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修订稿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d64e525ef7ba0d4b733b07.png)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1.从哲学的角度看,产生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科学3. 简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请简述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观。
《二》一、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
三、结合技术发明的案例来说明技术原理构思的基本方法。
(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发明的认识)四、为什么说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现代工业的必由之路五、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的行为常常偏离默顿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你认为默顿规范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要点:主要从思想境界和伦理道德方面;针砭时弊。
主要从正面来论述。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科学技术哲学意义)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际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评论并说说你的看法。
九、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三》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2、什么是自然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技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6、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7、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有哪些8、自然界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哪些9、试述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10、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前提有哪些要点14、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有哪些特点16、什么是实验方法其特点及作用有哪些17、什么是科学抽象18、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9、什么是分析什么是综合20、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如何21、什么是类比方法什么是黑箱方法22、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直觉思维2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的特征有哪些24、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品质有哪些25、什么是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作用有哪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26、简述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构建方法。
科技哲学复习题答案
![科技哲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232a49a58da0116c17499a.png)
复习题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其内容主要有哪些答:①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对科学技术的历史成果和科学技术活动的哲学反思。
②其顾名思义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是中国学者用马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及其一般思维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学科。
它是联系马哲学和科学技术的桥梁和中介。
研究内容:⑴综合研究①当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②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③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⑤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⑵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①数学哲学问题②天文学哲学问题③物理学哲学问题④化学哲学问题⑤地学哲学问题⑥生物学哲学问题⑦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哲学问题⑧智能机、人脑与思维科学哲学问题。
⑶自然观研究;⑷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⑸科学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⑺科学与文化研究;⑻科学技术哲学名着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2.什么是自然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答:主要特征:①客观性与实证性②理性和逻辑性③探索性和创造性④通用性与共享性⑤一般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
3.什么是技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答: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其主要特征:①技术是目的化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②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③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④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与水平的标志。
4.什么是系统,其突出特征是什么答:系统是指由多个要素经过特定联系方式而生产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其基本特点是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即作为物质系统的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5.什么是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答:开放性指物质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系统的稳定性指物质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某种状态的特性。
科学哲学考研试题和答案
![科学哲学考研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0b2913c1ec5da51e27057.png)
科学哲学考研试题和答案1、罗素: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在《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一书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传统的观点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知识的总汇,哲学是一种高于其他学科的形而上学,罗素反本质主义与基础主义,并试图推翻这种观念,他指出,只要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逻辑问题。
这是因为,每个哲学问题,当经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时,就可以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或者是具有我们所理解的含义的逻辑问题。
所谓逻辑问题,指的是语言,即命题的逻辑形式,而不是实际成分。
罗素认为,数理逻辑中的语言只有句法,而没有任何词汇。
句法是命题的形式,词汇是命题的成分。
命题的成分可以变换,其形式则始终不变。
由此可见形式是各成分结合的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形式才是哲学逻辑应有的对象。
所以,在罗素看来,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语言是一种在逻辑上完善的语言,这种语言完全是分析的,它为哲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
罗素认为,只有使用这种方法才能解决一切哲学问题,它不仅能够为数学和经验科学提供逻辑的基础,而且能为所有学科提供基础。
这种通过命题的逻辑关系推导出事实关系,通过逻辑演算推出世界的逻辑结构,才是哲学真正的使命,哲学也因此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的哲学。
简言之,哲学不是对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学的思辨,而是对语言、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的一种活动,一种方法。
因此,所谓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2、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是语言的批判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全部哲学是语言的批判。
这一观点与传统哲学是大相径庭的。
传统哲学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哲学,它蕴含着古希腊人们的“爱智”哲学,然而到了近代它的中心地位却受到严重的挑战。
黑格尔之后,传统哲学体系便轰然倒塌。
维特根斯坦认为,全部哲学是由语言写成的,语言又是由逻辑组织起来的,他的目标是通过逻辑形式构造出最理想的语言,与此同时,最理想的语言却也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科学技术哲学 考研复习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 考研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573375a8102d276a22f02.png)
1.简述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各自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演绎推理(英语:deductive reasoning)是“结论,可从叫做前提的已知事实,“必然的”得出的推理”。
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
这区别于溯因推理和归纳推理,它们的前提可以预测出高概率的结论,但是不确保结论为真。
归纳法或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
它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把性质或关系归结到类型;或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公式表达规律。
归纳推理是从已知知识推出新知识。
例:前提:中国有一只天鹅是白的美国有一只天鹅是白的结论:所有的天鹅是白的2.何为归纳主义?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归纳主义 inductivism归纳主义科学观的要义是: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这种科学观是经过近代“科学革命”后流行起来的。
如果我们要了解自然,就必须向自然请教,而不是向《圣经》或古代权威求教,因为知识来自经验。
归纳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有限不能证明无限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3.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3.介绍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局限性。
波普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代表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科学的基本过程是猜测与反驳,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
科学理论要求可证伪性,可证伪度越高,就是越好的理论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不足之处:1.否定了归纳法的作用,过分强调猜想,在科学假设中的作用2.片面强调否定,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忽略了科学发展中肯定,进化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凡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属于“形而上学”。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47d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9.png)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分支,探讨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方法和价值。
下面将回答一些重要的复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概念。
1.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哲学学科。
它探讨科学如何获得知识、验证理论和推断规律。
科学方法论强调观察、实验和推理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理论的构建和验证过程。
2. 什么是科学实证主义?科学实证主义是一种认为科学是唯一可靠的知识来源的观点。
它认为科学方法是获取真实知识的唯一途径,其他形式的知识,如宗教或哲学,都是无效的。
科学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观察和实证验证的重要性。
3. 什么是科学的可证伪性?科学的可证伪性是指科学理论必须具备被证伪的可能性。
科学理论应该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来进行验证,如果实验证据与理论预测不符,那么理论就应该被修正或废弃。
科学的可证伪性是科学方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4. 什么是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托马斯·库恩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概念,认为科学的进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范式的突破和替换来实现的。
科学革命改变了科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5. 什么是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是一种认为技术发展决定社会变革的观点。
它认为技术的进步是社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 什么是社会构建论?社会构建论是一种认为科学和技术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的观点。
它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结果,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和实践是受到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影响的。
社会构建论批评科学和技术的客观性,主张将科学和技术纳入社会和伦理的讨论中。
7. 什么是科学伦理学?科学伦理学是研究科学实践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学科。
它探讨科学研究中的诚信、责任、公正和社会影响等问题。
科学伦理学的目标是指导科学实践并确保科学的正当性和可靠性。
科学技术哲学试题
![科学技术哲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7a1773a417866fb84a8e58.png)
哈工大2012 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科学即是通过逻辑和实验发现自然规律,正是逻辑的合理性和科学事实的客观性保证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3.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你的看法如何?3.与科学的普适性相比技术具有更强的地方性或民族性,因此,在技术活动中更应该强调其与社会的兼容性。
4.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成果的优先权是其获得同行承认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识,因此,学者们需要对自己的科学成果进行保密以防范他人剽窃。
二、材料分析题(25分)材料一: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3月23日起在科技部网站公示,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出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轻工评审组中。
公示材料称该研究成果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
引发热议,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10年来,烟草行业已陆续有7项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项目申请人谢剑平因长期从事烟草化学、烟草香料和卷烟降焦减害的应用研究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院士,被舆论称为“烟草院士”。
的应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条则规定: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材料三:4月10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中国30位院士联名反对“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消息,引起轰动。
记者致电“中式卷烟”推荐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处等几位相关人员对此事表示沉默。
问题1:对于上述申报奖项的理由,以及谢剑平当选院士的理由,你有怎样的看法?问题2:该事件涉及到本课程哪些相关原理?请你以相关原理分析上述事件。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8204fbd428ea81c758f57884.png)
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医学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参考要点)1、请你结合医学专业谈一谈,选题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选题决定研究者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是研究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第一步。
●选题关系着科研成果的大小和成败。
一项科学研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因素繁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研究者的主观因素。
而这些因素又极其复杂,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研究课题是否正确是关键件因素。
如果选题不当,科研就难以成功。
●选择有创见的科研课题,能保证科学研究的水平与价值,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选题决定研究的途径和采用的方法。
●选题还能训练和培养研究人员的思维能动和独立工作能力。
补充:选题是临床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研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的成效。
选题的科研思路(idea)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注重实用性;要有先进性,即创新性,这是科研的核心和灵魂;还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目的性要明确,就是要解决临床实践中认识上或应用上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知识、专业特长和经验,平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掌握研究的最新动态,使研究有较高的起点,并建立在充分的理论依据基础上,通过努力预期任务能够完成。
选题来源广泛,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
治疗又包括手术改进、药物选用、疗效评价、新技术(如激光、微波、射频、CT、MRI等)的应用、技术革新等。
选题类型多样,包括调查研究、资料分析、前瞻性临床研究、实验观察研究及技术革新等。
调查研究,如对鼻咽癌的病因调查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资料分析,包括病例分析、临床经验总结、个案报告。
病例分析是对已诊治的病例进行分析,应资料详尽完整,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出新见解、新观点。
但一些临床资料残缺不全,检查项目不完备,没按统一的疾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标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已制订了4种疾病的标准),组间对照可比性差,肿瘤治疗缺乏完整的随诊结果等,这都影响结论的可信度。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https://img.taocdn.com/s3/m/5f6c87afdd3383c4bb4cd215.png)
1.简述“理论负荷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科学问题的结构。
3.什么是生态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简述实验方法的特点。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如何理解库恩的范式?7.简述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8.简述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9.简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0.简述科学事实及其特点。
11.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13.简述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
14.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5.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6.如何在现代的意义上理解“科学”。
17.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8.简述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及作用。
1.试述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其思想、实践根源。
2.试述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3.试述库恩的范式论科学发展模式。
4.试述逻辑实证主义论科学发展模式。
5.科学技术是否有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6.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7.试述科学问题的来源。
8.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9.科学家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10.什么是科学不端行为?它的危害有哪些?1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2.如何理解科学理论的创立过程?13.如何理解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14.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你怎么认识?15.如何理解科学精神?1.简述“理论负荷论”的主要内容。
“理论负荷说”也称“观察渗透理论” ,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发现的模式》(1958)一书中加以阐述。
汉森认为,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察对象“刺激”的机械反映,而是受观察者背景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
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或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对同一对象会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
“纯粹中性”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汉森认为,观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过程。
眼睛从观察对象得到光的刺激而形成视网膜上的图像,这是物理过程,这时还不是真正“看到”。
“看到”是一种视觉经验,属于心理过程,它把外来的刺激与过去的认识结合在一起。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ee4ce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f.png)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资料科学技术哲学是关注现代科技的科学哲学,研究科技与社会、人类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哲学学科。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科技问题成为社会和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科技发展历程、评估科技成果和面对科技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为可能参加科学技术哲学考试的读者,撰写一份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哲学是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科学和哲学——所合成的一门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是科学、技术以及科技与社会、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方法论,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科技与社会、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二、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科学研究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原则、规律等内容的学科。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科学研究的逻辑。
科学研究的逻辑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假设与验证、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等内容。
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并对科学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社会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它研究的是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及其现实问题。
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科技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及人文性,科技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明、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科技的推广往往会引起社会和文化变革,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科技与社会问题不能割裂开来进行考虑。
四、科技与环境科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另一个研究领域。
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科技发展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化等现代生活的特征,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到人类居住区域的健康安全和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
因此,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前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科学技术哲学考题
![科学技术哲学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66f52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c.png)
科学技术哲学考题研究生期末复习范围1、什么是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特点有哪些?2、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3、科学认识系统是由哪几个要素构成?4、简述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5、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6、科学观察、实验和调查活动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简要阐述。
7、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的特点有哪些?8、什么是直觉思维,它有哪些特征?9、和观察方法相比,实验方法具有哪些特点?10、循证医学与传统模式有哪些区别?1、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
2、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述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什么是科学假说,并论述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4、从所学知识中,举例说明逻辑思维方法的利弊。
1、生物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2、如何认识基因组学研究给医学带来的是革命性变革。
3、医学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现在重新提出医学目的问题?4、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把较多的资源投入到临床诊断治疗中。
5、如何理解人文精神规范着医学的发展。
6、请你结合医学专业和临床实际谈,为什么说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应当具备正确的自然观。
7、论述当代医学模式转变给医学带来的影响。
8、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谈人类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心理的关系。
9、医务工作者如何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10、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谈医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11、联系医学科学实际论述人类改造自然的两重性与医学家的历史责任。
12、结合医学专业,谈医学科学研究为什么必须坚持创新及如何创新。
13、随着医学的发展,只要人们给医学大量投入,依靠高新医学技术,深入研究产生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准确找到致病因子,有针对性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药物等方法就可以完全消灭疾病和阻止死亡。
14、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谈医务工作者应如何适应这一转变。
(一)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在医学与哲学的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的内容丰富,在不同的国家,其研究内容、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名称各异。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5d5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6.png)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D)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思维现象D. 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规律2. 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B)A. 实验方法B. 逻辑分析方法C. 观察方法D. 数学方法3. 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C)A. 科学知识的积累B. 科学知识的传播C. 科学知识的性质和科学方法的有效性D. 科学知识的创新4. 科学哲学的创始人是(A)A. 弗朗西斯·培根B. 伽利略C. 牛顿D. 笛卡尔5. 科学革命的标志是(C)A.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B.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C.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多项选择题1.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BCD)A. 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性质B. 科学方法论C. 科学知识的合理性D.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ABCD)A. 逻辑实证主义B. 历史主义C. 科学实在论D. 建构主义3. 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体现在(ABC)A. 指导科学研究的方向B. 影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接受C. 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D. 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三、判断题1.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与科学技术本身无关。
(×)2.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科学技术哲学只关注科学技术的理论问题,不涉及实践问题。
(×)4.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方法。
(×)5. 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知识的积累。
(×)四、简答题1. 简述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
答: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通过对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科学知识的性质和科学方法的有效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
同时,它还探讨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和价值导向。
《科学技术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b0e4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a.png)
《科学技术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关系的哲学学科。
2. 技术理性: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以效率、效果、精确性等技术标准为指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 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和原则的学科,包括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环节。
4. 技术决定论:是一种认为技术发展决定了社会变迁和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论观点。
5.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理论体系的重大变革,通常伴随着新的科学观念、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的出现。
二、填空题1. 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科学、技术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社会2. ______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
答案:观察3. ______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学理论被广泛接受并作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基础。
答案:科学范式4. 技术进步往往引发______,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答案:社会变革5. ______是指通过对已有科学理论的批判和反思,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答案:科学批判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A. 科学方法论B. 技术伦理C. 数学公式推导D. 科学社会学答案:C2. 下列哪种观点强调了社会因素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作用?A. 实证主义B. 社会建构主义C. 理性主义D. 科学实在论答案:B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工具理性”概念?A. 马克思·韦伯B. 卡尔·波普尔C. 托马斯·库恩D. 伊曼努尔·康德答案:A4. 下列哪种理论认为科学进步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A. 常规科学理论B. 科学革命理论C. 技术决定论D. 社会建构主义答案:A5. 下列哪种观点认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描述?A. 科学实在论B. 科学实用主义C. 科学相对主义D. 科学怀疑论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A. 科学哲学B. 技术哲学C. 数学哲学D. 生物哲学E. 计算机哲学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素?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验证E. 创新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技术决定论的主要观点?A. 技术发展决定社会结构B. 技术进步引发社会变革C. 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D. 技术应用影响人类价值观E. 技术理性优于其他理性形式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科学革命的特点?A. 理论体系的重大变革B. 新的科学观念和理论框架的出现C. 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D. 科学共同体的分裂和重组E. 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主要议题?A. 技术风险与安全问题B. 科技伦理与道德责任C.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D. 科学政策与公共决策E. 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科学技术哲学只关注科学技术本身,不涉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c339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4.png)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答案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探讨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方法和价值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复杂而深奥的问题,如科学与伦理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实证主义的合理性等。
下面将回答一些科学技术哲学的复习题,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什么是科学实证主义?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科学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的唯一目标是描述和解释客观现实,并通过实证验证来确认科学理论的真实性。
它强调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以及对经验数据的依赖。
科学实证主义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科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使科学成为一种公认的知识获取方式。
它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实证验证来确认理论的真实性,使科学理论更加可信。
然而,科学实证主义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忽视了科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如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偏见,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其次,科学实证主义过于强调经验数据,忽视了理论构建和推理的重要性。
最后,科学实证主义无法解释一些非经验领域的问题,如伦理、美学和宗教等。
2. 科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科学与伦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科学研究本身并不具备伦理性,但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伦理问题。
科学的发展可能带来一些伦理困境,如生物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科学家和决策者需要考虑到伦理原则,确保科学的应用符合道德和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伦理也可以对科学研究产生影响。
伦理原则可以指导科学家的研究行为,确保他们的研究符合道德标准。
伦理问题的讨论也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如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推动了替代方法的研究。
综上所述,科学与伦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研究需要考虑伦理问题,而伦理原则也可以指导科学研究的进行。
3. 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知识的追求和实用的需求。
首先,知识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科学家们追求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探索和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
![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fcd85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d.png)
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科学技术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的关系。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了解科学技术哲学的考研真题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将对部分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关于科学本质的真题:“请阐述科学的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这道题要求考生对科学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
科学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实证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和验证来获取知识的系统性活动。
其特征包括客观性、可重复性、系统性、创新性等。
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科学不断发展和创新,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对经典物理学进行了突破和拓展,体现了科学的创新性。
再看一道关于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真题:“论述技术发展对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壁垒,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社交模式。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兴模式逐渐成为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理空间对工作和学习的限制,也促使社会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和灵活化。
在社会文化方面,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新媒体技术让各种文化能够更便捷地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接下来是一道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真题:“比较归纳法和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规律,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
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法帮助科学家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经验数据,从而发现规律。
例如,通过对大量动植物的观察和分类,归纳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演绎法则能够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和预测,如根据牛顿定律可以演绎出天体的运动轨迹。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归纳为演绎提供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方向和验证。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7352d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e.png)
《一》1.从哲学的角度看,产生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科学?3。
简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请简述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观。
《二》一、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三、结合技术发明的案例来说明技术原理构思的基本方法。
(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发明的认识)四、为什么说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现代工业的必由之路?五、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的行为常常偏离默顿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你认为默顿规范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要点:主要从思想境界和伦理道德方面;针砭时弊。
主要从正面来论述。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科学技术哲学意义)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际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评论并说说你的看法。
九、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三》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2、什么是自然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技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6、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7、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有哪些?8、自然界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哪些?9、试述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10、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前提有哪些要点?14、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有哪些特点?16、什么是实验方法?其特点及作用有哪些?17、什么是科学抽象?18、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9、什么是分析?什么是综合?20、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如何?21、什么是类比方法?什么是黑箱方法?22、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直觉思维?2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的特征有哪些?24、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品质有哪些?25、什么是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作用有哪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26、简述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构建方法。
科学技术哲学考试题目
![科学技术哲学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4eea27b10661ed9ac51f30b.png)
考试形式:闭卷题型: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原着选读一、1、什么是科学?中医之争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
早期国人翻译成格致学,后来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科学。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文史哲不分,是通才之学,西方的学问是一科一科的,所以把西方的学问翻译叫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
西文语境下两种“科学”概念: 广义的科学指“知识”、“学问”, 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
虽然广义的科学与狭义的科学有区别, 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有区别, 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来源, 即都出自希腊的知识传统也就是广义的科学传统。
正是这个共同的知识传统, 将西方广义的科学, 与非西方, 比如中国的知识、学问区别开来。
因此, 在西方语境下来谈“什么是科学”, 至少要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 它们共有的希腊知识传统与非西方比如中国的学问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第二, 近代以来分化开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 以及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古代的希腊科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第一:从学问的目标上讲, 希腊学术追求变动不居的世界“背后”的确定性知识, 有很强的知识论传统, 对于确定性知识的追求是通过发掘“观念”的“内在性”(即理性)来实现的。
而中国学术追求生生不息的动态生活“之中”的实践智慧,是知情意合一的。
从做学问的方法上讲, 希腊学术强调学者独自展开真理的历程, 并且在这种展开之中相互批判、相互质疑, 而中国学术则强调面向经典、“述而不作”, 强调不同经典诠释者之间的“和而不同”。
第二:作为近代以来从广义科学母体中分化开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它们与希腊科学既有联系, 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联系的方面, 它们都继承了上述广义科学的一般品格。
区别的方面,它们不再是博通之学, 而是专题化的“研究”;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文科学面对人的精神世界, 自然科学面对物质世界;研究方法不同:,人文科学主要面对经典进行“文本诠释”, 而自然科学走上了“数学+实验”的实证道路; 前者追求历史性解释, 后者探索因果性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
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
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
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
“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
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维护任何自然系统的平衡。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人的生存发展受到自身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自然观,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调整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3. 简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其他三个现代化的牵引力、火车头。
科技立国、教育兴邦、实业富民、自由安民、多元文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政治制度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是采纳这些手段的制度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在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其关注的中心问题或整个理论的逻辑结论。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实现既有利于人类,同时有利于自然的合理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能否达到这种状态,取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程度。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
只有充分地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最后,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社会制度的状况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不同。
只有以全人类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
2、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
只有充分的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以此为依据,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最后,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我们要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建立人——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良性循环系统。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科学技术哲学意义)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增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道德;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可提高科学管理能力答:科学技术哲学通过对科学技术进行整体性的哲学研究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其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科学工作者以辩证法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当代科学技术具有复杂化、系统化得特点,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扩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哲学作为指导,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
正确把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脉动和方向,才能确定正确、实际、可行的设计方案。
研选题有何重要意义“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重要意义:a科研选题在科研工作中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是决定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和首要环节。
b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工作。
正确的选题既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又是科研的结果。
能否选好课题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也反映出他的科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c有创见的研究课题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有巨大推动作用。
往往成为科学发展和取得成就的生长点或路标,甚至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研究方向.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方法论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自然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及其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经营事业实现无废循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辩证法、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运动的源泉(或机理、基本形式);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辩证法;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生命起源的辩证法;人类起源的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承认自然界的本原性和存在客观辩证法。
第二,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辩证法规律,从而第一次阐明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相互统一的深刻思想。
第三,强调人的主体性在自然观中的地位,提出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思想,并把“人化自然观”理解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各样的自然过程。
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
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
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
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
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
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与此相联系,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二是社会制度层面。
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
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在思维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
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