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

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

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

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

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角”,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物品,他们也有角,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吗?(出示课件)师:老师把这些角,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演示角的画法)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线叫做“边”?(教师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3.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4.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5.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发言后,教师将角的特点再总结一次。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画角:培养学生正确画角的能力。

3. 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角,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角。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三角板,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加深对角的认识。

4. 活动二:分组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角,互相交流,掌握角的画法。

5. 活动三: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角的各部分名称: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 画角的方法:利用三角板和直尺,先画一条射线,再以射线的端点为顶点,画另一条射线,使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

2. 画五个不同的角,并用三角板测量它们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有一个顶点。

2. 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制作角,并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和特征2. 制作角的方法3. 角的分类教学难点:1. 制作角的过程2. 角的分类方法教学准备:1. 直尺2. 量角器3. 彩纸4. 剪刀5. 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有角。

2. 提问:什么是角?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形状和特征。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有一个顶点。

展示角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2. 讲解制作角的方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

展示制作角的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3. 讲解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它们的特点。

三、动手操作1. 分发直尺、量角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2. 引导学生按照制作角的步骤,用直尺和量角器在彩纸上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3. 学生使用剪刀将画出的角剪下来,并使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一张大纸上。

四、展示与讨论1. 学生将制作好的角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介绍角的类型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讨论它们的异同点。

五、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制作方法和分类。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制作角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和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特征,并学会了制作角的方法。

学生在制作角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角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角的奥秘。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初步认识及分类角的初步认识及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这是学生对角的概念形成初步印象和理解的关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学具准备: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出示小黑板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二、操作活动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1、拼角游戏: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

(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2、数角游戏:(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

(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预设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角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生: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较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认识角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较好。

(白板上批注)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

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较多。

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

(幻灯片演示)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活动一〗感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钟面剪刀三角板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部分内容,即“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

2. 培养学生用角来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并能用它们来描述物体。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实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具盒,观察文具盒的盖子,它们是什么形状的?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课本,观察课本的封面,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二、角的初步认识(10分钟)1.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到的文具盒盖子和课本封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个尖尖的角。

这个尖尖的角,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角”。

2. 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10分钟)1.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找出不同的角”。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拿出一张卡片,找出卡片中的锐角、钝角和直角。

2. 请各小组汇报找出的结果,并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

四、用角来描述物体(10分钟)1.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来描述一下我们的教室。

2.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描述,其他同学负责听。

1. 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描述结果。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描述一下这些物品。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4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4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4篇)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篇一1、实践操作师:认识了角,我们下面来自己制作“角”,这里有一个正方形的纸,还有一些别的工具,开动你的脑筋亲手做个角吧?赶快动手试试!2、成果展示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3、角有大小师:(出示几个不同样式的角)这几个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样。

你们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总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的大小有关。

(出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3、对了,就是角。

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

(板书课题)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2、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

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三)巩固练习。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基本的角,如锐角、直角和钝角;能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和展示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制作和展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角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分类:介绍角的定义,如顶点、边等;讲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区别和特点。

2. 角的测量:教授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以及如何准确地读取度数。

3. 角的制作和展示:指导学生用纸片、吸管等材料制作角,并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各种角;培养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在使用量角器时,如何准确地读取度数;指导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和展示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纸片、吸管、胶水、剪刀等。

2. 学具:直尺、量角器、纸片、吸管、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角,如书本的封面、墙角等,激发学生对角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角的定义和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各种角。

3. 实验: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指导他们准确地读取度数。

4. 制作:指导学生用纸片、吸管等材料制作角,并鼓励他们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分类:角的定义、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区别和特点。

2. 角的测量:直尺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准确地读取度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不同类型的角。
2.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这些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
b.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c.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盒子,引发学生好奇心。提问:“你们猜猜盒子里有什么?”
2.学生猜测后,教师打开盒子,展示一个由不同角度拼接而成的多边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有很多角。”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的认识,角的画法及测量。
2.难点:理解角的抽象概念,角的度数与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角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场景为例,如剪刀、钟表、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a.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b.识别图形中的角,并分类。
c.运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并比较大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分享解题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分类、画法和测量。”
3.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数学的奥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的基本特征,了解角的分类,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

3. 角的大小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操作,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角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2. 直角、锐角和钝角3. 角的测量方法4. 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尝试制作一个有趣的角,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学会了测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尤其是“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角的测量方法”。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角的概念图片、剪刀、直尺、圆规、三角板等教具。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把直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个角,并观察这个角的特点。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角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学生尝试用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纸剪出一个角,并观察它的特点。

2. 请学生尝试用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3. 请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角,如钟表上的角、自行车上的角等,让学生认识到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角的概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拓展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角的概念的测试卷,测试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顶点、边、角。

2. 学习角的度量:度、分、秒。

3. 实践活动:制作角的模型,观察生活中的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角的概念,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会用三角板拼组角。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图片中的角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角的知识。

2. 认识角(1)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三角板上的角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教师用量角器测量三角板上的角,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角的大小可以用度、分、秒来表示。

3. 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学具,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制作角的模型。

(2)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观察生活中的角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窗户、桌子等,找出其中的角,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能找出生活中的其他角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学会了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让学生通过教室内角的研究认识角和直角;信息窗2——小制作画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材的编写特点:1、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教材从学生对教的已有认识入手,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小制作活动引起对角的大小探究,是抽象的内容变的直观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3、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2、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练习。

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在比较角的大小及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实践操作与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角和直角、锐角、钝角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小制作__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小制作__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课题1 角的初步认识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

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

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1。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难点: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学生: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哪里还有角?(2)、什么是角?……二、学习新知:师: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学生: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

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学生: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学生: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认识直角:出示情景图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学生: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观察并再一次认识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发现:(1)这些角有大有小.(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1_青岛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1_青岛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1_青岛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直观帮助学生逐步地从实物和其他的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3、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充满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

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能借助三角板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角和直角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7~20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我的名字叫做角我有边儿是两条一个顶点两条边所以我叫角角角2、欣赏生活中的角。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2.数一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让学生通过教室内角的研究认识角和直角;信息窗2——小制作画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教材从学生对教的已有认识入手,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小制作活动引起对角的大小探究,是抽象的内容变的直观容易理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3、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2、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练习。

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在比较角的大小及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实践操作与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角和直角、锐角、钝角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

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

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
3.1教室里的角——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角的起始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地表象。

因此,教学中首先从学具三角板入手,认识角,知道怎样描述角,其次充分利用好信息窗1的情境图,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接着从三角尺、钟面、小旗、屋面等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初步感知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的特征。

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做”中探究。

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三角板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直尺、三角板、一张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一张纸、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看,这是?
生:三角板
2、对于三角板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生:三角板上有三个角。

生:三角板上有三条边
3、三角板的三条边同学们都已经看到了,这节课我们来和角交朋友(板书课题角的初
步认识)
设计意图:三角板是孩子们学习这个单元的重要的学具,从三角板入手简单明了,也易于学生操作,在三角板上就开始指出角,为下面到情境图中找到更多的角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正确指出角
1、三角板的角在哪儿?谁指给大家看看。

生:这儿就是角(其实是角的顶点)
生:不是这样,应该是(从一条边到顶点再到另一个顶点)
(如果学生都不能及时指出正确地表示方法,教师及时给学生出示正确地方法)
2、谁来指出另外的两个角(学生上台指出三角板的另外的角)
3、快把自己三角板上的角指给你的同桌看
(二)回到情境图
1、生活中有很多角,我们先来找找这幅画中的角(出示情境图)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

2、谁来指一指你找到的那个角?
(生上台指出角,主要关注学生指角的过程。


3、老师从这幅画中也找到了很多角
(课件出示找到的角,出示图形)
(三)现实找角
1、角在我们的身边你找到了吗?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指给大家看
2、老师也找来了一些角,一起来看看
3、角有什么组成?
生:角有两条边,
生:角有交在一起的两条边一个顶点
4、师总结: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他们有什么特点?(板书角有)
生:角的边是直直的,两条边
生:角的顶点是尖尖的
一个顶点尖尖
(板书角有)
两条边直直
5、教师板书错误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指一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角”到数学角,从而认知角的组成和特点。

(四)画角
1、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那你做好准备向老师学习了吗?
(师板书画角的过程)
2、学生自己画角,学生上台画角,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画角,学生初步掌握了画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评价同学画的角也是自己学习的再提高,这种学习方式既强化了角的画法,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角的画法,学生感觉很轻松民主,注意力也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深刻。

(三)巩固新知:
(一)折一折
1、拿出你准备好的纸片,先指出上面的角。

2、动手创作角,你能折出新的角吗?
3、汇报交流,学生纷纷演示自己的折法,
(二)活动角
1、看老师手中我自己做的这个图形,你觉得它是角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