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压缩模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塑料压缩与传递成型模具设计PPT课件( 51页)

塑料压缩与传递成型模具设计PPT课件( 51页)

1、压机最大总压力校核
1、压机最大总压力校核
以织物、纤维作填 料比无机物粉料、木 粉作填料成型时需要 更大压力。 薄壁深腔件成型压 力要较大。 正装式(型腔在下) 比倒装式压模成型压 力要小。 垂直壁塑件较倾斜 壁塑件所需压力大。
1、压机最大总压力校核
已知压模结构和塑件成型压力,选择压机时
为防变形和 飞边,尽量 不用此结构
2、型芯设计
型芯强度:图a)不溢式结构易磨损,图b)半溢式结构有利 于增强型芯强度。
小型芯:压塑时受力不均匀,极易弯曲变形,其长度不宜 太长;单端固定成型压制方向小孔的型芯长度不宜超过2.5~3 倍孔径;垂直压制方向小型芯长度不宜超过孔径。
2、型芯设计
大型芯:为获得较薄飞边,型芯成型端应加工出挤压边缘 (宽1.5~2mm,与相对面间隙0.05~0.1mm),其余部分掏空 至0.5~1.5mm。
二、压缩模型腔配合结构和尺寸
1、溢式压缩模配合形式 型芯和型腔无直接配合,它依靠模具的导向机构定位。
溢式压缩模为减薄飞边的厚度,密合面不宜过大,通常设 计成围绕型腔周边的环形区,宽度3~5mm;
二、压缩模型腔配合结构和尺寸
2、不溢式压缩模配合形式及其改进
加料室断面尺寸与型腔断面尺寸相同,不存在挤压面;
1、溢式压缩模
特点: • 无加料室;凸、凹模无直接 配合,余料极易溢出; • 制品密度低,力学性能差; • 不适用于高压缩率的原料, 最好用粒料或预压锭料成型; • 用于钮扣、装饰品等扁平小 型薄壁制品成型。
2、不溢式压缩模
不溢式压缩模特点: • 加料室为型腔上部断面的延伸,无挤压面,溢料量很少; • 型芯与型腔配合间隙单边约0.025~0.075mm,或将型腔侧壁 制成带15′~20′的斜度,方便开模。

压塑和注塑工艺培训教材(PPT 50页)

压塑和注塑工艺培训教材(PPT 50页)

• 配料 乾燥 塑化 鎖模 注塑 保壓 預塑
頂出取零件
開模 冷卻
•8
2.注塑成型前的準備
• 配料
• 根據零件的外觀顏色及其它加工要求對塑膠材料和各種輔料進行配製 混合的過程稱之為配料。
• 配料過程包括添加著色劑(色粉、色母)、增塑劑、熱穩定劑、分散 劑(白礦油、松節油、磷酸三甲苯酯、固體石蠟等)、脫模劑(考慮 到脫模劑對於噴塗塑膠件的外觀影響較大,要求外觀需噴塗處理的零 件在配料時須使用乾性脫模劑)等塑膠助劑,拌料機進行攪拌。
•25
雖然也可用於壓塑和注塑工藝,但最適 合片狀模塑膠 (SMC)的仍然是壓塑成型。 SMC可以模塑成各種複雜的形狀,報廢率卻 極低。無論是其超卓的外觀還是機械性能, 片狀模塑膠 (SMC)都比團狀模塑膠 (BMC)更 勝一籌,因此用它來製造高強度電氣部件及 各種各樣的結構件比較適合。
•26
就BMC和SMC的材料的加工工藝目 前我們瞭解到有以下幾種:
•28
比如:
•29
•30
2、 熱固性材料的壓塑成型的缺點設備簡單,也是 壓塑設備的主要特點。一般的液壓設備有加熱電 器系統就可操作,上下模壓板結合在一起,加溫, 加壓,將材料製成預定形狀。多數壓塑過程採用 液壓操作;也有採用氣動操作的。上下兩壓板在 壓力之下在4個角柱上上下移動。根據壓塑設備的 大小,壓力一般為20—1000噸。(詳看設備圖片) 由於液壓設備的自動化設置比較低,而壓塑的工 藝生產的材料供給需人工稱料,根據產品重量的 多少,把團狀的材料用手工撕開所需要的重量放 在電子秤上,稱好相應的重量放在模具裡,加溫, 加壓,固化成形。
• 塑膠原料的乾燥方式有熱風料斗乾燥、熱風循環烘箱乾燥、 遠紅外乾燥,通常使用熱風料斗乾燥方式進行。

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二、压缩成型特点
➢热塑性料成型:模具既加热又冷却,成型周期长、效率低; 但制品内应力小,适合平整度高和光学性能好的大型制品。
二、压缩成型特点
➢压缩成型优点:
▪与注射相比,使用的设备和模具较为简单价廉; ▪适用于流动性差的塑料,较易成型大中型制品; ▪适宜成型热固性塑料制品,制品收缩率较小、变形小、各 向性能较均匀。
二、压缩成型特点
➢压缩成型缺点:
▪与注射相比,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厚壁件生产周期更长; ▪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粉尘多,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制品溢边多,去除难,影响高度方向尺寸精度; ▪深孔和形状复杂制品难以成型; ▪压模工作条件恶劣,磨损快、寿命低;成型零件需淬硬; ▪细长成型杆和细小嵌件在压缩成型时极易变形,不宜采用压 缩成型。
5、不溢式压缩模
➢不溢式压模缺点:
▪加料室为型腔上部断面的延伸,无挤压面,溢料量很少;
▪型芯与型腔配合间隙单边约0.025~0.075mm,配合高度不宜过大, 也可将型腔侧壁制成带15′~20′的斜度,方便开模。
➢优点:
▪制品成型压力大、密实度高,性能好; ▪适于压制形状复杂、壁薄、流程较长或 深形制品,也可用于流动性差、比压高、 比容大的塑料;
(二)、压缩模具分类
➢分类:
▪按模具在压机上固定方式分: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 ▪按上、下模闭合形式分:溢式、不溢式和半溢式; ▪按分型面特征分:水平分型面和垂直分型面压缩模; ▪按型腔数分:单腔式和多腔式压缩模。
固定式
多型腔
不溢式 水平分型面
多分型面
单加料室 共用加料室
热固性塑料压缩模
半固定式
▪型腔上方设有断面尺寸较大的加料室(可简 化断面形状),加料室底部有环形挤压面 (约4~5mm),型芯与加料室间隙配合; ▪余料可通过配合间隙和溢料槽溢出,制品密 度较溢式压模的好; ▪操作方便,原料计量简单,制品尺寸由型腔 决定; ▪制品脱模容易,不易与侧壁刮擦; ▪不适宜成型以布片或长纤维作填料的塑料; ▪挤压面每次应清理干净,以免变形和破坏。

压 缩 模 塑

压 缩 模 塑

2. 冷压成型
称取规定量的物料,均匀地加入模内,然后闭模升压。加压宜缓 慢进行,严防冲击。为了避免制品产生夹层和气泡,在升压过程中要 进行放气。最后还需保压一段时间,使压力传递均匀,使各处受压一 致。
冷压成型中均匀加料,直接影响制品的密度及收缩率,且要求粉 料一次加完,由于分批加极不能完全密合,会引起烧结和冷却过程中 出现开裂。模压压力要适宜,压力过高会使物料在模内相互滑移,制 品内部易出现裂纹。压力过低,则压实不足,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下 降。通常模压压力为30—50MPa,保压时间一般为3—5min,直径 大或壁厚大的制品保压时间可达10—15min。保压时间延长,制品 密实,但生产周期增加,生产率下降,保压时间太短,型坯不紧密, 制品性能下降。保压结束后应缓慢卸压,以防解除压力后,由于回弹 作用而产生裂纹,卸压后应小心进行脱模。
模压烧结成型是将粉状的聚四氟乙烯物料在常温下模压成密 实的各种形状的预成品(型坯),然后将预成型品放进烧结炉加 热到高于其结晶熔点(327℃)以上的温度,使物料颗粒互相熔 结,而成一密实的整体,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其工艺过 程表示如图
1.树脂捣碎过筛
聚四氟乙烯粉状树脂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压和 震动,容易结块或成团,致使冷压时加料发生困难,所 制型坯密度不均匀,故使用前经搅拌或捣碎,恢复为松 散的纤维状粉末,再经过筛备用。
模压厚度较大的制品时,宜降低模压温度,延长 模压时间。因为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厚壁制品的 内层很可能未达到固化完全,升高模压温度虽可加 快传热速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内层的固化,但 又容易使制品表面发生过热现象,所以采取较低的 摸温,延长模压时间为宜。
4.模压时间
模压时间是指从闭模加压起,物料在模具中升温到固 化脱模为止的这段时间。它直接影响塑料模压周期和固化 度。为提高生产率,希望缩短模压时间。模压时间与塑料 的种类、制品的形状、厚度、模具结构、模压压力、温度 及操作(是否排气、预压、预热)等有关。

塑料压缩模具设计PPT课件

塑料压缩模具设计PPT课件

第6页/共130页
§6.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一、压缩模的类型
1.溢式压缩模
结构特点: 无加料腔 凸模与凹模无配合部分 有环形挤压面b
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 塑件易取出,易排气 安放嵌件方便 加料量无严格要求 模具寿命长
第7页/共130页
又称敞开式压缩模
§6.1压缩模的类型与结构组成
一、压缩模的类型
第62页/共130页
§6.3 压缩模设计及制造
×体积压缩比(表6-6) V塑=V件K压
溢式压缩模无加料腔,塑料全部放在型腔中 不溢式压缩模加料腔与型腔截面尺寸相同 半溢式压缩模加料腔等于型腔截面+(2~5)mm宽的挤压面
2.加料腔高度的计算 见 (6-17)~(6-24)
压缩模的宽度应小于压力机立柱或框架之间的距离 压缩模用螺钉与压力机连接 压缩模用压板螺钉与压力机压紧固定,则模具只需设有 宽15~30mm的凸缘台阶即可,如图4—8。
第30页/共130页
§6..2模具与压机关系
六、顶出机构的校核
压力机最大顶出行程应大于模具所 需的推出行程,且必须保证塑件推 出型腔后高于型腔表面10mm以上。
第53页/共130页
第54页/共130页
§6.3 压缩模设计及制造
二、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
2.凸模凹模配合的结构形式
不溢式压缩模凸模与凹模的配合 加料腔是型腔的延续,凸、凹模间无挤压面 凸、凹模配合环不宜太高,以减小摩损 凸模与加料腔侧壁摩擦,易造成磨损,改进形式如图4-20
第55页/共130页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按结构特征分类的压缩模结构特点,适用 场合,以及压缩模的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 2.掌握压缩模的设计要点。
重点和难点: 1.结构选用 2.成型零件(加料腔)各部分设计

第五章压缩模塑PPT课件

第五章压缩模塑PPT课件

用于带精细 嵌件的制品
.
6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三、使用预压物的优缺点
1、加料快,准确而简单,从而避免加料过多或 不足时造成的废次品;
2、降低塑料的压缩率,从而可以减小模具的装 料室,简化模具的结构;
3、避免压缩粉的飞扬,改善了劳动条件;
4、预压物中的空气含量少,使传热加快,缩短 了预热和固化的时间,避免制品出现较多的 气泡,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质量;
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塑性塑料。
.
2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二、压缩模塑工艺过程
第五章 压缩模塑
1、物料的准备
预压(热固性塑料);
预热(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2、模压
三、成型特点
主要优点:可模压较大平面的制品;
利用多槽模进行大量生产。
缺点: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不能模压要求尺寸准确性较高的制品。
本. 节完
一、模压压力 二、模压温度 三、模压成型中容易产生废品的类 型、
原因及处理方法
.
27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第六节 模压成型的控制因素
一、模压压力
1、定义
指模压时迫使塑料充满型腔和进行固化 而由压机对塑料所加的压力。
PmPLR2/A
2、成型时模压压力的变化
(1)模塑周期的五个阶段
施压、塑料受热、固化、压力解除、 制品冷却。
本节. 完
节18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第四节 压缩模塑用的设备
一、压机 二、塑模
.
19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第四节 压缩模塑用的设备

塑料成型工艺培训教材(PPT 46张)

塑料成型工艺培训教材(PPT 46张)

17.02.2019
加料后即可合模,合模时间一般从几秒到几十秒不 等。 合模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凸模触及塑料之前:尽量加快合模速度(缩短 周期,避免塑料过早固化或过多降解) ②凸模触及塑料之后:减慢合模速度(避免模具中的 嵌件、成型杆或型腔遭到破坏,利于排气) ③ 模具闭合后:增大压力(15~35MPa,对原料进行 加热加压)
17.02.2019
用铜铲或压缩空气清理,以免损模具外观 ⑵整形去应力 对薄壁易变形件 在整形模中冷却 脱模后放入一定温度的油池或烘 箱中缓慢冷却,或者进行退火处 理
大型、厚壁件
塑料成型技术
17.02.2019
问题 压缩模塑原理 模压设备 压缩模塑工艺 压缩工艺条件 压缩成型模具 问题
⑶修饰抛光
去飞边、毛刺、表面抛光
塑料成型技术
⑷保压与固化
17.02.2019
固化:在压缩成型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待热固性 塑料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问题 压缩模塑原理 模压设备 压缩模塑工艺 压缩工艺条件 压缩成型模具
保压时间: 从压模闭合加压至卸压取出塑件所用的时 间。 保压时间长短受塑料类型、预热情况、塑件形状及压 缩程度的影响。 固化阶段的要求: 在成型压力与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 使交联反应进行到要求的程度。 不足 固化程度 过度 欠熟 过熟
17.02.2019
问题 压缩模塑原理 模压设备 压缩模塑工艺 压缩工艺条件 压缩成型模具 问题
重量法:准确、麻烦 容量法:方便但不很准
计件法:预压锭料,计数放入
③合理堆放塑料,粉料或粒料的堆放要做到 中间高四周低,便于气体排放。
塑料成型技术
⑵合模
问题 压缩模塑原理 模压设备 压缩模塑工艺 压缩工艺条件 压缩成型模具 问题

《塑料模工艺与设计》课件——项目1 任务三 压缩模塑工艺

《塑料模工艺与设计》课件——项目1 任务三 压缩模塑工艺
预压方法:为方便操作和提高塑件的质量,先用预压模将粉状、纤维状的塑 料粉在预压机上压成重量一定、形状一致的锭料。 采用预压锭料的优点: ➢ 加料快而准确 ➢ 降低压缩率,减小压料腔尺寸,空气含量少,不仅传热快且气泡少。 ➢ 可提高预热温度,缩短预热和固化时间。 ➢ 避免加料过程粉尘飞扬,改善劳动条件。
三、压缩模塑工艺
2.模压过程 (4)保压与固化
保压时间:从压模闭合加压至卸压取出塑件所用的时间。 ➢ 保压时间长短受塑料类型、预热情况、塑件形状及压缩程度的影响。 ➢ 固化阶段的要求:在成型压力与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使交联反应进行到要求的程充。
➢ 固化程度
不足 过度
三、压缩模塑工艺
2.模压过程 (5)脱模
塑件脱模方法: ➢ 推出机构机自动推出。 ➢ 模外手动推出
自动推出
手动推出
三、压缩模塑工艺
3.模压后处理 (1)模具清理
用铜铲或压缩空气清理,以免损模具外观
(2)整形去应力
➢ 对薄壁易变形件--在整形模中冷却 ➢ 大型、厚壁件--脱模后放入一定温度的油池或烘箱中缓慢冷却,或者进行退火处理。
(3)修饰抛光
嵌件的安放
三、压缩模塑工艺
2.模压过程 (1)加料
加料的关键是加料量 定量的方法: ➢ 重量法:准确、麻烦 ➢ 容量法:方便但不很准 ➢ 计件法:预压锭料,计数放入 合理堆放塑料,粉料或粒料的堆放要做到中间高四周低,便于气体排放。
三、压缩模塑工艺
2.模压过程 (1)加料
合理堆放塑料,粉料或粒料的堆放要做到中间高四周低,便于气体排放。
(4)特殊处理
塑料成型前加热的目的: ➢ 去除水分和挥发物--干燥 ➢ 为压缩模提供热塑料--预热 塑料成型前加热的方法: ➢ 热板预热 ➢ 烘箱预热 ➢ 红外线预热 ➢ 高频加热

5-拉伸与压缩PPT模板

5-拉伸与压缩PPT模板

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
4 F 0 : FN F 0 ,解得 FN F 求:利用静力学中的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并求解内力。
(a)
截面法求内力
(b)
1.2 杆件拉压时的轴力和轴力图
1. 轴力及其求法 (3)轴力
对于发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的杆件,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故内力的合力必然也与轴线重合,因此这种内力称为轴力,通常用符号FN表示。
1.4 杆件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2. 胡克定律
当杆内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纵向变形量Δl与轴力FN、杆长l成正比, 与杆的横截面面积A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l FNl A
引进比例系数E,则上式可改写为
l FNl EA
式中的常数E称为弹性模量,它表明了材料的弹性性质,量纲与应力相同,常
用单位为GPa。E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具体值可由实验测定。公式表明,在弹性范
应力,可利用强度条件计算杆件所需的横截面积 AFN/[ ],再根据截面形状确定尺寸。一般将工 作应力最大的截面称为危险截面。
3 确定许可载荷。当已知杆件的截面形状和材料的许
用应力,可利用强度条件计算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 轴向载荷FN [ ] A。
1.5 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
3. 拉压强度条件
利用强度条件求解工程中的强度问题时,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 分析杆件 的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求出所有外力;② 计算杆件各个截面的内力;③ 根据要 求,利用强度条件,校核强度、设计截面尺寸或确定许可载荷。
工作应力不超过杆件材料的许用应力,即
max
FN A
[ ]
上式为杆件拉伸或压缩的强度条件。
应用强度条件可解决工程中强 度校核、设计截面尺寸、确定许可 载荷等三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压缩模塑
(1)机理
任何极性物质,在高频电场作用下,分 子的取向就会不断改变,因而使分子间发生 强烈的摩擦,以致生热而造成温度上升。
极性塑料可用高频电流预热,预热时塑 料各部分的温度是同时上升的。
(2)影响高频电热的因素
tc1.3(3t2fV t1)2b 12104kt1an
.
16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5、便于运转; 6、改进预热规程; 7、便于模压较大或带有精细嵌件的制品。
.
7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缺点:
1、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和人力,如不能从预压 后生产率提高上取得补偿,则制品成本就会 提高;
2、松散度特大的长纤维状塑料预压困难,需用 大型复杂的设备;
3、模压结构复杂或混色斑纹制品不如用粉料的 好。
酚醛塑料
脲甲醛 塑料
脲-三聚 三聚氰 氰胺甲醛 胺甲醛
80~120 160~ <85
200
80~100
105~ 120
增强聚 酯塑料
55~ 60
.
14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二、常用预热与干燥的方法
1、热板加热
2、烘箱加热
(1)料层厚度如不超过2.5cm可不翻动; (2)干燥热塑性塑料时,烘箱温度约为95~
预热
一、预热与干燥
1、加热、预热与干燥
加热的目的只在去除水分和其它挥发物, 则这种加热应为干燥;加热的目的是在提供热 量以便于模压,则应称为预热;在很多情况 下,加热的目的常是两种兼有的。
2、预热的优点
(1)缩短闭模时间和加快固化速率,也就缩短了 模塑周期;
(2)增进制品固化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制品的
较少采用
运转中磨损较少,模压装料容易,缺点 是难以规整排列,表观密度低,不宜用 较少采用 高频电流预热。
便于采用流动性较低的压塑粉,制品的 溢料痕迹不十分明显,模压时型腔受压 均匀。缺点制品表面易染上机械杂质, 有时不符合高频电流预热的要求。
用于较大的 制品
模压时可保证型腔受压均匀,不使嵌件 移位或歪曲,不易使嵌件周围的塑料出 现熔接不紧的痕迹,缺点同上。
110℃,时间可在l~3h或更长; (3)预热热固性塑料的温度一般为50~120℃,
少数也有高达200℃的。
3、红外线加热
表面先得到辐射热量,而后再通过热传 导将热传至内部。加热效率要比用对流传热 的热气循环法高,加热时防止塑料表面过热 而造成分解或烧伤。
.
15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4、高频电热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预压
预热
压缩模塑用设备
模压过程和操作方法
模压成型的控制因素
冷压烧结成型
.
1总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一节
第五章 压缩模塑
概述
一、压缩模塑的定义
压缩模塑又称模压成型或压制成型。这 种成型方法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等塑 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 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
几种通用塑料的比较系数
塑料
酚醛塑料 氨基塑料 PVC
比较系数
1.9
二、常用预压物的形状及其优缺点
预压物形状
优缺点
应用情况
圆片
压模简单,易于操作,运转中破损少, 可以用各种预热方法预热。
广泛采用
.
5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圆角或腰 鼓形长条
扁球
与制品形 状相仿
空心体和 双合体
适用于较重的预压物,堆积较为紧密, 便于用高频电流加热,如果尺寸取得恰 当,则模压时可使型腔受压均匀。缺点 是运转中破损较大。
7、预压时所施加的压力应以能使预压物的密度 达到制品最大密度的80%为原则,施加压力 的范围为40~200MPa。
.
9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五、预压设备和操作
1、设备
(1)压模:上阳模、下阳模和阴模。 (2)预压机
类型 吨位/KN 个数/分钟
偏心式
100~60 0
8~360
旋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30 250~1200
适用对象 尺寸较大 尺寸较小
生产效率 低 高
液压式 大

松散性较大 高
.
10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2、预压机压片工作原理
第五章 压缩模塑
本节完
.
节 11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第三节 预热
一、预热与干燥 二、常用预热与干燥的方法
.
12 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三节
第五章 压缩模塑
用于带精细 嵌件的制品
.
6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三、使用预压物的优缺点
1、加料快,准确而简单,从而避免加料过多或 不足时造成的废次品;
2、降低塑料的压缩率,从而可以减小模具的装 料室,简化模具的结构;
3、避免压缩粉的飞扬,改善了劳动条件;
4、预压物中的空气含量少,使传热加快,缩短 了预热和固化的时间,避免制品出现较多的 气泡,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质量;
.
8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四、压塑粉的性能对预压的影响
1、压塑粉中水分适宜;
2、压塑粉的颗粒均匀;
3、倾倒性应为25~30s;
4、压塑粉的压缩率一般应在3.0左右;
5、润滑剂的含量不能太多,否则会降低制品的 力学强度;
6、预压是在不加热的情况下进行的,特殊时将 温度提高到50~90℃;
3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二节
第五章 压缩模塑
预压
一、定义 二、常用预压物的形状及其优缺点 三、使用预压物的优缺点 四、压塑粉的性能对预压的影响 五、预压设备和操作
.
4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二节
第五章 压缩模塑
预压
一、定义
将松散的粉状或纤维状的热固性塑料预先 用冷压法(即模具不加热)压成质量一定、形样 规整的密实体的作业称为预压。所压的物体称 为预压物(压片、锭料或形坯)。
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塑性塑料。
.
2章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二、压缩模塑工艺过程
第五章 压缩模塑
1、物料的准备
预压(热固性塑料);
预热(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2、模压
三、成型特点
主要优点:可模压较大平面的制品;
利用多槽模进行大量生产。
缺点: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不能模压要求尺寸准确性较高的制品。
本. 节完
物理力学性能;
.
13 节
上篇 塑料成型工艺学
第五章 压缩模塑
(3)提高塑料的流动性,从而降低塑模损耗和制品 的废品率,减小制品的收缩率和内应力,提高 制品的因次稳定性和表面光洁程度;
⑷可以用较低的压力进行模压。
3、预热规程
好的预热规程是获得最大流动性的规程。
塑料类型
预热温度 范围/℃
常用热固性塑料的预热温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