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案标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并能够应用于教学中。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举例解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引发学生对教案设计的思考。

2. 概念解释:详细解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3. 实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千变万化和千篇一律的规律。

4. 创新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他们设计一个新颖的几何图形,并解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教学经验,并鼓励他们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某些事物千篇一律,而有时候又有无限变化。

2.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讨论。

解释这两个概念对于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3. 实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

通过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千变万化和千篇一律的规律。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4. 创新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新颖的几何图形,并解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与传统几何图形不同的设计思路,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践和展示。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教学经验,并鼓励他们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估:1.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的区别与联系2.分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形式3.掌握利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进行篇章构建的方法能力目标1.熟练运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2.能够应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3.提高对于语言表达的敏感度,以及对于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课文分析本节课的主要课文为莫言的小说《看见》,该小说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之一,通过对于陶匠李先生的一生经历的描述,突出表现了“千变万化”的创造之美,以及如何在日常琐碎中发现生命的价值感。

讲解与示范1.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

2.展示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分析其文学表现形式,并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3.针对学生的创作作业,进行组内互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进行文学创作。

活动设计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学分析讨论,通过讨论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

2.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针对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的应用。

3.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达到学生展示与交流的目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两种写作方式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两种写作方式的应用方法。

同时,通过组内互评与作品展示活动的设置,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与热情,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有些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知识。

其次,部分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存在想法较为平凡,文字表达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会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揭示的艺术规律。

2、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宽阔视野与深厚积淀。

3、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钩玄、概括分析的力量。

教学重点:1、精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2、理解"在建筑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制造出胜利的建筑'。

教学难点:精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教学方法:1、指导同学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同学反复阅读课文,领悟、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这庄重雄伟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洪亮的名字!今日,我们就来观赏他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2、介绍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诞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高校、东北高校的建筑系。

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

他于50年月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爱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3、背景简介作为建筑艺术大师的梁思成,对建筑的设计和审美要求很高。

他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写出了大量的阅历论文。

本文写于上世纪六十年月初,对我过建筑艺术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通读全文,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指出在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

其次部分(2---7)举例介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使用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3. 学生手册和练习册;4.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实例和案例。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关于“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2. 提出问题:你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千篇一律”的特点?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千变万化”的特点?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步骤二:讲解理论知识(10分钟)1.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含义;2.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城市里的建筑、人们的穿着习惯等,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步骤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熟悉的场景,比如学校、超市、餐厅等,描述其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2. 指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和策略,分析该场景中的典型特征并找出不同之处;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观点。

步骤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邀请不同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2. 强调“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来解决问题。

步骤五:拓展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2. 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勉励学生通过不断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步骤六:达标测评(10分钟)1. 定期考查学生对“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理解和应用;2. 根据测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指导他们改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并学会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案标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比较“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这两个短语的意义;2. 分析和讨论在教学中使用“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效果和影响;3. 创造性地运用“千变万化”的思维方式,设计和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运用“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这两个短语;2. 分析和比较“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优缺点;3. 运用“千变万化”的思维方式,设计和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学生练习册;3. 班级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思考;2.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这两个短语的含义。

探究: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典型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例子;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概念理解:1. 通过PPT演示文稿,详细解释“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用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并列举实际例子。

应用:1. 学生个人学习计划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运用“千变万化”的思维方式,设计并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总结“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优缺点;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千变万化”的思维方式。

拓展活动:1. 学生可在其他课程中应用“千变万化”的思维方式,如数学、科学等;2. 学生可通过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千变万化”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中的积极程度;2. 学习计划评估:评估学生设计的个人学习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反馈评估:学生之间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的质量和深度。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语文版第三册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语文版第三册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语文版第三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语文版第三册课本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课的教学设计。

该课语文知识点为比喻、借代等,旨在通过学习对比千篇一律的表现和千变万化的表现,让学生了解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及对语言的形象化和抽象化的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表现手法;2.能够感知和体验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3.启发学生对语言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语言表现兴趣。

教学重点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从课本中摘选与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相关的文段,放置课堂上供学生观摩并涂鸦。

学生可以用涂鸦或言语方式,简单表达他们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处。

2.开场:教师利用丰富的形象来阐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表现形式所特有的句法结构和意思表达方式。

将学生不同的涂鸦以及言语形式进行收集整理,体现学生们对于语言表现形式的感知和认知。

3.讲授:教师介绍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表现手法,解析其在文本中的应用和效果。

示范利用这一表现方法进行创造性表达,给学生提供具体操作的实践体验。

4.练习:学生根据课本中所给出的往例,进一步进行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运用的练习。

让学生自行发挥,尝试创造更实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对全班进行组队演练,以此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5.讨论:在调查之后,让学生围绕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表现方法,进行小组内或全班讨论。

学生可根据所了解的相关内容,探讨其中的优缺点、运用时有哪些技巧,如何应用或避免等话题。

6.后续任务:让学生进行一段小文作业,以比喻和借代等为中心,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进行表述,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可以深入理解对比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能较为流畅地运用比喻和借代等语言表现技巧,同时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感知和体验到语言表现的美感和多样性。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_3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_3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大连电子学校、大连女子职业中专李宏伟井绪伟【教学目标】1.着重理解音乐、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和谐即美”的文章主旨,并注意积累有关议论文的知识,学习作者巧用材料进行论证的方法。

3.体会理解通感的用法。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中心,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意义,把握音乐、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说起,引出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然后简介梁思成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情境,感知文题通过PPT,让学生了解《鳟鱼》、《清明上河图》及人民大会堂等绘画、音乐、建筑作品的风貌,体会并探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艺术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

三、学生朗读,理清结构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7自然段):该部分主要说明艺术创作,尤其是具有持续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层(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同时阐明所谓“持续性”的含义;第二层(第2~3自然段)以音乐作品为例,一首歌曲或乐曲总有重复,音乐的主题和演奏也都是通过重复和变化取得统一的;第三层(第4自然段)以舞台艺术为例,通过重复与变化突出某一种效果;第四层(第5~7自然段)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论证绘画中也是在重复中突出某一效果,并以此取胜的。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15自然段):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从四个方面分层论述,第一层(第8自然段)过渡段,作者由音乐、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转到建筑中的重复与变化方面来;第二层(第9自然段)举人民大会堂为例,以重复为主,只是“这一列和另一列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第三层(第10~14自然段)以故宫为例,论证成功的建筑都是重复与变化的高度统一;第四层(第15自然段)小结以上举例内容,指出“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通读全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主要内容在第8段到文章结束,举例谈重复与变化统一的审美原则是如何在建筑上体现的。

(根据第8段明显的过渡语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

) 2第1段到第7段谈的是什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学生阅读之后提炼各段内容要点:第1段是全文的总纲,谈的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

第2、3段,谈在音乐中是通过主题(重复)与变奏(变化),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审美原则的。

第4段,谈舞蹈也是通过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又给以相应的变化,来突出要表现的某种感情和艺术效果。

第5段,谈在绘画的处理上,也可以看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前几段与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作者以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为例,具体阐释第1段中提出的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原则,并由此引出对建筑艺术中这一原则的探讨。

这样写,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很熟悉的艺术门类,让读者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有一个认识上的过渡。

此外,还打开了视野,让读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统一的普遍规律。

3作者是如何说明建筑中重复与变化有机统一的原则的?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从第8段到最后,作者通过举我国建筑的实例,来具体说明阐释中心观点。

具体说,第9段以人民大会堂为例,第10、11段以明清故宫为例,第12段以颐和园谐趣园为例,第13、14段以颐和园长廊为例,15段举世界建筑史上的建筑为例加以说明。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运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如: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动物图片、植物图片等。

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诗歌,并思考其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变化。

教师指出,在写作中,我们也要注意文章或诗歌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并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讲解1.千篇一律的含义及运用。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讨论如何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写作中。

教师总结:“千篇一律”是指在写作中运用相同的结构和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以突出主题。

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通过反复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突出人物形象;在写景的文章中,可以通过对景物的反复描绘来突出景物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运用“千篇一律”手法的文章或诗歌,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2.千变万化的含义及运用。

教师展示一组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变化和多样性。

教师总结:“千变万化”是指在写作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同一个主题,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通过对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进行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在写景的文章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景物进行描绘来突出景物的变化和多样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运用“千变万化”手法的文章或诗歌,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举例分析。

教师选择一篇运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手法的文章或诗歌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手法和技巧。

4.写作实践。

教师给出一些题目和要求,如:“我的老师”、“家乡的变化”、“四季的景色”等,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手法。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建筑、音乐、绘画等领域的应用和价值。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艺术作品图片、音频、视频教材及参考书籍4、教学时间:总课时:X小时具体分配:讲解X小时,讨论X小时,案例分析X小时,总结X 小时5、教学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11 教学背景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领域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来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111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于“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分析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总结。

112 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内涵及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两个概念,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具有这两种特点的艺术作品。

12 教学目标的详细阐述12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定义和特点,并能列举出在不同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绘画等)中的具体例子。

1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地对艺术作品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包容态度。

13 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1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讲解过程中,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一)[教学设计ABC]设计A一、入课1.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说起,引出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然后简介梁思成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学1.读开头段落,弄清题目中“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

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要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

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2.自读2-7自然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2、3两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

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变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

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

绘画中的“手卷”多也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3.自读8-15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4.自读最后一段,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结尾一段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
5.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
[明确]没有持续性,就谈不上重复和变化。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自读开头段落,弄清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成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2.自读2~7自然段,概括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2、3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节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和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片断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趋势,作品就必定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冗余,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如下是整理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学习目标:1、练习勾画关键语句。

2、练习分析文章层次,概括文章要点。

3、理解艺术创作中的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练习课文学习一、按你的习惯阅读全文,但一定要提笔勾画,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语句。

二、恐怕相信你勾画到的内容足够你回答下列问题,请试一试:1、基本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中每一句话对应的原文找出来,可注明在哪一段第几行。

2、请摘录关键词(最少写4个);划出文中笑言你觉得关键的语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关键。

关键词生硬与千变万化时间与空间的持续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关键句示例全文中心句: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转折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最重要的过渡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揭示写作意图的语句: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3、已经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谈谈应该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其的变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同步练习1.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练习。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风险问题一个重复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并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非常重要。

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扩展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集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评价的持续。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XXX、大连女子职业中专XXXXXX【教学目标】1.着重理解音乐、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和谐即美”的文章主旨,并注意积累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研究作者巧用材料进行论证的方法。

3.体会理解通感的用法。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中心,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意义,把握音乐、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说起,引出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学家XXX,然后简介XXX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设置情境,感知文题通过PPT,让学生了解《鳟鱼》、《清明上河图》及人民大会堂等绘画、音乐、修建作品的风貌,体会并探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艺术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

三、学生朗读,理清结构课文可分为三局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7自然段):该部分主要说明艺术创作,尤其是具有持续性的作品,往往有一个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层(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同时阐明所谓“持续性”的含义;第二层(第2~3自然段)以音乐作品为例,一首歌曲或乐曲总有重复,音乐的主题和演奏也都是通过重复和变化取得统一的;第三层(第4自然段)以舞台艺术为例,通过重复与变化突出某一种效果;第四层(第5~7自然段)以宋朝画家XXX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和XXX的《放牧图》为例,论证绘画中也是在重复中突出某一效果,并以此取胜的。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15自然段):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从四个方面分层论述,第一层(第8自然段)过渡段,作者由音乐、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转到建筑中的重复与变化方面来;第二层(第9自然段)举人民大会堂为例,以重复为主,只是“这一列和另一列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第三层(第10~14自然段)以故宫为例,论证成功的建筑都是重复与变化的高度统一;第四层(第15自然段)小结以上举例内容,指出“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1[教学目标]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

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案

课题: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教学目标:1、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

2、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3、体会随笔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设想:整体感知阶段引导学生筛选勾划关键词语、句子,从而把握文意。

拓展延伸阶段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图片、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在生活中的表现,并进一步从梁思成保护古建筑的远见卓识引导学生的人文思考、启发其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幻灯片、简介作者、简介文题,设置悬念,出示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划出文中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总括句)找出与文题有关的关键词。

2、根据划出的关键句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讨论、明确。

三、重点研读、体会语言1、作者论述的“千篇一律、千变万化”相统一的规律,在他的文章中也有很明确的体现,大家看课后练习题二。

讨论、明确2、在把握文意基础上,体会随笔的特点师提示:举例很多,是不是平均用力呢?语言风格怎样?生讨论师总结:①取材丰富、详略得当。

②语言平实自然。

3、总结“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含义;体会题目中的通感和修辞中的通感的不同。

四、联系现实,拓展延伸本文是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建筑方面的问题有感而发的,针对什么问题呢?生根据原文找答案。

师出示PPT。

五、小结全文六、作业。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意义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对多样性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好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例子或图片。

2. 准备好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例子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思考和猜测。

步骤二:讲解概念(10分钟)教师对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千篇一律指的是相似或雷同的事物或现象,而千变万化则表示多样性和变化无常。

步骤三: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身边存在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例子,并就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四:拓展思维(2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些事物呈现千篇一律的特点?如何为千篇一律的事物添加一些千变万化的元素?步骤五:设计实例(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能够既有千篇一律又能有千变万化的实例。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主题,如服装、食物、家具等。

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并给予互相评价和建议。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发现和欣赏身边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事物,并培养他们对多样性的尊重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设计实例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促使学生对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三、总结与检测
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举例广泛,有说服力、语言朴实,明白晓畅
四、布置作业
单招一点通
五、教学反思
四、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业
对口单招一点通
五、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总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方法
本课第3课时
2、体味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引导学生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
课型: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方法
3.本文论述涉及哪些艺术领域?作者从这些领域各选取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证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音乐:舒伯特《鳟鱼》、舞蹈:动作、绘画:张择端、李公麟
建筑:首都人民大会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和长廊
(二)赏读文章,理解主旨
1.通过这些绘画作品,作者想要强调什么?
作者要强调的是有些绘画作品是时间、空间持续的艺术创作,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持续中,绘画创作在重复中有变化。各门类艺术在某些方面往往是相通的,这种重复中的变化与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变化关系非常相似。
4.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时,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所谓的持续性包括几种?
“持续性”这是前提,没有持续性就谈不上重复与变化。
(1)时间的持续,如音乐
(2)空间的持续,空间转移的持续,如绘画、建筑等,也具有时间持续的特点
(3)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如舞台艺术(舞蹈)、绘画
三、总结与检测
总结: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十九《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十九《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梁思成
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
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梁思成(1901—1972)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方法。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1.课后习题
2.学习指导用书上习题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题解:
千篇一律——创作中的重复
千变万化——创作中的变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图片!
3.自读8~15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自读开头段落,弄清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成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
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一篇科技论文,说明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的综台持续中曾中的回退与变化,有了重复与变化,才能构成一个辩证的统一体。

以下是汇总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导学新概念]在艺术创作中,许多艺术门类都有相通之二处,比如书法、舞蹈、绘画、戏剧、建筑在表现方面往往都注重虚和实的结合,而音乐、绘画、建筑设计等也往往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本文谈的就是这类问题。

这是一篇重在谈建筑设计的文章。

学习这篇文章,要重点受训训练学生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学习通过分析、综合的方式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资料显示屏]“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造型艺术也是如此。

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有相互之间区别,又有联系。

只有把很强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成为艺术品。

从某种角度讲,重寄生造型艺术也是有机排序的艺术。

把许多杂乱的东西化为归口,在统一中再求得一定变化,这就是有机统一的规律。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故宫从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1700米。

其中有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

经过这个狭长的弹性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存储空间,顿为收敛。

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纵深空间感,尽端是雄伟的德胜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平行太和殿和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开旷。

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宝顶,形成第三个高潮。

由此可见,空间的对比变换,在故宫是一个典范。

——《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谐趣园简介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在颐和园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它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被称为“园中之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创造中重复与变化的艺术规律。

(2)能力目标:掌握概括、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周围的建筑,体会生活之美,生活之趣,并能联系实际,运用于自己的专业。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题目含义
“千篇一律”“千变万化”在文中的含义,以及副标题“通感”的含义。

2.掌握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引申
教学用具:多媒体、书本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PPT图片,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二、了解作家作品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

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

近几年来,他于五十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三、解题
正标题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放在一起看似矛盾,但是,从副标题知道,文章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那么,这里的通感和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通感一致吗?认真研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

四、研习课文
1.齐读第1节,弄清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成化”的含义。

[明确]“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

本段的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就是这些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

这一段是全文的纲。

2.自读2~7自然段,概括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是说作为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2、3段说音乐,第4段说舞蹈,5、6、7段说绘画。

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节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
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

舞蹈多是时间和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

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

3.自读8~15段,概括这几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这几段的意思是说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提问完成:
A.人民大会堂的几十根柱子有什么特点?
B.北京故宫的前三殿、后三殿,廊、庑、楼、门等有什么特点?
C.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有什么特点?
D.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花窗有什么特点?
E.这几个建筑有着怎样的共通之处?
★此处可以重点解读。

训练对主要内容的筛选、组织的能力。

4.自读最后一段,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结尾一段批评了我们有些住宅设计的弊端。

要么变化得眼花缭乱,要么重复得让孩子找不到家,即单一的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醒建筑设计师们注意。

5.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
[明确]没有持续性,就谈不上重复和变化。

五、探究质疑,讨论明确。

1.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和变化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持续性”?“持续性”的含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持续性,就谈不上重复和变化了。


2.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谈音乐和绘画确是为了谈建筑,文章倒数第二段里写到“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了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手卷”和“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

同时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写当时的城市建筑存在的情况。

)3.文章在谈颐和园的长廊时来了个大胆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用了20个“一根”。

连用20个“一根”的表达效果怎么样?
(20个“一根”在语言上就给人以厌烦感,让人无法接受。

也就是说,长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状,千篇一律的圆柱才能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长廊需要的是重复,不是变化。


4.作者在讲到建筑的重复和变化时说:“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后文还说:“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可是在举例的时候,只列举了中国的建筑实例,没有举外国的例子,这是否说明本文的材料有不足之嫌呢? (允许各抒己见,不必强求一致。


六、总结归纳
1、生一段话总结全文。

(结合第一节、中心观点、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来讲。


师点评示范: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无论它是时间上持续,或是空间上持
续,或者是时空的持续就都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

做到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建筑设计也要注意。

2、总结并板书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启超
思路:观点分析
内容:持续作品重复和谐统一音乐、舞蹈、绘画
变化特别重要
建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
有些住宅区只重复(单调枯燥)
只变化(杂乱无章)结构:总分
七、课后作业
1.基础知识积累。

完成【思考与练习】P102第1题。

2.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多种建筑风格。

根据本文所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我心中的XX》(XX 指任一特色的建筑名)。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不是第一次教,但是我自己感觉这一次效果比较好。

一方面是契合学生专业,他们在课堂中参与度高,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用于分析身边熟悉的现象了,也即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