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造粒的裂缝是指混凝土某一部分中的裂缝,该部分的尺寸比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得多。

这样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自重和重载等的压力,受到了较大的拉应力,容易产生裂纹,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结构性能。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产生原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构造物受季节变化和日夜变化的影响,会发生温度变化。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和收缩,因此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中,如果其能力和约束力不匹配,就会产生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中水的变化也是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混凝土湿度变化过大,会导致水的蒸发和吸收。

水分的吸收会造成混凝土的膨胀,而水的蒸发会使混凝土干缩。

如果混凝土不能够吸收或释放水分,就容易产生裂缝。

3. 材料的反应:如果混凝土中的一些化学受潮或自发燃烧,会在混凝土中产生碱性物质的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产生裂缝。

4. 应力集中:混凝土制造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区域因受到超负荷应力而破裂成裂缝。

5. 其他原因: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气孔隙,坍落度不合适,水灰比偏高或者混凝土受到的外力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1. 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首先,为了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应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和密实度达到最佳水平。

2. 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制作和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失误。

结实,未受到外力损害的混凝土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外力的损害而破裂。

3. 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为了避免因施工不当而造成混凝土裂缝,应该根据所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软化或者干缩时间,以确保结构体的完整性。

4. 控制场地温度和湿度: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和湿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裂缝的出现尤其令人担忧,因为这些裂缝很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的原因及如何预防是关键。

裂缝的形成原因1. 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浇筑后会发生收缩,收缩不均匀或者收缩量巨大可能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预防措施:a. 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憎水性,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b.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控制收缩的剂,如聚合物纤维、增塑剂等,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2. 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也是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混凝土受到剧烈的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裂缝。

a. 在施工中,应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得混凝土的表观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b. 在施工中应使用遮阳网等遮影措施,保持混凝土的表观温度稳定,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3. 不均匀的荷载混凝土在承受不均匀的荷载时容易产生裂缝,这种荷载可能是外部荷载,也可能是混凝土自身的不均匀收缩力。

a. 总设计应考虑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配和荷载分配上保持平衡和合理,以减少不均匀荷载的出现。

b.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做好良好的压实和回弹测试,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

4. 混合料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料不良或混合不均匀,容易导致混凝土质量受损,从而产生裂缝。

a. 选择质量好的混合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的准确性。

b. 在浇筑前将混凝土反复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完全混合。

5. 浇筑施工不当浇筑施工时,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不当,地面的平坦度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a.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平整土地,清理好浇筑表面的杂物,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

b. 应合理选择振捣方式和频率,并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均匀。

c. 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覆盖保护,避免日光直射和热风吹拂,让混凝土缓慢干燥,避免裂缝的产生。

总之,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裂缝的产生,需要从混凝土配制、施工方式、环境条件等多方面考虑,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多为塑性变形引起的。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作用下会发生热胀冷缩,导致混凝土体收缩或膨胀,从而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张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

2. 干缩: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的原因,会发生干缩现象。

干缩引起的内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张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3.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自身的收缩也是引起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在排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不适当控制,就会引起裂缝。

4. 荷载作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受的荷载作用也会引起裂缝的产生。

当荷载作用下,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引起结构的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1. 混凝土配比设计:在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中,应控制好水灰比、骨料粒度、水化热等参数,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保湿,防止水分过早蒸发引起的干缩。

要注意施工中的温度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热胀冷缩。

3. 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构件的连续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接缝和拼接处,减小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荷载的作用,避免超载引起的裂缝。

4. 混凝土缝隙处理: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以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可以采用填缝材料填充裂缝,或者进行加固处理,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都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取决于混凝土本身所贮备的热能。

在绝热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为浇筑温度与水泥水化热温度总和。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温差,并且混凝土四周并不能充分散热,所以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周围环境之间便会发生热能交换。

混凝土模板、外界环境和养护条件等因素都会不断改变混凝土内部所贮备的热能,并促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实际上是入模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升温和混凝土浇筑后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温度应力是由于温差引起温度变形而造成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

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并且有较长的延续时间。

因此,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蒸发引起混凝土收缩。

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再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

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

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土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

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

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此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

混凝土降温阶段,由于逐渐降温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与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

这两种收缩由于受到基底或结构本身的约束,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与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2、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与减少剂。

3、采用综合措施,控制混凝土初始温度如在混凝土体内埋设冷却水管与风管、表面洒水冷却、表面保温材料保护。

主要是针对后期而言,对早期因热原因引起的裂缝是无助的。

比如表面保温材料保护可以减少内外温差,但不可避免的招致混凝土体内温度T1很高,从受约束而导致贯穿裂缝的角度看,是一个潜在恶化裂缝的条件。

因为体内热量迟早是要散发掉的。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针对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现象,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原因的裂缝,提出相应的处理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1、裂缝的原因分析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2、温度应力的分析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

这个阶段有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②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

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③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①自生能力: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例如,混凝土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的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②约束能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一起的应力,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上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想要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措施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裂缝成因:
1. 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形成显著的内部温升,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冷却时又收缩,这种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形成裂缝。

控制措施:
- 使用低热水泥或掺合料降低水化热。

- 分层分块浇筑,并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缝和收缩缝。

- 采用内部冷却水管系统进行循环降温。

- 加强养护,尤其是初期保湿保温。

2. 收缩:包括塑性收缩、自干燥收缩等,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或丧失过早会导致体积收缩。

控制措施:
-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适宜的用水量和减水剂用量。

- 加强养护,确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水分充足。

- 施工时避免表面积过大暴露在空气中,可采用覆盖、喷雾等方式保持湿度。

3. 荷载作用:长期受力状态下,特别是在早期强度还未充分发展时承受过大的外部荷载也会导致裂缝。

控制措施:
-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确保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再加载。

- 结构设计时考虑预应力技术,以抵消部分收缩应力和荷载应力。

4.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模板拆除不当、振捣不密实、约束条件不合理等因素也可能造成裂缝。

控制措施:
- 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合理选择模板材料并掌握拆模时机。

- 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消除内部气泡和孔隙。

- 对混凝土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包括原材料检验、拌合物性能检测等。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发生,从而保障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原材料问题混凝土质量的差异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鼓等问题,这会在使用过程中引发裂缝。

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气孔和流动性差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从而加剧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

当混凝土中的收缩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匹配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过大,从而引发裂缝。

3. 设计缺陷如果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设计缺陷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裂缝。

4.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荷载的作用,比如温度荷载、湿度荷载、机械荷载等,这些荷载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5. 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不当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空鼓和裂缝。

以上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些主要原因,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选材在混凝土的选材过程中,应该选择质量好、掺合比适宜的原材料。

并且要求混凝土的含水量和流动性要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鼓和气孔,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设计优化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性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从而在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减少裂缝的产生。

4. 预留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而引发的裂缝。

5. 养护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1.收缩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

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

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

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1.设计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结构的整体美观,还可能对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 混凝土龄期: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变化,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 施工操作不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操作不当,如浇注方式不合理、振捣不均匀等,会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出现裂缝。

4. 强度不均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如果强度不均匀,就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1.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情况,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2. 合理控制混凝土龄期: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龄期,避免初凝和终凝的过程对结构产生过大的应力。

3. 规范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合理,并通过合适的振捣设备进行均匀振捣,避免出现浇筑质量不均匀引起的裂缝问题。

4. 提高混凝土强度均匀性: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材料比例,并确保混凝土的搅拌均匀,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均匀性。

【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前言: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混凝土往往会出现裂缝的问题,从而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收缩或膨胀,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龄期: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不一致,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影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伴随收缩。

如果控制不当,温度差异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使混凝土发生裂缝。

3. 荷载影响:外部荷载对混凝土的作用也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原因。

如果荷载过大或者不均匀分布,会导致混凝土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使混凝土发生裂缝。

4. 设计施工影响:设计和施工不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模板和支撑系统不稳定、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

1. 减少温度差异:可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采取隔热措施,避免温度差异过大。

2. 控制混凝土收缩:可以通过调整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水灰比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3. 合理设计荷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估计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遵循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4. 优化设计施工: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避免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不合理。

5. 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从温度、收缩、荷载和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加强质量管理和施工规范的执行,也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各种外力和内部因素作用的
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温度变化
混凝土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

如果混凝土早期膨胀
过快,后来突然收缩,就可能产生裂缝。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而产
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减缩剂,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2. 沉降
混凝土的沉降常常导致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从浇注到完全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内混凝土会不断地进行沉降和变形,而这个过程中土壤或基础可能承受不住混凝
土的重量,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增粘剂,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减少沉降。

3. 加载
混凝土承受的载荷过大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当混凝土受到过载而形成应力过大时,就会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合理规划混凝土的厚度和稳定度,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4. 不均匀收缩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其不同区域的收缩量不同,从而产生应力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
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化学剂。

5. 板与柱之间的连接
不充分的预制混凝土连接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板与柱之间连接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增强连接强度,保持连接部分
完整。

总之,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出去,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内外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和化学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水分蒸发较快,收缩变形更为显著。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引发裂缝。

(三)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阶段,混凝土表面温度会迅速变化。

而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相对缓慢,这种温差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裂缝。

(四)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会受到地基、模板、相邻结构等的约束。

当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产生变形时,由于受到约束而无法自由伸展,从而产生约束应力。

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五)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当操作也可能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

搅拌不均匀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浇筑顺序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薄弱环节;振捣不密实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养护不到位会使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过快,增加收缩变形。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结构的美观性,还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收缩率大于钢筋的收缩率,容易产生裂缝。

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会膨胀,而在温度下降时,混凝土会收缩,造成内部应力的不平衡,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2.干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脱水,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干缩现象。

如果干缩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补水保养,混凝土内部的内应力会逐渐积累,最终形成裂缝。

3.不均匀收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尺寸大、体积大,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尤其是在混凝土中使用了粗骨料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收缩,从而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

4.基础沉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基础遇到沉降时,由于结构自重的影响,会造成结构内部的应力不平衡,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

5.外部荷载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

6.质量缺陷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如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 设计合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小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域,在梁、柱、墙等结构部位设置适当的伸缩缝,以及加入预应力钢筋等措施,来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在混凝土中适量添加膨胀剂、缓凝剂等措施,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4. 加强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加强养护措施,及时进行混凝土的湿润养护,保证混凝土充分的龄期,减小干缩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砼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砼内部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与砼表面温度存在着温差,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防止砼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砼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因水泥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而在升温阶段砼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第二阶段是砼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后,砼因表面散热(或缩水)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温降差,造成裂缝。

砼内部因水化热而温度增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砼浇筑后第三天。

这些裂缝大致可分为两种: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但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弹性模量很小,由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是过了数日,混凝土逐渐降温,这时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引起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应会产生贯穿裂缝。

从影响结构安全的角度讲表面裂缝的危害性较小,而贯穿裂缝则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应采取措施避免表面裂缝,并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开展。

裂缝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进一步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质各向异性较大,且混凝土由各种非均质材料组成,它的破坏很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是涉及材料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的展开。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根据大体积砼因水化热升温和降温阶段砼内部的应力变化,表面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及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温差和收缩越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如桥梁、大型建筑、水电站等。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自重大,材料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因此,正确的裂缝控制对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裂缝形成的原因1. 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当收缩约束受阻时,就会出现温度变形。

此外,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伸缩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2. 负荷变形负荷变形是指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发生变形,如弯曲、扭转、剪切等。

当负荷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3.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

这种收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4. 不均匀收缩不均匀收缩是指混凝土不同部位发生收缩的程度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应力,进而引起裂缝。

5. 震动和震动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振动或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动态变形,引起内部应力增大,从而产生裂缝。

二、裂缝控制方法1. 设计和施工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控制裂缝产生的首要措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合理的受力分析和结构布置,减少混凝土体积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如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等。

2. 增加混凝土延性延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发生可逆变形的能力。

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可以通过增加掺合料、添加增塑剂等方式来实现。

延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可以通过选用低热水泥、混凝土铺装还未减少温度变形。

同时,在混凝土铺装过程中,辅以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措施,减少温度梯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

4. 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使用适量的细骨料和粗骨料、使用聚丙烯纤维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1、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会使水泥因水化作用而膨胀,使应变超出混凝土的抗应变能力,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2、混凝土水浆过稺:混凝土水浆过稺易产生施工裂缝,容易损坏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导致无法抵抗外部力作用而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
1、合理制定施工方案:采用技术方案时,应该合理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选择合适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浇筑温度。

2、采用温度控制技术:采用低温施工技术,利用混凝土的低温拌和状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波动。

3、采取抗裂措施:在混凝土施工前,可以加入抗裂剂,减少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的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类似这种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这种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质量。

标签: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1.1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大体积砼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大体积砼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使砼内部的温度升高。

当砼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

当砼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该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这是大体积砼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1.2约束条件大体积钢筋砼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早期温度上升时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形成压应力。

由于砼的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弛度大,使砼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因而压应力较小。

但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砼的抗拉强度,砼就会出现垂直裂缝。

1.3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砼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砼的开裂有重大影响。

砼内部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砼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

外界温度越高,砼的浇筑温度也越高。

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外层砼与砼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大体积砼出现裂缝。

因此控制砼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一环。

1.4砼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80%要被蒸发。

砼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砼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就会产生收缩应力而出现裂缝。

2、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2.1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探讨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践, 重点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并从原材料、施工和养护三个方面阐述了防治砼裂缝的一般方法。

1 裂缝产生原因砼产生裂缝, 主要是因为非受力变形引起的, 分为混凝土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和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本文重点讨论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

1.1 混凝土产生温差的主要情形(1) 浇筑初期, 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大量水化热难以散发, 导致其内部温度迅速上升, 但其表面温度还是环境温度, 由此产生内外温差。

当这种温差在混凝土初凝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时, 就会形成裂缝。

(2) 拆模前后, 混凝土表面温度很快降低, 这种温度陡降也会产生裂缝。

(3) 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后, 热量逐渐散发, 达到最低温度或使用温度时, 也会形成温差, 产生裂缝。

1.2 施工中造成裂缝的原因(1) 原材料方面: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水泥存放时间长、因受潮产生凝结、非正常膨胀、水化热过高;粗细骨料级配不良、含泥量大、骨料表面含碱;掺合料比例过大、细度未达标;外加剂掺量选择不当、与水泥或掺合料的相容性不好;水泥用量和用水量过大、砂率和水灰比选择不当。

(2) 施工控制方面:原材料、外掺合料、外加剂称量不准;搅拌时间过长或不足、振捣或插入不当、拌合物不均匀、任意加水;运输停置时间长;连续浇筑时间过长、浇筑顺序不当、入模速度过快、摊铺分层过厚, 振捣不及时、过振或漏振、施工缝处理不当;养护不到位、未及时覆盖保湿或保温、早期失水补充不及时等。

(3) 设计方面:存在结构断面突变、钢筋配置过少或过多、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荷载收缩等因素。

2 大体积砼裂缝的主要防治措施大体积砼裂缝的防治主要应从原材料、施工、设计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2.1 原材料方面2.1.1 合理选择水泥水化热是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的主要原因, 为减小温差, 就应该选择早期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大体积混凝土简述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混凝土浇注量大于100平方米;长、宽、高任意一边不小于1米。

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概念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普遍。

在全国调查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底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20%左右,地下室的外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80%左右。

所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建筑工程长期困扰的一个技术难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

不同的规范中有关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虽不完全一致,但基本相同。

如在正常的空气环境中裂缝允许宽度为0.3~0.4mm;在轻微腐蚀介质中,裂缝允许宽度为0.2~0.3mm;在严重腐蚀介质中,裂缝允许宽度为0.1~0.2mm。

但对建筑物的抗裂缝要求过严,必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科学的要求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种:一是结构型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

二是材料型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

4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4.1 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

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 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4.2 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形成过程与混凝土的泌水有关。

泌水是指混凝土浇筑捣实后尚未凝结硬化之前,从外表看在混凝土的浇筑面上山现一层清水或者从模扳缝中渗出部分水的一种现象。

这是因为水在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中密度最小。

当混凝土成型后的静止过程中,部分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向下沉积,而水则只能向上浮动,一部分水泌出到混凝土的外表面,称为外泌水。

另一部分被截留在钢筋及粗骨料的下面形成水囊,水分蒸发后产生孔隙及界面裂缝,从而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界面强度,致使混凝土的抗冻、抗渗和抗腐蚀能力减弱,抗压抗折强度降低,这部分水称为内泌水。

只有当水泥水化产生的胶结强度足以阻止固体颗粒相对运动或者各种固体颗粒经过迁移已达到紧密堆积状态时,沉积相对停止,泌水才告结束。

泌水使混凝土的体积缩小,促成了混凝土塑性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防水性能下降、钢筋容易锈蚀等不良后果,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关于这一点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常发生在混凝土板或比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750px,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

从外观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稍有规则的斜纹状或反映出混凝土布筋情况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形状,深度一般3~250px。

它与塑性沉降裂缝相比,贯穿整个混凝土板的裂缝是极少的,而且塑性收缩裂缝通常延伸不到混凝土板的边缘。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4.3 沉陷裂缝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

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

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

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

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

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4.4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

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

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

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5 裂缝的防治措施5.1 设计措施1.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极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 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3. 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4. 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5. 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

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5.2 施工措施1. 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 选择适当外加剂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外加剂,如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外加剂中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

3. 选择优化配合比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并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以降低混凝土温升,从而可以降低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

4. 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

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打磨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5.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在春秋季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既是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爆晒。

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预可先放入地下蓄水池中降温。

6. 加适当预埋件在混凝土易裂缝部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片,直接测试拉应力,以便更直接控制混凝土(调节保温保湿养护条件,保证温度梯度),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裂缝。

在基础面筋上加设铁丝网或小直径钢筋网,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抗裂性(中间温度筋可去掉)。

如3.0m厚承台设计时,在承台中间设置了垫20@2肋水平抗缩钢筋网片。

采用“水平分层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间隙时间7d以上,分层厚度各1.5m,抗缩钢筋网设置在下层1.5m的上表面。

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

7. 改进施工技术施工时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

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梯度,这是裂缝产生的一个主要环节。

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消除初期裂缝,并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8. 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回填土--土是混凝土最好的养护材料之一。

目前这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的最有效方法,对预防裂缝是非常有益的。

如采用蓄水法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可通入冷却循环水,以便加快承台内部热量的散发。

如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