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三国鼎立》ppt课件
科技成就举隅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机械制造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提出了 “割圆术”,为圆周率的计算 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著有 《九章算术注》,对数学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文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 地动仪等精密仪器,用于观测 天象和测量地震。这些仪器代 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 水平。
华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他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麻 沸散等麻醉药物。同时,他还 创立了五禽戏等健身方法,对 后世医学和养生学产生了重要 影响。
城市的兴起
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国时期,许多城市兴起并得到了发展, 如建业(今南京)、洛阳、成都等,成为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中的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有各种娱乐活 动,如戏曲、杂技等,也有各种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
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传承
道教的兴起
道教在三国时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传播。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和 超脱尘世,对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伐意义
诸葛亮北伐是蜀汉对外扩张的重要尝试,体现了其“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精神。同时,北伐也加速了蜀汉的衰落和灭亡。
04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现象探讨
士人流动与文化传播
士人流动的原因
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等导致士人背井 离乡,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士人流动的路线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迁徙,同 时也有向西北、西南等地区流动的。
佛教的传播
佛教在三国时期也开始在民间传播,许多民众信仰佛教,修建寺庙和 供奉佛像。
风俗习惯的传承
三国时期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包括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等。这些风 俗习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民间信仰与社会稳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1新课标人教版
刘 刘 刘
刘刘
赤壁 大孙战、刘联军 孙
曹操请思考:
赤壁之战胜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败的原孙因、刘?
天时
人少力弱 地利
人和
二、赤壁之战和三国的建立
1. 战前形势 2. 赤壁之战(208年) 3. 三国的建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 皇,国号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建业。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曹真操正于方请22法0思年。正…考月…:病其逝实,曹终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年的六人十,六至岁少。是一个英
雄。”怎样评价曹操?
—— 鲁迅
三、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
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根据《三国志》注引《魏略》,并参考洛阳 地区近代手转翻车,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
三、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 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 诸葛亮治蜀
重农耕 织蜀锦和西南夷
你怎样评价
诸葛亮?
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诸葛亮
多年的宿愿。但他多次北伐,劳而无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京剧脸谱
曹操
历史上的 粉白脸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白色象
曹操真的 征阴险疑诈 就是一个 阴险疑诈 的奸臣吗?
第1 8 课
一、官渡之战
1.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刘刘
赤壁 大孙战、刘联军 孙
曹操请思考:
赤壁之战胜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败的原孙因、刘?
天时
人少力弱 地利
人和
二、赤壁之战和三国的建立
1. 战前形势 2. 赤壁之战(208年) 3. 三国的建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 皇,国号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建业。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曹真操正于方请22法0思年。正…考月…:病其逝实,曹终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年的六人十,六至岁少。是一个英
雄。”怎样评价曹操?
—— 鲁迅
三、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
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根据《三国志》注引《魏略》,并参考洛阳 地区近代手转翻车,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
三、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 曹魏重视农耕
广屯田 修水利 造翻车
2. 诸葛亮治蜀
重农耕 织蜀锦和西南夷
你怎样评价
诸葛亮?
北伐曹魏,实现统一,是诸葛亮
多年的宿愿。但他多次北伐,劳而无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京剧脸谱
曹操
历史上的 粉白脸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白色象
曹操真的 征阴险疑诈 就是一个 阴险疑诈 的奸臣吗?
第1 8 课
一、官渡之战
1.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曹操胜利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大军
曹操夜袭乌 巢,烧毁袁 军粮草
曹操 两三万人马
一、官渡之战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1、“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 2、招贤纳士; 3、屯田制的推行,解决了军粮问题; 4、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袁绍骄傲轻敌等。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 天时,亦人谋也。
时间
公元208
地点
赤壁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
孙刘联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军胜利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原因
③合理利用了气候、地理条件
骄兵必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曹操陆续消灭了北方一 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
方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汉室刘备, 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势 力有所发展。
割据江东的孙权,在周瑜、张昭 等人的辅佐下,团结旧部,招揽
人才,统治比较稳固。
三、三国鼎立
曹操死 三国始
公元220年 曹丕 洛阳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蜀
公元221年 刘备 成都
A
A.三国吴简 B.《三国演义》C.《资治通鉴》 D.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随堂练习
2.(2020·广东深圳·5)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
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
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用人上: 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战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1、曹军来自北方,兵士疲惫 2、曹军水土不服,流行疾病 3、曹军不习水战 4、曹操的骄傲自满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时间 地点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以少胜多
官渡
公元200年
袁 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让他壮怀激烈的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自 主 地点
探 交战双方 究
结果
公元200年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 曹军与袁军 曹军大败袁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
局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让他壮心不已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影视资料
自 主 探 究 三 国 建 立 三 要 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pī)
曹丕
220年
曹操死 三国始
自主 探究 三国 建立 的三 要素
刘备 221年
魏
孙权
洛阳
222年
成都
建业
蜀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赏罚分明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回顾东汉末年以来的中国政局可以说 是:“诸侯雄起,文武相争,三分天下, 鼎局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 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留给我们无限的 思考。三国彼此之间虽有纷争,但局部的 统一为之后西晋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是历史的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史料实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解读]材料表达了曹操并未因年迈而放弃统一全国的雄伟目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和政治 家,最主要的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取胜原因:①政治上: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 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善于用人。 失败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战术
结果 特点
曹操获胜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获胜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220年, 曹丕 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 成都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2.三国的经济 (1)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2)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 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 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开发西南地区。
知识框架
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上:把 汉献帝 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战术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的战术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
真实历史
「
蒋干盗书 完全虚构
(孙权)乘大船来
三 国
周瑜打黄盖 完全虚构
演 义
草船借箭 完全虚构
观军,公(曹操)使 弓弩乱发,箭着其船, 船偏重将覆,权因回
」 庞统献连环计 完全虚构 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诸葛亮借东风 完全虚构
——《魏略》
长坂
赤壁之战形势图
曹操为什么输给实力弱小的孙刘联军呢?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三国鼎立 教学课件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人教版)
(黄巾军)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 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后汉书》
东汉末年形成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刘焉向汉灵帝建议说)刺史、太守,货
黄巾起义
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
有功将领
白马山
粮
小说与史书哪一个更贴近真实的历史?
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三国演义》
(曹操)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三国志 武帝纪》
官渡之战形势图
白马山
粮
东汉末年在州郡割据局面下的社会状况
战争频繁 民生凋敝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蒿里行》
诗歌反映了曹操怎样的人生理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曹操 《短歌行其二》
刘备: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三国志 先主传》 孙权: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三国志 吴主传》
长坂
赤壁之战形势图
关于赤壁之战,你都知道什么故事呢?
诸葛亮舌战群儒 完全虚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6课 三国鼎立 (共18张PPT)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三国鼎立七年级上册历史优质课件(人教统编版)(共17张PPT)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巩固练习: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D)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
,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天下形势示意图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北方 南方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阅读材料并思考: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注 重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 年孙权派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将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 台湾地区的联系。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意见。
赤 壁
孙、刘联军
5万人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人教统编版 ) (共1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 (共44张PPT)
曹丕
洛阳 成都
刘备
孙权
吴
建业 (南京)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曹魏
农业、水利发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曹操 统一北方 三 国 鼎 立
魏
蜀 吴
曹操
赤壁之战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孙刘联军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B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D )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诸葛亮
刘 备
今操已拥百万之 众,挟天子以令诸 侯,此诚不可与争 锋。 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 民附,贤能为之用,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 ——诸葛亮 《隆中对》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孙 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
巩固江东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联合刘备
人才辅佐
课后作业
182-252
曹操
曹 刘
袁绍十万大军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3—4万大军
曹操以少胜 多,奠定了 北方统一的 基础
新课导入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 的基础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用人才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2、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 十绍万人
延津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曹操
历史粉白上脸的细曹眉 操真长目的。就是 一个在脸阴谱险中疑, 诈的白色奸象臣吗?
征阴险疑诈
提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曹
赤壁 大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是天意吗?
提示:
提示:
•• 曹曹军军来来自自北北方方,,不不习习惯惯水水战战。。 •• 曹曹操操骄骄傲傲自自满满。。 •• 孙孙刘刘联联军军战战术术正正确确。。 •• 当当时时统统一一全全国国的的条条件件不不成成熟熟。。((根根本本))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 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历史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16张PPT)
时间 200年
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三
国 赤壁之战 鼎
背景 刘备、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结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立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力的连
年征战
中,袁
绍、曹
操两大 集团逐 步壮大 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 起义中,不断发展自 己的力量,曹操占据 河南一带,实力也在
不断增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 渡 之 战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10000人
曹操——20000人
公元200年
伤亡情况 袁绍——约100000人 曹操——约8000人
袁绍
官渡 之战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1时48分14秒下午1时48分13:48:1421.8.26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参战方兵力 孙、刘联军——5万 曹操--20万(称80万)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曹操
《龟虽寿》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
曹操
曹操有什么志向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要统一天下
曹操为完成统一做的准备?
政治 经济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巩识知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B.220年 C.221年D.222年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鼎立形成的关键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三国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5、下列朝代的统治区域主要在 黄河流域的是
A东汉
动
测
手
试
出卧龙诸葛亮,势力日益发展。
曹 试析双方胜败的原因?
刘
刘 刘 刘
赤壁
大孙战、刘联军 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
(宋·苏轼)
220年,曹丕称帝,建 立魏国,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 称帝,建立蜀汉
222年,孙权称吴王,建 立吴国,后定都建业
三国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 一直重视屯田,发 展农业生产,大力 兴修水利。
翻车
甫杜
图阵八成名 国分三盖功
.,
吴国造船业 发达,促进 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
第21课
检查预习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200年 官渡之战
讨论:
曹操为什么 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0万人
曹 操官渡 之战 3 、4 万人
230年,吴国的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
役战的多胜少以年末汉东
200年 曹操 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魏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蜀
吴
回扣前查:
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 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1、最早派人到达台湾的是: 吴国 时叫: 夷洲 2、建立魏国的是: 曹丕
台湾当
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魏蜀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