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十九章四边形单元测试题Ⅱ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四边形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A )AB ∥CD ,AD=BC; (B )∠A=∠B ,∠C=∠D; (C )AB=CD ,AD=BC; (D )AB=AD ,CB=CD2.在□ABCD 中,∠A 的平分线交DC 于E ,若∠DEA=30°,则∠B =( )A.100°B.120°C.135°D.150°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B .菱形C .矩形D .正方形4.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2cm ,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A )8cm 和14cm (B )10cm 和14cm (C )18cm 和20cm (D )10cm 和34cm5中,AB=2,BC=3,∠B=60的面积为( ).(A )6 (B (C )(D )3 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 ,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A .24B .20C .10D .57.在矩形ABCD 中,AB=3,BC=4,则点A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为( ) A.512 B.2 C.25 D.513 8.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B ⊥,E 为垂足.如果125A = ∠,则BCE =∠( )A.55 B.35 C.25 D.3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9. 已知:平行四边形一边AB =12 cm,它的周长是60,则BC =______ cm,CD =______ cm.10.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度数之和为100°,则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为 .1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B=70°,则∠A=_______,∠B=_______,12.在□ABCD 中,AC ⊥BD ,相交于O ,AC=6,BD=8,则AB=________,BC= _________.13.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cm 2.14.如图,已知□ABCD 中,AB=4,BC=6,BC 边上的高AE=2,则DC 边上的高AF 的长是_____________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细心选一选(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图形中不可以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2、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3、数轴上有两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线段AB 的长度是( )A. a -bB. a+bC. │a -b │D. │a+b │4、已知线段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CA=3AB ,则线段CA 与线段CB 之比为( )A. 3︰4B. 2︰3C. 3︰5D. 1︰25、如图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EO ⊥AB ,则图中∠AOD 与∠AOC的关系是( )A. 对顶角B. 相等C. 互余D. 互补6、如图所示,点O 在直线PQ 上,OA 是QOB ∠的平分线,OC 是POB ∠的平分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OB ∠与POC ∠互余B. POC ∠与QOA ∠互余C. POC ∠与QOB ∠互补D. AOP ∠与AOB ∠互补7、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A. ∠1=∠3B. ∠2=∠3C. ∠4=∠5D. ∠2+∠4=180°*8、如图所示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有( )A. 145人B. 147人C. 149人D. 151人*9、一个四边形切掉一个角后变成( )A. 四边形B. 五边形C. 四边形或五边形D. 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 ②凡直角都相等. ③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它的补角小.④在直线、射线和线段中,直线最长. ⑤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⑥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一定相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仔细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其中共有________对对顶角.12、7150'︒=∠α,则它的余角等于________;β∠的补角是2183102'''︒,则β∠=_______.13、如图所示,已知CB =4,DB =7,D 是AC 的中点,则AC =_________ .14、如图所示,AC ⊥BC ,CD ⊥AB ,点A 到BC 边的距离是线段_____的长,点B 到CD 边的距离是线段_____的长,图中的直角有_____________,∠A 的余角有_______________,和∠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15、如图所示,直线AB 、EF 相交于点D ,∠ADC=90 º ,若∠1与∠2的度数之比为1:4,则∠CDF 、∠EDB 的度数分别是 .*16、如图所示,已知AB∥CD,EF交AB于M交CD于F,MN⊥EF于M,MN交CD于N,若∠BME=110•°,•则∠MND=_____.*17、如图所示,若直线a,b分别与直线c,d相交,且∠1+∠3=90°,∠2-∠3=90•°,•∠4=115°,则∠3=__________.18、图(1)(2)是根据某地近两年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情况绘制的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图表,可以判断这两年6月上旬气温比较稳定的年份是。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给出一列数:2,3,5,8,13,__,34,里应填()答案:21解析:这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所以缺失的数是21.2.某学校的教学楼从每层楼到它的上一层楼都要经过20级台阶,则小明从一楼到五楼要经过的台阶数是()答案:80解析:每层楼到上一层楼都要经过20级台阶,所以从一楼到五楼需要经过4层楼,即4×20=80级台阶。

3.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相比()答案:周长相等,面积相等解析:将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和原来一样,所以周长相等;同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底边和高不变,所以面积也相等。

4.如图所示的信息,以下结论正确的是()答案:八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人数为60,七年级学生人数为80,八年级学生人数为120,九年级学生人数为90.同时,根据图中男女比例,八年级男生人数为80,女生人数为40,所以八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5.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这幅图是由()组成的。

答案: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解析:图中有三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6.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体温有所不同,如图反映的是某天24小时内小明的体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从6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的体温在6时达到最低点,之后一直升高,但在12时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直到24时回到最低点。

7.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①,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②,再对折一次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打开这张纸后的形状应是()答案:正三角形解析:将正方形沿虚线对折两次后,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剪去一个角后,打开得到的形状是正三角形。

8.已知a、b是两个自然数,若a+b=10,则a×b的值最大为()答案:25解析:根据求最值的方法,当a和b的差距最小时,积最大。

初中数学 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初中数学 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

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A 、1﹕2﹕3﹕4B 、3﹕4﹕4﹕3C 、3﹕3﹕4﹕4D 、3﹕4﹕3﹕4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4,那么连接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 B 、4 C 、6 D 、83、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12,则下列各组数据中能分别作为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的是( )A 、6和10B 、8和14C 、10和16D 、10和40 4、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若菱形的周长是40,两邻边所夹的锐角为30°,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20 B 、30 C 、40 D 、506、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对角线AC 平分∠BAD ,∠B=60°,CD=2㎝,则此梯形的面积为( ) A 、33㎝2 B 、60㎝2 C 、36㎝2 D 、12㎝2图1 图2 图37、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分别作两腰的平行线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这个等腰三角形的( )A 、周长B 、周长的一半C 、腰长D 、腰长的两倍8、如图2,在菱形ABCD 中,B E ⊥AD,B F ⊥CD,点E 、F 是垂足,AE=ED ,则∠EBF 等于( )A 、75°B 、60°C 、50°D 、45° 9、如图3,在矩形ABCD 中,AD=30,AB=20,若点E 、F 三等分对角线AC ,则△ABE 的面积为( ) A 、60 B 、100 C 、150 D 、20010、如图4,正方形ABCD 中,∠DAF=25°,AF 交对角线BD于点E ,那么∠BEC 等于( )A 、45°B 、60°C 、70°D 、75° 图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1、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9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内角和是 ; 12、已知AD ∥BC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13、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14、菱形的周长为12㎝,较大的一个内角为120°,那么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15、如图5,矩形ABCD 的长为8㎝,宽为6㎝,O 是对称中心,则途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图5 图6 图716、已知等腰梯形的两底分别是10㎝和20㎝,腰长为89㎝,则此梯形的面积为 ; 17、如图6,在□ABCD 中,DB=DC ,∠C=70°,A E ⊥BD 于点E ,则∠DAE= ; 18、如图7,矩形ABCD 的周长为20㎝,两条对角线相较于点O ,过点O 作E F ⊥AC,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则△CDE 的周长为 ;19、如图8,在梯形ABCD 中,A B ∥CD ,中位线EF 与对角线AC 、BD 交于M 、N 两点,若EF=18㎝,MN=8㎝,则AB 的长为 ;三、解答题:(共43分)20、如图,D 是AB 上一点,CF ∥AB ,DF 交AC 于点E ,AE=EC ,求证: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

新版精选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完整版考核题(含参考答案)

新版精选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完整版考核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二章 图形的变换一、选择题1.下面四张扑克牌中,以牌的对角线交点为旋转中心,旋转 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的有( )A .B .C .D .答案:B2.如图,将四边形AEFG 变换到四边形ABCD ,其中E ,G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变换是相似变换B .对应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C .各对应角度数不变D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D3.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右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 )答案:C4.如图所示的图形由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通过旋转不可能得到的图形是( •)答案:CA B CD5.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答案:B6.一个多边形各边长为5,6,7,8,9,另一个相似图形和6对应的边长为9,则这个相似图形的周长为()A.35 B.40.5 C.45 D.52.5答案:D7.以下四幅图形中有三幅图案是可以相互旋转得到的,另外的一幅是()答案:B8.下列图形绕某点旋转后,不能与原来图形重合的是(旋转度数不超过180°)()答案:B9.如图,把线段AB=2 cm向右平移3 cm,得到线段CD,连结对应点,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有可能为()A.cm2B.6cm2C.8cm2D.9cm2答案:A10.如图,①、③、④、⑤、⑥中可以通过平移图案②得到的是()A.②B.④C.⑤D.⑥答案:C11.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答案:B12.如图,8×8方格纸的两条对称轴EF,MN相交于点0,对图a分别作下列变换:①先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②先以点0为中心旋转180°,再向右平移1格;③先以直线EF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其中能将图a变换成图b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答案:D二、填空题13.如图,线段A′B°是线段AB经一次旋转变换得到的,旋转的角度是 .解析:130°14.下列各图中,从左到右的变换分别是什么变换?ACBA'B'C'图2图1解析: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平移变换15.△ABC平移到△DEF,若AD = 5,则CF为_____________.解析:516.宋体的汉字“王”、“中”、“田”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_____.解析:略17.如图,把△ABC向左平移,使平移的距离等于BC,则B的对应点是 ,AB的对应线段是 ,∠ABC的对应角是 .解析:B,,A,B,,∠A,B,C,18.如图,当半径为30 cm的转动轮转过l80°角时,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cm.解析:3019.从l2:40到13:10,钟表的分针转动的角度是,时针转动的角度是.解析:180°,l5°20.如图所示,在图②、③中画出由图①所示的阴影部分图形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和l80°后所成的图形.解析:图略21.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C,则△ABD可以看做是由△ACD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解析:D,90°22.将如图所示中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P,Q,M,N的四组图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A与对应; B与对应;C与对应;D与对应.解析:M,P,Q,N23.如图所示,是用笔尖扎重叠的纸得到的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连结CE交l 于0,则⊥,且 = ,AB的对应线段是,EF的对应线段是,∠DC0的对应角是.解析:l,CE,OC,O)E,GH.CD,∠FE0三、解答题24.如图,先画出三角形关于直线n的轴对称图形,再画出所得图形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经过这样两次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和原来图形有什么关系?解析:略25.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半圆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请你以直线AB为对称轴,把原图形补成轴对称图形(用尺规作图,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但要保留作图痕迹).解析:略26.如图所示,其中的图案是小树的一半,以树干为对称轴画出小树的另一半.解析:略27.李明家住在河岸边(如图所示),其房子和小树在河中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你能画出它们的倒影吗?解析:略28.如图所示,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l的同旁,一汽车从A出发到B,途中需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中画出该点.解析: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即是要找的那一点29.在如图所示的6个箭头中,哪几个箭头是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请你们指出它们的序号.解析:①与⑤可以通过平移得到30.如图所示,历史上最有名的军师诸葛孔明,率精兵与司马仲对阵,孑L明一挥羽扇.军阵瞬时由图①变为图②.其实只移动了其中3“骑”而已,请问如何移动?解析:略31.如图,在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解析:图略32.已知边长为l cm的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1)将这个三角形绕它的顶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作出这个图形;(2)再将已知三角形分别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90°,l20°,作出这些图形.(3)继续将三角形向同一方向旋转150°,180°,210°,240°,270°,300°,330°,作出这些图形.你将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解析:略33.尺规作图:把图(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你会得到一只美丽蝴蝶的图案(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解析:如图:34.在一幅比例尺为l:9000000的位置图上,高雄市到基隆市的距离是35 mm,则高雄市到基隆市的距离是多少km?解析:315 km35.如图,一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8.(1)将其四周往内各减少1,得一新的小长方形,则原长方形与新长方形是相似图形吗?为什么?(2)如果将宽增加l ,则长增加多少后,所得长方形与原长方形为相似图形?解析:(1)不是相似图形,理由略;(2)1.536.如图所示的图案,此图案可由怎么样的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请你分析.解析:略37.如图请用三种方法,在已知图案上再添上一个小正方形后,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解析:略.38.如图,(1)在方格纸上作下列相似变换:把△ABC 的每条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2)放大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原图形周长的多少倍?(3)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多少倍?方方方解析:(1)略,(2)2,(3)439.如图①,在6×6的方格纸中,给出如下三种变换:P变换,Q变换,R变换.将图形F 沿直线x向右平移l格得图形F1,称为作1次P变换;将图形F沿直线y翻折得图形F2,称为作1次Q变换;将图形F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图形F3,称为作1次R变换.规定:PQ变换表示先作1次Q变换,再作1次P变换;n R变换表示作n次R变换.解答下列问题:(1)作R4变换相当于至少作次Q变换;(2)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F作R2007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4;(3)PQ变换与QP变换是否是相同的变换?请在图③中画出PQ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5,在图④中画出QP变换后得到的图形F6.解析:(1)2 (2)略(3)略40.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9 cm,阴影部分的宽为1 cm,试用平移的方法求出空白部分的面积.解析:49 cm2。

2022年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2年精品解析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 四边形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已知∠B=55°,则∠AEF的度数是()A.75°B.60°C.55°D.40°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点E在线段AD上,且AE=6cm,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以v 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当△EAP与△PBQ全等时,v的值为()A.2 B.4 C.4或65D.2或1253、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数形结合的重要纽带.数学家欧几里得利用如图验证了勾股定理: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ACHI,正方形ABED,正方形BCGF,连接BI,CD,过点C作CJ⊥DE于点J,交AB于点K.设正方形ACHI的面积为S1,正方形BCGF的面积为S2,长方形AKJD的面积为S3,长方形KJEB的面积为S4,下列结论:①BI=CD;②2S△ACD=S1;③S1+S4=S2+S3)A.1个B.2个C.3个D.4个4、垦区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小红家买了新楼.爸爸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四种瓷砖中,只购买一种瓷砖进行平铺,有几种购买方式()A.1种B.2种C.3种D.4种5、如图,已知E为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且∠DAE=∠B=80º,那么∠CDE的度数为()A.20ºB.25ºC.30ºD.35º6、如图,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OC=45°,OA C的坐标为()A.1)B.(1,1)C.(1D.,1)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1,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3D.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线段EF交AD于F,交BC于E,OB=EB,点G为BD上一点,满足EG⊥FG,若∠DBC=30°,则∠OGE的度数为()A.30°B.36°C.37.5°D.45°9、在锐角△ABC中,∠BAC=60°,BN、CM为高,P为BC的中点,连接MN、MP、NP,则结论:①NP =MP;②AN:AB=AM:AC;③BN=2AN;④当∠ABC=60°时,MN∥BC,一定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10、如图,在△ABC中,AC=BC=8,∠BCA=60°,直线AD⊥BC于点D,E是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 ,将线段E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FC ,连接DF ,则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DF 的最小值是( )A .1B .1.5C .2D .4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3AB =,4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当CEB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2、菱形ABCD 的周长为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 :BO =1:2,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3、如图,四边形ABCD ,BP 、CP 分别平分ABC ∠、BCD ∠,写出A ∠、D ∠、P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4、如图,在ABC 中,2AB AC ==,90BAC ∠=︒,M ,N 为BC 上的两个动点,且MN =AM A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5、如图,△ABC 中,AC=BC=3,AB=2,将它沿AB 翻折得到△ABD ,点P 、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DB 上的动点,则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邻边AB 、A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1)当m 为何值时,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AB 的长为2,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多少?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连接BE ,DF .证明BE =DF .3、我们知道正多边形的定义是: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1)如图①,在各边相等的四边形ABCD 中,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正四边形;(填“是”或“不是”)(2)如图②,在各边相等的五边形ABCDE中,AC=CE=EB=BD=DA,求证: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3)如图③,在各边相等的五边形ABCDE中,减少相等对角线的条数也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问:至少需要几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请说明理由.4、如图,矩形ABCD中,E、F是BC上的点,∠DAE=∠ADF.求证:BF=CE.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为对角线.(1)尺规作图:请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AC于点E,F,G,连接CE,A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请判断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证EF是△ABC的中位线,得EF∥B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AEF=∠B=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出EF∥BC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②当AP=BP 时,△AEP≌△BQP,分别按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SAS),∵AB=10cm,AE=6cm,∴BP=AE=6cm,AP=4cm,∴BQ=AP=4cm;∵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和点Q的运动时间为:4÷2=2s,∴v的值为:4÷2=2cm/s;②当AP=BP时,△AEP≌△BQP(SAS),∵AB=10cm,AE=6cm,∴AP=BP=5cm,BQ=AE=6cm,∵5÷2=2.5s,∴2.5v=6,∴v=1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注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SAS证△ABI≌△ADC即可得证①正确,过点B作BM⊥IA,交IA的延长线于点M,根据边的关系得出S△ABI=12S1,即可得出②正确,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证S1=S3即可得证③正确,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S1+S2=S3+S4,即能判断④不正确.【详解】解:①∵四边形ACHI和四边形ABED都是正方形,∴AI=AC,AB=AD,∠IAC=∠BAD=90°,∴∠IAC+∠CAB=∠BAD+∠CAB,即∠IAB =∠CAD ,在△ABI 和△ADC 中,AI AC IAB CAD AB AD =⎧⎪∠=∠⎨⎪=⎩, ∴△ABI ≌△ADC (SAS ),∴BI =CD ,故①正确;②过点B 作BM ⊥IA ,交IA 的延长线于点M ,∴∠BMA =90°,∵四边形ACHI 是正方形,∴AI =AC ,∠IAC =90°,S 1=AC 2, ∴∠CAM =90°,又∵∠ACB =90°,∴∠ACB =∠CAM =∠BMA =90°, ∴四边形AMBC 是矩形,∴BM =AC ,∵S △ABI =12AI •BM =12AI •AC =12AC 2=12S 1,由①知△ABI≌△ADC,∴S△ACD=S△ABI=12S1,即2S△ACD=S1,故②正确;③过点C作CN⊥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N,∴∠CNA=90°,∵四边形AKJD是矩形,∴∠KAD=∠AKJ=90°,S3=AD•AK,∴∠NAK=∠AKC=90°,∴∠CNA=∠NAK=∠AKC=90°,∴四边形AKCN是矩形,∴CN=AK,∴S△ACD=12AD•CN=12AD•AK=12S3,即2S△ACD=S3,由②知2S△ACD=S1,∴S1=S3,在Rt△ACB中,AB2=BC2+AC2,∴S3+S4=S1+S2,又∵S1=S3,∴S1+S4=S2+S3,即③正确;④在Rt△ACB中,BC2+AC2=AB2,∴S3+S4=S1+S2,故④错误;综上,共有3个正确的结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从所给的选项中取出一些进行判断,看其所有内角和是否为360°,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求解.【详解】解:正三角形每个内角是6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方形每个内角是9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08°,不能被360°整除,所以不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每个内角是120°,能被360°整除,所以能单独镶嵌成一个平面.故只购买一种瓷砖进行平铺,有3种方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镶嵌.解这类题,根据组成平面镶嵌的条件,逐个排除求解.5、C【分析】依题意得出AE=AB=AD,∠ADE=50°,又因为∠B=80°故可推出∠ADC=80°,∠CDE=∠ADC-∠ADE,从而求解.【详解】∵AD∥BC,∴∠AEB=∠DAE=∠B=80°,∴AE=AB=AD,在三角形AED中,AE=AD,∠DAE=80°,∴∠ADE=50°,又∵∠B=80°,∴∠ADC=80°,∴∠CDE=∠ADC-∠ADE=30°.故选:C.【点睛】考查菱形的边的性质,同时综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E的度数.6、B【分析】作CD⊥x轴,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OC=OA Rt△O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D的值,即可得到C点的坐标.【详解】:作CD⊥x轴于点D,则∠CDO=90°,∵四边形OABC是菱形,OA∴OC=OA又∵∠AOC=45°,∴∠OCD=90°-∠AOC=90°-45°=45°,∴∠DOC=∠OCD,∴CD=OD,在Rt△OCD中,OC CD2+OD2=OC2,∴2OD2=OC2=2,∴OD2=1,∴OD=CD=1(负值舍去),则点C的坐标为(1,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 =CD =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斜边为2,然后利用两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边之积,从而确定面积.【详解】解: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知,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AC =2BD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B +BC等式两边平方得(AB +BC )2 2,即AB 2+BC 2+2AB •BC∵AB 2+BC 2=AC 2=4,∴2AB •BC AB •BC即三角形的面积为12×AB •B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巧妙求出AC •BC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值得学习应用.8、C【分析】根据矩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得30DBC BDA ∠=∠=︒;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BOE ;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证明OBE ODF △∽△,得OE OF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推导得OFG ∠,再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矩形ABCD∴//AD BC∴30DBC BDA ∠=∠=︒∵OB =EB , ∴180752DBC BOE BEO ︒-∠∠=∠==︒ ∴75FOG BOE ∠=∠=︒∵点O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OB OD =OBE △和ODF △中30DBC BDA OB OD BOE DOF ∠=∠=︒⎧⎪=⎨⎪∠=∠⎩∴OBE ODF △∽△∴OE OF =∵EG ⊥FG ,即90EGF ∠=︒∴OE OF OG∴18052.52FOGOFG OGF︒-∠∠=∠==︒∴9037.5OGE OGF∠=︒-∠=︒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9、C【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即可判定①正确;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定②正确,由勾股定理即可判定③错误;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判定④正确.【详解】∵CM、BN分别是高∴△CMB、△BNC均是直角三角形∵点P是BC的中点∴PM、PN分别是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中线∴12 PM PN BC==故①正确∵∠BAC=60゜∴∠ABN=∠ACM=90゜−∠BAC=30゜∴AB=2AN,AC=2AM∴AN:AB=AM:AC=1:2即②正确在Rt△ABN中,由勾股定理得:BN=故③错误当∠ABC=6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CM⊥AB,BN⊥AC∴M、N分别是AB、A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BC故④正确即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并正确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即可得出CD=CG以及∠FCD=∠ECG,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出EC=FC,由此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FCD≌△ECG,进而即可得出DF=GE,再根据点G为AC的中点,即可得出EG的最小值,此题得解.【详解】解: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如图所示.∵AC =BC =8,∠BCA =60°,∴△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 为△ABC 的对称轴,∴CD =CG =12AB =4,∠ACD =60°,∵∠ECF =60°,∴∠FCD =∠ECG ,在△FCD 和△ECG 中,FC EC FCD ECG DC GC =⎧⎪∠=∠⎨⎪=⎩, ∴△FCD ≌△ECG (SAS ),∴DF =GE .当EG ∥BC 时,EG 最小,∵点G 为AC 的中点,∴此时EG =DF =12CD =14BC =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F =GE,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边是关键.二、填空题1、32或3 【分析】分两种情形:如图1中,当A ,B ′,C 共线时,90EB C ∠'=︒.如图2中,当点B ′落在AD 上时,90CEB ∠'=︒,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中,当A ,B ′,C 共线时,90EB 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 ∴∠=︒,5AC ∴,3AB AB ='=,532CB ∴'=-=,设BE EB x ='=,则4EC x =-,在'Rt CEB 中,222CE B E B C ='+',222(4)2x x ∴-=+,32x ∴=, 如图2中,当点B ′落在AD 上时,90CEB ∠'=︒,此时四边形ABEB'是正方形,3BE AB∴==,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E的值为32或3.故答案是:32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4【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得边长,根据AO:BO=1:2,求得对角线的长,进而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 AD DC CB ∴===,11,22AO AC BO BD ==菱形ABCD 的周长为AB ∴ AO :BO =1:2,AB ∴1,2AO BO ∴==2,4AC BD ==1124422ABCD S AC BD ∴=⋅=⨯⨯=菱形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3、2D A P +∠∠=∠【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1,22ABC B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详解】解:如图,BP 、CP 分别平分ABC ∠、BCD ∠,21,22ABC BCD ∴∠=∠∠=∠,20118P ∠︒+=∠+∠,23221260P ∴∠+∠+∠=︒,又3212260D ABC A BCD A D ∠+∠=∠+∠∠+∠++∠=︒∠+,∴=∠∠,+∠A PD2故答案为:2∠=∠.D+∠A P【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解题关键.4【分析】过点A作AD//BC,且AD=MN,连接MD,则四边形ADMN是平行四边形,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A′交BC于点O,连接A′M,三点D、M、A′共线时,AM AN+最小为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A′D的长度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过点A作AD//BC,且AD=MN,连接MD,则四边形ADMN是平行四边形,∴MD=AN,AD=MN,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 A′交BC于点O,连接A′M,则AM =A ′M ,∴AM +AN =A ′M +DM ,∴三点D 、M 、A ′共线时,A ′M +DM 最小为A ′D 的长,∵AD //BC ,AO ⊥BC ,∴∠DA A '=90°,∵2AB AC ==,90BAC ∠=︒,,∴BC=BO =CO =AO∴AA '=在Rt△AD A '中,由勾股定理得:A 'D =∴AM A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构造平行四边形将AN 转化为DM 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首先证明四边四边形ABCD 是菱形,作出F 关于AB 的对称点M ,再过M 作ME ′⊥AD ,交AB 于点P ′,此时P ′E ′+P ′F 最小,求出ME 即可.【详解】解:作出F关于AB的对称点M,再过M作ME′⊥AD,交AB于点P′,此时P′E′+P′F最小,此时P′E′+P′F=ME′,过点A作AN⊥BC,CH⊥AB于H,∵△ABC沿AB翻折得到△ABD,∴AC=AD,BC=BD,∵AC=BC,∴AC=AD=BC=BD,∴四边形ADBC是菱形,∵AD∥BC,∴ME′=AN,∵AC=BC,∴AH=12AB=1,由勾股定理可得,CH∵12×AB×CH=12×BC×AN,可得AN∴ME ′=AN∴PE +PF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1、(1)当m 为1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2)▱ABCD 的周长是5.【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求出△=16(m -1)2≥0,结合根的判别式,当△=0时,AB =AD ,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得出16(m -1)2=0求出m 的值即可;(2)根据AB =2,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根,将x =2代入原方程可求出m 的值,将m 的值代入原方程,求出方程的另一根AD 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ABCD 的周长.【详解】解:(1)∵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邻边AB 、AD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244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4m )2-4×4(21m -)=16(m -1)2≥0,当△=0时,AB =AD ,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16(m -1)2=0∴m =1,∴当m 为1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2)∵AB =2,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 ()244210x mx m -+-=的根把x =2代入原方程,得:()4442210m m ⨯-⨯+-=解得:m =52.将m =52代入原方程,得:24104=0x x -+整理得2252=0x x -+,因式分解得()()2120x x --=∴x 1=2,x 2=12∴AD =12,∴▱ABCD 的周长是2×(2+12)=5.【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菱形的性质,平四边形周长,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见详解【分析】由题意易得AB =CD ,AB ∥CD ,AE =CF ,则有∠BAE =∠DCF ,进而问题可求证.【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BAE =∠DCF ,∵E ,F 是对角线AC 的三等分点,∴AE =CF ,在△ABE 和△CDF 中,AB CD BAE DCF AE CF =⎧⎪∠=∠⎨⎪=⎩, ∴△ABE ≌△CDF (SAS ),∴B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3、(1)是;(2)见解析;(3)至少需要3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即可;(2)由SSS 证明△ABC ≌△BCD ≌△CDE ≌△DEA ≌△EAB 得出∠ABC =∠BCD =∠CDE =∠DEA =∠EAB ,即可得出结论;(3)由SSS 证明△ABE ≌△BCA ≌△DEC 得出∠BAE =∠CBA =∠EDC ,∠AEB =∠ABE =∠BAC =∠BCA =∠DCE =∠DEC ,由SSS 证明△ACE ≌△BEC 得出∠ACE =∠CEB ,∠CEA =∠CAE =∠EBC =∠ECB ,由四边形ABCE 内角和为360°得出∠ABC +∠ECB =180°,证出AB ∥C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E =∠BEC ,∠BAC =∠ACE ,证出∠BAE =3∠ABE ,同理:∠CBA =∠D =∠AED =∠BCD =3∠ABE =∠BA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结论:四边形ABCD 是正四边形.理由:∵AB =BC =CD =DA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 是正四边形.故答案为:是.(2)证明:∵凸五边形ABCDE 的各条边都相等,∴AB =BC =CD =DE =EA ,在△ABC 、△BCD 、△CDE 、△DEA 、△EAB 中,AB BC CD DE EA BC CD DE EA AB AC BD CE DA BE ====⎧⎪====⎨⎪====⎩∴△ABC ≌△BCD ≌△CDE ≌△DEA ≌EAB (SSS ),∴∠ABC =∠BCD =∠CDE =∠DEA =∠EAB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3)解:结论:至少需要3条对角线相等才能判定它是正五边形.若AC =BE =CE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理由如下:在△ABE 、△BCA 和△DEC 中,AE BA DC AB BC DE BE AC CE ==⎧⎪==⎨⎪==⎩, ∴△ABE ≌△BCA ≌△DEC (SSS ),∴∠BAE =∠CBA =∠EDC ,∠AEB =∠ABE =∠BAC =∠BCA =∠DCE =∠DEC ,在△ACE 和△BEC 中,AE BC CE BE AC CE =⎧⎪=⎨⎪=⎩∴△ACE ≌△BEC (SSS ),∴∠ACE =∠CEB ,∠CEA =∠CAE =∠EBC =∠ECB ,∵四边形ABCE 内角和为360°,∴∠ABC +∠ECB =180°,∴AB ∥CE ,∴∠ABE =∠BEC ,∠BAC =∠ACE ,∴∠CAE =∠CEA =2∠ABE ,∴∠BAE =3∠ABE ,同理:∠CBA =∠D =∠AED =∠BCD =3∠ABE =∠BAE ,∴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4、见解析【分析】先证明=AEB DFC ∠∠,然后证明△ABE ≌△DC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90B C ∠=∠=︒,AD ∥BC ,∴∠ADF =∠CFD ,∠DAE =∠AEB ,∵=DAE ADF ∠∠,∴=AEB DFC ∠∠.在ABE △和DCF 中,=AEB DFC B CAB DC ∠∠⎧⎪∠=∠⎨⎪=⎩, ∴()ABE DCF AAS △≌△,∴BE CF =,∴BE -FE =CF -EF ,即BF =C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5、(1)见解析,(2)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 =EC ,FA =FC ,AG =GC ,再证明△AGE ≌△CGF 得到AE =CF ,根据四边相等可判断四边形AFCE 为菱形.(1)解:如图,EF 、CE 、AF 为所作;(2)解:四边形AFCE 为菱形.理由如下:如图,∵EF 垂直平分AC ,∴EC =EA ,FC =FA ,AG =GC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EAC =∠FCA ,在△AGE 和△CGF 中,EAC FCA AG CGAGE CGF ∠=∠⎧⎪=⎨⎪∠=∠⎩, ∴△AGE ≌△CGF (ASA ),∴AE =CF ,∴AE =EC =CF =AF ,∴四边形AFCE 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熟练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判定进行推理证明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 四边形测试题 2011年06月03日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 四边形测试题  2011年06月03日整理

八年级下第十九章四边形测验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腰梯形 (C )正三角形 (D )正方形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1)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成中心对称。

(3) 对称中心是连接两对称点线段的中点。

(4) 是轴对称图形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5) 是中心对称图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3.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必是( ) (A )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4.如果等腰梯形两底之差等于一腰的长,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锐角是( ) (A )60° (B )30° (C )45° (D )15° 5.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 ,则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到它的边的距离为( )(A )a 22(B )a 42 (C )2a (D )a 2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 四边形ABCD 为菱形,∠A=60°, 对角线BD 长度为10cm , 则此菱形的周长______cm . 7.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 ,则其面积是 cm2.8.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6cm ,AC+BD=14cm ,则△AOC 的周长为 . 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70°,∠D= , ∠B= .10.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120°,两底分别是15cm 和49cm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为 .三、解答题(共50分)11、(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B ﹥CD ,AD=BC ,BD 平分∠ABC ,∠A=60°,AB 的长是10厘米,求DC 的长。

第五章 四边形的认识 单元测试题3-二年级数学下册 冀教版(解析版)

第五章 四边形的认识 单元测试题3-二年级数学下册   冀教版(解析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四边形的认识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下面的四边形中,()是平行四边形A. B. C.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B.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C.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3.至少用()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 2B. 4C. 164.把一个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比较它们的周长( )。

A. 长方形长B. 平行四边形长C. 一样长5.下列()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

A. 四条边都相等B. 四个角都是直角C. 都是四边形6.看看下图是()种不同图形组合而成的。

A. 2B. 3C. 47.梯形有()条高。

A. 4B. 3C. 无数D. 18.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判断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正方形也需要画高。

()10.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1.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边长也一定相等。

()12.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3.用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对吗?()三、填空题(共8题;共10分)14.两个长方形里有________个直角。

15.一个长方形的长如果减少5厘米,面积就减少40平方厘米,剩下的恰好是一个正方形。

原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________形,它们都有________条边,都有________个直角。

其中________的对边相等,________的四条边都相等。

17.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_,________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18.有多少个长方形(正方形)?(________)个长方形(________)个正方形19.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2个完全一样的________或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闸刀开关安装在电能表之前,目的是控制整个家庭电路B、电能表安装在进户线之后,用来量度家庭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多少C、电灯和插座都并联在由火线和零线组成的家庭电路上D、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并联2、照明电路中保险丝被熔断可能是因为()A.电路断路B.用电器总功率过大C.保险丝额定电流过大D.有人触电3、将台灯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闭合开关后,发现台灯不亮,用测电笔检查灯座,两个接线柱都能使氖管发光,由此可知()A.火线断路B.零线断路C.灯短路D.灯断路4、一般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上都有标有一些符号和数字(标有“E”字的插脚比其它两插脚稍长一些),所示,从安全用电角度出发,下列有关解释中错误的是()A.此插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是250VB.标有“E”字的插脚一定接地线C.当拔下插头的瞬间用电器外壳首先与地线断开D.当插头插入插座的瞬间,用电器外壳先接地5、在家庭电路中,电灯软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发生短路,则会()A.保险丝烧断 B.电流减小C.电压增大 D.用电器烧坏6、有一只“220 V、10 A”的电能表,按规定最多可接“220 V、40 W”的电灯 ( )A、50盏;B、55盏;C、56盏;D、 60盏7、当有人触电时,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B.赶快切断电源C.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 D.用没有绝缘柄的剪刀将电线剪断8、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9、下图是新安装的照明电路,已知两个并联灯泡的灯头接线存在一处故障。

小明学电工的检修方法,在保险丝处接入一个“220V 40W”的灯泡。

当只闭合S、S1时,L0和L1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2时,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

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套)

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套)

第19章矩形、菱形、正方形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B )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在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若∠DBC=30°,则∠AOB等于( D )A.120° B.15° C.30° D.60°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AC交BC于点E,交AD于点F,连结AE,CF,则四边形AECF是( C )A.梯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第2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4.一个菱形的周长为8 cm,高为1 cm,则这个菱形的两邻角的度数之比为( D )A.2∶1 B.3∶1 C.4∶1 D.5∶15.如图,在△ABC中,点E,D,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CA,DF∥BA.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 )A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B .如果∠BAC =90°,那么四边形AEDF 是矩形C .如果AD 平分∠B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菱形D .如果AD ⊥BC 且AB =AC ,那么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6.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4,BC =8,将纸片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A .AF =AEB .△ABE ≌△AGFC .EF =2 5D .AF =EF7.如图,一个矩形被分成不同的4个三角形,其中绿色三角形的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的三角形的面积是21 cm 2,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A )A .60 cm 2B .70 cm 2C .120 cm 2D .140 cm 2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对角线BD 上,且∠BAE =22.5°,EF ⊥AB ,垂足为F ,则EF 的长为( C )A .1 B. 2 C .1-22D.2-4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O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BO 在x 轴的负半轴上,∠BOC =60°,顶点C 的坐标为(m ,32),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与菱形对角线AO 交于D 点,连结BD ,当DB ⊥x轴时,k的值是( D )A.1 B.-1 C. 3 D.- 3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结AG,CF.则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CG;③AG∥CF;④S△EGC=S△AFE;⑤∠AGB+∠AED=145°.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C )A.2 B.3 C.4 D.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BC的中点,且∠AED=90°,AD=10,则AB的长为__5__.,第11题图) ,第13题图),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周长是__20__.13.如图,▱ABCD的顶点B在矩形AEFC的边EF上,点B与点E,F不重合,已知△ACD的面积为3,则图中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3__.14.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C=4,BD=2,小明说:“这个四边形是菱形.”他说这话的根据是__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__.15.▱ABCD中,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C⊥BD;②∠ADC=90°;③BC=CD;④AC=BD.其中选两个条件能使▱ABCD是正方形的有__①②、①④、②③、③④__.(填上所有正确结果的序号)16.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12,BC =5,点E 在AB 上,将△DAE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对角线BD 上的点A ′处,则AE 的长为__103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第18题图)17.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菱形的对称中心O 处,折痕为EF ,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 cm ,∠A =120°,则EF =18.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 1,A 2,A 3,…和点C 1,C 2,C 3,…分别在直线y =kx +b(k >0)和x轴上,已知点B 1(1,1),B 2(3,2),则点B n 的坐标为__(2n -1,2n -1)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是AC 上的一点,且BO =2AE ,∠AOD =120°,求证:BE ⊥AC.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OB =OA ,又∵OB =2AE ,∴AE =OE ,又∵∠AOD =120°,∴∠AOB =60°,∴△ABO 是等边三角形.又∵AE =OE ,∴BE ⊥AO ,即BE ⊥AC20.(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为对角线,点E,F分别是边BC,AD的中点.(1)求证:△ABE≌△CDF;(2)若∠B=60°,AB=2,求线段AE的长.解:(1)用SAS证△ABE≌△CDF (2)∵∠B=60°,∴△ABC是等边三角形,∴BE=CE=1,AE⊥BC,∴AE=AB2-BE2=22-12= 321.(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的中点,AC与BE相交于点F,连结DF.(1)在不增加点和线的前提下,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2)连结AE,试判断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ADC≌△ABC,△ADF≌△ABF,△CDF≌△CBF (2)AE ⊥DF.理由如下:设AE与DF相交于点H,易证△ADF≌△ABF,∴∠ADF=∠ABF,再证△ADE≌△BCE,∴∠DAE=∠CBE,∵∠ABF+∠CBE =90°,∴∠ADF+∠DAE=90°,∴∠DHA=90°,∴AE⊥DF22.(9分)如图,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AF∥CD交CE 于点F,FG∥AC交CD于点G.求证:四边形ACGF是菱形.解:易证四边形ACG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AC=AF,故四边形ACGF 是菱形23.(9分)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交AC于点E,DF∥AC交AB于点F.(1)求证:四边形AFDE是菱形;(2)当∠ABC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AFDE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解:(1)易证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D为BC中点,DE∥AB,DF∥AC,∴DE=12AB,DF=12AC,∵AB=AC,∴DE=DF,∴四边形AFDE是菱形(2)当∠ABC=45°时,四边形AFDE是正方形,理由略24.(10分)如图,△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结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结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解:(1)∵OA=OB,OE=OD,∴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AB =AC,AD平分∠BAC,∴AD⊥BC,即∠ADB=90°,∴四边形AEBD为矩形(2)当∠BAC=90°时,四边形AEBD为正方形,理由如下:∵∠BAC=90°,AD平分∠BAC,AD⊥BC,∴∠DAB=∠DBA=45°,∴BD=AD,∴矩形AEBD为正方形25.(12分)已知,在△ABC 中,∠BAC =90°,∠ABC =45°,点D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边作正方形ADEF ,连结CF.(1)如图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CF +CD =BC ;(2)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 ,BC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③,当点D 在线段BC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 ,F 分别在直线BC 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①请直接写出CF ,BC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②若正方形ADEF 的边长为2,对角线AE ,DF 相交于点O ,连结OC ,求OC 的长度.解:(1)∵∠BAC =90°,∠ABC =45°,∴∠ACB =∠ABC =45°,∴AB =AC ,可证△BAD ≌△CAF(SSS),∴BD =CF ,∵BC =BD +CD ,∴CF +CD =BC (2)BC =CF -CD (3)①CD -CF =BC ②由题知,∠BAC =90°,∠ABC =45°,∵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AD =AF ,∠DAF =90°,∵∠BAD =90°-∠BAF ,∠CAF =90°-∠BAF ,∴∠BAD =∠CAF ,又∵AB =AC ,∴△BAD ≌△CAF(SAS),∴∠ACF =∠ABD ,∵∠ABC =45°,∴∠ABD =135°,∴∠ACF =∠ABD =135°,∴∠FCD =90°,∴△FCD 为直角三角形,∵DE =2,∴DF =2DE =22,∴OC =12DF = 2四边形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若菱形的周长为48 cm,则其边长是()A.24 cmB.12 cmC.8 cmD.4 cm2.如图3-G-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B=30°,则∠AOB的大小为()图3-G-1A.30°B.60°C.90°D.120°3.如图3-G-2所示,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是()图3-G-2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C⊥BDC.△ABD是等边三角形D.∠CAB=∠CAD4.如图3-G-3,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F分别是OD,OC的中点.如果AC=10,BC=8,那么EF的长为()A.6 B.5 C.4 D.3图3-G-35.如图3-G-4,菱形ABCD的周长为16,∠ABC=120°,则AC的长为()图3-G-4A.4 3B.4C.2 3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在菱形ABCD中,若对角线AC=8 cm,BD=6 cm,则边长AB=________ cm.7.矩形两对角线的夹角为120°,矩形的宽为3,则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8.如图3-G-5所示,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图3-G-59.已知菱形ABCD的面积为24 cm2,若对角线AC=6 cm,则这个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cm.10.如图3-G-6,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且DE=DF.给出下列条件:①BE⊥EC;②BF∥CE;③AB=AC.从中选择一个条件使四边形BECF是菱形,你认为这个条件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图3-G-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11.(6分)如图3-G-7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O=4,求BD的长.图3-G-712.(8分)如图3-G-8,在△ABC中,AB=AC=5,BC=6,AD是BC边上的中线,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1)求证:四边形ADBE是矩形;(2)求矩形ADBE的面积.图3-G-813.(12分)如图3-G-9①,在△ABC和△EDC中,AC=CE=CB=CD,∠ACB=∠DCE =90°,AB与CE交于点F,ED与AB,BC分别交于M,H.(1)求证:CF=CH;(2)如图②,△ABC不动,将△EDC绕点C旋转到∠BCE=45°时,试判断四边形ACDM 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G-914.(12分)如图3-G-10,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CO,BO=DO,且∠ABC+∠ADC=180°.(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2)若∠ADF∶∠FDC=3∶2,DF⊥AC,则∠BDF的度数是多少?图3-G-1015.(12分)如图3-G-11,▱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12 cm,AC =6 cm,点E在线段BO上从点B以1 cm/s的速度运动,点F在线段OD上从点O以2 cm/s 的速度运动.(1)若点E,F同时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在(1)的条件下,①当AB为何值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②四边形AECF可以是矩形吗?为什么?图3-G-111.B 2.B3.C [解析] 灵活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 4.D [解析]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BC =90°.∵AC =10,BC =8,由勾股定理得AB =102-82=6,∴CD =AB =6.∵点E ,F 分别是OD ,OC 的中点,∴EF =12CD =3.故选D . 5.A [解析] 设AC 与BD 交于点E ,则∠ABE =60°.根据菱形的周长求出AB =16÷4=4.在Rt △ABE 中,求出BE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42-22=2 3,故可得AC =2AE =4 3.6.5 [解析] 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8 cm ,BD =6 cm ,∴AO =12AC=4 cm ,BO =12BD =3 cm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在Rt △AOB 中,AB =AO 2+BO 2=42+32=5(cm ).7.9 3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矩形的另一边长为3 3,所以面积是9 3.8.3 [解析] 可证得△AOE ≌△COF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BCD 的面积,即矩形面积的一半.9.5 [解析] 菱形ABCD 的面积=12AC·BD.∵菱形ABCD 的面积是24 cm 2,其中一条对角线AC 长6 cm ,∴另一条对角线BD 的长为8 cm .边长=32+42=5 (cm ).10.③ [解析] 由题意得BD =CD ,ED =FD ,∴四边形EBFC 是平行四边形.①BE ⊥EC ,根据这个条件只能得出四边形EBFC 是矩形;②BF ∥CE ,根据EBFC 是平行四边形已可以得出BF ∥CE ,因此不能根据此条件得出▱EBFC 是菱形;③AB =AC ,∵⎩⎨⎧AB =AC ,DB =DC ,AD =AD ,∴△ADB ≌△ADC(SSS),∴∠BAD =∠CAD ,∴△AEB ≌△AEC(SAS),∴BE =CE ,∴四边形BECF 是菱形. 11.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DO =BO. ∵AB =5,AO =4,∴BO =AB 2-AO 2=52-42=3, ∴BD =2BO =6.12.解:(1)证明:∵AB =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 ⊥BC , ∴∠ADB =90°.∵四边形ADBE 是平行四边形, ∴▱ADBE 是矩形.(2)∵AB =AC =5,BC =6,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DC =6×12=3.在Rt △ACD 中,AD =AC 2-DC 2=52-32=4, ∴S 矩形ADBE =BD·AD =3×4=12.13.解:(1)证明:∵AC =CE =CB =CD ,∠ACB =∠ECD =90°, ∴∠A =∠B =∠D =∠E =45°. 在△BCF 和△ECH 中, ⎩⎨⎧∠B =∠E ,BC =EC ,∠BCF =∠ECH ,∴△BCF ≌△ECH(ASA), ∴CF =CH.(2)四边形ACDM 是菱形.证明:∵∠ACB =∠DCE =90°,∠BCE =45°, ∴∠ACE =∠DCH =45°.∵∠E =45°,∴∠ACE =∠E ,∴AC ∥DE , ∴∠AMH =180°-∠A =135°=∠ACD. 又∵∠A =∠D =45°,∴四边形ACDM 是平行四边形. ∵AC =CD ,∴四边形ACDM 是菱形.14.解:(1)证明:∵AO =CO ,BO =DO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 =∠ADC.∵∠ABC +∠ADC =180°, ∴∠ABC =∠ADC =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2)∵∠ADC =90°,∠ADF ∶∠FDC =3∶2, ∴∠FDC =36°.∵DF ⊥AC ,∴∠DCO =90°-36°=54°. ∵四边形ABCD 是矩形,∴OC =OD ,∴∠ODC =54°, ∴∠BDF =∠ODC -∠FDC =18°.15.解:(1)若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则AO =OC ,EO =OF.∵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O =OD =6 cm , ∴EO =6-t ,OF =2t , ∴6-t =2t ,∴t =2,∴当t =2时,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①若四边形AECF 是菱形, ∴AC ⊥BD ,∴AO 2+BO 2=AB 2,∴AB =36+9=3 5, 即当AB =3 5时,四边形AECF 是菱形. ②不可以.理由:若四边形AECF 是矩形,则EF =AC , ∴6-t +2t =6,∴t =0,则此时点E 在点B 处,点F 在点O 处, 显然四边形AECF 不可以是矩形.四边形全章综合测试1.如图,E F 、是ABCD 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 CF =,连结DE 、BF ,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1对B.2对C.3对D.4对2.如图,在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当E F ,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是平行四边形( ) A.OE OF = B.DE BF = C.ADE CBF ∠=∠ D.ABE CDF ∠=∠ABF ECD3.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B .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C .测量一组对角线是否都为直角D .测量其中三角形是否都为直角4.如果一个四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5. 已知点(20)A ,、点B (12-,0)、点C (0,1),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①OA OC =,②BAD BCD ∠=∠,③AC BD ⊥,④180BAD A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5BC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E ,则CDE △的周长是() A.6B.8C.9D.108.把长为10cm 的矩形按虚线对折,按图中的虚线剪出一个直角梯形,打开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如果剪掉..部分的面积为12cm 2,则打开后梯形的周长是 ( )A 、(10+25)cmB 、(12+25)cmC 、22cmD 、20cm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为正方形,设AFC △的面积为S ,则( )A.2S =B. 2.4S = C.4S =D.S 与BE 长度有关10.梯形ABCD 中,AD ∥BC ,E 、F 为BC 上点,且DE ∥AB ,AF ∥DC ,DE ⊥AF 于G ,若AG =3,DG =4,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36,则梯形ABCD 的周长为( )A .49B .43C .41D .4611.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AC 、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为BC 、CD 上的两点,BE=CF ,AE 、BF 分别交BD 、AC 于M 、N 两点, 连结OE 、OF.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AE=BF ;②AE ⊥BF ;③OM=ON=12DF ;④CE+CF=22AC .(A )①②④ (B )①②(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2.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3,那么AP 的长为 .13.(7分)如图,在ABC △中,AB BC =,D、E、F分别是BC 、AC 、AB 边上的中点.(1)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2) 若12AB =cm ,求菱形BDEF 的周长.AFBDCEGBF A E ABCDOMENFACE GF EDCBA14.(7分)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 B C D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A D '' 边上的点B 处;沿BG 折叠,使点D '落在点D 处,且BD 过F 点.⑴试判断四边形BEFG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当∠BFE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FG 是菱形.15.(7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为AD 上的一点,连接EB 并延长,使BF=BE ,连接EC 并延长,使CG=CE ,连接FG .H 为FG 的中点,连接DH . (1) 求证:四边形AFHD 为平行四边形;(2)若CB=CE ,∠BAE=600 ,∠DCE=200 求∠CBE 的度数.16.(7分)如图,梯形ABCD 中,120AD BC AB DC ADC =∠=∥,,,对角线CA平分DCB ∠,E 为BC 的中点,试求DCE △与四边形ABED 面积的比.17.(8分)在矩形纸片ABCD 中,33AB =,6BC =,沿EF 折叠后,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处,点D 落在点Q 处,AD 与PQ 相交于点H ,30BPE ∠=.ADBEC(1)求BE 、QF 的长; (2)求四边形PEFH 的面积.18.(本题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B 、C 在x 轴上,A 点函数xy 2上,且AB ∥CD ∥y 轴,AD ∥x 轴,B (1,0)、C (3,0)。

第十九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九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九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射线的本质是高速氦核流B.γ射线经常伴随α或β射线产生C.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也是可分的D.同一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会同时产生三种射线2、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①放射性元素放出α射线后,得到的新放射性元素②放射性元素与其他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③对放射性元素升温、加压④用高能粒子轰击,得到新的放射性元素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3、“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式的是()A.147N+42He→178O B.23592U+1n→9038Sr+13654Xe+101nC.23892U→23490Th+42He D.21H+31H→42He+1n4、太阳每秒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1026J,这些能量是()A.重核的裂变反应产生的B.轻核的聚变反应产生的C.原子核的衰变产生的D.热核反应产生的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不稳定而自发地进行衰变B.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看不见的射线C.放射线中有带负电的粒子,表示原子核内有负电荷D.放射线中带正电的粒子由卢瑟福首先确定是氦原子核6、放射性同位素2411Na的样品经过6小时还剩下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A.2小时B.1.5小时C.1.17小时D.0.75小时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X 、94Be+21H →105B+Y 、42He+42He →73Li+Z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8、如图1所示,x 为未知的放射源,L 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 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 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 可能是( )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B.纯α放射源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D.纯γ放射源9、下列哪些应用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 )A.利用α射线照射可消除机器运转中产生的有害静电B.用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变异,培育出新品种C.用伦琴射线透视人体D.肿瘤病人在医院进行放疗10、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使用,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B.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大C.都只利用重核裂变释放大量的原子能D.既有重核裂变,又有轻核聚变释放大量的原子能11、中子n 、质子p 、氘核D 的质量分别为n m 、p m 、D m .现用光子能量为E 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γD p n +=+.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为( ) A.2D p n 1()2m m m c E ⎡⎤---⎣⎦ B.2D n p 1()2m m m c E ⎡⎤+-+⎣⎦ C.2D p n 1()2m m m c E ⎡⎤--+⎣⎦ D.2D n p 1()2m m m c E ⎡⎤+--⎣⎦图112、如图2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1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荷量为e 32,d 夸克带电荷量为3e ,e 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14、1994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比较先进的HT-7型超导托卡马克,托卡马克(Tokamak )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这个词是toroidal (环形的)、kamera (真空室)、magnet (磁)的头两个字母以及katushka (线圈)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装置的核反应原理是氘核的聚变,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与太阳发光的原理类似B.这种装置同我国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的核装置反应原理相同C.这种装置可以控制热核反应的速度,使聚变能缓慢而稳定地释放D.这种装置产生的核聚变对环境的污染比核裂变要轻得多二、填空题15、完成下列核反应,并指出衰变方式:(1)23490Th →23491Pa+ ,属于 ;(2)23688Th →22286Rn+ ,属于 .16、1999年北约在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图2属中提炼铀235以后所得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它的比重为钢的2.5倍,贫铀炸弹的最大穿甲厚度可达900mm,杀伤力极大,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 (1)常规炸弹最大穿甲厚度为100mm,弹头可穿过50个人的人墙,同样形状的贫铀炸弹可以穿过的人数可达()A.100人B.200人C.400人D.800人(2)贫铀炸弹的放射性,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这是射线的作用;导致生物产生变异的机制是。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测试(一)丰富的图形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A。

球B。

圆柱C。

圆锥D。

圆2.如图,在下面四个物体中,最接近圆柱的是()A。

烟囱B。

弯管C。

玩具硬币D。

某种饮料瓶3.直棱柱的侧面都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五边形D。

以上都不对4.下列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A。

圆锥B。

圆柱C。

球D。

棱柱5.如图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则截得的形状应为()6.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A。

圆锥B。

圆柱C。

四棱柱D。

无法确定7.如图中几何体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8.如图,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9.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10.如图的四个几何体,它们各自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形状图不相同的几何体的个数是()A。

1B。

2C。

3D。

411.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包装盒的是()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球的截面一定是圆B。

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C。

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正方形D。

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13.将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如图摆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3B。

9C。

12D。

1814.用平面去截如图所示的三棱柱,截面形状不可能是()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15.明明用纸(XXX)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他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二、填空题16.飞机表演的“飞机拉线”用数学知识解释为:直线运动。

17.下列图形中,是柱体的有 2、4、5.18.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图完全相同,该几何体可以是长方体。

19.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所有侧棱长的和是48cm,则每条侧棱长是 2cm。

(缩放A4打印)新人教版物理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单元测试题(2)

(缩放A4打印)新人教版物理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单元测试题(2)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1,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2.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A.家庭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B.电灯开关中的两根导线相碰C.保险丝的规格不合适,熔断电流太小D.插头中的两根导线相碰3.如图2所示,墙壁上线盒内有三根电线,其中红色为火线、蓝色为零线、黄绿色为地线,现将三孔插座与三根电线连接,图3中接线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三孔插座的中间插孔接地B.更换或维修用电器时切断电源C.家中尽量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D.为了方便,可以抓住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5.如图4所示,教室内两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图5所示的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的是()6.小刚家有一个带有开关、指示灯和多个插座的接线板,如图6所示,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现象,关于“跳闸”原因和接线板中的电路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B.“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C.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D.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并联7.小明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突然熄灭。

在闭合开关的情况下,他兴冲冲地拿起试电笔测试如图7中的a、b、c、d四点时,四点均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A.入户火线断了B.入户零线断了C.保险丝熔断D.灯丝熔断8.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三个插座是串联的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C.彩灯接入电路后都不亮,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小彩灯短路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安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如图9所示为家庭电路的组成,其中接入①的用电器和②为联,用电器②和元件③为联。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15)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15)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典型题汇总)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矩形ABCD中,AD=2,AB=3,过点A,C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CF,分别交CD,AB于点E,F,则DE的长是()A.B.C.1 D.(第1题) (第2题) (第4题)2.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4.8 B.5 C.6 D.7.23.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都在三角形内;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④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24 B.16 C.2D.4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点O到边AB的距离OH等于()A.2 B.C.D.(第5题) (第7题) (第8题)6.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该菱形的对称中心到任意一边的距离为()A.10 B.5 C.2.5 D.2.4 7.(2016•松江区二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成为菱形,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AC⊥BD B.AB=AC C.∠ABC=90°D.AC=BD8.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则下面的结论:①△ODC是等边三角形;②BC=2AB;③∠AOE=135°;④S△AOE=S△COE,其中正确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9.(2016•台湾)如图,有一平行四边形ABCD与一正方形CEFG,其中E点在AD上.若∠ECD=35°,∠AEF=15°,则∠B的度数为何?()A.50 B.55 C.70 D.7510.已知:如图,∠MON=45°,OA1=1,作正方形A1B1C1A2,面积记作S1;再作第二个正方形A2B2C2A3,面积记作S2;继续作第三个正方形A3B3C3A4,面积记作S3;点A1、A2、A3、A4…在射线ON上,点B1、B2、B3、B4…在射线OM上,…依此类推,则第6个正方形的面积S6是()A.256 B.900 C.1024 D.4096(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11.在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中,已知MN丄MC,且M为AD的中点,AN=2,tan∠MCN=,则AB等于()A.32 B.28 C.36 D.4012.如图,3个正方形在⊙O直径的同侧,顶点B、C、G、H都在⊙O的直径上,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O上,顶点D在PC上,正方形EFGH的顶点E在⊙O上、顶点F 在QG上,正方形PCGQ的顶点P也在⊙O上,若BC=1,GH=2,则CG的长为()A.B.C.D.2二.填空题(共5小题)13.(2016•盐城)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2,∠A=60°,点E、F分别在边AB、AD 上,若将△AEF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G处,则EF=.(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2016•宿迁)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点P是直线AD上一动点,若满足△P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且只有3个,则AB的长为.15.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1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中点,则与OE相等的线段有.(第16题) (第17题)17.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18.(2016•广安)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 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BE.19.(2016•衢州)如图,已知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1)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E、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连结BE,DF,问四边形BEDF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20.(2016•扬州)如图,AC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将边A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 上的点M处,将边CD沿CF折叠,使点D落在AC上的点N处.(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6,AC=10,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21.(2016•黄冈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对角线BD上一点,点E为AB延长线上一点,DF=BE,CE=CF.求证:(1)△CFD≌△CEB;(2)∠CFE=60°.22.(2016•金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如图1,正方形OBCD的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第二象限.现将正方形O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正方形OEFG.(1)如图2,若α=60°,OE=OA,求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2)若α为锐角,tanα=,当AE取得最小值时,求正方形OEFG的面积.(3)当正方形OEFG的顶点F落在y轴上时,直线AE与直线FG相交于点P,△OEP的其中两边之比能否为:1?若能,求点P的坐标;若不能,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矩形ABCD中,AD=2,AB=3,过点A,C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CF,分别交CD,AB于点E,F,则DE的长是()A.B.C.1 D.【分析】过F作FH⊥AE于H,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CD,AB∥CD,推出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F=C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于是得到AE=AF,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F作FH⊥AE于H,∵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B∥CD,∵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CE,∴DE=BF,∴AF=3﹣DE,∴AE=,∵∠FHA=∠D=∠DAF=90°,∴∠AFH+∠HAF=∠DAE+∠F AH=90°,∴∠DAE=∠AFH,∴△ADE∽△AFH,∴,∴AE=AF,∴=3﹣DE,∴DE=,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016•宜宾)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4.8 B.5 C.6 D.7.2【分析】首先连接OP,由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3和4,可求得OA=OD=5,△AOD的面积,然后由S△AOD=S△AOP+S△DOP=OA•PE+OD•PF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P,∵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S矩形ABCD=AB•BC=48,OA=OC,OB=OD,AC=BD=10,∴OA=OD=5,∴S△ACD=S矩形ABCD=24,∴S△AOD=S△ACD=12,∵S△AOD=S△AOP+S△DOP=OA•PE+OD•PF=×5×PE+×5×PF=(PE+PF)=12,解得:PE+PF=4.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以及掌握整体数学思想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2016•广安)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都在三角形内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④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性质、矩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①错误,理由: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②错误,理由: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不一定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④错误,理由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⑤错误,理由: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正确的只有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高,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24 B.16 C.2D.4【分析】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求得BO=OD,AO=OC,在Rt△AOD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即可求得菱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O=OD=2,AO=OC=3,∴AB==,∴菱形的周长为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6,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点O到边AB的距离OH等于()A.2 B.C.D.【分析】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边相等,根据面积相等,可求出OH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BD=6,∴BO=3,AO=4,AO⊥BO,∴AB==5.∵OH⊥AB,∴AO•BO=AB•OH,∴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基本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边相等,根据面积相等,可求出AB边上的高OH.6.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该菱形的对称中心到任意一边的距离为()A.10 B.5 C.2.5 D.2.4【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菱形ABCD中,AC=6,BD=8,即可得AC⊥BD,OA=AC=3,OB=BD=4,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这个菱形的边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AC=6,BD=8,∴AC⊥BD,OA=AC=3,OB=BD=4,∴AB==5,∴点O到AB的距离===2.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6•松江区二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成为菱形,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AC⊥BD B.AB=AC C.∠ABC=90°D.AC=BD【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有四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对角线平分对角,作出选择即可.【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C≠BC,∴平行四边形ABCD不是,故本选项错误;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是菱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方法;注意:菱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8.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则下面的结论:①△ODC是等边三角形;②BC=2AB;③∠AOE=135°;④S△AOE=S△COE,其中正确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矩形性质求出OD=OC,根据角求出∠DOC=60°即可得出三角形DOC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C=2AB,即可判断②,求出∠BOE=75°,∠AOB=60°,相加即可求出∠AOE,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得出S△AOE=S COE.【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OA=OC,OD=OB,AC=BD,∴OA=OD=OC=OB,∵AE平分∠BAD,∴∠DAE=45°,∵∠CAE=15°,∴∠DAC=30°,∵OA=OD,∴∠ODA=∠DAC=30°,∴∠DOC=60°,∵OD=OC,∴△ODC是等边三角形,∴①正确;∵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90°∴∠DAC=∠ACB=30°,∴AC=2AB,∵AC>BC,∴2AB>BC,∴②错误;∵AD∥BC,∴∠DBC=∠ADB=30°,∵AE平分∠DAB,∠DAB=90°,∴∠DAE=∠BAE=45°,∵AD∥BC,∴∠DAE=∠AEB,∴∠AEB=∠BAE,∴AB=BE,∵四边形ABCD是矩形,∴∠DOC=60°,DC=AB,∵△DOC是等边三角形,∴DC=OD,∴BE=BO,∴∠BOE=∠BEO=(180°﹣∠OBE)=75°,∵∠AOB=∠DOC=60°,∴∠AOE=60°+75°=135°,∴③正确;∵OA=OC,∴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得出S△AOE=S COE,∴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9.(2016•台湾)如图,有一平行四边形ABCD与一正方形CEFG,其中E点在AD上.若∠ECD=35°,∠AEF=15°,则∠B的度数为何?()A.50 B.55 C.70 D.75【分析】由平角的定义求出∠CED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CEF=90°,∵∠CED=180°﹣∠AEF﹣∠CEF=180°﹣15°﹣90°=75°,∴∠D=180°﹣∠CED﹣∠ECD=180°﹣75°﹣35°=70°,∵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D=70°(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已知:如图,∠MON=45°,OA1=1,作正方形A1B1C1A2,面积记作S1;再作第二个正方形A2B2C2A3,面积记作S2;继续作第三个正方形A3B3C3A4,面积记作S3;点A1、A2、A3、A4…在射线ON上,点B1、B2、B3、B4…在射线OM上,…依此类推,则第6个正方形的面积S6是()A.256 B.900 C.1024 D.4096【分析】判断出△OA1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第一个正方形A1B1C1A2的边长为1,再求出△B1C1B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求出第2个正方形A2B2C2A3的边长为2,然后依次求出第3个正方形的边长,第4个正方形的边长第5个正方形的边长,第6个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MON=45°,∴△OA1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1=1,∴正方形A1B1C1A2的边长为1,∵B1C1∥OA2,∴∠B2B1C1=∠MON=45°,∴△B1C1B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A2B2C2A3的边长为:1+1=2,同理,第3个正方形A3B3C3A4的边长为:2+2=4,第4个正方形A4B4C4A5的边长为:4+4=8,第5个正方形A5B5C5A6的边长为:8+8=16,第6个正方形A6B6C6A7的边长为:16+16=32,所以,第6个正方形的面积S6是:322=10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前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是解题的关键.11.在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中,已知MN丄MC,且M为AD的中点,AN=2,tan∠MCN=,则AB等于()A.32 B.28 C.36 D.40【分析】通过证得△AMN∽△DCM,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解答】解:∵MN丄MC,tan∠MCN=,∴=,∵∠AMN+∠DMC=90°,∠AMN+∠ANM=90°,∴∠ANM=∠DMC,∵∠A=∠D=90°,∴△AMN∽△DCM,∴==,∵AN=2,∴MD=8,∵M为AD的中点,∴AM=8,∵△AMN∽△DCM,∴==,∴=,∴DC=32,∴AB=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等,证得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3个正方形在⊙O直径的同侧,顶点B、C、G、H都在⊙O的直径上,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O上,顶点D在PC上,正方形EFGH的顶点E在⊙O上、顶点F在QG上,正方形PCGQ的顶点P也在⊙O上,若BC=1,GH=2,则CG的长为()A.B.C.D.2【分析】连接AO、PO、EO,设⊙O的半径为r,OC=x,OG=y,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AO、PO、EO,设⊙O的半径为r,OC=x,OG=y,由勾股定理可知:②﹣③得到:x2+(x+y)2﹣(y+2)2﹣22=0,∴(x+y)2﹣22=(y+2)2﹣x2,∴(x+y+2)(x+y﹣2)=(y+2+x)(y+2﹣x),∵x+y+2≠0,∴x+y﹣2=y+2﹣x,∴x=2,代入①得到r2=10,代入②得到:10=4+(x+y)2,∴(x+y)2=6,∵x+y>0,∴x+y=,∴y=﹣2.∴CG=x+y=.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决问题,难点是解方程组,利用因式分解法巧妙求出x的值,学会把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用方程组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13.(2016•盐城)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2,∠A=60°,点E、F分别在边AB、AD 上,若将△AEF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G处,则EF=.【分析】延长CD,过点F作FM⊥CD于点M,连接GB、BD,作FH⊥AE交于点H,由菱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MFD=30°,设MD=x,则DF=2x,FM=x,得出MG=x+1,由勾股定理得出(x+1)2+(x)2=(2﹣2x)2,解方程得出DF=0.6,AF=1.4,求出AH=AF=0.7,FH=,证明△DC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G⊥CD,由勾股定理求出BG=,设BE=y,则ME=2﹣y,由勾股定理得出()2+y2=(2﹣y)2,解方程求出y=0.25,得出AE、EH,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F即可.【解答】解:延长CD,过点F作FM⊥CD于点M,连接GB、BD,作FH⊥AE交于点H,如图所示:∵∠A=60°,四边形ABCD是菱形,∴∠MDF=60°,∴∠MFD=30°,设MD=x,则DF=2x,FM=x,∵DG=1,∴MG=x+1,∴(x+1)2+(x)2=(2﹣2x)2,解得:x=0.3,∴DF=0.6,AF=1.4,∴AH=AF=0.7,FH=AF•sin∠A=1.4×=,∵CD=BC,∠C=60°,∴△DCB是等边三角形,∵G是CD的中点,∴BG⊥CD,∵BC=2,GC=1,∴BG=,设BE=y,则GE=2﹣y,∴()2+y2=(2﹣y)2,解得:y=0.25,∴AE=1.75,∴EH=AE﹣AH=1.75﹣0.7=1.05,∴E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运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2016•宿迁)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点P是直线AD上一动点,若满足△P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且只有3个,则AB的长为4.【分析】如图,当AB=AD时,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且只有3个.【解答】解:如图,当AB=AD时,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且只有3个,△P1BC,△P2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3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3B=P3C),则AB=AD=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24.【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EF是△ABC的中位线,易得BC长为EF长的2倍,那么菱形ABCD 的周长=4B C.【解答】解:∵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3,∴BC=6,∴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EF是△ABC的中位线,得出BC的长度,难度一般.1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中点,则与OE相等的线段有EC、EB.【分析】根据菱形对角线垂直平分的性质,可以得△OCD为直角三角形,又由E为CD的中点,可得OE=CD=EC=E D.【解答】解:∵菱形对角线垂直平分∴△OCD为直角三角形,∵E为CD的中点,∴OE=CD=EC=E B.故答案为EC、E B.【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对焦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长为斜边长的一半的性质,本题中熟悉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5.【分析】首先连接EF交AC于O,由矩形ABCD中,四边形EGFH是菱形,易证得△CFO ≌△AOE(AAS),即可得OA=OC,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继而求得OA的长,又由△AOE∽△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EF交AC于O,∵四边形EGFH是菱形,∴EF⊥AC,OE=OF,∵四边形ABCD是矩形,∴∠B=∠D=90°,AB∥CD,∴∠ACD=∠CAB,在△CFO与△AOE中,,∴△CFO≌△AOE(AAS),∴AO=CO,∵AC==4,∴AO=AC=2,∵∠CAB=∠CAB,∠AOE=∠B=90°,∴△AOE∽△ABC,∴,∴,∴AE=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小题)18.(2016•广安)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BE.【分析】连接AC,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平分∠DAE,CD=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E=FC,然后利用HL证明Rt△CDF≌Rt△CBE,即可得出DF=BE.【解答】证明:连接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平分∠DAE,CD=BC,∵CE⊥AB,CF⊥AD,∴CE=FC,∠CFD=∠CEB=90°.在Rt△CDF与Rt△CBE中,,∴Rt△CDF≌Rt△CBE(HL),∴DF=BE.【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9.(2016•衢州)如图,已知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1)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E、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连结BE,DF,问四边形BEDF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分析】(1)分别以B、D为圆心,比BD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确定出垂直平分线即可;(2)连接BE,DF,四边形BEDF为菱形,理由为:由EF垂直平分BD,得到BE=DE,∠DEF=∠BEF,再由AD与BC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BE=BF,再由BF=DF,等量代换得到四条边相等,即可得证.【解答】解:(1)如图所示,EF为所求直线;(2)四边形BEDF为菱形,理由为:证明:∵EF垂直平分BD,∴BE=DE,∠DEF=∠BEF,∵AD∥BC,∴∠DEF=∠BFE,∴∠BEF=∠BFE,∴BE=BF,∵BF=DF,∴BE=ED=DF=BF,∴四边形BEDF为菱形.【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以及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性质及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20.(2016•扬州)如图,AC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将边A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 上的点M处,将边CD沿CF折叠,使点D落在AC上的点N处.(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6,AC=10,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分析】(1)首先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证得AB=CD,AD∥BC,∠ANF=90°,∠CME=90°,易得AN=CM,可得△ANF≌△CME(ASA),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由AB=6,AC=10,可得BC=8,设CE=x,则EM=8﹣x,CM=10﹣6=4,在Rt△CEM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解得x,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解答】(1)证明:∵折叠,∴AM=AB,CN=CD,∠FNC=∠D=90°,∠AME=∠B=90°,∴∠ANF=90°,∠CME=90°,∵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AD∥BC,∴AM=CN,∴AM﹣MN=CN﹣MN,即AN=CM,在△ANF和△CME中,,∴△ANF≌△CME(ASA),∴AF=CE,又∵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解:∵AB=6,AC=10,∴BC=8,设CE=x,则EM=8﹣x,CM=10﹣6=4,在Rt△CEM中,(8﹣x)2+42=x2,解得:x=5,∴四边形AECF的面积的面积为:EC•AB=5×6=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勾股定理等,综合运用各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2016•黄冈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对角线BD上一点,点E为AB延长线上一点,DF=BE,CE=CF.求证:(1)△CFD≌△CEB;(2)∠CFE=60°.【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CD=CB,又DF=BE,CF=CE,根据SSS即可证明△CFD ≌△CEB;(2)根据全等三角形、菱形的性质得出∠ABD=∠CBD=∠CDB=∠CBE,由平角的定义求出∠ABD=∠CBD=∠CBE=60°,再证明∠FCE=60°,那么由CF=CE,得出△CFE是等边三角形,于是∠CFE=60°.【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CD=C B.在△CFD和△CEB中,,∴△CFD≌△CEB(SSS);(2)解:∵△CFD≌△CEB,∴∠CDB=∠CBE,∠DCF=∠BCE.∵四边形ABCD是菱形,∴∠CBD=∠AB D.∵CD=CB,∴∠CDB=∠CBD,∴∠ABD=∠CBD=∠CBE=60°.∴∠DCB=60°.∵∠FCE=60°,∵CF=CE,∴∠CFE=∠CEF=60°.【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2.(2016•金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如图1,正方形OBCD的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第二象限.现将正方形O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正方形OEFG.(1)如图2,若α=60°,OE=OA,求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2)若α为锐角,tanα=,当AE取得最小值时,求正方形OEFG的面积.(3)当正方形OEFG的顶点F落在y轴上时,直线AE与直线FG相交于点P,△OEP的其中两边之比能否为:1?若能,求点P的坐标;若不能,试说明理由【分析】(1)先判断出△AEO为正三角形,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求出OM即可;(2)判断出当AE⊥OQ时,线段AE的长最小,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3)由△OEP的其中两边之比为:1分三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1,过点E作EH⊥OA于点H,EF与y轴的交点为M.∵OE=OA,α=60°,∴△AEO为正三角形,∴OH=3,EH==3.∴E(﹣3,3).∵∠AOM=90°,∴∠EOM=30°.在Rt△EOM中,∵cos∠EOM=,即=,∴OM=4.∴M(0,4).设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为y=kx+4,∵该直线过点E(﹣3,3),∴﹣3k+4=3,解得k=,所以,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为y=x+4.(2)如图2,射线OQ与OA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tanα).无论正方形边长为多少,绕点O旋转角α后得到正方形OEFG的顶点E在射线OQ上,∴当AE⊥OQ时,线段AE的长最小.在Rt△AOE中,设AE=a,则OE=2a,∴a2+(2a)2=62,解得a1=,a2=﹣(舍去),∴OE=2a=,∴S正方形OEFG=OE2=.(3)设正方形边长为m.当点F落在y轴正半轴时.如图3,当P与F重合时,△P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或=.在Rt△AOP中,∠APO=45°,OP=OA=6,∴点P1的坐标为(0,6).在图3的基础上,当减小正方形边长时,点P在边FG上,△OEP的其中两边之比不可能为:1;当增加正方形边长时,存在=(图4)和=(图5)两种情况.如图4,△EF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即=,此时有AP∥OF.在Rt△AOE中,∠AOE=45°,∴OE=OA=6,∴PE=OE=12,P A=PE+AE=18,∴点P2的坐标为(﹣6,18).如图5,过P作PR⊥x轴于点R,延长PG交x轴于点H.设PF=n.在Rt△POG中,PO2=PG2+OG2=m2+(m+n)2=2m2+2mn+n2,在Rt△PEF中,PE2=PF2+EF2=m2+n2,当=时,∴PO2=2PE2.∴2m2+2mn+n2=2(m2+n2),得n=2m.∵EO∥PH,∴△AOE∽△AHP,∴=,∴AH=4OA=24,即OH=18,∴m=9.在等腰Rt△PRH中,PR=HR=PH=36,∴OR=RH﹣OH=18,∴点P3的坐标为(﹣18,36).当点F落在y轴负半轴时,如图6,P与A重合时,在Rt△POG中,OP=OG,又∵正方形OGFE中,OG=OE,∴OP=OE.∴点P4的坐标为(﹣6,0).在图6的基础上,当正方形边长减小时,△OEP的其中两边之比不可能为:1;当正方形边长增加时,存在=(图7)这一种情况.如图7,过P作PR⊥x轴于点R,设PG=n.在Rt△OPG中,PO2=PG2+OG2=n2+m2,在Rt△PEF中,PE2=PF2+FE2=(m+n)2+m2=2m2+2mn+n2.当=时,∴PE2=2PO2.∴2m2+2mn+n2=2n2+2m2,∴n=2m,由于NG=OG=m,则PN=NG=m,∵OE∥PN,∴△AOE∽△ANP,∴=1,即AN=OA=6.在等腰Rt△ONG中,ON=m,∴12=m,∴m=6,在等腰Rt△PRN中,RN=PR=6,∴点P5的坐标为(﹣18,6).所以,△OEP的其中两边的比能为:1,点P的坐标是:P1(0,6),P2(﹣6,18),P3(﹣18,36),P4(﹣6,0),P5(﹣18,6).【点评】此题是正方形的性质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沪科版8年级数学(下)第19章《四边形》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1.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识别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A. 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有一组邻角相等C. 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D. 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2.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CD,AD=BC B. AB ∥CD ,AB=CD C. AB=CD ,AD ∥BC D. AB ∥CD ,AD ∥BC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DC ,AD=BCB. AD ∥BC ,AB ∥DCC. AB=DC ,AD=BCD. OA=OC ,OB=OD 4.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 =120°,AD =2,点E 是BC 的中点,连结OE ,则OE 的长是( )A.B. 2C. 2D. 4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C ,∠B=∠DB. AB ∥CD ,AB=CD C. AB ∥CD ,AD ∥BC D. AB=CD ,AD ∥BC 7.菱形ABCD 中,已知AC=6,BD=8,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A. 5B. 10C. 20D. 408.如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M 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 与GH ,那么图中的过平行四边形AEMG 的面积S 1与▱HCFM 的面积S 2的大小关系是(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不能确定 9.下列图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A. B. C. D.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为540°,则它是( )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测试题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九章四边形试题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子题,每个子题得3分,共计30分)1.□abcd中,∠a比∠b大40°,则∠c的度数为()a、60°b.70°c.100°d.110°2.□abcd的周长为40cm,△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长为()a.5cmb.6cmc.8cmd.10cm3.在□ ABCD,∠ a=43°,交叉点a作为BC和CD的垂直线,则这两条垂直线的夹角为()a.113°b.115°c.137°d.90°4,如图所示,在□ ABCD,EF穿过对角线o的交点,ab=4,ad=3,of=1.3,则四边形bcef的周长为()deca.8.3b.9.6c.12.6d.13.6o5.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ab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f第4题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那么这个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3个d.4个6.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如下,其中平行四边形的度数为()a.88°、108°、88°b.88°、104°、108°c.88°、92°、92°d.88°、92°、88°7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a.对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对边相等8.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 BFA=30°,则∠ C EF等于20°b.30°c.45°d.60°9.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ea。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标准配套试题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1方程4兀-1二3的解是()A.X = —1B. X = 1C. X = —2D. X = 22、如果x = 2是方程丄x + a = —1的根,那么a的值是()2A. 0B. 2C. —2D. -63、若a = b —3 ,则h-a的值是()A. 3B. — 3C. 0D. 64、某品牌的书包按相同折数打折销售,如果原价200元的书包,现价160元,那么原价150 元的书包,现价是()A.100 元B. 110 元C. 120 元D. 130 元5、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得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A.26 元B. 27 元C. 28 元D. 29 元6、A种饮料B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2瓶A种饮料和3瓶B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B种饮料单价为兀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2(x — 1) + 3兀=13 ;B. 2(兀+1) + 3兀=13 ;C. 2兀+ 3(无+1) = 13 ;D. 2x + 3(x —1) = 137、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10元.若设兀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的是()A.10兀+20 = 100;B. 10兀一20 = 100;C. 20 —10兀= 100;D. 20x4-10 = 1008、家电下乡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帯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规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将得到销售价格13%的补贴资金.今年5月1 H,甲商场向农民销售某种家电下乡手机20部.已知从甲商场售出的这20部手机国家共发放了2340元的补贴,若设该手机的销售价格为x元,以下方程正确的是()A. 20x-13% = 2340;B. 20兀= 2340x13%;C. 20x(1 -13%) = 2340 ; D . 13%-x = 23409、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3.06%.某人于2007年6月5日存入定期为1年的人民币5000元(到期后银行将扣除20%的利息锐).设到期后银行应向储户支付现金兀元,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5000 = 5000x3.06%B.x + 5000x20% = 5000x(1 + 3.06%)C.x + 5000x3.06%x20% = 5000x(1 + 3.06%);D.x + 5000x3.06%x20% = 5000x3.06%10、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T密文(加密),接收方rtl密文T 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Q,b, c对应的密文Q +1,2/?+4,3C +9.例如明文1, 2, 3对应的密文2, 8, 如果接收方收到密文7, 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二、填空题11、方程2兀一6二0的解为 __________ ・12、如果2是一元二次方程x2 + bx+2= 0的一个根,那么常数b的值为____________13、己知a, b互为相反数,并且3Q —2b = 5,则cr+b2= _____________ .14、某商店销售一批服装,每件售价150元,打8折出售后,仍可获利20元,设这种服装的成本价为每件X元,则x满足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商场今年五月份的销售额是200万元,比去年五月份销售额的2倍少40万元,那么去年五月份的销售额是_________ 万元.16、某商店--套夏装的进价为200元,按标价的80%销售可获利72元,则该服装的标价为_________________ 元.17、如图屮标有相同字母的物体的质量相同,若A的质量为A. 4, 5, 6B.6, 7, 2C.2, 6, 7 ID. 7, 2, 620克,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3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克.18.如图,天秤屮的物体a、b、c使天秤处于平衡状态,则质董最大的物体是\Bg]/ ~A~~~A~四、解应用题19、某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o 分.一个队踢14场 球负5场共得19分,问这个队胜了儿场?20、某石油进口国这个月的石油进口量比上个月减少了5%,由于国际油价上涨,这个月进口石油的费用反而比上个月增加了 14%.求这个月的石油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2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价为270元,则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22、梅林屮学租用两辆小汽车(设速度相同)同时送1名带队老师及7名九年级的学生到县 城参加数学竞赛,每辆限坐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考场15km 的地方 出现故障,此时离截止进考场的时刻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 汽车,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人步行的速度是5km/h (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1) 若小汽车送4人到达考场,然后再回到出故障处接其他人,请你能过汁算说明他们 能否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2) 0.5x-0.7 = 6.5-1.3x(3) 8x — —2(x + 4)(4)3)一1 ]二 5y-7 4 ~ 6三、解方程:(1) 2x + 3 = x + 5(2)假如你是带队的老师,请你设计一种运送方案,使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并通过计算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第7章一次方程组综合检测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2x—3y=6中,有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_________ ,当y=0时,x= _________2、若{离,情是方程组ax+by=7的两组解,则a=_b=_。

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

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

四边形单元测试卷-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第十九章四边形单元测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图1,在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对.A.3B.4C.5D.62.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3.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是().A.AC=BD,AB∥CD,AB=CDB.AD∥BC,∥A=∥CC.AO=BO=CO=DOD.AO=CO,BO=DO,AB=BC4.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 AB∥CD, AD=BCB.∥A=∥B,∥C=∥DC.AB=CD,AD=BCD. AB=AD,CB=CD5.在给定的条件中,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是().A.以60cm为一条对角线,20cm、34cm为两邻边B.以6cm、10cm为对角线,8cm为一边C.以20cm、36cm为对角线,22cm为一边D.以6cm为一条对角线,3cm、10cm为两邻边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垂直7.下列说法:①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⑤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其中错误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8.如果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等腰梯形9.如图2,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A.B.C. D.10.如图3,将一块边长为12的正方形纸片ABCD的顶点A折叠至DC边上的点E,使DE=5,折痕为PQ,则PQ的长为()A.12B.13C.14D.15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4所示,木板两边是线段,把两把曲尺的一边紧靠木板边缘,再看木板另一边上刻度是否相等,就可以判断木板的两个边缘是否平行,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马关中学第十九章四边形单元测试题Ⅱ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 A 、一组对角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一对邻角的和为180°
2、
中,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1:2:2:1
C .2:2:1:1
D .2:1:2:1
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
4、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5、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6、如图,□ABCD 中,∠C=108°,B
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A.18° B.36° C.72° D.108° 7、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B 顺次连结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8、等腰梯形的腰长为13cm ,两底差为10cm ,则高为 ( ) A 、69cm B 、12cm C 、69cm D 、144cm
9、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给出下列 5个条件①AB ∥CD ②AD ∥BC ③AB=CD ④∠BAD=∠DCB ,从以上4个条件中任选 2个条件为一组,能推出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
A 6组 B.5组 C.4组 D.3组
10、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图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三角形 C .等腰梯形 D .菱形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ABCD 中,∠A +∠C =270°,则∠B =______,∠C =______.
E
D
C
B
A
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 ,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3.平行四边形ABCD ,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它就是菱形. 4.如图,长方形ABCD 是篮球场地的简图,长是28m ,宽是15m ,•则它的对角线长约为________m .(精确到1m )
5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ADE ,则∠AEB=_______.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DE ∥AB ,△DEC 的周长为10cm ,BE=5cm ,则该梯形的周长为 。

7.若菱形的周长为24 cm ,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 cm 2。

8.如图,l 是四形形ABCD 的对称轴,如果AD ∥BC ,有下列结论:①AB ∥CD ②AB =BC ③AB ⊥BC ④AO =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共66分)
1.(6分)已知:在□ABCD 中,∠A 的角平分线交CD 于E ,若
1:3:=EC DE ,AB 的长为8,求BC 的长。

2.(7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BD=5, 求:(1)∠BAC 的度数;(2)求AC 的长。

3. (7分)、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CD//AB ,∠=A 40 ,∠=B 70 .
图3
E
D
C
B
A
A B
C
D
E
O A
D
求证:AD=AB —DC .
4.(7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AB 与CD 不平行,且AB=C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5. (7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 求证:∠BAE =∠DCF 。

6. (7分)、如图,在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和BD 的交点,OE ⊥AD 于E ,OF ⊥BC 于F . 求证:OE =OF .
A B C
D
E
F
7、(7分)如图, 四边形ABCD 是矩形,过A 作AE ∥BD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猜想△ACE 是怎样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8.(8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ECGF 的边CE 上,连接BE 、DG . 观察猜想BE 与DG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 (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CD 的平分线CF 交边AB 于
F ,∠ADC 的平分线D
G 交边AB 于G . (1)求证:AF=GB;
(2)请你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G 为等腰三角形,并说明
理由。

A
B
C
D
E
A F G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