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礼仪与西方礼仪概述
我对西方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西方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礼仪包括行为规范、文化习惯、有礼貌的说话方式等内容,涉及门类广泛,把人
们之间的外在关系构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西方礼仪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西方文明中的礼
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礼仪方面的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
对中西文化的意识和认识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西方礼仪强调礼节礼仪,表现出人们在社会储备中的认同和共识。
社会规范要求人们
在言行上尊敬他人,在交流中注重礼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些礼节礼仪使人们在社
会融入具有勇气和担当。
礼仪文化也是西方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涵盖着仪式、情感和关系,通过礼仪文化等
推动和服务于社会交往与合作。
比如,用餐时的礼仪常常揭示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如
泰国的餐桌礼仪尊重社会等级,而英国的餐桌礼仪则以平等观念为主。
另外,出访时也有
一定的礼仪,比如拜访公司,第一次会面时要介绍自己,表示尊重,始说人家的姓名,问
候对方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与我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在一些工作、生活等场合,中国人不仅要掌握外语,也要掌握西方礼仪,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与外国
人和谐相处。
首先,我们要注意要求自己以礼待人,尊重他人,说话要客气,增进彼此间
的交流。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比如敬老爱幼、让座、助人为乐等。
总的来说,西方礼仪是一种表现外在文明与道德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化
的独特性,而且也可以促进与外国人间的沟通与互动。
对于西方礼仪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沟通,在国际上较量。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 在室内握手时,除女主人外,其他女士一般 不起立。
· 诸如进出门让女士先行,上下电梯、汽车或 进出门,男子主动为女士开门等。
· 中国人的两条优先原则 是老、弱、病、残、孕 优先和上级、长辈、贵 宾优先。
· 中国人之间没有女士优 先的礼俗,相见是否握 手要由上级或长者决定, 在室内握手时,女士也 必须起立
绅士的必备条件
· 健康的体魄 、端正的容貌、得体的衣冠,整洁 的外表
· 丰富的知识内涵 ,有智慧并在事业上成功 · 博爱的温暖 、体贴他人 · 宽容不失原则,凡事认真力求争取做到最好 · 矜持 、谨慎 、文雅、幽默
布置作业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 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 当时已惘然
谦逊含蓄的表现
· 受到赞美时 · 被宴请时 · 送出礼物时 · 古代的婚恋 · 晏子、烛邹与景公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强调共性的团结精神
· 强调民族感,日本 尤为突出
· 强调民族的传承性, 中华文化
· 强调民族的团结性, 富有人情味
· 重义轻利
九八抗洪
汶川地震
4、礼尚往来
· 来而不往非礼也 · 社是联系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
崇尚个性和自由:闲聊
禁止涉及个人问题 · 惜时如金:德国与美国
的差异 · 自由、平等、开放
三、国际通用礼仪
· 女士优先在西方和国际交往场合仍是广泛遵 循的原则。
一、东方礼仪的特点
· 重视亲情和血缘 · 谦逊含蓄的美德 · 强调共性的团结精神 · 承认现实,满足现状 · 崇尚礼尚往来
1、重视亲情和血缘
· 血浓于水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西方礼仪的现代价值
社会交往
国际交流
西方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准则,有助 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减少冲突和误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礼仪也 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促 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商业活动
在商业活动中,西方礼仪有助于建立 良好的商业形象和信誉,促进商务合 作和交流。
东方礼仪的现代价值
促进跨文化交流
东方礼仪作为东方文 化的代表,有助于促 进东西方之间的跨文 化交流,增进相互了 解和友谊。
培养道德修养
东方礼仪强调道德修 养和人格完善,有助 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 念和自律意识。
传承文化遗产
东方礼仪作为文化遗 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和发展东方礼仪 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
西方礼仪的文化内涵
01 宗教信仰
西方礼仪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尊重上帝和教会, 强调谦逊、诚实、仁慈和感恩等美德。
02 社交习惯
西方礼仪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强调自我表达和 个性发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
03 餐桌文化
西方礼仪中,餐桌文化十分重要,注重餐具的摆 放、食物的品尝、言谈举止以及饮酒适度等。
04
东西方礼仪的融合与发展
东西方礼仪的相互影响
01
东方礼仪对西方的影响
东方礼仪中的尊重长辈、谦虚谨慎等价值观逐渐 被西方社会接受,影响了西方的社交和商务礼仪。
02
西方礼仪对东方的影响
西方礼仪中的着装规范、餐桌礼仪等也逐渐被东 方社会所接受,丰富了东方的礼仪文化。
东西方礼仪的融合趋势
跨文化交流的增加
03
东方与西方礼仪的差异
餐桌礼仪
餐具使用
在东方,筷子和勺子是主要的餐具, 而在西方,刀叉是主要的餐具。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篇一: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西方文化是指欧洲和美洲的文化传统,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西方文化与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与礼仪的重要观点和特点。
1. 礼貌与尊重: 在西方文化中,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人们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并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
在公共场合,人们通常会说'请'、'谢谢'以及'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2. 社交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强调公平和平等。
在社交场合,人们通常会握手、互相问候,并且用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交谈。
在正式场合,礼仪要求人们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如在用餐时用刀叉、不大声喧哗等。
3. 个人空间: 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
与某人接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重要的。
西方人往往会觉得在公共场合被人贴得太近是不舒服的,因此他们更喜欢有一定的个人空间。
4. 礼服: 在西方文化中,礼服在一些正式场合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婚礼、晚宴、商务会议等正式场合,人们通常会穿着正式的服装,以示尊重和庄重。
5. 社交娱乐: 西方文化注重社交娱乐活动。
例如,聚餐、派对、舞会等都是社交交际的重要形式。
人们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建立人际关系和增进友谊。
尽管西方文化与礼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但这些观点和特点仍然具有普遍性。
了解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基本原则,对于在西方社会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篇二: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西方文化与礼仪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国际交往中,了解和尊重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与礼仪的笔记。
1. 礼貌和尊重:西方文化非常重视礼貌和尊重。
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同时,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礼仪仪式:西方文化中存在许多特定的礼仪仪式。
西方礼仪知识点总结
西方礼仪知识点总结在西方国家,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习俗,对于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了解并遵守西方礼仪规范可以使人在社交场合更加得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下面将总结一些西方礼仪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社交礼仪1. 礼貌和尊重:无论是与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交往,都必须保持礼貌和尊重。
在社交场合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争吵和冲突。
2. 握手:在西方国家,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
握手要用力适中,持续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让人感到尴尬。
3. 自我介绍:在参加社交活动时,要学会自我介绍。
简短地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业和来意即可,不必言辞过多。
4. 礼让行人:在路上行走时,要给行人让路,尤其是年长者、妇女和儿童。
5. 礼尚往来:收到别人的邀请时,要及时回复,表示接受或者拒绝。
若无法参加活动,也要在事后表示感谢。
二、餐桌礼仪1. 坐姿:在用餐时要坐得端正,不要肘着桌子。
不要在餐桌上交叉叉腿,这样会给人一种不正式的印象。
2. 吃饭姿势:用餐时应该闭口咀嚼,不要说话。
对于汤类食物,应使用汤匙,并将汤匙从外向内推进。
3. 刀叉使用:在西方国家,使用刀叉吃饭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一般来说,餐具的使用是由外向内的顺序,即从外侧的刀叉开始使用。
4. 礼貌用语:吃饭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感谢。
三、着装礼仪1. 穿着得体:在参加正式场合时,要选择得体的着装。
对于男士来说,一套西装或者正装加领带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女士则可以选择合身的礼服或者连衣裙。
四、商务礼仪1. 商务沟通:在商务场合需要注意用语得体,措辞礼貌,不要使用过于直接或者无礼的言辞。
2. 商务仪容:在商务活动中,仪容要整洁得体,不宜穿着过于随意或者不得体的服装。
3. 商务礼品:在商务往来中,送礼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但是要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礼品,并注意礼品的价值不宜过高,以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五、宴会礼仪1. 礼貌交流:宴会上要注意与他人的交流,不要过多占用对话时间,也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
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西方礼仪是指西方国家中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涵盖了社交、商务、宴会、婚礼、葬礼等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
1.礼貌与尊重:在西方文化中,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冒犯和争吵。
礼貌用语如"请"和"谢谢"在交往中经常使用,而且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也是必要的。
2.礼仪用语:西方礼仪中要求使用适当的礼仪用语,例如在问候时用"您好"或"早上好"。
在和陌生人交谈时应使用敬语,不可以直呼其名。
同时,言语和语气应该友好、尊重和富有礼貌。
3.礼仪姿势:西方礼仪强调正确的姿势和举止。
例如,站立时应该挺直腰背,行走时保持优雅的步态,就座时应放置双手在膝盖上,而不是地上或桌子上。
此外,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在握手时应该注意力量适中,不要太过松弛或过于用力。
4.礼仪服饰:西方礼仪注重穿着得体,尤其是在正式场合。
男性通常穿正式西装,而女性则应穿着得体的礼服或套装。
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婚礼和晚宴,可能需要对礼服进行更严格的要求。
对于正式场合,还需要注意颜色、款式和配饰的选择,以表现出尊重和注意细节的态度。
5.礼仪用具:西方礼仪中使用的一些用具也体现了传统和礼节。
例如,在用餐时应使用正确的餐具,分别使用刀、叉、匙。
纸巾应放在膝上或餐盘旁边,用来擦拭口唇。
在商务场合,名片的使用也是必要的,交换名片时应轻轻地递给对方,并在接受时表示感谢。
6.礼仪规范:西方礼仪还包括各种社交场合的礼仪规范。
例如,到访他人家中时应提前预约,并带上礼物,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和感激。
在商务会议中,应遵循议事规则,尊重其他人的发言权。
在宴会中,需要注意一些就餐礼仪,如不吃嘴里发出声音、不碰触过多的食物等。
7.礼仪姿态:西方礼仪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
良好的礼仪姿态包括自信、谦虚、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
跨文化交流:西方礼仪常识
跨文化交流:西方礼仪常识概述跨文化交流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能力,特别是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
在西方社会,礼仪规范是社交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和遵守西方礼仪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西方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
1. 礼貌与尊重在西方文化中,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关于礼貌的基本规范:- 打招呼:用英语问候对方,并使用适当的称呼,如"先生"、"女士"等。
- 礼貌用语: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在合适的场合表示感谢或道歉。
- 注意待人接物:保持彬彬有礼、友善和耐心地对待他人。
- 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口腔卫生、整洁的衣着以及恰当的姿势。
2. 社交场合在社交场合中,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可以让你更好地适应西方文化的社交习惯。
- 握手礼仪:和对方握手时要用力适中,直接注视对方眼睛并微笑。
- 时刻注意对话:避免打断他人说话,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 避免敏感话题:避免谈论政治、宗教以及个人隐私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 礼物与餐桌礼仪:根据当地风俗习惯选择合适的礼品,并在餐桌上尊重规则,如不吃嘴巴发出声音、不用手机端菜等。
3. 商务交流在商务场合中,了解西方商务礼仪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和商业关系。
- 准确的时间观念:务必准时赴约,并将时间视为宝贵资源。
- 衣着得体:根据场合穿戴正式、得体的衣服。
一般情况下,西装和领带是常见的商务装扮。
- 尊重除职位以外的权威:在商业场合所有参与者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即使他们职位较低于你。
- 正式沟通:使用正式的语言和礼节沟通,注意表达清晰而有条理。
4. 文化敏感性了解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敏感主题也是跨文化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宗教和信仰: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在不同宗教场合时要遵循相应的习俗。
- 性别平等与多元化:支持性别平等,避免歧视和不当行为。
同时意识到社会多元化,接纳各种背景和观点。
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
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西方礼仪是指不同于中国礼仪的一种西式文明,包括用餐礼仪、礼节方面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礼仪方式,这些礼仪方式与我们中国人常见礼仪有些不同,有些差别很大,了解这些礼仪对今后与西方人士交流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西餐1、预约的窍门。
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
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地和预算。
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
2、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
3、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
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
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4、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
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
5、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①菜和汤②水果③鱼肝油④肉类⑤乳酪⑥甜点和咖啡⑦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
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
稍有水准的餐厅都不欢迎只点前菜的人。
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
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7、点酒时不要硬装内行。
在高级餐厅里,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拿酒单来.对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请调酒师帮忙挑选。
8、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红酒,鱼类则搭配白酒。
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
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
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10、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
酒类服务通常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
礼仪概述
(一)礼礼本意为敬神,今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在古代,礼特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今天,礼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节。
所以说,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二)礼貌1.礼貌的含义礼貌是人与人在交往中,也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举止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品质,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2.礼貌的分类礼貌可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部分。
礼貌行为礼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使用“小姐”、“先生”等敬语,“恭候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哪一位”、“不新鲜”、“有异味”、“哪里可以方便”等雅语。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够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3酒店餐饮服务礼仪规范4 ○R(三)礼节1.礼节的定义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礼节的表现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内在品质的外化。
有礼貌、尊重他人是通过礼节表现出来的。
例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表现出来;欢迎他人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起立、握手等礼节来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
借助这些礼节,对别人尊重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表达。
不掌握这些礼节,在与人交往时虽有尊重别人的内心愿望却难以表达,所以,我们应掌握正确(规范)的礼节,正确地表达意愿。
(四)礼仪1.礼仪的定义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国际礼仪的概述
1、国际礼仪的概述1、1国际礼仪的基本涵义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自终地以一宦的、约左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现为礼貌、礼肖、仪表、仪式等具体形式。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彼此用以规范行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互尊互敬、促进了解的形式,是约泄俗成的准则,是一个民族道徳修养、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
国际礼仪也称为涉外礼仪,是指由于地区和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对于礼仪的认识各有差异。
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在对外国人表示友好、尊重的各种礼仪,以及进行各种活动和庆典的仪式中,逐步形成的对外礼仪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往日益频繁,涉外礼仪日趋重要。
一方面,它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它在一左意义上反映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民族文化和文明程度。
国际礼仪的发展及过程1、在远古时期,狩猎者互相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禽,而且即使没有猎获什么,也要讲一番有关野味的.趣闻,使同伴们不致扫兴而归。
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阶级社会时期,“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交往的“私人礼节”,而且成了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
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国际交往也需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
3、随着近代工业的迅速兴起,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肖和增进彼此间的关系。
交际礼仪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
4、现代的国际关系,礼仪习惯的演变加上国际关系迅速、广泛、深入的发展,必然使国际间过去通用的礼仪程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现代的国际礼仪。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约束力。
现代西方礼仪
某件物品,那样会导致主人一定要将你极为赞赏的物 品送给你。如主人家养有猫,狗等宠物,要对他们友 好,外国人十分珍爱宠物的。
四、送礼之礼
要注意:送给谁,送什么,为什么送,何时送,在什么
场合送。
礼品选择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是出于贿赂目的,一般来说,在
礼品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贵在巧。即用意巧妙,具有特定的意义;东西精致
或精巧,高级、名牌和特产是较好的选择。
二,贵在小。所送礼品一般以能够随身携带、小巧玲珑
为佳。
三,贵在少。送礼应该少而精。针对西方人士的礼品有
玉饰、蜡染或真丝服饰、景泰蓝、绣品等。西式的礼物
有高级巧克力、红酒等
宴会礼物
(2)双腿叠放式
这种坐姿要求上下交叠的膝盖之间不可分
开,两腿交叠呈一直线,才会造成纤细的 感觉。双脚置放的方法可视座椅的高矮而 定,既可以垂直,也可与地面呈45度角斜 放(如图所示)。脚尖不应翘起,更不应直 指他人。采用这种坐姿时,切勿双手抱膝, 更不能将两膝分开。穿超短裙时应慎用。
(3)双腿斜放式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但遇到节日、生日、
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 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 吉利的,有时送3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 人讲究成双成对。
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会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
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花卉礼仪
(4)双脚交叉式
双腿并拢,双脚在踝部交叉之后略向左
侧或右侧斜放。坐在主席台上、办公桌 后面或公共汽车上时,比较适合采用这 种坐姿,感觉比较自然。应当注意的是, 采用这种坐姿时,膝部不宜打开,也不 宜将交叉的双脚大幅度地分开,或是向 前方宜伸出去,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从前 面通过的人。记住;不造成对别人的困 扰是礼仪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礼仪差异是由于历史、宗教、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本文将探讨东西方礼仪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重要的例子。
首先,东西方礼仪差异可以从餐桌礼仪开始探讨。
在西方国家,吃饭时一般使用刀、叉和勺,以及餐巾等工具,重视礼貌、用餐举止得体。
而在东方国家,如中国和日本,使用筷子,饭后会有饭后茶或酒的时间,注重用餐的仪态和尊重他人。
其次,东西方在婚礼上的差异也很明显。
在西方,婚礼通常在教堂举行,新娘穿白色婚纱,新郎戴礼帽,婚礼现场布置花朵,有特定的结婚宣誓等仪式。
而在东方,如中国,婚礼通常在家庭或宴会厅举行,新娘穿红色婚服,有丰富的传统仪式和习俗,如跪拜祖先、敬茶等。
第三,礼仪差异还可以从商务礼仪的角度来看。
在西方,商务接待时通常会进行握手问候,交换名片,注重直接而开放的沟通方式。
而在东方,如中国和日本,人们通常会进行鞠躬,注重尊重和谦虚。
此外,对待时间的态度也是东西方礼仪差异的一部分。
在西方,时间被看作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会强调准时和高效率。
而在东方,时间被认为是相对的,重视人际关系和灵活性,可能会有更多的弹性。
最后,为了避免干扰他人或引起不适,对待身体触摸也有一些差异。
在西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避免与陌生人或同性进行身体接触,除非是亲密关系。
而在东方,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更多亲密和友好性的身体接触,如拥抱、握手等。
虽然这些只是东西方礼仪差异的一小部分例子,但它们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和礼仪是增进跨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重要一步。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中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礼仪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行为上,还涉及到商务、宴会等各个方面。
了解并尊重彼此的礼仪文化差异是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
1.礼貌与尊重中西方对待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待长辈、上级和年长者都要表示敬意。
然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独立与平等,人们在交流中更加直接和开放,并且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个性的发展。
因此,西方人会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中更注重尊重他人的面子和尊严,往往会回避直接的争执和冲突,更多地采取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2.礼节与仪式中西方的社交礼节和仪式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自由和自发,往往形式较为简单。
比如,西方人会在宴会上自由交谈,非正式的举止也比较普遍。
而中国传统的宴会礼仪非常严肃,人们需遵循固定的规则和程序,还有特定的座次安排和酒令等。
中国人也更喜欢通过宴请客人来表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3.应酬与商务礼仪中西方在商务交往方面的礼仪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商务交流更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谈判和商业决策往往会快速进行。
西方人更加直接和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喜欢通过问问题和辩论来达到共识。
而中国文化中,商务谈判更侧重于建立人际关系和信任,人们会花更多时间进行洽谈和了解对方的意图。
此外,中国人在商务交往中更重视面子和人际关系的维护,会尽量避免公开拒绝对方的要求或提议。
4.礼物与慷慨在中西方礼仪文化中,对待礼物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送礼是表示尊重和感谢的一种方式,礼物的价值和选择都很重要。
特别是在重大场合如婚庆和节日,人们通常会送一些贵重的礼物。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中,虽然送礼也表示尊重和感谢,但更注重礼物的意义和个性化。
西方人更加看重礼物的心意,而不一定在乎其价值。
总结起来,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在社交、商务和日常交往中体现得很明显。
西方社交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西方礼仪是指不同于中国礼仪的一种西式文明,包括用餐礼仪、礼节方面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礼仪方式,这些礼仪方式与我们中国人常见礼仪有些不同,有些差别很大,了解这些礼仪对今后与西方人士交流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方社交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西方社交礼仪1一、社交场合中的礼仪(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
相形之下,西方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
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
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
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
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
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
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大多数西方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
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西方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
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
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三)与人交谈莫问私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
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篇一:西方文化与礼仪笔记西方文化和礼仪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和礼仪的重要笔记,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西方社交场合。
1. 礼貌与尊重:在西方文化中,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非常重要。
例如,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并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
2. 礼仪与形象:在西方社会,个人形象和仪态被视为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价值的表达。
因此,穿着整洁而得体、言行举止得体是非常重要的。
3. 用餐礼仪:在西方国家,用餐礼仪是社交场合中的重要一环。
一些基本规则包括:用餐时保持优雅和谦虚、使用正确的餐具和姿势、不大声吃嚼或讲话。
4. 社交交流:在西方文化中,社交场合经常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交流。
要注意与他人进行适当的目光接触,以示尊重和关注。
此外,要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打断他人谈话。
5. 职场礼仪:西方职场文化重视专业和商业礼仪。
这包括准时出席会议、尊重他人的意见、以及遵守公司制度和规定。
6. 礼品与感谢:在西方文化中,送礼和感谢他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感激。
要选择符合对方喜好的礼物,并在收到礼物或他人帮助后表达真诚的感谢之意。
7. 个人空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空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避免过分亲密或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这些笔记提供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和礼仪的基本指导方针。
然而,要记住,西方文化和礼仪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因此,在与西方人交往时,最好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以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理解。
篇二:西方文化和礼仪是指西方国家的传统和习俗,它们在社交互动和行为规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文化和礼仪的笔记。
1. 个人空间与尊重: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空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
靠近陌生人或触摸他们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侵犯个人空间的举动。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超级完整版)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超级完整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中西方文化虽然都源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众多因素造成了很多差异。
其中,礼仪文化尤为重要,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从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种种表现入手,从家庭、聚会、商务、宗教、婚礼、葬礼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的不同之处。
一、家庭礼仪差异1. 亲吻礼仪:在西方文化中,亲吻很常见,且种类繁多,例如挨家挨户亲吻长辈、亲吻朋友等。
而在中国文化中,亲吻礼仪并不普遍,更多的是看到人就伸出手或拱拱手表示敬意。
2. 用餐礼仪: 中西方家庭的用餐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在西方家庭中,用餐通常不需要了解各种大小规矩,但讲究的是道德礼仪,如不能说话或接电话。
而中国家庭则注重家风和传统文化,如夫妻相对坐、年长者坐中间等等。
3. 招待方式:中西方受文化影响,喜欢展现对客人的热情好客。
在中国,主人会尽情招待客人,尤其是在餐桌上,主人还会不断放菜、劝酒。
而在西方,招待方式更加注重服务,如上菜、替客人倒酒等等。
二、聚会礼仪差异1. 问候方式:在西方,问好语通常是“你好”或“Hello”,而中国则通常是直接称呼名字。
虽然“你好”在中国也常用,但是有时也需要加上对方的名称,以显示亲切和优雅。
2. 礼物文化:在西方,送礼物不是不必要的,甚至在某些场合被视为必需品。
而中国礼物文化要对应上不同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通常送些吉祥的东西,如鲜花、红包等。
3. 热情表达:在西方,人们很注意面子,并常常笑口常开。
而在中国,人们更注重真实性和内心感受,不会轻易笑个不停,甚至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商务礼仪差异1. 礼仪文化:在中西方商务礼仪中,代表团之间一定存在一定量级的礼仪之争。
在任何类型的商务体系内,个人礼仪至关重要。
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处,某些文化认为礼仪的显露和直接关系是商务交流和业务成功的一项关键要素。
中西礼仪教程
中西礼仪教程大家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礼仪的要求和理解也不尽相同。
中西礼仪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代表性礼仪,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西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准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得体地表达自己。
一、中西礼仪的背景及特点中西礼仪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中式礼仪注重尊重和传统,强调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以及对传统和习俗的遵循。
而西式礼仪更加注重自由和个人表达,强调平等和个体价值的尊重。
其次,中式礼仪强调面子和尊严,尤其重视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在社交场合中礼节繁琐。
而西式礼仪更加注重实际行动和人际关系的真诚,重视个人能力和品质的展示,因此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由和随性。
二、中西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问候礼仪中式礼仪中,人们一般会采用微笑、握手或鞠躬的方式进行问候。
握手时要轻握对方的手,避免用力过猛。
而西式礼仪中,人们一般会采用握手的方式问候,握手要坚定但不过分用力,并且要与对方有眼神接触,传递友好和诚意。
2. 用餐礼仪中式用餐礼仪注重对长辈和客人的尊重,一般先行坐席,吃饭时要保持安静和端庄的姿态,待长辈和客人先起坐。
而西式用餐礼仪注重个人的素质和仪态,一般先由女性和长辈坐席,用餐时要保持优雅的姿态和言谈举止得体。
3. 礼物赠送礼仪中式礼仪中,人们会在特殊场合或拜访长辈时赠送礼物,要使用双手呈递并表示谦虚。
而西式礼仪中,赠送礼物一般不需要使用双手,但要保持礼品的包装完整和有礼貌地致谢。
三、中西礼仪的文化差异与调适1.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遇到中西文化冲突时,可以通过尊重对方的传统和文化习俗,但又不失现代的实际需求,来达到平衡。
2. 自由与规范的融合中西礼仪中,自由和规范是两个不同的极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灵活地运用自由和规范的元素,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七步解析西方文化礼仪
七步解析西方文化礼仪中国的礼仪与西方的礼仪有时相差很大。
例如,在迎接远方来客时,我们常以“你一路上辛苦啦”表示慰问,可是,如果用“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这一语法上正确的英语来迎接西方国家的客人,他们听起来会觉得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他们使用的寒暄语往往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令人愉快的语句。
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是不被采用的。
究竟哪些礼仪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呢?下面编者就把一些常见的西方礼仪介绍给大家,希望你们与英语国家的人相处的时候能够注意一下。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
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与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
在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
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参议员(Senator)、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等,可将其姓名连同职业一起称呼,如 Doctor Jack, Professor 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 Judge, Mr. Lawyer。
相比之下,西方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
通常只招呼一声,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表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人们就要讲究礼仪了。
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
在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由第三者介绍。
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结交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作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的名字。
对方若不作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后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课程名称西方文化与礼仪 计划学时 3 授课章节第二章 礼仪与西方礼仪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西方文化与礼仪的的概述部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了解现代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1、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2、现代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3、现代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多媒体播放《司密斯来到了华盛顿》教学重点和难点:礼仪的涵义、特征和意义;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现代西方礼仪的基本原则。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本章采用讲课、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作业与思考题:1、论述西方礼仪的主要内容。
2、论述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西方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一)礼仪的概念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类的社会性。
人类的活动不但受着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规律以及由社会规律决定的各种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些社会规范中,除了道德规范和规律规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礼仪规范。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从一个人对它的适应和掌握的程度,可以看出他的文明与教养的程度。
因此,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这门学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
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一系列礼仪规范,有必要先阐明礼仪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规定,礼仪的本质规定,可以通过礼仪本身揭示出来。
本节主要介绍礼仪的涵义、特性和礼仪的基本内容。
1 、礼仪的涵义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作为法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为了展示司法活动的威严性,保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总是既安排得庄严肃穆,又要求所有进入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
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规规定,为了保证法庭的特有气氛和特殊秩序,开庭之前应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
这些纪律包括:不准大声喧哗,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提问,未经法庭许可不准摄影、录像等等。
古代的法国法庭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它不是当庭宣读,而是将其写在或印在一张长方形的“etiquette”即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作为其入庭后必须遵守的规矩或行为准则。
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风范,才能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所以,当“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后,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礼仪”一词的涵义逐渐变得明确起来,并独立出来。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
“礼仪”一词,很早就被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使用。
在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
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第二,表示尊敬和礼貌。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执事不礼于寡君”(执事:指晋国国君。
寡君:指郑国国君)。
第三,礼物,即赠送的物品。
《晋书·陆纳传》:“及受礼,唯酒斗,鹿肉一”。
“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
现代文豪梁实秋先生在其《秋室杂文·谈礼》中说:“礼是一套法则,可能有官方制定的成分在内,亦可能有世代沿袭的成分在内,在基本精神上还是约定俗成的性质,行之既久,便成为大家公认的一套规则。
”日本也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
当代礼仪专家松平靖彦先生在日本全国社出版的《正确的礼仪》一书中认为:“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所需要的一种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人了们在社会生活中应予遵守的道德和公德,人们只有不拘泥于表面的形式,真正使自己具备这种应有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礼仪才得以确立。
”这是从礼仪和道德的相互关系上来揭示礼仪的本质。
从古今中外对于礼仪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的上述涵义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礼仪表现为一定的章法。
所谓“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就是说你要进入某一地域,你就要对那里的人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并按照这样的习俗和规范去行动,这才是有礼的。
礼仪与胡作非为是水火不相容的。
第二,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
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来作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三,讲究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交往各方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自己才会被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才会逐步建立起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遵守礼仪是人获得自由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2、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和行为准则。
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慰问等并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礼貌行为。
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这些都在礼仪的范畴之内。
(二)礼仪的种类有不少人认为礼仪很简单,只是见面问个好,离别道声再见而已。
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礼仪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
概括起来看礼仪有以下几类:1、从内外区分:A 国内礼仪指在本国范围内通告的一些礼仪规范和区域特征。
国内礼仪除了一些通行的法规外,有一些礼仪内容是属于某个民族或区域所特有的,因此具有极强的个体性,比如一些少数民族所特有的礼仪行为。
B 涉外礼仪指参与外事活动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涉外礼仪的内容和范围极广,除了一些国际通告惯用的礼仪规范外,还有很多不同国家的风俗礼制均是涉外礼仪研究的内容。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均有自己特定的礼仪风俗,涉外工作人员就有必要了解掌握不同的礼仪内容。
比如同样是送鲜花,在法国人家里做客,就不应送菊花,尤其是黄色的菊花,因为黄色表示不忠诚,更何况菊花又更多的被用在葬礼之中。
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菊花被看成一种“妖花”。
在西德人家里做客,千万不要给女主人送红玫瑰,那是赠送情人的礼品。
在日本,人们忌讳荷花,而荷花在我国却是一种圣洁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
2、从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内务礼仪是指人们在家庭中,亲朋好友之间应酬交往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家人间的问候、祝贺、庆贺、赠礼、宴请等等。
公务礼仪指人们在公务活动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公务行文礼仪、公务迎来送往的礼仪、公务会见会谈的礼仪、公务宴请招待的礼仪。
商务礼仪主要是指商务活动中的礼仪。
包括柜台待客、商业洽谈、推销、商业仪式、外事、文书、会议、谈判、迎送、公关礼仪等等。
另外还有习俗礼仪、民族礼仪、宗教礼仪、涉外礼仪、外国民俗、等等。
总之是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进行归纳而已。
个人礼仪:人是礼仪的行为主体,所以讲礼仪首先应该从个人礼仪开始。
个人礼仪主要包括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到方面的礼仪要求。
个人形体美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修养,服饰装饰艺术。
生活礼仪: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见面交谈、介绍、宴请、舞会、宴会、馈赠送礼、探病、结婚祝寿礼仪、节庆殡葬礼仪等。
家庭礼仪:礼仪在家庭及亲友交往范围内的运用就是家庭礼仪,它大致包括家庭称谓、问候、祝贺、家宴及家庭应酬等等礼仪规范。
学校礼仪:学校礼仪主要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仪式等方面的礼仪要求规范。
如师生之间的礼仪;学生要学习遵守的礼仪;各种仪式活动的礼仪等。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更为繁杂,通常包括见面与介绍;拜访与接待;交谈与交往;宴请与馈赠;舞会与沙龙等方面的礼仪。
公务礼仪:公务礼仪是具体工作产生的礼仪。
通常包括如办公室、工作中、会议、公文、公务、迎送等礼仪。
(三)礼仪的作用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素养,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小学的学习生活是学生首先涉足的“社会",它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其次是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具体讲还有如下作用:1、礼仪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礼仪的本质就是教育,这在古代时就已形成。
例如:“成年礼”,在氏族成员行将成年时,用各种方式来测验其体能及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成为本氏族的正式成员。
进入文明时代后,这种仪式大都消失了,而中国的儒家则把它改造成为体现文明精神的"冠礼",通过邀请乡中德高望重的人来为成年者加冠、取表字等仪节,教育加冠者从此要有成年意识,要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又如“婚礼”,上古有抢婚的风俗,故成亲都在黄昏之时。
儒家则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对婚礼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二姓之好,因此,女子出嫁前,父母再三告诫,要为夫家的兴盛而尽心。
又如周代,当时诸侯之乡有乡学,学制3 年,学成之后便成为国家的人才,乡里要把他们举荐给诸侯。
为此,每隔3 年的正月,乡大夫都要以主人的身份举行"乡饮酒礼",礼的主宾是最优秀的学成者,要让他受到全乡的尊敬。
在典礼中,年高德劭的乡中长辈专门设席,受到特殊礼遇,意在培养乡人敬老尊长的风气。
因此,乡饮酒礼的核心不是饮酒,而是通过这一形式进行敬贤尊老的教育,养成淳厚的民风。
类似的礼仪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2、仪可增进自身修养,规范人的态度和言行礼仪无论从哪一种角度讲,都是指一种尺度和一种规范。
一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其自身的修养也就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