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 治理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冷缝处理措施

冷缝处理措施

冷缝处理措施1. 冷缝的定义冷缝是指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浇筑不连续而形成的缺陷,通过充分的施工措施和技术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冷缝的产生。

2. 冷缝的原因冷缝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浇筑不连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时间断层或浇筑间断,造成冷缝的产生。

•温度应力: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内部温度变化导致的应力不均匀,使得冷缝形成。

•拼缝处理不当:拼缝处没有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导致冷缝的产生。

•施工工序不规范: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导致冷缝的形成。

3. 冷缝处理措施针对冷缝的产生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有效地处理冷缝问题:3.1. 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浇筑,保证浇筑操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在浇筑前充分准备,包括检查模板、清理工地、校正拼缝位置等。

3.2.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温度变化是导致冷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保温性能。

•在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冷却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冷缝产生。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温度。

3.3. 合理设置拼缝对于需要设置拼缝的混凝土结构,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拼缝设计和处理措施:•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伸缩性和变形特点,合理设置拼缝的位置和数量。

•在拼缝处使用适当的密封材料,如橡胶条或聚氨酯密封剂,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侵入。

•对于较大的拼缝,可以采用金属板或预制混凝土缝条进行加固和保护。

3.4. 质量监控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工作,以确保冷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进行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等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冷缝处理

混凝土冷缝处理

引言概述: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冷缝,即由于不同浇筑时间或扩散效应引起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断裂缝隙。

冷缝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将就混凝土冷缝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冷缝的定义和分类1.冷缝的定义:冷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浇筑不同时间的混凝土间断而产生的缝隙。

2.冷缝的分类:按照产生原因可分为浇筑缝、交叉缝和干缩缝;按照断裂程度可分为微裂缝、肉眼可见缝和开裂缝。

二、冷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引起体积变化,导致内部应力产生而形成冷缝。

2.浇筑顺序:不同浇筑层次的混凝土由于浇筑时间差异,导致界面产生滑移面,从而形成冷缝。

3.施工工况: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和震动等外部力量也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间的冷缝产生。

三、冷缝的检测与评估1.检测方法:常用的冷缝检测方法有目视检查、红外线热图像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2.评估标准:根据冷缝的类型和程度,结合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和设计规范,对冷缝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影响。

四、冷缝处理方法1.预防措施: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施工工况等预防措施,降低冷缝产生的可能性。

2.补强处理:针对已经产生的冷缝,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注浆、填充密封等,提高结构强度和密封性。

3.填缝材料选择:根据冷缝的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填缝材料,如聚氨酯弹性体、丙烯酸酯密封胶等。

4.表面处理:对于肉眼可见的冷缝,可以进行表面修复处理,如抹灰、涂料涂覆等,提升外观美观度。

5.维护养护:对于已经处理的冷缝,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确保处理效果的持久性和耐久性。

五、冷缝处理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评价1.经济性评价:根据处理方法的成本和效果,综合评估冷缝处理的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2.可行性评价:考虑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评估冷缝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总结:混凝土冷缝处理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工作。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不连续、开口的裂痕,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干燥收缩、负荷变化或温度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

混凝土裂缝对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1. 混凝土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初凝后会经历水分蒸发的过程,而且水分蒸发还会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当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速度大于外部补充水分的速度时,就会引起干燥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2. 负荷变化: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负荷的作用,如荷载的增加或减少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如果变形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系数较大,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裂缝。

4. 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维护等环节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质量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引起裂缝的出现。

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在有效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灰比,以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2.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保湿、防止太阳直射和增加覆盖物等措施,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干燥速度,减小干燥收缩的发生。

3. 采用合理的防裂措施: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防裂缝带或者施加内部拉伸钢筋来抑制裂缝的出现,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4. 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如在混凝土中添加掺合料或使用低热水泥等。

5.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等操作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杜绝施工不当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干燥收缩、负荷变化、温度变化以及施工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养护、采用防裂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以及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混凝土冷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开裂缝隙,其宽度通常较小,但常常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混凝土冷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温度变化、收缩、膨胀、负载变形等。

因此,解决混凝土冷缝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热胀冷缩性材料。

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混凝土会产生体积变化。

如果混凝土受到较大的温度变化,如高温快速升温或低温快速降温,容易出现冷缝问题。

2.收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收缩。

当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或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时,就会产生冷缝。

3.膨胀:混凝土在吸湿或受潮后容易发生膨胀,尤其是水泥石膏净浆中的石膏晶体增长引起的膨胀,这也会导致冷缝的产生。

4.负载变形:如果混凝土结构受到过大或过小的负载,就会引起结构变形,从而产生冷缝。

特别是在连续工作的高强度混凝土结构中,负载变形常常引起冷缝。

针对不同的原因,混凝土冷缝的处理方法如下:1.温度变化引起的冷缝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来解决。

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或混凝土添加剂(如橡胶粉、纤维等)来改善混凝土的耐温性能。

2.收缩引起的冷缝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来解决。

可采用控制水胶比、适量添加膨胀剂、膨胀剂等手段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3.膨胀引起的冷缝可以通过减小混凝土的吸湿性来解决。

可采用增加密实剂、防水剂等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吸湿性。

4.负载变形引起的冷缝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来解决。

可采用增加钢筋数量、增加受力面积、增加截面尺寸等方式来加强结构的刚度。

此外,为了控制混凝土冷缝,还应采取以下额外的预防措施:1.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到温度变化、收缩、膨胀和负载变形等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施工过程掌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温度和固化过程,以保证混凝土的均一性和强度。

3.适当维护:在混凝土结构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中,应及时修复和处理存在的冷缝,以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冷缝及麻面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冷缝及麻面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冷缝及麻面成因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冷缝1、现象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出现接茬、错台,像流泪一样有污染,即使是在一个平面,疏松程度、光洁程度都有很大区别。

2、原因分析施工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前浇筑混凝土在已经初凝后,后浇筑混凝土继续浇筑,使前后混凝土链接处出现一个软弱的结合面。

3、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新旧混凝土浇筑时间衔接恰当,一般不超过2h,若温度高于30℃,则不宜超过1h。

4、处理方法采用化学灌浆法进行处理,工艺如下:灌浆流程:布孔→钻孔→洗孔→安装灌浆嘴→灌浆→检查→表面处理。

(1)砼表面处理。

裂缝附近砼表面除污、清洁处理,用有机溶剂擦洗裂缝处。

(2)灌浆孔布置。

浅孔(30cm以内)骑缝布置、深孔斜向布置(与裂缝呈30°~45°角),根据裂缝情况每隔10~15cm之间设一灌浆嘴,裂缝两端需设灌浆嘴;两排及两排以上孔须交叉或梅花形排列。

1)钻孔。

采用电转小口径金刚石钻头,灌浆孔径为15mm。

2)洗孔。

钻孔完毕后,用清水自上而下逐孔冲洗孔内的岩粉,直到孔口返清水,以免岩粉在压水和灌浆过程中进入裂缝,从而影响其效果和质量。

3)封闭裂缝。

嘴与嘴之间的裂缝用环氧胶泥进行封闭。

4)水压试验。

压力水为0.3MPa。

每5min测读吸水量一次直到稳定,压水时间不得少于20min。

通过水压试验了解注浆孔与裂缝连通情况及裂缝的可灌性,再参照吸水量的大小,为下一步的灌浆提供可靠的依据。

5)灌浆。

a先用5Mpa的压力将注浆嘴冲开;再将压力调试为0.3~0.6Mpa进行灌浆,现场视情况调整;b从下往上灌环氧浆材,当相邻孔有浆液流出时关闭出浆嘴,继续灌注;c每个注浆嘴稳压时间6分钟左右为灌满,可结束灌注,封闭该嘴,移入下一孔继续灌注,直到该条裂缝全部灌完,最后一个灌浆孔应并浆5~10min。

待浆液固化后;6)质量检查及验收。

在灌浆结束7d后可进行压水检查,选在裂缝中部布置检查孔,采用单点法做水压检查,压力为0.3MPa,要求单位吸水率小于0.02L/min.m。

混凝土施工冷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施工冷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施工冷缝处理方案1. 冷缝的由来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小麻烦,没错,就是冷缝!你说这玩意儿听上去像个高大上的词,其实就是在施工的时候,混凝土没能顺利连接上,留了缝,嘿,这可麻烦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拼乐高,拼到一半发现有块儿掉了,那感觉真是让人崩溃呀!冷缝一般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施工间隔太长、气温骤变、混凝土没浇透等等。

好比你要把一锅汤做好的时候,忽然停下去,汤就凉了,不好再融在一起了。

2. 冷缝的危害2.1 结构安全冷缝可不是小事,它可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你想啊,混凝土是咱们建筑的“骨头”,如果骨头上留了缝,谁敢放心?冷缝可能会导致强度下降,甚至出现开裂,真是得不偿失。

建筑师们可得为这点小事心头大忐忑,搞不好工程就得重来,浪费钱不说,还得浪费时间,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2 防水问题另外,冷缝还会带来防水问题,遇上雨季,缝隙就成了“引水口”,水分悄悄溜进来,慢慢腐蚀混凝土,时间一长,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好比你家墙壁上有个小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后来你发现,哎呀,墙壁发霉了,结果就不止是一个小洞了。

3. 冷缝处理方案那么,面对冷缝,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别担心,咱们来聊聊几种处理方案,保证让你有“底气”!3.1 重新浇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重新浇筑。

虽然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可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首先,得把原来冷缝的部分清理干净,确保没杂质。

然后,把混凝土倒上去,像是给它加个“新衣服”。

这一招简单粗暴,效果也不错,但可得注意施工时间的把控,要在合适的时机下手,别让它再冷却。

3.2 加强处理再有,就是加强处理了。

我们可以在冷缝的地方加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水泥砂浆,或者用钢筋网加固。

这样一来,冷缝的强度就能得到提升。

想想看,就像是给建筑上了层“铠甲”,防止它受伤。

这样不仅能加强结构,还能提高防水性能,真是一举两得!3.3 细致的维护当然,冷缝的处理可不能一蹴而就,事后维护也是相当重要的。

水利工程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收缩等因素,可能会产生冷缝,给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冷缝处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一、预防措施
冷缝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冷缝的产生率:
1. 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避免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降低冷缝的发生概率。

2. 控制施工速度: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施工进度,避免混凝土过快或过慢的硬化,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带来的冷缝风险。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降低产生冷缝的可能性。

二、处理方法
当冷缝产生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常用的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1. 封堵法:在冷缝处进行修补,使用适合的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填补,以防止冷缝的进一步扩展和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 桥接法:在冷缝两侧设置桥梁或承台,以支撑冷缝部位,防止冷缝加剧。

3. 补强法:通过在冷缝处加固,如使用钢筋或钢板等加强材料,提高冷缝处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冷缝的危害。

4. 隔断法:在冷缝处设置隔离缝,将整个结构分为不同的部分,降低冷缝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总结而言,水利工程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及时处理冷缝,可以有效减少冷缝的产生和发展,保证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工程施工冷缝

工程施工冷缝

工程施工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混凝土层之间出现的不完全结合面。

冷缝的存在对工程质量、强度和耐久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冷缝的产生。

本文将从冷缝的定义、产生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冷缝的定义及产生原因1. 定义冷缝,又称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层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上下层混凝土未能充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裂缝。

冷缝与混凝土自然收缩缝不同,它是一种人为因素引起的裂缝。

2. 产生原因(1)施工计划不合理:施工进度安排不当,导致混凝土浇筑层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大。

(2)混凝土浇筑不连续:由于混凝土供应不足、泵送故障等原因,导致浇筑过程中中断。

(3)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未能一次性浇筑到设计高度,导致分层。

(4)模板移动: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得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

(5)气温变化:气温波动较大,导致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从而产生冷缝。

二、冷缝的影响1. 影响工程质量:冷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影响混凝土强度:冷缝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分布不均,降低了整体的强度性能。

3. 缩短工程寿命:冷缝容易成为混凝土腐蚀的通道,加速混凝土的磨损和破坏,缩短工程寿命。

4. 增加维护成本:冷缝的存在会增加后续维修和加固的成本,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三、冷缝防治措施1. 合理规划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浇筑层之间的时间间隔合理,避免间隔过大。

2. 保证混凝土供应:确保混凝土供应充足,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导致浇筑中断。

3.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特点,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 控制模板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防止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移动。

5. 采取保温措施:在气温波动较大的地区,采取保温措施,减小混凝土收缩差距。

6. 使用抗裂混凝土:在关键部位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针对10月甲方巡检发现现场存在冷缝现象,经现场勘查,本工程冷缝主要为墙柱与梁板交接处,因墙柱为C45混凝土,而梁板为C30混凝土,相差三个等级,造成现场观感色差明显,应属无害裂缝,对结构无影响,但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必须治理。

一、原因分析:(1)施工时混凝土接槎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茬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2)一般一个楼层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从开始到结束为4个小时,2.5个小时左右浇筑完墙柱再浇筑梁板,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小时,墙柱层混凝土未凝固,由于工作疏忽,在两层混凝土间未采取特别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产生冷缝。

二、预防措施:(1)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2)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混凝土减低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有条件允许时,混凝土中增加缓凝剂,以防出现施工裂缝。

(4)推进一次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方法进行,不形成冷缝。

(5)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400mm。

三、管理措施: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技术负责、栋号长为副组长管理人员和各班组长为成员的质量检查小组,通过检查发现施工中的钢筋绑扎、浇筑顺序及时间等问题,采取对策,消除冷缝产生的因素,利用质量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的各项生产规章制度。

通过检查增强领导和职工质量意识,纠正错误工序,消除冷缝的产生。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每栋楼栋号长和混凝土班组组长具体落实施工到位,避免重复出现同一质量问题河南荣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0月24日。

冷缝的处理方法

冷缝的处理方法

冷缝的处理方法一、冷缝的定义和原因冷缝是指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两次浇筑之间未能完全粘结在一起的缝隙,通常是由于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开始硬化,导致第二次浇筑无法与其完全粘结在一起。

冷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及时处理。

二、处理前准备1.检查冷缝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冷缝的位置和大小,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清理表面:清理表面上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表面干燥干净。

3.检查温度:混凝土温度应在5℃以上,否则应等待温度升高后再进行处理。

三、处理方法1.机械连接法:适用于较大的冷缝。

机械连接法是通过将钢筋或其他金属条插入到两侧混凝土中,并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在一起来连接两侧混凝土。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并且会增加成本。

2.化学连接法:适用于较小的冷缝。

化学连接法是通过在冷缝处涂抹化学胶水或其他粘合剂来将两侧混凝土粘在一起。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适当的粘合剂,并且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填充法:适用于较浅的冷缝。

填充法是通过将特殊的填充材料填充到冷缝中来连接两侧混凝土。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并且需要确保填充均匀,否则可能会影响结构强度。

4.切割法:适用于较深的冷缝。

切割法是通过将冷缝切割成V形槽,然后在槽内铺设钢筋,并用混凝土重新浇筑来连接两侧混凝土。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并且会增加成本。

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根据冷缝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确保操作规范:无论采用哪种处理方法,都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连接效果和结构强度。

3.避免影响结构稳定性:在处理冷缝时,需要注意不要破坏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4.及时处理:发现冷缝后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结论冷缝是混凝土浇筑中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根据冷缝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结构稳定性,并确保连接效果和结构强度。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77河南科技2011.05下冷缝是指大体积混凝土或要求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过程中 ,由于施工因素(或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的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当缝宽大于规范规定时,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应变能力。

一、冷缝产生的原因冷缝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没浇筑完毕,先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筑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混凝土在分层或分段浇筑过程中,如果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2.5小时左右,如加入缓凝剂,可达到5小时左右,具体初凝时间可根据环境气温在相关参数表中查取)及时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属于正常浇筑施工;如果浇筑下一层混凝土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已经形成了自然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 时,才能浇筑上一层混凝土,这样才会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地结合。

如果下一层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1.2MPa ,而浇筑了上层混凝土,则上下层混凝土不能有效地结合,在这道施工缝结合处就形成冷缝。

某市一工程的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按现行高规和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条文,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预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

由于该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混凝土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连续,且个别部位比较严重。

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近3 000m 3,其中有约1 000m 3混凝土浇筑用时超过48小时,在浇筑期间有二次曾出现过近两小时浇筑一车混凝土的现象,从而造成了3处表观可见的施工冷缝。

此事件是典型的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浇筑期间到处催促混凝土供应方)。

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承包单位及时向发包方及监理单位汇报,并提出对质量隐患部位进行检测的建议。

而后发包方和承包方对所产生的施工冷缝进行了普查(监理单位进行了见证),并委托有资质的不同检测机构对冷缝处的混凝土结合质量进行了三次全数超声法检测,受检面积大、范围广。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冷缝专项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部在对I区-1层墙柱、1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当,在2-2至2-9轴处外墙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缝长约9延米,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见附图)。

照片1:外墙冷缝照片2:外墙冷缝照片3:外墙冷缝二、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量大,展开浇筑面太宽;2、工人作业时间太长,思想麻痹;3、项目部管理人员未严格把关;4、中天元混凝土拌合料不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无法把握。

三、处理措施:根据冷缝形成原因、缝隙大小以及所处部位等,特制定以下处理措施:1、采用打磨机沿缝方向,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打毛宽度每边宽出缝边缘不少于80mm;2、清理表面浮灰,并在已打磨好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一道素水泥浆;3、待水泥浆稍干后,在表面抹20mm厚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掺防水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表面亚光,边缘与混凝土顺接以便防水施工;4、加做防水层,并铺设玻纤布一层,加做防水层宽度不少于200mm,材料及厚度与设计外墙防水同;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在外架上追打、嬉闹、休息等;2、作业前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是否安全可靠;3、作业完毕剩余材料及时清走,严禁将剩余材料丢弃在脚手架上;五、后期施工预防措施:为避免后期施工中的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项目部特制定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浇筑过程中加强巡视。

2、落实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

3、混凝土供应商已更换,对新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

4、混凝土施工班组已调整,对新进场工人及时进行交底。

5、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先确定浇筑顺序。

6、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对已浇筑部位及时跟进,留置时间较久部位及时安排班组进行补浇。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3)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3)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3)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4、模板支撑拆除过早和结构受荷载过早商品混凝土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如为保证具有一定的坍落度要求以及运输、停置、施工所需要的时间,往往要加进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和粉煤灰以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商品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初凝时间长、早期强度低等特点。

现在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或为了模板的周转而擅自提前拆除模板支撑,并在结构上放置过多的堆载,而此时混凝土并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使结构受荷载过早而出现裂缝。

(四)使用过程中的原因混凝土构件不正确的使用也会引起各种裂缝的产生。

如在有关构件上堆放过多的荷载,或者是局部改变了承重体系,超过了结构的承载力而引起裂缝。

这在住宅的装修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在楼板上砌筑承重分隔墙,在楼板上随处开洞等。

又如结构长期处于高温,会引起水泥与骨料间的粘结力减弱,水泥石也因脱水而内部产生空隙,使粘结力与弹性模量降低,这也增加了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可能性。

另外,混凝土结构在酸、碱、盐的长期腐蚀下,也会产生裂缝。

二、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根据以上对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为避免商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建议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一)设计方面的措施1、采用正确的理论计算力学模型,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相接近。

要进行正确的荷载计算,选择合适的结构构件断面,钢筋的排列既要满足构件产生抗力的需要,又要便于施工。

2、进行正确的节点构造设计,设计中不能只顾抗力要求而忽视构造的要求。

3、要考虑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公道的构造设计。

如在现浇板的设计中,支座上部的钢筋不应在跨中全部切断,跨中上部的贯通钢筋不应小于相应支座钢筋面积的30%。

位于板角的地方,往往是各种应力互相迭加的区域,应予以加强。

建议在设计中对此类部位除双层双向的钢筋不可少之外,还应增加45°斜向钢筋予以补强。

板钢筋应相对细一点、密一点,宜采用连续式配筋,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以抵抗结构产生的收缩应力。

混凝土浇筑冷缝处理

混凝土浇筑冷缝处理

混凝土浇筑冷缝处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温度和干燥收缩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冷缝。

冷缝的存在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密实性,因此需要进行冷缝处理,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

二、冷缝的成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混凝土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冷缝的产生。

2. 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会逐渐蒸发,导致体积的收缩,从而产生冷缝。

3. 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合理或振捣不充分,也会导致冷缝的产生。

三、冷缝处理方法1. 预留冷缝带: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设计要求,在结构中预留冷缝带。

冷缝带可以是金属条、塑料条或胶带,用于分隔不同部分的混凝土,以减少温度变化和干燥收缩引起的冷缝。

2. 增加伸缩缝:在大型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增加伸缩缝,用于容纳混凝土的热胀冷缩。

伸缩缝可以是金属条或塑料条,根据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调整。

3. 冷缝处理剂: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冷缝处理剂进行处理。

冷缝处理剂是一种渗透性液体,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微裂缝,提高结构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4. 补偿板:对于已经产生冷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补偿板进行修复。

补偿板是一种弹性材料,能够吸收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减少冷缝的扩展。

四、冷缝处理的注意事项1. 施工工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工艺,确保振捣充分,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和裂缝,降低冷缝的产生。

2.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冷缝处理剂和补偿板,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3. 施工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导致冷缝的产生。

4. 定期维护:对于已经处理过的冷缝,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其效果持久。

维护措施可以包括防水涂料的涂刷、冷缝处理剂的补充等。

五、总结冷缝处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冷缝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减少冷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措施

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措施

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措施咱就说这混凝土施工啊,要是不小心出现冷缝,那可真是个大麻烦!冷缝就像是混凝土里的一道疤,不仅影响美观,还会降低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呢。

那怎么防止冷缝出现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呢,得做好施工组织安排。

这就好比一场战斗,你得有个周密的计划,啥时候干啥事儿,得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不能这边还没浇灌完呢,那边就没料了,或者工人都跑去干别的了。

要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连续不断,就像水流一样,不能有中断。

你想想,要是水流中间断了一下,那接起来不就不顺畅了嘛,混凝土也是这个道理呀。

然后呢,控制好浇筑的速度也很关键。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了,可能振捣不及时,里面有气泡啥的;太慢了,就容易出现冷缝。

这就好像跑步,得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太快了容易喘不上气,太慢了又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振捣也是个重要的环节。

振捣得充分,把混凝土里面的空气都赶跑,让它密实起来。

就像揉面一样,得把面揉得劲道,不能有疙瘩。

要是振捣不到位,那混凝土就不结实,冷缝就更容易出现啦。

还有啊,在浇筑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浇筑。

一层一层地来,不能一下子倒太厚。

这就跟盖房子似的,得一层一层往上盖,不能一下子就想盖好几层。

分层浇筑可以让混凝土更好地凝固,减少冷缝的产生。

另外,天气也是个要考虑的因素呢。

要是大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混凝土水分蒸发得快,那可不行。

得做好保湿养护,给它盖个“小被子”啥的,让它慢慢凝固。

要是冬天,冷得要命,那还得注意保暖,别让混凝土给冻坏了。

咱再说说工人的技术水平。

这就跟厨师做菜一样,好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佳,不好的厨师可能就做得一塌糊涂。

工人得熟练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技巧,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不能瞎糊弄。

最后,别忘了做好现场的管理。

要有人盯着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想办法,那可就晚了。

就像开车一样,得时刻注意路况,有问题赶紧处理。

总之呢,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各方。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

混凝土施工冷缝的预防及处理77河南科技2011.05下冷缝是指大体积混凝土或要求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因素(或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的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当缝宽大于规范规定时,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应变能力。

一、冷缝产生的原因冷缝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没浇筑完毕,先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筑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混凝土在分层或分段浇筑过程中,如果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2.5小时左右,如加入缓凝剂,可达到5小时左右,具体初凝时间可根据环境气温在相关参数表中查取)及时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属于正常浇筑施工;如果浇筑下一层混凝土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已经形成了自然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则要求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 时,才能浇筑上一层混凝土,这样才会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地结合。

如果下一层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1.2MPa ,而浇筑了上层混凝土,则上下层混凝土不能有效地结合,在这道施工缝结合处就形成冷缝。

某市一工程的筏板基础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按现行高规和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条文,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预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

由于该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混凝土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连续,且个别部位比较严重。

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近3 000m 3,其中有约1 000m 3混凝土浇筑用时超过48小时,在浇筑期间有二次曾出现过近两小时浇筑一车混凝土的现象,从而造成了3处表观可见的施工冷缝。

此事件是典型的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浇筑期间到处催促混凝土供应方)。

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承包单位及时向发包方及监理单位汇报,并提出对质量隐患部位进行检测的建议。

而后发包方和承包方对所产生的施工冷缝进行了普查(监理单位进行了见证),并委托有资质的不同检测机构对冷缝处的混凝土结合质量进行了三次全数超声法检测,受检面积大、范围广。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冷缝处理方案一、混凝土冷缝的成因混凝土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时间过长,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导致两层混凝土之间结合不良而形成的缝隙。

其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组织不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安排不合理、设备故障、材料供应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浇筑中断时间过长。

2、混凝土供应问题混凝土搅拌站距离施工现场较远,运输时间过长,或者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导致无法连续浇筑。

3、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高温等,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质量,从而增加出现冷缝的风险。

4、模板问题模板支撑不牢固、变形或漏浆,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连续性。

二、混凝土冷缝的危害1、影响结构整体性混凝土冷缝会削弱结构的整体性,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开裂和破坏。

2、降低结构耐久性冷缝处容易积水和渗入有害物质,加速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3、影响防水性能在防水工程中,混凝土冷缝会成为渗漏的通道,影响防水效果。

三、混凝土冷缝的处理原则1、尽早处理发现混凝土冷缝后应尽快处理,避免冷缝处的混凝土继续劣化。

2、针对性处理根据冷缝的宽度、深度和位置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3、保证处理质量处理后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四、混凝土冷缝的处理方法1、表面处理法对于冷缝宽度较小(小于 02mm)且深度较浅的情况,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冷缝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松动的混凝土和杂物。

(2)用钢丝刷将冷缝两侧的混凝土刷毛,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在冷缝表面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 1mm。

(4)待防水涂料干燥后,再在表面涂抹一层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约为 2mm。

2、灌浆处理法对于冷缝宽度较大(大于 02mm)且深度较深的情况,可以采用灌浆处理法。

具体步骤如下:(1)在冷缝两侧钻孔,孔距一般为200-300mm,孔径为10-15mm,钻孔深度应超过冷缝深度 100mm 以上。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

混凝土冷缝产生原因与处理冷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突发不行预料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中断、且间隔时光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光,但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光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的一种薄弱面,抗渗混凝土墙结构工程的质量优劣,除处决于优良的设计、材料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模板的支设、清理,混凝土的搅拌、运送、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格遵守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1冷缝危害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消失冷缝,冷缝会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庇护作用,水可能通过冷缝锈蚀钢筋,影响结构的自防水和使用寿命。

冷缝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缘由,观看裂缝的情况(是否贯穿),然后按照详细状况做相应处理2冷缝处理方法2.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容易、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连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2灌浆、嵌逢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2.3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实行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举行处理。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混凝土时一种多孔胶凝人造石材,属于刚形体,主要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微小,易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出现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压缩引发的收缩裂缝和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受力)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时很难避免的,但是能预防和治理的。

出现裂缝后,根据裂缝是本次需要坚决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分类及裂缝出现收集的资料,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的要求,对混凝土裂缝而言,可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主要是限制条件变形作用引起的,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水化热、气温、生产热、太阳热)湿度变形(自生收缩、失水干缩、碳化收缩、塑性收缩等)。

根据现场勘查,本工程冷缝宽度小于0、2mm,属无害裂缝,对结构无影响,但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必须治理。

一、原因分析:(1)施工时混凝土接槎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茬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2)高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小时,因混凝土泵出现故障,浇捣中断,再次开始浇捣时,已经距离前浇筑间隔时间长达4小时外,下层混凝土基本凝固,由于工作疏忽,在两层混凝土间未采取特别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产生冷缝。

二、冷缝处理:(1)表面修补法:在裂缝的表面抹环氧胶泥,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然后刮水泥胶泥即可。

(2)灌浆、嵌缝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者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他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聚氨脂等化学材料。

(3)嵌缝法: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氨乙烯胶泥、塑性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预防措施:(1)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冷缝原因分析、治理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时一种多孔胶凝人造石材,属于刚形体,主要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微小,易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工程裂缝最常见出现问题是由于收缩变形受到压缩引发的收缩裂缝和外部荷载作用引发荷载(受力)裂缝。

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时很难避免的,但是能预防和治理的。

出现裂缝后,根据裂缝是本次需要坚决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分类及裂缝出现收集的资料,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的要求,对混凝土裂缝而言,可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主要是限制条件变形作用引起的,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水化热、气温、生产热、太阳热)湿度变形(自生收缩、失水干缩、碳化收缩、塑性收缩等)。

根据现场勘查,本工程冷缝宽度小于0、2mm,属无害裂缝,对结构无影响,但影响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必须治理。

一、原因分析:
(1)施工时混凝土接槎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茬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2)高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小时,因混凝土泵出现故障,浇捣中断,再次开始浇捣时,已经距离前浇筑间隔时间长达4小时外,下层混凝土基本凝固,由于工作疏忽,在两层混凝土间未采取特别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产生冷缝。

二、冷缝处理:
(1)表面修补法:在裂缝的表面抹环氧胶泥,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然后刮水泥胶泥即可。

(2)灌浆、嵌缝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者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他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凝材料压入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聚氨脂等化学材料。

(3)嵌缝法: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氨乙烯胶泥、塑性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预防措施:
(1)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2)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混凝土减低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有条件允许时,混凝土中增加缓凝剂,以防出现施工裂缝。

(4)推进一次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方法进行,不形成冷缝。

(5)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4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