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法律重点记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重点记背知识
(一)
1.法律的三个特征:
⑴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的最本质的特征)
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所以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4.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5.凡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6.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答:①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②家庭、学校、社会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③由于种种原因,来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杜会问题。
7.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⑴作用: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⑵基本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的基本内容:
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的基本内容:
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如: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少年宫等,应对未成年学生优惠开放;社会各个方面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等。
⑴含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
⑵基本内容:⑴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⑵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受教育权等。
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14.违法行为可分为:①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②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③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违宪行为。
15.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刑罚当罚性,(犯罪的必然后果)。
16.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犯罪则是违反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17.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因此,我们防微杜渐,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8.青少年如何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呢?)
答: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②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④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19.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主要有:
①避开诱因法。
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②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③专时专用法。
④联想后果法。
⑤请人监督法。
20.青少年加强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哪些?
答:⑴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⑵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⑴诉讼途径即是打官司.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打官司要到法院。
⑵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⑶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给人以法律帮助。
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
(二)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统一的)。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权利的承担者,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公民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应做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3、履行义务应当做到: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4.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5.从公民的自身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6.公益性是义务教育最显著的特征。
义务教育还有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等特征。
7.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答: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8.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9.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构成。
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10.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时,需要进行搜查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搜查时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11.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2.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13.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答: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我们可以视伤害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等,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应具备的素质。
14.个人隐私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15.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还应会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尊重他人的隐私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和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16.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7.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国家的法律保护:我国的宪法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作原则性的规定。
刑法、行政法、民法、物权法都对公民的合法财产作出了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专门法律
18.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19.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可以不均等。
21.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的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22.如果中学生(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时,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法律。
消费者主要享有下列权利:⑴安全保障权。
⑵知悉真情权。
⑶自主选择权。
⑷公平交易权。
⑸依法求偿权。
⑹维护尊严权。
2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和方法: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首先考虑的途径)。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严重的、造成重大的伤害的侵权行为,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
(三)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①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是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抵制。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或最高)活动准则。
3.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4.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实质是崇尚法律权威,认为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识。
6.依法治国的意义:
①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③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④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⑤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②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③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④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8.公民监督权的内容有:批评、建议、举报、揭发、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是怎样的?(或: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答: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②通过新闻媒体舆论监督;③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④公民参与村民自治或城市居民自治的实践,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0.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①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②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或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④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