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为学》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为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织文章,侧重于理想和信念。《为学》一课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文章阐述的“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理解力尚浅,对于文言的学习还缺乏经验,教师除了引导他们学习重点的文言字词外,学习本文,更注重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意味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通译文章。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及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意、领悟哲理;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习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之”、“其”等的用法、通译文章。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对话法、师生对话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译全文。

教学重、难点:通译全文。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互动法、师生互动法。

一、导入新课:(师生、生生对话。3分钟)

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由塞翁失马祸福转化的故事引出,“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调动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师生对话。3分钟)

1、文学常识及解题(见课下注释)

2、生字词读音:逮dài 、迄qì、屏.b.ǐ.ng..弃不用、卒zú、鄙bǐ、语.y.ù.于富者、恃shì、钵bō、

三、初读课文:(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子停顿等。学生可在课文中注好停顿标志。(学生与文本对话)

划分句内停顿示例:“天下事│有│难易乎?”“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吾│一瓶一钵│足矣”“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学生与文本对话)

3、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生生对话)

四、疏通文意:(18分钟)

1、自己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用铅笔划出有疑问的字词。(学生与文本对话。3分钟)

2、小组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生生对话。3分钟)

3、全班交流、答疑。教师相机明确重点实词:恃、越、逮、迄、屏、资、买舟、明年等的意义及文中“之”字的用法。(生生、师生对话。5分钟)

“之”字用法归纳如下:

1)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代词,相当于“它”,指代“事情”。

2)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

3)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无意义,用在主谓之间,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4、学生小组比赛分段进行串讲。(生生对话。5分钟)

5、教师出示小黑板,将重点字词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师生对话。2分钟)

字词恃、越、逮、迄、屏、资、买舟、明年等。

难句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②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五、教师小结:(3分钟)

1 、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抑扬顿挫的熟练的朗读课文甚至背诵;重点字词的理解,也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如1句中的“资”,意为“天资”,“昏”、“庸”分别为“愚笨”、“平庸”,“逮”意为“及,赶得上”,理解了这几个字,全句意思就明朗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词的常用义,积少成多,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教学难点:理清论证思路,理解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法、师生对话法。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师生对话。5分钟)

1、抽查背诵

2、字词句的翻译(小黑板出示)

二、简介议论文知识:(师生对话。5分钟)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

3、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分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合议论文知识分析课文:(25分钟)

本文是很典范的议论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讲议论文知识,小组内学习讨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构,看哪组同学能将这些问题快速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10分钟)师生共同明确:(师生对话。15分钟)

1、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找出本文所用论证方法。并举出例子。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理论论证

曾参传圣人之道,蜀鄙二僧之南海之事是事实论据(例证)

师补充提问:“蜀鄙二僧”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以事喻理: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资之昏庸聪敏等为讲道理(理论论证)

昏庸与聪敏之间、学与不学之间、僧贫与富之间、去南海成功与否之间形成对比(对比论证)益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使文章说理明晰,结构严谨,对于我们学写议论文起了合伙好的示范作用。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及议论文结构特点前提下,由学生来分段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点出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

4、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

(一)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

(二)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