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

一般来说,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

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

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

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孕育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

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

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

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

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

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

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

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

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

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

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

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

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

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

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

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丰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

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魏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无论是龙门、敦煌还是麦积山等,佛像都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

B.敦煌壁画在不同时代神的世界有所不同,比如题材、主题、壁画中人物的画貌、风度不同等.这能够说明华夏传统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C.宗教和宗教艺术都是异常复杂的现象,都是用来信仰和崇拜的,但宗教艺术并不是单纯用来观赏的,一般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

D.神像的巨大、智慧、超然使跪倒在它们面前的芸芸众生显得十分渺小,但即使这样.跪拜祈祷的人们因阶级的不同而对佛的恳求也不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南北朝频繁的战乱背景下,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流行,其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池位的法律标志脸是北魏和南梁宣布它为国教。

B.中华民族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了接受、改造、消化、摆脱的过程.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意识行程,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深刻理解。

C.北魏时代的石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描绘的是由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内容。

D.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的所有璧画都是佛像的陪衬,用营造出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来显示佛像的高超和飘逸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这种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会在时代变迁、阶级变化等方面发生变化。

B.中国佛像雕塑寄托了中国人的未来、美好、希望,但佛像本身却没有显示出慈祥、仁爱的神情,似乎对人类没有什么关怀和动心。

C.为显示洞窟佛像雕塑的面部宁静,先民们在创作雕像时将壁画作为佛像的陪衬和烘托,人愈渺小佛像就愈高大。

D.高大的佛像体现的是人间的神情、面相、风度,是由人世间渺小的生命建造的,折射了世间的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

弘治
..六年进士。

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

除德安推官。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母丧归。

服阕赴京。

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

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

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
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宸濠闻,大怒。

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


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

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

世宁起戍
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以父忧
..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

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

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

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常切中要害。

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

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

诸大臣皆忌之。

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

赠少保,谥.端敏。

4.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谥,谥号,是古代专门在君主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C.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D.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世宁通晓军事。

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

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

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

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5分)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常切中要害。

(5分)
(二)古诗词鉴赏(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枝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州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①秦州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日:“窦韬,前秦秦州刺史。

被徙沙漠,其妻苏氏。

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8.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歌的前两句起什么作用?(5分)
9. 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女主人公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错写漏写,字迹辨认不清均不得分。


10.(1)荀子在《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用云和鸟自喻,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16年9月20日,两家媒体先后刊发长篇报道,披露业务重心转移到饮料和减肥产品之后的陈光标,并未能如愿顺利转型。

因产品滞销,拖欠经销商百万欠款至今未归还;减肥食品项目尚在推进之际,他又与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陷入“到底谁在私刻公章”的纠纷之中,惊动警方介入调查……
回顾陈光标这么多年的种种所为,争议不断。

对“首善”不乏褒奖,但伴随着的质疑声似乎从未中断。

陈光标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
陈光标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近10年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

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陈光标如此慷慨,他究竟有多少钱呢?去年10月12日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显示,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以个人财富35亿元排在今年百富榜第406位,五年累计捐赠额多达9亿元。

“这个数字,根据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应该差不多。

”陈光标曾表示。

也有数据说,陈光标预计总资产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35亿还是50亿,陈光标都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的有钱人,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他甚至连南京的首富都算不上。

陈光标的裸捐逻辑使陈光标进入公众视野,并以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始于2008年那场巨大的灾难——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陈光标就调集了60台工程机械与120多人的救灾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有关机构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形象不断被推高。

2010年9月,在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中国慈善行的前夕,陈光标对外宣布,他将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裸捐让陈光标在2010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在陈光标“裸捐”的号召下,已经有超过上百名国内企业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响应。

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封信中发出倡议: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对于裸捐的意义,陈光标做出了如下解释:“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

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

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我经常说,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

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陈光标的裸捐逻辑是如此淡定,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通过这种理念来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并且是在呼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陈光标的“裸捐”善举以及今年以来在中国台湾等地的高调行善,在海峡两岸不断发酵,引发不同反响,既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

“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陈光标理直气壮地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

”“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无疑,盖茨和巴菲特发起“赠予誓言”运动,以劝使数百名美国亿万富豪在生前或身故后捐出一半家产,已有40位富豪承诺捐款,可以说劝募成绩斐然。

而现阶段,陈光标为中国富豪显然做了榜样,会让更多富豪行动起来,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

有学者指出,客观地讲,陈光标的“裸捐”行动,可以被视为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富豪开始追求道德成熟的最新迹象,他们正日益在乎社会公众的评价,将行善当作其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日前撰文指出,“对于陈光标式慈善,社会赞誉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

我认为,陈光标式慈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是无可置疑的,其慈善观对于正思考散财之道的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示范效应。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尝试。

他就像一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对峙。

用陈光标自己的话说:“我打算多试几种方法,希望起到火车头作用,但愿我的经历,可以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形成做点事情。


当很多富豪还在为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纠结的时候,陈光标的举动,无疑又对个人占有巨额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挑战。

更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财富伦理,亟须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资源,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更好地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

《孟子·滕文公上》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富而仁,因仁而富,只有回到传统文化中,将富与仁相结合,当下时代的财富暴增,才能找到合理的伦理归宿。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对于“裸捐”,社会上的评价有褒有贬,但陈光标并未受此影响,反而更加高调。

B.陈光标并没有捐钱,只是传递一种唤醒人们的灵魂与良知,呼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理念。

C.作者指出,在陈光标们的身上,引发了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建立获取普世认同的财富观念的思考。

D.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产业化的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尝试。

E.陈光标认为每个富人是幸运的,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因此他发出了倡议,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2)陈光标说:“我捐的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

”请简要概述陈光标的财富理念的内涵。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光标高调捐款,理由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陈光标高调慈善捐款,有人为他喝彩,也有人说他是在趁机炒作、沽名钓誉。

你如何看待他的善举?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________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________,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

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________。

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A .冠冕堂皇 肆无忌惮 明火执仗
B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C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D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写字时间过长及课业负担过重与近视有关,除此之外,光度不够,同样也会引起近视。

B .2015年中国大学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发布,清华大学再次卫冕保住了冠军,北京大学其次,而榜单前十位的高校中,七所位于北京、上海。

C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
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D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
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14.仿照画线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续写句子,结构要一致。

(4分)
15.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5分)
16.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青春万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串联词,引出下面的节目。

(不超过6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听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哈萨克斯坦谚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抄袭。

高二语文答题卡
得分______________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文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A项,文中说“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可以看出,“秀骨清相、长脸细颈、神采奕奕、飘逸自得”指麦积山雕像。

2、D从第二段开篇可以看出,接下来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北魏洞窟中佛像的特点,所以“云冈、敦煌、麦积山等洞窟”错误,“所有壁画”的说法也太过绝对。

3、C“人愈渺小佛像就愈高大”错误,文中说的“人的现实地位”“佛的身躯”之间。

二、(一)4、B,“是古代专门在君主死去之后”有误,谥号不是君主专有。

5、C
6、B ,“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选项对应的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文中的句子是“迁广西太平知
府。

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可见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并非选项所说“率人逮捕了他”。

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
法。

(道:取道,经过;画:策划;计:方法。

每点1分,句子大意2分)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

每点1分句子大意2分)
(二)8、本诗描绘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秦州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

(2分)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渲染(营造)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

(3分)(作用1分,分析2分)
9、①借景抒情。

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州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

②“隔窗
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③“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每点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答对两种即可;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答“用典”也可给分)
10、(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三、11、(1)EA,答E给3分,答A给2分
D项只是一些学者的观点,也只是一种揣测。

B项文中指出陈光标实际上捐了很多的钱。

C项的观点是一些学者的观点,文章予以转述,并非作者观点。

(2)陈光标向人们传达这样一种财富理念:①人活着能创造财富,创造文明和进步,是幸福和快乐的;②人死后,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帮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人,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

③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

(意思相同即可)
(3)①陈光标认为财富从社会中来,应回归到社会,服务于社会。

②他想通过做慈善,唤醒人们的灵魂和良知,呼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③他想引领更多富豪行动起来,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

④尝试着带头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使之形成制度化和产业化。

(答够三点即可,每点2分)(4)我认为陈光标的善举值得肯定和发扬。

(表明观点2分,不标明不给此分)①陈光标的慈善捐款帮助了很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人。

②陈光标的善举为中国富豪树立了榜样。

③无疑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对个人占有巨额财富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提出了质疑,更对很多人孜孜以求创造财富帝国的雄心,从目的、价值和意义三方面提出了挑战。

(答够三点即可。

答其他不同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可酌情给分。


12、C ,“明火执仗”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符合①句中“骗钱”者的情态。

“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

符合②句中“裸官”贪腐的情状。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

符合③句中“看上去”的表述。

13、C,A项,“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写字时间过长及课业负担过重与近视有关”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可改为“孩子近视与看电视……有关”;B项,“卫冕冠军”重复赘余。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D项“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结构混乱,应去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14、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杜甫说,生活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惆怅;苏轼说:生活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两句即可,一句2分)
15、散客或团队,可以预订后入宾馆,也可未经预定而直接入住。

(2分)入住宾馆后,可以在店外
消费,也可以在住消费,结账完毕方可离开宾馆。

(3分)
16、解析:首先寻找串联点:主题《青春万岁》,下一节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其次确立串词内容:讴歌青春;第三注意语言要“饱含激情”,并且“简洁有力”。

因为是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台词,所以要用口语。

示例:青春是东升的朝阳,是缤纷的花朵;青春是熊熊燃烧的激情,是撬动世界的力量!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今晚在此相聚,就让我们高歌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吧!
17、略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

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

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

开始他做德州推官。

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

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

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

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

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

世宁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