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物理学史一、古代物理学1、古代伊朗物理学家——“火,土,水和风”之研究公元前7世纪,伊朗以“火,土,水和风”为象征,构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概念性物理体系。

这一体系被写入“托波法典”,成为印度和中亚文化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说。

在古代物理学家的研究中,他们对火、土、水和风等物理过程进行了初步描述,其中有些描述夸张了事物的重要性,例如“火是最重要的元素”。

2、古代叙利亚物理学家——星象学研究古代叙利亚开创的物理学,在前4世纪被希腊人发现,从那时起,星象学就成为希腊文化的标志性物理学术科学。

古代叙利亚物理学家们将星象学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工具,根据观察到的变化修正地球的运动轨迹,这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

他们还研究了风的构成,发现大气的层次以及月球的轨道运动,构造了日晷,并开始探讨水位变化都是物理学中的经典研究。

二、中世纪物理学1、西方中世纪物理学——“科学文化运动”此阶段是西方物理学发展全面性发展的时期。

在此之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对人文主义、星象学和自然科学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在中世纪,“科学文化运动”推动西方科学运动的发展,“宇宙三定律”、“望远镜星表”、“质量、动量、能量定律”等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础。

2、东方中世纪物理学——“理气学说”在中国,从唐代晚期到宋代末期,出现了一种对“五行”和“六气”的研究,这种理论又称为“理气学说”。

其中,“理”指逻辑,“气”指自然元素。

东方中世纪物理学遵守这种理论,提供了解释外部自然现象的原则,这也是中国物理学的基础思想之一。

三、新时期物理学1、质量、动量和能量定律17世纪末,荷兰科学家 ,发现了“质量、动量和能量定律”,当他证明“能量守恒定律”时,这个定律可以概括为“物体质量装换性,但是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

这个定律确定了物体质量和能量之间是有界限的,并将古典物理学模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物理学分支——现代物理学新近几百年,物理学经历了宇宙物质(或物质)、空间、时间、动能等概念的新建立,逻辑和数学的手段被用来描述复杂的物理学现象。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2.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3.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6.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7.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8.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完整版)人教版物理学史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物理学史归纳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作用力即合外力;F=ma)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F=kx);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专题8 物理学史专题

专题8 物理学史专题

高 三 物 理 第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资 料第- 1 -页物理学史专题★伽利略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胡克 胡克定律 ★牛顿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卡文迪许 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G★开普勒 开普勒三定律★托勒密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哥白尼 观点:日心说★第谷 测量天体的运动 ★泰勒斯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密立根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电量为1.6×10-19c★昂纳斯 发现超导★欧姆: 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奥斯特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法拉第①引入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Φ/△t ) ★安培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狄拉克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洛伦兹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f 洛=Bqv (洛伦兹力)★阿斯顿①发明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劳伦斯 发明了回旋加速器★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布朗运动 布朗颗粒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间接反映★波意耳定律 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查理定律 理想气体的等容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理想气体的等压变化★汤姆生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卢瑟福①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③发现了质子 ★波尔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伦琴 发现了伦琴射线(X 射线)★查德威克 发现了中子★居里夫妇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普朗克 量子论★爱因斯坦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③质能方程E=mc 2★麦克斯韦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经典题目①1、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2、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3、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4、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5、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7、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8、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9、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10、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1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12、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典型题目②1、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2、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3、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4、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5、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6、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7、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8、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9、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10、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经典题目③1、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2、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4、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5、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6、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7、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8、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9、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10、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11、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12、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13、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14、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15、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16、麦克斯韦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17、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18、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第- 2 -页。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高考:物理学史——天体

高考:物理学史——天体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源-于-网-络-收-集 物理学史
——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 及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1、托勒密:“地心说”
2、哥白尼:反对“地心说”,建立“日心说”:行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做匀速、圆
周运动!
3、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证明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

4、第谷:天才的观测家。

观测记录了几千个行星位置的测量数据。

5、开普勒:数学天才。

整理第谷的观测数据,进一步验证“日心说”,但,发现行星绕太
阳的运动不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而是椭圆轨道上的非匀速圆周运动,并最终整理发表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6、布鲁诺:勇敢的支持和发展了“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后被宗教迫害,烧死于罗
马的鲜花广场,为科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7、胡克:更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
甚至,他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它所受引力的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8、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整理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
2r Mm
G F =,并且,又向前走了一大步:月—地检验,证明天上的力与地上的力是同一
种性质的力,就把这个结论推广到了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定律”诞生!(还不能定量计算,为什么?)
9、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教准确的得出了引力常
量G 的数值。

2211-/1067.6kg m N G •⨯=。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 一、力学(伽利略、开普勒、胡克、牛顿、卡文迪许)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错误观点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快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胡克:胡克定律,即弹簧的F=k x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顾名思义万能的)卡文迪许:用扭杆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二、静电(库伦)库伦:利用扭杆发现库伦定律,并测出静电力常量K三、电流 (焦耳、欧姆)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电现象与热现象的联系,即Q=I 2Rt欧姆定律:即 I=U/R电阻定律:即 R= ρL/S四、磁与电(奥斯特、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赫兹、劳伦兹)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即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即磁生电。

(另:第一个提出场的概念,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包括右手定则)。

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和左手定则。

(另: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解释磁现象。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五、原子物理(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波尔、爱因斯坦、伦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电子流。

提出原子的枣糕(面包葡萄干)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氦核)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另:用ɑ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钹发现中子波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化轨道模型,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电磁波谱。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六、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两假设(原理);四结论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 c 不变。

物理学史题库考点

物理学史题库考点

物理学史题库考点1、填空题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

正确答案:欧姆;欧姆定律2、单选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江南博哥)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

下列定律、理论或学说的建立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是()A.万有引力B.电磁场理论C.光子说D.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正确答案:D3、填空题强子是一切参与()的粒子统称。

()就是强子。

正确答案:强相互作用;质子和中子4、问答题静电力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是如何建立的?正确答案:法国人库仑(1736~1860)早年从事摩擦和扭转的研究。

1785年他用自己制作的电扭秤测定了电荷之间的斥力。

结论为:两个带同种类型电荷间的排斥力与两球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力学中的单摆实验给了他启发,他采取测定振动周期来确定力与距离的关系,克服了困难,并得到同样的结论。

1785年库仑在法国科学院发表了他的研究论文,指出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其距离平方成反比,而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的关系(库仑定律)。

可见库仑得出电力随距离变化的平方成反比定律的关键实验不是电扭秤实验,而是电摆实验。

因为同号电荷的斥力早有普利斯特利的论断。

5、单选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阻止了物理学的发展进程?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为实现当今电气化奠定基础?D.“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所指的巨人是: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正确答案:B6、单选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发电机C.托马斯•扬成功地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正确答案:B7、填空题1948年,美籍苏联物理学家()提出了()宇宙论,其预言了()并被观察所证实。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提出的B.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通过实验测出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伽利略提出的D.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的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3.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5.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初中物理学史专题练习

初中物理学史专题练习

物理学史专题训练了解物理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科学家探究规律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今后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提供思路,对培养创新人才都是好的途径。

通过对涉及物理学史问题的考法与解法的研究,可以开阔思路,进一步巩固知识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阶段,学过的力热电光磁知识体系中涉及的物理学史很多。

知道历史上物理学家的国籍、发现的规律对于深入学习意义重大。

这些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不可或缺的养料。

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难得的素材。

现把初中物理学史做以总结归纳,是学生解决中考试卷里物理学史试题的重要依据。

1.声学部分沈括(中国北宋)论述了固体传声。

2.光学部分(1)牛顿(英国)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2)墨翟(中国)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

(3)空中的光速(c=3x108m/s)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3.热学部分(1)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

(2)摄尔修斯(瑞典)制定了摄氏温标。

4.力学部分(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2)笛卡尔(法国)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3)伽利略(意大利)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英国)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6)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8)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9)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

5.电磁学部分(1)库仑(法国)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

考试说明中有要求但少考的内容 1.自感和涡流:通过导体或线圈本身的电流改变,线圈本 身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大小与其自身电流变化的快慢有关. 由于导体在圆周方向可以等效成一圈圈的闭合电路,故而自感 产生的自感电流就像一圈圈的漩涡,故称为涡流. 2.核力:一种区别于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之外的只作用在核 子之间的力.在约 0.5×10-15~2×10-15 m的距离内主要表现为 引力.大于2×10-15 m就迅速减小到零;在小于0.5×10-15 m 又迅速转变为强大的斥力,使核子不能融合在一起.
二、“四大核变”及应用 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包括α衰变和β衰变 .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包括质子、中子的发现和放射性同 位素的发现 . 3.重核的裂变 以 29325U的链式反应为代表,可用于核能发 电和原子弹 . 4.轻核的聚变 以 21H 和31H的热核反应为代表,存在于太 阳内部,可用于氢弹 .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其衰变速率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跟外界因素无关.
典型例题 例 1 双选 在电磁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 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 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 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 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牛顿于168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三条运动 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家
主要贡献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微专题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微专题

幻灯片2
1.重要的物理学史
科学家国籍主要贡献
伽利略意大利①1638年,论证较重物体不
会比较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
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
运动下去;
③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
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根据
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
自摆钟;
④伽利略在1683年出版的
《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
中,运用“观察→假设→数
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
究了抛体运动
牛顿英国①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
础建立牛顿力学;
②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
律,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
础。

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

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

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第一篇: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2011年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物理学史1(2011山东高考).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AB)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主要考查物理学史。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项错误。

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项错误。

正确答案是AB2(2011海南高考).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3(2011上海崇明二模).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4(2011上海虹口二模).爱因斯坦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

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A)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5(2011上海浦口二模).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6.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一、力热电光中的物理学史1.声学部分沈括(中国北宋)论述了固体传声。

2.光学部分(1)牛顿(英国)利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2)墨翟(中国)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

(3)空中的光速(c=3x108m/s)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3.热学部分(1)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

(2)摄尔修斯(瑞典)制定了摄氏温标。

4.力学部分(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2)笛卡尔(法国)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3)伽利略(意大利)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英国)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6)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8)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9)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

5.电磁学部分(1)库仑(法国)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的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

(2)伏特(意大利)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

(3)欧姆(德国)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

(4)瓦特(英国)发明蒸汽机;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

(5)焦耳(英国)发现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位用焦耳命名。

(6)沈括(北宋)首次发现指南针和地磁偏角及凹面镜的焦点。

(7)奥斯特(丹麦)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

中考物理分类复习题型07 物理学史(原卷版)

中考物理分类复习题型07  物理学史(原卷版)

题型07 物理学史一、热学1.布朗:“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子在水中无规则运动)2.开尔文:把-273摄氏度作为绝对零度。

二、光学1.1672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证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2.中国墨子发现小孔成像3.美国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能产生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光——激光。

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通信的构想,这使得用光进行通信的幻想得以实现。

三、力学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的结论;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

3.意大利物理学家发现单摆的等时性4.法国笛卡尔发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

5.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用其名字命名为力的的单位。

6.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7.德国奥托克里格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8.意大利托里拆利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的值(1643年)9.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kx)四、电学1.荷兰昂尼斯发现超导现象(1911年)2.美国爱迪生发明灯泡(1879年)3.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1897年)4.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1776年) ,并用其名字命名为功率的的单位5.英国焦耳发现焦耳定律,最先确定出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1840年),并用其名字命名为能量的的单位6.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建立欧姆定律(1826年) ,并用其名字命名为电阻的的单位.7.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物理学史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科学家的观察和实验开始,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繁复的过程。

本文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概述物理学在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和贡献。

古希腊时期,科学家推动了物理学的起步。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是宇宙的本质”的观点,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阿契米德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浮力和密度,并提出了著名的“阿契米德原理”。

在中世纪,阿拉伯世界对物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伯科学家艾本·侯赛因·伊本·侯伊便通过大量实验和计算,成功测量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光学原理。

此外,艾本还研究了机械、热力学等领域,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6世纪至17世纪,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现代物理学的基石逐渐奠定。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开创了天文学的新纪元。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运动和力学的一系列原理,包括地球上自由落体的速度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以及斜面上物体的滑动定律等。

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力学的基础,并成为后续科学家的研究起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牛顿的力学和引力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的巨大进步。

牛顿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提出了著名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行星运动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研究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磁学的发展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建立了电磁学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磁理论,总结了电磁波的性质,提出了光是电磁波的观点。

他的电磁理论成为了电磁学的基础,对后来的光学、无线电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物理学迎来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革命。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点,提出了时空和质能关系的新理论。

物理学史及相关试题及答案

物理学史及相关试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学史1.牛顿(英):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光的微粒说卡文迪许(英):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测万有引力恒量库仑(法):库仑定律,利用库仑扭秤测定静电力常量奥斯特(丹麦):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法):磁体的分子电流假说,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法拉第(英):研究电磁感应(磁生电)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首先提出电场的概念,而且提出了用电场线来表示电场的方法。

楞次(俄):楞次定律麦克斯韦(英):电磁场理论,光的电磁说,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德):发现电磁波惠更斯(荷兰):光的波动说托马斯·扬(英):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爱因斯坦(德、美):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质能方程汤姆生(英):发现电子卢瑟福(英):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玻尔(丹麦):关于原子模型的三个假设,氢光谱理论贝克勒尔(法):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皮埃尔·居里(法)和玛丽·居里(法):发现放射性元素钋、镭查德威克(英):发现中子约里奥·居里(法)和伊丽英·居里(法):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的研究,爱因斯坦曾高度赞扬了伽利略的成就以及获得成就的方法,并指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伽利略第一次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即理想实验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2.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波,托马斯.杨用实验方法(双缝干涉)证实了光的波动性;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提出光量子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麦克斯韦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3.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提出地心宇宙体系,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白尼天文学是古代科学走向了近代的牛顿力学,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坚持20余年对天体的系统观测,获得了大量的精确资料,为他的弟子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三大定律做好了准备。

物理学史简答题

物理学史简答题

1.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2222244)2(r k m T r m r T m F πππ===2、简述波尔原子理论的创立及其意义。

1913年由玻尔提出。

是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

意义: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揭示微观世界基本特征的前景,为量子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成功的把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线结构联系起来, 从理论上说明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光谱线结构。

3、简述二十世纪初叶的物理学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有哪些。

它改变了人类哪些观念? 量子概念的建立。

它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激光的问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建立等,无一不以量子理论为前提。

同时,量子力学也对人们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狭义相对论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并对时间、空间和运动等传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认识,他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统一。

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不仅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在哲学世界观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4、牛顿一生有哪些重大的科学发现。

为什么说,牛顿使科学革命达到了顶峰。

主要成就:发明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经典力学、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发现光的色散原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5、先阐述我国古代制造指南鱼的方法,后再用现代磁学思想论述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

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

铁片烧红后,温度高于居里点,铁片中的磁畴便瓦解而成为顺磁体,蘸水淬火后,磁畴又形成,但在地磁场作用下磁畴排列有方向性,故能指南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
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