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退位减法》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

第2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课题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隔位退位减法是减法笔算中的难点,教学本节课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深入领会新的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新知。
1.有效的复习可以达到迁移计算方法的目的。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基础进行学习。
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的问题。
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2.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联系。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改变过去单一地出示计算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题,并说说做法。
1.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退位后用几去减。
2.明确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1.填空。
(1)被减数=()+()。
(2)比189多28的数课。
(6分钟)2.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这节课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是()。
(3)381比()多29。
(4)比459多95的数是()。
答案:(1)差减数(2)217(3)352(4)5542.列竖式计算。
305-138=803-95=答案:167 7083.小军、小兰和小宁星期天帮王大爷拾鸭蛋。
小军拾了220个,小兰比小军多拾了18个,小宁比小军少拾了19个。
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0篇

退位减法教案通用10篇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数学教案-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连续两次退位)。
(2)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掌握万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通过活动的体验,体会学*的乐趣以及增强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1、电脑演示情景:前年夏天,潘老师家花了3120元钱买回了一只1、5匹的美的空调。
今年夏天,潘老师家又买回了一只1、5匹美的空调,价格是1980元。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归纳整理。
3、导入新知3120–1980二、探究新知领悟算法1、独立尝试计算3120–1980,遇到困难可以求助旁边的同学。
2、把自己的算法与同伴交流。
3、投影展示成果(1)投影学生的算法,并指名说说算理。
(2)达成共识后讨论连续退位减法的关键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连续两次退位)》。
4、同学们通过合作,计算出潘老师今年买空调的钱比前年买的少了1140元。
从这个信息中,你还想到了什么?三、独立计算1、课件演示:今年夏天,潘老师家买了一台空调花了1980元,还买了一只价值498元的.微波炉,买空调比买微波炉多花多少元?2、独立做一做。
3、投影反馈学生作业。
4、比较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万以内的减法连续两次退位)四、活动体验寓练于乐1、数学门诊部9 1 2 5 2 1 6—6 4 3—3 5 4 02 7 9 1 6 6 62 、选择礼物(每件礼物上都有一道数学题,做对了才可以取走礼物)一张贺卡一束鲜花一封信一张画527—348 4720—651 8216—7493 6573—3890四、回顾全课揭示课题这节课就快结束了,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堂课内,我们主要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能为这节课的内容添上一个课题吗?生说后,师板书课题。
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2篇)

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2篇)退位减法篇1第1课时【教学课题】十几减9。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1-3题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十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十法(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学得更深入扎实,为今后学习多位数的减法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18例2、例3教学目标:1.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掌握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在计算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
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教学难点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3-9=17-8=32-5=15-7=14-6=40-3=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想听老师讲孙悟空去蟠桃园的故事吗?孙悟空大闹天宫,被贬去蟠桃园管园子。
有一天,他看见桃子成熟了,一棵树有45个桃子,偷了23个,这棵树上还剩下几个桃子?(1)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45-22=(2)师:如何解决?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可以口算,40-20=20,5-3=2,20+4=24;也可以像加法那样笔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3)同桌商量如何笔算45-22,再在草稿纸上自己算一算。
(4)交流算法。
学情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思路:(1)列竖式时先把数位对齐,再算十位上的,最后算个位上的。
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法(二)》名师教案

《退位减法(二)》名师教案课题退位减法(二)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倾听习惯。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的减法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从借来的10中借1给个位做10,十位剩下9,再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做一做。
列竖式计算。
怎样计算万以内的数的减法?学生计算。
并说说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
万以内的数的减法的计算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讲授新课1、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分析所给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并分析列式解答。
403-158=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该怎么退位呢?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2、验算:算得对不对?你会验算吗?3、想一想、拨一拨。
再计算。
500-268=232420-56=364306-197=109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用13-8.十位上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用10先减去个位的借位1,再减去5得4.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也可以用加法验算。
学生计算并验算,集体订正。
注意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十位上是0,要从百位借1,用10先减去个位的借位1,再减去减数的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意在培养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方法的优化意识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2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2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购物找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100元去买一件89元的衣服,应该找回多少零钱?如何进行计算?2. 新课内容(1)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b. 引导学生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特征,发现被减数中间有0,需要连续退位。
c.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i. 从个位开始减,7-8,不够减,向十位借1,变成16-8=8,写在个位上。
ii. 十位上的0退位后,变成3-9,不够减,向百位借1,变成13-9=4,写在十位上。
iii. 百位上的4减去1,得到3,写在百位上。
d.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209,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这个减法算式的正确性?b.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算:i. 将差209加上减数198,得到407。
ii. 比较计算结果与被减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减法算式正确。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题和减法的验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退位减法》教案

《退位减法》教案《退位减法》教案1教学内容: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教学过程:一、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称师:小朋友看,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达出来。
学生回答:有12位。
师:看,现在又从远处跑来了3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同学们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能否列出算式?1、摆小棒学生可能列出12+3= 和3+12= 两种算式,那么这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们看它们结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一根一根的摆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边,加起来共计15根,也就是12+3=15。
也有部分学生先摆3根,再摆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
即3+12=15。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有摆放小棒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示。
学生说出自己计算过程:2+3=5,10+5=15,3+2=5,10+5=15。
2、计数器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2+3= 或3+12= 。
学生独立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拨法,然后汇报加的过程。
3、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板书12+3=15。
12有名字叫加数,3的名字叫加数,15的名字叫和。
因为12叫加数,3也叫加数,因此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12+3=15, 3+12=15。
(板书:加数+加数=和)二、20以内不退位减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小朋友看,岩石上原来有17只海鸥,飞走了4只,现在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有13只)是怎样得出来的?小朋友根据以前减法知识,能否列出一个减法算式?1、摆小棒计算学生可能列出17-4= ,小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摆一摆17减4等于几?生:我摆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是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生:我摆17根时,10根一起,7根在一边,我在7根中拿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4=3,10+3=13,所以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退位减法(二)》人教新课标(2023秋)

(3)计算过程中的符号混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混淆退位减法中的符号,如将借位与减法符号混淆。
举例:
-例如,在解决“小明有500元,买了一个价值286元的玩具,他还剩多少钱?”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先进行退位减法计算,但容易在调整数位时出现错误,如将500元误写成400元,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4.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运用退位减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退位减法运算过程中,学会运用逻辑推理,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6.增强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退位减法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减几十、几百减几十几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4.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核心素养目标
《退位减法(二)》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数感:通过退位减法的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量关系,提高对数的敏感度。
2.增强符号意识: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符号及其含义,能够运用符号进行准确计算。
3.提高空间观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进行空间布局和规划的能力。
-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将借位的“-”与减法运算的“-”混淆,从而影响计算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通过实例演示、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退位减法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说出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情境导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 教师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学生尝试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的详细内容。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学习如何进行验算,确保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验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明有234个糖果,他吃掉了56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345128。
我会逐步展示如何从个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需要向十位借1,然后再从十位开始减,如果还是不够减就需要再向百位借1,以此类推。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练习。
4. 验算:我会教学生们如何进行验算,确保他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他们的计算结果是217,他们可以将217加上128,看看是否等于345。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例题的步骤和验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345128=?2. 456239=?3. 567148=?答案:1. 2172. 2173. 41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之后,对于验算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继续巩固学生们对于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的理解,并且会增加一些难度更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一些额外的练习题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第四课 退位减法(二)(教案)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减法:
(1)万以内的数的减法,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再减。要记得减退位。
(2)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或减数+差=被减数的方法来验算。
(3)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学生分析所给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并分析列式解答。
课堂小结
(1)万以内的数的减法,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再减。要记得减去退位。
(2)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或减数+差=被减数的方法来验算。
(3)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
教学反思
在前面学过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不带0)后,再学习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时我先利用情景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做到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学例2这部分内容给的时间较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结论。对于“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是9”这个难点,学生理解有困难,我借助课件作了必要地讲解和归纳后,学生掌握不错。
小组合作(3分钟):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列式计算:
答:这时世纪城内有532名游客。
405+295=700(名)
答:全天世纪城内一共来了700名游客。
学生通过计算连线。注意计算方法。注意记得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的时候,要先从百位退1,十位上用10先减去借给个位的1,再减去减数十位上的数。
。
246>240 367>360 240+360=60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的处理。
2. 各位数之间的借位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在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时,如果某一位不够减,会发生什么情况?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当某一位不够减时,需要从上一位借位,如果上一位也不够减,则需要继续向上一位借位,直到有足够的数可以减。
2. 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开始,逐位进行减法计算,如果不够减,则向上一位借位,直到所有位数计算完毕。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演示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
三、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
四、总结1. 总结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以上为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法则。
2. 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引入退位减法的学习。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退位减法的算式,发现退位现象。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讲解。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4. 实际应用:(1)教师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2. 针对课后作业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解决。
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2. 板书内容:(1)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2)退位减法的实际应用例题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计算法则的关键步骤。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教材19页及相关联系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小棒等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演唱歌曲《拨浪鼓》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告诉大家,在2008年我们国家举办了一次盛会,这次盛会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北京奥运会吧。
生:北京奥运会。
师:你们想知道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更多信息吗?生:想。
师:你们看到的第一幅图是08年奥运会的会徽,第二幅图是奥运五环,它表示五大洲的所有人民团结友爱,接下来是奥运福娃,他们的名字的发音连在一起正好是“北京欢迎您”,这幅图是奥运会一些项目的标志。
最后展示的这两幅图啊,就特别的出名了,这是我们国家专门为了奥运会修建的两个建筑——鸟巢和水立方,现在这是两个非常出名的旅游景点,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到这两个地方去好好的了解一下08年奥运会。
二、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同桌互助。
师:这是北京奥运金牌数前五名的国家,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根据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能。
师:那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想好了就举手,老师请同学起来说一说你的问题。
生1:这5个国家一共获得了多少块金牌?师:恩,说的不错,不过5个国家算起来有点麻烦哦,你能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吗?生2:德国比美国少多少块金牌?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你们举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用减法。
师:非常棒,那现在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了,你们能帮我解决吗?生:可以。
师:听清楚了。
请问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先心里面想一想,然后在草稿本上写出算式,不需要解答。
写好后请举手,我抽同学念一念他的算式。
生:51—36师:有同学和他的算式不一样吗?生:没有。
师:那好,现在先请同学们自己想想办法把这个算式计算出来,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计算退位减法题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热情。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概念:介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定义和规则。
2. 计算方法: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借位和减法运算。
3. 应用题:练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退位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需要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借位的概念和操作,以及正确进行退位减法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教学PPT、退位减法示例题卡。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实例,引起学生对退位减法的兴趣。
2. 新知讲解:详细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规则和计算步骤。
3. 互动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退位减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例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步骤和示例题目。
作业设计必做题:练习册中相关退位减法题目。
选做题: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退位减法问题。
课后反思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便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教学目标(续)4. 综合与实践:学生能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内容(续)4. 扩展练习: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退位减法题目,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续)3. 突破难点策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反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续)6. 复习与巩固:在下一堂课前,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作业设计(续)创意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退位减法的数学题目,与同学分享和讨论。
课后反思(续)教师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退位减法》教学设计5篇范文

《退位减法》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退位减法》教学设计《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至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温故知新1.根据老师的操作,快速说算式:①放6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多少根?(6-2=4)②先放1捆,再在旁边放4根。
一共多少根?拿走8根,还剩多少根?不够减怎么办?(14-8=6)③先放3捆,再在旁边放6根,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36-9=27)2.快速抢答: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设计意图:在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做“10”,进而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做铺垫。
】3.列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类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会笔算退位减法的竖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会笔算退位减法的竖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列竖式汁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957-234= 456-345= 789-453=
634-231= 798-653= 556-35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板书设计
退位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三、堂清检测
1、P41页做一做第二排。
2、计算。
712-365= 675-284= 345-163=
517-348= 914-76= 531-247=
2一件促销商品原价是552元,现价是465元,差价是多少元?
3、妈妈去超市购物,已知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69元。
学习机比空调扇便宜多少钱?两者一起买,妈妈需付多少钱?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五、作业安排
P44页1-5题。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