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课文片段阅读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课文片段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138b8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yuèdú)姓名(xìngmíng)(一)《鲧禹治水》片段(piàn duàn)鲧知道要治理洪水,只有(zhǐyǒu)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xīrǎnɡ)(rǎnɡ)。
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他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
鲧探听到了秘藏息壤的地方以后,就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
鲧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果然,息壤马上几里、几十里、几百里地伸展开来。
洪水慢慢被赶退了,陆地重新露了出来。
逃到山上、树上的人们重新回到了陆地,准备盖房子、种庄稼,重建家园。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扩大()伸展()迅速()2.把语段中插叙的内容用“”划出来。
3.“息壤”有什么作用?4.用“”把这段话分为三层。
5.这段话的大意是(二)《夸父逐日》夸父与日.( )逐走.( ),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 ),道渴而死。
弃.( )其杖,化为邓林。
1.“逐”字的音序是,部首是,除部首外还有画。
“逐”字的解释有:①追赶;②赶走;③依照先后顺序,一一挨着走。
“逐走”的“逐”应取第种解释。
2.把带点字的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3.把这篇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
4.这篇文章表现了夸父的精神,寄托了古人的愿望。
1 / 15(三)《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dòu dǒu),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zhōng zhòng)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wèi wéi)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去”字的音序是;部首是,除部首外还有画。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窃读记》教学PPT课件(3篇)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窃读记》教学PPT课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9003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5.png)
qiè chǎo guō diǎn yōU
窃 炒 锅 踮哟
è jù chōng yán zhòu
饿 惧 充 檐皱
wǎn suān chēng guì
碗酸撑柜
腋 yè 婪 lán 辘 lù
窃读 惧怕 鼓励 暗喜
炒菜 贪婪 书柜 急切
锅勺 充足 招牌 知趣
踮脚 饥饿 屋檐 支撑 环境 光顾 鼓励 麻木
作者用了“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 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 辘,却在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 智慧。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带 来的智慧与快乐,却害怕店员或老 板发现受到训斥、驱逐。
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这就是 窃读的滋味。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简的皮绳。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映雪 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 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教师寄语
读书,使人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今中外的哲人 智者倾心交流,知无穷,去浮躁。读书,使弱者获得 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粗蛮,弃粗俗趋儒雅; 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吟诵着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彩诗句时,当我们 聆听着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至理名言时,当我们 感受着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的 读书心得时,你是否是否有过高尔基“我扑在书上,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冲动,有过苏轼“发奋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豪情……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 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 音,我放慢了脚步。
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不直接写 出主要写什么,而是用看、闻、听 写饭店呢?
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 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海水为什么是蓝》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海水为什么是蓝》](https://img.taocdn.com/s3/m/e21a358ce53a580216fcfe10.png)
拉曼
尔物理学奖,他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 的科学家,他同时也作了有关声学、光学、结晶
动态学、颜色和它们在感知上的研究。
词语采集: 碧波万顷 阳光融融 饶有兴味 闻名于世 深感愧疚 不知不觉 闭目塞听 难以信服
暖风徐徐 源源不断 颇有作为 惰性气体
• (1)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一时说不 出话来。 • (2)饶有兴味:非常有兴趣。 • (3)愧疚:因自己错误而自责,惭愧不安。 • (4)颇有作为:颇,很;作为,做出成绩。指做出 很多成绩。 • (5)闭目塞听: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 朵不听。夸张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脱离实际 。 • (6)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埃的空气等介质时,部 分光线多方面改变方向。
“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的故事” 实际上是男孩儿的问题唤起了拉曼在“已知” 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拉曼追求“未 知”从而获得新的“已知”的故事。意思是 不满足于已经知道的,不断地从已知中产生 新的疑问以了解更多更新的东西。这个故事 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自 学性与探索精神。
•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 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 可怕后果。 • 反面例子: • 李比希:在化学家因拉发现化学元素 “溴”的四年前,李比希曾经因为缺 乏严格的科学态度,没有认真分析德 国商人寄送来的棕色瓶子的元素而与 化学元素“溴”的发现失之交臂。要 知道这棕色的瓶子就含有当时未知的 “溴”,以当时的条件和他的研究是 完全有能力发现“溴”元素的。
海 水
海 水
大家有没有想过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呢?
(1888-1970 ),印度人,他父亲是 一个数学教授, 11岁时,他结束了中学进入A.V.N 大学,15岁那年,他以全班第一名成绩获得学士学 位,并在物理和英语科学获得多项奖励。他因为在 光散射和拉曼效应的工作而在1930年获得诺贝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1be9f350e2524de5187e2b.png)
全册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97个生字,学会8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积累语言,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中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5、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6、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7、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的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8、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体会和交流,从而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信念。
3、从第一课的内容中吸收有益的启示。
4、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5、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效果;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6、了解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bf56d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5.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
没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
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
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
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5古诗三首PPT
![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5古诗三首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d7200afad6195f312ba63d.png)
填空练习
“之”的意思是( )。 去 扬州 “广陵”是现在的( )。 艳丽的春景 “烟花”指( )。 孟浩然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因 孟浩然是由西向东行 为( ),所以说“西辞” 。 消 失 “尽”是( 只 )。 “唯”是( )。 天 边 “天际”是( )。 依 依 惜 别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 )之 情。
这首送别诗发生在 李白 在 烟花三月 ________,_____ 黄鹤楼 孟浩然 到 _______送______ 广陵 。 遥远的_____
hè mèng lí ng 黄鹤 楼 孟 浩然 广陵
cí 告辞
wéi 唯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岳阳楼
滕王阁
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
岳 阳 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 楼记》而名闻天下。文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 王 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 名。文中名句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
我来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原野上的青草茂盛,一年一度 枯了又会繁茂起来。燎原的野火能 把枯干的野草连叶带茎统统烧尽, 但深藏在地下的根,在第二年春风 吹拂下,春雨滋润下还会复生,重 新铺盖大地。 伸向远方散发着清香 的青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晴天 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翠绿接连着荒 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朋友,连繁茂 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学工作计划PPT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学工作计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97fd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3.png)
阅读理解
通过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包括提取信息、推理判 断、评价鉴赏等方面。
写作指导
结合课文和写作任务,进行针对性 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 巧,提高写作水平。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Chapter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创设生动情境
利用故事、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课文情 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 容。
课文选择与解读
精读课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课 文,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鉴赏水平。
略读课文
选取与主题相关的补充阅 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 视野,增强对主题的理解 。
课外阅读
推荐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课 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 习惯和兴趣。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基础知识
梳理拼音、字词、语法等基础知 识,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语言知识
深入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文化知识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06
家校合作与资源共享策略探讨
Chapter
家长参与课堂活动组织
Hale Waihona Puke 1 2家长志愿者招募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朗读 等。
家长进课堂
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分享职业经验、生活故事等 。
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和教学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图书推荐
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图书,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
网络学习资源
分享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如教育类网站、在线课程等。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b99530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4b.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①好(hǎo hào)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⑥,窥头于牖⑦,施⑧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⑨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⑩。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shì)龙而非龙者也。
(注)①子高:叶公的字。
②钩:衣带上的钩。
③写:摹画。
④凿:古代饮酒的器具。
⑤闻:听说。
⑥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⑦牖(yǒu):窗户。
⑧施(yì):延伸。
⑨还(xuán)走:转身就跑。
⑩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
[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_______(hǎo hào)似________(sìshì)[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①天上的真龙知道_______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
②叶公并不是真的_______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 文言文阅读。
鲧禹①治水洪水滔天,鯀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生字.doc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生字.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9525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d.png)
语⽂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字.doc 语⽂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字语⽂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字1【溅】读⾳:ji n巧记:贝壳掉⼊浅⽔中。
字义:液体受冲激向四外飞射组词:飞溅溅落⽔花四溅飞珠溅⽟造字:形声法造句:钢铁⼚的流⽔线上,钢花飞溅,铁⽔奔流。
笔顺:左部偏窄,注意整个字要写得匀称紧凑。
字歌:戋字本义残善于搞实践贝落浅⽔中⽔向四处溅2【帐】读⾳:zh ng巧记:⼀条长⼱能遮床,蚊⼦把它当堵墙。
字义:⽤布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帷幕组词:营帐蚊帐帐篷帐⼦青纱帐云窗⽉帐造字:形声法造句:清晨,绿⾊营帐⾥传来嘹亮的歌声。
笔顺:左窄右宽。
左部竖为垂露竖。
字歌:⼸腰⼀⽼张⽤⼱做蚊帐⽆钱把账还内⼼很惆怅3【帘】读⾳:li n巧记:窗前( ⽳)挂⽑⼱。
字义:①旧时店铺挂在门前,⽤布制成的标志②⽤布、⽵、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组词:①酒帘②窗帘帘⼦造字:会意法造句:卧室的窗帘上印着许多可爱的卡通⼈物。
笔顺:⽳⼤⼩适当,撇、点独⽴;下部末笔稍长。
字歌:织⼱制窗帘做⼯⼈不空九次探究竟出⼒⼈不穷4【忐】读⾳:tǎn巧记:①⼀⼼向上。
②上进⼼。
字义:[忐忑]⼼神不定组词:忐忑造字:会意法造句:考试前,我的⼼⾥忐忑不安。
笔顺:上下⽐例基本相等。
上的下横不宜过长。
字歌:忐忑不安让利半天上蹿下跳卡在中间5【忑】读⾳:t巧记:⼼往下沉。
字义:[忐忑]⼼神不定组词:忐忑造字:会意法造句:正式⽐赛之前,他的内⼼忐忑不安。
笔顺:上下⽐例基本相等。
下的竖稍短,点画偏上。
6【魁】读⾳:ku巧记:⽃⿁。
字义:①⼤②为⾸的⼈或事物③魁星,北⽃七星中第⼀星组词:①魁梧⾝魁⼒壮②夺魁魁⾸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个战⼠长得⼜⾼⼜壮,⾝材很魁梧。
笔顺:⿁的竖弯钩伸展有⼒,包住⽃。
字歌:花魁牡丹⾹槐花味芬芳千秋⼼⽆愧师魂万古长语⽂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练习题1、辨字组词莓( ) 虑( ) 魁( ) 填( ) 搁( )霉( ) 虚( ) 槐( ) 镇( ) 隔( )2、选词填空抱怨埋怨☆你没做好只能怪⾃⼰不争⽓,不能( )别⼈。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敦煌壁画课文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敦煌壁画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84dd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f.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敦煌壁画课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敦煌壁画》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特点,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识。
店铺整理了语文课文《敦煌壁画》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敦煌壁画》课文原文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在我国西北部的荒漠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
敦煌石窟的壁画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站在那连绵不绝的画作前,我们仿佛回到古人生活的时代。
无论是行笔还是用色,每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都历历在目。
如汉代出猎图的古朴,唐代服饰的绚丽,宋代人物的拘谨……正如国画大师张大千所说:“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壁画大体可分为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山水画等七种。
其中,故事画又分为五种,画面生活气息浓郁,情节动人有趣,反映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顺序绘制的八十七幅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jiā)牟(móu)尼从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节。
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另外,著名的张骞(qiān)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绘制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
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
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有的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的描绘了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敦煌壁画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在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中,有一组壁画描述了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
在根据经文绘制的莫高窟壁画中,它是最完美的连环故事画。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修改病句课后专项练习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修改病句课后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7945c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a.png)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修改病句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语言医院新来了几个生病的句子,快给它们治治吧!(1)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班同学都去秋游了,只有小红没有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唐小强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两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活动。
(5)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3. 修改病句。
1.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敢肯定,小红和小强今天可能不会来我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今天可漂亮了,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一副墨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修改文段中的错误。
(一处错词,两处错标点,两处重复)上午上课的时候,六(2)班举行了“美丽的大自然”读书交流会。
开始前,大家都在认真地准备着,有的和同桌讨论,有的独自练习,大家都很认真。
陈霞首先第一个向同学介绍“内蒙古风光”这本书,大家都觉得她的发言滔滔不绝。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e8e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句型的用法。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1课:《古诗两首》1. 学习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第2课:《春日》1. 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
2. 学会课文中涉及的词语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3课:《匆匆》1. 学习课文中的时间序列和修辞手法。
2.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
第4课:《古诗两首》1. 学习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
第5课:《长城》1.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学会课文中涉及的词语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方面的表现。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陆羽与茶经》教学PPT课件(4篇)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陆羽与茶经》教学PPT课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c3df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5.png)
•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 羽。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 陆羽? •第4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读第1自然段 思考:
这段话中,那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 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
22 陆羽与《茶经》
导入新课
有个茶谜,很有趣,谜面为:
生在山里,死在锅里, 埋在罐里,活在杯里。 (打一物)
这个谜语,形象生动,颇有创意。茶本 来生长在山里,茶叶采下后,投入高温的炒 茶锅杀青炒制,茶叶的生命活动停止,制好 的干茶,贮藏于茶叶罐里。干茶放入茶杯, 经开水冲泡,芽叶舒展,栩栩如生,生意盎 然。
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 分别是:
1.辨别江水的故事,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 2.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 志向远大; 3.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不愧为茶圣。
作业
2.找出文中三次使用“不仅……而且……” 的句子,说说各处的作用,抄下来。
3.用几句话介绍陆羽。说清他为什么被称为 “茶圣”。
返回
返回
我会读 我会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源远流长 闻名天下 千载难逢 博学多才 功名利禄 风餐露宿 巴山蜀水 如火如荼 毫不犹豫 一衣带水 饮茶品茗 虚度 吭声 惊愕 煎茶 追溯 舀水 仰慕 驿站 绵延
指导书写
整体感知
1.文章是从什么话题开始谈到了陆 羽的?文中写了他的哪几件事?哪些 段落写到了茶经?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陆羽令你敬 佩的句子,写批注。
了(功名利禄),我觉得他( 淡泊)明。志
本课概括
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 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 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 出的卓越贡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s版)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s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96c43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b.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s版〕课内阅读一、鲧禹治水1、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泰时期主要记载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
本文的体裁是神话传说。
鲧禹父子治水是因为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鲧治水的方法是偷取息壤,借助神力;禹治水的方法是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二、大卫1、本文是根据美国亨德利龙·房龙〔作家〕的【圣经的故事】改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
2、大卫是一位少年,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
大卫仅用大弹弓和鹅卵石就击败了巨在歌利亚。
大卫在欧州人民心目中,与哪吒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相类似。
三、夸父逐日夸父是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为为看着太阳从哪升起来,晚上又是落在哪儿。
于是他跟着太阳跑,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寄托古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天上偷来的火种【天上偷来的火种】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写出普罗米修是个聪明、勇敢、慈善的神。
他看到人类生活在黑暗和困苦中,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们盗取天火。
五、女娲造人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它详细表达了女娲创造人类的具体过程。
女娲造人的材料是黄泥,为了创造更多的人类,女娲想出绝妙的方法是把沾满黄泥的枯藤向四处挥洒。
为了人类能世世代代的繁衍下云,她把人类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六、商鞅南门立木1、课文讲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
2、商鞅变法困难有二,一是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二是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面对困难,他想出的方法是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20《故宫》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20《故宫》](https://img.taocdn.com/s3/m/f759521b866fb84ae45c8d3c.png)
交泰殿内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皇帝和后妃起居生活的地方 .
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角 楼
乾清宫
乾清宫
坤宁宫
御花园
10自然段从哪个方面介绍了故宫? 文物
用文中的话概括故宫的建筑特点
① 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 统和独特风格。
结构
句段
板书
拓展
返回
午门
神 武 门
午 门
东 华 门
西 华 门
金水桥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 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 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19
字词 结构 句段 板书 拓展 返回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 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字词 结构 句段 板书 拓展 返回
太和殿俗称金銮(luán)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 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字词
结构
句段
板书
拓展
返回
1、本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据 2、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故宫的特点? 3、“城墙高约十米”中“约”字能否去 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约”表估计,去掉后就变成 确数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约”字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午门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字词
读2自然段,说说从这里我们了解到故 宫建筑的哪些情况?
①城墙②城门③城形④占地面积⑤宫殿 ⑥护城河⑦角楼
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神武门
御花园
北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27课校园交响诗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27课校园交响诗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f509eb8dcf84b9d528ea7ad2.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27课校园交响诗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校园交响诗》是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27课,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
WTT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s版课文《校园交响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27课《校园交响诗》课文原文蜂巢教室,像一只蜂巢。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
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
在老师的传授中汲(jí)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
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
时而书声琅(láng)琅;时而书写沙沙。
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
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yīng)嘤地飞鸣、渴求。
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啊!一只甜蜜的蜂巢。
鸟岛下课了,校园,像一座鸟岛。
美的交响曲回旋在这一片乐土。
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地低飞,欢快地跃动,像鸟儿舒展地起舞,恬(tián)静地栖(qī)息。
歌声,笑语,像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zhuàn)。
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又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
啊!一个生机勃勃的鸟岛。
花瓣一年一度教师节,老师的办公桌上,飞来了彩色的花瓣。
你看,那一封封学生来信淡蓝的、粉红的、嫩绿的、浅黄的......一封一封,寄来了一颗颗赤诚的心。
忽而,窗外飞来了一只白鸽,送来了一片云一页洁白的信。
老师欣喜地取下,看到了当年一名淘气生真切的思念、热情的祝福。
当一串鸽哨响起,老师目送着白鸽远飞天际,深情祝愿似欲随它飞去。
啊!飞来的花瓣,变成一朵朵馥郁(fùyù)的鲜花,开在老师的心间。
喷泉校园里,一泓(hónɡ)不绝的喷泉。
晶莹的水喷洒变幻,袅(niǎo)袅婷(tíng)婷,像轻盈多姿的水上芭蕾(lěi)。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精选练习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74e11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77.png)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
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1)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_____”一词。
(2)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_____ ”改为“_____”。
(3)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改为“_____ ”。
2. 下面语段中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最近,有市民打电话反映有些城市雕塑被人为破坏得面目全非。
①记者在人民东路调查发现,很多城市雕塑都处于这样难堪的窘境,②不但被贴了一身的小广告,而且表面污迹斑斑。
更有甚者,已经是缺胳膊少腿了。
③对此很多市民表示,这些美化城市形象的雕塑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市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积极养护的义务。
第①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下面加序号的句子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
③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要勇做绿色卫士,敢于制止破坏绿化的行为。
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绿树,共建美好家园。
A、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成分残缺,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搭配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语序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修改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
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
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
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鲧禹治水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
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
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
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介绍《山海经》(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3、认读生字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②比较字形:壤嚷攘4、理解词语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
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形容汗出得很多。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课件)一片汪洋苦苦哀求斥逐洪水毫不理会悲惨遭遇大发雷霆山南海北成千上万挖渠开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不畏艰险汗流浃背毫不在乎冬去春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天寒地冻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1、自学提示(课件)。
默读课文,思考: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
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2、交流体会。
●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①读第一自然段。
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
播放洪水的资料片。
②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③读出人们的苦难。
●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④你怎么评价鲧?●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5-10自然段。
②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③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
a治洪前:句子: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b治水开始::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c治水过程: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B参考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略)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d治水后: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e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④小结: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
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
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三、拓展升华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一、领悟写法1、引言: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
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2、交流。
(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3、小结: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二、讲述故事。
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三、课外作业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
板书设计:1、鲧禹治水鲧偷宝物治水前:走遍摸清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治水后:安定幸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2、大卫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首先,让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问题,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体会人物的英雄形象。
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词语,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注意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读中感悟人物的特点,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加强语文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会认“轴、赋、税、脯、唬”5个字,学会“铜、嫁、卵、脯”4个字。
掌握“铜盔、鹅卵石、胸脯”等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查阅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1、了解以色列。
①让学生说说对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谈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
②参考资料: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
他们在经历了两千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园——以色列国。
以色列位于中东大陆交界上,西面滨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叙利亚,东邻约旦,南出红海且与埃及边境接壤,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之要冲,是个南北长约470公里、地形呈狭长型的国家。
以色列国土面积虽不大,自然景观却极富变化,拥有了只有一整个大洲才可能出现的各种地形。
有森林覆盖的高地,也有丰饶的绿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属亚热带的约旦山谷,更有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
以色列人口大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地区。
西面沿海平原是以特拉维夫及海法为主要城市,东面的山谷地带有约旦河所连接的加利利海及死海,而座落中部群山地带的有加利利山、撒马利亚、犹太和耶路撒冷。
除此之外,还有矗立于东北部的哥兰高地和黑门山,以及占全国极大块面积而位在南部的旷野和阿拉伯谷地等。
2、介绍《圣经的故事》《圣经》是“一部文学遗产”,它是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它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它已渗透于欧洲音乐、艺术和文学等各个文化领域之中;它的箴言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经典著作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课文《大卫》。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导言: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个牧羊少年叫大卫。
那么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认真读这篇课文。
2、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想想怎么记住它们;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并相互交流。
3、学习检测:①认读生字,并组词。
轴赋税脯唬②理解词语。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地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
形容气势凶猛。
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
指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
形容非常勇猛。
赋税——旧时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瑟瑟发抖——形容颤抖。
大惊失色——失色,脸色变得苍白,失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