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考试说明03年与04年的比较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a6e4c7f5acfa1c7aa00cc25.png)
《数学模型》作业 NO:01 信息工程学院 08级通信2班刘一欣 200800800153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摘要本文首先对附件3、4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这两个指标,以及各个观测点在这28个月中水质类型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得出了近两年多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虽然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上升不明显,氨氮浓度甚至略微下降,但是Ⅲ类以下水质的比例明显上升。
所以,与03年相比,04年的污染范围扩大了,污染物质的总量也有所增加。
上游排出污染物必然会对下游造成影响,所以在讨论某地区水质状况时,不能只看当地的污染情况,还要考虑上游污染物到达本地后对它的影响。
由于河流本身具有自净能力,上游排放的一部分污染物在向下游流动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
为了体现这一思想,我们引入了忽略弥散的一维稳态单组份水质模型[1],将上游污染物对下游的影响和下游本身排污相分离,确定了两种污染物的主要分布区域。
得出结论:长江干流近一年多来,高锰酸盐的污染源集中在攀枝花龙洞以及宜昌南津关至岳阳城陵矶地区;而氨氮污染源集中在攀枝花龙洞至重庆朱沱段以及宜昌南津关至岳阳城陵矶段。
在问题三中,为了预测未来10年水质污染发展趋势,我们使用简单指数增长预测模型以及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过去10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排污量和各类水质所占比例的预测值(由于篇幅有限,此处仅列出排污量预测):Ⅴ类水。
所以根据公式:4,56*(max(0,20%))n m q q =-+,并利用问题三中由指数平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给出了我们认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重述水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也是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被列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先领域。
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江,流域内淡水资源量占中国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五,面积达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某些地方的某些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置环境于不顾,直接向江内排放污水,导致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
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大全
![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8cc66104431b90d6c85c7dd.png)
北大中文2003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f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古代文论、中国历史:一、简答:1、察举与科举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3、宋元话本二、论述: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n专业: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试详论之。
专基:一,名词解释。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3今文经学4《乐府诗集》_ 5《四声猿》二,论述题。
25%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北大04语言学考博试题散记北语04年考博士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试题一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一、汉语音系系统中ju、qu、xu同属于一个音位/y/,在英语音系系统中虽不存在,但有些音位如tip /i/ 和cukoo /u/,与/y/享有部分共同的区别特征:/y/ /i/ /u/ ` +front +front -front +high +high +high+round -round +round对以英语位母语的初学者来说1、他们会怎样发这个音?2、按照对比分析假设,可以做怎样的预测?3、这些预测是否准确?4、如果预测成立,这些结果时哪些因素造成的?二、一道给古文标注标点和翻译的问题。
三、谈谈语音对句法关系的影响。
四、试论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分歧。
文博考研历年文物学真题
![文博考研历年文物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8bf88c71fe910ef12df8f7.png)
文博考研历年文物学真题真题·文物学第一章文物学概述一、名词解释:【南开05 年、中大11 年】文物08 年物质文化二、论述:【复旦11 年】文物学的研究领域?第二章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一、名词解释:南开:【05 年】《金石录》06 年】王国维,郎世宁,考古图【07 年】濮仲谦【【04 年、09 年、厦大10 年】格古要论二、论述:【复旦12 年】论述文物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三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简答:【复旦11 年】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四章文物定名一、简答:【复旦11 年】可移动文物定名的基本原则,并举一例第五章文物分类一、简答:【复旦11 年】根据文物分类的原则和根据,对青铜进行分类二、论述:【中大11 年】论述文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复旦12 年】论述文物的主要分类方法第六章文物鉴定一、简答:【山西大学12 年】文物鉴定的分类【复旦11 年】以瓷器或铜器或书画为例,说明文物鉴定的传统方法第七章文物价值与作用一、简答:【中大11 年】二、论述:【西北大03 年】论述文物的作用“一切文物皆具有历史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第八章古器物一、名词解释:北大:【09 年】殷墟卜辞【西北大01 年06 年】三体石径【北大06 年西北大09 年】匣钵【10 年】软玉硬玉川大:【00 年】星云纹镜,直百五铢【03 年】鸡首壶,对钱【川大04 年12 年西北大05 年06 年、南大11 年、南开04 年、中大05 年、武大03 年、11 年】唐三彩,【04 年、10 年11 年、西北大05 年】开元通宝【09 年】蚁鼻钱【11 年】司母戊鼎西北大:【01 年】海兽葡萄镜【03 年】编钟,陶衣【11 年】窑系南大:【08 年】魂瓶【12 年】五铢钱南开:【01 年、03 年】《天工开物》【01 年】青花,含嘉仓【02 年】釉里红【03 年】剔红,至,正型青花【04 年】端砚【05 年】玉璧,秘色瓷,筒车【南开06 年、中大05 年】金缕玉衣,剔红【07 年】五铢钱【08 年】和田玉【10 年】永通万国,中国青铜时代【11 年】解谪瓶中大:【08 年】青花瓷【11 年】陶瓷【中大12 年、武大01 年】买地券,【12 年】铜鼓【武大10 年】毛公鼎【社科院11 年】原始瓷,青铜器【复旦11 年】赝品【山西大12 年】玉组佩,斗彩,玉琮,商鞅铜量【浙大10 年】列鼎制度二、简答:川大:【00 年】汉代铜镜的类型与分期【01 年】简述汉代的玉衣之制【12 年】开元通宝的特点及分期西北大:【08 年】汉代玉器的分类北宋帝陵的特征南大:【01 年】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汉代五铢钱的变化南开:【01 年】我国青铜器发展第二个高峰在何时?表现?简述北朝制瓷业发展?简述唐代金银器重大发现【03 年】西周青铜器分期及基本特征明清制瓷业成就【07 年】商代前期青铜器特点【11 年】两周玉器特点武大:【05 年】唐代此期演变特点【11 年】简述二里头铜爵的特征山大:【07 年】【10 年】比较斗彩、五彩、粉彩的区别简述唐代瓷器的特点复旦:【12 年】“南青北白”的格局出现于何时?当时的主要窑址及特征?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及特征三、论述:北大:【09 年】试述三代青铜礼器的基本功能和类别试述古代印玺的性质,基本用途和类别【10 年】东周时期青铜器的时代类型简述商周玉器的功能与类别【11 年】唐墓武士俑演变及分期【南大12 年】试论唐三彩的内涵和历史影响南开:【06 年】商至西周青铜器纹饰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宋金黑釉瓷器装饰技法明清物质文化基本特征【07 年】宋代青瓷成就汉唐宋元宫殿制度比较【10 年】概述中国铜镜的起源和东周至宋代铜镜的特点谈谈你对唐宋“官窑”及官窑制度的看法山大:【01 年】论述唐代三彩器的釉色特点,器物种类和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10 年】东周时期列国的铸币及其特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技术、艺术特点及其发现的历史意义复旦:【12 年】试分析春秋战国青铜器的主要特点宋元都城的演变古器物有哪些要素?请以某一种或某一类古器物为例,书名如何进行文物研究【吉大10 年】中国古代铜币的发现及铸造工艺第九章古书画一、名词解释:南开:【01 年】扬州画派02 年文人画,王羲之【03 年、10 年】吴门四家【04 年、10 年】淳化阁法帖,【04 年、08 年】瘦金体,元四家【05 年】步辇图,米芾【06 年】清明上河图【07 年】董其昌【08 年】《历代名画记,《氾胜之书》【09 年】游春图,赵佶【09】年桐荫仕女图,八大山人【10 年】范宽【11 年】平安帖,南宋四家复旦;【11 年】《女史箴图》,文人画【12 年】《韩熙载夜宴图》【山西大12 年】《洛阳中州路》二、简答:【川大10 年】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及意义【社科院12 年】《富春山居图》的收藏历史与现在保存情况第十章古文献一、名词解释:【北大10 年】盟书,川大:【00 年、01 年、厦大11 年】简牍【川大07 年、中大11 年】甲骨文字【08 年、西北大00 年】居延汉简【西北大09 年南大06 年、社科院11 年】侯马盟书【南大04 年、12 年】长沙走马楼吴简南开:【02 年】甲骨四堂、吉金文【04 年】《齐民要术》【05 年】雕版印刷【07 年】西清四鉴【09 年】活字印刷中大:【10 年】银雀山汉简【11 年】悬泉汉简【武大03 年】云梦秦简【厦大10 年】周原甲骨【复旦11 年】碑帖二、简答:川大:【09 年】【10 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有何意义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及意义居延汉简的发现及意义【西北大09 年】简述简牍的分类三、论述:【09 年】试论汉代“黄肠题凑墓”的起源与发展第十一章古代文化史迹一、名词解释:北大:【10 年】金沙遗址,汉画像石,法门寺地宫,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门颂,经幢【12 年】吐峪沟石窟,定窑,《清式营造则例》,吕氏家族墓地川大:【00 年】南越王墓,【01 年】郑州商城,卜千秋墓,【川大01 年、川大07 年、南大07 年、11 年、中大09 年、武大06 年、10 年】白沙宋墓【川大03 年、中大07 年】盘龙城【03 年】空心砖墓川大【06 年、武大10 年】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永乐宫【07 年】墓志,【07 年,09 年、11 年南大09 年】安伽墓【08 年】中山王墓,【08 年南大05 年、南大10 年、中大05 年】云冈石窟,【08 年】前蜀王建墓【09 年、南大09 年、11 年】元大都【10 年、12 年】燕下都,【10 年、西北大11 年】永固陵【12 年】唐番石碑西北大:【00 年、中大05 年】龙泉窑,【00 年】永宁寺碑【西北大01 年、中大09 年】克孜尔石窟【01 年】武官村大墓,【03 年】稗县古城,【03 年、10 年】封泥【03 年】喇家遗址【04 年】公墓【05 年】邢窑06 年钧窑【10 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11 年】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南大:【07 年】马王堆汉墓,阿旁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03 年、中大06 年】龙门石窟,【03 年、11 年】汉长安城【04 年、中大06 年】尸乡沟商城【04 年】满城汉墓,唐长安城,莫高窟,【04 年南开05 年】明孝陵【06 年】汉阳陵、六朝建康城,永宁寺遗址,应县木塔【07 年、11 年】南朝陵墓石刻,唐大明宫遗址,麦积山石窟【08 年、12 年】铜官窑【08 年】“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09 年】狮子山汉墓,侯马铸铜遗址,天龙山石窟【10 年、12 年南开03 年】偃师商城,【10 年】象山王氏墓葬,南唐二陵,西夏王陵【11 年】居延遗址,【南大11 年、南开06 年、中大08 年,中大11 年】殷墟【12 年】明定陵、栖霞山石刻南开:【02 年】灵武窑【南开03 年、09 年】南禅寺【04 年】熹平石经【05 年】明孝陵【06 年、08 年】玉殓葬【07 年】王城岗遗址,聚落,扬州八怪【08 年】阙,【南开、中大08 年、山大02 年】曹魏邺城【09 年】昭陵六骏【10 年】独乐寺【11 年、中大10 年】营造法式,【11】年御土窑中大:【06 年】磁州窑【07 年】砖室墓,越窑,大明宫【08 年】画像石,【08 年、11 年、武大02 年、山大01 年】莫高窟【09 年】耀州窑址【10 年】高昌故城【11 年】明清建筑,曾侯乙墓武大:【10 年】永固陵【11 年】大足石刻山大:【02 年、社科院11 年】汉代瓦当【06 年】镇墓兽,长沙窑【10 年】南朝陵墓石像【11 年】东周王城,大明宫遗址【厦大11 年】广州汉墓【复旦11 年】吉州窑,紫禁城,石窟寺,三希堂,圆明园【山西大12 年】虞弘墓,五台山佛光寺【吉大04 年】瓦当05 年永乐宫二、简答:【北大09 年】汉长安城与唐长安城布局特点之比较。
汕头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说明
![汕头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d001808b52acfc789ebc9d5.png)
汕头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一)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
(二)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试题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合。
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适当融合考查汕头地方历史文化及社会变迁。
(三)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确保试题的效度、信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杜绝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
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以保证阅卷工作准确、公正、合理地进行。
三、考试依据汕头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有关精神,并遵循《广东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生历史新课程教学实际,以减负为原则而制定。
四、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依据省大纲,有较大的删减)中国古代史(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二)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044b66dd36a32d72758106.png)
孤岛文学地下文学重放的鲜花商籁体
三、简答(36’)
1、简述《寒夜》在巴金创作史上的转折意义。
2、简述40年代历史剧的两次创作高峰,并阐述其形成的原因。
3、九十年代的文化转型对于散文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60’)
1、比较论述八十年代的“改革小说”,九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对于“改革”的
4、写出四篇反映两代人矛盾冲突的现代小说篇名
5、写出爱牟,春宝娘,梅春姐,汪中、俞实夫这几个人物出自哪位作家的那部作品
6、写出“革命加恋爱”创作现象的产生时期和三部代表作
二、名解:
“小诗运动”“闲谈体”“手抄本小说”“零度情感”
三、简答:
1、"简述徐志摩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2、简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戏曲改革运动
3、简述《随想录》的思想文化内容及问题价值
四、论述:
1、"论述二十年代“乡土小说”对鲁迅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2、为什么说曹禺的剧作开拓了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和精神刻画的深度
3、比较论述《红旗谱》与《红高粱》的历史书写
03年:
填写
1、"写体裁。山雨微雨梅雨之夕写在人生边上月下小景
2、写作者我们夫妇之间,不能走那条路。论“文学是人学”评新编历史剧《海瑞
南师大专业写作试题:
1、"有人说冰心爱的哲学太肤浅,丁玲政治色彩太浓,萧红
作品太单纯艺术性弱,张爱玲人性和艺术结合最好,是最优秀的现代女性作家。结
合上述,自拟题目,写一篇专业文学评论,字数
1500。"150分
文学平论写作:
2、"请认真阅读下列作品,并写出1200的评论文章《镍币》赵恺
200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改革尝试
![200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改革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e0e9eae2b8f67c1cfad6b808.png)
市, 江苏省似乎是第一个自己编制《 考试说明》 这对高考 的。
改革意义重大, 也会积累经验。本文结合 20 年江苏高考 06 历史科《 考试说明》探讨其命题改革的尝试。 ,
稳 中求 “ ”推进命题 的创新性 变 ,
20 年,江苏历史卷即将遇到新老教材衔接的问题, 07 今年的命题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命题要努 力保持平稳过渡, 并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在这两者之间寻
【 收稿 日期】0 6 0 — 6 2 0 — 3 2
48
维普资讯
第一,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 《 的“ 对《 列出的 四项十条 “ 能力要求” 作了进一步的解读, 并以近年来的高 考试题为例, 就其内容和考查方式, 透彻分析。 “ 如: 再认、 再
促进中学教学。 有鉴于此, 江苏省编制的《 考试说明》首先 ,
注重了对教育部 《 考试大纲》和过去几年命题经验的继承,
以 求稳定。“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稳” 第一,考试说明》 《 的框架结构与《 考试大纲》 基本相同, 主要从“ 能力要求” “ 、考试内容” “ 、试卷结构” 基本题型 和“ 示例” 等四大方面作了一定的说明和规定, 以进一步规范命
20 年至今, 04 江苏省高考历史科独立命题已进入第三
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证地看, 江苏试题不乏成功之处, 如注重考查基本史实
似标准一致, 但对于不平衡的教育资源, 又是不合理的。自
主命题也是国家考试, 但可以做到更有利于选拔, 更有利于
和历史阐释能力, 把握了高考“ 稳中求变” 的思路, 贯彻了《 考 试大纲》 的要求, 试题设计平实无华, 设问指向明确, 体现了 以 知识为载体, 将理论观点和思维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的 考
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812bee40740be1e650e9aff.png)
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和目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社会考生的考试,兼具水平监测和选拔的双重功能。
所以,考试既要衡量初中毕业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初中毕业合格水平,又要满足高一级学校择优选拔学生的需要,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命题原则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的数量,逐步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考查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前两方面的考查内容中。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不在繁、偏以及技巧上做文章。
试题难易度比例:基础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三、历史学科具体考试说明Ⅰ.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
Ⅱ.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部分(25%),中国近现代史部分(35%),世界近现代史部分(40%)。
Ⅲ.考试形式、答卷时间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答,和思想品德科目合场分科合卷。
答卷时间:和思想品德科目合计100分钟;卷面分值:50分。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20%,非选择题约占60%。
Ⅳ.考试水平要求初中历史毕业统一考查,既是对历史学科知识实行全面的测试,又是对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归纳、分析和判断等思维水平的评价。
按照认知理论的目标分类以及新的考试评价标准,并结合全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确定初中历史毕业统一考查目标。
1.知识层次的要求考生要能够通过识读、记忆、表述、制表归纳、比较等方法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004年历史高考分析
![2004年历史高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fbade29e3143323968939a.png)
2004年历史高考分析与2005年高历史教学思考一、2004年高考历史分析与展望2004高考历史试卷总体评价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力求稳定,降低试题总体难度,努力提高考生均分,今年的整张历史试卷中未出现难题偏题,比较"平稳"。
主观试有区分度。
200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有三大特点:①平稳。
试题在题型、题量等方面遵照了2004年《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所考知识点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即学科主干知识。
与03年全国统考试卷基本相同,没有偏题、怪题。
②试题既不回避热点又不一味追求热点,注意了反猜题。
考前各地猜押的如江南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民主化过程、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等等,在大题型中并无明显体现。
命题者按自己的思路对试题进行了布控,这样做,对中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③不刻意回避近几年已考过的高考题。
命题者本着凡重要的都可以考查的的原则,对一些近几年已考过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等再度命题。
如材料题26题(郑和下西洋),材料题28题(文艺复兴)。
选择题如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康有为维新思想、保路运动、工农武装割据、五四运动、万隆会议、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等等。
江苏2004年高考历史试题给予广大师生最大的启示是:要抓好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能投机取巧,轻信所谓的"信息",大搞题海战术。
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004年历史学科难度指数为0.665,而命题者意图是0.6333。
其中选择题为0.7588,材料题为0.6519,问答题为0.4974,基本符合省里命题要求。
省里命题的把心为96(人均)分,最后省均分达到了0.9995分。
区分度:选择题为0..362,材料题为0.39,问答题为0.59,总区分度在0.4以上,成功的区分度在0.4以上,基本符合命题意图和题型特点。
履盖面:一级子目(章)履盖率达81%,而不强调履盖面表现在二级子目(节)上占36%。
北师考研文学试题(混合版)
![北师考研文学试题(混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547b09844769eae009ed88.png)
i试题说明:北师大03年以前是分专业命题,04年的命题方式是综合命题,05年以后一直是稳定的文学综合的命题形式。
2004年文学类考研试题综合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______认为,艺术家作为摹仿者并非由于无能,而是天性使然。
2、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与功利、______、______等综合性的______活动。
3、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______。
4、什么是文学的叙事?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______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5、“原始意象”说的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学家______。
6、______提出了“陌生化”的著名概念。
7、“文学本体论”这一新术语的提出者是______。
8、关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观点是______提出的。
9、“帝子降北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______。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__,飞鸟相与还。
”11、“春水碧色,春水淥波。
送君南浦,______!”1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尽是他乡之客!”13、“______,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14、“人生到处知何似?就似飞鸿踏雪泥。
______,鸿飞那复计东西。
”1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出自著名剧作《______》。
”16、《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著名小品文作家______。
17、《红楼梦》又名“石头记”、“______”。
18、《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与《______》并称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19、1923年胡适、徐志摩、______、陈西滢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新月”诗社。
20、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______在三十年代的批评文章大都收在《咀华集》、《咀华二集》里。
21、1927年______创作的话剧《潘金莲》受到田汉徐悲鸿等人的热烈称赞。
22、师陀最为成熟、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46年出版的小说集______。
2003年高考情况汇总
![2003年高考情况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78bc4649b6648d7c1c7465e.png)
2003年高考情况汇总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于6月7至8日进行,实行语、数、外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四场考试,满分750分。
今年高考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由连续25年的7月份高考提前到6月份进行,也是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非典型肺炎的紧张气氛中举行的一届高考。
我校师生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调整策略,沉着应对,踏实工作,安全有序,完成了教学任务,考出了比较好的成绩。
现将本届高考情况汇总如下:一、2003年应届毕业生基本情况本届学生2000年9月1日入学,共有15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002人,升入高二年级进行文理分科,设两个文科班共150人,班均75人,13个理科班共852人,班均65.5人(其中有3个重点理科班、10个普通理科班)。
中考成绩在530分以上学生(统招生和补招生)共501人,占学生总数50%,其中文科有47人,理科有454人。
招收文体特长生共40人,分散于15个班级中。
二、2003年高考报名情况及高考达线情况2003年高考按照理工、文史、理体、文体、理艺、文艺六类报名,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为第一批本科录取线和第二批本科录取线,各科类录取分数线为:1、我校应届生报考总人数1002人,达一本线248人(含保送生4人),达线率24.8%,达二本线445人,达线率44.4%。
2、理工类:报考825人,达一本线220人,达线率26.7%;达二本线390人,达线率47.3%。
3、文史类:报考137人,达一本线18人,达线率13.1%;达二本线40人,达线率29.2%。
4、理科体育:报考27人,达一本线3人,达线率11.1%;达二本线7人,达线率25.9%。
5、文科艺术:报考13人,达一本线7人,达线率53.8%;达二本线8人,达线率61.5%。
6、统招生和补招生(中考530分以上)共501人,达线335人,达线率67%;其中理工类454人,达线304人,达线率67%;文史类47人,达线31人,达线率66%。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799256187c24028915fc37d.png)
1969 年未招生,1970~1976 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
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 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答案】D
20.毛泽东曾经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
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
D.辛亥革命
【答案】B
5.1949 年 1 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
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
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
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C
19.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 1966~
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皇帝统而不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答案】B
4.对于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
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硝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
他们的悲剧。”这段话反映的是
A.义和团运动
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初中历史,地理,生物综合考试说明
![初中历史,地理,生物综合考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5fa88a0b0717fd5360cdc03.png)
初中历史、地理、生物综合考试说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地理、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市教育教学实际,自2004年始,我市将把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学科正式纳入中考科目,并将综合考试成绩按20%纳入中考成绩。
为了指导学校教学,特制定本说明。
考试范围1、历史学科:本届初三学生所学六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考查内容(凡大纲中打★号的不列入考查范围)。
2、地理学科:初中地理1~4册、盐城乡土地理知识。
3、生物学科:人教版第一(上、下)、二册或苏科版第一、二、三、四册。
考试要求1、历史学科:(1)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
(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
(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且能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2、地理学科:主要考查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起码的地理基本能力。
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级别。
其具体含义为:A、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常用的、重要的地名、地理数据、识别基本图例、记住重要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是指能简述和举例说明重要的地理基本概念;说明重要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象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能读懂常见的地理图表;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
C、运用是指能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分析、比较;能正确填图;能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3、生物学科:(1)知识方面:分知道、识记和理解三个层次。
(2)实验方面:分练习、初步学会和学会三个层次。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采用拼盘形式,每门学科分值为50分,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比例参照样卷。
3、考生可将教材、图册及其它学习材料带入考场,但考试时必须独立答题,不得交流讨论。
盐城市初中史、地、生综合考试样卷及答案历史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2016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与变化
![2016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与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1feb08851e79b896802269c.png)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与2015年的比较解读注:蓝色字体是已删除的内容;粉色字体是表述变化的内容;红色字体是新增的内容。
【内容分析】2016年历史学测说明有较多的变化,反映的趋势是内容增多、难度加大。
1、删除部分主要是:始皇帝的来历、兴中会成立、希腊的城邦制度、德国的分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等。
2、增加部分主要是:明朝废丞相、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西征和北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纺织成就、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中国近代前期在饮食方面的新现象、关贸总协定、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双百方针等,以上增加的内容均是“了解”要求。
3、测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从“了解”上升为“理解”,主要有全民族团结抗战、土地革命、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等。
4、表述变化导致了测试范围实质的扩大,主要有五四运动、一届政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复习时要适当拓展,不仅是内容,还要关注背景、影响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命题指导思想主要变化是明确提出了“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这也在典型题示例中充分体现出来,改动的7道选择题和1道判断题中,第13、14、17题属于较难题,都是在提供新的文字情境材料,或是史实或是观点,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调动所学知识加以判断和认识,即使容易题第1题中的图片和第10题中的地图也都是换了一种形式在考查基本知识。
【复习建议】1、测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从“了解”上升为“理解”的部分,要重点复习;2、“五四运动”等测试范围实质扩大的部分,复习时要适当拓展,不仅是内容,还要关注背景、影响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运用历史的特征非常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类似的训练,引导学生能迁移知识。
此外,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适当提供一些短小、典型、鲜活的历史资料,贯穿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一、命题指导思想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查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适度测试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与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充分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94db2d87c24028915fc32c.png)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2014年:一、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与去年试题相比,今年高考试卷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知识分布由去年的5道中国史题目和7道世界史题目改为8道中国史题目和4道世界史题目,考察中国史的题目明显增加。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知识分布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12道选择题中,六部分的考察的情况如下:考察内容题目数量分值中国古代史 4 16中国近代史 3 12中国现代史 1 4世界古代史 1 4世界近代史 1 4世界现代史 2 8非选择题部分考察情况如下:题号考察内容分值40 中西科技文化比较学科内综合试题2541 新史观模式下考查中国近代史创新试题12选做题4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二、试题特点2014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清朝海禁政策、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欧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抗日战争、清末新政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阴阳龙
![阴阳龙](https://img.taocdn.com/s3/m/9d6b9a60a98271fe910ef96f.png)
始于:1994 2004 2014 2024 2034 2044 2054 2064
谢大大,反馈来了
04年甲申,巳申合水官杀,此年有人追求。流年阴龙见刑破,没有谈成。私下的接触。(不止一个人追,都没谈成,也没公开)
06年丙戌有人喜欢,有短暂接触,最终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谈成。(是的,不多说了,就是是的)
07年丁亥三合木局主姻缘之事,春节过后一男子对自身有意思,谈了一段时间。但必不合,多分歧,内心苦恼,这个男人没多久就有了第三者。(是,从五月到七月,不合,刚分了,两个人相差很大,不过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第三者,反正原因是性格不和。)
04年甲申事业变动,按年龄看是读书,班级调整或年级辅导员更换。(04年开始学习就不好,同时换了辅导员)
05年乙酉,冲动印星,此年破耗开支大,多是用在读书买书方面。(我一直觉得这个大运开始,开支就大,捉襟见肘,没有哪天不缺钱的,郁闷,还有就是恋爱事件不断,而且不顺)
05年乙酉学业变动之象,这年更像考上大学。(我是03年考上大学的,学业有变动,但不是好的变动,是差的变动,那时候不想上学了,没考期末考试,差点被退学)
正印 比肩 劫财 食神 伤官 偏财 正财 七杀
大运: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4岁 14岁 24岁 34岁 44岁 54岁 64岁 74岁
始于:1977 1987 1997 2007 2017 2027 2037 2047
天干一字连,灾难祸绵绵。
05年见多奔波,身体欠佳。 -----正确
05年乙酉印星暗动,工作上有调整之象,应是单位内部调整变动,主要见于领导层。-----是的
05年乙酉见财破印,有辞职之象或者兼职,挂职现象。 -----年底被开除
2004,数学难度相较于03年
![2004,数学难度相较于03年](https://img.taocdn.com/s3/m/ed9a9d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a.png)
2004,数学难度相较于03年
恢复高考以来,公认地最难的高考数学题,是2003年高考题,这一年的高考题有多难?据说那年高考数学后,一个考场的同学,有一半的同学是哭着出来的;有的学校高三考后围在操场上哭成一片,老师挨个开导;有的同学拿到数学试卷后就大汗淋漓;有的考生看了眼试卷就把试卷撕了......
据说那一年,很多数学大神都栽在数学题上了,能够过100分的就可以“封神”,能上80分的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能够及格就非常了不起了。
50——60分是平均分,而这个平均分还是靠着很多选择题乱蒙提上去的。
据说那一年,因为分数普遍降低了很多,因为不是平行志愿,所以连北大清华都没有招满。
2003年陕西省理科清华大学投档线为629分,北大627分;清华大学在天津2003年理科投档线为597分,在山西是581分,在福建是 573,在云南是568,在青海是545,在新疆是578分。
一般的高考题,命题规律都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最后的压轴题是留个考985大学的学生冲刺的,对于前面的基础题,对于一般考生还是非常容易上手的。
但是,2003年的高考题来了一个变革,那就是题题都难,从第一道题就难,连选择题都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少人做完选择题后,就发现快要交卷了。
令人更加崩溃的是,后面的题目越来越难,越看越晕,最后连学霸也在考试铃声响起之后,草草收场,而压轴题还一片空白。
扩大几倍与缩小几倍
![扩大几倍与缩小几倍](https://img.taocdn.com/s3/m/c01c262ebd64783e09122bc0.png)
原创]“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
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的争论有意义,有意思[原创]有意义,有意思一、有意义,有意思桂林古稀老朽的话题有意义。
对中国人来说,扔掉“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
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在性质上,和扔掉“燃素说”、“地心说”没有区别。
值得中国人骄傲。
围绕这个话题发生的事有意思,值得深思。
二、“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
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指定是错了,可是,错在哪儿了?为什么错了那么多年,没人看出来呢?1、撇开“倍”字,说“增加”(扩大、提高、上扬、上升)、“减少”(缩小、缩水、下降、回落、下浮、降低)。
比如,20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2年的收入是16万元,03年的收入是0,04年的收入是-8万元,05年的收入是24万元。
人们自然要比较了,都和01年相比,02年是增加了,是增加,03年是减少,减少了,04年是减少,减少了,05年是增加了,是增加。
增加了多少呢?减少了多少呢?02年增加了8万元,增加8万元,03年减少8万元,减少了8万元,04年减少16万元,减少了16万元,05年增加了16万元,增加16万元。
人口增加了,耕地减少了,湖(泊)(的)面(积)缩小了,荒山的面积扩大了,等等,等等,谁都明白这样的话,“增加”、“减少”一点也不复杂、神秘。
2、加上“倍”字,说“增加”、“减少”。
加上“倍”字,“增加”、“减少”就复杂、神秘了?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2年的收入是16万元,02年增加了8万元,增加8万元,02年增加了1倍,增加1倍,02年收入是01年收入的2倍。
8 的2倍是16,16是8的2倍,16里有2个8,8 的1倍是8,16的1倍是16。
列成算式:8万+8万=16万,8万+1×8万=16万。
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3年的收入是0——0万元,03年减少8万元,减少了8万元,03年减少1倍,减少了1倍。
列成算式:8万-8万=0——0万元,8万-1×8万=0万。
04年的收入是-8万元,04年减少16万,减少了16万,16是8的2倍,16里有2个8,减少2倍,列成算式:8万-2×8万=-8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一)旧课程删去的内容
1.先秦
(1)夏朝①夏朝的建立和灭亡②夏朝的农业生产
(2)商朝①商朝的奴隶制②商朝的青铜器
(3)西周①武王伐纣②井田制与分封制
(4)春秋和战国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②铁农具、牛耕和水利工程③商鞅变法④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一节下的士族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新课程修改或删去的内容
1.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改为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删去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制度,增加江南经济的发展。
2. 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国民党的政治独裁和国统区的经济恶化②第二条战线的形成③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历史
一、旧课程删去的内容
1.先秦
(1)夏朝
①夏朝的建立和灭亡
②夏朝的农业生产
(2)商朝
①商朝的奴隶制
②商朝的青铜器
(3)西周
①武王伐纣
②井田制与分封制
(4)春秋和战国
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②铁农具、牛耕和水利工程
③商鞅变法
④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
⑤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一节下的“士族”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新课程修改或删去的内容
1.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改为“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删去“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制度”,增加“江南经济的发展”。
2. 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①国民党的政治独裁和国统区的经济恶化
②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③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