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

合集下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将农村土地增减挂钩与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紧密结合,通过调整建设用地规模和强化用地管控,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用地不断扩张,然而大量农村土地却因各种原因闲置、荒废。

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增减挂钩政策得以出台。

该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是政府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和农村土地现状,对城市和农村用地面积、类型和比例等方面制定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因此,指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保证政策能否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具有可操作性和切实可行性。

二、限制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用地扩张一方面占用大量耕地和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

为了控制城市用地扩张,政府应设定严格的城市用地规划指标,对城市土地开发进行严格审批。

同时,政府应推广城市更新,利用现有城市用地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用地压力。

三、扶持农村土地利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将荒地等闲置土地流转出去,用于发展农业、农村旅游等产业。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优惠贷款、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方式支持农村土地流转。

四、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需要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加以实现。

一方面,应对土地的配置、利用、管理等进行制度创新,在增长挂钩指标的同时,严格土地审批,保证用地的质量和规范。

另一方面,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程序和标准,为农民提供公平、合法的土地流转平台。

总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

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市民和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同时,要不断完善政策实施细则,科学有序地实施政策,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环境。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作者:邹建强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的城乡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针对问题的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关的政策,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逐步完善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及其作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是国家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问题而颁布实施的城乡政策之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是国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从而达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利于通过增减平衡,控制一个区域的建设用地总体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终保护农村地区的耕地。

[1]二、“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一)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农村土地资源,这项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农村的发展处于被动地位,占用耕地之后,要安置居民,农村用地变成了国家用地,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导致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城乡利益冲突问题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所以解决城乡利益冲突是“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耕地质量的问题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实施的要求是保证农村的耕地面积不会减少,质量不会降低。

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介绍

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介绍

一二、、城增乡减建挂设钩用试地点增减政挂策钩政策要点
(二)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原理:
拆旧区
项 目 区 实 施 前
建新区
一二、、城增乡减建挂设钩用试地点增减政挂策钩政策要点
(二)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原理:
拆旧区
项 目 区 实 施 后
建新区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点
二、我省增减挂钩试点情况
(三)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构成
((三十)三)土地征收报批规定
(1) 土地征收按批次用地进行报批 (2) 申报征收的土地必须纳入项目建新区 (3) 不超过70hm²的原则一次性申报,最多不超过两次 (4) 拟征收土地现状地类按建设用地申报 (5) 不涉及农用地转用不编制农转用和补充耕地方案 (6) 附省国土资源厅关于XXX挂钩试点项目区的批复
一二、、城增乡减建挂设钩用试地点增减政挂策钩政策要点
(六)周转指标管理
周转指标用于控制建新规模,合理安
排拆旧规模。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必须控制在 国家下达的增减挂钩指标规模内。增减挂钩 指标应当落实到项目区,按项目区进行封闭 管理,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拆旧地块复垦 的面积归还。
一二、、城增乡减建挂设钩用试地点增减政挂策钩政策要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介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点 省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要点
一二、、城增乡减建挂设用钩地试增点减政挂策钩政策要点
(一)增减挂钩定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农用地的农 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乡建设的地 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拆旧建新项目区,通过土地 复垦和调整利用,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 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不扩大、布局科学合理的土 地整治措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
(国土资发〔2008〕138号)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
(二)目的和作用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发展空间 促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概念
1.挂钩项目区的基本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包含三个部分,即拆旧区、还 建区和建新区。
2007年7月13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
2008年6月27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发〔2008〕138号)
2006年6月13日《湖北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 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管理办法》(鄂国土资发〔2006〕54 号)
趋势,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源。在统筹城乡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建新区应安排在最能促进或带动城镇和工业发展的地域,实现土地效益的最 大化。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在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
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量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安排好农村基础设 施和必要的产业发展用地,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
建新区 建新区是指拆旧区面积减去安置区面积后,节余的数量拟用于 城镇建设的部分。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概念
2.挂钩周转指标的概念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 指标,是指国家和省为了控制挂钩规模和周期,批准 并下达给有关县(市、区)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 用地规模。
周转指标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区内建新地块面积的规模 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农用地 面积归还,归还的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周转指标, 质量不得低于建新地块占用的土地质量。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盘活闲置土地,挖掘土地潜力
1、什么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
是对空心村、闲置房、危旧房等
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重
新规划、整治,一部分复垦为耕
地,一部分改建为新村。

净增的
耕地指标可用于城镇建设,将经
营城镇土地所得的收益转移部
分资金到农村,可用于拆旧区房
屋拆迁补偿及新农村建设。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盘活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农
村提前获得未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二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
村居住环境和布局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规范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缩
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谐调发展。

四是保障了耕地数量不减少,实
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总体要求。

五是缓解了用地不足的问题,给地方经济的建设带来发展的空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将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增减挂钩,通过扶优限劣的方式,优化升级城乡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该政策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二是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和谐,三是推动国土空间优化。

目前,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面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异化等挑战,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受到城市化的挤压和牵制,中国城乡间的二元对立愈加深化。

因此,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实现可持续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具体实施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精准扶持的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需求。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此政策:一、提高城镇用地比例,减少农村用地规模。

针对城市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制订不同的政策措施。

在城市化出发阶段,应加大城镇用地规模,适量压缩农村用地规模,鼓励城市向周边农村挤压,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融合,加速城乡一体化。

当城市规模逐渐增长到一定阶段,还应该采取适度扩张的办法,避免土地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力度。

采取改造旧城市、重建城市中心、开发城市边缘等方式,改善城市用地质量和效率,提高城市更新改造的效益和质量。

特别是在城市更新改造中,要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集约利用。

推广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模式,例如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加强农村土地规划和布局管理,提高农村用地的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四、鼓励农民承包土地流转。

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流转和转让土地,增加土地利用的灵活度和效率,为农村发展、城镇化进程提供更多土地资源支持。

总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还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轨。

(完整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完整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政策解读(一)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涵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通俗地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挂钩试点”)就是将农村低效、空闲的建设用地置换到城镇去。

概括地说,就是“拆、还、垦、建”四个字。

“拆”,把空心村、空置屋、废弃工矿、砖瓦窑等拆除搬掉;“还”,对被拆迁的妥善安置,特别是搬迁农民的住宅用地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还建;“垦”,将拆除后的土地进行复垦,优先复垦成耕地,也可以复垦成其它农用地;“建”,将节余的面积(挂钩周转指标)用于城镇发展,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同时解决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二、全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发展历程200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明确“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为了贯彻落实28号文件精神,2005年,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2005]207号);2006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天津等五省(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第一批试点的批复》,部署在山东、天津、江苏、湖北、四川等5省(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参与试点的省、市已达到27个。

从全国各地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情况来看,不少地方已探索出了大量成功经验,同时,也客观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11年7-8月份,国土资源部组织对各省市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落实整改,全国各地增减挂钩工作将进一步规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依据 2008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从以宅基地为主的村庄占地中腾出土地复垦,指标可以拿到城里来用。

农村宅基地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怎么补偿
1、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

“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

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

2、土地补偿的标的是土地使用权,有两种补偿形式:货币补偿和置换补偿。

3、征用土地的,按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4、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成。

(计算公式:房屋拆迁补偿=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我国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且 用地布局混乱、分散无序、粗放利用现象严重。我国农村居 民点用地高达164万平方公里,接近河南省的总面积,人均用 地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资料来源:徐雪林,新华社, 2006/2/17)
实例:泾阳
三、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
农村耕地细碎化:
耕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粮 食的增产。
三、增减挂钩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2005年10月,印发《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 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 土资发〔2005〕207 号)。
2007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 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
基本要求:项目区内建新地块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 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比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有 增加、质量有提高。项目区内拆旧地块整理的耕地面积,大于建新 占用的耕地的,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挂钩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一、什么是增减挂钩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状城镇用地
二、增减挂钩政策的作用与意义
2010年5月19日至23日,国土资源部组织由派驻地 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牵头的9个调研组,对天津等24个 增减挂钩试点省份(包括我省)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快 速调研。
6月3日,徐绍史部长主持召开第14次部长办公会 议,研究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会议认 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从2006年开展以来, 总体进展顺利,各地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典型做法和经 验。
我省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有 所降低。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难度越来越大,适宜整理的农 用地越来越少,未来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特别是通过二调之后,我省未利用地后备资源急剧减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四、开展增减挂钩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安置点选址要充分尊重拆迁农户的意愿和 风俗习惯,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并结合地理位 置,新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 展规划、交通条件、水源供给能力、安置点建修 成本等情况,规模大小要适度,选点布局要合理, 一般控制在10-20户人(条件差的村安置点至少3栋 房屋6户人,安置点可根据实施规划批复情况占用 原有部分旧宅基地和其周边的耕地,降低聚居的 难度),安置点人均综合用地控制在50-60平方米。
三、如何开展增减挂钩(实践与探索)
2、项目工作流程
立项
变更
验收
三、如何开展增减挂钩(实践与探索)
3、我县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1)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R县被省国土资源厅纳入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县。 截止2017年12月,R县通过招商引资申报增减挂钩项目88个, 共引进投资企业40家。其中批复项目30个,涉及25个乡镇, 107个村(贫困村45个),批复挂钩周转指标10705亩,节余 指标8664亩。申报入库15个,涉及17个乡镇,57个村(贫困 村22个),申请挂钩周转指标4650亩,节余指标3750亩。截 止目前,竣工验收取得省厅颁发的指标合格证书的项目共10 个,节余指标2607亩。2018年,R县成功招商国有企业实施 增减挂钩项目,拟定规模5600余亩,涉及25个项目,97个行 政村,23个贫困村。
六、如何将增减挂钩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
“十三五”期间,R县将对68个乡(镇)508 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计搬迁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11811户40517人。平均每个村实施易地扶贫 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约23户,覆盖幅员面积广,单 个村拆旧数量少,房屋布局较分散。而增减挂钩项 目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技术规范要求,如何将二者 有机结合,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简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摘要: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内涵,介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容及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建议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内涵解读依据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挂钩内涵界定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办法》印发后,结合相关文件及部传达精神,将挂钩内涵解读为以下几点:第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挂钩”项目应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统筹协调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区位、规模。

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分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非农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保证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第二,“挂钩”项目应在本市(地)、县(市)行政区域内完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部批准的试点范围内,不得跨市(地)、县(市)设置挂钩项目区,项目区内拆旧复垦的耕地只能用于补充建新占用的耕地。

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7月曾发出紧急通知,强调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跨省域易地补充。

第三,拆旧区是指农村居民点整理复垦为耕地。

建新区包括安置拆旧区居民用地和“挂钩”指标。

“挂钩”指标可以几天组织自用、租赁或转为国有土地作城市性用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质上是保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建设用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通过特定方式的流转。

“挂钩”政策是一项探索中的事物,就当前来看,介于国家现行法律、政策的限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通过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和策略调整,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使城市和农村的用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逐渐增长,而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效能低下,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导致土地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平衡城乡用地供需,推进城乡土地一体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点在于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针对城市用地紧张和农村用地浪费的问题,应通过适当减少城市用地增长速度、推出农村用地的整合利用方案等措施,实现城乡用地供求的平衡,并切实推进城乡土地一体化的发展。

二、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可以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在城市方面要完善城市规划布局,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规范城市用地增长,减少城市无序扩张和浪费;在农村方面要加强农村土地整合和利用,推广节约集约用地和生态用地,提高农村用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经济效益。

三、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管理是实现城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制度机制,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和执法,减少违法用地行为,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总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解决城乡用地资源浪费和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关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不仅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拆旧地块
建新地块
有条建件新建地设块区
现状现城状城镇镇用用地地及及允允许许建建设设区区
拆旧地块 拆旧地块
限制限制建建设设区区
拆旧地块
拆旧地块
拆旧地块
挂 钩 实 施 后
建新地块有偿收益返拆还旧地块
建新地块有偿收益返还
拆旧地块
建建新新地地块块 现状现城状城镇镇用用地地及及允允许许建设建区设区
24
二、增减挂钩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
复垦耕地=拆旧区面积20.55-安置区占拆旧区面积0.00=20.55公顷 建新区节余指标=复垦耕地20.55-安置区占农用地面积10.00=10.55公顷
25
二、增减挂钩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
复垦耕地=拆旧区面积11.33-安置区占拆旧区面积0.00=11.33公顷 建新区节余指标=复垦耕地11.33-安置区占农用地面积0.00=11.33公顷
新村庄所在地块;安置区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介
建新区 建新区指村庄拆旧、安置后;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拟用于城镇
、工矿等项目发展的建设用地地块&建新区必须符合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
2011年变更现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
挂 钩 实 施 前
城镇建设用地挂钩 拆旧地块
以此为例:建新区节余指标为11.33公顷;合169.95亩& 政府补助资金=169.95亩×50万= 8497.5万元&
28
二、增减挂钩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
2、项目申报材料 1设区市政府请示文 2设区市5设区市国土部门审查意见 6设区市国土部门勘察报告 7项目实施规划 8项目工作计划 9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农村居民点改造的文件

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

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

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
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如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也就是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减少、耕地增加,城市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连在一起,即“挂钩”。

这样相当于国家建设就没有占用耕地。

从而改变过去国家建设占用耕地过多的现状,达到国家可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减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两限”管理有机结合的一种土地管理政策。

该政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不合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张,农村建设用地资源过度利用的问题十分突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旨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促进农村富余建设用地的流转,为农民增收提供机会。

该政策对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使农村富余建设用地流转到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满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避免了农村土地过度利用的问题。

通过该政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一种增加收入的途径,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二是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

在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方面,政府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

鼓励土地市场的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供需调节,合理配置城市建设用地,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

在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将富余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到城市建设用地市场。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给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并由协会、合作社等组织进行管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村富余建设用地资源,满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机会。

当农民流转土地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土地流转市场还不够发达,农民流转土地的途径有限,流转价格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摘要:文章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概念、政策法规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佛冈县的分析,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的;意义;佛冈县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及政策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根据《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广东省城镇建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粤国土资发[2006]247号)、《广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指南》等文件精神,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

2、佛冈县概况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边缘,清远市西南角,地域范围是东经113°18′—113°47,北纬23°40′—24°07′,地处北江支流一级支流潖江的中上游,东北面与新丰县为界,东南与从化市接壤,西南毗邻清城区,北面与英德市相连,全县地域面积1293平方公里。

3、佛冈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3.1佛冈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测算2009年佛冈县农村居民点面积为55673.7亩,而根据佛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近期农村人口将减少至22.80万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ppt课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湖北ppt课件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拆旧区确定原则 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为基础的原则。 充分考虑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原则。 重视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积极性原则。 兼顾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原则。 满足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需要的原则。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 还建区布局的原则
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的原则。还建区的布局应当充分考虑新农村社区
尽量不占用耕地原则。还建区用地选择,应当遵循“能用
劣地不用好地,能用非耕地不用耕地”的原则,切实贯彻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一)挂钩项目区设置
• 建新区安排的原则
符合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原则。建新区的安排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区运作的
资金问题,也是能否成功推进增减挂钩的关键要素之一。按照土地级差收益 最大化原则,在不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将建新区安排在区位条 件好的城市、城镇周边,做到地尽其用,促进土地收益最大化。 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原则。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 趋势,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源。在统筹城乡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建新区应安排在最能促进或带动城镇和工业发展的地域,实现土地效益的最 大化。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在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 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尽量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安排好农村基础设 施和必要的产业发展用地,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 符合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增减挂钩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是很珍贵的,其中 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建新区的安排应更加重视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四)挂钩项目具体实施
部门联动
•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政策技术指导,包括挂钩实施 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挂钩项目验收、挂钩周转指 标的下达与归还、指标库管理、建设用地审查报 批等工作。 • 财政和审计部门负责资金收支情况监管,保证资 金规范使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镇乡、 村庄规划,加强建新安置区的规划、设计指导。 • 农业部门负责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壤改良的技术 指导,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具体有哪些作用?

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具体有哪些作用?

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具体有哪些作用?土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的不断深入,从国家到地方,从国土部门到各级政府,从管理人员到广大群众,无不对此项新政策的认识更加深化。

其多重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减挂钩是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向农村地区增加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它蕴含着重大的战略理念。

实践证明,实施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节约的土地,依据级差地租原理调剂使用,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要求,将获得的土地级差收益,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既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又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山东、天津、宁夏、四川、江苏等试点县区将增减挂钩与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通信服务、清洁能源、卫生改厕、环境保护等难题。

第二,增减挂钩是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

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重在以建设促保护,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二是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要履行“占补平衡”义务,立足于耕地本身不能少。

笔者认为,“增减挂钩”是“占补平衡”思路的合理延伸,是将建设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最终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不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