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路
新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发展------------------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新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欣周飞(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3005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兴起,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 求。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概述了高职院校进入“双高”新时代以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从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高地打造、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等 方面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8100(2021)01— 0001 — 0!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山丹 培黎学校时,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 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 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发展职业教 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
进人新时 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技术 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运用。
中国职教学会会长鲁昕 指出,面对新经济和技术,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机 遇、要求和挑战,“新经济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数字经济,坚持市场人才需求、学生择 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升 级和数字化改造”。
1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1.1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新时代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 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职业教育进人新 时代的序幕。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职业教育 发展认识进一步升华,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家教学成果奖单列,将高职 院校纳人万人计划、黄大年团队、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等建设评审范围,率先启动国家教学标准、专业 教学资源库等)。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策略探讨

1 0l
第 7卷
第1 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1 0 0年 1月
型的, 其学科门 类不如综合型宽广, 而是集中在某一
领域 , 工科 、 科 、 如 农 医科 , 也可 围绕某一 行业形 成 学科群 , 矿业 、 质 、 油 、 洋 、 通 、 天 、 如 地 石 海 交 航 纺 织、 金融 、 法律 等 。无论 在 中国还 是 在其 他 国家 , 特色型 大学都 是 一 种重 要 的大 学 形态 。如 果说 , 在大学行 列里 , 以北大 、 清华为代 表 的若 干 国内一 流综合性 研究 型大学担 当着 “ 领头 羊 ” 色 , 支 角 是
20 0 7年 l 2月 1 1日, 由北京 邮电大学发起并 承 办 的首届 高水平特色 型大学发展 论坛在 京举行 ,2 2
1 从现代 大 学 的演 变 轨迹 看 特 色型 大 学
的 形成
1 1 特色 型大 学是 重要 的大学 形态 .
考察现代大学演 变 的道路和 轨迹 , 一般认 为最 早 的大学是欧洲 中世 纪教会 控制的以神学教育为主
在新 中国的办学历史 中 , 高等教育 分行业 办学 曾经是一种重要 的形式 , 也造 就 了为数 众 多的依 这
托行业发展 , 行业 相关 的专业 领域形成 明显 优势 在
优势 , 发挥协 调作 用 , 积极 为行 业 特色 高 校加 强与 部门、 行业 、 的联 系创 造条件 。 企业
所具有突出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应邀参会。教 育部副部 长 赵沁 平 出 席并 讲 话 。20 08年 1 2月 2 7
日, 由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承办的第二届 高水 平特 色 型大学发展 论坛 年会 在京 举 行 。教 育 部党 组 副 书 记、 副部长 陈希 出席论坛并讲话 。这 两次会议 形成 的共识 主要有 : 特色型大学是 高等教育 适应社 会发 展需要 的产 物 , 是又快又好 培养社会所 需专 门人才 的产物 , 是发展 行业所需共性技 术 的产 物 。高水平 特色型大学应 该 有行 业精 英人 才 培养 理念 和相 应 的大学文化 , 势 学科 在 国 内或者 国际领 先 , 为 优 成 行业共性技术研 究的基地 、 国家行业发 展战 略的研 究基地 以及 发展 行业 创新 文 化 的 中心 。在新 的形 势下 , 行业特色 高校要有新 的更 大 的作 为 。要 在服 务社会方面作 出新 的贡献 , 业和所 在地 区输 送 为行
大学经营: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战略管理的选择

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知识 、信息 的传递过程 ,采用多媒体 教学的 目的就
是将知识鲜明化 、形象化 的传递给学生 ,增强教学 效果 ,提升教学质
多媒体教室都装备了防盗设施 ,配置 了深 色的窗帘。这样 的教 室 光线暗 , 风效果差 ,形成一种沉郁 的氛 围 ,虽说符 合了多媒体教 学 通 的条件 , 却严重阻碍了其它辅助 教学方法的实施。例如 ,在使用 多媒 体教学时 , 都会关灯 ,借以达到画面清 晰的效果 ,而当教师通过板 书 补充重点难 点时,由于光线不足 ,学生只能旁观 ,难 以参与其 中 ,导
记 和思 考 、提 问 的时 间 。
总而言之 , 现代教育技术 的应用对 课堂教学 来说是 一把双 刃剑 , 有利有弊 ,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才 能真正 优化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思辨 能力 和 创新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 ,老师起着决定性 的作 用 ,要想 克服 、弥补不足 和消极后 果 ,主要 应从 老师开 始抓 起 ,系 统培训 老
[ ]黄荣怀 .沙景 荣 .彭绍 东 . 育技术 学导论 [ 1 教 M].北京:
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课堂教学 的丰富生动性。因此 ,必须引导和督 促老师精心 自作课件 , 将无关 、重复 的内容剔除 ,真正选用恰 当、精
致 的内容来制作课件。 2 .精心调节掌握教学速度 ,防范教与学的速度脱节
新时期行业背景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 键 词 : 行 业 背景 高校 ; 可持 续发 展 战略 中 图 分 类 号 : G 4 6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 4 4 ( 0 2 0 - 0 5 - 0 0 8 4 4 2 1 )4 14 3
的办学 目标和 科学 的发展 定 位 , 分 发 掘 自身 优 势 充
第 2 8卷 第 4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 科 版) 社
J u n l fNo t h n n tt t fW a e n e v n y a d H o r a rh C i a I si e o t rCo s ra c n o u
新 时期 行 业背 景 高 校 的可 持 续 发展 策 略
研 基地 建设 以及人 才 培养等 方 面独具 的行 业特 色优 势 逐渐 削弱 , 出现 了趋 同化 的倾 向 。有 的行 业 特 色 高校盲 目追 求综 合 化发 展 , 传 统 的行业 特 色专 业 对 进 行 了非科 学 的调 整 , 甚至 有 的专业 被撤销 , 致特 导 色学科 核心 竞争力 削 弱 。 2 与原 行业部 门沟通渠 道 和沟通 机制 弱化 .
由 之 路 , 且 在 服 务 社 会 过 程 中 获 得 了 丰 厚 的 回馈 , 而
我 国的行业 背景 高校 主要指 在解 放初期 根据 国
民经 济建 设 的需 要 整合全 国高 校有关 专业 组建 单科
性 院校 的基础 上发 展 起来 的 , 在世 纪 之 交 高教 管 理
体制 改革 中划 入教 育部或 省 、 、 等管理 的原 行业 区 市 部 门所属 、 行业 特色 鲜 明的高 等院校 。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文科专业的基本策略

、
按照文科的办学规律发展 文科 。 实现 文 科 的科 学
发 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 是人 和人类社会 , 目 其
的是 要 解 决人 的发 展 和 社 会发 展 ,以及 两 者 的 关 系 问 题 。
文科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 也是特色型大学依托其强大的理
【 作者简介】 夏从亚(9 1 ) , 16 一 男 江苏沭 阳人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 研究方 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1 06・
工背景 , 富的学科体 系 , 丰 推动知识繁衍生 长 , 为学 校专业 结 构的合理化 、 办学效 益的最优化 开辟 新的发展空 间的需
其他 学科互相促进 , 保持优势 学科 的发展张力 , 断培育 不 新 的学科增长点 , 形成新 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特色型大学
文科发展处等独立的管理部门 , 国内部分特 色型大学发 是 展文科专业的成功经验。
2吸收文科专业的专家教授进入领导层。特色型大学 . 的文科专业有 自己的发展特点与规 律 , 不能用理工科 的思 维来办文科 。因此 , 特色型大学要 发展文科 , 必须还要有一 定数量 的人文社科 类的专家进入 学校管理或 学术机构 的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n l
Fe . b201 1 S ra .6 . 2 e i lNo 1 2 No0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文科专业的基本策略
⑧ 夏从 亚 , 学栋 王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人文社科学院, 山东 东营 27 6 ) 50 2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现实诉求、战略定位、路径选择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现实诉求、战略定位、路径选择顾莹【摘要】特色办学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高校转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学生充分就业的战略举措。
转型高校面临办学思想普遍僵化、办学定位普遍模糊、专业设置普遍趋同、教学方法普遍单一、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个性等现实困境,必须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办学历史和地方行业企业确定办学定位。
深化改革始终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的根本动力,高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的直接动力。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包括:孕育教育思想特色,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打造树德育人特色,锻造服务功能特色,涵养校园文化特色。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现实诉求;战略定位;路径选择【作者】顾莹【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推动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主题。
如何克服办学同质化现象,把学校办出特色,成为当前转型高校必须面对并加以破解的战略课题。
转型高校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需要,以应用型科技大学为办学定位,以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的地方高校。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受经济社会条件、自身发展、学生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为转型高校特色办学提供了基本现实诉求。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普通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
一方面,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挑战与出路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挑战与出路: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王亚杰 编者按:近几年来,办学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办学实践: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一直都在呼吁办学目标多样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又总是走上趋同化的老路。
这种怪圈在重点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特色型大学论坛”的举办特别值得欣慰,它标志着“多元发展与分类指导”的正确理念终于在重点高校绽放出独具特色的光芒。
可以肯定,论坛的出现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刊将继续关注特色型大学的实践并刊载论坛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将继续关注在“多元发展与分类指导”方面的其他有益探索。
【摘 要】 行业性大学在长期的行业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行业性学科优势,建立了紧密结合需求的办学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特色型大学建设,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指导和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角度,分析了加强特色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和客观现实性,并对特色型大学如何做好定位以及改善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特色型大学 分类指导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 2007年12月【作者简介】 王亚杰,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大学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开始凸显,走特色发展之路成为每所大学需要认真对待的严肃课题。
特色型大学(特指具有行业背景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业部门管理的改革,特色型大学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抉择。
一、特色型大学的形成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适应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高等教育参照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全面实施专业化教育。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式管理机制研究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陈小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高校办学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重视招生源头,培养过程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动,即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出口关,全力打造“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一、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闭环管理的意义理念引领发展。
闭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将其运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招生工作,每年的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为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生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又影响学生的就业,良好的就业可以提升学校的口碑和影响力,又对高校的招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联动闭环式的有机体结构。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晴雨表”,全面反映了招生培养环节的质量,有必要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闭环式管理体系。
二、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联动闭环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在办学过程中,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却忽视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很多高校紧盯热门专业,导致不少新设专业不符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
尤其是一些文科类专业,其开设成本较低,各大高校“一哄而上”,这就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坚定“质量+特色”内涵发展之路大力提升行业特色型大学榱心竞争力

部分。
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
强化特色优势 ,在 “ 选择性发展”中彰显学科 纺织 、轻工 、有色金属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 实力
务。2 0 09年初 , 国家相继出台了钢铁 、 汽车 、 船舶 、 石化 、 业l 0大产业调整振 兴规划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 学科 特色是行业特色型 大学生存与发展的 “ 生命 式转变的巨大引擎 。2 1 年 ,国务院又新颁布了 《 00 关于 线” ,也是提升高校整体办学实力、凝聚核心竞争力的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未来 5 战 关键所在。长期 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发展形成 年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占G P比重将数倍增长。国家的产 了 “ D 唇齿相依”的关系 ,既得到了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各 业改革发展浪潮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提供 了得天独厚 种资源,同时也受到行业集中度 、行业发展周期和景气 的环境和优势 ,我们应勇于承担起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等因素的影响而遇到发展困境。因此 ,在未来几年,行
服 同质 化 倾 向 ,形 成 各 自的 办学 理 念和 风格 ,在 不 同层 特色型大学的立校之源 ,更是生存之本。如果盲 目 追求
次 、不 同领域办出特 色,争创一流” 。这意味着在未来 综合化发展 ,导致原有优势 、特色和品牌丢失 ,则不仅 l 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全方位进 会在 日趋激烈的竞争 中处于劣势 ,甚至会有生存之忧 。 0 入发展理念战略转变和注重教育质量的新 阶段 ,质量和 因此 ,“ 同化 ” 和 “ 合 化 ” 并 非行 业特 色 型 大 学 的 趋 综 特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与此相应 ,高校之 正确发 展方向 ,坚持 “ 质量 十特色”的 内涵发展之路 、
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 ) 次结 构 一 层
冶金 、 材料 、 矿业等传统学科水平不断提升 , 新兴学
东北大学根据 自 身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不断调 科 和交叉 学科 等不 断发展 , 金工程 、 冶 材料 科学 与工 整学科专业结构 ,适度增设具有 良好前景的本科专 程 、 矿业 工程 、 机械 工程 、 动力 工程 与工程 热物理 、 控
2个, 8 比例 基 本 达 到 11在 12个 硕 士点 中 , 学 设 计及 理论 、控制 理论 与控制 工程 和计算 机应 用技 :; 3 工 门类 5 3个 , 工 学 门类 7 非 9个 , 比例达 到 l .; 学 术 被评 为 国家重点 学科 ,不仅 原有优 势 学科 的地位 :5 科 1 技术 哲学成 为二 级学科 国家重 点学科 ,分析 化学 初 得 以保持,而且优势进一步扩大到机械和信息等学 步具 备 申报 二级学 科 国家重点 学科 的条 件 ,管 理科 科领域 。20 年 , 0 7 在教育部开展的国家重点学科考
( ) 二 科类 结构
18 年 , 9 8 采矿工程和钢铁冶金两个学科被评为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采矿和冶金的传统优势地 位得到巩固。 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 , 大
东北大学 目前学科专业覆盖工学 、理学 、管理 力支持和发展计算机 、 自动化等新兴学科 。 0 1 20 年, 学、 哲学 、 法学 、 经济学 、 文学和教育学共 8 个门类 。 在教育部开展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 中,东北大 在 5 个本科专业 中,工学门类 3 个 ,非工学门类 学钢铁冶金 、 8 O 有色金属冶金、 采矿工程 、 材料学 、 机械
革 和发展 的龙 头 。 东北 大学 原隶属 于 冶金部 , 后转 为 创造性。 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 制定并落实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 :特 色应 用型本科 高校 是 高 等教育 大众化的产物 ,必然要 求尽 快加 强 内涵建设 , 提升教 育教 学质量 。而提升 质量 、 加 强 内 涵 建 设 的 关键 , 就 在 于 与 企 业深度融合 、专业与行 业共建 、分 类培 养、 内培 外 引、 中外合作 和校企共 建。结 合黑龙江科技 学院特 色应 用型本科 建设 的基 础 与 实践 , 阐述 了特 色应 用型 本 科 高校 的发 展 思路 。 关键词 : 特 色应 用型 本 科 高 校 发展 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 4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3 ) 0 1 — 1 0 7 — 0 2 特色应用型本科 高校建设试点是黑龙江 省实施高教强省建 设 规划 的重要项 目之 一 。2 0 1 0年 教育厅 确定 了以我校为 首 的 ( 黑龙 江科技学 院 、 牡 丹江 医学 院 、 哈尔滨 学 院 、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 黑龙江工程学 院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6所高校为特色应用型本 科 高校立项建设单 位。其核心思想 是完 善紧密联 系社会机制 应 用 型 本 科 大 学 建 设 的 思 考 与 探 索
●曹 景萍
需要 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 人才 ” 的人才培养 目标 。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构建 了以产学研 战略联盟 为平 台 , 学科链 、 专 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 ( 三) 特 色应 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1 . 应用型本科教育 以培 养各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为主, 是强 调应用 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教育。 2 .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 素养科学统一 与有机 结合, 其培 养 目标是面 向生产 、 建设 、 管理、 服 务一线的职业化 高 级应用型人才。 二、 我校特 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 ( 一) 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理念先进 面对高 等教育大 众化所带来 的一 系列 新矛盾 和新 问题 , 学 校坚持科学 发展的思想 , 立 足国情 、 省情 和校情 , 确立 了顺应时 代的 、 符合我校办学 实际的 “ 三大 ” 教 育理念 和以教学 为中心 的 功能定位 、 人才培养 规格定位 、 学 科专业 的服务面 向定位 , 引领 学 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上 了质量 高 、实力强和特色鲜明的发展 之路 。
特色型大学之概念辨析及发展思路

理; 同时 , 如果 由于我 们 总结 出 的概念 的独 特性 , 甚
科大学或是单科性学院, 综合性大学不属于其涵盖 的范畴 , 在 特色型 大学 中经 常 被提及 并 被奉 为楷 但 模 的麻 省理 工 学院 、 内基一 梅 隆大学 和加 州理 工 卡 学院却是综合性大学 。 目前麻省理工学 院共有 5 个学院: 理学院、 工学 院、 人文艺术 和社会科 学学 院、 管理学 院 、 筑和 规划 学 院 , 然它 采用 的不是 建 虽 文理学 院 的结 构 , 可 以看 出 自然 科 学 、 但 社会 科 学 和人文科学的主体已经齐全 , 从学科设 置角度看 , 已经是 一所 综 合 性 大 学 J ) ( 。加 州 理 工 学 院 也
除施行专才教育 , 但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华威大学实 施的是超越学科分野、 文理结合的通识教育 , 这是 毋庸质疑的。“ I M T实行 了文理结合课程设置 , 要
求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 、 数学、 人文 和社会科学 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在人文、 艺术和社会科学方
17 9
与突出学科优势 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 …这个定 ”
义简明扼要地概括 了特色型大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 很深的行业背景和突出的优势学科。除此之外 , 学
者赵突 出特
面, 则要 求学 生在 文 学 和 原著 研 究 、 言思 想 和价 语 值、 艺术 、 文化 和社 会 以及 历 史研 究 这 五类 课 程 中 选修 三 门 , 学生必 须完 成 至少 由两 部分 组成 的写作 任务 。 _ ‘ ”4 ‘ 大 学 在 办 学 之 初 , 打 破 系 、 相 j华威 就 科
景; 第二 是具 有突 出 的优势 学科 以及 较为集 中的学 科分 布 ; 三 , 养 的人 才 为 高 级专 门人才 ; 四, 第 培 第
行业院校特色化定位研究

大学的市场定位与特色发展——杨德广教授高等教育市场观及其镜鉴

大学的市场定位与特色发展———杨德广教授高等教育市场观及其镜鉴倪 涛,阙明坤(无锡太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4)摘 要:大学的市场定位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杨德广教授的高等教育市场观,剖析论证了高等教育市场的生成和发展,为解释大学的市场定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前,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和私立高等教育兴起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市场定位作为首要发展战略。
大学的市场定位具体表现为:知识作为商品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流通,大学通过面向学生、企业、政府的知识资本化行为获取收益。
在市场化浪潮下,大学必须坚持特色发展,通过凝练办学理念特色、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强化教师队伍特色、构建校园文化特色,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大学定位;高等教育市场;特色发展;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00(2021)02-011-08大学定位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近年来,各国大学积极寻找自身的目标定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应用型”大学成为较常见的定位表述。
大学定位具体指“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学校在一定时期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
”[1]在不同的维度上,大学定位具有不同的内涵,基于历史与面向未来的学校定位并不相同,一所大学也可能有多个不同层次的定位,这些定位在不同时期指引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帮助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并确定学校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来看,国家政策对于推动大学定位起着重要作用,如我国的“双一流政策”、美国的“莫里尔法案”,这些政策及时促进大学反思并重塑定位。
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沉寂了数十年的中国高等教育重获生机、百废待兴。
然而,对外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一个基本现实问题: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探索高职教育特色办学之路

探索高职教育特色办学之路摘要:探索高职院校建设中办学目标的确定、办学模式的创新、内涵建设以及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等问题实施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如何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承担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要担负起这一重任,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走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办学模式创新;一体化;内涵建设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24-0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承担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要担负起这一重任,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走特色办学之路。
一、建设成石油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国家级职教名校大庆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责任与重托。
领导班子集思广益,明确了学院发展目标。
那就是“建设成石油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国家级职教名校”。
其中“石油特色”即大庆油田办学。
地处大庆油田,身在铁人故乡,隶属油田公司,用大庆精神办学,以铁人精神育人,为大庆油田服务;石油特色专业。
以两个国家示范专业为引领,形成以油田开采技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技术等特色的服务石油石化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中油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中石油大庆培训中心的作用,在中石油系统建设一流的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国内一流”即职前职后一体,中职高职融通——办学模式一流;同类院校领先,示范作用突出——办学水平一流;校企深度合作,职教成效显著——办学质量一流。
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本着 “ 人有我 优 , 优我 特” 人 的理念 , 坚持走 以特 色求发展 的学
科建设之路 , 在规 模扩张 的同时 , 色学科建设 也取得 了显著 特
成效 , 形成了与学 校办学定位一致 的专业布 局 , 学质量和 水 办 平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
2 坚持 优 势 原 则 , 实 学科 基 础 、 夯
学科的发展与壮大 , 是一 个逐 步积淀 、 步提 高的过程 , 逐 尽
管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 但与建成一所特色明
显、 优势学科国内领先、 国际同领域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 目 新办专业 的选择需要考 虑的因素很 多 , 社会需求 、 科基 标 相比 , 学 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多年来 , 学校以“ 特色求发展 ” 的学科建设理念农业部 部属 高
校, 是中国历 史最悠 久的高等水产学 府 , 誉为 中国现代水 产 被
教育的摇篮。学 校具 有明显 的办学特 色和相对优势 , 托原行 依 业 特色 、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 内涵型 发展 不失为有效
继承为基础 , 注入核心要素 , 通过 形成学科特 色, 最终形成特 色 学科 。19 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 目录以后 , 海海 洋大学在 积 98 上 极重 组老专业和增设 新专业 、 拓宽专业 口径 、 优化专 业布局 的 同时 , 大力气培育专业特 色 、 下 建设特色学 科 。经过 多年的 建
禹
教
研
冤
■■■■■■■ ■■●●■■■■■ ■■■●■■■■ ■■■●●一
PO 8ARYECO N OM I CS
【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 的深入 发展 , 摘 高校 之 间的竞争
特色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引擎——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特色办学记

业 风
采
FzA ・AG EEGA AH NH N YFNC I
特色 I 学是高 等教育 发展的 赧本引 擎
—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特色办学记
独 立学 院是 近 1 来我 国高 等 终坚持立足行业特色 , 内涵式发展道 学特色更加突出,为更好地拓宽就业渠 O年 走
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 为 路 理 念 的不 动 摇 。 发展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 、 促进 高等教育
和引进工作 。 要转变观念 、 创新思路 , 建 规范化 、 科学化 。学院先后 起草完成 了
20 0 8级学 生 李 晓艳 说 : 学 校 参 立有效 的“ “ 用人 、 留人 、 引人” 机制 , 形成 《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督 导委员会工
照学生入学时的成绩 , 实施基础学科模 结构合理 、 学风端 正 、 团队精神 、 有 充满 作 职责》 兰州交 一面镜子 , 表 现生活 , 而久之 , 童的个性就 会 明 久 儿
明白 自地 映照 出他们 的思想 和心态 以 得 到充分 的发展 , 型思维就会得 到 创造
( 完善儿童的人格 四)
未来 的社会 需要 什么样 的人才? 这 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I H NH NY FN Cl A A ・AG EEGA z
行 业
风 采
风格上 , 他们坚持创特 色 、 求特色 、 发展 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同时 , 要抓好学科 步提升。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 提高教学 特色 , 在谋 划特色 上下功 夫 , 实抓 好 队伍建设 , 切 重点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管理水平 ,实现 了教学工作 的制度化 、 学科建设这个办学的龙头。
文 学院来说 , 出学科 特色 , 先要 明 建设 、 科建设 、 学条件建设 等 中长 善考 试制度 、 大宣传力度 、 肃考试 突 首 学 办 加 严
心得体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好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

心得体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好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引导地方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职责,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思想银行、竞争引擎、文化客厅和人才母机。
贯彻落实总书记教育思想,地方高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苦练内功、加快转型,奋力走好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转型发展、服务地方,明确地方高校办学育人的“地方性、应用型”科学定位。
推动地方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
地方高校要紧跟国家政策引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启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部分地方高校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毕业生大都直接走向了教书育人一线的应用型岗位。
广大教师和医生、律师、工程师一样,都是应用型人才。
这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道路上,既要不忘初心,坚持师范根本,立足地方用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有用人才,还要慎办工科专业,不要盲目更名来彰显应用技术的特征。
地方高校成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唯一的标准,应该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地方的就业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好不好找工作?上岗后能不能人岗相适、独立工作?找不到工作,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服务地方大局成了空话;胜任不了岗位,那就是学校的育人质量还需提高,服务学生就业的承诺恐难兑现。
对照“一个标准、两个服务”,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科学定位,依照“地方性”这个服务半径和“应用型”这个服务路径,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这个科学定位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和驻在地赋予我们的历史坐标。
更新教育发展理念 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华东理工大学发展思路和改革实践

的办 学风 格 。依 据这 种观 点 ,华 东理 工 大学
在办学 思 路 上 就 不 应 该 追 求 综 合 的规 模 效 应 ,而是 追求 质量 特 征 的 显 示 。也 就 是 说 , 不 主 张靠外 延 式扩 张 的发 展 ,而要 靠 重视 质 量 的内涵 式发 展 。使 学校 的 整个 躯体 虽 然不
生 源竞 争 、科 研 和科 技产 业 发展 等诸 方 面都
会 出 现 新 情 况 。从 长 远 来 看 , 加 入 W TO 对
中的健 美 比赛 。参 加健 美 比赛 的每一 位 健美
选 手都 “ 条 清 晰 ,肌 肉发 达 ” “ 线 。 健美 型”
我 国教育 事 业 的影 响 利 弊 俱 存 ,利 大 于 弊 ,
只有做 好 充分 准备 工 作 ,迎接 挑 战 ,才 能 减 少 负 面影 响 。 对 华 东理 工 大学 而言 , 目前正 处 于改 革 与发 展 的关键 时期 ,恰 如 逆水 行 舟 ,不 进则 退 。面对 困难 与希 望并 存 、挑 战 与机遇 同在 的局 面 ,抓住 机 遇 ,深 化 改 革 ,克 服 困难 , 迎 接挑 战 是华 东理 工 大学 的唯 一选 择 。一所 学 校 要生 存 、要发 展 、要有 知 名度 ,首 先要 根 据学 校 正确 定位 ,这是学 校 战 略决策 的需 要 ,也是 学校 发展 的关 键 。
随 着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运行 体 制 的逐步 建立 ,高等 院 校 的 办 学 视 角 要 进 一 步 转 换 。
学 校 的发展 需要 投 入 ,但是 完 全靠 国家 投入
是 强 壮 粗 大 ,却 是 非 常 协 调 ,特 征 非 常 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新时期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路
作者:王晶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2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行业特色大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进行剖析,对我国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了应提高质量上水平、强化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特色大学质量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行业特色大学的现状
(1)形成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学形态的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是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二是70年代的下放搬迁,三是90年代的高校合并。
行业院校的出现主要集中在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成为当前我国特色型大学的前身。
(2)行业特色大学的特点。
特色大学有以下特点:(1)独特性。
就特色大学而言,个性体现在与其他同类或同层次或同行业大学相比,特色大学所具有的独有特征,具体则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布局、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多方面。
①(2)杰出性。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特色的反映,失去特色大学就失去竞争的优势。
(3)稳定性。
特色大学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大学特色的产生、发展、成熟需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稳定的独特风貌。
②
2 我国特色大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其一,保持传统优势与开创新增长点的矛盾。
特色型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突出的行业特色,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
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部门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挑战,单纯的防御性战略显然没有出路,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异常迫切的任务。
其二,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部门共建的矛盾。
采取多方共建的院校调整模式后,原有的资金链条和行政隶属关系基本断裂,使得特色型大学和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微妙和飘忽不定。
其三,过度强调综合化和通识教育又会加速这类院校远离行业,弱化传统和特色。
甚至整体衰退,这也成为特色型大学发展中的两难问题之一。
③
3 发展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思考
3.1 发展特色大学的内部条件
(1)提高质量上水平。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必须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所以说创建特色大学一定要先从质量上下力量,提高质量上水平是创建特色大学的核心。
(2)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
只有树立大学经营理念,时时处处从“经营”的角度考虑大学建设、追求大学发展,才能摆脱计划体制下“操作管理”的传统思想束缚,充分发挥大学功能,促进大学优质高效地运转。
(3)创新财务预算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以先进的绩效预算管理替代传统的部门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值得一试的创新之路。
可以使各部门从注重要钱转向想办法干事;可以用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代替传统的领导和单位互评,更好地体现民主化的理念。
(4)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发展特色大学要以特色为发展方向,以创新为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特色优势学科,大力扶持新兴交叉学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3.2 发展特色大学的外部条件
(1)政府配套方案的支持。
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
特色型大学由于其多学科的特点,在争取资源、吸引人才、提升综合排名、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索。
只有当这些差别消失的情况下,各类学校之间才不会盲目攀比,追求趋同,同挤独木桥。
④
(2)相关行业的扶持。
行业特色高校由原隶属的工业部门调整到教育部或地方管理以后,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特色型大学与其原来对应的行业部门应当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建立起新的联系台作机制。
4 总结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行业特色大学需要内部与外部环境共同支持,首先,行业特色大学自身要以特色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综合发展,以科研创新为发展理念。
其次,政府、有关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有利于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李名梁,陈士俊.大学办学特色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0~75.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一小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17~21.
王志刚.高校办学特色研究论纲——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7~71.
李泽.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2(1):22.
胡弼成,张卫良.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