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方法%20[1]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1

8
柏拉图
柏拉图又叫重点分析图,系意大利经济学 家Pareto在统计国民所得时发现全国80% 的收入归于20%之人口所有,乃提出柏拉 图法则。 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 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建立在巴雷特原理基础上,认为多数不 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原因引 起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 可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2016/7/19
29

直方图的作法:

制作次数分配表


用检核表收集资料(样本n为50组以上),并记录于纸上。统 计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 来,其总数以N表示。 求全距:在全体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全距(R)=最大 值-最小值为, 确定组数:K=√ ̄n ;组距(c)=R/K;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 倍数。 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组界精密度=测定值的单位/2; 计算组距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 以纵轴显示每一数值之发生次数。
。。。
6 90 92 88 91 91
7 91 89 92 91 90
8 89 98 90 88 92
9 94 91 89 90 92 组界精密

10 90 93 90 91 93
。。。 。。。 。。。
。。。 。。。 。。。 。。。 。。
19 20
91 90
91 92
n=200MLeabharlann X=98MIN=85 R=13
面团含水高
贮藏温度高
油温标准太高
车间温湿度太高 生产时加淋水
小克面生产太多
为什 么油 炸棕 榈油 品质 不良
环境
方法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1

数据的种类A.定量数据:长度.时间.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计量值B.定性数据: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标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连续型数据----计量型数据⌦离散型数据计数型数据----计数型数据《QC图表制作前考虑要点》11.先确定目的何在?目的要明确2.要掌握的资料为何?数据应特性固定,前后一致,具正数据应特性固定前后一致具正确性、活用性3.有那些可以用的数据?直单位及刻划要合理, 注意完整性直单位及刻划要合理注意完整性44.阅读的对象是谁?要简单,不要使用太多颜色或记号5.以后使用是否方便,经久可用?要求标准化6.实用性为何?实用第一,美观次之7.有符合正确、简洁、清楚的原则?简洁的词句运用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字体搭配要凸出,布局要简单一目了然字体搭配要凸出布局要简单一目了然良不項目檢驗結果順序錯誤L B 髒污數量不符Key in 密码执行程序主要用于不良主因不良项目工程分布和缺点位置的记录用查检记录用查检表•主要用于不良主因,不良项目,工程分布和缺点位置的记录用查检表.•制作方法:决定所收集的数据希望把握的(1)决定所要收集的数据及希望把握的项目.(2)决定查检的格式;如纵栏列入决定分类项目,横栏记入期间.(3)决定记录形式;常用棒形记号[册],一般用的[正]字记號,以及图形记號[△]等以及图形记號[○, △, ]等.(4)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由何人收集,期间多久及检查方法.月查检项目期間二月三月四月合计没有画面42查检项目 期間画有沒有彩色9面天线老旧29电天线方向8315波没有声音22其 他746264200合 計实实点检用查检表一、用于确认作业实施,设备实施情形.预防发生不良,确保安全时用.二、制作方法:1.将须点检的项目逐一列出,并空出要记入记号的空栏.2须点检的项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2.须点检的项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3.点检有顺序要求时需注明编号,依顺序排列.4.点检表必须确实毫无遗漏.5必须点检的项目尽可能以机械制程人员等层别之5.必须点检的项目,尽可能以机械,制程人员等层别之.項次日期1234 1A3C XX124124124保養人METHOD1METHOD 1练习现某产线为解产品外模部位外观不良一﹑现某生产线为了了解产品外模部位外观不良的实际情况﹐收集了三天的资料﹐4月25日刮伤8条﹐变形11条﹐脏污5条﹐缩水2条﹔4月26日刮伤12条﹐变形9条﹐脏污7条﹐缩水3条﹔4月27日刮伤12条变形9条脏污7条缩水3条4月27日刮伤6条﹐变形15条﹐脏污9条﹐缩水1条﹔请依据以上数据制作一张查检表。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在质量管理领域,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手法来控制和监测质量。

本文将介绍QC 七大手法,包括:1.物理检验2.外观检验3.抽样检验4.统计控制图5.测试和验证6.校准和校验7.过程改进1. 物理检验物理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物理属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通过测量尺寸、重量、电压等物理指标来进行检验。

物理检验可以直观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和质量水平,是质量控制的常用手段之一。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检查,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污染或其他不良情况。

外观检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辅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来进行。

外观检验尤其适用于对产品外观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家电等。

3.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从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断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情况。

抽样检验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又能提供可靠的质量判断结果。

4. 统计控制图统计控制图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一个过程的质量。

通过将过程的质量参数反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绘制在控制图上,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是通过执行已定义的测试计划和验证方案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

测试和验证涉及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及早进行修正,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6. 校准和校验校准和校验是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通过调整设备或工具的参数,使其与已知标准一致。

QC七大手法及SPC制程统计方法

QC七大手法及SPC制程统计方法
柏拉图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1906年,Pareto注意到:在意大利,20%的人拥有80%的财 富。他指出,这一比率在物质世界随处可见,并推理该现象或可成为一条自然法则,即80%的结果由20%的投 入来决定。
20世纪40年代,享有品质管理之父美誉的美国电气工程师Joseph Juran 引入了Pareto理论。正是Juran决 定将这一80/20比值称为“柏拉法则”(The Pareto Principle),将柏拉法则运用于业务度量有助于从“有 用多数”(useful many,即其它80%)中分离出“重要少数”(vital few,具有最重要影响的20%)。柏拉 图通过标示频率阐明柏拉法则——频率出现越高的内容对结果影响越大。柏拉图是品质管理七大基础手段之 一。图中横轴显示自变量,因变量由条形高度表示。表示累积相对频率的点对点图可附加至该条形图上。由 于统计变量值按相对频率顺序排列,图表可清晰显示哪些因素具有最大影响力,以及关注哪些方面可能会产 生最大利益。
噪音高
无专人保养
训练不足 设备老化
技术不高
人员流动率高 人员疲劳
作业条件不全 某作业流程不当

交期不稳 文件不足

品质欠佳 售后服务不好
不良 率高
二.QC(Quality Control)七大手法之查检 表
6
1.定义
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使用简单记号填写并予以统计整理,以便于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 用而设计的表格或图表。
•中心偏左的直方图
下限
•中心偏右的直方图
中心值
上限
直方图偏向规格的下限, 并伸展至规格下限左侧。 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格 下限要求的不良品。
10

QC七大手法 (1)

QC七大手法 (1)

目錄一. 特性要因圖1-1 何謂特性要因圖 (2)1-2 特性要因圖的劃法 (2)1-3 繪製特性要因圖之注意事項............. .. (3)1-4 特性要因圖之用途 (4)1-5 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4)二. 如何收集數據2-1 以數據來表示事實... .. (5)2-2 數據的分類. (6)2-3 收集數據的目的....... (6)2-4 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項 (7)三. 查檢表3-1 何謂查檢表 (8)3-2 查檢表的種類............ (8)3-3 查檢表設計的原則...... .. (9)3-4 查檢表設計的步驟 (10)3-5 設計查檢表應注意之事項... . (11)3-6 查檢表的應用 (11)四. 柏拉圖4-1 何謂柏拉圖 (12)4-2 柏拉圖的作法 (12)4-3 柏拉圖的功用 (14)4-4 柏拉圖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14)五. 直方圖5-1 直方圖的由來 (16)5-2 直方圖的優點 (16)5-3 直方圖的功用 (16)5-4 直方圖的作法 (16)5-5 直方圖分配之形狀 (21)5-6 直方圖群體分配與規格比較. . (23)六.層別法6-1 何謂層別法 (25)6-2 層別的方式 (25)6-3 實例說明 (26)七. 統計製程管制7-1 前言................... (28)7-2 統計製程管制的重要. (28)7-3 什麼是統計製程管制.. (29)7-4 如何實施統計製程管制. (30)1. 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異常狀況或不良結果發生時的最有效之要因分析法−−1-1 何謂特性要因圖(1) 掌握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之間的關係(2) 是改善現場問題之最方便有效的方法(3) 形狀很像魚骨,亦稱魚骨圖(4) 由石川馨博士研究提,出亦稱石川圖1-2 特性要因圖的畫法步驟一:(1)決定品質特性1. 品質:不良率,單位缺點數,不良數,......2. 成本:損耗量,單位成本,......3. 效率:收率,......4. 交期:日(月)產量,......5. 安全:災害件數,......6. 士氣:出勤率,提案改善件數。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手法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德信诚顾问师从制造企业现场实务的角度与大家一并分享QC七大手法。

一、QC七大手法一(1. 5小时)1、层别法1)、何谓层别法2)、为何要用层别法3)、层别角度和注意事项2、查检表1)何谓查检表2)为何要用查检表 3)查检表分类4)如何设计查检表5)如何设计查检表 6)练习3、柏拉图1)、何谓柏拉图 2)、为何要用柏拉图3)、柏拉图之作法及应用二、QC七大手法二(2小时)1、直方图1)、何谓直方图2)、直方图的作法及应用3)、练习2、特性要因图1)、何谓特性要因图 2)、为何要用特性要因图3)、如何作特性要因图4)、练习3 、推移图1)、何谓推移图2)、为何要用推移图3)、推移图的作法三、QC七大手法三(1. 5小时)1、散布图1)、何谓散布图2)、为何要用散布图3)、散布图的作法2、管制图1)、何谓管制图2)、制程变动的原因3)、管制图的种类 4)、x一P管制图的作法5)、练习四、QC七大手法的应用改善案例(2小时)结果解析(现状掌握)因果分析(因果关系掌握)要因解析(重要要素明确及再深入)改善对策的提出与评价效果维持(标准化)成果检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企业要靠经济和生产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强调质量与经济的统一。

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区别于传统质量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凡是全面质量管理搞得好的企业,必然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全面质量管理之所以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因为它的目标就是要做到质量高,成本低,为用户服务好,这些正是经济效益的最核心的内容。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使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信誉,扩大了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并由此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质量管理(QC)是指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法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质量管理的七大手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系统化的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和评估产品或服务的各个方面。

通过制定检查表,可以确保所有的要求都被检查到,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二、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过绘制散点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在质量管理中,散点图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三、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来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在质量管理中,直方图可以用来分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征,如尺寸、重量等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直方图,可以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因果图因果图,也称鱼骨图或石川图,是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原因的图表。

它将问题看作是一个鱼骨,将问题的各个可能原因分别列在鱼骨的不同支线上,从而帮助人们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图可以用来分析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工作流程或业务流程的图表。

在质量管理中,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过程,从而帮助人们理清工作流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六、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控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图表。

通过绘制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变异,并判断其是否超出了预期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质量管理中,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征,确保其在可接受范围内。

七、Pareto图Pareto图是一种用来展示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图表。

它按照问题发生的频率或影响程度对问题进行排序,从而帮助人们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在质量管理中,Pareto图可以用来确定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的优先解决顺序,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1
25.28 25.30 25.42 25.47 25.36 25.46 25.18 25.28 25.18 25.27
2
25.38 25.44 25.22 25.30 25.28 25.29 25.27 25.30 25.31 25.56
3
25.58 25.60 25.52 25.54 25.54 25.53 25.47 25.42 25.48 25.50
不良品查检表:
时间 项目 披锋 缩水 气泡 流纹 顶白 毛边 ….. 8:00 0 3 0 0 0 01 …. 9:00 0 2 3 1 4 2 …. 10:00 2 0 3 4 0 2 …… 11:00 4 1 3 4 2 2 …… 12:00 3 0 2 2 3 3 … 13:00 1 0 0 0 1 5 …. 14:00 0 4 5 0 0 0 … 15:00 0 2 1 4 6 1 .. 16:00 …. ….. ….. ….. ….. … . 17:00 ….. … …. …. ….. … .
40
不 良 数
35
30
累 计 不 良 率
不良数 累计不良率
10
0
工程:N69鼠标不良率分析 批量:1000 总不良数:160 时间:04/15/02 分析者:王芳 绘图者:王芳
TO P印 刷 时 插 KE Y 包 装 流 水 线 放 BT 装 M 滚 轮 点 TO P印 油 刷 前 装 装 DI SU SK PP OR 贴 T FO OT
产品生产查检表:
NO 工序 场地 指导性文件 人员 材料 工具 照明 工作服 工作证 检查内容/项目 5S有没有执行,工作台是否布置妥当 SOP和SIP有没有挂在相应的位置 所有工作人员是否到位 各零配件的数量和料号是否已核对 清楚 相关人员的工夹具是否已准备齐全 所有要使用的照明和用电设施已就 续. 是否穿戴整洁 有没有正确配戴 “∨” “×” 备注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
一、QC七大手法:
层别法、查核表、石川图、柏拉图、管制图、散布图、直方图
常用的以下表:
1、查核表:
1.1定义:以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柏拉图
2.1定义:将问题的原因或是状况进行分类,然后把所得数据由大到小排列后所绘出的累计柱状图
2.2作用:在众多的不良品中,找出关键的前几位以决定加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2.3图例:
三、柏拉图
1、定义:将问题的原因或是状况进行分类,然后把所得数据由大到小排列后所绘出的累计
柱状图:
2、作用:在众多的不良中,找出关键的前几位,以决定加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四、石川图
1、定义:用鱼刺状结构画出因果关系的图;
2、作用:将影响质量的多种原因——找出,形成因果对应关系,让人一目了然,对确定的
纠正、预防措施有帮助。

图例:
3、



象。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一、层别法将各种各样的相当复杂资料,以有目的有系统归纳与分类,使之方便以改善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

二、柏拉图法在工厂中,发生不良影响效果的问题很多,如果不明目的一一去加以分析及控制,往往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柏拉图法即是要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臵及客户抱怨的种类等项目加以分类,计算出各项所占的比例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的图形。

2、制作步骤:A、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状况或原因以层次别法的项目别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类项目不可超过6项。

B、决定收集资料的时间。

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C、绘制坐标系,纵轴表示件数,横轴表示项目。

D、依项目大小顺序从左右排列在横坐轴上,并绘好柱形。

E、在右侧横轴上绘制一条累计比率纵坐标,并标注累计值。

累计比率= 各项累计数×100%总数F、连接累计曲线。

G、记入柏拉图主题及相关资料。

3、利用柏拉图,对占累计比率60%~80%的项目作为改善目标,以特性要因图加以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实施。

改善的效果也可用柏拉图跟踪改善效果。

4、利用柏拉图法,可以解决引起问题的80%以上不良项目。

三、特性要因图1、特性要因图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也即是以图来表达结果或原因之间的关系,形状像鱼骨图又称“鱼骨图”这个概念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博士首先提出,又称“石川图”。

2、特性要因图制作:A、决定主题:明确需改善的问题。

B、决定要因:可利用4M来分析影响主题的原因。

4M即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作业方法)。

C、分析引起要因的中小要因,约3~5个较为适当。

D、将影响问题较大的要因标识以便对策。

E、填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3、特性要因图不仅可以与柏拉图连接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4、一个管理人员,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具体归划,以特性要因图分析也影响达成的原因,加以改善,会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QC七大手法口诀

QC七大手法口诀

QC七大手法口诀在质量管理方面,QC(Quality Control)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QC强调通过统一的标准、严格的流程和细致的检查,保证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QC,七大手法口诀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QC七大手法口诀以及它们的应用。

1. 问题分析(PA)问题分析是一种通过搜集、整理问题信息、并确定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它包括三个步骤: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材料,定性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关联度。

然后,使用统计工具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问题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最后,通过因果分析,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纠正行动。

2. 数据整理(SO)数据整理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记录和处理数据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

数据整理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整理表、控制图和直方图等。

3. 根本原因分析(RCA)根本原因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找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可以避免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常用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包括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和5W1H分析法。

鱼骨图通过将问题、过程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图示化,帮助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5W1H分析法通过回答“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何”这些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4. 执行力强化(SE)执行力强化是为了确保实施计划和措施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行动。

在执行力强化过程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设定有效的绩效指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标准化(ST)标准化是为了确保工作和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采取的行动。

标准化包括工作标准化和过程标准化。

工作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导书、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一致性。

qc七大手法顺口溜

qc七大手法顺口溜

qc七大手法顺口溜
七大手法,教你QC
质量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
用QC七大手法,提升产品质量效益。

第一法则“三统一”,
标准统一、方法统一、程序统一,
流程一致,质量保障有据可依。

第二法则“四清除”,
清暗示、清迷信、清障碍、清危机,
明确方向,解决问题更高效。

第三法则“五S法”,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工作环境优化,生产效率倍增。

第四法则“六平衡”,
产品平衡、流程平衡、人员平衡、环境平衡、绩效平衡、供需平衡,稳定平衡,质量持续提升。

第五法则“七检测”,
取样检测、性能测试、外观检查、自动检验、可靠性检验、全面检查、实时监控,
确保质量,细节掌握在手。

第六法则“八改进”,
流程改进、技术改进、设备改进、管理改进、员工改进、客户满意
改进、绩效改进、财务改进,
持续改善,不断创新。

第七法则“九宣传”,
传播质量文化、宣导质量意识、弘扬品质精神、分享成功经验、营
造良好氛围、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传承
质量荣誉,
共同发展,质量共赢。

以上七大手法,是QC的精髓要义,
贯彻实施,品质保障事半功倍。

QC七大手法顺口溜,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能够在质量
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
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QC七大手法是我们在质量控制过
程中的指导原则,只有深入理解并且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QC七大手法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为提升产品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QC七大基本手法(1)

QC七大基本手法(1)

影響度(%) (419/902)*100=46.4 (229/902)*100=25.4 (138/902)*100=15.3 (71/902)*100=7.9 (45/902)*100=8.0
累積影響度(%) (419/902)*100=46.4 (648/902)*100=71.8 (786/902)*100=87.1 (857/902)*100=95 (902/902)*100=100.0
19
3.2 柏拉圖的用法:
3.2.1 掌握問題點:雖然分類很多,但實際上影響較大的只不過是 2—3項,因此很容易找出問題出在那里. 3.2.2 發現原因:從結果到原因,可查出結果如:不良項目別、場 場所別、工程別,原因如:原料別(Maetrial)、機械別
(Machine)、方法別(Mothode)、人為別(Man)、測量別
步骤1. 决定制作查检表的目的及如何收集最适当的数据. 步骤2. 决定分类项目. 决定分类项目,也就是说,整理归纳出想调查的事项. 步骤3. 决定查检表的格式. 查检表可以是表、图或藉由任何物体表现都无所谓. 最重要 的是在将所收集的数据以何种方式呈现方能最易了 解. 步骤4. 决定记录数据的记号. 将所收集的数据记号化.(如记号用“正”、“ //// ”、 “ ○、 △、 ╳、√ ”等。 步骤5. 记入必要事项. 所有的数据均以记号方式完成,最后标上标题,同时 要将收集 数据的期间、收集者等易遗漏的必要事项一并记入.
14
柏拉圖的作法
步驟4.求出累積數、影響度、累積影響度. * 作好計算后,開始求出各項的累積數、影響度、累積影 響度.(如圖3.1)
* 累積數即為數據依次合計的數值(圖4.1),將每個項目的
數據、累積數除以數據的合計,便可求出影響度(%) 以及累積影響度.(如圖5.1) 4.1 累積數的求法 項 目 數據 419 229 138 71 45 419+229=648 648+138=786 786+71=857 857+45=902 累積數

QC新七大手法

QC新七大手法

新QC七大手法1. 关联图法--TQM推行, 方针管理, 品质管制改善, 生产方式,生产管理改善2.KJ法--开发, TQM推行, QCC推行, 品质改善3. 系统图法--开发, 品质保证, 品质改善4.矩阵图法--开发, 品质改善, 品质保证5.矩阵开数据解析法--企划, 开发, 工程解析6. PDPC法--企划, 品质保证, 安全管理, 试作评价, 生产量管理改善, 设备管理改善7. 箭法图解法--品质设计, 开发, 品质改善回答者:cjguan - 高级经理七级 9-3 12:31新旧QC七大手法一、QC七大手法分为:1、简易七大手法:甘特图、流程图、5W2H、愚巧法、雷达法、统计图、推移图2、QC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3、QC新七大手法:关连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计数值:以合格数、缺点数等使用点数计算而得的数据一般通称为计数数据。

(数一数)计量值:以重要、时间、含量、长度等可以测量而得来的数据,一般为计量值,如长度、重要、浓度,有小数点的凡四舍五入都称之。

(量一量)4、QC七大手法由五图,一表一法组成:五图: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特性要因分析图(鱼骨图)一表:查检表(甘特图)一法:层别法二、介绍简易七大手法:1、甘特图:用途1、工作进度安排2、查核工作进度3、掌握现况4、日常计划管理用是一种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种进度自我管理。

2、统计图(条形图):用途1、异常数据一目了然。

2、容易对照比较。

3、易看出结论。

应用最普通报章、杂志均可看到的图表。

应用到层别法。

3、推移图(趋势图):用途1、数据对时间变化管理使用。

2、可以把握现状、掌握问题点。

3、效果、差异比较。

了解数据差异最简单的方法,应用很广。

次品率、推移图。

4、流程图:用途1、工作内容之表示。

2、容易掌握工作站。

3、教育、说明用。

工作说明、内容之简易表示方法。

QC七大手法1

QC七大手法1

12
• • • • • • •
层别法(Stratification) 查检表(Check List) 特性要因图(Causes & Effects Chart)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散布图(Scattered Diagram) 直方图(Histogram) 控制图(Statistical Chart)
7
1)质量数据的收集应做目的明确
搜集数据的目的不同,搜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也不同。
2)搜集数据应当真实准确
不准确的数据,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因为提供了假信息 而引起判断和决策的错误,造成不应有损失,这也就是“假 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坏”的道理。
3)质量数据的记录完整
搜集数据时,应当把搜集数据的条件完整地记录下来, 比如:抽样方式、抽样时间、检测仪器、工艺条件和检测人 员等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以便事后必要时查用。
10
2.2、中位值~
中位值是把搜集来的数据,按大小次序排列(遇有相同数值的数据时应重 复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居中的那 个数据值为中位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取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 平均值为中位值。中位值表示数据的集中性程度,没有平均值准确,但它可以免 除比较复杂的计算。
1、点检用查检表制作方法
(1)、列出每一个需要调查的项目; (2)、非调查不可的项目是什么?如:非执行不可的作业、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 (3)、有顺序要求时,应注明序列号,依序列排列; (4)、如可能,尽可能将机器别、机种别、人员、工序别等加以层别,利于分析; (5)、检查一下,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改善后才可作为正式表格应用。
16
1、确定分层的对象 2、利用检查表收集数据; 3、根据数据绘成推移图将其分层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查檢表的使用
數據收集完成應馬上使用,首先觀察整體數據是否代表 某些事實?數據是否集中在某些項目或各項目之間有否差異? 是否因時間的經過而產生變化?另外也要特別注意週期性變化 的特殊情況.統計完成即可利用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圖加工整 理,以便掌握問題的重心.
檢查表示例
鑄造不良情況檢查表
第11頁
ÏÏ ÏÏ
表一
泄漏調查表(人員分類)
操作人员 甲 乙 丙 合计 泄 漏 (次 ) 6 3 10 19 不 泄 漏 (次 ) 13 16 9 31 发生率 0.32 0.25 0.53 0.38
第17頁
表二
泄漏調查表(配件廠商分類)
配件厂家 A B 合计 泄 漏 (次 ) 9 10 19 不 泄 漏 (次 ) 14 17 31 发生率 0.39 0.37 0.38
第5頁
(2) 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〆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 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 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 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 高级统计管理方法〆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这些 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 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 员使用这些方法。
2000.09.18 ÏÏ 6Ï Ï 223 241 107 72 32 675 ÏÏ 1746 1537 913 493 130 4819
· ÏÏ ÏÏ Ï°Ï Ï Ï° Ï ÏÏ ÏÏ
4Ï Ï 353 272 168 94 23 910
第三章
一、何謂層別法?

第12頁
別法
層別法就是針對部門別.人別.工作方法別.設備.地點等所 收集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分類.統計的一種分析方 法.也就是為了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的影響,而以個別原因
第14頁 5、原材料的層別 供應者別、 群體批別、製造廠別 、產地別 、材質別、 大小类別、貯藏期間別、成分別….. 等. 例 : 同一廠商供應的原材料也應做好批號別,領用時均 能加以層別,以便了解各批原料的品質, 甚至不良 發生時更能迅速採取應急措施,使損失達最小的程度. 6、測定的層別 測定器別、測定者別、測定方法別…..等. 7、檢查的層別 檢查員別、檢查場所別、檢查方法…..等. 8、其他 良品與不良品別、包裝別、搬運方法別…..等.
ÏÏ ·ÏÏ Ï· ÏÏ·Ï Ïà
ÏìÏÏÏÏ Ï ÏìÏ Ï 1Ï Ï 224 240 151 75 14 704 2Ï Ï 258 256 165 80 18 777
ÏÏÏ ÏÏÏ 3Ï Ï 356 283 178 90 27 934
XXX XXX
2000Ï1Ï-6Ï êÏ Ï
ÏÏ à °Ï 5Ï Ï 332 245 144 82 16 819
第4頁
(1) 初级统计管理方法〆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 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層別法、 查檢表、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方法(或叫 品管七大方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 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 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 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 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 ,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 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 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 七工具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 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 握与灵活应用。
二.製作特性要因圖
第22頁
1.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征 2.盡可能找出所有可能會影響結果的因素 3.找出各種原因之的關系,在魚骨圖中用箭頭聯接 4.根據對結果影響的重要程度,標出重要因素 5.在魚骨圖中標出必要信息 此方法包括兩項活動:一找原因;二系統整理出這些原因 注意事項: 1.嚴禁批評他人的構想和意見. 2.意見愈多愈好. 3.歡迎自由奔放的構想. 4.順著他人的創意或意見發展自已的創意. 注意事項: 利用5個為什麼進行追踪原因 所謂5W1H 就是
WHY:為什麼必要; WHAT:目的何在; WHERE:在何處做; WHEN:何時做; WHO:誰來做; HOW:如何做.
第23頁
三、特性要因圖的使用
1.問題的整理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尋找對策 4.教育訓練
四、繪製特性要因圖應該注意的事項:
1.繪製特性要因圖要把握腦力激激盪法的原則,讓所有的成員表達心聲 2.列出的要因應給予層別化 3.繪製特性要因圖時,重點應放在為什麼會有
排列圖示例
Ï · · Ï Ï4000
第20頁
废品统计表 废品统计表
3000
ÏÏ ·ÏÏ(Ï) Ï· Ï · ÏÏ 1746 ÏÏ 1537 ÏÏÏ ° 913 ÏÏ ° 493 ÏÏ 130 ÏÏ 4819 ÏÏ(%) ÏÏÏÏ(%) 36.23 36.23 31.89 68.12 18.95 87.07 10.23 97.3 2.7 100 100
第8頁
第二章
一、何謂查檢表?
查檢表
為了便於收集數据,使用簡單記號填記并予統計整理, 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 或圖表。(用來檢查有關項目的表格)
二、查檢表的種類
查檢表以工作的種類或目的可分為記錄用(或改善用) 查檢表、點檢用查檢表兩種。
第9頁
三、分類: 記錄用、點檢用
(1) 記錄用(或改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收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 不良原因、工程 分佈、缺點位置等情形. 其中有: (a)原因別、機械別、人員別、缺點別、 不良項目別 (b)位置別 (2) 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整備的實施 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 如:機械定期保養點檢表、登山裝備點檢表、不安全處 所點檢表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 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 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 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 进行质量诊断等。
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修華特) (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 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 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19頁 二、柏拉圖的製作方法 1.決定不良的分類項目. 2.決定數據收集期間,並且按照分類項目收集數據. 3.記入圖表紙並且依數據大小排列畫出柱狀圖. 4.點上累計值並用線連結. 5.記入柏拉圖的主題及相關資料. 三、柏拉圖的使用 1.掌握問題點 2.發現原因 3.效果確認(改善前後效果對比) 四、製作應注意以下三項 1.柏拉圖收集數據的期間和對象必頇一樣 2.柏拉圖的橫軸是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到低排列, “其他”項排在最後一位 3.柏拉圖適用於計數值作統計分析,而計量值則使用直方圖
第四章 柏拉圖
一、何為柏拉圖
第18頁
排列图又称为柏拉图,由此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 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 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意大利80%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 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于是称之为Pareto定律。 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 用于质量管理。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 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 金额等), 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 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 少)从左向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 原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不仅在质量管理中,在其他许多管理工作 中,例如在库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四、管理工作上也應該活用層別法
分層法示例
第16頁
某空調維修部,幫助客戶安裝後經常發生製冷液泄漏。通過
現場調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兩個〆一是管子裝接時,操作
人員不同(有甲、乙、丙三個維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
操作)々二是管子和接頭的生産廠家不同(有A、B兩家工廠
提供配件)。於是收集資料 作分層法分析(見表一、表二),試說明表一、表二 的分層類別,並分析應如何防止滲漏〇
这里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方法 即所谓的“QC七方法”。
第一章
一、何謂數據?
數據與圖表
第6頁
就是根據測量所得到的數值和調查所得資料事 實.因此形成數據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數據=事實
二、運用數據應注意的重點:
1.收集正確的數據 2.避免主觀的判斷 3.要把握事實真相
第7頁
三、數據的種類
為主,分別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
二、層別的對象與項目
第13頁
1、 時間的層別 小時別、日期別、週別、月別、季節別…..等. 例 : 製程中溫度的管理就常以每小時來層別. 2、 作業員的層別 班別、操作法別、熟練度別、年齡別、性別、教育程度等. 例 : A班及B班的完成品品質層別. 3、 機械、設備的層別 場所別、機型別 、年代別 、工具別 、 編號別等. 例 : 不同機型生產相同產品以機型別來分析其不良率. 4、 作業條件的層別 溫度別、 濕度別、壓力別 、天氣別 、 作業時間別、 作業方法別 、測定器別…..等. 例 : 對溫度敏感的作業現場所應記錄其溫濕度,以便 溫濕度變化時能層別比較.
A.定量數據:長度.時間.重量等測量所得數據, 特點連續不間斷, 稱計量值 ; 以缺點數、不良品數來作為計算標準的數值,特點 離散性數據,稱為計數值. B.定性數據:以人的感覺判斷出來的數據,例如:水果的甜度或 衣服的美感.
四、整理數據應注意的事項
1.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一定要有數據作為依據〃 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 3.數據的整理,改善前與改善后所具備條件要一致〃 4.數據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馬上使用.
四、 查檢表的作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