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学科_专业的竞争优势研究_丁菲菲
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路径

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路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很多高校开始探索特色发展的道路,并且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双一流”建设。
行业特色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不同高校在学科布局、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发展的方向。
高校可以基于优势学科或行业需求,确定自己的特色方向,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和师资队伍。
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实力。
学科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
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科实力。
还需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是高校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还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第四,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加强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是高校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通过引进国际优秀教师和学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加强国际化发展。
还需要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全球背景和视野的人才。
第五,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注重产学研用结合。
高校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应用,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界的紧密合作,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智力支持。
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校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关键环节。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和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特色与竞争优势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特色与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学科特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科竞争优势。
一、学科特色的意义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与优势。
学科特色指的是该学科拥有独特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在该领域内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学科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和热情。
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可以使他们感到兴奋和激情。
这样的专业往往与自身兴趣和擅长相关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科特色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科特色强调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该领域内紧跟时代的发展,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出扎实的专业基础,锻炼出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科特色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拥有学科特色的专业往往是市场上稀缺的人才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变革,具备学科特色的专业人才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争相争夺的对象。
因此,选择一个有学科特色的专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科竞争优势的培养与提升在选择了有学科特色的专业之后,学生应进一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学科竞争优势。
以下是一些提升学科竞争优势的建议。
首先,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
无论学习何种学科,良好的基础是建立起强大竞争优势的起点。
学生应该全面学习和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生应注重实践和实际操作。
理论学习只是学科研究的一部分,实践能力同样重要。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生应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
学科竞争优势的提升需要不断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新兴技术。
基于ESI_与InCites_视角的普通高校学科竞争力和潜力学科定量分析

上升趋势,尤其是 2018 年以后,呈现出快速增长。 这
一方面与我国整体学术科研环境和学校科研奖励密
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学校自 2018 年开始注重引进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5202310980。
作者简介:高卉杰(1987— ) ,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学科分析,情报分析。
工程学科首次进入 ESI 学科前 1%。 截至 2023 年 11
月,工程学科仍是唯一一个进入 ESI 前 1% 的学科。
对该学科近两年进入 ESI 学科前 1% 的数据进行汇
总,结果如表 2 所示。
从学科发文量来看,近 10 年来,工程学科发文总
量为 1053 篇, 总 被 引 频 次 8457 次, 篇 均 被 引 频 次
和学科均衡性指标来衡量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借鉴生
物多样性的一般框架,挖掘中美英 ESI 高被引论文的
学科布局特征。 Zhang 等 [4] 采用 H 指数,通过分析世
界 30 多个国家 / 地区的 ESI 高被引论文数据,评估了
各个国家 / 地区的商业与经济学科的情况。 Moreno -
Delgado 等 [5] 引入期刊影响因子 IF 构建了国家影响
Nonlinear Dynamics
JCR
期刊影
Q2
3. 9
分区
响因子
Q1
11. 1
Q1
6. 8
Q1
8. 9
Q1
11. 2
Q1
5. 6
4 潜力学科分析
4. 1 潜力学科的挖掘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重点关注已
经进入 ESI 学科前 1%的学科,深入挖掘即将进入 ESI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文档资料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特色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特别是作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我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1,2] 。
特色专业是高校的一面旗帜,特色专业建设也是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 。
高校的特色专业可以概括为: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4,5] 。
因此,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我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同时坚持“科学、创新、示范”的建设原则,不断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并以特色专业辐射和带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校、院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文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校、院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我院专业设置概况我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具有基础性强、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宽等特点,是21 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更是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依靠理、工、医紧密结合,促使理工学科与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
生物工程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并与机械、电子、材料、医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程技术学科。
我院于2005年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2008 年又增加了生物工程专业,现有学生300 余名。
二、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优势我校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西医类独立学院,医学专业已经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一特色优势为我院的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三个医学相关专业医药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探讨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探讨作者:张伟来源:《大学教育》 2017年第9期[摘要]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院校群体,在其学科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学科特色性、不均衡性、偏应用性等特点,同时出现一些学科建设问题,例如学科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基础学科薄弱,学科水平在国际上逊色。
面对学科建设问题以及高校竞争压力,行业特色高校可通过明确学科建设规划以及提升学科竞争力来解决。
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显著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学科竞争力[中图分类号] (;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 2017)09-0146-04“学科是立校之本。
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一棵大树,学科建设就是它的根和主干、”1可见,作为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学科建设对一所大学来说何其重要。
尤其足2013年初,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学科建设更足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起了高度重视: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院校群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社会、行业以及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形成了特色显著的办学体系和优势学科科、但是,在新时期,随着宏观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面对原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的局势,传统的学科领域逐渐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挑战及竞争,行业特色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办学方向和目标,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必然足行业特色高校提升核心竞争/J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所以,探索学科建设新思路,重构学科建设新体系,成为新时期下行业特色高校保持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一、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及问题(一)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的特点王亚杰认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特指那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门,并且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简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陈钧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2)003
【摘要】基于要素分析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基于竞争力分析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主要理论.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也与货物贸易不同.文章从服务贸易的特点和类型出发,探讨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陈钧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68
【相关文献】
1.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因素 [J], 张海青;肖静
2.试析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J], 程爱萍
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J], 黎宏宝
4.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问题研究 [J], 李艳
5.浅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J], 宋开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金课”建设思路与设计

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金课”建设思路与设计作者:王睿何丽李菁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1期摘要打造“金课”是提高教学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针对农业特色高校农业特色,分析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在目标、课程、师资三方面现状,提出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金课”建设思路,针对性给出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金课”建设设计方案。
关键词农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金课;OSID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1-0279-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1.07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hinking and Design of Accounting Gold Cours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WANG Rui HE Li LI Jing2(1. School of Fina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2. General Office of Pukou Campus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Abstract Creating “golden course” is an im 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eaching standards,teaching quality and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aspects,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scheme of “golden cours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Universities with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Accounting;Gold course;OSID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 738所,有651所院校开设会计学本科专业,692所院校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186所院校开设审计学本科专业[1]。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

重 要 的教学 基本 建设 , 决 定 着人 才培养 的格 局与 办学 水平 ,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 ,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 务, 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l I 。 特色专业是高 9 . 学校 定位 和 发展理 念不 甚清 楚 。目前 , 大 多数 二本 高 校 的定 位 应该 还 是 教学 型 大学 或教 学 研 究 型大 学 , 那 么 它 的主要 任务 还应该 是 教学 。但 大多数 二本 高校 却将科 研 看 作主要任务 , 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方面均 以科研为主 , 平 常对 教学 工 作也 重 视不 够 , 缺少 对 一些 教 学项 目如多 媒 体 课件制作或教案准备工作方面的评 比奖励和促进作用。对 教学质量也重视不够 , 对主要教学成果如毕业设计 、 课程设 计和考试试卷平时很少考核验收 , 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 ,
摘要 : 特 色专业建设是提 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 关键 , 是 高等 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 务, 对 高等学校 的改革 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新 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 学院特 色专业建设为例 ,从特 色专业建设的重要 意 义、 优势、 目标 、 人 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 了探 讨, 以期 为我校、 院特 色专业建设提供 参考。
2 014 年 1 月 第 3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 CA T1 0N TE ACH I N G F 0R UM
Ja n . 2 O1 4
N 0. 3
打造 品牌特色专业
— —
提 升我 院核 心竞争力
燕
对我院特色专业建设 的思考
石 晓卫 , 刘
( 1 . 新 乡 医学 院 三全 学 院生命科 学技 术学 院 ,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3 ; 2 . 河南农 业 职业学 院 动物科 学系 , 河南 中牟 4 5 1 4 5 0 )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度与
分析
丁珏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本文对入世以后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农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做了分析,同时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对入世几年来浙江省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了出口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入世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但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总页数】4页(P120-122,125)
【作者】丁珏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7
【相关文献】
1.新加坡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发展评价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动态均衡[J], 苏颖宏
2.浙江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竞争战略研究——以浙江、上海比较测度指数为模
型 [J], 范明
3.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 [J], 雷怀平
4.农产品出口:如何利用比较优势来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 [J], 雷怀平;黄开学
5.农产品出口:如何利用比较优势来培育和创造竞争优势 [J], 雷怀平;黄开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模式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为例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68·2019年第2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3-0068-02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模式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为例刘高吉,丁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中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区域化,并逐渐趋于稳固。
招生工作是每个学校赖以生存的基本工作,它是一项长远的建设工程。
旨在通过分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商务贸易学院招生的情况,为以后的招生宣传工作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招生模式;高职院校;招生情况分析;生源质量中图分类号:G717.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23.0281江苏省高职院校招生背景随着江苏省内生源不断减少,省内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形势日益严峻,江苏省内高职学院的招生政策近几年也在不断为适应生源变化的情况做出相对调整。
自从2009年以来,江苏省生源各个学校直接的生源之争更加激烈。
尤其自2009年以来,高考生源规模减小,导致办学实力较弱的高职院遇到难以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接近一半的省内招生计划放入提前招生中,所占人数接近每年招生计划数的一半。
因此提前招生将作为江苏省省内招生的一项重点工作,高职院校也逐渐迎合省内招生政策的变化,规范提前招生工作。
随着省内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大战越来越激烈,南工院2017年省内招生计划数为2275人,2018年省内招生计划数减少到1900人,将更多的招生计划放入到省外高考招生中,拓展省外招生渠道,才能更好保证整体招生任务的完成,且能更好保证生源质量。
高职院校需规范招生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规定,制订本校提前招生简章,明确本校报考条件、文化科目要求、技能考核或面试办法、录取规则、咨询方式、收费标准、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才能避免生源减少带来的恶性竞争。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性实证研究作者:王娇娇韩鑫彤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02期摘要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制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前端因素。
基于对浙江50所高等职业院校(包含2所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浙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但随着新时期产业发展定位的调整变化,二者的契合性仍存在结构化问题突出、梯度化差异显著、特色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统筹规划、锚定错位发展、注重特色发展、健全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从需求侧推动专业设置优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契合性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02-0034-06作者简介王娇娇(1988- ),女,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杭州,310012);韩鑫彤(1990- ),女,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金项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博士后研究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研究”(202209A0066),主持人:王娇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22年度前期项目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202209A0163),主持人:潘瑜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其中,“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国家发展过程的迫切诉求”[1]。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多项政策均关注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
专业设置是否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前提,关系到能否提供契合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同时,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亦是一种动态契合的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契合性需要进行持续性、多角度的关注与研究。
专业建设成效与特色

...
...
...
1. 注重医学影像技术的精准教学,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2. 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3. 强调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有温度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艺术设计
1. 学生作品在国内外设计比赛中屡获佳绩2.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水平均居全校前列3. 成功举办多场艺术设计展览,提升专业影响力
专业建设成效与特色
专业名称
建设成效
特色亮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2.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 学生参与国际编程竞赛获奖多项
1. 强化实践教学,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2. 引入行业前沿技术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3.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
经济学
1. 经济学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2. 成功举办多场高水平经济学研讨会3. 经济学专业考研录取率稳居全校前列
1. 采用小班化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与讨论2. 强调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开设多门案例分析课程3. 邀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来校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医学影像学
1. 医学影像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获得患者好评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实习合作关系
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育:特点、问题与建议

Specialty Cultivation of Colleges with Industrial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作者: 贺小飞 王保华
作者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出版物刊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63-6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特色专业 培育 行业院校
摘要:行业院校在管理体制转轨后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走出困境、提升办学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动力、机制和联系等方面。
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育的政策建议是:推动产学研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过程监督。
国家特色专业与abc评级

国家特色专业与abc评级一、国家特色专业的定义与意义1.国家特色专业的概念国家特色专业是指经过长期建设,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专业。
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并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2.特色专业的设置目的国家特色专业的设置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对学生的影响国家特色专业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特色专业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和培养。
(2)拓展就业渠道:特色专业通常与行业联系紧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色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ABC评级体系的建立1.ABC评级的背景ABC评级体系是一种针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体系,通过对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2.评级标准与流程ABC评级的标准包括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
评级流程通常包括收集数据、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
3.评级结果的应用ABC评级的结果可以作为高校发展的参考依据,帮助高校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评级结果也可以作为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依据,为高校声誉和形象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国家特色专业与ABC评级的关联1.特色专业在评级中的地位国家特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ABC评级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是评价一个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评级对特色专业发展的影响ABC评级可以为特色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高校了解自身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王亚杰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行业特色型大学(特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门,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简称“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行业特色型大学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办好这批大学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王亚杰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党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建设突破创新体系建设瓶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忧患、思考与建议
2.行业特色型大学“十三五”建设的战略思考
3.建设"双一流"背景下高水
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路径思考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加强产学研
协同创新的思考5.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世界学科排名的研究与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

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作者:段怡杰李伟霞胡金毅颜豪帅鲁银梭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6期[摘要]大學生专业获得感是检验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
然而,当前大学生获得感程度普遍较低,因此,探析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有助于推动大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大学生专业获得感为因变量,以钻研度与认知度为中介变量,探讨了专业及教师方面对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影响激励。
结果显示,钻研度、认知度在就业前景、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学术引领与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关系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最后,本文从专业和教师两方面对提升专业获得感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获得感;钻研度;认知度;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6-0011-08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后,[1]“获得感”一词迅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使用范围逐渐趋于多元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提高“农民获得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企业将“员工获得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各高校也将“大学生获得感”的增强和提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落脚点。
[3]大学生专业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或在习得专业知识后于客观和主观上有所获得,从而生成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包括了客观“获得”与主观“感知”。
“获得”和“感知”之间是因果递进关系,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才会激发主观层面的触动和感觉。
大学生专业获得感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源拥有感、个人成长感、成就达成感,等等,大学生的专业获得感是大学生评估自身专业水平的内在动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
增强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获得感是要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课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的课程,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所作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特色,助力专业发展

学科特色,助力专业发展。
学科特色是指某个学科所独有的属性、特点和特质,是这个学科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的独特性。
学科特色是学科融合、学科创新、学科转型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哪个专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够更好的脱颖而出。
如何发掘专业特色,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学科特色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提高专业实力、推动专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科特色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下面以几个经济学的学科特色为例,来探讨学科特色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资源的学科,本身就具有广泛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同时,经济学也是应用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因此在研究实践中,经济学的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强调对社会和人的贡献。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微观经济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贡献。
这种强调对社会和人的贡献的特点,使得经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强调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经济问题演变的学科,强调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比、总结等方式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强调对多元化、创新的发展。
经济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助力于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发展中强调对于不断创新的发掘、对于不同人群的需求的关注、对于不同实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进经济学的实践应用和学术研究。
以上几个方面,已经展现出经济学在独特贡献、广泛交叉、历史分析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这些特点正是促进经济学在应用领域中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和起点。
在以后的专业发展中,学科特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完善学科特色,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专业发展。
我们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专业能够在学科特色的支撑下,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78·2019年第2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4-0078-0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刘高吉,丁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新世纪各国教育的主旋律,是一国发展的原动力和国家崛起的灵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亦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平台,高职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人才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24.032随着国家教育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创业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受到全国高校的重视。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
怎样将培育技能人才和国家政策相结合成为各个高职院校探讨的重点话题。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教育最早始于美国,美国在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中提出,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国力提升,随后提出教育改革方案,提出高校教育的重点应是将传授科学价值观与科学探索精神放在首位,这预示着美国创新教育改革的开始。
而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开展了第一次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九所大学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自此以后各个高校在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上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由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以及国内教育现状的限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只把其当作一种政策开展,只在极少数学生群体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并且创新创业是需要投入时间孵化培育,由于部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压力较大,无法参与其中,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非常低,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的科学系统的教育推广到大部分学生群体中。
高校非英语专业高级写作课程设置实践探索——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作者: 丁菲菲[1]
作者机构: [1]中国科技大学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6
出版物刊名: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页码: 60-6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写作;教学要求;测试要求;写作原则
摘要: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要求与测试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写作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对教学提出更艰巨的挑战。
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要求,依托教学大纲,以写作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摆脱英语学习的时空限制,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
遵循语言习得习惯,以写作理论为基础,写作实践为手段,是学生在综合应用能力、语言实践能力、语言学习兴趣方面都得以大幅度提升的有效途径。
丁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丁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1. 引言作为一名教师,丁菲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
本文将对丁菲教师的专业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包括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
2. 重要观点2.1 学生关注度的重要性丁菲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关注度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丁菲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和互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专注,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2.2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丁菲教师深刻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丁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通过个性化教学,丁菲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2.3 教学评估的重要性丁菲教师认识到教学评估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丁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估,通过各种评估方法,如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反馈。
这样的教学评估帮助丁菲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键发现3.1 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丁菲教师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在课堂教学中,丁菲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发现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因此,丁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丁菲教师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丁菲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灵活运用丁菲教师发现选择和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丁菲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的竞争优势研究
丁菲菲
(天津科技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222)
[摘 要 ]本 文 通 过 对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的 理 论 概 述 着 手 ,分 别 对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的 学 科 、专 业 所 具 有 的 特 色 剖 析 ,根 据 大 学 所 具 有 的 培 养 人 才 、科 学 研 究 和 社 会 服 务 三 方 面 对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学 科 、专 业 表 现 出 来 的 竞 争 优 势 进 行 论 证 ,并 用 SPSS 进 行 了 相 关 性 分 析 ,作 为 可 量 化 的 指 标 ,以 此 作 为 促 进 行 业 高 校 更 好 发 展 的 依 据 。
二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学 科 、专 业 的 特 色
从 新 中 国 成 立 到 1956 年 ,我 国 在 高 等 教 育 学 科 设 置 方 面 以 培 养 “专 才 ”为 理 念 ,学 科 体 系 仿 照 前 苏 联 设 立 ,很 多 专 业 是 按 工 艺 、装 备 和 产 品 进 行 设 置 ,覆 盖 面 比 较 狭 窄 ,学 科 设 置 与 行 业 建 设 高 度 契 合 。
原部属单位
表 1 部 分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统 计 表
大学名称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原财政部
西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原地质部
原电子工业部 原纺织部 原化工部
中国地质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东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行业特色高 校 作 为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中 的 一 个 鲜 明 的 群 体 ,多 年 来 和 我 国 相 关 行 业 共 同 成 长 和 发 展 ,培 育 了 大 量 优 秀 的 行 业 建 设 人 才 ,创 造 了 大 量 先 进 的 科 研 成 果 ,为 我 国 的 行 业 发 展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献 ,同 时 也 形 成 了 自 己 的 优 势 、强 势 和 领 先 的 特 色 学 科 与 专 业 。
20 世 纪 50 年 代 开 始 ,为 了 推 动 我 国 大 规 模 的 社 会 主 义 工 业 化 建 设 而 培 养 专 门 技 术 人 才 ,中 央 政 府 各 部 委 陆 续 兴 办 了 一 批 行 业 特 色 高 等 学 校 ,涉 及 农 林 、水 利 、矿 产 、地 质 等 行 业 。 另 外 也 组 建 了 一 批 文 化 、艺 术 、体 育 、 财经等专业性的高等学校。同时全国高校进行了广泛 的 院 系 调 整 ,按 照 专 业 大 类 设 置 专 门 的 高 等 学 校 。 例 如 当 时 的 北 京 大 学 和 清 华 大 学 ,按 照 文 理 和 工 程 分 工 ,清 华 大 学 的 文 学 院 、理 学 院 和 法 学 院 并 入 北 京 大 学 ,北 京 大 学 的 工 学 院 调 整 到 清 华 大 学 ,清 华 大 学 的 航 空 系 、材 料 系 、地 质 系 等 分 别 调 整 出 去 ,和 其 他 院 校 相 同 专 业 合 并 ,相 继 成 立 了 北 京 航 空 学 院 、北 京 钢 铁 学 院 、大 连 海 运 学 院 等 。 经 过 这 样 大 规 模 调 整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基 本 划 分 为 文 理 、工 科 、农 科 、林 科 、医 药 、师 范 、语 言 、财 经 、政 法 、艺 术 、体 育 、民 族 12 类 学 科 类 型 大 学 ,这 些 大 学 基 本 上 都 只 有 相 对 专 业 化 的 学 科 覆 盖 面 。20 世 纪 80 年 代 后 ,中 国 的 大 学 教 育 从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全 面 破 坏 中 开 始 慢 慢 恢 复 ,90 年 代 开 始 快 速 发 展 。 随 着 国 家 越 来 越 重
[关 键 词 ]行 业 性 高 校 ;学 科 ;专 业 ;竞 争 优 势 [中 图 分 类 号 ]G64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511X(2013)2S-0144-05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是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历 史 产 物 ,其 适 应 国 家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与 行 业 之 间 具 有 与 生 俱 来 的 联 系 ,熟 悉 行 业 特 色 、了 解 行 业 优 势 ,具 有 鲜 明 的 行 业 特 色 ,多 年 来 为 国 家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和 相 关 行 业 做 出 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作为行业特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与 专 业 究 竟 有 哪 些 优 势 ,怎 么 样 去 建 设 ,这 有 待 于 我 们 进 行研究与分析。
一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概 述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是 指 原 属 于 行 业 管 理 的 涉 及 农 业 、水 利 、地 质 、矿 产 、石 油 、电 力 、通 信 、建 筑 、交 通 等 多 个 国 家 关 键 行 业 领 域 ,后 经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后 划 转 为 教 育 部 或 地 方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
近 二 十 年 来 ,在 教 育 部 “完 善 机 制 ,优 化 资 源 配 置 , 集 中 国 家 和 地 方 有 限 财 力 ,提 高 建 设 效 益 ;适 时 调 整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方 向 和 结 构 ,逐 步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形 成 布
[收 稿 日 期 ]2013-09-02 [基 金 项 目 ]天 津 市 教 育 科 学 “十 二 五 ”规 划 重 点 课 题 “天 津 市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HE1018)成 果 之 一 。 [作 者 简 介 ]丁 菲 菲 (1987— ),女 ,天 津 科 技 大 学 法 政 学 院 教 师 ,研技术
原机械部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根 据 教 育 部 2007 年 教 研 函 [2007]4 号 《教 育 部 关 于 公 布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名 单 的 通 知 》和 相 关 部 委 文 件 整 理 表 2 行业特色高校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分布[1]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会计学
政治经济学 金融学 统计学 会计学 会计学
经济思想史 财政学
材料学 化工过程机械
材料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数量
3
10
7
4
7
2
44 158 17
9
17
行业特 色 高 校 国 家 一 级 学 科
数量
0
1
1
0
0
增刊
丁 菲 菲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学 科 、专 业 的 竞 争 优 势 研 究
145
局 合 理 、各 具 特 色 和 优 势 、全 面 支 撑 各 行 业 和 区 域 发 展 的 重 点 国 家 学 科 体 系 ,满 足 国 家 的 重 大 需 求 ”要 求 的 指 引 下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努 力 改 善 教 学 、科 研 条 件 ,不 断 提 高 学 术 水 平 ,增 强 培 养 高 层 次 人 才 和 承 担 国 家 重 大 科 研 任 务 的 能 力 ,在 相 应 的 强 势 学 科 领 域 承 袭 了 优 良 的 传 统 , 保 持 了 强 劲 的 发 展 势 头 ,建 设 了 一 批 重 点 学 科 ,形 成 了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重 要 的 具 有 骨 干 和 示 范 作 用 的 教 学 、科 研
视 大 学 教 育 ,不 断 加 大 经 费 投 入 ,使 得 大 量 分 属 于 国 务 院 各 部 委 的 行 业 特 色 性 大 学 ,例 如 农 业 大 学 、林 业 大 学 、 交 通 大 学 、邮 电 大 学 等 办 学 特 色 进 一 步 凸 现 ,在 国 务 院 各 个 部 门 的 领 导 下 ,这 类 大 学 的 行 业 特 色 也 进 一 步 得 到 强 化 ,这 一 时 期 的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由 于 由 国 务 院 各 部 委 分 别 管 理 和 实 行 资 金 支 持 ,因 此 基 本 上 形 成 了 门 类 较 为 齐 全 的 行 业 高 等 教 育 体 系 。1998 年 ,借 国 务 院 机 构 改 革 的 契 机 ,我 国 高 等 学 校 开 始 全 面 推 行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原 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行业特色高校按照中央教育行政 主 管 部 门 和 省 市 级 两 级 管 理 的 模 式 进 行 调 整 和 划 转 ;经 过 此 举 ,原 由 国 务 院 部 委 管 理 的 多 所 高 校 逐 步 脱 离 了 原 行 业 主 管 部 门 ,划 归 教 育 部 或 省 级 地 方 政 府 管 理 ,基 本 形 成 中 央 和 地 方 两 级 管 理 ,国 家 政 策 指 导 ,省 级 政 府 统 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在这次大规模的高等学校改革 中 ,共 有 70 所 原 行 业 所 属 高 校 划 转 教 育 部 ,另 外 153 所 划 拨 属 地 政 府 管 理 ,还 有 8 所 高 等 学 校 归 属 国 防 科 工委。
基地。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都具有了自己的优势学科, 并 入 选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参 见 表 1。 根 据 教 育 部 2007 年 批 准 的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参 见 表 2),其 中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在 工 学 、医 学 、农 学 等 领 域 所 拥 有 的 国 家 一 级 重 点 学 科 数 量 分 别 达 到 45.60% 、82.53% 和 66.67% ,在 管 理 学 科 方 面 也 突 破 了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