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5

合集下载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

《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一、整体感知1、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二、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思考: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

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3、提问:在[端正好]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4、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5、提问: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明确: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提问:在[滚绣球]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表达对谁的不满?明确:天地鬼神8、提问: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此指责天地鬼神?明确: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司马迁)窦娥受传统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

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

品文论艺经典戏曲《窦娥冤》赏析●桂斌[摘要]戏曲运用声乐、舞蹈、动作等元素向群众传达时代的声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元代戏曲是中国戏曲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中国戏曲后续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经典戏曲《窦娥冤》进行赏析,透过《窦娥冤》戏曲的成功洞悉戏曲的精髓。

[关键词]经典;《窦娥冤》;元代戏曲;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这样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在他笔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他们都是元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

通过刻画这样活生生的人物,关汉卿将自己对当时元代贪官污吏的鄙夷、对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不满全都吐露在这些戏曲中。

《窦娥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部戏曲中,作者通过选取《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将三条主线贯穿其中,对当朝者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一、《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冤》全剧分为四折一楔子,通过描述窦娥与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以及窦娥与张驴儿之间的矛盾分别揭露了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重要原因———地痞恶霸的强行霸占和诬陷,决定原因———贪官污吏的无能。

在楚州一户贫穷的人家里,窦天章由于没有进京赶考的钱,将自己的女儿窦娥卖给了蔡婆家作为童养媳。

窦天章拿着这些钱进京赶考去了,而窦娥就在蔡婆家住了下来。

但是婚后不久,窦娥的丈夫去世了,只留下蔡婆和窦娥两人相依为命。

有一天,蔡婆出门讨债,在路上不小心遇到了当地无赖张驴儿父子并被他们胁迫。

张驴儿见到窦娥后色心即起,想将窦娥据为己有,但是窦娥抵死反抗不从。

此时,张驴儿以毒死蔡婆为要挟迫使窦娥屈服。

不想,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张驴儿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窦娥与蔡婆,他将窦娥婆媳二人告到了官府,声称是他们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当时官府并没有收取证据就对她们两人严刑逼供。

窦娥为了保护蔡婆的安全含冤承认自己杀了人,并被判以斩刑。

《窦娥冤(节选)》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窦娥冤(节选)》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全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全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全解一、《窦娥冤》重点字词 (1)二、《窦娥冤》重点理解 (2)三、《窦娥冤》人物形象 (2)四、《窦娥冤》主题 (3)五、《窦娥冤》写作特色 (3)六、《窦娥冤》写作特点 (4)七、作者简介 (5)八、元杂剧的知识 (6)九、《窦娥冤》解析 (8)十、窦娥“三桩誓愿” (11)十一、窦娥艺术形象再分析 (12)十二、《窦娥冤》的悲剧体现 (17)十三、《窦娥冤》的结局分析 (18)十四、《窦娥冤》课后测试 (21)十五、《窦娥冤》强化训练题解析 (27)十六、散文欣赏—窦娥冤魂该散了 (33)一、《窦娥冤》重点字词楔子(xiē)嫡亲(dí)看觑(qù)缥缃(piǎo xiāng)蓦然(mò)孛老(bó)绣闼(tà)刬的(chàn)捱(ái)鞍鞴(bèi)祗(zhī)桃杌(wù)亲眷(juàn)嗟叹(jiē)杳无音信(yǎo)嘱咐(zhǔ fǔ)尸骸(hái)负屈衔冤(xián)应验(yìng)古陌荒阡(mò)(piān)端的有个谁问、有谁偢:究竟。

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指多次审讯。

推,推求;问,审问。

只合把清浊分辨:应该。

罪愆:罪过。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你道是暑气暄:暖。

亲眷:亲属。

嗟怨:叹息埋怨。

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尸骸:尸体。

负屈衔冤: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

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着做公的:叫,吩咐。

刽子磨旗:摇旗。

二、《窦娥冤》重点理解《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窦娥冤原文朗读]窦娥冤原文

[窦娥冤原文朗读]窦娥冤原文

[窦娥冤原文朗读]窦娥冤原文窦娥冤原文一: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原文《四块玉·别情》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四块玉·别情元代: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译文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一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

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

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

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

注释⑴南吕:宫调名。

四块玉:曲牌名。

⑵绝:断。

⑶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

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⑷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窦娥冤原文二:窦娥冤课文原文〔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

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

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

若不来便罢,若来啊,我自有个主意。

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什么人来?〔卜儿上,云〕老身蔡婆婆。

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尽也静办。

窦 娥 冤(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窦 娥 冤(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窦娥冤元/关汉卿著楚州地方有个穷秀才,叫窦天章,饱读诗书,但时运不济,一直没能考取功名,妻子又不幸病故,撇下一个三岁女儿端云。

窦天章含辛茹苦把小端云拉扯到七岁,借了不少债。

放高利贷的是富孀蔡婆婆,有个儿子今年八岁了,窦天章借过她二十两银子,现在本息加起来已经到了四十两,蔡婆婆讨要过好几次,但窦天章实在无力偿还。

窦天章的女儿端云今年七岁,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人见人爱。

蔡婆婆几次来窦家要债,窦天章都还不上,她见小端云可爱,就动了心思,想让小端云给自己做童养媳,那四十两银子也就不要了,还愿意再给窦天章凑些盘缠让他赴京赶考。

窦天章起初不肯,可蔡婆婆多次讨债,还托人做媒,窦天章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于是他按照选好的日子,把小端云送到蔡家。

窦天章生怕女儿受委屈,对蔡婆婆说:“今天把女儿送给您,不敢说做媳妇,只供婆婆早晚使唤,望婆婆多多照顾。

”蔡婆婆望了望端云那可爱的样子,高兴地说:“从今天起,你我就是亲家了。

这是借钱的凭据,还给你。

这十两银子送你做盘缠,你不用担心,只管放心去赶考吧。

”窦天章心如刀割,他心想:这不是把女儿卖了吗?可是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他望着乖巧的女儿,不住的流泪,只觉得对不住女儿,他再三地拜托蔡婆婆说:“小女生性笨拙,端云该打时,你就看在小生面上骂几句算了;该骂时,你就教导她几句,日后有机会,小生一定报答您。

”端云是个懂事的孩子,看见父亲流泪,好像猜出了父亲要与她分别,窦天章抚摸着孩子说:“端儿呀,从今以后你不比在我身边,爹什么都依顺你,以后跟着婆婆不可顽皮,要学勤快,听婆婆话,不可惹婆婆生气。

”端云抱着父亲的腿说:“爹,你带我回家吧!你怎么能丢下女儿呢?”窦天章的心都碎了,他拨开女儿,向蔡婆婆施了礼,就忍痛匆匆离开了。

窦天章走后,蔡婆婆倒也没有对端云不好,她还是很喜欢这个孩子。

窦天章一走就是二十三年没有音信,后来蔡婆婆带着两个孩子搬回山阳老家居住,还给端云改了名,叫窦娥。

窦娥到十七岁的时候,蔡婆婆让她和自己的儿子结了婚。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原文、译文及注释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原文、译文及注释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窦娥冤(节选)元代-关汉卿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高一语文《窦娥冤》(完整版)

高一语文《窦娥冤》(完整版)

《关汉卿:一身正 气数风流》 —— 宋殿儒
•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
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
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
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鞫、会
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
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开端)
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 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 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 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 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 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 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 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 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 死刑。
(发展)
主唱(主角) 正旦(女主角) 正末(男主角)
其 它(配角) 净(花脸) 卜儿(老太婆) 孛老(老头)
小生 净
丑 老生
老旦
花旦
武旦
正旦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 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 小生(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 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
不挂胡须,分文小生、 武小生。
文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脚 均由文丑扮演。
武丑,扮演机警幽默、 武艺高超的人物。
元代杂剧·语言构成
剧本由唱(曲词)、科(科介)、白(宾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唱是 杂剧的主要部分,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 无唱。 科(即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 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 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 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 有机组成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 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4

·
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 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 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 卿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 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 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 婆,人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嫁,她都婉 言谢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 靠,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天,她的婆 婆对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 她无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这不久,婆婆为成 全孝妇上吊自杀了。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 官府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 供,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 案件,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 是自杀,于是如实禀报了。
赏读课文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 共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 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窦父将窦娥 抵债 张驴儿父子救 蔡婆 张父误食有毒 羊肚汤 州官不察定窦 娥死罪 蔡婆向赛卢医 讨债 父子逼窦娥成 婚(窦娥不从) 张驴儿逼婚 (窦娥不从)
赛卢医赖债 害命
张驴儿欲害死 蔡婆霸占窦娥 张驴儿告官
基础字词:字音
Zhí kān yǎn háng hái 1.盗跖 2.错勘 3.前合后偃 4.哥哥行n 7.瀽 8.罪愆 9.湛湛
cháng 10.苌弘
mòqiān 14、古陌荒阡 lí n 19.甘霖
zhuó kàng xuān 11.亢旱 12.暑气暄 13.斫直 Xián 15.衔冤 dī 16.提防

《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及鉴赏

《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及鉴赏

《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及鉴赏【导语】:【仙吕点绛唇】满腹闲愁,数年禁受。

课件12:第4课 窦娥冤(节选)

课件12:第4课 窦娥冤(节选)
窦娥冤(节选)
作者简介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 戏曲家,与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马致 远(《汉宫秋》)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 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 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他是 我国戏剧的创始人,创作的作品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 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 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的夸张形式。例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 来了”。
感谢您的关注!
提示 ①塑造了典型的悲剧主人公的形象。剧中的窦娥可以说 是苦命的化身,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用她抵债,做童养媳,十七岁完 婚,丈夫去世,被流氓恶霸纠缠、陷害,含冤被斩。一连串的不幸遭 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具有浓厚的悲剧效果。
②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含冤被斩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窦娥是 一位善良、安分、有主见、刚强而又值得同情的不幸女性。这 种人道德完美和社会黑暗现实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冲突,是营造 浓厚悲剧效果的重要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节揣摩
【任务一】 了解剧本内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主题 1.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场景来刻画主人公窦娥形象的?请简要 归纳。 提示 法场路上痛斥天地,法场与婆婆诀别,行刑前三桩誓愿, 死后两桩誓愿应验。
2.文中与窦娥有关的矛盾冲突有哪些?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 什么?
提示
矛盾冲突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 的窦娥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 被判死罪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 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窦娥冤》(正式)

《窦娥冤》(正式)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3、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惩恶 扬善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浪漫主义手法:符合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能引 起观众更多的共鸣。增强剧作的思想力量和艺术 表现力。
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 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思想 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 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又 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 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散曲
(一宫调一曲子) 小令
元曲
(一宫调数曲子) 套数唱Βιβλιοθήκη 杂剧(散曲/曲词+“科”+“宾
白”)
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 鲜明的刻画了窦娥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美好 心灵。增强作品的悲剧色彩,促使观众思 考这类悲剧的根源。
《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 不同,试比较其优劣。
•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 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 “何为地”比”难为地”语气强烈。 • 《元》本第2句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控和否定 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 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使作品主题得到深化, 这是《古本》的不足。
元 杂 剧 的 体 裁 特 点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 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 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 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

第4课《窦娥冤(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4课《窦娥冤(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必修下册)
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子分许多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如课文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
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3)角色 在角色分工上,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
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 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
楔子(序幕):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开端):父子威逼,窦娥拒婚 第二折(发展):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窦娥怨恨,死前发誓
第四折(结局):窦父巡查,冤情昭雪
【第三折结构】
窦娥冤
赴法场 见蔡婆 遭典刑
叫屈 指天斥地 遗言 负屈含冤 血溅白练 发愿 感天动地 六月飞雪
10、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文学作品中有哪些也用到了类似的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 《孔雀东南飞》 《促织》
11.“大团圆”式结局的民族审美心理与悲剧审美心理。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 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 活着。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 《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 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 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 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 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 “ 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 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1.楔子
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2.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3.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斩刑。

4.第三折
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5.第四折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4《窦娥冤(节选)》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4《窦娥冤(节选)》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何为悲剧?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 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 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 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 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导入新课
• 元曲四大悲剧之首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 •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
创作背景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 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 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 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 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 数不清。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 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 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 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 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取材于《列女传》 中的《东海孝妇》。
第三折:窦娥死前发下三桩大誓,含冤赴死。
第四折: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 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 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 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 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 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花旦,多扮演 性格明快或活 泼放荡的青年 女性。表演常 带喜剧色彩。
武旦,扮演 擅长武艺的女 性,按扮演人 物的身份和技 术特点,又分 刀马旦和武旦 两种类型。
老旦,老年 妇女。
彩旦,又叫 “丑旦”、“丑婆 子”,扮演滑稽或 奸刁的女性人物。 表演富于喜剧、闹 剧色彩,实属女丑, 故常由丑行兼扮。
四 《拜 月 亭》——关汉卿
大 爱 情
《西 厢 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 朴

《窦娥冤》全

《窦娥冤》全

浪漫的手法,现实的含义
拓展探讨: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 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 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 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 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窦娥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 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 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 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 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 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 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 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 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赏析“三桩誓愿”
课文第三层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了哪些典故?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
每桩誓愿窦娥的希望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第一桩:血溅白练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性格:不屈服的性格 第二桩:六月飞雪 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
性格: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
第三桩:亢旱三年
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 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 比等修辞方法。
• 三、简介作者作品:
•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 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
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窦娥冤》参考课件5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窦娥冤》参考课件5
学习目的 字词预习 知识卡片 故事梗概 课文赏析 课堂巩固
【教学目的】
了解元杂剧有关知 识以及作品的思想性和 艺术性;
把握窦娥形象,认识 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 精神
【字词预习】
缥缃(piǎoxiāng):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 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 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争奈:怎奈,无奈。 看觑(qù):照看,照顾。 一向:这里的意思是一段时间以来。
[快活三][鲍老儿] 连用四个“念窦娥”,一诉 无辜获罪,二伤身首异处,三告身世孤苦, 四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 不尽,令人凄怆,写尽窦娥婆媳死别的悲痛。
[滚绣球][快活三] 多处杂 糅古白话词语,“只合 把”“怎生糊突 了”“葫芦提”等,使 说唱接近生活,韵味浓 厚。或凝练,或生动, 声气口吻如在眼前。
的 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 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裁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
插话。
特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
点 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 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 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 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 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 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 15部。《窦娥冤》《救风尘》 《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 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 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 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特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
点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

4一《窦娥冤》

4一《窦娥冤》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 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 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疾苦, 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疾苦,借杂剧来揭露 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 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 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 登台演唱。 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艺术形 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 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是元代最 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 60多部剧本 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 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 》《救风尘》《单刀会 《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都流传 很广。20世纪50年代 世纪50年代, 很广。20世纪50年代,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 文化名人之列。 文化名人之列。
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 一套曲子。 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 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 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 别称为“末本” 旦本” 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元杂剧常识( 元杂剧常识(二)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 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 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 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 )、外末 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元杂剧常识( 元杂剧常识(一)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 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 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 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 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 现代戏剧的“ 有的杂剧还有“ 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 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 当于现

窦娥冤之六月雪故事简介

窦娥冤之六月雪故事简介

窦娥冤之六月雪故事简介
《窦娥冤之六月雪》是明代戏剧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
公平待遇的不满。

故事讲述了窦娥因被陷害而受冤枉,最终以自杀结
束悲惨生命的遭遇。

故事背景设定在明代,窦娥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但她的美貌
引来了宦官藩王的注意。

藩王对窦娥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回府中。

然而,藩王尽管是贵族,却性格暴戾,行为不端。

窦娥对此感到厌恶,
拒绝了藩王的追求。

为了报复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藩王设计陷害窦娥。

他伪造了窦娥
与一位官员私通的证据,并诬陷窦娥有罪。

以权势高大,藩王的诬告
被人无条件相信,而窦娥在法庭上无法辩白。

窦娥被判处死刑,虽然她一再辩称自己无辜,但无人相信她的话。

在这万般无奈和绝望之下,窦娥选择了自杀,以此表达对冤屈与不公
的无奈与愤慨。

这样一件悲惨的事件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同情和愤怒。

他们感到窦
娥是无辜的,是藩王的诬告造成了她的悲剧结局。

人们纷纷对藩王的
不公行为表示愤慨,并对窦娥表示同情和怜悯。

《窦娥冤之六月雪》通过讲述窦娥悲惨遭遇的故事,展现了社会
上的阶级与权力的不平等现象,让人们思考和反思社会的公正与正义。

这个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广为传诵,成为了经典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等级划分表
• • • • • 1 2 3 4 5 官 吏 僧 道 医 • • • • • 6 7 8 9 10 工 猎 娼 儒 丐
元曲末落的四方面原因
作者——逐渐减少
观众——脱离观众
话艺术
1 神话与历史难以分开
2 歌颂劳动创造
3 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精神
作者:哈九中 张拓新
《窦娥冤》的六个子课题
1.窦娥是不是弱者——辩论赛 2.张驴儿性格特征——双簧 3.从《窦娥冤》中谈腐败 4.中国戏剧发展史 5.浅析中国神话艺术 6.元曲与流行歌曲
浅谈中国戏剧发展史
日期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春秋战国 西汉 汉乐府 汉魏 唐,宋 元 清 现代 内容 农牧业生产 祭祀 颂神(萌芽) 祭祀 娱乐(俳优) 竞技(角抵,百戏) 平,清调,杂舞杂曲 戏剧形成期 元杂曲 京剧 影视
4 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
5 赞美劝善 惩恶的精神
总的特点:中国的神话,无论 远古的,还是后人创作的。都 富于人情味。
———《窦娥冤》新唱
窦娥冤新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