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六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
”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意念直观3.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4.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教育B.教学C.综合实践活动D.团队活动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后辅导D.练习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9.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2.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3.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D.全面育人E.教授知识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E.道德力量5.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A.课堂教学B.课程计划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教科书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德育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三种形式。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1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测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2.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社区教育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学校和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任何组织和个人都D.未成年人家长5.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育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A.正例和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7.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什么原则?()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8.教师资格证书在()范围内有效。
A.全国B.省、自治区或直辖市C.所辖区D.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9.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10.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有一种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用来判断学生和常模相比时所处水平的测验被称为()A.教师自编测验B.目标参照性测验C.标准化成就测验D.定向反应性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C [分析]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010年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0年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名词解释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正确答案:A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正确答案:C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3.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
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
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正确答案:C解析:教学互动方式的多向性有利于发扬民主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消极强化的实例是( )。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正确答案:D解析: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臆;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
5.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确答案: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正确答案:A解析: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康德论教育》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B.桑代克C.苛勒D.我国心理学家4.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B.白日梦C.自动化的D.睡眠5.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A.七B.八C.九D.十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原则。
A.“双赢”协作B.和平共处C.民主合作D.领导带头9.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A.水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10.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为()A.甲子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属于操作条件作用范型的有()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无强化D.顿悟3.舒茨提出的人际行为倾向中,包括以下几种()A.期待他人的公正B.主动与他人交往C.对人宽容D.主动表示友好E.期待他人支配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C.违反相关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5.知觉的恒常性包括()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注意事项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和《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3.本试卷客观题部分共80道题,每小题0.75分,计60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作答时请用28铅笔在《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4.本试卷主观题部分共三道大题,计40分。
作答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教育综合知识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的非指定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卷和答题卡出考场。
6.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题(80题,60分。
每小题0.75分)1.首次把“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见于( )。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 )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3.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 )。
A.历史继承性B.选择性C.相互制约性D.协调性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B.洛克C.高尔顿D.华生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区”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 )表现出来的。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答案六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题答案六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中公专家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2.B[中公专家解析]略。
3.A[中公专家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包含着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4.C[中公专家解析]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5.B[中公专家解析]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咨询者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学习创造适当的条件,包括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
6.A[中公专家解析]略。
7.A[中公专家解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8.C[中公专家解析]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又包括计划策略、监测策略和调节策略。
9.A[中公专家解析]略。
10.C[中公专家解析]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国定制,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只有一种版本,就是统编教材。
二、多项选择题1.AB[中公专家解析]略。
2.BCE[中公专家解析]压力应对策略有减轻不适感和处理困扰。
处理困扰指直接改变压力来源。
减轻不适感是调节自己,消解不良反应。
最新精品2 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9)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2.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4.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C.追究其他法律责任D.罚金或拘役5.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A.是积极的B.是消极的C.具有二重性D.是不确定的6.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8.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A.心理教育B.心理评估C.心理测验D.心理辅导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10.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破坏性行动,这是()A.从众现象B.社会干扰现象C.去个体化现象D.群体极化现象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以下属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B.实验与认知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教育与学校心理学E.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A.福禄倍尔B.卢梭C.凯兴斯泰纳D.涂尔干E.裴斯泰洛齐3.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A.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B.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C.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D.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4.以下属于退行的有()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B.考试不及格就在老师面前哭闹撒娇C.因不满弟妹的出生而尿床D.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不可爱E.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个英俊的小伙5.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B.激动性C.暂时性D.表浅性E.外显性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2010年河南特岗《教育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答案:√ 32.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 答案:√ 3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 ) 答案:× 34.为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 ) 答案:√ 35.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 ) 答案:√ 36.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 答案:√ 37.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 ) 答案:√ 38.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 答案:√ 39.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 ( ) 答案:× 40.2007 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 答案:√ 三、案例分析题 41.某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最后一 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 有救了!” 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答题要点】 (1)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3)在小黑板上公布学生的成绩,这一做法欠考虑。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2010 年河南特岗《教育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大题:单选题 1.( )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 C.君主立宪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3.“三农”是指( )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D.农业发展、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答案:C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 )原则。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导向性 答案:B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
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教学是( D)。
A. 学生学的活动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C. 教师教的活动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2. ( C)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
A. 巴甫洛夫B. 桑代克C. 冯特D. 詹姆斯★★★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 涂尔干B. 卢梭C. 赞科夫D. 福禄贝尔4.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B )。
A. 《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大教育论》D. 《教育心理学》5.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C )。
A. 教育的方向B. 教育为谁服务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 教育怎样培养人★★★6.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A. 热爱学生B. 为人师表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 团结互助7.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
A. 课程类型B. 教学计划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
A. 共同的奋斗目标B. 班主任的要求C.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 共同的活动9. (A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柏拉图的回忆说带有遗传决定论的色彩,华生主张行为主义,洛克提出教育决定论。
)A. 柏拉图B. 华生C. 洛克D. 孔子★★★10. 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D)。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凯洛夫D. 夸美纽斯11.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12.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D)。
A. 基本部分B. 基本内容C. 基本途径D. 基本阶段13. 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B )。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测试模拟题(初中语文十)部分试题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大题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文教学方法设计要遵循多样性原则、、、等原则。
2.讲授法又称为评点法、串讲法、讲述法、、讲演法、阅读法。
是教师通过,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
这是我国古代的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3.板书图示的主要内容有文章结构提纲、、、写作方法提纲、景物描写提纲、知识讲解提纲、训练要求提纲。
4.语调有四种类型:、上扬调、下降调、。
第二部分语文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写在题干后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酒肆两讫巍然屹立B.证券倦怠箴言缄默不言C.炽热旗帜嗔怪瞋目而视D.竭诚碑碣慑服蹑手蹑脚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鞭苔虎视耽耽媲美推本朔源B.霰雪削足适履罪愆持才傲物C.弹劾插科打浑斫伤街头巷隅D.拖沓歃血为盟诤友觥筹交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B.李白和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真有天壤之别C.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破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D.战地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对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是汉语,就和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判断题9. 案例分析10. 论述题11. 作文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理论体系中哪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A解析: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丌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C.君主立宪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三农是指( )。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C.农业、农村、农民D.农业发展、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正确答案:C解析: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 )A.启发性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导向性正确答案:B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说的意思是钥匙和锁是一一对应的,正如每个学生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缺点,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匀加速正确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2010年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0年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名词解释 5. 填空题7. 简答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德育是( )的总称。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C.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D.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答案:D解析: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正确答案:D解析:杰罗姆·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初期,积极参加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3.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正确答案:A解析:心理学家安德森在1976年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4.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正确答案:A解析:及时复习指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尽早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印象。
5.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教学D.现场教学正确答案:C解析: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所谓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正确答案: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7.以下几种活动中,属于教学过程的活动的是( )。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 杜威B. 巴甫洛夫C. 华生D. 斯金纳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保罗·朗格朗B. 罗杰斯C. 索尔蒂斯D. 布鲁纳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 问答法B. 发现法C. 讲授法D. 雄辩术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A. 人本主义B. 行为主义C. 建构主义D. 新行为主义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练习B. 学习C. 强化D. 巩固6.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A. 上课B. 教学C. 工作D. 交往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
A. 常模参照性B. 标准参照性C. 总结性D. 发展性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 探讨因果关系C. 严格控制自变量D. 简便易行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
A. 构造主义B. 认知主义C. 行为主义D. 实用主义10. (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凯洛夫D. 布鲁纳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生物进化论12.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 观察力B. 想象力C. 思维力D. 创造力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巩固性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4. (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汇总txt__1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测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终身教育B. 普通教育C. 职业教育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B. 视敏度C. 视野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B. 标准参照测验C. 目标参照测验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B. 卢梭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措施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B. 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D.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VIP专享】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B )。以狗的唾液做实验研究狗的进食行为
A. 杜威
C. 总结性 D. 发展性 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C)。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 探讨因果关系 C. 严格控制自变量 D. 简便易行 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C )心理学。 A. 构造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实用主义 10. (D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凯洛夫 D. 布鲁纳 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12.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 A. 观察力 B. 想象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 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B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 (C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D. 布鲁纳 当代认知学派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A )。讲授法
D. 雄辩术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C)。
2010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考试模拟题答案
201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教育理论综合三十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解析]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2.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3.B [解析]观察法是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某些问题或事实材料,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做初步分析并提出假设,然后有计划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予以验证。
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4.D [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5.A [解析]略。
6.A [解析]接受学习在发现学习之后,规则的发现学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小学阶段,规则的发现学习是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
7.B [解析]略。
8.B [解析]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
这些阶段是:(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阶段(9~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9.A [解析]略。
10.B [解析]一名教师是否具有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二、多项选择题1.BC [解析]略。
2.BCD [解析]《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法律规范。
3.ABC [解析]德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导读:本文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色调感B.曲调感C.节奏感D.观察力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A.讨论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实验法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5.教育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6.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7.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9.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10.“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13.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1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
拟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中的。
A.陈述性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感觉记忆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C.教育局令
D.学校令
3.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享用性功能
B.教育性功能
C.发展性功能
D.生存性功能
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5.咨询者通过为学习者创造适当的学习条件,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是咨询方法中的()
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游戏和艺术活动的方法
6.根据《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7.在()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8.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
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9.()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C.师范类学生
D.在职教师
10.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的是()
A.审定制
B.自由制
C.国定制
D.合作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属于压力应对策略中的处理困扰。
A.放松
B.商讨
C.妥协
D.使用药物
E.攻击
3.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
A.目标
B.主题
C.情景
D.任务
E.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