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

2023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预案概述•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响应程序目录•应急保障措施•预案管理与更新•责任与奖惩•其他事项01预案概述1编制目的23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规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
确保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能够迅速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编制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境外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时,参照本预案执行。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0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02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在应对动物疫情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范和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03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防疫能力。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方案,为应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02组织指挥体系03成员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农村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
应急指挥机构01指挥长负责全面统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0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对各成员单位进行任务分工和资源调配。
应急协调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对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执法和检查。
兽医实验室负责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诊断,为疫情研判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动物疫情动态,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动物疫病进行诊断和溯源。
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和处置,及时控制疫情传播。
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突发动物疫情频发,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能够及时、科学地应对突发动物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份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报告动物疫情;2. 确定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迅速遏制疫情蔓延;3. 组织做好疫情信息发布和公众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4. 确保养殖业和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生活。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疫情动态;(2)规范动物疫情报告程序,确保疫情的快速上报。
2. 疫情处置与控制(1)根据疫情的严重性,及时成立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疫情处置工作;(2)迅速开展疫情防控行动,包括封控疫情暴发地区,限制人员流动,加强卫生消毒等;(3)提供充足的疫苗和药品供应,保障养殖场和相关产业的疫情防控需求;(4)密切监测疫苗和药品供应情况,及时调集补给。
3. 疫情信息发布和宣传(1)建立动物疫情信息中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做好相关媒体沟通工作;(2)加强对公众的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防控意识;(3)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科普宣讲,解答公众对疫情防控的疑问。
4. 疫情后期恢复与重建(1)恢复养殖业的正常运转,加强养殖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帮助养殖户尽快恢复生产。
四、应急预案执行1.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2. 各级政府和养殖场、动物卫生监测机构等单位要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行动;3. 预案结束后,应组织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完善。
五、总结突发动物疫情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制定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是防范和应对突发疫情的重要措施,它能够为疫情防控提供具体的指引和操作流程。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doc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及时、迅速、高效、科学、有序地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湖北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并结合团风实际,制定本预案。
1.3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3.1 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Ⅰ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有5个以上乡镇发生疫情,或在县内有3个以上乡镇连片呈多发态势。
(2)口蹄疫在14日内有5个以上乡镇发生严重疫情,且疫情连片。
(3)暴发猪链球菌病、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病感染到人,并继续大面积扩散蔓延。
(4)农业部、省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1.3.2 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Ⅱ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有2个以上、5个以下乡镇发生疫情,或有2个乡镇连片发生疫情。
(2)口蹄疫在14日内有2个以上、5个以下乡镇发生严重疫情,且疫情连片发生,或有新的口啼疫亚型出现并发生疫情。
(3)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5个以上乡镇发生猪瘟、鸡新城疫,或疫点达到20个以上。
(4)在我县已消灭的牛瘟、牛口蹄疫等又有发生或尚未发生的疯牛病、非洲猪瘟等疫病传入或发生。
(5)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猪已脑、猪链球菌病等二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涉及2个乡镇以上,或其中的人畜共患病发生感染人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6)农业部、省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1.3.3 较大突发动物疫情(Ⅲ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在1个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疫情,或疫点数达到2个以上。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切实做好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突发与流行,对我街道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与谐构建,人民身体健康农民脱贫致富,畜牧业安全生产,有着十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与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各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街道成立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事处主任同志任指挥长,同志任副指挥长,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固定电话,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及时处理疑似重大疫病的接报、上报等工作。
二、保障体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街道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所有成员与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行政村主要负责人要在上级与街道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通力协作,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科学地、有序地防控。
三、明确职责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要在指挥长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各单位其主要工作是:兽医站:1、兽医站卫生防疫人员,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做控制扑灭前期工作。
2、加大对疫情的监测,确定疫点,疫区范围面积,准确掌握疫点、疫区易感动物数量与已感动物数量。
3、及时组织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易感染动物实行紧急疫苗接种。
4、监督指导疫区已感染动物的捕杀与无害化处理及消毒灭源工作。
5、开展对疫区内外的群众进行科普预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1、负责疫区与高危人群的医学监测与预防工作。
2、发现有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感染的患者,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协同兽医卫生防疫人员对疫点、疫区内人群易感染的场所进行消毒灭源工作。
2024动物疫情事故应急预案

2024动物疫情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动物疫情事故也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由于动物疫情事故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出现,将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应对动物疫情事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动物疫情事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快速反应:迅速发现和判定动物疫情事故,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查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蔓延。
2. 全面防控:建立动物疫情事故预防机制,通过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动物疫苗研发和使用、加强动物运输和交易的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防控水平。
3. 救治保障:保障受到动物疫情事故影响的人员及时获得救治,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社会稳定: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和风险沟通,有效控制动物疫情事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预案1. 机构设置为有效应对动物疫情事故,应建立专门的疫情应急管理机构。
该机构由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动物卫生监管部门、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协调应对工作。
2.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并上报疫情信息。
动物疫情监测应涵盖病原体监测、动物群体健康监测、疫苗有效性监测等方面,确保及时发现和判定疫情。
3. 应急响应机制对于发现的动物疫情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根据疫情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组织应急处置等。
4. 疫苗研发和使用加强动物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疫情发生和蔓延的风险。
加大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5. 动物运输和交易管理加强对动物运输和交易的管理,规范动物运输的手续和条件。
加强对动物市场和养殖场的监督,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6. 人员救治和保障为受到动物疫情事故影响的人员提供及时的救治和保障。
建立健全的医疗救治机构和体系,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保证受伤人员的救治。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及时、迅速、高效、科学、有序地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湖北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并结合团风实际,制定本预案。
1.3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3。
1 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Ⅰ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有5个以上乡镇发生疫情,或在县内有3个以上乡镇连片呈多发态势。
(2)口蹄疫在14日内有5个以上乡镇发生严重疫情,且疫情连片.(3)暴发猪链球菌病、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病感染到人,并继续大面积扩散蔓延.(4)农业部、省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1。
3.2 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Ⅱ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有2个以上、5个以下乡镇发生疫情,或有2个乡镇连片发生疫情。
(2)口蹄疫在14日内有2个以上、5个以下乡镇发生严重疫情,且疫情连片发生,或有新的口啼疫亚型出现并发生疫情.(3)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5个以上乡镇发生猪瘟、鸡新城疫,或疫点达到20个以上. (4)在我县已消灭的牛瘟、牛口蹄疫等又有发生或尚未发生的疯牛病、非洲猪瘟等疫病传入或发生.(5)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猪已脑、猪链球菌病等二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涉及2个乡镇以上,或其中的人畜共患病发生感染人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6)农业部、省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动物疫情。
1.3。
3 较大突发动物疫情(Ⅲ级)(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内在1个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疫情,或疫点数达到2个以上。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第三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第四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五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及时收集境外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加强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传入和传出。
兽医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通报国内重大动物疫情。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防、应急处理等有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参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对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一、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定义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是指由于动物传染病、毒素、外来入侵物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可能对动物繁殖、健康和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的疫情。
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一)以防为主,重视预防,加强疫源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二)以治为主,重视科学控制,积极治疗,消除病源,控制疫情扩散。
(三)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重视社会影响,积极开展宣传,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维护社会稳定。
三、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组织机构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由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二)防控措施
1、加强动物疫源地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动物疫源地的检疫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3、加强动物疫源地的消毒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4、加强动物疫源地的管理,防止疫情复发。
5、加强全国各地的疫情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第三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第四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五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及时收集境外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加强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传入和传出。
兽医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通报国内重大动物疫情。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防、应急处理等有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参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对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
第二章应急准备第九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并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务院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分别制定实施方案。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随着全球化和交通的便利化,全球范围内的动物疫情成为了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和危险。
针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及伤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稳定。
一、预防措施(一)加强监测和预警动物疫情的监测和预警是预防及及时处理疫情的关键。
应当对动物群体进行定期检查和排查,及时发现矛盾,提高应对能力。
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对发掘新疾病和存在的疾病进行高度监测预警。
使用PCR、ELISA、细菌培养等技术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动物疫情进行精准监测和提前预警。
(二)加强动物卫生管理动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
动物卫生管理对于预防动物疫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加强饲养管理,注重固定场所的消毒清理。
保持动物场拥挤程度低,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
同时,针对性地使用预防性疫苗,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病毒传播概率。
(三)加强跨部门协调和统一调度面对突发疫情,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互动,建立紧密联系和共享平台,确保信息快速流转和应急处置协同进行。
设置统一指挥中心,带领相关专家和人员协同作战,并做好相关物资的备妥。
二、应急处理方案(一)分级管理在疫情爆发前,应对预案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合理分工合理维持每级别的预案实施。
按照疫情种类及情况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级别预案。
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做好预案的排练和应急演练。
(二)人员管理疫情爆发后,应按照病毒种类及程度对人员实行配备管理。
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员工作,划分专门的防疫小组,对防疫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进行科学规划和调整,保证工作和生理健康的平衡。
(三)隔离管理隔离是防疫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要利用现代隔离设备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及时隔离,控制病情。
对于一些症状不明的动物,应在采取断绝联系、封锁、隔离等措施的前提下,摆放距离患病场地十五公里以外的场地进行监测,以免扩大疫情传播。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文)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总则l.1编制目的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l.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l.3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l.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业生产严重损失和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1.5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扑灭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实行分级管理。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各级人民政府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并根据需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况要及时分析、预警,做到疫情早发现、快行动、严处理。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应急指挥机构农业部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范围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重大动 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预案内容
包括疫情监测、预警、报告、处 置、控制、消灭等各个环节的应 急工作。
02
疫情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组织架构
01
02
03
应急指挥部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组 织动物疫情应急工作,下 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专家组
由动物疫病防治专家、流 行病学专家等组成,负责 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
预警标准与程序
预警标准
根据疫情监测结果,结合专家评估, 确定疫情预警等级。预警等级分为特 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 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预警程序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预警标准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 预警等级、预警范围、预警期限、防 控措施等内容。
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
03
疫情监测与预警
监测方法与手段
疫情报告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通过各级动 物防疫监督机构、兽医实验室、 动物诊疗机构、无害化处理厂等
渠道获取疫情信息。
现场调查
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 现场调查,了解疫情发生情况,包 括发病动物种类、数量、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实验室检测
对发病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 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以确 定病原种类和抗体水平。
资金使用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用于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 必要支出。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动物疫情应急处置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06
疫情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
评估方法与标准
定期评估
对疫情应急预案进行定 期评估,一般每年至少 进行一次。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组织体系与职责 • 监测、预警与报告 • 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 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 • 后期评估与改进建议
01
应急预案概述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重大动物 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 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 应急预案。
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加强科技研发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动物疫 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完善实验室网络
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动物疫病实验室网络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实验室检 测能力和水平。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疫情信息、防控 技术、应急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物资储备及调配方案制定
完善物资储备机制
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动物疫情应 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诊断 试剂、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
品等应急物资。
制定物资调配方案
根据疫情发生地和疫情严重程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调配方案 ,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有效
地运抵疫情现场。
加强物资运输保障
协调交通、铁路、航空等部门, 确保应急物资运输畅通无阻,为 疫情处置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协作,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 共享。同时,要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04
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分级响应原则及措施
根据动物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 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 等级。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建立应急专家队伍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国家级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该预案将提供指导,以确保国家在面临动物疫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 应急预案概述2.1 背景动物疫情是指动物群体中出现的疾病爆发,其对动物的健康和繁殖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疫情也可能传播给人类,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2.2 预案目标- 及时警报和监测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迅速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组织救援和医疗资源,确保受影响动物和人群的生命安全;- 进行疫情调查和研究,提高预防与控制能力。
2.3 预案组织本预案由国家动物疫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2.4 预案内容本预案包含以下内容:- 突发动物疫情的报告和评估;- 预警与监测措施;- 防疫隔离和疫情控制;- 医疗救援与应急资源调配;- 疫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食品安全保障;- 危机公关与舆情应对;- 信息管理与技术支持;- 预案实施与演练。
3. 预案执行流程本节将介绍预案的执行流程,以确保应急措施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3.1 报告和评估- 当地动物疫情监测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等单位负责对疑似疫情进行收集、初步评估和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地点、疫情类型、疫情规模等关键信息。
3.2 预警与监测-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监测方案,并明确各级监测机构的职责;- 监测方案应包括实时数据分享、样品采集和检测、疫情趋势分析等内容。
3.3 防疫隔离和疫情控制-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各级政府部门制定防疫隔离措施;- 防疫隔离措施可能包括限制交通、禁止贸易、集中隔离等。
3.4 医疗救援与应急资源调配-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并调动必要的医疗资源;- 救援队伍应具备应对动物疫情的能力,包括病情诊断、疫苗接种、隔离管理等。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悄,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第三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幕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笫四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丄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应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工作。
第五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当及时收集境外重大动物疫情信息,加强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传入和传出。
兽医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通报国内重大动物疫情。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重大动物疫悄监测、预防、应急处理等有关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参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对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 政策 法 规 】
0 并 巷 #寝 # 莓 嚣 自 # § 自 ■ ■■■t■■ ■■ ■■■ ■●■●■■ ■■■ — ■■● ■●■ 一
HUB OU EIJ RNAL OF ANI MAL AND VE E NARY C EN S T RI S I CE
和地 方 应 急 指 挥 部 。
及 时 、 效 地 预 防 、 制 和 扑 灭 突 发 重 大 动 物疫 情 , 大 有 控 最 程 度 地 减 轻 突 发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对 畜 牧 业 及 公 众 健 康 造 成 的
危 害 , 持 经 济 持 续 稳 定 健 康 发展 , 障 人 民身 体 健 康 安 全 。 保 保
根 据 突 发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的性 质 、 害 程 度 、 及 范 围 , 危 涉 将
突发重 大动物疫情 划分为特 别重大 ( I级 ) 重 大 ( 、 Ⅱ级 )较 、
大 ( 级) 一般 ( 级) Ⅲ 和 Ⅳ 四级 。
1 . 4 适 用 范 围
本 预 案 适 用 于 突然 发 生 . 成 或 者 可 能 造 成 畜 牧 业 生 产 造
级管理 。
定 要 采 取 的措 施 。
22 . 日常 管 理 机 构
农 业 部 负 责 全 围 突 发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应 急 处 理 的 日常 管 理 工 作 。 省 级 人 民 政 府 兽 医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负 责 本 行 政 区域 内 突 发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应 急 的 协调 、 理 工 作 。 管 市 ( ) 、 级 人 民 政 府 兽 医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负 责 本 行 政 地 级 县
疫情 时。 事发 地 各 级 人 民政 府 及 其 有 关 部 门要 按 照 分 级 响 应 的 原 则 和 有 关规 定 , 出应 急 反 应 。采取 边调 查 、 处 理 、 作 边 边抢 救 、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 引言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是社会稳定和人与动物健康的重要问题,它可能导致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农业经济的陷入困境、公共健康的威胁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对于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 应急预案的目标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 确保动物疫情的及时监测和报告;-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疫情传播;- 最大程度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 维护农业经济稳定。
3. 应急预案的原则本应急预案遵循以下原则:- 主动性:积极主动发现疫情,主动组织应对行动;- 及时性:在疫情发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综合性:协调管理、科学应对,形成合力;- 透明化:及时向公众公布疫情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 依法行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疫情应急处置。
4. 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本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如下:- 预案指挥部:负责制定和指导预案的实施,协调各部门合作;- 宣传组:负责向公众宣传疫情信息并提供防护指导;- 沟通组:负责与相关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技术组:负责疫情的监测、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 物资组:负责采购和分配疫情应急所需的物资;- 清理组:负责动物尸体和感染物的处理和清理。
5. 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本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 疫情监测和报告- 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密切关注动物疫情情况;- 发现疫情后立即向预案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隔离和封控- 将疫情发生地区划定为隔离区,限制人员和动物的出入;- 采取封控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路径。
3. 疫情调查和溯源- 开展疫情调查,查清疫情来源和传播路径;- 开展病原溯源,确定病原体及其特征。
4. 疫情处置和治疗-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包括隔离、消毒等;- 对受感染的动物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防控。
5. 信息发布和宣传- 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提供防护指南;- 消除谣言,保持信息透明和可信。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精选13篇)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精选13篇)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精选13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篇1为及时、迅速、有序地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一、指挥系统乡政府成立乡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对本乡防疫工作负总责,领导小组由畜牧、公安、财政、民政、农经、科技、宣传、监察等部门组成,具体职责是:分析研判疫情,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单位解决防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各村(居)、养殖场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乡兽医站,乡分管领导任主任,兽医站站长任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各相关部门具体职责:(一)畜牧部门1.对疫情作出全面分析,并制定疫情控制和扑杀的技术方案。
2.划定疫点、疫区和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3.监督、指导对疫点、疫区内所有畜禽的扑杀、畜禽尸体和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饲养场所及周围环境的消毒等工作。
4.具体组织实施对受威胁区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对受威胁区畜禽饲养和经营及其畜禽产品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活动进行追踪、检疫和监管。
6.提出疫苗、药品、诊断试剂、器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紧急防疫物资储备方案。
7.对封锁、扑杀、染疫畜禽和同群畜禽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和同群畜禽(包括污染物)、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所需费用及补贴所需奖金的评估,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8.负责畜禽及其产品检验、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9.负责对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动物疫情是指某种疾病在动物中大范围爆发,病死率和传播速度较高,对农业生产和动物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情况。
为了保障国家的动物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我国针对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所制定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我国的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目标是:1.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动物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2.防止疫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3.形成有组织、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提高应对效率和能力;4.保障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在应对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和责任3.1 领导机构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包括: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2.农业部门;3.卫生与健康监管机构;4.政府领导。
3.2 责任分工在应急预案中,相关部门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疫情监测、疫苗研发和动物隔离等;2.农业部门负责相关动物的防控和紧急撤离等;3.卫生与健康监管机构负责人类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4.政府领导负责指挥和协调各部门的行动。
四、应急预案的措施4.1 疫情监测与报告针对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中设立了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
该机制包括:1.疫情监测点的设立和监测人员的培训;2.动物疫情的迅速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3.疫情信息的分析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2 动物隔离与撤离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应急预案中制定了动物隔离与撤离措施: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设立隔离场所,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2.农业部门负责及时撤离受疫情影响的动物,保障动物的生命安全。
4.3 人类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应急预案中包括了人类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措施:1.卫生与健康监管机构负责人类健康监测,并及时发布健康预警信息;2.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发和研制疫苗,以防止疫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3.政府领导负责协调疫苗的生产和分配,以满足全国范围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l.1 编制目的l.2 编制依据l.3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l.4 适用范围1.5 工作原则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 应急指挥机构2.2 日常管理机构2.3 专家委员会2.4 应急处理机构3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与报告3.1 监测3.2 预警3.3 报告4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止4.1 应急响应的原则4.2 应急响应4.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4.4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5 善后处理5.1 后期评估5.2 奖励5.3 责任5.4 灾害补偿5.5 抚恤和补助5.6 恢复生产6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6.1 通信与信息保障6.2 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6.3 技术储备与保障6.4 培训和演习6.5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7 各类具体工作预案的制定8 附则8.1 名词术语和缩写语的定义与说明8.2 预案管理与更新8.3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l.1 编制目的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
l.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l.3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l.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业生产严重损失和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1.5 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扑灭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实行分级管理。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各级人民政府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并根据需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况要及时分析、预警,做到疫情早发现、快行动、严处理。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 应急指挥机构农业部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全国和地方应急指挥部。
2.1.1 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的职责国务院主管领导担任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同志、农业部部长担任副总指挥,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重大决策。
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部。
负责按照指挥部要求,具体制定防治政策,部署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工作,并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按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2.l.2 省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的职责省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总指挥。
省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指挥,作出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2.2 日常管理机构农业部负责全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
市(地)级、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2.3 专家委员会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专家委员会。
市(地)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组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专家委员会。
2.4 应急处理机构2.4.1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主要负责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现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疫病监测,对封锁、隔离、紧急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的实施进行指导、落实和监督。
2.4.2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加强对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疫情报告、消毒处理、流行病学调查和宣传教育等。
3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与报告3.1 监测国家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
农业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2 预警各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相应级别的预警,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预警级别。
3.3 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3.3.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1)责任报告单位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动物防疫监督机构;b.各动物疫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相关科研院校;c.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d.兽医行政管理部门;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f.有关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各类动物诊疗机构等相关单位。
(2)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兽医人员;各类动物诊疗机构的兽医;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人员。
3.3.2 报告形式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疫情;其他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
3.3.3 报告时限和程序发现可疑动物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必要时可请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人协助进行诊断,认定为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部报告。
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
特别重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农业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认定为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立即按要求采集病料样品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确诊,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能确诊的,送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
确诊结果应立即报农业部,并抄送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3.3.4 报告内容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的动物种类和品种、动物来源、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是否有人员感染、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
4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止4.1 应急响应的原则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应急响应。
同时,要遵循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响应级别。
要根据不同动物疫病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对势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疫情,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疫情,应相应降低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未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地方,当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接到疫情通报后,要组织做好人员、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并服从上一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4.2 应急响应4.2.1 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Ⅰ级)的应急响应确认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后,按程序启动本预案。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a.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
b.根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理需要,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c.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施封锁。
d.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扑杀染疫或相关动物,临时征用房屋、场所、交通工具;封闭被动物疫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等紧急措施。
e.组织铁路、交通、民航、质检等部门依法在交通站点设置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出疫区、出入境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和消毒。
f.按国家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g.组织乡镇、街道、社区以及居委会、村委会,开展群防群控。
h.组织有关部门保障商品供应,平抑物价,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必要时,可请求中央予以支持,保证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2)兽医行政管理部门a.组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展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调查与处理;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b.组织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专家委员会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响应的级别。
c.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紧急免疫和预防用药。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e.对新发现的动物疫病,及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工作。
f.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防疫知识宣教,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g.组织专家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a.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b.组织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c.按规定采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或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
d.承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a.境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会同有关部门停止从疫区国家或地区输入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加强对来自疫区运输工具的检疫和防疫消毒;参与打击非法走私入境动物或动物产品等违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