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112例

合集下载

极限训练整合复健法治疗弱视115例145只眼治疗效果统计分析

极限训练整合复健法治疗弱视115例145只眼治疗效果统计分析
5 个 疗 程 以 上 , 治 疗 后 进 行 矫 正 视 力 检 查 , 将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记 录 。 矫 正 视 力 ≥ 0. 9 为 基 本 治 愈 ,视 力提 高 ≥2
行 为 进 步 ,视 力提 高 <2 行 或 不 变为 无 效 。 基 本 治 愈 的 为 治 愈 率 , 基 本 治 愈 加 视 力 进 步 为 有 效 率 。 结 果 :轻 度 弱 视 治 疗 的 治 愈 率 5 5. 7 1 %, 有 效 率 9 6. 4 2 %; 中度 弱视 治愈 率 4 % ;有 效 率 8 2 % ; 高 度 弱 视 有 效率 5 O %。 治 疗 一 个 疗 程 以 下 的 有 效 率 为 4 4. 4 5 % ;一 个 疗 程 有 效 率 7 8. 4 3 %; 两 个 疗 程 有 效 率 8 4. 61 %; 三 个
效 果 比 重 度 远 视 性 弱 视 疗 效 好 。 重 度 远 视 性 弱 视 和 自身 的 发 育 有 关 , 需 更 长 时 间 观 察 , 大 部 分 散 光 性 弱视 治 疗 后 散 光度 降 低 。
关 键 词 : 弱 视 ; 极 限 训 练 整 合 复 健 法 ;近 视 性 弱视 ;远 视 性 弱 视 ; 散 光 性 弱 视
疗 程 有 效率 9 4. 7 5 %; 近 视 性 弱 视 治 愈 率 为 1 7. 2 % ,有 效 率 为 9 5. 6 2 % ;远 视 性 弱视 治 愈 率 为 9. 5 2 % , 有 效 率 为
6 6. 6 7 % ;散 光 性 弱 视 治 愈 率 为 7. 1 4 % ,有 效 率 为 8 o %。散 光性 弱视 中 以单 纯 近视 散 光 和 复性 近视 散 光 治疗 效
极 限训 练 整 合 复健法 治 疗 弱视 l 1 5 例 1 4 5 只 眼治 疗 效 果 统 计 分 析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引证文献(3条)
1.王小洁.刘淑芹.于言 影响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期刊论文]-临床眼科杂志 2011(2) 2.邹美英.王永新.阴鹰 门诊指导院外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国际眼科杂志 2010(1)
3.胡甸萍.姚勇.窦红波.朱靖.孙建初.邵珺 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
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治疗前后屈 光度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各类型弱视组间对比使 用f检验。


治疗前后屈光状态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 疗后等效球镜度明显降低(见表1)。
初诊时弱视程度、远视程度、弱视类型与屈光
状态演变及疗程的关系(表2)。
表1 弱视眼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变化(D)
治疗儿童远视性弱视的首要方法是“戴镜+常 规遮盖法”【6】。远压抑治疗,辅以红色闪光仪治疗,强 迫弱视眼做精细工作提高视力治疗弱视。配戴合适
万方数据
的眼镜使物像成焦于视网膜上,视网膜成像越清晰, 越能促进对高空间频率敏感细胞的兴奋,减少持续通 道功能抑制,促进眼球发育,完成视觉发育屈光正常
化过程。多数的观点认为,由于儿童的调节能力强,
在的抑制,使之再兴奋起来,从而提高视力。通过遮 盖还有助调整或建立双眼正常视网膜对应,逐步恢复
双眼单视功能。本组资料经治疗后弱视眼视力均达正
常,轻度远视由11例(15.1%)变为32例(43.9%),中度
远视由2l例(28.8%)变为22例(30.1%),重度远视由
41例(56.1%)减为19例(26.0%),远视程度有大幅下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张颖, 张晓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济南,250012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2008,26(4) 3次

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正视化过程的影响

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正视化过程的影响

【 摘要 】 目的
研究 在睫状肌 麻痹状 态下不 同程度 的屈光矫 正对远视 性弱视 儿童 眼球 正 选取 3 岁远视度 在 3 0 S~ .0 S ~6 . D 90 D 屈光不 正性弱视儿 童 20 (3 0 0 例 36
视化过程 的影 响。方法
眼1 阿托 品散瞳检影验 光 , 瞳状态下给予 配镜 , , 散 配镜处方 甲组(0 , 0 眼) 6 例 1 8 给予检影验光 度
oda t pc m lo i p t ns 3 6e e) hp rpad ge 30 DS~+ . D ) eee a n d l mer i a by pa ai t (3 y s (y eo i e re+ .0 o e 90 S w r x mie 0
t r u h o t me r t d it y l p e i . r s r t n o e tc e fe d i t r i e .T e h o g p o t wi my r i c c o l g c P e c i i f p ca l sat r y h ac p o s my rai we eg v n h c p e c i t n o p ca ls o r u q ast / ed o tr f e io c p , h l o p2 e u l t / r s r i f e t ce r o p 1e u l o 3 o t ip e t s o y w i g u q as o2 p o s f g 4f h or n er 3 o n 1 rg o p 3 Re o t e o t me r t d itcc co l g c e e afy a ,a d g v fi a d 12 f r u . t o d h p o t wi my ra i y l p e i v r h l e r y h y n ie p e c p i n o p ca l swi e s mewa .T ec a g so i p e ,e e ih , a da i l e g h w r r s r to fs e tc e t t a y h h n e f o t r y sg t n x a n t e e i hh d l

126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126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1 2 6例 患儿经远 近视 力检查 、外 眼及屈光 间质眼底检查 后 , 常规 给予 1 % 阿托 品 眼膏 ,3 次/ d ,连续 3 d散 瞳后 验光 配镜 , 采用遮 眼法进行 治疗 ,双 眼视力相 差两行 以上行全 天优势 眼遮 3 讨 论 盖 ,注意双眼发生弱视及抑制等 情况的发生 ,3岁以下儿 童遮 盖 随着 电子科 技 的进 步 及遗 传 等多 样 因素 ,儿 童 近视 逐 年 优势 眼 3 - 4 d ,开放 1 d ,3岁以上遮盖优势 眼 5 - 6 d ,开放 l d , 增 多 ,儿 童 弱视 已经 成 为严 重威 胁 儿 童 视 健康 的一 种 疾 病 。 每周进行检查并进行 2 h的精细 目力训练 ,如穿珠训 练等。根据 儿 童 弱视 若 不 加 以有 效 控 制 ,易 发 展 为 不 可逆 性 高 度 近 视 , 视力 眼位及弱 视类型等 多方面情况 每半点 重新散瞳 验光调整 眼 严 重 影 响儿 童 眼 睛的 正常 发 育 。早期 采 取有 效 方法 治疗 ,可 睛并进行 1 ~ 3 年 的随访 。 取得 良好 治愈效 果 。现 临床多 采用综 合治 疗法 ,包 括配镜 法 、 1 . 3 疗效判定标准 遮 盖法 、仪 器 治疗 法及 进 行精 细 目力 训 练等 增 视功 能训 练 进 根据 中华 眼科学会 全 国儿 童弱视斜 视防治组 制定 的疗 效评 行 弱视治 疗 [ 3 卅。 定标 准 : ( 1 ) 痊愈 : 视 力恢 复 ≥ 0 . 9 ,随访 2年无反复者 ; ( 2 ) 进步 : 视 力提 高 2 行 或 2行 以上者 ; ( 3 ) 无 效 :视力 退步 、不变或 提高
经验体 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1 4 期( . g  ̄2 0 2 ) 2 0 1 3 年5 月

200例儿童弱视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200例儿童弱视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 , 2 0 1 1 , 2 4 ( 3 ) : 1 7 9 — 1 9 6 .
[ 4 ] 魏增 慧, 王飞 , 董晓霞.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 不合格原 因分 析与预
防[ J ] . 中国输血杂志 , 2 0 1 0 , 2 3 ( 1 2 ) : 1 0 5 8 — 1 0 5 9 . [ 5 ] 党 爱莲. 定西地 区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原因分析及 预防 E J ] . 甘肃 医
消 除他们 暂 缓 献血 产 生 的抵触 情 绪 和恐 惧 感 , 告 知其
护保养也有着重要 的意义。
参考 文献
[ 1 ] 徐雪 梅 , 江素君 , 廖 蓉仙 , 等. 单项 A L T不合 格献血 者保 留的探 讨
[ J ] . 中国献血杂志 , 2 0 1 0 , 2 3 ( 1 0 ) : 8 1 2 .
可 以取 得 满 意 的效 果 。
【 关键 词】 弱视 ; 综合治疗 ; 复发 ; 远期疗效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2 5 ( 2 0 1 4 ) 0 5 — 0 3 7 0 — 0 3
儿童弱视 目前在我 国是常见病 、 多发病 , 发病率
为2 %一 4 %t ¨, 我 国大约有 一千 多万 弱视儿 童 。弱 视 的
从 以上 调查 表 中还 可 以看 出 , 在 8 6 5 7人 次 中 , 脂
带走 , 便于近期 内再来筛查时 , 除A L T和脂血两个项 目 外, 其他项 目如血型、 H B s A g 可以不再重复筛查 , 这 样既节省了筛查和献血者等待的时间 , 也避免 了试剂 的重复浪费 , 从根本上降低了初筛成本 。④鉴于在各 采血点上的脂血和黄疸的筛查完全凭借 目测观察 , 所 以要特别要求新上岗人员在这方面加强相关知识 的

治愈后弱视患者视力回退因素的临床分析

治愈后弱视患者视力回退因素的临床分析
<0 0 ) . 1 .D tr r t n o iu c i a b e v d i 2 4 % .0 0 % a d2 . 7 o ain si o s l a in t a— ee o ai f s a a u t w so s r e n3 . 7 i o v l y 3.0 n 8 5 % f t t ncnoi t et p e d o r
3 .5 a d 1 . 3 o a e t i h ay m d m a dm l a bypag u ep c v l, i i i cn d f e c ( 4 1 % n 3 3 % f t ns n ev , e i n i m lo i r p rset e w t s f a t ie n e P p i u d o i y h g i fr n
e oi g u e et e , i i icn df r c( 00 ) D t oa o f i a aut w s bevdi 5 .4 ,t iee e P< .1 . e r rtno s l ci a sre 7 1% r ar s i y h gf f n i e i i vu y o n
统计学意义 ( P<0O ) .1 。巩 固治疗时间 I6个月 、 2个 月 、 > ≥1 2 4个月发生视力回退率 依次为 3 .7 、0 0 % 、 2 4 % 3 .0
2 .7 , 异无统计学 意义( 0 0 ) 85% 差 P> .5 。结论 弱视治愈后视力发生 回退与其类 型 、 程度关 系密切 , 与巩 固治
T ev ul ci f 7ptns 18ee ) w ohdbe ucsf l t a df l paw s be e r er. h i a aut o7 a et 4 ys , h a ensces l et r mb oi,a osr df yas s y i ( uyr e o a y v o 2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作者:金玲王智潘颖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1期[摘要] 目的:观察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对198例经系统治疗的弱视患儿在视力恢复正常时用同视机查融合功能,用Titmus立体视检查图查立体视觉,并记录患者初诊时的年龄、视力、眼位、屈光状态、弱视类型、治疗过程和持续时间及视力正常时的年龄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患儿双眼视功能的关系。

结果:198例患儿中①用同视机查集合性融合范围,4例不能合作,无同时视5例,融合范围≤+15°42例,+15°~ +25°95例,≥ +25° 52例。

②用Titmus立体视检查图查立体视觉,2例不配和,≤ 60" 58例,100"~200" 65例,400"~800"52例,800"不能辨认21例。

③在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上,不同弱视类型及弱视的轻重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异,即屈光不正性和子午线性弱视预后好,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双眼视功能分为三级:双眼的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高级立体视觉。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损害不仅是视力低下,还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的不健全。

弱视患儿经治疗视力达到0.9及以上时,临床认为治愈[1],但其双眼视功能如何,我们观察了198例经弱视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的患儿双眼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状况,记录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共观察2002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弱视门诊治疗的部分视力恢复正常的弱视患儿198例,其中,男112例,女86例,双眼弱视者126例,单眼弱视者72例,初诊年龄3.5~11岁,平均5.2岁,从开始治疗到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4.5年,平均约2年。

1.2方法弱视患儿经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时用苏州六六Yz23B同视机Ⅰ级10°画片查融合点,Ⅱ级3°画片查融合范围。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弱视患儿视力正常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临床研 究 ・
28 4第 卷 l 0年 月 5第 1 0 期
弱视 患儿视 力正常后双 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金 玲 , 智 , 颖 王 潘
(. 宁省 营 口市 中心 医 院眼科 , 1 辽 辽宁 营 口 150 ;. 口市老营 辽 100
载集合性融合范围, 正常值为+ 5~+ 0。立体视检查 , 2。 3。 采用
Tt s 体 视检 查 图 ,受试 者先 戴 镜矫 正 双 眼屈光 不正 。 i mu 立 然
后戴 偏 振光 眼镜 。 室 内 自然光 线 下 . 在 检查 距 离 4 m。 0c 以受
试 者 能 正 确 识别 最 小 视差 为 其 立 体 视 锐 度 值 , 0 为 中 心 ≤6 凹立 体 视 , 立体 视 锐 度 > 0, 6, 为异 常立 体 视 。 能 识 别 立 体蝇 不
12方 法 .
18例 患 儿 中 , 不 配 合 , 05 9 2例 ≤6 8例 (96 ,0 ” 2 .%) 10 ~ 2 0 5例 (32 )4 0 ~ 0 ” 2例 ( 65 ) > 0 ” 0 ”6 3 .% ,0 ” 8 0 5 2. % , 8 0 2例
( 07 ) 1 .% 。
级 立体 视觉 。 弱视对 儿童视功 能 的损害不 仅是视力 低下 , 还有 融合 功能及 立体视 功能 的不 健全 。弱视 患儿 经治疗 视力 达到 0 . 以上 时 , 9及 临床 认 为治 愈[ 但其 双 眼视 功 能如何 , 1 1 , 我们 观 察 了 1 8例 经 弱视 治 疗 后 视力 恢 复 正 常 的患 儿 双 眼融 合 功 9 能、 立体 视觉状况 。 录并分 析其相关 因素 , 记 现报 道如下 :
23各 种 因素与 融合 功能 、 - 立体视 觉 的关 系 231弱 视类 型与融 合功 能 、 体视 觉 的关 系见表 1 2 .. 立 ,。

121例儿童弱视治疗效果观察

121例儿童弱视治疗效果观察

121例儿童弱视治疗效果观察
宋明珠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8(020)009
【摘要】现在儿童视力越来越为家长所关注,而儿童弱视已成为儿童眼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作者在进修学习期间,从观察弱视的综合治疗效果以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弱视治疗后治愈、好转、无效的分布情况。

把206例眼经过1-2年弱视综合治疗儿童分为3岁-组、6岁-组、9岁-组及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3种类型,并掌握各组治愈、好转、无效的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分析。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宋明珠
【作者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4
【相关文献】
1.儿童弱视98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 [J], 邹飞娥
2.儿童弱视98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 [J], 邹飞娥
3.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经矫正治疗效果观察 [J], 谢莉
4.筛查确诊168例弱视儿童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J], 袁进萍;陈子畅;郗淑红;牛伟;宋世君;王玮玲
5.267例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效果观察 [J], 罗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观察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观察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观察
到淑玉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弱视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

一般眼科检查无任何器质性损害,部分弱视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正常。

【总页数】1页(P125)
【作者】到淑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农场职工医院,1583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增视能治疗儿童弱视视力回退临床观察 [J], 黄焱;杨静;沈平
2.定期开展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儿童弱视 [J], 李晶;金玲
3.微量压抑法治疗儿童弱视视力提高后回退临床观察 [J], 黄焱
4.视知觉训练改善弱视儿童视力与立体视功能的疗效观察 [J], 吕月娥;熊永强
5.视力对比敏感度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观察 [J], 钟丽萍;吴兰芬;吴伶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远视性弱视儿童在视力正常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

远视性弱视儿童在视力正常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

远视性弱视儿童在视力正常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其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

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患儿均已治愈,分析其治愈后双眼视功能状况。

结果: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轻度远视患儿数据,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轻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数据,中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高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容易出现近视化情况,需要积极预防干预。

关键词: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功能小儿弱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最佳治疗时间为3岁到6岁,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不过其视力恢复正常后,可能因用眼过度等因素再次发生近视等情况[1-2]。

本文分析样本是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选取时间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探讨当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力正常之后其双眼视功能恢复状况。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本文研究资料来自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作为选择时间,患儿均已经治愈,男性和女性之间比例是30比20,轻度远视患儿25例(共50只患眼),中度远视患儿15例(共30只患眼),高度远视患儿10例(共20只患眼),初诊年龄最大6岁,初诊年龄最小3岁,其年龄均值为(2.15±0.33)岁。

纳入标准:(1)初诊时符合远视性弱视诊断标准,初诊时双眼的等效球镜差小于1.0 D,复查时双眼矫正视力大于等于1.0的患儿;(2)患儿家属仔细阅读并签名知情同意书,而且往医院医学伦理会进行上报后得到批准和允许。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13期究一致.说明DTI能早期发现局部心肌运动异常情况.综上所述,DTI技术能更早,更敏感,更准确地检测出高血压病患者右室心肌受损程度,且因无创,简便,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全面,可作为临床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室局部早期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4参考文献[1]周智慧,赵宝珍,姥义,等.ICK和TDI技术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908—1910.[2]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5—835.[3]ChangNC,ShihCM,BiWF, ventficulardiastolicfunctioninyoungmildlyhypertensivepatients withouthypertrophy[J].CardiovascDrugsTher,2002,16(2):141—147.[4]FariasCA,RodfiguezL,GarciaMJ, diastolicfunctionbytissueDopplereehoeardiography:eomparision withstandardtransmitralandpulmonaryvenousflow[J].JAmSoc Eehocardiography,1999,12(10):609—617.[5]KukulskiT,HubbertL,ArnoldM, ventficularfunctionanditschangeswithage:aDopplermyocardialimagingstudy[J]_JAmSocEehoeardiography,2000,13(3):194-197.[6]CiealS,GalderisiM,CasoP, dysfunctioninarterialsystemichypertension:analysisbypulsedDopplertissue[J].EurJEchocardiogr,2002,3(2):135—142.(收稿:2008一O1—31修回:2008—03—19)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陈少芳项道满凌士奇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12岁的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经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视力均≤,确诊后每半年复查1次,每年散瞳验光1次,随访期末矫正视力≥,共138例(276眼).随访期5~12年.结果:中度远视屈光度下降最慢,轻度和高度屈光度下降较快.轻,中,高远视3组病例的初诊年龄和观察时间差异无显着性(P&gt;,说明远视度数低的患儿容易发生近视.结论:在矫正远视性弱视的同时应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关键词远视弱视儿童近视化弱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其最佳的治疗时机是3~6岁,这一时期及时给予治疗,弱视基本上可以治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学习压力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患儿在弱视治愈后又出现近视.本文就我科随访5~l2年,记录完整的远视性弱视儿童138例(276眼)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观察组:本组远视性弱视儿童138例(276眼),均为1995年1月以来我科门诊初诊患儿, 其中男67例,女7l例,初诊年龄3~6岁,平均岁.所有患儿均有双眼远视性弱视,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弱视的诊断标准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对弱视的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弱视按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对照组:另外选取视力正常的健康儿童30例(60眼),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检查方法用l%阿托品眼膏点双眼,3次/d,连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续7d后,用TOPCO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每年复查至少1次,复性远视散光以球镜与柱镜之和为其屈光度.年均下降屈光度=(初诊屈光度一末次屈光度)/观察年数.矫正视力均≤者,双眼屈光度相差球镜度≤,柱镜度≤,确诊后每半年复查1次(视力,眼位等),每年散瞳验光1次,病程中接受过弱视治疗,如红光,光刷,后像,精细作业,随访期末矫正视力&gt;.分组按初诊时远视程度分为轻,中,高度远视3组,轻度远视138眼,中度远视82眼,高度远视56 眼.远视分度按严密主编第4版《眼科学》教材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中度和高度远视的屈光度下降至一组的范围时,则停止观察.统计学处理采用美国SPSS研究公司研制的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用x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lt;为差异具有显着性.2结果见表l,2.中度远视屈光度下降最慢,轻度和高度屈光度下降较快.轻,中,高远视3组病例的初诊年龄和观察时间差异无显着性(P&gt;.轻度远视正视化后发展为近视最多.中度远视次之.3讨论从出生到成人.正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远视2276表1不同程度远视眼平均下降远视屈光度D±s注:与中度远视比较,P&lt;表2不同远视程度的屈光状态构成比眼(%)性屈光不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的度数不断降低, 待到成年,正常人的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正视.王利华…等报道儿童远视眼可能有逐年正视化的倾向. 一般认为,儿童远视的正视化速度与远视程度有关,而弱视儿童的远视程度高于正常儿童,逐年减少幅度也大于正常儿童.本文通过对138例(276眼)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长达5~12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远视屈光度逐年下降,轻,中,高度远视其年均下降屈光度分别为±D,±D,±D,经统计分析,中度远视屈光度下降最慢(P&lt;,轻度远视与高度远视差异无显着(P&gt;,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接近.本文轻,中,高远视3组病例的初诊年龄和观察时间差异无显着性(P&gt;.可排除年龄因素对远视屈光度的影响.而弱视治疗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在弱视治疗的过程中,即使远视给予全部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高, 也不断降低.临床上我们发现弱视治愈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出现了近视,特别是轻度远视的患儿,在这方面的报道不多.牛兰俊等[2]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全部矫正,这样,在看近的时候,可以弥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不足,改善视网膜上物像的清晰度,增强正常的视觉刺激.弱视儿童近视力好于远视力或正常,说明具有较好的调节功能,使得视网膜上有得到清晰物象刺激的机会,提示这一类弱视治疗治愈后可能在学龄期视近负荷加大的条件下.亦有出现近视的趋势[31.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危害:近视眼是一大医学难题.人类进化到目前阶段.仅发现了现有的近视眼流行病学规律,但其形成与发展的真正机制不明.全世界已与之斗争了几个世纪.然而,迄今仍停留在认识水平.仅依靠现有医学手段,要想短期内解决近视眼问题谈何容易E4].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近视眼的确增加了不少,我国尤为明显.然而,分析发现,增加的主要是单纯性近视眼即见于某些特定人群的近视现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l3期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视距缩短,视空间缩小,视觉负荷不断加重,作为一种适应性的结果,单纯性近视眼有所增多,特别是见于青少年学生(但按照医学生物学的规律,亦有人分析指出,人类近视眼也不会无休止地发展下去.估计在总体人群中不会超过70%).远视性弱视的近视化更为严重.从屈光发育特性来看,近视眼的进程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也无理想方法使其治愈.唯一可行的方法为配戴眼镜进行光学矫正.关于其因素目前还不清楚,在弱视痊愈后,患儿心情喜悦,看电视,玩电脑,家长鼓励其阅读学前或小学课本,送学前班学钢琴,绘画,书法,速算等,使近视眼作业量大增,造成屈光调节超负荷运作,引起调节痉挛,功能性近视发生率逐年增加.儿童近视眼是儿童眼的屈光由正视向近视发展的病理改变.近视眼屈光度增加最快的年龄段在小学及初中时期[.近视的预防.该年龄应当是重要时期.马代金等[]报道有27眼%)在4年左右由远视性弱视矫正后发展为近视眼,部分患者最终成为进行性近视眼.近视预测的重要指标包括基础屈光状态.可通过5~6岁时所测的基础屈光状态来预测13一l4岁可能的屈光状态|8].本组资料显示轻度远视正视化后发展为近视最多,中度远视次之.发生近视的年龄多在青春前期.提示这一类弱视儿童近视化符合近视流行病学的规律.弱视儿童近视化现象使患儿的未来生活中须借助视力矫正手段,大大降低了生活的质量.弱视和近视是危害儿童视力最主要的原因.在弱视的筛查中需重视近视力的检查.借以预测弱视的预后,提前预防近视,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4参考文献[1]王利华,刘丽萍,于秀敏,等.2~6岁儿童眼屈光度生理值测定[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4,2(2):67—70.[2]牛兰俊.吴夕,黎晓新.在治疗期间弱视眼的屈光矫正问题[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8):609—611.[3]肖林,石燕伟,鲍伟.弱视儿童近视化的临床观察[J].眼科, 2004,13(5):285—287.[4]汪芳润.淡化近视眼,慎待远视力[J].眼科,2001,10(5): 260—261.[5]刘文明,于淑娟,林加藤.儿童近视化长期观察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26—127.[6]张军和,胡萍.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后1O年连续观察与分析[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2(15):112—114.[7]马代金,刘双珍,谭星平,等.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屈光状态远期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o):35—37.[8]袁佳琴,林少明.21世纪眼科学前沿[1vi].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791.(收稿:2008—03—04)。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陈少芳;项道满;凌士奇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024)013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12岁的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惠儿,经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视力均≤0.8,确诊后每半年复查1次,每年散瞳验光1次,随访期末矫正视力≥0.9,共138例(276眼).随访期5~12年.结果:中度远视屈光度下降最慢,轻度和高度屈光度下降较快.轻、中、高远视3组病例的初诊年龄和观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远视度数低的患儿容易发生近视.结论:在矫正远视性弱视的同时应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总页数】2页(P2275-2276)
【作者】陈少芳;项道满;凌士奇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112例 [J], 周小军
2.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知觉学习治疗中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J], 肖信;刘伟民;王英;赵武校
3.近视性和远视性弱视视功能发育临床观察 [J], 鲁诚;魏盟;魏承丽;任静
4.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的临床观察 [J], 叶升;谢会同;杨力;李玉兰;王新华
5.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的区别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远视性弱视162只眼治疗统计

儿童远视性弱视162只眼治疗统计

儿童远视性弱视162只眼治疗统计
郑榕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09(17)3
【摘要】儿童远视性弱视是眼科常见眼病,由于眼球发育不良引起屈光异常所致,多半在幼儿园普查或学龄儿童因视力不佳上课看不清黑板成绩差,才引起家长重视,前来眼科就诊时发现。

近几年来我们对112例(162只眼)弱视儿童进行仔细的
检查并治疗随防,绝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统计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66-266)
【作者】郑榕
【作者单位】232001,安徽省淮南,淮南联合大学医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高度远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度、眼轴和角膜曲率的临床分析 [J], 李兴珍;张晓;丁明红
2.高血铅与远视性弱视儿童弱视的相关性研究 [J], 郑蕾;夏琼;张敏芝;斯卫利;万春

3.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轻中度弱视的疗效及依从性[J], 董凤; 崔莎; 颜世传; 牛兰俊; 赵光辉
4.不同健眼遮盖时间对远视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 [J], 汪时华; 饶良芳; 田青
5.6-13岁远视性弱视眼和非弱视眼黄斑部神经节细胞复合体OCT厚度值的检测[J], 杨晓桦;庄曾渊;宋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3例(102只眼)弱视儿童的病例分析

73例(102只眼)弱视儿童的病例分析

73例(102只眼)弱视儿童的病例分析
李铁军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1998(018)004
【摘要】笔者以随机抽样法取我院1997年眼科门诊弱视患儿73例102只眼,做
以临床统计分析,从中了解弱视与屈光、屈光参差、斜视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对73例102只眼弱视患儿,均采用常规检查对眼无明显器质病变,用托品卡胺散瞳,戴镜。

将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共计3~15岁患儿73例102
只眼。

平均年龄6.5岁。

其中男43例,62只眼,女30例,40只眼,共计102只弱视眼。

查斜视角用国产大型同视机。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李铁军
【作者单位】黑龙江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44
【相关文献】
1.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J], 张利科;陈霄;杨宏宇;邢斌
2.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 [J], 张华
3.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训练前后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变化 [J], 李淑琴;郑丽梅;刘丽娟;蔡钰婷
4.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眼调节功能分析 [J], 林子丹
5.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评价研究 [J], 阮静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弱视愈后易发功能性近视的防治

弱视愈后易发功能性近视的防治

弱视愈后易发功能性近视的防治
党群;张建越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2001(0)11
【摘要】光明眼科弱视防治协作组1990~1995年间,在跟踪防治儿童弱视时,对2702例3~12岁治愈儿童跟踪观察发现:弱视复发率第1年最高为10.58%,第2年下降至4.37%,第3年无复发者;而功能性近视发生率第1年为13.25%,第2年15.94%,第3年达17.48%,星逐年上升之势。

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可远视达90%以上,虽配适宜矫正眼镜。

【总页数】1页(P50-50)
【关键词】功能性;弱视儿童;近视发生率;儿童弱视;屈光状态;眼科研究所;家庭医学;少年儿童;跟踪观察;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党群;张建越
【作者单位】哈尔滨光明眼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44
【相关文献】
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 [J], 葛广勇;赵建宁
2.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易发因素与防治对策 [J], 何民;杜杭根;殷利春;章国军;田勇;王承;郝必烈;陈立
3.智能化多维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及其对愈后视功能的影响 [J], 袁海琴
4.屈光不正性弱视采取脑力影像与综合训练对其愈后视功能影响的效果 [J], 于海侠
5.洪涝灾害后疫病易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J], 周国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弱视115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小儿弱视115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小儿弱视115例的临床治疗观察发表时间:2012-11-23T16:17:16.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梁光丽[导读] 研究分析小儿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

梁光丽(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15例小儿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15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并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小儿弱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小儿弱视的良好方法,应该得到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弱视临床观察临床近期远期疗效综合治疗视力的好坏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患有视力疾病(包括近视、远视、色盲、弱视等)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小儿患有弱视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大约占据眼科疾病发病率的3%,与小儿正常的成长和发育直接相关,影响小儿的视觉功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家长的重视。

当前治疗小儿弱视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针对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15例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一、患者基本资料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患者是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15例小儿弱视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范围在3-13岁之间,平均年龄7.5岁。

在这些患者中,左眼患病者49例,右眼患病者66例。

按弱视的临床类别区分,屈光不正性51例,屈光参差性27例,斜视性36例。

按照临床分度划分,轻度患者47例,中度患者50例,重度患者18例。

中心注视45例,旁中心注视70例。

115例患儿都是参照1996年4月全国而通过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所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的,并且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弱视分度和类别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儿童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治疗措施与效果

儿童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治疗措施与效果

儿童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治疗措施与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

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规范验光的条件下,采用渐变多焦的矫正治疗方式对弱视患儿事视力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它的应用为治疗儿童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提供了新的治疗是思路,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远视;屈光不正;弱视;矫正现阶段,儿童弱视的出现频率不断升高,屈光不正特别是由于中、高度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是诱发儿童弱视的重要原因[1]。

此类弱视的特征是不仅会使患者远视力受影响,其近视力也较为低下,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

目前,对于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常规治疗办法是通过规范化的验光配镜矫正治疗结合精细作业等辅助治实现对患儿视力的调整[2]。

在视力矫正过程中选用何种矫正方式能够提升对此类弱视的治疗效果是当前眼科治疗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选取125例该类弱视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探讨此类弱视的矫正方法以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患儿112例224眼,女性患儿98例196眼,初诊年龄为4岁-13岁,平均年龄为(7.2±3.6)岁,所有患儿随访期满24个月,且均未出现斜视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 显 示 ,肺 炎 支 原 体 感 染 组 血 清 C R P增 高 ,值 为
( 1 6 . 2 1±2 . 3 2 )mr /L ,细 菌 感 染 组 C R P 升 高 ,值 为 ( 3 3 . 5 2 ±8 . 3 3 )n v /L ;病 毒感 染 组 C R P值 较 低 ( 2 . 8 8±
志, 2 0 0 4 , 2 ( 5 B ) : 7 0 2 - 7 0 3 .
( 本文校对 : 张文娟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1 _ 2 6 )
儿 童远视 性弱视 矫正后 近视化 1 1 2 例
周 小 军
( 河南省许 昌市魏都 区公疗医院,许昌 4 6 1 0 0 0 )
光度 。 结论
关 键 词 : 弱视 ; 儿 童 ; 远 视 ;近 视 化 ;护 理 指 导
下降较 快的在 轻度和 高度的屈光度 中,而下降较慢 的是 中度远视 的屈
远视 性 弱 视 的 患儿 在 经矫 正后 也要 注 重 预 防 近 视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0 4 - 0 0 5 9 - 0 2
摘 要:目的 通过对 曾患远视 的儿 童进行矫 正后 经随访观察并探 求引起 近视 化的相关 因素 。方法 选择罹患远视性的屈光 不正性的
弱视 的 3 ~6岁 的儿童 I 1 2位 ,经过散瞳的验光配镜后 ,将视 力校 正后 指数≤O . 8 ,并且在 确诊后 的每 年复查 1次并进行散 瞳验光 i次, 在随访期 末的矫 正视 力检测> 1o . 9 ,4 ~1 0年是其随访期 。结果
1 资料 与 方法
病程 中也要接受 ,在随访的终末视力矫正≥0 . 9 。 1 . 3 护理指导 养成 良好 的用眼卫生习惯 ,培养正确 的 看书、写字姿势 ,要有充足 的光线 ,合 理安排用 眼时间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注意营养 ,加强锻炼 ,增强 体质 ,使眼和全身都能正常发育。定期为孩子检查视力嘲。
第1 1卷 第 4期 ・总第 1 5 6期
20 1 3年 2月 ・ 下 半 月 刊
程长 ,一般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
染患儿 c R P明显升高 ,同时白细胞总数及 中性粒 细胞 比 例也明显升高 ,不难鉴别 。对于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 以淋 巴细胞 比例升 高为 主的,在 肺炎支原体 抗体产生 之
性反应或急性组织损伤时 ,C R P在 4 ~6小时 内合成 ,3 6
5 0小时达高峰 ,且浓度 可 达正常 值 的 1 0 0 ~1 0 0 0倍[ 。 若损伤刺激不缓解则 C R P浓度继续上升 ,相反 ,当刺激减

弱或消失时 C R P水平也随之下降。近年来 ,大量研究资料
表明 ,C R P作为急性时相炎症 因子 ,虽为非特异性 的标志 物 ,但他与许多疾病 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本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0 4 . 0 4 1
弱视是儿 童时期 眼病之 中最常罹 患的一种 病 ,多见
于3 -6 岁 的儿童 ,如果此刻及时治疗 ,基 本可 以治愈弱 视 ] 。但 因增长的年龄 和增 加 的学 习压力 ,多数 患儿会 在弱视 治愈后近视化 。根据在我院随访 了 4 ~1 0年的 1 1 2 位患儿进行 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
[ 2 ] 黄静波. 肺 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的流行病 学特点 和护理[ J ]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2 ,
1 0 ( 5 ) : 2 6 9 - 2 7 0 .
[ 3 ] 诸澎伟 , 葛婷婷 , 沈南平. 肺 炎支原体 感染者 C反 蛋白 的测 定与 临床意义 E J ] . 中国: 3 5 4 . [ 4 ] 吴嫱 , 朱德全 . 肺炎支原体肺炎检查及其病 发症分析[ J ] . 中华现代 临床 医学 杂
参 考文 献
[ 1 ] 沈立松 . 急性 时相蛋 白 C反应蛋 白的临床 意义[ J ] . I 临 床儿科杂 志, 2 0 0 3 , 2 1 ( 4 ) :
2 5 3 - 2 55 .
目前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多
数观点倾 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 ,认为是机体的体液免疫 和 细胞免疫导致机体多脏器损 害嘲。C R 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 白,健康人血 C R P值水平 低 ,一般 0 . 3 ~1 . 0 mg / L ,在炎
1 . 4 统计学方法 根据 s p s s 1 3 . 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 , 经过方差分析和 检验后 , P<n 0 5 ,具有显著陛差异。
2 结 果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自 2 0 0 0年 1 月 以来在 我院 门诊双
眼在常规排除器 质性病 变后 被确诊 为 远视性 弱 视 的 1 1 2
0 . 2 7 )m L 。由此可见 ,肺炎 支原体感染组 的 C R P值上 升幅度不及 细菌组 ,但高 于病毒 组 ,三组 C R P值 比较 , 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儿童 呼 吸系统 感 染 时 C R P是一个 十分有 用 的诊 断指标 ,特 异性较 高。细菌感
前作 C R P检测 ,并 结合病 毒抗体 ,血细胞分 析等 检查 , 对 临床鉴别肺炎支原 体和病毒 有一定 帮助 ,可 以辅助诊 断。由于 C R P浓度 的高低 与疾病 的炎症 反应 关系密 切 , C R P浓度升高可 以提示多种疾 病病情 的变化 ,可反映体 内炎症处于急性活动期 ,因此 ,C R P的浓度检 测也被儿 科广泛用于以寻求及 探测一些疾 病治疗 的新途径 ,该法 操作简单 、费用低廉 、有利于推广应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