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案5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 共20页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3.各代表在全班沟通时,要留意说出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内容。 四、评价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是否把图上主 要内容说清晰、说明白了,另外再看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 亮、富有情感。 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一段话。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依据须 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 表情。 2.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3.通过沟通平台,学习一些读书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 内容。
2022 年《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5 篇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5 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经常须要打算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
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1 1、导入: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
第8页 共20页
活动。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重现那些精彩的瞬间和难忘 的对话。板书课题:我们都来演一演
2.这节课,我们也来排演课本剧。齐读课题。 二、探讨沟通,明确。 1.大家轮番做主持,主持探讨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看法。 2.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晰。 3.要敬重大家的共同确定。 三、看剧读文,明确编排步骤。 1.学生观看《晏子使楚》课本剧视频,沟通哪个角色演得好。 2.学生探讨沟通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再阅读教材中排 演课本剧的步骤。 3.老师小结板书:选文改编排练 四、分组探讨,落实编排步骤。 每组确定 3 位主持人,分步骤主持本组探讨。 1.第一步,确定故事内容。 (1)提出探讨要求:主持人先引导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清晰选择的故事及缘由,最喜爱的精彩片段。然后绽开探讨,
下排的大小写字母读正确。 (3)连一连:让学生自主学习,试着自己先连一连。看看下排
的小写字母与上排的哪个大写字母是对应的,然后连起来。老师 在这一过程中适当指导。
(4)看一看:比照大写字母表检查是否连正确了,不正确的要 立刻改正。
明确:N-nR-rD-dT-tA-aB-bG-gH-hE-eQ-q 2、读一读,想一想。 (1)读一读:点名读生字,引导学生把这些生字都读精确。
第7页 共20页
4.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的方法弄懂词的意思。 5.读背并积累古诗。 6.通过阅读《欢乐读书吧》,激发学生读古典名著的爱好, 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激发学生读古典名著的爱好,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受到优 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憧憬和追求美妙的志向。 课时支配 4 课时 课前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 1.漫长悠远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都 可以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让我们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
第13页 共20页
(1)朗读指导:“辆”的声母是边音,“册”是平舌音,“支” 是翘舌音。
(2)书写指导:“匹”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笔是横,其次笔是撇。写的时候要 留意笔顺。
“册”上面的部分不能连写在一起。 “架”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留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这些词语我们平常说过吗? (1)这些词语在生活中常常出现,我们把这样的词语叫作数量 词。 (2)明确“量词”的含义,学会运用。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斤、个、 支、只”等。量词常常和数词一起用,如一个人、一辆车、一匹 马等。 3、看一看:引导学生发觉量词运用中的不同。 明确:我们发觉,车、马、书、铅笔、树、飞机等事物前所 运用的量词都不一样。 4、说一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达到正确运用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 合过程,板书这些字:立、日、音、十、早、章、口、古、儿、
第1页 共20页
兄、克。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
有爱好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相互考一 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兴奋不兴奋,甜不甜?(生做 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觉”之花酿成甜蜜了!
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 尝甜味的表情)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学问鲜花的 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学问的花粉,酿出学问的甜蜜吧!
2、揭示课题: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 现“我的发觉”卡片,口号:“我的发觉,只要细心!”
3、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 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1)
第9页 共20页
最终形成一样看法。 (2)小组探讨,老师巡察。 (3)各组汇报沟通。 2.其次步,完成改编任务。 (1)参看书上提示,了解改编建议。 (2)以《草船借箭》其次自然段为例,老师抓住其中的几个句
子,指导学生给人物加上合适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协商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
第3页 共20页
鹿头饰,语言引导:在漂亮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渐 渐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育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宠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 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爱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 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挚友吧。 4、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1、同桌相互将词语接龙来练习一遍,边拍手边练习,加强记 忆。 2、再以小组形式,进行接龙竞赛,加强合作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2 教学目标 1.视察三幅图画,体验视察的乐趣,进行口语交际。 2.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视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觉?
第2页 共20页
小蜜蜂飞到其次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 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的词语“父亲→亲人→……”为例,有节奏的泛 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 龙,快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 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齐 读分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 里”,改成“_______被齐读、体会。 (3)老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依据情境,自主说出“把” 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奇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
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 样的动作或是神情?)
②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诸葛亮会有怎样的表情或是 动作?)
③周瑜很兴奋,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款待 他。
(你认为给两人加上什么样的语言、动作、表情最合适?为什 么?)
(3)老师小结改编人物台词的方法:添加、借用、改造。
第10页 共20页
(4)主持人组织小组探讨,对本组选定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台词、 动作、表情进行改编。
(5)老师巡察指导。 3.第三步,商讨如何排练。 (1)各组主持人组织探讨,安排角色,选用道具排练。 (2)老师巡察指导。 五、上台表演,汇报编排成果。 1.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片段。 2.引导学生探讨哪里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六、拓展延长。 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有大量的历史名著和 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下请你们选择最 感爱好的故事和同学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例如: 1.《景阳冈》武松酒店喝酒和景阳冈打虎片段。 2.《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 个故事。
第4页 共20页
把它写出来,完成习作。 3.完成“我的发觉”;完成“日积月累”,通读、背诵。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 细致视察画面,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口语交
际”。 教学难点 把自己细致视察到的事物清晰、详细地写下来,完成“习作”。
抓住重点,描写详细。 教学打算 课本挂图、习作例文 课时支配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读量,理解阳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录音和视频结合。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第12页 共20页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育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2、积累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妙。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量词学习,积累新字新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2、进一步巩固 26 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娴熟地对应大写 字母与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 1、积累古诗,培育阅读和积累古诗的习惯,感受春天的美妙。 2、体会生活的美妙,培育酷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支配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点读、齐读,借助拼音,把字词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 听,我读你听。老师个别指导。
第15页 共20页
(2)看一看:视察左右两组生字,引导学生发觉其中的规律或 是特点。
明确:左边一组字都含有“日”,“星、早”两个字中的“日” 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边,而“阳”字中的“日”在 右边。可见,“日”这个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组成生字时,可 以在字的上边、左边、右边。右边的一组字都含有“寸”,可见, “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样。
第5页 共20页
视察三幅图画,把视察到的事物加上适当想象说出来 一、导入: 闻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觉。任何发觉都是建立于视察的基础上的,只有细致 视察,我们才会有所发觉。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 的视察实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比比视 力,体验一下视察的乐趣。 二、投影画面,视察画面 1.学生自主看图。 2.老师指导看图。 (1)要一幅一幅地看图,看的时候要细致,边看边想。 (2)图一上面有哪些内容?(树、人) (3)图二假如看光明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光 明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两个人的脸) (4)图三上有些什么?(一个女孩在放羊) 三、指导沟通 1.同桌之间进行沟通。
7、激励:嘉奖园地之花。1、学生猜谜语后,激发学习爱好。 2、和老师一起仔细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子。 3、小组合作,视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 体卡片,发觉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坐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 地学习,既充溢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 参加,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欢乐。 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 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胜利的乐趣。 (1)、同学们仔细看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的多字组合体,细 致视察,自己去拆一拆,看能从中找出那些字来。
第11页 共20页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4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通过学习量词短语,相识“辆、匹、册、支、铅、棵、架”7
个汉字,体会量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2、进一步巩固 26 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娴熟地对应大写
字母与小写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汉字,并比较相同部件在不同结构汉字中
的写法。 4、在其他课本中识字,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春晓》,大致理解诗意。 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丰富课外阅
第14页 共20页
量词的目的。 示例:一个人、一台电视、一把茶壶、一扇门、一块黑板、
一把椅子、一碗饭、一个文具盒、一块橡皮。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一背: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字母表的内容,点名背诵,按
依次背诵,巩固大写字母表。 (2)读一读:点名学生读或是齐读,分组读,把题目中上排和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3.各代表在全班沟通时,要留意说出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内容。 四、评价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是否把图上主 要内容说清晰、说明白了,另外再看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 亮、富有情感。 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一段话。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依据须 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 表情。 2.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3.通过沟通平台,学习一些读书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 内容。
2022 年《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5 篇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5 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经常须要打算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
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1 1、导入: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
第8页 共20页
活动。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重现那些精彩的瞬间和难忘 的对话。板书课题:我们都来演一演
2.这节课,我们也来排演课本剧。齐读课题。 二、探讨沟通,明确。 1.大家轮番做主持,主持探讨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看法。 2.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晰。 3.要敬重大家的共同确定。 三、看剧读文,明确编排步骤。 1.学生观看《晏子使楚》课本剧视频,沟通哪个角色演得好。 2.学生探讨沟通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再阅读教材中排 演课本剧的步骤。 3.老师小结板书:选文改编排练 四、分组探讨,落实编排步骤。 每组确定 3 位主持人,分步骤主持本组探讨。 1.第一步,确定故事内容。 (1)提出探讨要求:主持人先引导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清晰选择的故事及缘由,最喜爱的精彩片段。然后绽开探讨,
下排的大小写字母读正确。 (3)连一连:让学生自主学习,试着自己先连一连。看看下排
的小写字母与上排的哪个大写字母是对应的,然后连起来。老师 在这一过程中适当指导。
(4)看一看:比照大写字母表检查是否连正确了,不正确的要 立刻改正。
明确:N-nR-rD-dT-tA-aB-bG-gH-hE-eQ-q 2、读一读,想一想。 (1)读一读:点名读生字,引导学生把这些生字都读精确。
第7页 共20页
4.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的方法弄懂词的意思。 5.读背并积累古诗。 6.通过阅读《欢乐读书吧》,激发学生读古典名著的爱好, 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激发学生读古典名著的爱好,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受到优 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憧憬和追求美妙的志向。 课时支配 4 课时 课前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 1.漫长悠远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都 可以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让我们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
第13页 共20页
(1)朗读指导:“辆”的声母是边音,“册”是平舌音,“支” 是翘舌音。
(2)书写指导:“匹”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笔是横,其次笔是撇。写的时候要 留意笔顺。
“册”上面的部分不能连写在一起。 “架”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留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这些词语我们平常说过吗? (1)这些词语在生活中常常出现,我们把这样的词语叫作数量 词。 (2)明确“量词”的含义,学会运用。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斤、个、 支、只”等。量词常常和数词一起用,如一个人、一辆车、一匹 马等。 3、看一看:引导学生发觉量词运用中的不同。 明确:我们发觉,车、马、书、铅笔、树、飞机等事物前所 运用的量词都不一样。 4、说一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达到正确运用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 合过程,板书这些字:立、日、音、十、早、章、口、古、儿、
第1页 共20页
兄、克。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
有爱好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相互考一 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兴奋不兴奋,甜不甜?(生做 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觉”之花酿成甜蜜了!
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 尝甜味的表情)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学问鲜花的 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学问的花粉,酿出学问的甜蜜吧!
2、揭示课题: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 现“我的发觉”卡片,口号:“我的发觉,只要细心!”
3、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 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1)
第9页 共20页
最终形成一样看法。 (2)小组探讨,老师巡察。 (3)各组汇报沟通。 2.其次步,完成改编任务。 (1)参看书上提示,了解改编建议。 (2)以《草船借箭》其次自然段为例,老师抓住其中的几个句
子,指导学生给人物加上合适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协商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
第3页 共20页
鹿头饰,语言引导:在漂亮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渐 渐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育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宠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 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爱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 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挚友吧。 4、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1、同桌相互将词语接龙来练习一遍,边拍手边练习,加强记 忆。 2、再以小组形式,进行接龙竞赛,加强合作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2 教学目标 1.视察三幅图画,体验视察的乐趣,进行口语交际。 2.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视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觉?
第2页 共20页
小蜜蜂飞到其次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 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的词语“父亲→亲人→……”为例,有节奏的泛 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 龙,快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 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齐 读分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 里”,改成“_______被齐读、体会。 (3)老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依据情境,自主说出“把” 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奇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
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 样的动作或是神情?)
②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诸葛亮会有怎样的表情或是 动作?)
③周瑜很兴奋,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款待 他。
(你认为给两人加上什么样的语言、动作、表情最合适?为什 么?)
(3)老师小结改编人物台词的方法:添加、借用、改造。
第10页 共20页
(4)主持人组织小组探讨,对本组选定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台词、 动作、表情进行改编。
(5)老师巡察指导。 3.第三步,商讨如何排练。 (1)各组主持人组织探讨,安排角色,选用道具排练。 (2)老师巡察指导。 五、上台表演,汇报编排成果。 1.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片段。 2.引导学生探讨哪里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六、拓展延长。 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有大量的历史名著和 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下请你们选择最 感爱好的故事和同学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例如: 1.《景阳冈》武松酒店喝酒和景阳冈打虎片段。 2.《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 个故事。
第4页 共20页
把它写出来,完成习作。 3.完成“我的发觉”;完成“日积月累”,通读、背诵。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 细致视察画面,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口语交
际”。 教学难点 把自己细致视察到的事物清晰、详细地写下来,完成“习作”。
抓住重点,描写详细。 教学打算 课本挂图、习作例文 课时支配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读量,理解阳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录音和视频结合。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第12页 共20页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育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2、积累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妙。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量词学习,积累新字新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2、进一步巩固 26 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娴熟地对应大写 字母与小写字母。 教学难点 1、积累古诗,培育阅读和积累古诗的习惯,感受春天的美妙。 2、体会生活的美妙,培育酷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支配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点读、齐读,借助拼音,把字词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 听,我读你听。老师个别指导。
第15页 共20页
(2)看一看:视察左右两组生字,引导学生发觉其中的规律或 是特点。
明确:左边一组字都含有“日”,“星、早”两个字中的“日” 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边,而“阳”字中的“日”在 右边。可见,“日”这个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组成生字时,可 以在字的上边、左边、右边。右边的一组字都含有“寸”,可见, “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样。
第5页 共20页
视察三幅图画,把视察到的事物加上适当想象说出来 一、导入: 闻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觉。任何发觉都是建立于视察的基础上的,只有细致 视察,我们才会有所发觉。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 的视察实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比比视 力,体验一下视察的乐趣。 二、投影画面,视察画面 1.学生自主看图。 2.老师指导看图。 (1)要一幅一幅地看图,看的时候要细致,边看边想。 (2)图一上面有哪些内容?(树、人) (3)图二假如看光明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光 明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两个人的脸) (4)图三上有些什么?(一个女孩在放羊) 三、指导沟通 1.同桌之间进行沟通。
7、激励:嘉奖园地之花。1、学生猜谜语后,激发学习爱好。 2、和老师一起仔细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子。 3、小组合作,视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 体卡片,发觉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坐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 地学习,既充溢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 参加,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欢乐。 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 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胜利的乐趣。 (1)、同学们仔细看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的多字组合体,细 致视察,自己去拆一拆,看能从中找出那些字来。
第11页 共20页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教案 4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通过学习量词短语,相识“辆、匹、册、支、铅、棵、架”7
个汉字,体会量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2、进一步巩固 26 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娴熟地对应大写
字母与小写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汉字,并比较相同部件在不同结构汉字中
的写法。 4、在其他课本中识字,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春晓》,大致理解诗意。 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丰富课外阅
第14页 共20页
量词的目的。 示例:一个人、一台电视、一把茶壶、一扇门、一块黑板、
一把椅子、一碗饭、一个文具盒、一块橡皮。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一背: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字母表的内容,点名背诵,按
依次背诵,巩固大写字母表。 (2)读一读:点名学生读或是齐读,分组读,把题目中上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