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18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18.*杨修之死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汉字注音。
庖()丞()讫()肋()谮()禀()麾()2.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2019年9月5日《人民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19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2019年2月28日《今晚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偏不倚面对着面。
(2019年4月5日《羊城晚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4.请用四字成语补写下列歇后语。
①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②徐庶入曹营--()③林黛玉的性子--()④梁山伯看到祝英台--()二、课内阅读①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新人教
18 杨修之死1.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正chén yín()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2)操因疑修zèn hài()曹丕,愈恶之。
(3)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duì dá rú liú()。
(4)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把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嘲笑:心中yóu yù bù jué()。
2.对以下加点的词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人皆不晓.其意晓:知晓,明白B.植然.其言然:以为……是对的C.数.犯曹操之忌数:计算D.但.曹有问但:只要3.翻译以下句子。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杨修身为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局势下,公布散布消极言论,而且不顾客观阻碍,吩咐军士整理行装,预备归程,这是他不识时务、恃才放旷、目无纪律的典型表现。
B.杨修利用曹操写字不合标准的机遇把曹操“一合酥”给分吃了,玩笑开到了主帅头上,这是他目中无主、肆无顾忌的表现。
C.曹操为了选择既有伶俐才干,又有杀伐定夺能力的继承人,不吝以门吏的性命对亲骨血作试探,这是他奸猾狡诈、阴险残忍的表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18课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填空《杨修之死》节选自,作者,小说家。
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了时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犹豫不决有感于怀肺腑褒贬荒乱塞北岂敢庖官斑师(1)改为(2)改为。
3.辨析近义词,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适庖官(送呈进)鸡汤。
(2)操(跑跃站立)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3)操欲(试知验)曹丕、曹植之才干。
(4)忽一彪军(跑飞撞)至面前,大叫……4.试以下面一件事为例,说说曹操和杨修两人的性格。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问其故。
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5.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2)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
二、课内重点阅读6.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
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惇。
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2021-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庖官()(2)食讫()(3)佯惊()(4)伺查()(5)谮害()(6)诈败()(7)麾军()(8)绰刀()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适庖官进鸡汤()(2)数犯曹操之忌()(3)人皆不晓其意()(4)丕如其意()(5)植然其言()(6)但曹有问()3.翻译下列语句。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
质曰:“无忧也。
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马超已退。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杨修之死》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
(1)恃.才放旷( ) ________(2)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 ________(3)佯.惊问( ) ________(4)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 ________(5)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 ________(6)魏延诈.败而走( ) ________(7)径.来告操( ) ________(8)延弃弓绰.刀( ) ________2.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1)操跃起拔剑斩之( )(2)操闻而愈恶之( )(3)曹丕知之( )(4)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3)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4)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分析曹操的性格。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6.(玉林、防城港中考)下面关于四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诗句“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描绘的是曾经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
B.“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这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颂“单骑救主”后又“大闹长坂桥”的赵子龙的诗句。
C.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幼为僧的玄奘领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送别时,太宗捻土入酒,叮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7.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
某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杨修之死》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
(1)恃.才放旷( ) ________(2)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 ________(3)佯.惊问( ) ________(4)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 ________(5)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 ________(6)魏延诈.败而走( ) ________(7)径.来告操( ) ________(8)延弃弓绰.刀( ) ________2.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1)操跃起拔剑斩之( )(2)操闻而愈恶之( )(3)曹丕知之( )(4)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3)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4)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4.文中讲了几件事?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并说说杨修的应对表现以及从中体现的性格。
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分析曹操的性格。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6.(玉林、防城港中考)下面关于四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诗句“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描绘的是曾经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
B.“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这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颂“单骑救主”后又“大闹长坂桥”的赵子龙的诗句。
C.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幼为僧的玄奘领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送别时,太宗捻土入酒,叮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D.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过生日,与众女儿聚会大观园,吃酒,行令,划拳,好不热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18.*杨修之死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汉字注音。
庖()丞()讫()肋()谮()禀()麾()2.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2018年9月5日《人民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19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2018年2月28日《今晚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偏不倚面对着面。
(2018年4月5日《羊城晚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4.请用四字成语补写下列歇后语。
①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②徐庶入曹营--()③林黛玉的性子--()④梁山伯看到祝英台--()二、课内阅读①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杨修之死》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
(1)恃.才放旷( ) ________(2)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 ________(3)佯.惊问( ) ________(4)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 ________(5)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 ________(6)魏延诈.败而走( ) ________(7)径.来告操( ) ________(8)延弃弓绰.刀( ) ________2.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1)操跃起拔剑斩之( )(2)操闻而愈恶之( )(3)曹丕知之( )(4)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3)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4)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4.文中讲了几件事?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并说说杨修的应对表现以及从中体现的性格。
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分析曹操的性格。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6.(玉林、防城港中考)下面关于四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诗句“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描绘的是曾经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
B.“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这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颂“单骑救主”后又“大闹长坂桥”的赵子龙的诗句。
C.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幼为僧的玄奘领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送别时,太宗捻土入酒,叮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D.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过生日,与众女儿聚会大观园,吃酒,行令,划拳,好不热闹。
【配套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杨修之死(测)(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教晦旁骛断章取义重蹈覆辙B.发窘抽噎前仆后继黎明百姓C.隔膜惘然刻骨铭心恼羞成恕D.谮害戳破恃才放旷豁然贯通2.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挫折时有,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
”A.只有鼓励方向安慰 B.只要安慰鼓励方向C.只要方向鼓励安慰 D.只有鼓励安慰方向3.文学常识填空。
(6分)(1)把下面A、B处略去的人物姓名或绰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①齐天孙大圣,混世 A ,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
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
齐斗勇,咬牙锉齿气昂昂。
(选自《西游记》)②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
我曾经面对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 B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选自《简·爱》)A: B:(2)请任选一张图,回答问题。
(4分)图一图二我选图( )①该图所描绘的故事是:,故事的主人公是:。
(2分)②请概括这位故事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
(2分)结果:二,阅读《半碟冷菠菜》,完成后面小题。
(18分)①我注意到那个刚刚走进餐厅的一脸病容的老妇人。
她好像刚从另外一个世界走进来,一脸的彷徨无助。
②原本就因为人手不足忙得有些心浮气躁的女孩,走过来问她要点些什么,她茫然地望着女孩说:“简单就好。
我吃点青菜。
”女孩耐着性子机械般地说了几种菜,她点了菠菜。
然后两人又讨论了许久,老妇人又点了一碗四神汤,女孩松了口气,转身向厨房念了两声,快速奔向别的桌子。
③这个城市越来越容不下节奏太慢的老人了,尤其是在那些有年轻人当服务生的地方,比如快餐店或是超市。
【拔高教育】K12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杨修之死》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麾.军(huī) 大簏.(lù) 鸡肋.(lè) 夏侯惇.(chún)B.邺.城(yè) 食讫.(qì) 佯.装(yáng) 偃.旗息鼓(yàn)C.庖.官(páo) 斩.杀(zhǎn) 肺腑.(fǔ) 拈.弓搭箭(niān)D.谮.害(zèn) 主簿.(báo) 绰.刀(chāo) 伺.机而动(sì)2.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②欲要进.兵/适庖官进.鸡汤③故.先收拾行装/操问其故.④欲立.植为世子/立.斩之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C.①②③相同,④不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喝刀斧手推出斩之.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B.以.今夜号令以.大簏载绢入C.急回帐召惇问其.故人皆不晓其.意D.操方.麾军回战马超方.忆杨修之言4.品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点的词。
①适.庖官进鸡汤()②数.犯曹操之忌()③丕如.其言()④植然.其言()⑤但.操有问()⑥人皆不晓.其意()(2)下列加点字都是用来刻画曹操形象的,请说说这些词语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①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②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认为原因在于杨修自己,有人认为原因在于曹操,请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写一段墓志铭。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杨修之死(练)(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品味经典第18课杨修之死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襁褓.(bǎo)喧嚷.(rǎnɡ)成吉思汗.(hàn)B.禁锢.(ɡù)栖.息(qī)丝缕.(lǚ)稍逊风骚.(shāo)C.沉吟.(yín)喑.哑(yīn)莽莽.(mǎnɡ)箪.食壶浆(dān)D.狡黠.(xiá)蓑.衣(s uō)憧.憬(chóng)亲贤远佞.(nìng)2、文中谈到了汉字的谐音,谐音指的是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的词。
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
下列歇后语,属于利用汉字谐音的一项是(2分)A. 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B.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C. 孔夫子的背包——书呆子D. 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3分)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②“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
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新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18《杨修之死》
课前预习
1、读得准:给加点得字注音。
庖官鸡肋主簿恃才放旷分食讫佯惊大簏谮害麾军绰刀
2、写得准:
tún()兵páo()官bǐng()请主bù()yuán()门zèn()害huò()乱huī()军
3、解得准:重、难点实词解释
帐:班师:号令:
恃才放旷:讫:
佯:径:伺:谮:
诈:麾:绰:
4、课前预习
本文节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名,字,号。
(时代)(文学定位)家。
课堂精读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18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1下列句子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欲要进兵,又被马超距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忧豫不决。
B.半晌而起,洋惊问:“何人杀吾近恃?”C.曹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要修谈论,终夜不息。
D.明日用大麓装娟,再入以惑之。
2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欲要进.兵( )适庖官进.鸡汤( )(2)故.先收拾行装( )操问其故.( )(3)欲立.植为世子( )立.斩之( )3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4翻译下列语句。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5填空。
(1)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小说,描写了________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当时曹军八十万死伤大半,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____________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
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
质曰:“无忧也。
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九年级语文上册 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杨修之死达标训练1.《杨修之死》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小说家。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分析曹操的性格。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1.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同意哪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
(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
(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曹操该不该杀杨修?你对杨修被杀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探究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杨修之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18 杨修之死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麾.军(huī)高阜.(fù)谮.害(zèn)鸡肋.(lēi)B.绰.刀(chāo)大簏.(lù)禀.请(bǐn)伺.察(sì)C.诈.败(zhà)食讫.(qì)惑.乱(huò)恃.才放旷(sì)D.庖.官(páo)径.自(jìnɡ )佯.惊(yáng)夏侯惇.(d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主薄辕门造言昼寝B.班师号令厚葬犹豫不绝C.寝帐沉吟对答如流终夜不息D.屯兵纪讳不晓其意不置褒贬3.《杨修之死》节选自,作者是,名,号, (朝代)小说家。
4.下列关于杨修的死因,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杨修多次看穿曹操的心思,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B.曹操嫉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C.杨修卖弄聪明,违犯了军纪,所以被杀。
D.杨修插手曹氏兄弟的继位之争,又多次以谎言欺骗曹操,所以被杀。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B.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C.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D.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
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6.(2015·湖南衡阳逸夫中学期中)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旁逸斜出再接再励纵横绝荡揠苗助长B.恹恹欲睡战战兢兢惴惴不安坦荡如砥C.温文而雅无边无垠截然不同浮想连翩D.不屑置辨潜滋暗长暝思苦想光彩熠熠7.(2015·山东临沭曹庄镇中心中学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杨修之死1下列句子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欲要进兵,又被马超距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忧豫不决。
B.半晌而起,洋惊问:“何人杀吾近恃?”C.曹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要修谈论,终夜不息。
D.明日用大麓装娟,再入以惑之。
2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欲要进.兵( )适庖官进.鸡汤( )(2)故.先收拾行装( )操问其故.( )(3)欲立.植为世子( )立.斩之( )3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4翻译下列语句。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5填空。
(1)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小说,描写了________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当时曹军八十万死伤大半,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____________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
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
质曰:“无忧也。
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死年三十四岁。
6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三件事。
7选文中三件事情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8你能从积极的角度为杨修想出一条避免杀身之祸的计策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9文中的“玄德”指的是________,“关、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人,文中曹操所说的画横线的话中隐含一则成语,即______________。
10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11其实曹操对天下英雄心中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12本段可谓是曹操与玄德的一次没有兵刃的交锋,在这次交锋中,孰胜孰负?说说你的看法。
1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德和杨修二人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二、表达交流1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08安徽芜湖中考)走进名著。
(1)《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A项“距”应改为“拒”,“忧”应改为“犹”;B项“洋”应改为“佯”,“恃”应改为“侍”;C项“要”应改为“邀”;D项“麓”应改为“簏”,“娟”应改为“绢”。
答案:C2参考答案:(1)使……进进献(2)所以缘故(3)古代任命皇帝继承人立刻3解析:从人物性格角度来分析。
参考答案:写出杨修恃才放旷,说话不慎易招祸。
4参考答案:(1)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2)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5答案:(1)长篇章回体三国罗贯中元末明初(2)赤壁之战华容道6解析:整体感知文段,找出三件事,然后找出三件事的共同处即可。
参考答案:杨修介入到曹植与曹丕的继承权斗争中去了(或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
7解析:由曹操对三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可以归纳出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以曹操厌恶杨修的情绪逐步升级为顺序。
8解析:言之成理、可具体实施即可。
答案:略9答案:刘备关羽张飞望梅止渴10解析:由曹操对刘备谈论英雄的话题可以看出曹操的用意和性格。
参考答案:不是,只是为了试探刘备。
表现曹操的老奸巨滑。
11解析:答出了上一题,这一题的第一问便迎刃而解。
对第二问,要结合刘备的胸怀大志和文中对他的心理描写来分析。
参考答案: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
不是,刘备是故意装拙,骗过曹操,好让曹操不对他起疑心。
12解析:由“操遂不疑玄德”可知结果。
参考答案:刘备胜,曹操败了。
因为曹操被刘备制造的假象所迷惑,上当受骗了。
13解析:首先要清楚二人的不同性格,根据对这两人的了解,回答出原因。
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略14解析:仿写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是中考考查的趋势。
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作品来回答,并注意句式要和前面的句式统一。
答案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15参考答案:(1)杨志卖刀(杀泼皮牛二) 战平林冲夺取二龙山(杀邓龙)(2)胆大心细急功近利(专横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