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七版)第5章__习题解

合集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摩 擦5-1 如图5-1a 所示,置于V 型槽中的棒料上作用1力偶,力偶矩m N 15⋅=M 时,刚好能转动此棒料。

已知棒料重力N 400=P ,直径m 25.0=D ,不计滚动摩阻。

求棒料与V 形槽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

(a)(b)图5-1解 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1b 所示,F s1,F s2为临界最大摩擦力。

0=∑x F ,045cos 2s 1N =°−+P F F (1) 0=∑y F ,045sin 1s 2N =°−−P F F (2) 0=∑O M ,0222s 1s =−+M DF D F(3)临界状态摩擦定律:1N s 1s F f F =(4) 2N s 2s F f F =(5)以上5式联立,化得 0145cos s2s =+°−MPDf f 代入所给数据得01714.4s 2s =+−f f 方程有2根:442.4s1=f (不合理), 223.0s2=f (是解)故棒料与V 形槽间的摩擦因数223.0s =f5-2 梯子AB 靠在墙上,其重力为N 200=P,如图5-2a 所示。

梯长为l ,并与水平面交角°=60θ。

已知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均为0.25。

今有1重力为650 N 的人沿梯向上爬,问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 到点A 的距离s 应为多少?AN F As F(a)(b)图5-2解 梯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2b 所示,刚刚要滑动时,A ,B 处都达最大静摩擦力。

人重力N 650=W ,平衡方程: 0=∑x F , 0s N =−A B F F (1) 0=∑y F , 0s N =−−+W P F F B A(2)0=∑A M ,060cos 60sin 60cos 60cos 2s N =°−°−°+°l F l F Ws lPB B (3) 临界补充方程:A s A F f F N s = (4)B s B F f F N s =(5)联立以上5式,解得 N 80012sN =++=f WP F A ,N 200s =A F N 200)(12s N =++=W P f f F sB ,N 50s =B F l PF f W l s B 456.02)3[(N s =−+=5-3 2根相同的匀质杆AB 和BC ,在端点B 用光滑铰链连接,A ,C 端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5-3a 所示。

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哈工大第七版理论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1093期末复习材料理论力学(思考题答案)思考题i-i猛明下列戏子与丈宇的盘义和区別.(D科二孔,(2)幵一盼⑶力靳等效于力列,*W?答】⑴力乌和町,大小相等帯柯相岡g(2)N和&大小相萄⑶耐刑耳的夫小相等, 方向si^ats同亠1-2试X别片=眄|压和血=凤+骂两个等戎代表的意义。

【岸答】町一耐十用朮示朋是任意方向上箭个为门和A的合力洽力弘的大小和方问由平行四边形抚阳鴉定;打=片一%表示忌足同方向上蘭个力几和月的合.乩含力A的大小为F L和E的大小的和I方向与Fl和F.的方向科同3【解答】均有错•正确图如答1一1图。

1—3图1 - 1C1)〜1-1(0中各物体的受力番是否错谋?如何改正?1-4 刚体上△点受力尸作用.in 18 1-2所示,问罷否在。

点加一个力懐刚体平箕。

为什么?Ul 1 -2(a)也fS P= 0【解答1 不能。

当在E 点械抑力怖时,不能同时保订丿 1,故不能平衡B2JM= o1- 5 如摆】一3所冻结均•科丿JF 作用在E 点,至统能否乎猶?若力F 仍作用在丑点,袒可住 愆改变F 的方向,F 在什么方向上结购能平衡? 上匕解答】不能, 来/在如簷范围内可以令结构平鸳,如着? 一 3圖所示.1- 6 将如下间题抽象为力学模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分析和抽躱能力*试画出它心的力 学荒圏及受力<1)用两根细绳將B 光灯吊挂在天花板上»(?)水面匕的一块浮冰*G) 本打开的韦静止于桌面上; <4) 一个人坐在一只足球上*【解答】⑴⑵图1-4<4)u1 -7若将图1-5屮力F作用于三锻拱供较陡C处的请订上,所有物体里虽不计试分别画出左、右两拱茂销匚的受力圈八刃若傭订匚碾于AC•分别画岀汗、右两拱的受力图H3)若洌订C 属于EC,分鬧画出古、右两拱的量力阳°3 1-5mA2_1输亀钱普麦/相同时,电线下垂量片趙小■电线捷易亍拉Wh 为什么?【網答】可儒得J = F B =疵;=好也越小恥越小不和尸庞儿助以电线更易于拉2-2图2 — 1所赤时三种机构,构件自童不计9翅略靡擦,, 平力F,问Aifc 的妁京力是否相同。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dvz d 2 z az 2 dt dt
例 5-1 已知:椭圆规的曲柄OC 可绕定轴O 转动,其端点C 与规
尺AB 的中点以铰链相连接,而规尺A,B 两端分别在相互
垂直的滑槽中运动, OC AC BC l , MC a, ωt 求:① M 点的运动方程; ② 轨迹;
ax (l a ) cos t cos(a , i ) a l 2 a 2 2al cos 2t ay (l a ) sin t cos( a , j ) a l 2 a 2 2al cos 2t
例5-2
已知:正弦机构如图所示。曲柄OM长为r,绕O轴匀速转动, 它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为 t ,其中 为t = 0时的夹角, 为一常数。动杆上A,B两点间距离为b。
速度 矢径矢端曲线切线
加速度 速度矢端曲线切线
§5-2 直角坐标法
运动方程
x x(t ) y y (t ) z z (t )
直角坐标与矢径坐标之间的关系
r (t ) x t i y (t ) j z (t )k
速度
dr dx dy dz v i j k vx i v y j vz k dt dt dt dt
③ 速度;
④ 加速度。
解: 点M作曲线运动,取坐标系Oxy如图所示。
运动方程
x (OC CM ) cos (l a) cos t
y AM sin (l a) sin t
消去t, 得轨迹
x2 y2 1 2 2 (l Biblioteka a) (l a )速度
l a sin t vx x (l a) cost vy y v vx 2 v y 2 (l a) 2 2 sin 2 t (l a) 2 2 cos 2 t

理论力学第七版第五章2PPT课件

理论力学第七版第五章2PPT课件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1
运动学: 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的科学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
2
§5–1 矢量法
运动方 rrt程 速度 定义 vdr
dt 加速度(a定 d dvt义 d d2t)r2
3
§5–1 矢量法
矢端曲线
速度 矢径矢端曲线切线
加速度 速度矢端曲线切线
4
§5–2 直角坐标法
anvR 2(18m 50 m s)0 20.28 m1 s2
a at2an 20.30m 8s2
23
例题5-5
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x=2sin 4t ;y=2cos 4t ;z=4t ;单位m
求:点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 。
解:由点M的运动方程,得
v x x 8 c4 o t, a s x x 3s2 4 itn
副法线单位矢量 b n
18
§5–3 自然法
自然坐标轴的几何性质
19
速 v 度 d rd rd sd sv
d t d sd t d t
加 速 ad 度 vdvvd
dt dt dt
代入 ddt d dsd dst vn
则ad dvtv2natann
20
at ddvt ddt22s
—切 向 加 速 度
已知:R=800m=常数,a常,数 vt0v00 v2mi n54kmh
求:at0, at2min
22
例题5-4
解:1 列车作曲线加速运动,取弧坐标如上图
2由 a t常 , 数 v00 v att
at v t11m 52s0 0s.12m 5s2 ① t0, an0 aat 0.12m 5s2
② t2min120s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一): 求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1、很高兴为您回答,但我没有题目内容啊!2、自己亲自做吧.网上(如:百度文库)可能查找到一些答案,一般不全.对搞不懂的题目,可以上传题目内容,以方便为你回答.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二): 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email protected]【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已发送注意查收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三): 理论力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DF 要《理论力学》(I)(第7版),《理论力学》(II)(第7版),《简明理论力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思考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些书的PDF 非常谢谢必有重赏在下载了一会上传附件,望等待!!!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四): 有几道力学题,.理论力学第一题选择题(基本概念和公理)1 理论力学包括()A、静力学、运动力学和动力学.B、运动学和材料力学.C、静动力学和流体力学.D、结构力学和断裂力学.2 静力学是研究()A、物体破坏的规律B、物体平衡的一般规律.C、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D、物体振动的规律..3 关于刚体的说法是()A、很硬的物体.B、刚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微小改变..C、刚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存不变.D、刚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可以改变.4 关于平衡的概念是()A、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静止.B、物体做加速运动.C、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运动.D、物体做减速运动5 力是物体间的()A、相互化学作用..B、相互机械作用.C、相互遗传作用.D、相互联接作用.6 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三要素是指()A、力的大小、方向和坐标B、力的大小、量纲和作用点.C、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D、产生力的原因、方向和作用点.7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米(m).B、牛顿.米(N.m).C、牛顿.秒(m).D、牛顿(N).8 关于约束的说法是()A、限制物体运动的装置B、物体和物体的链接.C、物体运动的装置.D、使物体破坏的装置.ABCAD CDA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五): 第七课答案【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复习提要 1、语言积累和运用.2、现代文阅读.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4、作文复习.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难点:1、关键词语的揣摩.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理解诗歌的意境.4、作文的选材立意.课时划分:1、积累与运用(4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2、现代文阅读(4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2课时).4、作文(2课时).附:专题练习分工:积累与运用:张桂芬、钟国珍,现代文阅读(课内:王安华、黄卓苗,课外:郑小坚、范远填),文言文阅读:方焕章,作文:王文捷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如: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痴()想隐秘()诱惑()xuān( )腾一shùn( )间yùn( )含 B、请你找出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惊荒失措 _____改为_____ 昂首铤立_____改为_____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三、完成试卷练习.(课后巩固为主)第二课时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如:A、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B、《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三、课后试卷练习巩固.第三课时复习内容1、仿写句子.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一、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1、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2、仿句考查的知识点:(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六): 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是什么理论力学是机械运动及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也称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工程技术科学理论力学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故又称牛顿力学.原理的话就是牛顿三大定理咯.定理都是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推出来的,所以想想牛顿三定律是建立在什么假设基础上的我能总结出来的就三点:1.时间是绝对的,其含义是时间流逝的速率与空间位置和物体的速率无关; 2.空间是欧几里德的,也就是说欧几里德几何的假设和定律对空间是成立的;3.经典物理的第三个假设,就是质点的运动可以用位置作为时间的函数来描述.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七): 大学理论力学的问题(哈工大第七版)有关力矩在平面力对点之炬,这一节中,关于力对点之矩的正负问题中,顺时针和逆时针怎么判断呢以及在力对轴的矩中右手螺旋定则怎么定义的啊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其实判断力矩正负和以前高中学的判定磁场方向差不多,就是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其余四指弯向力的方向,这时候可以有两种判定方法:第一种,如果其余四指弯曲的方向是顺时钟,则力矩为负,反之,则为正;第二种,如果这时大拇指指向为上,那么力矩为正,反之,则为负.总之大体的判断方法就是这样,至于哪种方法更容易,楼主自行体会吧.最后祝你学业进步~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八): 现代物理学包括哪几部分目前我们学物理是包括了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这些学科的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九): 科学不怕挑战的阅读答案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4分)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4分)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2分)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参考答案:5、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2分)6、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1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1分).7、不能颠倒(1分).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总结上文,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8、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2分)9、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分).。

理论力学(百度文库)-第七版答案-哈工大

理论力学(百度文库)-第七版答案-哈工大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7版部分习题答案1-2两个老师都有布置的题目2-3 2-6 2-14 2- 20 2-30 6-2 6-4 7-9 7-10 7-17 7-21 8-5 8-8 8-16 8-24 10-4 10-6 11-5 11-15 10-3以下题为老师布置必做题目1-1(i,j), 1-2(e,k)2-3, 2-6, 2-14,2-20, 2-30 6-2, 6-47-9, 7-10, 7-17, 7-21, 7-268-5, 8-8(瞬心后留), 8-16, 8-24 10-3, 10-4 10-611-5, 11-1512-10, 12-15, 综4,15,16,18 13-11,13-15,13-166-2 图6-2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 m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 m,A端为铰链,B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s,杆AB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

求运动过程中角?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的轨迹方程。

10-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1 均质三棱柱A,在其斜面上又放1 均质三棱柱B。

两三棱柱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三棱柱A 的质量为mA三棱柱B 质量mB的 3 倍,其尺寸如图所示。

设各处摩擦不计,初始时系统静止。

求当三棱柱B 沿三棱柱A 滑下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A 移动的距离。

11-4解取A、B 两三棱柱组成1 质点系为研究对象,把坐标轴Ox 固连于水平面上,O 在棱柱A 左下角的初始位置。

由于在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故系统质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守恒。

设A、B 两棱柱质心初始位置(如图b 所示)在x 方向坐标分别为当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如图c所示。

两棱柱质心坐标分别为系统初始时质心坐标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因并注意到得10-4 如图所示,均质杆AB,长l,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求它从铅直位无初速地倒下时,端点A相对图b所示坐标系的轨迹。

(NEW)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平面力系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空间力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摩 擦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点的运动学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刚体的简单运动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 点的合成运动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动量定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动量矩定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动能定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达朗贝尔原理。

哈工大理论力学课件第五章.ppt

哈工大理论力学课件第五章.ppt

F1
sin cos
fs cos fs sin
P
sin cos
fs cos fs sin
P
F1
sin cos
fs cos fs sin
P
几个新特点
1 画受力图时,必须考虑摩擦力; 2 除平衡方程外,还需增加补充方程 Fs fs FN
3 因 0 Fs ,F问ma题x 的解存在一个范围.
挺杆不被卡住时 a b
2 fs
用几何法求解
解:
b
(a极限
d 2
)
tan
(a极限
d 2
)
tan
2a极限 tan 2a极限 fs
b a极限 2 fs a b
2 fs
例5-4
已知:物块重 P,鼓轮重心位于 O处1 ,闸杆重量不
计, ,fs 各尺寸如图所示. 求: 制动鼓轮所需铅直力 F.
解: 分别取闸杆与鼓轮 设鼓轮被制动处于平衡状态
用几何法求解 解: 物块有向上滑动趋势时
F1max P tan( )
物块有向下滑动趋势时
F1min P tan( )
P tan( ) F P tan( )
利用三角公式与 tan fs ,
P sin fs cos cos fs sin
F1
P sin cos
fs cos fs sin
第五章
摩擦
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滑动摩擦 动滑动摩擦
静滚动摩擦 动滚动摩擦
干摩擦
摩擦 湿摩擦
§5-1 滑动摩擦
1.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2. 库仑定律
Fmax fs FN
F f FN
f s 静滑动摩擦系数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点的运动学(圣才出品)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点的运动学(圣才出品)

图 5-1 答:A,B,D 是可能的;C,E,F,G 是不可能的。
5-3 点 M 沿螺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 5-2 所示。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 比,问点的加速度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点 M 越跑越快还是越跑越慢?
图 5-2 答:由于曲率半径不断减小,故法向加速度将越来越大,切向加速度大小不变,所以点 的加速度越来越大。点 M 速度大小不变。
(1)任一瞬时两动点的切向加速度必相同; (2)任一瞬时两动点的速度必相同; (3)两动点的运动方程必相同。 答:由题设条件知,两动点任一瞬时切向加速度必相同,因此,任一瞬间两动点的速度 必相同,运动方程必相同。
5-6 动点在平面内运动,已知其运动轨迹 y=f(x)及其速度在 x 轴方向的分量 υx。 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
(1)点沿曲线作匀速运动; (2)点沿曲线运动,在该瞬时其速度为零; (3)点沿直线作变速运动; (4)点沿曲线作变速运动。 答:(1)at=0,an=a (2)an=0,at=a
(3)an=0,a=at (4)a=an+at
5-8 点曲线运动时,下述说法是否正确: (1)若切向加速度为正,则点作加速运动; (2)若切向加速度与速度符号相同,则点作加速运动; (3)若切向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常矢量。 答:(1)不正确。若速度亦为正,则点作加速运动;若速度为负,则点作减速运动。 (2)正确。 (3)不正确。切向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所以速度不是常矢
(2)加速度沿 x 轴方向的分量 ax 可完全确定。其大小为 (3)当 υx≠0 时,f'(x)为有限值,此时 υy=f'(x)υx 故 υ 可求,υt,υn 也可求,所 以 at,an 及全加速度 a 可求。
5-7 下述各种情况下,动点的全加速度 a、切向加速度 at 和法向加速度 an 三个矢量之 间有何关系?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第4~7章)【圣才出品】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第4~7章)【圣才出品】
答:物块不动,主动力的合力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a=12.5o,在摩擦角之内,故物体产生 自锁现象。
4-6 如图 4-5 所示,用钢楔劈物,接触面间的摩擦角为φf。劈入后欲使楔不滑出,问 钢楔两个平面间的夹角θ应该多大?楔重不计。
图 4-5 答:处于临界状态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 可知,欲使楔形不滑出,须满足
动物体时,若 A、B 两处均未达临界状况,此时不能使用静摩擦定律

不能分别求出 A、B 两处的静滑动摩擦力。若 A 处已达临界状态,且力 F 为已知,则可以
分别求出 A、B 两处的静滑动摩擦力。
4-8 汽车匀速水平行驶时,地面对车轮有滑动摩擦也有滚动摩阻,而车轮只滚不滑。 汽车前轮受车身施加的一个向前推力 F(图 4-7a),而后轮受一驱动力偶 M,并受车身向后 的反力 F’(图 4-7b)。试画全前、后轮的受力图。在同样摩擦情况下,试画出自行车前、 后轮的受力图。又如何求其滑动摩擦力?是否等于其动滑动摩擦力 FN?是否等于其最大静 摩擦力?
答:前轮摩擦力
图 4-7
后轮摩擦力
均不等于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
4-9 重为 P,半径为 R 的球放在水平面上,球对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是 fs,而滚阻系 数为δ,问:在什么情况下,作用于球心的水平力 F 能使球匀速转动?
答:使球匀速转动的条件是:当
4 / 1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4-1
图 4-2
答:如图所示,由
,可得摩擦力 Fs=100N。因为此时为静摩擦,故不可以用
公式
4-2 如图 4-2 所示,试比较用同样材料、在相同的光洁度和相同的胶带压力 F 作用下, 乎胶带与三角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拉力。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七版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七版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7版部分习题答案1-2两个老师都有布置的题目2-3 2-6 2-14 2- 20 2-30 6-2 6-4 7-9 7-10 7-17 7-21 8-5 8-8 8-16 8-24 10-4 10-6 11-5 11-15 10-3以下题为老师布置必做题目1-1(i,j), 1-2(e,k)2-3, 2-6, 2-14,2-20, 2-30 6-2, 6-47-9, 7-10, 7-17, 7-21, 7-268-5, 8-8(瞬心后留), 8-16, 8-24 10-3, 10-4 10-611-5, 11-1512-10, 12-15, 综4,15,16,18 13-11,13-15,13-166-2 图6-2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 m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 m,A端为铰链,B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s,杆AB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

求运动过程中角?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的轨迹方程。

10-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1 均质三棱柱A,在其斜面上又放1 均质三棱柱B。

两三棱柱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三棱柱A 的质量为mA三棱柱B 质量mB的 3 倍,其尺寸如图所示。

设各处摩擦不计,初始时系统静止。

求当三棱柱B 沿三棱柱A 滑下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A 移动的距离。

11-4解取A、B 两三棱柱组成1 质点系为研究对象,把坐标轴Ox 固连于水平面上,O 在棱柱A 左下角的初始位置。

由于在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故系统质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守恒。

设A、B 两棱柱质心初始位置(如图b 所示)在x 方向坐标分别为当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如图c所示。

两棱柱质心坐标分别为系统初始时质心坐标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因并注意到得10-4 如图所示,均质杆AB,长l,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求它从铅直位无初速地倒下时,端点A相对图b所示坐标系的轨迹。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圣才出品)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思考题1-1 说明下列式子与文字的意义和区别。

(1)F1=F2,(2)F1=F2,(3)力F1等效于力F2。

答:(1)力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F1和F2大小相等;(3)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和作用线相同。

1-2 试区别F R=F1+F2和F R=F1+F2两个等式代表的意义。

答:F R=F1+F2表示F R是任意方向上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合力F R的大小和方向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F R=F1+F2表示F R是同方向上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合力F R的大小为F1和F2的大小的和,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1-3 图1-1(1)~1-1(4)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是否错误?如何改正?图1-1答:均有错,正确图1-2。

图1-21-4 刚体上A点受力F作用,如图1-3所示,问能否在B点加一个力使刚体平衡?为什么?图1-3答:不能。

当在B点施加力F时,不能同时保证,故不能平衡。

1-5 如图1-4所示结构,若力F作用在B点,系统能否平衡?若力F仍作用在B点,但可任意改变F的方向,F在什么方向上结构能平衡?答:不能。

β在如图范围内可以令结构平衡,如图1-5所示。

图1-4图1-51-6 将如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分析和抽象能力,试画出它们的力学简图及受力图。

(1)用两根细绳将日光灯吊挂在天花板上;(2)水面上的一块浮冰;(3)一本打开的书静止于桌面上;(4)一个人坐在一只足球上。

答:如图l-6所示。

图1-61-7 若将图1-7中力F作用于三铰拱的铰链C处的销钉上,所有物体重量不计。

(1)试分别画出左、右两拱及销C的受力图;(2)若销钉C属于AC,分别画出左、右两拱的受力图;(3)若销钉C属于BC,分别画出左、右两拱的受力图。

图1-7答:如图1-8所示。

图1-8二、习题1-1 画出图1-1各图中物体A、ABC或构件AB、AC的受力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