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形的组合》教案 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
教案设计: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组合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线条和形状,如直线、曲线、圆形、正方形等。
2. 学习如何将基本的线条和形状进行组合,形成有趣的作品。
3. 学习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形的组合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进行形的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将基本的线条和形状组合出独特且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绘画工具等。
学具:绘画纸、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组合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形的组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讲解和示范如何运用基本的线条和形状进行组合,让学生初步掌握形的组合的方法。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将所学的线条和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片、关键词等形式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形的组合知识,创作出一幅有趣的作品。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给出一些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形的组合教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线条和形状的组合方法,能够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创新思维的引导还需要加强,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创意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对于学生的作品,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七课 形的组合-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七课形的组合-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的基本概念。
2.掌握形的组合方式及其表现效果。
3.发掘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生对形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4.进一步提高学生色彩、形象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形的组合方式。
2.形的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1.学生对形的感知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2.学生在形和色彩表现方面的能力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物品的形状,比如桌子、椅子、黑板等,了解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讲解形的组合方式(15分钟)1.讲解形的组合方式包括相邻组合、滑移组合、重叠组合、穿插组合、堆叠组合等。
2.通过基础形状的组合方式讲解如何画出物品的形状。
3. 练习(3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基础形状,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画画练习。
2.以群体形象创作为主,比如,画一只兔子、一座山、一间房子等。
4.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审美评价:让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点评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总结分析:总结不同的组合方式的表现效果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反思1.整堂课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培养学生对形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通过学生的群体形象创作,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在教学评价环节,采用互相欣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创造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和识别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学生能够通过组合不同的形状,创造出新的图形和图案。
3.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装饰自己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讨论,学习如何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形状。
2. 学生将通过实践和探索,学习如何组合不同的形状,创造出新的图形和图案。
3. 学生将通过绘画和装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将培养对美术和创造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将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将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识别和描述基本形状1.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讨论,学习如何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学生将通过绘画和制作,学习如何用不同的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组合形状1. 学生将通过实践和探索,学习如何组合不同的形状,创造出新的图形和图案。
2. 学生将通过绘画和制作,学习如何用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来装饰自己的作品。
表达和分享1. 学生将通过绘画和制作,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 学生将通过展示和分享,学习如何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识别和描述基本形状。
2. 组合形状,创造出新的图形和图案。
3. 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1. 识别和描述基本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2. 理解和掌握形状的组合和变化。
3. 选择和运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进行装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通过视频展示形状的组合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新课1. 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描述基本形状。
2. 通过实践和探索,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组合不同的形状,创造出新的图形和图案。
3. 通过绘画和制作,教授学生如何用适当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作品。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形的组合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形的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一、复习阶段: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同学们完成作业水平较好,比较有创新。
常见的形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导入课题:点连成线,线和线连成面,面和面组成什么?(体)今天我们来学习《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和体区别在那?看课件总结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自然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3、几何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4、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形体组成5、展示各种建筑、交通工具形体等。
提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生答:略三、拓展阶段:1、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纸盒都是立体的我们可以再创作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观看纸盒作品的范例,制定制作步骤①、剪切:找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先想好你要做的大房子的造型,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剪掉多余的部分,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
②、组合: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可以将它竖着粘,也可以将它横着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
③、镶料:找一些纸条,或有关建筑物的装饰品进行镶料,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给人整体的美感。
④粘接: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粘接更有创意?)⑤、教师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学生讨论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形的组合》教学设计3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形的组合》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形的组合》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了解形的组合原理,学会用简单的形状组合成各种复杂的图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对形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组合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形的组合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原理,学会用简单的形状组合成各种复杂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原理,学会用简单的形状组合成各种复杂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进行形的组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方法。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形的组合过程。
3.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形的组合心得。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形状卡片、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收集与形状组合相关的图片和案例。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形状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形状知识。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形的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收集到的形状组合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形状组合的方法和规律,总结形的组合原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一种形状组合方法,如用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成各种动物形象。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9)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 (9)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形的组合原理,利用基本形状创造出有趣、富有创意的图形组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学会运用形状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将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形状的认知:介绍并让学生识别和命名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形的组合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基本形状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有趣的图形。
3. 创意实践:学生将利用基本形状进行自由创作,组合出独特的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作。
难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保持图形的平衡和美观,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水、模型或图片(展示形状组合的例子)。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形状组合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讲解基本形状和形状组合的原理。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指导下尝试使用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作。
4. 创意发挥: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形状认知:展示并命名基本形状。
形状组合原理:介绍形状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创意实践:强调创意和个性化的创作。
作业设计家庭作业: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创作一幅图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形状组合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自由创作出有趣、富有创意的图形组合。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生活情境联系: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形状组合实例,如建筑物的形状、日常用品的设计等,让学生认识到形状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形的组合》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形的组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形的组合》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物品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引导学生发现形的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形的组合带来的美。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对形的组合概念理解较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的组合方法。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概念,学会用形的组合方法创作简单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形的组合方法的掌握。
2.难点: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形的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示范形的组合方法,学生跟随实践。
3.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物模型、画具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具、搜集生活中的形状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形状,激发学生对形的组合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形的组合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形的组合。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形的组合方法,学生跟随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形状组合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形状组合,让学生明白形的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基本形进行组合创作。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的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2. 形的组合方法:重叠、拼接、组合等。
3. 创作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形的组合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形的组合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组合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形进行创新组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创意组合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形的组合的意义。
2. 讲解基本形:介绍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让学生熟悉并认识这些基本形。
3. 讲解组合方法:讲解重叠、拼接、组合等组合方法,并通过示例展示这些组合方法的应用。
4. 创作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基本形进行组合创作。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形的组合2. 板书内容:基本形: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组合方法:重叠、拼接、组合等。
创作实践:小组合作,创新组合。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形状组合画。
2. 写一篇关于形状组合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组合方法,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更大的空间。
一、创作实践的意义创作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的形的组合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的过程。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形的组合》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形的组合》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形的组合》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通过形的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形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但由于年龄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知道如何通过形的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观察、创新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学会通过形的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创新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作品展示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形状各异的小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
2.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3.准备一些有关形的组合的作品,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形状组合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形的组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形的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种形状,尝试将其与其他形状组合,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并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形的组合|苏少版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几何图形的种类及特点,学会了用几何图形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几何图形的种类及特点
•通过形的组合,学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
•学会用几何图形来创造出不同的作品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几何图形的种类及特点
2.形的组合
3.创作知识
教学过程
4.几何图形的种类及特点
让学生看一下课本P20上的几何图形,教师逐一与学生讲解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5.形的组合
6.创作知识
让学生用图形的组合形式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例如,让学生用不同的几何图形组成一棵树、一只小鸟、一朵花等等。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树的主干可以用长方形,树叶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等等。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形的组合及创作知识。
展示作品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让学生看一下P21上的图形,教师可以解释图形中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组合形式。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看看这两个图形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再让学生想想怎么样可以让两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在纸上。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不同的几何图形组合形式。同时老师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启示,例如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正方形等。
一年级上美术说课稿-形的组合-苏少版
一年级上美术说课稿-形的组合-苏少版一、说课背景本次说课所讲授的内容为一年级上学期美术课的一节课:形的组合。
在这节课中,将与学生一起探讨形的组合方式,并帮助学生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中形的组合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形的组合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形的组合方式;2.观察和感受自然界中的形的组合带来的美感;3.能够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形的组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形的组合的概念和常见的组合方式;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发现并感受自然界中形的组合带来的美感。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教师将利用图像、实物等进行形的组合的相关引导,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形的组合方式。
例如:可以找到自然中的一些形的组合的图像展示给学生,或是使用简单的实物进行组合展示,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授课(30分钟)(1)讲解什么是形的组合(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形的组合,如“草丛中的野花们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块岩石被这里的树木和草丛所包围,就像被它们一起护卫着一样”。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对形的组合有更深入的理解。
(2)常见的形的组合方式(15分钟)采用图像、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形的组合方式,如独立组合、重复组合、延伸组合、转化组合以及混合组合等。
同时告诉学生,这些常见的组合方式是自然和人类为了创造美的效果而选择的方式,孩子们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能够想象的方式进行组合创作。
(3)自然中形的组合的美感(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自然中形的组合带来的美感,比如大自然中的一些例子,如群山、草原、花园、月亮等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这可以理解为将形与色、音、香、味等其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特别的美感。
3. 拓展(10分钟)帮助学生在用纸上进行简单的形的组合创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一些素材,让学生在这些素材上进行组合创作,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一年级美术上册《形的组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基本概念,理解不同形状的图形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画面。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几何图形进行创意组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画笔、颜料、剪刀等工具进行形的组合创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4.教师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思考,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们觉得哪些形状可以组合在一起?
b.你们能运用这些形状创作出哪些有趣的作品?
c.在创作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2组合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4.通过形的组合创作,让学生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创作一幅作品。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4.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9)
教案设计: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创作,了解和掌握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学习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包括切割、拼接、叠加等。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形状,进行创意组合。
3.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等,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创意组合的实践。
难点:形的组合的创新应用,绘画技巧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绘画工具、形状模板、实物模型等。
学具:绘画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形状组合,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形的组合的美。
2. 基本方法学习:讲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如切割、拼接、叠加等,并展示实例。
3. 创意组合实践: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形状,进行创意组合,并绘制草图。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草图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2. 创意组合的实践3. 绘画技巧的掌握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创作,完成一幅形状组合作品。
2. 观察生活中其他的形状组合,进行记录和思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绘画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形状,进行创意组合,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模板和实物,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分组讨论和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美好形状。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形状作为主题,讨论如何将其与其他形状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形的组合》说课稿3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形的组合》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七课形的组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形的组合的方法、形的组合的练习和形的组合的作品欣赏。
在形的组合的方法中,教材介绍了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方法。
在形的组合的练习中,教材提供了多种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形的组合方法。
在形的组合的作品欣赏中,教材选编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形的组合的美。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美术,对形的组合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勇于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形的组合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的方法,能够运用形的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画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形的组合的方法。
教学难点:形的组合的创新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实践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的组合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形的组合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讲解:讲解形的组合的方法,包括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
3.实践:让学生进行形的组合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形的组合的方法和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形的组合的方法,如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以及形的组合的练习题目。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形的组合-苏少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形的组合——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创新的方法进行形的组合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形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2. 创作方法:观察生活中的形状,运用联想、想象、创新等方法进行形的组合创作。
3. 创作题材:以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为主题,进行形的组合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形状,并将形状进行创新性的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形的组合的方法和应用。
3. 创作方法讲解:讲解形的组合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形状,并进行创新性的组合。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形的组合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形的组合的基本概念。
2. 形的组合的创作方法。
3. 创作题材:动物、植物、人物、景物。
七、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题材,进行形的组合创作,下节课进行作品展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形的组合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形的组合的基本方法,能够观察生活中的形状,并进行创新性的组合。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形状的观察不够仔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 形的组合2-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形的组合2-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的组合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
2.学习使用简单的形状进行组合创作,提升创意和想象力。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表现自己创作的同时,发挥自己想象力和特长。
二、教学内容1. 形的组合2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更多不同形状的组合,包括使用不同颜色和材质进行组合创作。
通过使用简单的图形组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并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已学习了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材质。
请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并对比上次学习的内容,看看他们还能想到哪些新的形状和材质。
2. 演示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它们的组合方式和构成要素。
例如,老师可以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鼓励学生使用这些形状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3. 练习请学生自由发挥,使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创建自己的组合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如使用纸张和其他可拆卸的材质,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
4. 分享和反馈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老师可以邀请他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鼓励同学们用他们独特的语言来评价每位同学的作品。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他同学的视角和技巧,并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5. 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次课的教学内容,重点讨论学生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次学习的建议和期望。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创作作品,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和理解水平进行评估。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来确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该通过反思和学生反馈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考虑下一次课程教学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教学点,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形的组合1-苏少版
《形的组合》教案一、相聚老朋友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你们熟悉的老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圆形、方形、三角形(板书贴)2、可是,这些老朋友特别调皮,它们早就藏在了我们这间教室的各个角落,快快把它们找出来!圆形:方形:三角形:3、这么短的时间你就把它们找出来了,看来你非常了解它们。
你们在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像你们刚刚找出的方形的平板,它的身上好像还有其他的图形(圆形按钮),原来这台平板是方形和圆形组合起来的。
你还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图形组合起来的呢?4、看来,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是图形组合起来的,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这些图形朋友了,它们的本领可真大呀!所以今天,请你们跟我一起走进《形的组合》这一课,我们来看看图形神通广大。
二、拼拼图形1、图一:请你看看,图形通过组合拼成了什么?(汽车)那我们现在玩一个接龙游戏,我先说,我看到了汽车的车窗是方形,你看到了……。
好像还有一个新的图形朋友?(梯形)2、图二:被你们这么轻易找到了,图形不甘心,它们要使出更大的本领了。
看:它们组合成了哪些东西?3、刚刚我们看了很多图形拼出的东西,(指向黑板的图形贴)你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什么吗?2个学生回答。
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请你们把想法画在纸上。
4、画前看清楚要求:小练习:1)用多种图形拼画成有趣图案;2)只用勾线笔画轮廓,不涂色;3)时间3分钟。
5、分享展示:用了哪些图形、组合成了什么?或学生自己来介绍。
小结:看似一个个简单的图形,没想到经过你们的奇思妙想,就组合成了这么多有趣的物品,你们真棒,为自己鼓鼓掌!三、探索图形城堡1、说到图形的组合,我突然想起一个地方,叫《图形城堡》。
根据这个名字,你能猜到这个城堡的样子吗?2、想不想看一看这个城堡?可是很可惜,这个城堡是在一个叫“朵朵”小朋友的梦里出现的:有一天晚上,朵朵做了一个很香甜的梦,她梦到被一个小精灵拉进了一座城堡里。
这个城堡的造型很特别,墙壁、屋顶、门窗都是不同的图形组合起来的;她走进了城堡,看到了这个城堡里的植物,居然也是用图形组合起来的(问学生有哪些图形);后来城堡里的小动物们也来欢迎朵朵了,有圆圆翅膀的蝴蝶、圆圆身体尖尖脚的小鸡、还有什么?(学生回答)。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7课形的组合|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形状组合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
教学内容1. 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
2. 形状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形状组合的创意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形状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形状组合的创意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形状组合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各种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形状组合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制作的。
2. 新课内容:讲解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展示一些形状组合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形状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形状组合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形状组合的创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板书形的组合2. 板书内容: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形状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形状组合的创意实践。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形状组合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具有创意,形状组合要合理,色彩要搭配协调。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形状组合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运用形状组合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形状组合的创意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激发。
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分组合作,促进交流在实践环节,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形状组合的创作。
这种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到他人的创意和技巧,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及反思-形的组合苏少版
第七节课《形的组合》教学内容:形的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品。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教学难点:学会用各种不同的形体进行自我创作。
教具、学具:石膏形体;不同形体的废弃硬纸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剪刀、双面粘。
[来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欣赏石膏形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面问题:这些形体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立体的)3、揭示课题:《形体的组合》二、新课[来源:]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以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
[来源:学*科*网]2、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形体组合的特点,并找出规律。
知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态的分类(P2识窗的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形态(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自然形体:是指自然界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即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1、讨论: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来源:Z|xx|]2、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废弃物--立体形态的实物,展示并思考怎样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1、要求:用一些废弃物(立体形态的实物),自己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来源:]3、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的展示与评价1、自己评:举出相对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简单的评述。
2、大家评:其他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六、总结、拓展1、总结:(略)2、思考:用立体形态的物品还可以创作出其他作品吗?教学反思:[来源:学科网ZXXK]本课教学的成功在于:1、在教学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要求,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
第七课 形的组合(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苏少版
第七课形的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的基本属性;
2.掌握利用形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差异进行组合的方法;
3.练习创造新的形式。
教学重点
1.形的组合技巧;
2.创意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色彩笔、颜料、画笔;
2.画纸。
教学步骤
1. 教师示范
1.展示几个形不同的图案,让学生辨认它们的异同;
2.在黑板上示范利用形的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差异进行组合创意图形。
2. 学生练习
1.让学生自行选择几个形,利用颜色、大小、形状、质地等进行组合;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创造自己的新形式。
3. 学生展示
1.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小组展示互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思路。
教学总结
1.形是构成图案和组合创意的基本元素,学生需要不断加强形的辨认能力;
2.利用形的差异进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新形式;
3.通过此次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对形的认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作业
1.完成练习及创意作品;
2.搜集形不同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的组合》教案
教学内容:
“形的组合”是在“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和“找找三角形”的基础上把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的方法,让学生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式、手段:
1. 给予学生更多感悟手工作品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手工设计创作活动。
2. 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4.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 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准备:
剪刀、双面胶、彩色纸、水彩笔。
选用颜色不同的彩色纸课前练习剪大小不同的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几何图形组合的一些规律,初步感受图形设计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不同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形的组合的乐趣,能运用形的组合装饰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进行形的组合。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合理运用多种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约5分钟)
1.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他们是圆圆,三角,方方,请他们闪亮登场。
PPT1音乐(进行曲)
设计意图:
把圆形、三角形、方形做拟人化处理,三个图形模拟人物出场,PPT设置舞台背景,并配上学生熟悉的进行曲,奠定本课的学习氛围。
2. 师:他们今天找朋友来了,老师先来考考你,我们的教室里有他们的朋友吗?
3.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真好,咦,圆圆、三角、方方闹矛盾了,让我来听听: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形,又回到现实。
师:原来他们三个为了争谁的本领大在闹呢!听听他们在闹些什么呢?
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玩的篮球、地球仪都是我变的。
三角说:我的本领比你的还要大!小朋友们用的三角尺,通过努力得到的流动红旗,还有帆船是我变的。
方方说:你俩的本领哪能跟我比啊!小朋友们家里用的窗户和门都是我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教室中看到的形联想到生活中。
4.师:到底谁的本领大呢?老师也搞不清了。
那我们乘上火车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他们三个到底谁的本领大?
设计意图:乘上火车到下列四站去找形,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二是尽可能开阔视野。
如世博会广场、展览馆、博物馆、欧洲等都是学生很少去过或没有去过的地方,让学生感受
到世界真美。
火车鸣(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做)
火车来到第一站:上海世博会广场。
找一找圆圆、方方、三角在哪儿?
第一站:
方方变成磁砖,三角变成屋顶,圆圆变成花坛。
第二站:PPT5展览馆
第三站:PPT6、7、8博物馆
第四站:PPT9让我们到欧洲去看看
5. 师:原来他们每个都有大本领!如果他们团结起来在一起玩,就更有趣、更好看了!生活中许许多多实用的物品,都是他们合作的功劳。
瞧:
设计意图:这里出现的“团结”一词是“组合”的拟人化,为下一步揭题做铺垫,也便于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组合”一词的意思。
6. 师:我们把这些圆形、方形、三角形(手势)团结在一起叫形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自主探究(约17分钟)
(第一次作业:和圆圆、方方、三角单独玩添画)
师:我们小朋友可以和圆圆、方方、三角一起玩,先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设计意图:这是三次作业中的第一次作业,利用一个形进行添画,难度相对来说低一些,但趣味性强,有一定的设计元素在内。
PPT出示的是范作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来进行联想添画的,提供给学生一种方法,以便学生作业时的良性生成。
这个盒子里藏着圆圆、方方、三角,我请三位小朋友来摸,摸到谁,我们就和谁在一起变魔术。
请三位学生上台摸形,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进行添画。
下面6组分3
个代表,1、2组代表圆圆,3、4组代表方方,5、6组代表三角,分别在下面纸上添画。
(课前发彩色纸、水彩笔,双面胶)
比赛规则:
1. 随便添什么,使它更有趣。
2.想得巧,做得快。
(把作品举起来,大家看一看。
都很好,不分胜负。
不要紧,反正下面还有比赛。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进行设计添画,初步感
受成功,并觉得自己行,增加自信。
2. 师:这里太好玩了,连圆圆、方方、三角他们家族的好朋友都赶来了。
(瞧圆圆家族,瞧方方家族,瞧三角家族)他们也要来一起玩游戏!
设计意图:形的家族朋友是拓宽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范围,延伸到半圆、扇形、长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便于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创作,为下面的组合做准备。
3. 我们来换个玩法。
看看他们简单的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设计意图:
利用动态组合过程给学生示范。
4. 学生进行第二次作业。
设计意图:第二次作业又增加了难度,由单个形发展到多个形的组合。
5. 师:刚才小朋友们玩的是简单的组合,我们课本中还有一些巧妙的组合请大家来欣赏。
我要考考小朋友的眼力,看看这是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开阔视野,由简单的形的组合过渡到复杂的形的组合,形象也越来越有趣,设计难度进一步提高。
6. 还有更有趣,更好看,更难找的。
那同学们一定要睁大眼睛找一找了,走!
师:原来他们躲到儿童画插图中去了,同学们找到了吗?
师:他们虽然躲得好,但同学们仍然能够找到。
说明同学们真聪明!同学们说圆圆、方方、三角他们的本领大吗?他们虽然简单,但可以变出很多东西,比如小猪、老鼠、吊车、房子等。
7. 师:再看一幅有趣的图,这次又不一样,3个圆圆组成了一个米老鼠,1个三角4个圆圆、6个方方组成了一个老鼠,方方躲在里面好像是镜子。
同学们发现我们前面的图中,圆圆、方方、三角是拼接在一起,这幅图,他们是重叠在一起,好像三角躲在方方肚子里,方方又躲在圆圆肚子里。
8. 调皮的圆圆、方方、三角还跑到画家的画中去了。
猜一猜,他们又代表什么呢?
设计意图:由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延伸到画家的作品、设计师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简单的形,通过组合可以设计出千变万化的美丽作品。
9. 示范:刚才圆圆、方方、三角一直和我们捉迷藏,变魔术,你们想不想也来变魔术,和他们比一比?为了使我们变得水平更高,老师先教大家一些方法,大家想学吗?那看好了:我最喜欢树,我要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忙?谁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来进行分工合作,怎样来进行复杂的形
的组合。
三、实践阶段大胆创作(约12分钟)
作业要求:
1. 一定要请圆圆、方方、三角或他们的家族到你的作品中去,不然他们会很生气!
2. 方法随便用,画、剪、贴都可以!
3. 用剪刀时可要小心哦!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用拟人的语气来进行作业布置,更贴近低年级学生。
四、评析阶段体验成功(约5分钟)
我们第三次比赛又要开始了!谁变得好呢?有两个条件,一是做得好,二是讲得好。
请小朋友把作品张贴在这块板上。
(黑板上布置KT板,学生张贴)
1. 夸夸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形状进行组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2. 夸夸别人的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3. 教师进行扼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作业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下一步的提高。
五、拓展阶段联系生活(约1分钟)
师:这个作品,老师可以为它加工加工,变成一个小挂牌。
设计意图:把手工制作与实用联系起来。
小朋友回家之后可以试一试。
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下节课老师还是要请圆圆、方方、三角来做客,不过下节课我不要他们这样躺着。
我要让圆、方、三角他们站起来。
你信不信?让我们等待下节课的惊喜吧!
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
第一次作业:和圆圆、方方、三角单独玩添画,比赛规则:
1. 随便添什么,使它更有趣。
2. 想得巧,做得快。
第二次作业:我们来换个玩法。
看看他们简单的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第三次作业:
1. 一定要请圆圆、方方、三角或他们的家族到你的作品中去,不然他们会很生气!
2. 方法随便用,画、剪、贴都可以!
3. 用剪刀时可要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