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下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合集下载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共29张PPT)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共29张PPT)

2.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你知道王进喜、雷 锋、焦裕禄的哪些先进 事迹 ? 他们的事迹中你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
1.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于1958年的有:(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1959-1961年,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 ) ①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 ②自然灾害严重 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左”倾错误的危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雷锋 D.陈永贵
时 间:
地 点:
1956年
北京
主要矛盾
内 容: 主要任务 经济建设方针 意 义: 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后来由于 “左”的思想干扰,“八大”的正 确决策未能全面贯彻实行。
毛泽东致开幕词ຫໍສະໝຸດ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中共“八大”作出 了哪些重大决策?
(2)“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
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 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 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 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左”倾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 害和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的行为, 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 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时间: 方针: 结果:
评价: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 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 大跃进运动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课件(2篇)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课件(2篇)

粮食 产量 大幅 减少
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1961年)
4000亿斤 3400亿斤 2870亿斤 2950亿斤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导致: 1959——1961年非正常死亡及减少出生 人数有4000万左右
以史为鉴
?
请你结合产生失误的原因, 谈谈对我
们今天的建设有何启示?
才艺展示
我们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来给其中任意 一位模范人物写一段颁奖词,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完 成这一任务,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成果。
友情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 事迹,并对其做高度评价。
探索之路
中共八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巨大成就
总路线
人民公社 调
大跃进 化运动

历史与人生
人生之路
步骤:正反方先推举一位代表阐述观点,然后自由辩论.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大食堂 大锅饭 不要钱
想一想
1.人民公社具有哪些 特点? 2.人民公社的性质是 什么?
议一议
请你总结产生“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
史海拾贝
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 律。
1965年和1960年工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粮食(亿公斤) 钢产量(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1960年 2780 520
1.3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word教案 (2)

岳麓初中历史八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word教案 (2)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当时的主要任务。

2.掌握中共八大的内容及对八大的评价。

3.掌握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及影响。

4.了解在十年建设探索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十年建设时期模范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知微见著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政策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地区各项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经济建设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五十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应该成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借鉴。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众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2.英雄人物的事迹●教学难点十年建设探索失误的原因●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对于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教学,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这样既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利于时间上的把握。

2.故事穿插法。

对于十年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可以采用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3.影视图片法。

运用此法,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课后调查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一九六二年三月日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

人若没干劲,好像没有蒸汽的火车头,不能动;像没长翅膀的鸟,不能飞。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

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之一粟……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

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一九六二年三月日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岳麓版八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件(47张)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岳麓版八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件(47张)

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 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 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 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2、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
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3、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上海市全行 业实行公私 合营的第一 个早晨
合作探究4。独思—互学—展示(2+2+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 有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3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3岳麓版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学习目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重难点: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学习过程:活动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良好开端与失误及成就(一)探索中良好的开端: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次会议的意义是: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矛盾,八大是中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探索中的失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的根源(指导思想)在于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提出原因:根本原因:左倾思想控制人们思想。

主要原因:对国内经济局势的错误估计,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②总路线的内容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失误的表现:(1)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其表现:农业--粮食产量上浮夸风盛行;工业——全民“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农村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搞绝对平均主义,大刮“浮夸风”。

3、失误造成的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了后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三)、建设中的成就和模范人物:1、成就:建成兰新、宝成、黔贵、鹰厦、包兰五条铁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2、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活动二:同桌互相提问记忆知识点(最快完成的举手示意老师)活动三:思考下列问题,在头脑中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观点,然后小组讨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岳麓版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中央“八大”“大跃进”的目标、中心和危害人民公社的性质、特点和危害 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及其原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英模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①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③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以苏联为鉴戒”,走自 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提出 的深刻历史背景
二、《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 表标志着毛泽东向全党和全国人 民正式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 任务。
二、 加强 执政 党建 设的 若干 思想
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以苏联为鉴戒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方针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理论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
思想
❖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 ❖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
❖ 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 国防工业
❖ 三、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 防建设的关系
一、 执政 条件 下党 的建 设的 重要 意义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新授课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新授课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八下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岳麓版八下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岳麓版八下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第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时]1时[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场运动的发动反映了曾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但它却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这场运动是指 ( )A.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生产运动 D.抗美援朝运动2.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苏联撕毁合同④急于求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5.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6.“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摘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开始建立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7.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l0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

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的结论。

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依据发表评论,形成的判断错误,得出的结论错误D.引用材料有力论证了所形成的正确判断,但得出的结论错误8.下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件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件岳麓版
(3)新修建的铁路近8 000千米。
(4)农村用电量增长了70倍,粮棉产量分别增产了11%和61.7%。 3.模范:“铁人”____王__进_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
_______。
焦裕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四十五分。
1.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 望,但在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运动的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四十五分。
(4)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信息:1957—1960年,粮食、棉布、肉类的人均消费量急
剧下降。结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
降。
(5)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பைடு நூலகம்训? 【参考答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
影响
造成__生_态__环__境__的极大破坏,导致__国__民_ __经_济__比_例___的严重失调
特点 “__一__大__二_公__”,政社合一
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__共__产_风__”严重 影响 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四十五分。
3.危害: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中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3)图一中的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分析图二反映的运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危害:森林的大量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大跃进” 时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的表现;利用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讲述了这一探索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等问题。

本课重点,是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为了探索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

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本课难点,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出现过“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

究其原因,需要从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方面分析,层次较多,理论色彩较浓,学生要正确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doc

岳麓版历史八下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doc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屮的严重失误。

(2)讲述壬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课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屮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屮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屮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血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屮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木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Ml: 1956 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木主义T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木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木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岳麓版历史八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doc

岳麓版历史八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doc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课标内容](1)T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屮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屮严重失決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屮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屮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屮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木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 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木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木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学案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学案
二、合作探究:
1、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是什么?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2、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给我们什么教训?
三、达标训练: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课题: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学习目标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学习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发动、危害。纠“左”措施。
学习难点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思考回答
⑴、“大跃进”:
目标:中心:口号:
结果: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土法炼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比例严重失调。
⑵、人民公社:
目的:特点:
结果:人民公社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 究
什么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有人说人民公社是向共产主 人民公社有什么特点? 义过渡的最好形式,你怎么 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 倾错误的标志:
一、高指标:工业上的钢产量翻番,农业上 的粮食产量“放卫星” 二、瞎指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三、浮夸风:肥猪赛大象,说假话 四、共产风:一切归公社所有,吃公共食堂, 不要钱
1959~1961 三年经济困难
自然灾害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苏联背信弃义
1960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
王 进 喜
雷 锋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邓稼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焦裕禄
赫鲁晓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赫鲁 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秘密报告, 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 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东欧一些社会主 义国家随即发生了动荡。如何对待斯 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尖 锐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毛泽东对苏共20大的评价: “一是揭了盖子,二是捅了娄子”。
各地竞相提出高指标、高纪录
合作探 究 谈谈你对大跃进的看法, 大跃进产生了什么后果?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 亩产情况----你信吗?
6月30日报道5103斤 1月9日报道2000斤
7月25日报道9195斤
9月25日报道130434斤 “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 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
匈牙利十月事件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指出,苏共20大反对斯大林, 我们自己要从中得到教训。他认为最重 要的教训就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 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 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共八大
宣传画:跃进号角
第六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
一、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 设道路
从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到借鉴苏 联的经验教训。
Hale Waihona Puke “苏联共产党是我们的最好的先 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要恭 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 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 样。” ——毛泽东
毛泽东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 怕想不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 年”
材料三:“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毛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发生的 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3、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4、结合材料三,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期 的楷模有哪些?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 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 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 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 划”期间苏联提供156个工业项目的援 助; 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 多名专家;6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 联学习。
小 结
你能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吗?
社 会的 主初 义步 建探 设索 道 路
探索中的 失误
大跃进
三年经济困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
建设成就 十年探索 成就 1960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模范人物
巩固练 习
1. 1959-1961年,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 ①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 ②自然灾害严重 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左”倾错误的危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雷锋 D.陈永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