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近 京 剧 说课稿
走进京剧说课稿
![走进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967528650e52ea54189808.png)
走进京剧说课稿
《走进京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课内容以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本第八册的现代京剧梨园戏曲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溶入其中。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京剧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流派分呈,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追求,熏陶、娱乐,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听到回响于街头巷尾的流行音乐,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威力的同时心里常常感到一丝遗憾——做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在那里?所以我选择了《走近京剧》,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溶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8da6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c.png)
京剧说课稿1. 课程概述京剧说课稿是一门针对学生的戏曲课程,通过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教学目标:京剧说课稿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 教学内容:京剧说课稿规划了适合学生的京剧知识和表演技巧,如唱腔和身段等,涵盖了京剧的各个方面。
• 教学方法:京剧说课稿提供了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示范演示和个别指导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演能力。
• 教学评价:京剧说课稿设计了适合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表演技巧和理解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 教学资源:京剧说课稿列出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对京剧表演的支持和参考。
2. 课程安排1. 京剧介绍: ◦ 教师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了解欲望。
◦学生通过观看示范和听取说明,了解京剧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唱腔学习: ◦ 教师示范演示京剧的唱腔和音调,引导学生模仿和练习。
◦ 学生通过个别指导和反复练习,学习京剧的唱腔技巧和表演方式。
3. 身段训练: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段训练,如手势和步伐等。
◦ 学生通过身段训练和角色扮演,掌握京剧的身段表演技巧和形体语言。
4. 剧目欣赏: ◦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京剧剧目的视频或现场演出。
◦ 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和表演技巧。
5. ... ◦ 继续介绍其他与京剧表演相关的内容,如化妆和服装等。
◦ 学生通过参与表演和讨论,深入了解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3. 教案亮点与成果在使用京剧说课稿的过程中,学生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果,• 表演技巧的提升:通过示范演示和个别指导,学生提升了京剧的唱腔和身段表演技巧。
• 理解能力的发展:通过观看和讨论,学生深入理解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和表演特点。
• 表演自信的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训练,学生培养了表演自信和舞台表现力。
《走近京剧》教案
![《走近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2361d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png)
《走近京剧》教案课题:《走近京剧》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六班级第四课《京腔京韵》教学班级:四班级课型:综合观赏课教学课时:一、教材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本节课选取了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脸谱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同学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引导同学做多种形式的参加和感受,在富有制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京剧是我国的国剧,但对于学校生来说,京剧知识了解甚少,缺乏肯定的爱好,但他们有着较强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要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京剧,须以爱好爱好为动力,着重同学的主动参加。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倾听京剧、感受京剧、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同学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爱好,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三、教学目标1.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在观赏、体验的活动中,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从而对京剧文化艺术产生骄傲感和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通过观赏、分析、判断、仿照来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脸谱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京剧基础知识及相关文化,提升喜爱京剧艺术的爱好。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念”、“做”等功夫。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學过程八、教学反思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一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把它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如京剧的形成进展、京剧的行当、表演形式等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同学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整节课着重表达和运用体验、仿照、探究、合作、综合的教学方法,为同学提供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同学在观赏,仿照和富有制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同学喜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同学关注京剧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9772b2e45c3b3566ec8bf4.png)
京剧说课稿(精选4篇)京剧说课稿1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教学重点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播放视频《唱脸谱》)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京剧大师梅兰芳](https://img.taocdn.com/s3/m/b34da2e076eeaeaad1f330e6.png)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京剧大师梅兰芳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说教材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里的一节内容。
本单元共有两节,分别从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两个方面对京剧进行描述,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的代表人物。
本节内容是从传统京剧的角度来认识京剧,京剧相比较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但是在它发展演变的200多年间,它不仅融合了昆曲、秦腔、汉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戏剧,更将曲艺、说唱、杂技等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外国人将京剧称之为中国的歌剧,肯定了它在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它被称之为国之瑰宝,国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订了以下四点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京剧发展的简单历史及相关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京剧艺术。
3、通过欣赏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认识两个唱腔的特征 。
第三单元学戏曲欣赏京调(教案)
![第三单元学戏曲欣赏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166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e.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学戏曲欣赏京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接触过京剧或京调?”(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调的奥秘。
-唱腔和表演技巧的学习:教授学生基本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演唱和表演。
举例解释:
-在讲解京调的基本知识时,重点强调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末)的特点和区分,以及不同行当的代表性唱腔。
-在欣赏经典选段时,着重分析选段中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以及角色表演的技巧。
2.教学难点
-京调的唱腔韵味:学生对京调的发声、吐字、行腔等技巧的掌握,尤其是韵味独特的“京片子”发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京调唱腔和表演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京剧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京调的欣赏和学习表现出相当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京调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让我深感欣慰,同时也让我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他们。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京调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京调的唱腔、表演、服饰等基本要素。
高中音乐《走近京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走近京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8b228d4693daef5ef73da5.png)
走近京剧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让学生参与体验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讲授法比较法体验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音乐壱、导入1、地位:在世界上,中国的戏曲和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经历了800 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有300 余种。
其中被称为我国国粹的是——京剧。
2、京剧的发展历史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京剧的起源始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二、教学过程(一) 角色介绍——生旦净丑1、净净俗称花脸,可以分为正净,副净,武净或者叫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大花脸以唱功为主,在京剧里称铜锤或黑头,扮演的人物多是朝廷重臣.二花脸以做功为主,京剧里称架子花脸,一般扮演的都是大将等一些勇猛豪爽的人物,武花脸是二花脸的一支,以武功为主,京剧里称武二花.2、脸谱:表示正义的用红色,表示正直的用黑色,表示奸邪的用白色,表示勇猛的用蓝色,总之,净表现的都是些性格豪迈或粗犷的人物形象,京剧里的小花脸指的是哪一行当呢?3、丑:丑可分为文丑与武丑,因为在他们的鼻梁上方有一小块白粉,所以又称小花脸,丑是指阴险的反面人物或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4、生:和净、丑一样同为男性角色的是——生,可以分为小生、老生、武生。
小生指青年男性,不挂胡须,一般都比较儒雅倜傥;老生挂胡须,指的是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又称须生,比较庄重;武生指的是会武功的,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长靠武生扎大靠,穿厚底靴,多扮演大将等身份较高的人物;短打武生穿袍衣袍裤薄底靴,动作轻捷矫健,扮演的一般都是些英雄豪杰、侠客义士、恶霸土豪等正反两面的各色人物,如大家熟悉的武松,神化剧中的孙悟空等。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db2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走近京剧》音乐课教案【教学设计理念】按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已降低音乐教学知识性的难度,但重要的基础知识不能丢,应突出音乐的本质教学。
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着眼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渗透的教,顺带着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课名《走近京剧》,是人教版小学艺术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的一篇课文。
这一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12岁左右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人、对事非常敏感,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宽慰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能力中开始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渴望教师放开进行教学。
3.学生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感受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
4.学生缺少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本课拟增加一课时,以京剧为切入口,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的音乐特色。
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发展;2.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2.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2.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京腔京韵》教案
![《京腔京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9e3c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3.png)
《京腔京韵》教案第一篇:《京腔京韵》教案课题教案:《京腔京韵》课型:综合课一、教学目标:1、在听、看,唱的音乐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增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京剧的行当,并能听出乐曲中行当唱腔。
二、教学重难点: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
三、教材分析: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根本无法全部讲完。
因此本课结合欣赏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以及同时选取了京剧的发展,唱腔、板式、表演形式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欣赏模仿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视听法、对比法、欣赏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欣赏《说唱脸谱》刚才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听过,通过欣赏,再根据同学们自己积累的知识,同学们应该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说什么的?(学生回答京剧)对——京剧。
说起京剧同学们可能都不太喜欢,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京剧,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京剧。
如果你了解京剧了,那以后再欣赏到京剧你就慢慢的喜欢上了京剧。
京剧可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所以说同学们作为中国人不懂京剧就太不应该了。
二、教学授课:1、看课件《走进京剧》。
老师操作并讲解a:认识京剧的发展由来和历史。
(四大徽班进京200多年历史)b:了解京剧的表现形式(唱念做打)唱腔(西皮、二黄)京剧的场面(文场、武场)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c:了解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2、随课练习京剧习题:目的巩固掌握京剧的基本常识。
三、课堂拓展:1、欣赏京剧:《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综合了京剧名家名段,同学们会看到全方位的综合京剧艺术。
带着刚才我们了解的京剧知识,一起来欣赏这段《同光十三绝》2、学唱课本歌曲《校园小戏迷》那了解了京剧,又欣赏了精彩的京剧,下面咱们就来试着学唱京剧,来切身体验京剧的京腔京韵。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49a3961702768e9950e73816.png)
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初中音乐走进京剧说课稿1”这篇音乐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音乐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音乐老师李庆华,我说课的内容是京剧校本课《国粹京剧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校本京剧教材和国家音乐课程京剧单元教材的融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校本课设计意图: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进行京剧这门综合艺术的教学时,既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示范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念”、“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既掌握了明晰的京剧知识,并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京剧欣赏能力,增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本课通过欣赏、模仿、合作、创造来体验京剧的表演形式四功中的“念、做”,结合京剧打击乐的“锣鼓经”尝试为京剧武戏片段配伴奏。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模仿,拉近学生与国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探究性。
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对京剧的形成、行当、唱腔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京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以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和做”为主线,加入京剧打击乐器和锣鼓经的介绍,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学生的模仿、体验,拉近学生与京剧的距离并在积极的状态下感受和体验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共同创设浓郁的京剧氛围,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表演京剧,真正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热爱京剧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作、体验来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中的“念、做”。
3、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京剧四功中的“念、做”来学习京剧《卖水》片段;辨别念白中的京白和韵白;学习京剧“锣鼓经”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为武戏配伴奏。
京调说课稿
![京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03e5694b73f242336c5fc5.png)
京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说教材分析: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京韵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以京剧为元素,包含有欣赏曲:《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京调》。
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说教学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欣赏京剧片段,从听觉和视觉上认识和了解京剧。
2.学习京剧的行当,并分别认识各行当特点及人物特性。
3.是学京剧片段,使京剧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升华,让中国的国粹得到发扬和传承。
说教学内容:1.学习京剧行当:(以图片形式认识京剧各行当,并分析各行当人物特点)2.聆听京剧唱段:(聆听各行当的演唱片段,从听觉和视觉上认识京剧)3.试学京剧片段:(通过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国国粹的精华,让学生热爱京剧)说教法: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法和视听教学法,通图片与视频的结合,多方位感染学生,,在浓郁的京剧氛围内结束本课教学。
说学法:学生在浓郁京剧氛围中熏染,此为陶冶教学法,对学生来讲就是熏陶学习法。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唱京剧片段,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是最困难的啦。
说教学过程:导课,我利用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新贵妃醉酒》来导课,学生都非常的熟悉,一听就知道有京剧元素在里面,这样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他们引到京剧中来。
认识京剧的行当,在说的京剧就不得不提的行当问题,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通过图片生动直观的认识这四大行当及各行当的人物特点。
中间根据行当特点穿插京剧视频,(当然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名曲名段,不然很难和学生的心理形成共鸣的)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加上声音的感化,顿时间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再度提高。
接下来就要乘热打铁欣赏我们本课的课本知识了《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和《都有一颗洪亮的心》,通过视频的欣赏让学生再读认识京剧,(此处,我把课本上不动的文字变成视频来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没有那种枯燥感,在欣赏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也试着唱上两句。
高中音乐教案:走近京剧
![高中音乐教案:走近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304922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2.png)
高中音乐教案:走近京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音乐教案:走近京剧高中音乐教案:走近京剧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本课为《音乐与戏剧(一)》的第一课时)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感受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
《京腔京韵》教案
![《京腔京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b4e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4.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京味儿语言的基本概念。京味儿是北京方言的特色表达,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它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课文中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京味儿语言在描绘北京春节时的生动和趣味性,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北京文化。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京腔京韵》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京味儿语言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模仿京味儿词汇的发音,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首先,对于京味儿语言的发音,虽然我通过视频资料和示范进行了讲解,但部分学生仍然觉得发音有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可以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发音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发音技巧。
在课程结束后,我也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北京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语文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这让我深感鼓舞,同时也提醒我要继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2.语言建构与应用:学会运用京味儿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沟通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课文描绘的北京春节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学习策略与合作: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联系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具有文化自信、语言表达、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0520d00b4c2e3f56276304.png)
《走近京剧》教学设计指导教师:范筝(岳麓区教研室)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内容:湘艺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教材分析: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要让学生接受并喜欢十分不易。
所以本课选择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起源、四大行当、表演艺术手法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并围绕京剧的表演展开模仿与创编活动,再结合欣赏教材内容《苏三起解》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模仿及学唱京剧片段《苏三起解》,学生能简单了解京剧的历史、行当、服饰及表演艺术手法等相关基本知识。
2.在听、看、唱、做、创等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京剧唱腔的韵味,初步激发对中国民族戏曲的兴趣。
3.感受“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激发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教学设计意图:将视、听、唱、说、演相结合,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线,将整个课堂变成戏台,学生变成演员,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表演艺术。
以谈话方式介绍京剧知识,以实践表演巩固京剧知识,使学生顺利接受并喜爱京剧这个传统戏曲文化,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亮点:整节课以学生喜爱模仿的天性作为切入点,为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体验环节,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并喜爱上这个门看似枯燥无味的京剧艺术。
最后设计的游戏环节也为整节课做了最全面的知识总结。
教学重点:听赏、模仿、体验京剧的四大行当和四大表演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京剧简单道具、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们好,初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梁,大家能够叫我梁老师。
今天梁老师想送给大家三小段戏曲作为见面礼,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唱的是哪些地方的什么戏曲种类。
2.教师唱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安徽黄梅戏《女驸马》、京剧片段《苏三起解》。
3.导入课题。
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是我们平时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它。
京调说课稿
![京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ae1a415acfa1c7ab00cc1a.png)
京调说课稿《京调》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第十册第六单元《京韵》中的一节课,这是一节以欣赏《京调》为主的综合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性说课。
一、教材分析:第六单元《京韵》这一单元,包括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和表演曲目《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五个以京韵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说曲目《京调》这是一首采用京剧音乐素材写成的民族管弦乐曲,由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顾冠仁编曲。
乐曲是根据京剧音乐中的典型音调如西皮原板(一板一眼,即2/4拍)和流水板(无板无眼,即1/4拍)等音调缀成。
乐曲为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为此,我采用歌、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所以,我为这一节综合性的音乐课确定了一首欣赏曲目作为教学内容,即:《苏三起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我对课标要求及单元目标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等因素的认识掌握,我为这一节针对五年级学生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
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扮相、服饰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2、教学难点:填词、演唱“西皮流水”五、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根据本课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诱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创造音乐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采用启发法、谈话法、讨论法、示范法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感知。
幼儿园京剧脸谱说课稿
![幼儿园京剧脸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32d3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7.png)
幼儿园京剧脸谱说课稿及教案设计《京剧脸谱》教案设计1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类型的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脸谱萌发对京剧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难点:了解脸谱的基本知识,知道怎样给脸谱上色表达不同类型的脸谱。
三、活动准备视频《京剧脸谱》、图片若干幅、勾好线条的脸谱人手一份、水彩笔人手一份、音频《京剧脸谱》。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以视频《京剧脸谱》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通过视频观看,引起对视频中大花脸的兴趣,从而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
(二)观察图片,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手法1.提问讨论“图片中的脸谱跟我们的脸有什么一样?”让幼儿明白京剧中的脸谱跟我们的脸是一样,有着同样的五官部位。
2.提问讨论“图片中的脸谱跟我们的脸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了解脸谱的形态与色采与我们脸的不一样性,明白脸谱对称的特点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3.引导幼儿利用图片色采观察,初步了解京剧脸谱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脸谱,红色、黑色代表好人,黄色、白色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色、银色代表神话人物。
(三)指导幼儿绘画,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类型的脸谱1.通过提问“你想画个什么类型的脸谱?”教师引导幼儿环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肯定幼儿心中自己的规划,无论是金色神仙还是黑色老爸,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
2.教师现场巡视,指导幼儿绘画。
幼儿自主作画,教师适当赋予匡助。
(四)作品欣赏、角色扮演,萌发对京剧爱慕之情。
1.幼儿通过作品展示表现自己的构图思路,通过蓝色作画表达自己做勇士的情感,领略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赋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2.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爱慕红色与对称手法,倾听幼儿对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
3.情感提升:集体跟着音乐戴着脸谱角色扮演,在愉悦活动中萌发对京剧脸谱传统文化的爱慕之情。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优秀6篇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7d7c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8.png)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优秀6篇初中音乐课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唱脸谱》。
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效果、说我个人的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功。
本节课教材对学生了解和认识国粹京剧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京剧的特点和独特魅力,特别是对京剧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感知。
使同学们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八年级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京剧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
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教法我运用了讲授、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使之贯彻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的意境。
学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对于音乐课,我的设计理念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感受。
在本节课上我一直以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为主线,唤起每个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尽情地畅游在戏曲艺术的海洋中。
聆听京调教案
![聆听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48935b9f3f90f76c61bf1.png)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京调》,了解京韵,引起学生对我们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2、了解竹笛的特点及表现力。
3、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能随音乐模仿生旦行当的动作,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体验京剧韵味三、教学难点:唱出京调韵味并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1、带领学生随锣鼓伴奏走圆场进教室。
2、用京剧“念白”向学生问好师:“同学们,好~”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京韵。
4、让学生回答:“刚刚在歌曲中看到了什么?你都在哪里见过?”在学生的答案中引入京剧。
二、简单介绍京剧师介绍:同学们京剧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
(主题一)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主题一)旦行: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主题一)净行:俗称“花脸”,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净、副净和武净。
(主题二)丑行:又称“三花脸”,多演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角色。
(主题二)2、同学们下面呢我们大家一起来通过看、和听来分辨一下这四大行当,看看我们大家能否辨别的出来、先看一幅照片,你分别一下这是哪两个角色?(主题一)三、聆听乐曲赏京韵“同学们自主辨赏能力真的很强,下面我们听段京剧,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听来辨别出里面的行当”聆听欣赏《苏三起解》,学唱《苏三起解》第一句四、欣赏《京调》1、分段聆听主题一:对比欣赏《京调》主题一音乐和《苏三起解》说说它们的联系?问:那么同学们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答:演奏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引子过后由曲笛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2、学唱京调歌谱歌词3、分段聆听主题二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二主题,听一听它和第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生: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4、简介:《京调》(笛子与乐队),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京剧》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京腔京韵》的第一课时,在设计考虑时并没有采用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因为京剧艺术虽说源远流长,但毕竟离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这门古老的艺术又博大精深,就算是我们教师也只仅仅掌握其中点滴的皮毛知识技能。
所以本节课的课题定为《走近京剧》,意为让学生试着去接近京剧艺术,并产生一定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爱唱歌,但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些遥不可及,但对脸谱略知一二,对唱腔不太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脸谱、行当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
2、通过对唱、念、做、打等表演动作的模仿,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并能模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重点:
在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们学习京剧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调动学生欣赏、模仿京剧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学用具:课件、自制京剧脸谱、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民乐合奏《京调》,学生边欣赏边进入音乐教室。
2、教师范唱《苏三起解》(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是我国众多戏曲中的哪种剧目?(生答:京剧)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它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
就连外国人都非常喜欢它,将京剧与西方的歌剧相提并论,可见京剧在世界舞台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京剧资料)
二、介绍京剧脸谱
1、欣赏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脸谱。
小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
黄色——勇猛、凶暴;红色——刚正、忠义;蓝色——刚强、粗犷;白色——阴险、奸诈;黑色——忠贞、耿直。
2、请五个同学各选择一张脸谱,表演《唱脸谱》。
注意不同的脸谱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三、链接知识网站,认识四大行当。
1、师问:都说京剧有四大行当,你们知道这四大行当是指什么吗?(生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
2,链接“中国国家京剧院”网站,查看“生、旦、净、丑”的介绍和有关剧照。
四、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例)
1、简介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2、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梗概,并欣赏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说一说: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中,演员运用了几种表演形式?(一)念——念白:奶奶,您听我说!(教师带着学生学一学)
交流比较:京剧中的念白与生活中的对话是否一样?
小结:它音调较高,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有节奏感,表现力、感染力,它不是普通的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
(二)唱——唱腔:
①再次欣赏,判断这段唱腔是西皮还是二黄。
二黄唱腔舒缓、平和、稳重、深沉,适合表现沉思、忧伤、压抑、感叹的情绪;西皮唱腔活泼、明朗、激昂、适合表现喜悦、高昂、愤怒的情绪。
我们的这段京剧是西皮还是二黄呢?——西皮
②思考:音乐很有韵味,它有什么特点?——出示曲谱
交流,引出装饰音。
上波音、前倚音、保持音、自由延长记号等
③对比:师示范演唱,学生听后比较有无装饰音的效果。
④模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感受西皮唱腔的韵味。
(三)做——做功
戏曲除了语言,还要通过动作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
京
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
京剧中的唱时的眼、手、动作都是做。
学一学:兰花指、眼神、身段动作等。
4、结合唱、念、做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四)、打——武打
师:戏曲中的武打、对花枪、翻跟头,就是打,京剧中的武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戏演员必须要自觉练功训练,提高自己的武打技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1、欣赏一段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中的武打,在精彩处叫好、喝彩。
2、再次欣赏,将伴奏声音关闭,学生比较有伴奏和无伴奏的武打效果。
小结: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
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出示“锣鼓经”,学生念读,徒手模仿锣、鼓、钹演奏的动作
2/4仓台七台 | 仓台七台 | 仓台七台| 仓台七台 | 仓台仓仓 |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 台台 | 仓乙||
(仓:锣台:鼓七:钹乙:休止)
4、请同学上台演奏,为《穆桂英挂帅》武打场面伴奏,其余同学要学会做一名文明戏迷,为演员喝彩、鼓掌。
五、小结下课。
1、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所学。
2、向同学们推荐几个京剧学习网站,课后多听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京剧艺术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