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湘教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教案湘教版选修32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教案湘教版选修32

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2.3 国外名景欣赏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3

2.3 国外名景欣赏一、选择题1. 不属于亚洲历史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的是() 。

A. 亚洲开发历史悠久B. 三大世界文明发祥地C .亚洲面积广阔D.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解析:A、B D三项都是亚洲历史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而C项是亚洲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

答案:C2. 下列著名景点中,位于德国境内的是( ) 。

A. 地中海沿岸沙滩B. 风车C. 埃菲尔铁塔D. 柏林墙解析:德国不临地中海,风车在荷兰,埃菲尔铁塔在法国。

答案:D3. 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原因是( )。

①交通运输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②沿河建设古建筑,欣赏价值高③使人文景观临河分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A. ①②B.②③C. ①④D.③④解析:古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材料,而当时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水运,为便于材料的运输和建筑的建设,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

答案:C高中地理A. B.C. D.:B5.4. 103 0004 0004 807 ,100)5A.B.C.D.6A.B.C.5~6D., 6( )7.:5.B 6.B, , 7~8图甲7A.B.C.D.8A.a( )B.bC.cD. d9.:7.A 8.C9~102 134~2 438 8 9569根据材料一推知,黄石公园所在的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A. 火山喷发B. 流水侵蚀C. 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10根据材料二可知,神奇的黄石大峡谷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岩浆流动D•风力侵蚀解析:第9题,黄石公园位于熔岩高原上,此高原应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地貌。

第10题,据材料中的“将山脉切穿”可知,应是黄石河的流水侵蚀作用所致。

答案:9.A 10.B二、综合题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该图片描述的是__________ (国家)的____________ 山,它是一座 _________ (活、死、休眠)火山。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世界遗产分类、亚洲名景和非洲名胜——————情景导入先思考———————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3年至1654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千米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

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思考探究:泰姬陵属于哪类世界遗产?其建筑材料从成因上属于哪类岩石?提示:世界文化遗产。

变质岩。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世界遗产1.遗产保护: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人类遗产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

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概况:截至2017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1 073项世界遗产。

其中自然遗产206项,文化遗产832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35项。

二、亚洲名景1.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1)自然景观多样。

(2)人口众多,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

(3)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4)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拥有多个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等。

2.主要名景(1)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的陵墓清真寺,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

(2)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是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

(3)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特洛伊城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原型。

三、非洲名胜1.自然景观:辽阔的热带草原,“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绵延的东非大裂谷等。

2.人文景观: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二、亚洲主要名景1.印度泰姬陵印度泰姬陵是世界遗产中令人赞叹的经典杰作,它是一座巨大的陵墓清真寺。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1.了解芦笛岩、七星岩、冠岩的特色风景,掌握中国溶洞分布特点及成因。

2.比较中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不同,了解北京颐和园的风景特点。

3.了解中国石窟的形成及特点.4.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位置及其重要价值。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阅读教材P30-P37,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的名山(1)旅游价值:名山因其本身的自然美、生态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2)分类①五岳名山a.东岳泰山位置山东省中部成因花岗片麻岩经地壳隆升形成的断块山地景观突兀挺拔、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b。

其他: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②佛教名山a.峨眉山位置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成因由断块隆升形成景观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说,佛教建筑众多b。

其他: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③道教名山a.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道教第一山”,并拥有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是武当派拳术的发源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属都江堰市,素有“青城天下幽”之说。

④其他名山——庐山位置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南为鄱阳湖成因古老的花岗岩断块山景观集雄奇秀丽于一体,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2.中国的溶洞(1)成因: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洞。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3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3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3一、单项选择题1.国外名景中,世界遗产占重要地位。

下列有关世界遗产和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阿波罗神庙——意大利B.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C.复活节岛——秘鲁D.孟斐斯遗址——印度2.下列名胜与其旅游特色,组合不正确的是( )A.黄石国家公园——植被垂直分异B.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活地质史教科书C.大堡礁——珊瑚礁生态系统D.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冰川和植被覆盖的赤道山地景观3.下列亚洲著名旅游资源与所在国,组合正确的是( )A.仰光大金塔——马来西亚B.泰姬陵——泰国C.吴哥窟——柬埔寨D.大足石刻——新加坡4.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A.基督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佛教 D.印度教、伊斯兰教5.峡湾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著名的旅游景观,其成因是( )A.海浪侵蚀 B.大陆断裂C.冰川侵蚀 D.人为作用某探险协会组织“火山主题探险旅游”,目的地分别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岛或岛屿据图回答6~7题。

6.图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块边界类型与其他三地不同,它是( )A.甲 B.乙C.丙 D.丁7.在甲、乙、丙、丁四地附近还可以欣赏到的特色景观依次是( )A.肥美草原牧场、高峻海岸山脉、旖旎峡湾风光、填海造陆工程B.高峻海岸山脉、填海造陆工程、肥美草原牧场、旖旎峡湾风光C.高峻海岸山脉、旖旎峡湾风光、肥美草原牧场、填海造陆工程D.填海造陆工程、旖旎峡湾风光、高峻海岸山脉、肥美草原牧场8.下列不属于肯尼亚山国家公园特征的是( )A.横跨赤道B.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C.属热带草原气候D.狮子、大象为该处主要动物9.下列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是( )A.泰山B.敦煌莫高窟C.丽江古城 D.昆曲和古琴10.有关下图中数码①所代表的国家著名旅游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A.金字塔——大多在尼罗河东岸B.狮身人面像——胡夫大金字塔附近C.孟斐斯遗址——尼罗河入海口D.阿布辛拜勒神庙——底比斯古城附近11.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大堡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堡礁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的气候为珊瑚虫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B.海水较浅、阳光充足、饵料丰富,有利于珊瑚虫生长C.珊瑚礁的大量堆积与当地不断下沉的地质条件有关D.热带风光、白沙碧水、土著部落更提高了大堡礁的游览价值12.下列关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巴西高原上B.沿崖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C.旅游价值主要在于历史文化价值D.大峡谷呈U字形,由冰川侵蚀而成13.下列关于欧洲旅游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是冬季避寒胜地B.地中海海岸是理想的度假区C.历史旅游资源以法国、德国最为集中D.瑞士有著名的阿波罗神庙读图①和图②,图①所示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地理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

地理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

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一、选择题1.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欣赏位置、不同的欣赏时机,会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

据此完成第1~2题。

1以下景点的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一线天——俯瞰B.神女峰——置身其中C.洞庭湖——登岳阳楼D.青海湖鸟岛——春季远眺2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应在( )。

A.高处俯视B.近处仰视C.特定角度欣赏D.朝天仰视解析:一线天景观需置身其中近观;神女峰需远眺才能领略其雄、伟、峻、秀;观赏洞庭湖登岳阳楼俯瞰远眺,才能领略洞庭湖的浩渺之景;去青海湖观鸟应亲自登岛,置身其中,才能领略人和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情趣。

欣赏旅游景观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赏位置,注意选择适当的欣赏距离、角度等。

路南石林是一种喀斯特地貌,其中的一块岩石在适当的位置观看像一个美丽少女的侧影,当地人发挥想象,把它命名为传说故事中的女子阿诗玛。

答案:1.C 2.C3.游览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最适宜的观赏方法是( )。

A.远望B.近观C.特定的地点D.乘船畅游其中解析:游览山水组合的景观,应乘船沿水路观赏。

答案:D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种美是在( )。

①近观中得到的②仰视中得到的③俯瞰中得到的④远望中得到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选文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登岳阳楼观洞庭湖的心旷神怡之情。

这种美是在俯瞰远望中得到的。

了解文学名句的出处和中心思想,找出与所学地理知识相关的信息,联系题中设问解决问题。

答案:B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

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朦胧美④形式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这首诗有色的描写:翠柳、青天,有动的描写:上、含、泊。

答案:A6.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旅游胜地——花果山,山上有一块半身似猴的石头,名叫猴石,如下图所示。

【名校专用】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2.3 国外名景欣赏分层达标训练 湘教版选修3

【名校专用】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2.3 国外名景欣赏分层达标训练 湘教版选修3

2.3 国外名景欣赏分层达标·训练【基础达标】读下面景观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的景观位于( )A.中国B.印度C.缅甸D.泰国2.该景观是( )A.伊斯兰建筑B.佛教建筑C.王宫建筑D.军事建筑读下面景观图,完成3、4题。

3.该景观属于( )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4.此景观位于( )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三角洲D.黄河流域读下图,完成5、6题。

5.此图所示景观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草原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图示景观欣赏最应该注意( )A.了解景观成因B.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C.选择适当的观赏季节D.移情于景7.读各大洲名景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泰姬陵位于______;吴哥窟位于______;狮身人面像位于______;巴黎圣母院位于______;“莫阿伊”石雕像位于_____;白金汉宫位于______。

(只填代号)(2)图中纯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______。

(3)根据下图解释①处景观的形成。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据外媒报道,埃及利用卫星技术,2011年5月发现了多座被时间之沙埋葬的金字塔和古代定居点。

完成1、2题。

1.新的金字塔和古代定居点的发现说明了( )A.金字塔的分布是普遍存在的B.金字塔的作用主要是来防治沙漠的C.反映金字塔区域地理环境由湿变干D.反映金字塔区域地理环境趋好2.下列世界遗产中与金字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万里长城B.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C.特洛伊考古遗址D.阿波罗神庙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以南40千米处的西萨尔立克。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完成3、4题。

3.特洛伊考古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文化景观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4.特洛伊考古遗址的意义在于( )A.了解欧洲文明的早期发展B.了解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起源C.分析欧洲和亚洲早期文明的区别D.分析欧洲和亚洲资本主义起源的差别(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达标巩固湘教版选修320181114140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达标巩固湘教版选修320181114140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3国外名景欣赏课时训练达标巩固湘教版选修320181114140寺庙,又是陵墓。

【方法技巧】亚洲名景诗歌三大宗教三古国,旅游资源特别多。

泰姬陵墓清真寺,印度建筑真叫绝。

吴哥古迹柬埔寨,庙宇恢宏没得说。

特洛伊城土耳其,木马故事策略活。

亚洲名景类型多,世界遗产多网罗。

(2019·鹰潭高二检测)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4、5题。

4.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关于景观图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位于法国境内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解析】4选A,5选B。

第4题,四幅景观图中①是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②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风光。

第5题,③是希腊的阿波罗神庙中的多立克式石柱,是由青灰色石灰岩雕成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的熔岩高原上。

1872年3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在美国诞生。

6 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爆发,构成了现在海拔2 000多米的熔岩高原,加上3次冰川运动,留下了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

大自然用水、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造就了迷人的景象。

(1)黄石国家公园的景观特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__________景观、__________景观、__________景观旅游资源。

黄石国家公园属于__________景观旅游资源。

(3)黄石国家公园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美国另一处以“活地质史教科书”闻名的世界遗产是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为其特色。

第(2)题,旅游资源根据其本质属性分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4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课时训练湘教版选修34

2.21. ( )A.B.C.D.:C2. , ( )A. B.C. D.:D3.3~53 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 。

高中地理A. 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B. 风化侵蚀—风力搬运—流水沉积C. 流水沉积—风力搬运—风力沉积D. 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4 该景观位于 ( ) 。

A. 喜马拉雅山的南麓B.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印度洋水汽通道上D.河流转向西流的拐弯处5 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

游客去该景点旅游( ) 。

A.需要选择特定的季节B.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C .发现沿途植被稀少 D .可以看到大片棉田解析:该沙丘为雅鲁藏布江流水沉积形成 , 由于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 ,秋末至春 末期间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 , 经年累月地吹送搬运并堆积 , 形成了该地貌景观 ;该景观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印度洋水汽通道上 ,河流转向南流的拐弯处 ,属西南季风迎风坡 ; 要 观赏该景观及其在江面中的倒影组成的合掌祈祷的佛掌 , 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答案 :3.C 4.C 5.B6. 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 地形、气候差异B. 地域文化差异 解析 :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是相适应的 异, 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较大。

答案:C7. 下列旅游景点从西向东依次排列的是 ()。

A. 九寨沟、苏州园林、张家界B .峨眉山、黄鹤楼、杭州西湖C. 泰山、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C .自然、人文综合差异D. 建筑水平、工艺差异 ,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差D.武夷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解析:熟悉各旅游景点在我国各省(区、市)的位置。

答案:B&下列景观与所在省级行政区搭配正确的是()。

A. 敦煌石窟——新疆B. 云冈石窟河南C. 龙门石窟——山西D. 大足石刻重庆解析:敦煌莫高窟在甘肃,云冈石窟在山西,龙门石窟在河南,大足石刻在重庆。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分层达标训练湘教版选修3word格式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分层达标训练湘教版选修3word格式

2.2 中国名景赏识分层达标·训练【基础达标】读以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景观是我国名山中的 ( )A. 泰山B. 峨眉山C. 武当山D. 庐山2. 该山被列入联合国双遗产,其价值最主要表此刻( )A. 美学价值B. 科学价值C. 历史文化价值D. 经济价值读下边景观图,完成3、4 题。

( )3. 该景观图在我国发育面积最广、最典型的地域是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山地丘陵D. 黄土高原4. 甲和乙接触后形成( )A. 石笋读以下图, 回答B. 钟乳石5、6 题。

C. 石柱D.石幔5.离该经纬线交会点近来的世界遗产是( )A.黄山B.山海关长城C.泰山D.洛阳龙门石窟6.离该交会点所在经线近来的地理事物是( )A. 苏州古典园林B. 庐山C.台湾以东太平洋面D.香港7.(2012 ·北京高二检测)2011 年西安世界园艺展览会实行绿色引领时髦的理念。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图中世界遗产及其突出价值。

(2)归纳图中旅行资源的种类,并分别说明各样类的分布特点。

【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 1997 年 12 月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和江苏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环秀山庄、拙政园、网师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共同特点是( )A.都是自然景色名胜区B.都是名人故居C.都是拥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D.都是园林建筑2. 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其他根根源因是( )A. 地形、天气差异B. 地域文化差异C. 自然、人文综合差异D. 建筑水平、工艺差异我国文化遗产众多,联合所学知识完成3、4 题。

3. 以下我国的世界遗产中,所有下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B.九寨沟景色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平遥古城D.九寨沟景色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景色名胜区4. 我国以下世界遗产中依据纬度从南到北摆列,正确的序次是( )A.平遥古城皖南农村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农村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农村D.开平碉楼皖南农村平遥古城避暑山庄四川峨眉山 - 乐山景色区1996 年 12 月被评为世界双遗产,完成5、 6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国外名景欣赏
一、选择题
1.不属于亚洲历史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的是( )。

A.亚洲开发历史悠久
B.三大世界文明发祥地
C.亚洲面积广阔
D.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
解析:A、B、D三项都是亚洲历史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而C项是亚洲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原因。

答案:C
2.下列著名景点中,位于德国境内的是( )。

A.地中海沿岸沙滩
B.风车
C.埃菲尔铁塔
D.柏林墙
解析:德国不临地中海,风车在荷兰,埃菲尔铁塔在法国。

答案:D
3.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原因是( )。

①交通运输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②沿河建设古建筑,欣赏价值高③使人文景观临河分布达
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古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材料,而当时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水运,为便于材料的运输和建筑的
建设,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

答案:C
4.马尔代夫的领土绝大部分都位于印度洋赤道与北纬10°之间,到马尔代夫去旅游,游客观赏到的旅游资源可能有( )。

①热带雨林风光②美丽的珊瑚礁景观③火山景观
④热带草原景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岛国马尔代夫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岛屿为珊瑚岛,故可在该地观赏到雨林风光和珊瑚礁景观。

答案:B
5.读下列材料,完成第5~6题。

材料一: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是西欧自然地理区域中最重要的景观。

山势高峻,平均海拔达到3 000米左右。

海拔4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主峰勃朗峰,海拔4 807米,因峰顶终年积雪而得名。

材料二:阿尔卑斯山是世界滑雪运动胜地,下图为滑雪者拍摄的照片。

5阿尔卑斯雪山应属于景观( )。

A.地质地貌
B.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C.风土民情
D.山水组合
6为欣赏到图片中的景观,最好( )。

A.选择观赏位置
B.选择在冬季去欣赏
C.提高审美情趣
D.选择在夏季去欣赏
解析:第5题,阿尔卑斯山上的积雪与特定的气候有关,故属气候与山地组合景观。

第6题,只有在阿尔卑斯山海拔高的主峰上,才会终年积雪(如勃朗峰)。

图片显示的山体从上而下都有积雪,说明时间为当地冬季,因此最好冬季去欣赏。

答案:5.B 6.B
7.读图甲和图乙,图甲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完成第7~8题。

7有关图甲景观所在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发源地
B.居民多信奉佛教
C.基督教的发源地
D.居民传统服装为和服
8图甲中的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

A.a
B.b
C.c
D. d
解析:图甲中的古代建筑名称叫“泰姬陵”,位于印度的原首都新德里附近。

印度为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现在印度的居民多信奉印度教,印度的传统服装为纱丽。

答案:7.A 8.C
9.读下列材料,完成第9~10题。

材料一: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北落基山的熔岩高原上,绝大部分在怀俄明州的西北部。

海拔2 134~2 438米,面积8 956平方千米。

它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公园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峡谷、瀑布、湖泊、间歇泉和温泉;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如灰熊、狼、麋鹿和野牛等。

材料二:黄石国家公园内著名景观——黄石河,它将山脉切穿而创造了神奇的黄石大峡谷。

在阳光下,两峡壁的颜色从橙黄过渡到橘红,仿佛是两条曲折的彩带。

9根据材料一推知,黄石公园所在的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
A.火山喷发
B.流水侵蚀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10根据材料二可知,神奇的黄石大峡谷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岩浆流动
D.风力侵蚀
解析:第9题,黄石公园位于熔岩高原上,此高原应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地貌。

第10题,据材料中的“将山脉切穿”可知,应是黄石河的流水侵蚀作用所致。

答案:9.A 10.B
二、综合题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片描述的是(国家)的山,它是一座(活、死、休眠)火
山。

(2)欣赏该景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

(3)某企业为奖励优秀的员工,欲组织员工观赏图中景观所在国的国花,请你告诉他们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观赏感受?
解析:本题以图片为载体考查有关旅游景观及旅游景观欣赏的相关知识。

从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可知:图片应为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观赏高大的山脉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仰视。

日本的国花
为樱花,故欣赏时应把握观赏的时机,选择在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前往。

答案:(1)日本富士活
(2)应远眺
(3)应把握观赏时机,选择在春天前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