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教案-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下)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下)](https://img.taocdn.com/s3/m/4407080776c66137ee0619f8.png)
语言是符号系统
6.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动物的交际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 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映,只能传递某种信息 (对过去和未来都无从顾及)。 而人类语言的传递则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 制。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只有具备任意性、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
性、能产性、传授性和不受时地环境限制这几 个特征,才称得上人类语言。所以语言是人类 特有的交际工具。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
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是人类的祖
先留下来的遗产。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2. 语言能力和语言环境 语言能力虽然是先天的,但是运用这种能力 学会哪一种语言却是后天的。
(1)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就会 学会什么样的语言。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
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
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没有可替 换的同类,每个词语的出现都必须有一条独立 的组合规则,那么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将多得不 数不胜数,使用者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
交际工具。
聚合关系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这也是语 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要求的。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2)灵活的发音能力 几十个音位要构成上千个语素的形式,需要 的是能灵活清晰地发音的发音器官,而不是笨 拙的嘴舌。动物没有伶牙俐嘴,人类的祖先在 长期的劳动中却磨练出了伶牙俐嘴。
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嘴的解放
→喉咙和口腔成直角,喉咙下移
控制气流
灵活发音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答案及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答案及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3243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7.png)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填空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音位)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大脑的结构)和( 功能)。
二、判断正误(对)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错)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对)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对)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错)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对)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错)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错)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错)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错)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
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
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教材精讲(第2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圣才出品】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教材精讲(第2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d657ea77cd184254a35351e.png)
第2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2)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特点的。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②符号的意义是认识活动的成果,代表一个一般的概念。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bc7cffb700abb68a982fbc8.png)
上图的含义
(一)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个层级装置 分为两层三级。两层:底层是音位层,语音形式。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层;三级:语素、词、 句子。 注意图中有交叉的部分 。它是指音义结 合体在不同的“级”里有不同的性质。
譬如:
“山”既可能是个语素,也可以是词, 有时还可以是个句子。它在“钟山风雨起苍 黄”中是个语素,处在第一级;在“山下旌 旗在望”中,又是个词,处在第二级;在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中,还可以是个句 子,处在第三级。
2013-9-12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1
(二)语言符号
概念
地面形成的 高耸的部分
Shān(山)
形式
黄山、武夷山、大山、 小山、山脉„„
事物
2013-9-12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2
语言符号的优越性
• 使用简便 • 容量大 • 效果好
2013-9-12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8
符号与征候不同
•
–
–
符号跟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符号的能
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所以在不同的区域可能用同样的形式却代表不同的内容, 也可能同样的内容却以不同的形式表示
多数民族以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而尼泊尔人、斯里兰 卡人、爱斯基摩人则相反,点头表示否定 – 下面这个交通标志,在我们国家是“禁止通行”的意思,但在欧洲 却是“禁止任何车辆停放”
层级装置的效能
• 底层:音位——音节 无限 • 发挥效能的关键即有规则地以少数组成多 数。一是有规则,二是能以少变多,这就 是这个装置的奥妙所在。
2013-9-12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421a6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4.png)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A1:语言不同于说话。
语言(langue)是从说话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系统(抽象),而说话(或者称:话语/言语)(parole)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具象)。
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者话语之中。
每一句言语可以作为一种说话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产出”就是一句话,无数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产品的总和,构成“话语”。
语言正是人们事后从“话语”中抽象出的规则系统。
因此语言和说话可以理解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Q2:如何看待语言的符号性?A2:如果,甲能代表乙,那么甲在经过人们的约定后,就能成为乙的符号。
如,红灯和绿灯经过人们的约定,可以代表“禁止通行”和“允许通行”,那么我们可以说红灯和绿灯分别是“禁止通行”和“允许通行”的符号。
符号必须是由一定“形式”(如绿灯)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如允许通行),它必须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要注意辨析“符号”和“症候”的区别:能够自然地通过表征发现发生了什么的现象可以称为“症候”,例如:闻到烟味或者看到远处有烟,一定是某个地方有火烧着了。
症候是“形式”和“意义”的自然联系,而符号则需要人们约定或者俗成。
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因为破坏了“烽火狼烟”与“有敌入侵”之间的约定关系,才会亡国。
在所有符号中,语言符号最为重要、复杂。
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如单个汉字代表的语素“人”、“民”等,这些符号(语音的&文字的)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一段汉语使用者心中固有的、离散的心理印象。
这些“符号材料”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我们需要的话语,来传情达意。
Q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语言作为符号的特殊性,然后再从三个角度来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1.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2. 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3. 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4.语言有以少控多的生成机制,有生成新结构的能力,而一般符号没有生成能力。
语言学纲要(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c330edd360cba1aa811da4e.png)
• 4、开放性 • 创造性或能产性。利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无限 • • • • •
的话语,表达无限的意义。 动物的“语言”是封闭的。 5、传授性 人类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动物的“语言”是一种 本能。 6、不受时发出时的环境 无关,动物的“语言”则是对具体情况的感性反 应。
• •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 对黑猩猩进行的实验说明黑猩猩具有一定的掌握
符号的能力,但却掌握不了人类的有声语言。鹦
鹉学舌则只是机械地模仿,它自身不具备创造性。
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 别
• 1、单位的明晰性 • 人类的话语由语言单位组装而成,语言单位之间 • • • •
• 2、聚合关系 • 定义: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具
有某种相同的性质、作用,这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性质、 作用即为聚合关系。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 一、语言能力 • 1、怎样才能具备语言能力
要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概括、判断、推理的 能力。 灵活的发音能力:发音器官能发出各种清晰的声 音。 2、语言能力是先天的,语言是后天的 人先天具备语言习得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 一定的环境诱发并激活,因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决定人的语言习得。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 一、符号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 定义: • 指代某种事物的记号或标记。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 符号类型:视觉符号、听觉符号。
• 1、符号与征候
• 征候:由因果等关系造成的形式意义的必然结合。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79c1bcda58da0116c1749cf.png)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世界很多地方对母亲的称谓在语音上相似,如: Mama 汉语 Mom 英语 Maman 法语 La Mamma 意大利语 мама 俄语 mama 罗马尼亚语
这是否说明语音和意义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呢?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但是符号和符号之间不是 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并形成一个系统的。语言的系统性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2 .二者的联系:
d.聚合关系是从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 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 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e.组合与聚合一起发挥作用,使得整个语言系统 得以有效运转; f.组合与聚合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发生作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常见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辅音聚合类、元音聚 合类、浊辅音聚合类 同义词、反义词、单 义词、多义词 语素:词根、词缀、词尾; 词组:名词性、动词性 句子:主谓句、非主谓句、 陈述句、祈使句 音素、音位、音节、 语流 词和词之间,词 组和词组之间 语素间、词间、 词组间、句子间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二、语言与符号 2.语言符号
“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 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索绪尔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人类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 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符号。它的形式是语音(人类发 出的声音),意义是语义(人类对通过感知接收到的具体多 样的心理现实的概括)。
玉米(棒子、苞米、珍珠米、老玉米、苞粟)
• 注意:
• 强制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 说的。语言符号进入社会交际对社会成员有很大的 强制性。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5e3911b6bd97f192279e9ee.png)
(2)任意性不同于个人创造的随意性。
•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 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 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 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 随意更改。 随意更改。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它们分别是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 语言的变异性与稳固性的理论基础。 语言的变异性与稳固性的理论基础。任意性是就符号创 始之初而言的;强制性是就语言符号的流通之时而言的。 始之初而言的;强制性是就语言符号的流通之时而言的。 我们既不能因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随意改变符号的意 义结合关系,也不能借口强制性而限制语言的发展。 义结合关系,也不能借口强制性而限制语言的发展。
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 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 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 1、任意性 、 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 名无固实, 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称并非天然地要跟某一实物 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称并非天然地要跟某一实物 相当,只要人们约定某一名称跟某一实物相当就行了。 相当,只要人们约定某一名称跟某一实物相当就行了。 约定俗成以后,也就是名实相符了。 的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四字 约定俗成以后,也就是名实相符了。)的"约定俗成 四字 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 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 约定俗成"的学说 的学说, 约定俗成 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 早二千多年。 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 最基本的条件。 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79450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0.png)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 有必然的联系。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红绿灯、旗语 的手势、文字等是视觉可以感知的,盲字是触觉 可以感知的,语言是听觉可以感知的。这些可以 感知的形式都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
2.什么是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 事物。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 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 投宿的人家。中医诊断疾病,总是要号脉, 看病人的气色、舌苔,闻他呼出的气息。 公安人员侦察案情,要收集指纹、脚印, 记录和拍摄现场。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 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 印,这些都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 联系,本身就是那事物的特征。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 跨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自然不 可能学会人类语言。这个说法,以前只是 一种推论,现在有了比较充分的实验证据。
正是由于有了语言能力,儿童才能在短短 几年内掌握一门语言。而其他动物不具备 先天的语言能力,因此无论怎样努力,都 无法让动物学会语言。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 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 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嚎叫,分不出音的 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 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
但是,只要“音”和“义”经社会的约定
而相结合,我们既能分出音的结构成分,
也能分出义的界限。例如汉语“忙”的音 是mang,“房”的音是fang,比较这两个 字音的差异,只有最前面的那个音不同, “忙”是m-,“房”是f-,这就是音与义相 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教学大纲】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附思考题)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附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305c5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6.png)
系统性
一、什么是系统:
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 的形成的体系。 二、语言系统: 系统的三要素: 元素、功能、秩序 三要素: 元素(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功能(交际、思维)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语言系统:
秩序(层级性)
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三、语言系统的特点
1.层级性——组成规则
三、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 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 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学习就不 能掌握语言。 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历 史、文化传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为社会服务
各种各样的符号
• 请根据符号的定义,举出各种符号。 • 战场上,冲锋号是进攻的符号;白旗是投
降的符号;举手是缴械的符号等等; • 在考场上: 打铃是考试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准考证上的号码和姓名是考生的符号; ABCD是答案的符号;考完后老师阅卷,80、 90是考试成绩的符号等
• 其他符号: • 窗外传来的一段悠长哀怨的乐曲 • 摩登女郎的异国风情的一件服饰 • 舞台上小丑的一个滑稽可笑的动作 • 救护车发出的“哎哟哎哟”的呼啸 • 后花园里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 • 等等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 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 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
语言单位的层级关系图
第四级(句子) ↑
上
第三级(词组)
↑
层
第二级(词)
↑
第一级(语素)
↑
底层(音位)(义位)
符号的序列
音义结合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形式
语言学纲要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79b92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e.png)
2.3.2 语言获得: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在说出新的句子时要去构造和使用这些新的规则,这也是一种创造。
儿童要说出许多从未说过和听过的句子,这是一种创造。
人说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获得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因为:
2.3.3 人与动物语言能力的本质差异
01
从人类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比较
02
人类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语言符号有哪两方面的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2.2.1.2 什么是语言符号?
“人民”呢?“葡萄”呢?
/p/、/a/是语言中的两个音位,它们是不是语言符号?
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做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要的语义。
语言符号是特定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
2.1.1 语言与说话
语言的储存方式可表示为: 1+1+1+1+······=1 言语的表现是个人的、暂时的。可用公式表示为: 1+11+111+111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即研究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
2.1.1.2 语言、说话与说出来的话 说话·········································话 行为 运用 工具 生成 产品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品”。
能指: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2.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的运转规则: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2.1 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讲义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讲义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0673dc35f0e7cd18525364f.png)
符号形式、意义、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P28)
•
(约定) (反映)
•音
义
现实现象
•
•
符号
•
代表
系统的特点:
• 若干要素(成员)组成一个整体,各 构成要素之间互相规定、互相作用、 互相制约,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其中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打破现有的平衡 状态,就要产生相应的变化,构建新 的平衡。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 我和妈妈
洗
衣服
• 小明
吃
水果
• 工人
修
房子
• 老鼠
吃
粮食
• 银行
卖
基金
• (横向展示组合关系,形成结构或结构体; 纵向展示聚合关系,形成聚合体)
组合关系的宽泛性
•我 爱
祖国
• A. 学校 • 家乡 • 人民 •党 • 父母 • 孩子
B. 山 C. 散步 D.公物
夏天
运动 鸟(日)
水
出风头
花
大自然
• 语义:同辈+血亲+年长+男性
• 语法:好消息(偏正) 快走(偏正)
•
看书 (动宾) 吃饱(动补)
•
雪花飞(主谓) 红与黑(联合)
语言单位组合的原则(条件)
• 1、必须是同一层次的
• 音位+音位 pa guang
• 语素+语素 书+包 书+本 美+丽
•
人+民 蝴蝶 徘徊
• 词+词 看+书 我+国
卖书 (动宾) 卖书的(的字词组) • 我和同学(联合) 我的同学(偏正)
3、词类选择: (语言单位的组合首先是类的选择)
• 以名词为例,说明名词的选择性
语言学纲要教案-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教案-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1ea94d63186bceb19e8bb2a.png)
【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一、语言的符号性1、符号及符号的构成(1)如果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现实生活中的红绿灯、体育比赛中裁判的哨声和手势等都是符号,它们都是通过某种形式表示一定的内容。
(2)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而不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司机开车遇见红灯就停,并非是红灯天生就表示停止这一活动,司机也不是根据红灯的色彩本身就能推导出停止的意义,而是掌握了由社会约定的红灯与停止意义的联系罢了。
(3)符号一般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三种。
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的存在着。
比如交通信号灯是以红灯、绿灯、黄灯构成的一个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红灯就难以指挥车辆行驶。
要把符号和征侯区分开。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启示人们通过它而推知事物。
如中医诊断疾病要“望、闻、问、切”,根据病人的面容、舌苔(望)、气味(闻)、脉象(切)的具体情况和病人的自述(问)来确诊。
这里病人的面容、舌苔、气味、脉象等都是征候,不是符号。
征侯和它反映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符号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它的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内容则是符号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符号的种类很多,有文字、旗语等视觉符号,也有语言、哨音这样的听觉符号,还有盲文这样的触觉符号。
如以语言为根据来分类的话,符号就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就整个符号学来讲,语言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2、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
比方说,词就是一种能代表和指称某一种现实现象的符号。
我们一听到“人”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语言学概论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提纲
![语言学概论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ed686831126edb6e1a103a.png)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理解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二层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和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1.1 什么是说话1.1.1 说话,又叫言语,就是创造新句子。
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
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
1.1.2 说话行为、说话内容和听话行为都是语言现象。
1.2 语言与言语(说话)的关系语言与说话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2.1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1.2.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1.2.3语言研究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语言找出来,是非常复杂、细致而有意思的任务。
1.2.4 语言是社会规范之后的结果,对语言使用者的说话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2.1 什么是符号2.1.1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1)形式有视觉形式和听觉形式,一旦某种形式有了一定的意义后,就成为符号。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2.1.2 索绪尔的定义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符号由所指(概念)和能指(音响形象)组成。
2.1.3 符号不同于征候。
(1)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如:炊烟,脸色苍白,雪地脚印。
它们都与它们所隐含的信息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的必然联系。
2.2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语言符号的形式使得主观信息具有了客观的物质载体。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请看图2.1。
图2.1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2.2.1 语言符号的形式(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的声音。
声音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用声音作为人类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一、语言的符号性1、符号及符号的构成(1)如果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现实生活中的红绿灯、体育比赛中裁判的哨声和手势等都是符号,它们都是通过某种形式表示一定的内容。
(2)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而不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司机开车遇见红灯就停,并非是红灯天生就表示停止这一活动,司机也不是根据红灯的色彩本身就能推导出停止的意义,而是掌握了由社会约定的红灯与停止意义的联系罢了。
(3)符号一般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三种。
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的存在着。
比如交通信号灯是以红灯、绿灯、黄灯构成的一个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红灯就难以指挥车辆行驶。
要把符号和征侯区分开。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启示人们通过它而推知事物。
如中医诊断疾病要“望、闻、问、切”,根据病人的面容、舌苔(望)、气味(闻)、脉象(切)的具体情况和病人的自述(问)来确诊。
这里病人的面容、舌苔、气味、脉象等都是征候,不是符号。
征侯和它反映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符号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它的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内容则是符号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符号的种类很多,有文字、旗语等视觉符号,也有语言、哨音这样的听觉符号,还有盲文这样的触觉符号。
如以语言为根据来分类的话,符号就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就整个符号学来讲,语言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2、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
比方说,词就是一种能代表和指称某一种现实现象的符号。
我们一听到“人”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2)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例如“人”这个符号,re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
“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面,彼此依存。
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一种符号,只是它比任何其它符号都复杂而已。
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第三,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但符号不等于语言,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就是语言的声音形式和声音所代表的意义。
在索绪尔那里,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指语言符号的语义内容。
“能指”和“所指”是符号的两面。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任意性: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
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比如,“人”,汉语说re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随意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
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当然也有些语言学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至少有一些语言符号包含着某些象征意义,似乎和某些意义有内在的联系,首先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拟声词,如汉语中的“布谷”、“知了”、“噼啪”、“轰隆”,英语中表示“流动”意义的很多名词都包括“l•”这个音。
这种意见经久不衰,可见也不能随意地一笔抹煞。
但总的来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语言的声音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东西没有任何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就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总以为语言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因此,他用了一个什么声音来称呼自己,就仿佛只有他自己才配得上用这个声音。
在故宫,有一个“宣武门”,被清朝的宣统皇帝改成了“神武门”。
因为这个“门”的名称和宣统皇帝用了同一个“宣”字,犯了忌讳。
一个新皇帝即位,就总要有一批人得更改自己的名字。
再如我国古代皇帝传位给下一代是称为“世”的,“一世”相当于“一代”,秦始皇是“一世皇帝”,胡亥即位是“二世皇帝”。
但从唐代开始,这种称呼改变了,“世”为“代”所代替。
因为避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的讳。
这种避讳的事,在封建统治下确实十分严格,更有甚者,清朝一考官出题:“维民所止”,被认为是“雍正”去头,诛九族。
布什的猫“印度”。
现代数字迷信。
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罗马皇帝狄伯里乌斯(•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有一天说话用错了一个字,大臣马尔凯鲁斯是语法学家,•就指出皇帝的错误,另一个语法学家加比多也在场,他拍马屁,说皇帝的拉丁语很好,即使现在大家不这么说,不久以后大家也会这么说。
马尔凯鲁斯当即指出:“加比多是一个说谎的家伙,因为,陛下,您可以把罗马帝国的公民权授予任何人,却不能规定一个字眼眼。
”非语言的符号也是如此。
如《东周列国志》“烽火戏诸侯”。
文革也有这样的例子:红、绿灯这一对符号作为交通讯号是规定的,但文革时红卫兵企图改变,因为他们从来接受的都是“红”作为革命的象征:红旗、红领巾、红心、红太阳……等等,而现在突然发现,在十字路口:红灯却表示要停止不前,他们的幼稚而天真的大脑认为这完全是同革命开玩笑,“红”原当是所向无敌,而不充当是退却的,因此他们曾经提出改为红灯表示可以通过,绿灯表示不能通过。
但这是不可能的。
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
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
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
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
您们。
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
如文学语言: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
老舍《离婚》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
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
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
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
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
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
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
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
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而不能同时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这就是说,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比如汉语“我吃饭”不能说成“饭吃我”。
这种规则,不同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说话总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说的,没法几个字儿一块说出来,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也就说,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
既然是声音,就指语词在时间上的先后承接。
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多维的,一下子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认识。
我面前桌子上有一个苹果,又大又红又圆又香,我一下子就全部及时把握住了。
但是我要把这种认识和思维内容告诉别人,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的限制,就没法一下子把我的印象全部告诉对方,而不得不通过语言符号把这种整体的认识分解成线性的结合,再传递给对方,由对方再还原为近似的认识和思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