个导联(常为II、V1或V5中之一)作了较长时间的连续记录。

如果是为了分析心律失常,则最好是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否则最少也应是每3个导联作为一组进行同步记录。

之所以强调“同步”,是因为P波出现的规律对诊断心律失常攸关重要,然而P波又并非在每一个导联都能清晰记录到(通常以II、III、aVF及V1为明显)。

此外,对于怀疑有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应描记18导联心电图,即加作右胸导联(V3R-V5R)及后壁导联(V7-V9)的描记,以免漏诊右心室及左心室后壁的梗死。

2、各导联的标记是否正确。

例如,如果V1、V2、V3的标记错误,很有可能得出“胸导递增不足”的结论,进而会怀疑是否有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可能。

3、各导联在粘贴时,是否有上下倒置的情况。

在窦性心律时,这一问题很容易发现,因为PR间期较QT间期短得多。

但如果在心动过速时,要么P波不容易找到(融合于T波或QRS波中),要么PR间期与QT间期相近,此时如果未发现有粘贴倒置的情况,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有无导联线错接的情况。

最常见的是左、右上肢导联线反接后,可表现为假性“右位心”。

此外,V1和V2的电极位置也很重要,如果电极位置上、下移动1个肋间隙,即可导致P波及QRS波的形态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误诊。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三维电解剖标测和导管消融陶海龙;龙德勇;张金盈;张力;王小芳;李晨【摘要】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室早)的三维电解剖特征及导管消融疗效。

方法:选择1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室早患者,药物及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室早频繁发作后,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解剖重建右室流出道,进行室早的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靶点后采用4 mm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

分析、总结RVOT室早局灶起源的解剖分布特点、电生理特征及消融即刻效果,观察消融后远期成功率。

结果:RVOT的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显示,室早的解剖分布主要位于RVOT间隔面(66.7%),少数起源于肺动脉瓣上(16.7%),其靶点电生理记录在窦性心律和室早时具有不同特征。

平均放电(2.3±0.5)次可完全终止室早发作。

远期随访复发率较低(16.7%)。

结论:室早多起源于RVOT间隔部位,也可起源于肺动脉瓣上;即刻消融成功率高。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 electroanatomy and efficacy of catheter ablation for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s( PVCs) fro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 . Methods: After PVCs induction under medicine and program stimulation, 1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VCs from RVOT were employed electroanatomic reconstruction for RVOT. PVCs foci were localized by activation mapping and pacing mapping. Catheter ablation was performed under Carto three cardiac electroanatomic guidance with saline-irrigation.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 electroanatomy for PVCs from RVOT, acute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catheter abla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activation mapping and pacing mapping. The foci of PVCs weremainly distributed at the septal plane of RVOT(66. 7% ) , while exceptional cases above the pulmonary artery valve( 16. 7% ) with a nove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sinus rhythm and PVCs onset. After (2. 3 ±0. 5) firing tries, PVCs was terminated completely with a benign follow-up results. Conclusion: PVCs of RVOT are mainly localized at septal plane of RVOT while rare cases above pulmonary artery valve. Catheter ablation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PVCs of RVOT.【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46)004【总页数】4页(P547-550)【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电解剖标测;导管消融【作者】陶海龙;龙德勇;张金盈;张力;王小芳;李晨【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52;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室性早搏(室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长期存在并呈间断发作,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方法。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是指源自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其来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心肌细胞。

该类型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频率和易复发性,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室颤和猝死。

临床上,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表现为心前区或心前区不适感、心悸、胸闷等症状。

经导管射频消融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其可以通过摧毁起搏点,阻断异常传导途径,从而减少或消除早搏的发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该方法是经导管进行干预治疗,因此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开胸腔的创伤,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心脏电生理参数和3D心脏成像技术,精确定位早搏的起搏点和传导途径,避免了误伤正常心肌,从而降低了治疗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效果显著。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早搏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心脏的电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经过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消除早搏的发作,摆脱了心律失常的困扰。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显著,可以为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好处。

该方法还具有较低的复发率。

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的早搏发作频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的概率逐渐降低。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早搏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早搏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早搏李世锋;李中健;申继红;李帅兵;刘儒【摘要】为帮助全科医生、基层医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心电图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及科研能力,本刊特邀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的李中健教授撰写了心电图学系列讲座。

该讲座共分26讲,内容涵盖了心电图学的各方面知识,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临床经常遇到的异常心电图特征,并注重心电图与临床工作的结合。

讲座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易懂易记,不仅适用于全科医生、基层医生,也适用于心电工作者、心内科专科医生、医学生及护理人员等。

本刊将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1204-1207)【关键词】早搏;心电描记术【作者】李世锋;李中健;申继红;李帅兵;刘儒【作者单位】450014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450014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450014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450014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450014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04.411 概述早搏又名期前收缩,也称过早搏动、期外收缩,是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其后常伴随一个较基本心动周期更长的间歇。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绝大多数为功能性原因,约10%为器质性心脏病变。

依据异位搏动起源部位不同,早搏可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四种,其中室性最常见,房性次之,交界性少见,窦性罕见。

各类型早搏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存在。

2 发生机制(1)自律性增高:心肌的局部存在一个兴奋性增高的异位起搏点,这个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主动地发放激动,使心房或心室发生提前搏动。

(2)折返激动:窦性冲动下传时,一部分心肌尚处于相对不应期,而当其余部位的心肌激动已完毕,激动再传至这部分心肌时,可使这部分心肌产生一次提前搏动。

【心系列297】心脏summit区的解剖及室早特点

【心系列297】心脏summit区的解剖及室早特点

【心系列297】心脏summit区的解剖及室早特点特发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或左室流出道(1eft ventrieular outflow,LVOT),而少数室早起源于左室最高位,即左室出口部外侧部位,距离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区域表面覆盖厚脂肪组织,称为心脏summit 区。

该区域位于左室出口部外侧,距冠状动脉较近,且部分位置表面覆盖厚脂肪层,此处室早的消融不仅风险大而且消融导管难以到达,其消融治疗仍是电生理界的挑战。

狭义的心脏summit是心外膜部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前降支和心大静脉(great cardiacvein,GCV)形成的心外膜三角形区域,而根据室早消融部位又可将心脏summit区广义的定为此附近的一个区域,包括心外膜的GCV/前室间静脉(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vein,AIV)区、左冠窦(1eft coronary cusp,LCC)、心内膜的主动脉窦一二尖瓣连接处(aortomitral continuity,AMC)及RVOT后部(图2—12—1)。

各部位虽邻近且同属于summit区,但对于不同位置起源的室早,消融策略(导管的选择及进入途径等)也不尽相同,若术前可通过体表心电图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判断其起源的可能性,则对手术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心外膜summit区(GCV/AⅣ区)心外膜summit为位于左室上部、由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包绕的区域,由McAlpine于1974年首次提出。

由于该区域位于左室,毗邻GCV尾部和AIV起始部,在左室流出道(LVOT)和RVOT交汇处,因胚胎时期的发育或应力作用,为心律失常潜在发生部位。

当室早起源于心外膜时,激动初始传导相对缓慢,故QRS波起始部亦偏缓,即形成“假α波”。

有学者提出,当QRS上升支出现假α波(>34毫秒)、QRS波群增宽(>198毫秒)和V2导联类本位屈折时间增加(>85毫秒)时,可初步判断室早起源于心外膜,另外,有报道称,从QRS起始部到顶峰所需时间大于整个QRS时限(即最大折转指数,maximum deflection index,MDI)的一半以上(>0.55)也提示室早起源于心外膜。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的心室的除极。

这种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室性早搏可以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收缩。

根据病情程度,室性早搏可以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R波落在T波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及其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及其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及其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心电图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QRS 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等指标。

结果:心电图诊断出左室流出道18例,右室流出道16例。

左室流出道组患者的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及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右室流出道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心电图对定位流出道室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左室流出道的定位效果更好。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流出道室早;定位价值【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052-01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包括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多发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并且发病率随着老年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治疗手段逐渐完善,而术前定位流出道室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心电图对左室流出道或右室流出道进行定位诊断,其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验证。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4例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查,分析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现对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诊断左室流出道组18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为(53.3±6.0)岁;基础心率为(70.3±6.6)次/min;室早负荷(19.6±5.1)%。

右室流出道组16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为(53.9±6.2)岁;基础心率为(70.5±6.1)次/min;室早负荷(19.0±5.3)%。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心率及室早负荷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医学三基《医学(医师)》考前点题卷三

医学三基《医学(医师)》考前点题卷三

医学三基《医学(医师)》考前点题卷三[单选题]1.下列不符合基因的论述是()A.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江南博哥)功能单位B.正常情况下,所有细胞内的基因均处于活性状态C.含外显子与内含子D.基因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E.遗传学上,基因是决定或编码某种蛋白质的DNA片段参考答案:B[单选题]2.交叉性感觉障碍易出现于()A.后根病变B.脊髓后角病变C.脑干病变D.丘脑病变E.内囊病变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列哪种情况的室性早搏属器质性且最危险?()A.低血钾B.甲状腺功能亢进C.心肌炎D.急性心肌梗死E.二尖瓣脱垂参考答案:D[单选题]4.望诊面部呈青色时对下列哪种病症的诊断最有意义()A.热证B.湿证C.寒证、痛证、血瘀和惊风D.虚证、脱血E.肾虚、痰饮参考答案:C[单选题]5.治疗脑血栓形成最好的方法是()A.急性期慎用血管扩张剂B.抗凝治疗C.降纤治疗D.小剂量阿司匹林E.rt-PA静脉溶栓治疗参考答案:E[单选题]6.在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常采用的口服药是()A.四环素B.多西环素C.甲硝唑D.阿莫西林E.米诺环素参考答案:C[单选题]7.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A.表面抗原(HBsAg)B.表面抗体(抗-HBs)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E.核心抗体(抗HBe)参考答案:C[单选题]8.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A.B.C.D.E.参考答案:A[单选题]9.女,26岁,继发性闭经已4年,检查卵巢不增大,肌内注射黄体酮5天,停药后4天引起子宫出血,再行垂体兴奋试验,注射后45分钟促黄体素值增高3倍。

此病例的闭经原因是()A.丘脑下部B.腺垂体C.卵巢D.神经垂体E.子宫参考答案:A[单选题]10.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衣原体B.立克次体C.支原体D.真菌E.细菌参考答案:D[单选题]11.下列哪项不属中医“十问歌”的内容()A.问发热恶寒B.问头痛身痛C.问大便、小便D.问住址和婚姻状况E.问既往患过哪些疾病参考答案:D[单选题]12.胸部外伤所致反常呼吸运动见于下列那种情况()A.第4肋骨骨折B.第4-7肋骨单处骨折C.第4-7肋骨多根多处骨折D.第7肋骨骨折参考答案:C[单选题]13.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阿莫西林D.羧苄西林E.哌拉西林参考答案:A[单选题]1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下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A.出现意识与睡眠障碍B.中枢性高热C.水电解质平衡紊乱D.循环与呼吸功能紊乱E.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参考答案:E[单选题]15.以下关于头皮血肿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根据部位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可蔓及全头C.小儿及体弱者发生帽状腱膜下血肿可导致休克或贫血D.头皮血肿一般难以吸收,保守治疗均无效E.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参考答案:D[单选题]16.0.25MPa(绝对压)相当于()A.水下15m处的压力B.水下25m处的压力C.水下35m处的压力D.E.参考答案:A[单选题]17.A.混合性酸中毒B.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参考答案:B[单选题]18.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是()A.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B.畸形、反常活动、骨擦感C.关节空虚、畸形、弹性固定D.反常活动、弹性固定E.弹性固定、畸形参考答案:C[单选题]19.股骨干中上段骨折时发生骨折端移位常见的是()A.近端向下,远端向内B.近端向后,远端向内C.近端向内,远端向外D.近端向下,远端向外E.近端向前,远端向后上参考答案:E[单选题]2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左室肥厚B.冠心病C.心力衰竭D.糖尿病E.肾动脉狭窄参考答案:E[单选题]21.抢救枕骨大孔疝(脑室系统扩大者)最有效的急救措施首选()A.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入B.尽快行去骨瓣减压术C.快速椎颅钻孔穿刺脑室额角行脑脊液外引流术D.快速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E.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参考答案:C[单选题]2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但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参考答案:A[单选题]23.耳声发射异常提示病变主要位于()A.鼓膜B.听骨链C.耳蜗D.听神经E.听觉中枢参考答案:C[单选题]24.所谓“六淫”是指()A.风、寒、暑、湿、燥、火B.六气C.6种不同的气候变化D.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E.6种情感的变化参考答案:D[单选题]25.孕妇感染以下哪种微生物不会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A.梅毒螺旋体B.风疹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参考答案:E[单选题]26.患者,女性,65岁教师,讲话口齿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反呛。

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

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

心电图:心率(60-100正常),PR间期(>0.12S),QRS(>0.08S <0.12S)。

QT/QTC 这个一般60次心率不超过0.44S,P/QRS/T电轴度,+-30度都是正常范围,RV5/SV1幅度,RV5不高于2.50mv,RV5+SV1不高于3.5/4.0mv(男的4.0,女的3.5);RV1+SV5不高于1.05mv.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一)人名、病历号、心率、PR间期、QRS时限等照填。

(二)1、P波: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时限、振幅正常。

2、QRS波群:时限、振幅在正常范围内。

PR间期正常。

3、ST段:未见偏移。

4、T波:时限、振幅在正常,未见病理性偏移。

(三)诊断: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三、如何做心电图只要智商正常,又不色盲,背一下红黄蓝咖黑紫,看别人做一次基本就学会了。

但是要做得好还是有一些讲究的,例如要清楚第四肋间的定位。

我感觉以下病人非常难做: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心脏病人挺多这样的),吸头根本无法吸稳;心、肺病致不能平卧的;心尖抬举样搏动的,一吸就被跳出来。

四、如何看心电图(一)看数值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室性早搏定位

室性早搏定位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室性过早收缩(ventir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VPC)等,然而,室性早搏一词则是广为通用的术语。

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无保护机制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

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者,为分支性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不同而分类:(1)、室间隔早搏(2)、右室肌性早搏:右室流出道早搏,右室心尖部早搏等。

(3)、右束支性早搏(4)、左束支性早搏(5)、左前分支性早搏(6)、左后分支性阻搏(7)、左室肌性早搏(8)、心室前壁早搏(9)、心室后壁早搏(见表—1)表—1 室性早搏定位诊断: ———————————————————————————————————————I、aVL II、III、aVF V1 V5 心电图表现———————————————————————————————————————右室上部上下上类似 RBBB下部下下上类似 LBBB右束支上上下上呈 L BBB左束支主干上上上上呈 RBBB左前分支上下上上RBBB+LPH左左后分支下上上上RBBB+LAH前壁下下室后壁上上侧壁上下室间隔与窦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注:上:指QRS主波向上下:指QRS主波向下现将发自心室不同部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如下:一、室间隔早搏早搏起自室间隔上、中、下部,位置越高QRS形态越接近室上性QRS波群。

(一)心电图特征1、窦性心律窦性节律、房性节律或交界性节律下传QRS—T波形、振幅及时间均正常,而伴发的早搏形状与室上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QRS时间小于110ms。

2、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如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并发的室性早搏波形反呈“正常化”。

心律失常1

心律失常1

室性早搏分类
按室早的多少分类; 1. 偶发性室早 2.频发性室早 3. 室早二联律 4. 室早三联律 5.室早四联率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occasional un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偶发:每分钟小于5个早搏
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 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QRS波群形态不正常
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
部分早搏P’波之后无QRS波,且与前面的T波相 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性早搏未下传
BACK
交界性早搏 (premature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beat )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R-on-T 现象 R-on-T phenomenon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插入性室性早搏
插入性(间位性): 早搏落在两个相邻的正常窦性搏动中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 frequent mult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多源性:同一导联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不同; 联律间期又不相同者。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
心电图特征: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多正常 2.逆行P’波可出现于QRS波群 之前(P’R < 0.12s) 房性早搏 之中,与QRS波群重叠不易辨认 之后(RP’ < 0.20s) 3.代偿间歇多完全

室性早搏92167

室性早搏92167
早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
分界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 后为相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 ,心室肌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 恢复到100%,而T波峰顶前 20~30ms被称为心室易颤期,落 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索,可引 发室颤
a
ERP RER P
17
CAST试验: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试验
II/III比
>1

qR
R,Rs R,Rs R,Rs


无 无或晚
≤1
≤1
≤1
a
>1
11
室早危险分层(1)
Lown氏分级1971年由Lown提出,该分级法是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室早的危险 分层 Ⅲ级以应进行适当的干预性治疗。
等级
定义
0
无室早
PI 0.95
收缩B期
舒A张期
PI 0.83
a
15
室早的危险分层(5)
心室的易颤指数 – 有学者进一步根据室早的联律间期计算心室的易颤指数 – 该指数= RR´×QT/RR – 判定:易颤指数>1.4的室早易引发室颤 易颤指数为1.1-1.4的室早易引发室速。
a
16
室早危险分层(6)
R on T室早 •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
定左、右室 RBBB R/s 左室 LBBB Q/S 右室
定上、下位 向上---位于上侧流出道 向下---位于下侧心尖部
定前、后位
a
7
a
8
左右心室流出道
a
9
RVOT体表心电图特点
QRS形态
间隔起源
游离壁起源
I导联


前后

室性早搏的诊治

室性早搏的诊治
甚至十数年。 • 4.常在安静情况下出现室早,例如饭后、
刚卧床不久,情绪激动等时明显增多,活 动后可消失或明显减少
(二)器质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 1、同时存在心脏病的临床依据,如各种器质性心 脏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等。
• 2、伴有基础心电图异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心肌肥厚或其它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等。
• 如果PVC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积极治疗引 起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因可抑制或消除PVC,所以 这类患者不用忙于处理PVC
• 如果经系统评估后,没有找到心肌病病因的线索 ,高度怀疑PVC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病时, 药物或射频消融消除PVC是必要的
• 有学者认为PVC负荷 16%,不管有无症状,特别 是无症状的男性患者应该接受药物或射频消融治 疗
• 3、室早呈“病理性”改变 如梗死性室早(室早 呈qR、QR或Qr型,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对称 倒置或直立);肌性室性早搏,QRS畸形增宽 ≥0.16s。
• 4、伴发长QT综合征时的室早
5、在12种室速中有10种系室早诱发(其中大多为R on T型)。所以在这些室速发作间歇时的室早,应视 为器质性的,或既往有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史或室颤 发作史的室早患者。
• PVC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 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
• 在药物治疗方面,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 子拮抗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选用Ⅰ C类或 Ⅲ类抗心律 失常药物
• 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且药物治 疗不是根除性治疗,有效率较低,少数患者不能耐受
(二) Schamaroth 室早分类法
(三)从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预后意 义的分类
将室性早搏为三大类 1.良性室性早搏 2.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 3.恶性室性早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性早搏的定位诊断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室性过早收缩(ventircular prematurecontraction , VPC等,然而,室性早搏一词则是广为通用的术语。

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发生的单个或成对、无保护机制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

希氏束电图示V前无H 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者,为分支性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部位不同而分类:(1)、室间隔早搏(2)、右室肌性早搏:右室流出道早搏,右室心尖部早搏等。

(3)、右束支性早搏(4)、左束支性早搏(5)、左前分支性早搏(6)、左后分支性阻搏(7)、左室肌性早搏(8)、心室前壁早搏(9)、心室后壁早搏(见表一1)医学收集整理表一1室性早搏定位诊断:I、aVL I、HI、aVF VI V5 心电图表现----- 右室上部上下上类似RBBB下部下下上类似LBBB右束支上上下上呈L BBB左束支主干上上呈RBBB左前分支上下上上RBBB+LPH左左后分支下上上上RBBB+LAH前壁下下室后壁上上侧壁上下室间隔与xx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 注:±:指QRS主波向上下:指QRS主波向下现将发自心室不同部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如下:一、室间隔早搏早搏起自室间隔上、中、下部,位置越高QRS形态越接近室上性QRS波群。

(一)心电图特征1、窦性心律窦性节律、房性节律或交界性节律下传QRS-T波形、振幅及时间均正常,而伴发的早搏形状与室上性QRS-T波形大同小异,QRS时间小于110ms。

2、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如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等),并发的室性早搏波形反呈“正常化”。

(二)发生机制发源于室间隔的早搏激动通过一小段普通心室肌之后,就可迅速到达左右束支,引起两侧心室儿乎同步除极。

整个心室除极程序和时间与窦性激动在室内的传导情况大致相同,故室间隔早搏畸形不明显。

若基木心律呈现束支传导阻滞或伴预激综合征时,下传的QRS-T波形宽大畸形;而发自室间隔的早搏可迅速引起左、右束支几乎同步除极,而产生波形“正常化”的室性早搏。

(三)心电图诊断目前心电图学专著中制定的室性早搏诊断标准,不适合于室间隔早搏的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①基本心律室内传导正常时,室性早搏波形与同导联室上型QRS-T波形基木相同。

②基本心律有室内传导异常时,下传QRS宽大畸形,而室性早搏波形接近正常。

③过早发生的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

(四)鉴别诊断室间隔早搏与交界性早搏的鉴别诊断列表-2表2室间隔早搏与交界性早搏的鉴别鉴别要点室间隔早搏交界性早搏1、异位QRS—T波形与窦性大致相同①与窦性相同②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者宽大畸形2、逆P多无,如有则位于QRS之后,可有,P位于QRS之前,R—P> 120msPV 120ms3、异位QRS—Txx变性4、室性融合波可有少见(五)临床意义室间隔早搏的发生率较低,仅占室性早搏的1.12%。

此型室性早搏见于冠心病、心肌炎等。

室间隔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即使是频发的也多无明显症状。

二.右束支性早搏早搏起自右束支,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一)心电图特征室性早搏呈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①I、aVL> V5、V6呈单向宽大Rxx; V1、V2呈QS或tS型,其r小于窦性X•波。

②额而QRS电轴小于110°③ 早搏起自右束支近端者,QRS时间可小于120ms,发自远端者,QRS时间> 120ms(二)发生机制右束支发出的早搏激动,具有双向传导性能:—方而循右束支下传,最先引起右束支及右室除极,起始QRS向量向右向前;另一方而逆行上传至希氏束再沿左束支下传引起左室除极,因左束支除极较晚, 最大QRS向量指向后方,整个QRS环投影在V1、V2导联负侧形成以S波为主的rS及QS型,QRS环全部投影在V5、V6导联轴正侧,形成单向宽大R波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三)心电图诊断诊断依据:①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额而QRS电轴正常或左偏。

(四)临床意义右束支性早搏发生率占21.54%。

此型早搏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三、右室流出道早搏(一)心电图特征:室性早搏类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额面室性早搏电轴正常或右偏。

II、山、aVF导联高大R波,V5、V6呈R型。

室性早搏的时间〉120ms(二)发生机制右室早搏激动沿普通心室肌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缓慢传导至左室,最大QRS向量环指向下后方,II、山、aVF向上。

右胸导联以S波为主;V5、V6导联出现高大Rxxo(三)心电图诊断主要根据:① 胸前导联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 额而室性早搏电轴右偏或正常。

(四)鉴别诊断右室肌性早搏与右束支早搏的鉴别列表一3。

表3右室肌性早搏与右束支性早搏的鉴别鉴别要点右室肌性早搏右束支性早搏1、I、aVL 图形QS Qr 或tS 型R2、II、HI、aVFQRS振幅最大较大3、QRS时间多》140m多在120〜140ms之间4、室性早搏额面电轴正常或右偏正常或左偏(五)临床意义在各种类型的室性早搏中,以右室流出道早搏最多见(占33.85%)。

此型室性早搏在各年龄组中均有发生。

四、左束支主干早搏(一)心电图特征室性早搏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I 呈tsR 型;②I、aVL V5、V6的S波宽钝;③额面QRS电轴正常;④室性早搏时间W 120m (激动起自左束支主干近端)或〉120ms (激动起自左束支远段),左、右束支除极时间差别大于40mso(二)发生机制由左束支主干发出的早搏同样具有双向性传导的特性:一方面循左前分支及左后分支下传引起左室除极;另一方面逆行上传至希氏束再下传激动右束支,因右束支除极较晚,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左、右束支除极时差小于25ms,室性早搏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若>40mS寸,将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三)心电图诊断诊断依据:①胸壁导联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②额而室性早搏电轴正常。

(四)鉴别诊断与分支性早搏的鉴别列于表一4。

表4左束支主干早搏与左束支分支性早搏的鉴别鉴别要点左束支主干性早搏左前分支性早搏左后分支性早搏1> VI室性早搏的形态rsR / rsR2、I导联室性早搏的形态RsrSqRs3、II、HI、aVF 导联室性R、RsqRrS早搏的形态4、室性早搏电轴正常〉11030° 90°(五)临床意义左束支主干性早搏少见(2.31%) o五、左前分支性早搏(一)心电图特征①胸壁导联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

②肢体导联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

即I、aVL 呈tS 型,II、山、aVF 呈qR,电轴》110°(二)发生机制左前分支所发出的早搏激动:一方面循左前分支下传激动左室前上部;另一方面逆行上传再沿左后分支下传激动左室的下部,因右束支及左后分支除极较晚,故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加左后分支阻滞图形。

(三)心电图诊断诊断依据:①胸壁导联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额面室性早搏电轴右偏>110 呈左后分支阻滞图形。

(四)临床意义左前分支性早搏的发生率占室性早搏总数的7.69%,它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后者以下壁心肌梗死较多见。

六、左后分支性早搏(一)心电图特征1、胸壁导联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①VI呈rsR型。

②V5、V6的S波宽钝不增深。

2、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即I、aVL呈qRs型,II、山、&VF呈tS型;电轴在-45 °以上。

(二)发生机制起源于左后分支的早搏所发出的激动:一方面循左后分支下传优先激动室下部;另一方面逆行上传沿左前分支激动左室上部,右束支及左前分支除极较晚,室性早搏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加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三)心电图诊断诊断依据:①室性早搏电轴显著左偏,II、III、aVF呈rS型,&VL呈qR型;②VI呈rsR. rR型。

③V5导联S波增宽增深。

③QRS时间大于120ms,—般小于140mso(四)临床意义发生于左后分支处的早搏较为常见,多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称为特发性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此型室性早搏成功率高。

七、前壁肌性早搏(一)心电图特征①胸壁导联V1-V4或V5导联室性QRS主波向下呈QS Qr及rS型;②肢体导联:室性早搏起自前上部者,II、III、aVF主波向上;发自前下部者,II、III、aVF 主波向下。

(二)发生机制发自左室前壁的早搏,引起心室除极的最大向量由前指向后方,投影在VI〜V5导联轴负侧,形成S波为主的QRS波群。

若激动起源于心室前上部,产生的最大QRS向量指向下方,投影在II、III、&VF导联轴负侧,出现以S波为主的QRS波群。

(三)心电图诊断依据VI〜V5导联室性早搏主波向上这一条即可作岀诊断。

(四)临床意义前壁肌性早搏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属于器质性早搏,但也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八、左室后壁肌性早搏(一)心电图特征①VI〜V6导联或V5导联室性QRS主波向上呈R或Rs型;②肢体导联:室性早搏起自前上部,II、山、aVF主波向上;发自前下部,II、山、aVF主波向下。

(二)发生机制发自左室后壁的早搏,引起心室除极的最大向量由后指向前方,投影在VI〜V5导联轴正侧,形成以R波为主的QRS波群。

若激动起源于心室后上部,产生的最大QRS向量指向下方,投影在II、山、aVF导联轴正侧,形成以R波为主的QRS波群;若是起自后下部,则除极向量指向上方,投影在II、III、aVF导联轴负侧,出现以S波为主的QRS波群。

(三)心电图诊断依据VI〜V5导联室性早搏主波向上这一条即可作岀诊断。

(四)临床意义左室后壁肌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属于器质性早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