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代的戏剧
明代戏剧
三、汤显祖的创作: “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四部传奇,《紫钗记》、《邯郸 记》、《南柯记》、《牡丹亭》,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
汤 显 祖 《 行 书 诗 卷 》
第二节
《牡丹亭》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 内江一女子读汤显祖剧本(焦循《剧说》) 杭州演员商小玲演《牡丹亭•寻梦》时气绝而亡 广陵冯小青绝命诗: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二、汤显祖的思想
• 正统儒家思想;神仙佛老思想 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 仙游。(汤懋昭,汤尚贤) • 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 • 结识著名的禅僧紫柏大师 • 读李贽《焚书》,极为倾慕。辞官 后,曾在故乡与李贽相会
紫柏大师和李贽是晚明反传统反 礼教的斗士,被称 ‚一雄一杰‛, ‚二大教主‛。崇尚人性真情,反 对虚伪残忍的程朱理学,张扬个性 自由。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 艳曲警芳心‛:
黛玉葬花后,‚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 落,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 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觉点头自 叹,‘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又听 ‘你在幽闺自怜’,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 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词中‘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 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04明代的戏剧
7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 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 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 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 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 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 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8
9
离家来没一箭远, 听黄河流水溅。 马头低遥指落芦花雁, 铁衣单忽点上霜花片, 别情浓就瘦损桃花面。 一时价想起密缝衣, 两行儿泪脱真珠线。
26
《论辅臣科臣辅疏》也指责吏部的同事杨文举、胡汝宁。 一蝦蟆给事而已。不知汝宁何以还故乡也。
——《论辅臣科臣辅疏》
27
汤显祖被贬到广东徐闻(雷州半岛)任典吏。贬官一年后,汤显祖又 被调到浙江遂昌县任县令。 在遂昌任上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写成了《牡丹 亭》。
B、儒者之思 情与欲望的思考。
4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万历十九年 广东徐闻
张嗣修
陈死人,以笔缀之,如以帚聚尘。(《答吕玉绳》
44
长子敬修,为礼部郎中者,不胜拷掠,自经 死。……其婴稚皆扃钥之,悉见啖于饥犬。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45
长子敬修,为礼部郎中者,不胜拷掠,自经 死。……其婴稚皆扃钥之,悉见啖于饥犬。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握语良久,见趣殊苦。……近得差一上相国墓否?役便附致问
——明史·汤显祖传
万历五年(1577),沈懋学、张嗣修中进士。 万历八年(1580),张懋修中进士。 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 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中进士。
20
十三岁时,从明德罗先生游。血气未定,读非圣之书,所游四方,辄交 其气义之士,蹈厉靡衍。 ——《秀才说》
明代戏剧概况
明代戏剧概况文/肖旭和明代文学总的情况一样,明代戏剧在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出现繁荣。
明代戏剧主是传奇,其次是杂剧。
两种戏剧发展不平衡,传奇日益的兴盛,而杂剧日益的衰落。
明代后期的杂剧多用南曲写作,单析杂剧增多,称为短剧。
明人的杂剧以徐渭的成就最高。
徐渭终身不得志,他愤世嫉俗,他的杂剧有《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合称《四声猿》。
在四个短剧中,《狂鼓史渔阳弄》最足以表现徐渭与封建势力和世俗观念对立的反抗情绪。
这出戏俗称《阴骂曹》,写弥衡在阴间重演击鼓骂曹的情况。
剧中写被曹操间接杀害的弥衡,在阴间将要做修文郎,这时判官将曹操的阴魂带出采,让他装成生前做宰相的样子,再请弥衡重演从前击鼓骂曹的情况,并且将他死以后,曹操的罪恶一并予以揭露痛骂,弥衡例举曹操欺君消灭异己、专政、陷害忠良,奸诈、残暴、荒淫等罪恶,发泄了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恨,历数曹操一生的罪恶,实际上是针对着明代奸臣弄权的现实。
剧本借古讽今,以曹操影射严嵩,借弥衡之口,表现了对黑暗势力的极端的愤恨。
此外有王九思的《沽酒游春》,剧中的杜甫不满黑暗现实,他狂傲自放,这并没有体现伟大诗人的真实面貌,是作者政治遭遇坎坷,痛恨官埸腐败的自我写照。
康海的《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影响很大,剧本刻画中山狼阴险、凶残的本性,批判了东郭先生抛搬弃原则,滥施人爱的迂腐思想和错误的立埸,这在客观上具有揭露意义和教育意义。
冯惟敏的《僧尼共犯》,写和尚明进和尼姑惠朗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礼法和宗教清规,强调了人的合理生活愿望和自然本性,鲜明地体现出明后期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以情反理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民主要求。
徐复祚的《一文钱》,描写守财奴,神情俱现,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讽刺喜剧。
明中叶有三大传奇: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
嘉靖、降庆年间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集中表现了南曲清柔、婉曲的特点,同时也保留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比起弋阳、海盐、余姚腔来丰富一些,于是昆曲就在剧坛上占了主要位置。
明代戏曲
第二节 明中期戏剧 弘治时,点缀升平、宣扬礼教的风气逐渐转变, 弘治时,点缀升平、宣扬礼教的风气逐渐转变,虽然 表彰忠孝的意识依然存在,但生活气息渐浓。 表彰忠孝的意识依然存在,但生活气息渐浓。 一、明中期杂剧 明中期,传奇取代杂剧的主导地位。但短小故事, 明中期,传奇取代杂剧的主导地位。但短小故事,仍 有作者用杂剧形式。体制上,四折、一人主唱均有突破。 有作者用杂剧形式。体制上,四折、一人主唱均有突破。 王九思( ),字敬夫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陕西户县 ),字敬夫, 前七子”之一。曾任翰林院检讨,刘瑾垮台后, 人,“前七子”之一。曾任翰林院检讨,刘瑾垮台后,被 列入阉党,屡遭贬斥。 杜甫游春》也名《沽酒游春》 列入阉党,屡遭贬斥。其《杜甫游春》也名《沽酒游春》、 曲江春》 写杜甫春游长安城郊,见村郭萧条, 《曲江春》,写杜甫春游长安城郊,见村郭萧条,宫室荒 痛骂李林甫等权奸误国,又于酒肆质典朝服买醉, 芜,痛骂李林甫等权奸误国,又于酒肆质典朝服买醉,决 心隐身避世。或言剧中李林甫暗指宰相李东阳。 心隐身避世。或言剧中李林甫暗指宰相李东阳。不管此说 确实与否,作者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易见。 确实与否,作者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易见。 此剧虽触及封建时代的黑暗政治,但并不深刻。 此剧虽触及封建时代的黑暗政治,但并不深刻。
朱有燉 ),号诚斋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明太祖之孙,袭封 ),号诚斋,明太祖之孙, 周王, 世称周宪王。有杂剧31种 总称《 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有杂剧 种,总称《诚斋 乐府》 因地位关系,其剧作全部保存。这些剧作中, 乐府》。因地位关系,其剧作全部保存。这些剧作中,以 游赏庆寿、歌舞升平、神仙道化为题材的约20种 游赏庆寿、歌舞升平、神仙道化为题材的约 种,属典型 的消遣娱乐之作。另有十余种牵涉社会生活, 的消遣娱乐之作。另有十余种牵涉社会生活,有意识地灌 注了道德思想。 香囊怨》 注了道德思想。如《香囊怨》,写妓女刘盼春钟情于秀才 周恭,因鸨母逼其接待富商陆源,自杀明志,尸体火化后, 周恭,因鸨母逼其接待富商陆源,自杀明志,尸体火化后, 她所佩藏有周恭寄赠情词的香囊完好无损。 她所佩藏有周恭寄赠情词的香囊完好无损。作品强烈突出 了表彰女子贞节的主旨。 了表彰女子贞节的主旨。 朱有燉的杂剧结构匀称、语言俊爽、音律谐美, 朱有燉的杂剧结构匀称、语言俊爽、音律谐美,在体 制和乐曲上吸收了南戏成分,在当时流传很广。 制和乐曲上吸收了南戏成分,在当时流传很广。
明代戏曲
王骥德《男王后》(曲用北调,而白不 纯用北体,一、四折旦唱,二折旦、贴旦、 小旦唱,三折小旦唱,四折旦唱) 《倩女离魂》、《弃官救友》、《两旦 双鬟》、《金屋招魂》(四剧都是四折,南 曲) 叶宪祖《夭桃纹扇》(八折,南曲,众 唱)、《碧莲绣符》(八折,南曲、南北联 套,众唱)、《丹桂钿合》(七折,南曲, 众唱)、 《素梅玉蟾》(八折,南曲,众 唱) ……
汤显祖一生作有《紫箫 记》、《紫钗记》、《牡丹 亭》、《邯郸记》、《南柯 记》等五种传奇,其中《紫 钗记》是根据《紫箫记》修 改而成的,又因四剧中皆有 梦的情节,故将四剧合称为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 梦》。另有诗集《红泉逸草 》、《问棘邮草》,诗文集 《玉茗堂全集》、书信集《 玉茗堂尺牍》等。
明传奇的体制主要有如下特点: 1.各本分出没有限制,短的十馀 出,长者百馀出。一般在四五十出 左右,分上下两本。 2.首出“副未开场”,介绍剧本 的创作意图与剧情大概内容,使观 众对剧情有大概了解,正戏演出从 第二出开始。
3.正戏由唱辞、念白、科介三部分结 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戏剧冲突。 4.乐曲较之早期的南戏更丰富,可 以借宫犯调,可以换韵。引子和尾声 是一出戏乐曲的开始与结尾。中间过 曲较灵活,根据剧情来安排。各类角 色都可以唱。独唱外有分唱、轮唱、 合唱等多种形式。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 开始有所关注现实,进行讽刺性批判,抒 发胸中情感。 康海, 《中山狼》 王九思,《杜子美沽酒游春》 徐渭, 《四声猿》 王衡, 《郁轮袍》 徐复祚,《一文钱》 ……
二、传奇:
(一)定义 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经过现代 专家学者的认真讨论,“传奇”的概 念已经明确为两种文学体式的代称: 一是“唐宋传奇”,指短篇文言小 说; 二是“明清传奇”,指由南曲戏文 直接发展而来的戏剧文体。
中国古代戏曲——明代杂剧
• 《明诗纪事 丁集》卷三录其诗云:“对山救空 同,豪气盖世,固是一时俊人,惜其诗文不副 盛名耳。”《国雅》卷六、《明诗综》卷三一 亦录其诗。所著有《对山集》十九卷、《沜东 乐府》二卷。《明史艺文志》载其《乐府》二 卷,在《对山集》之外。此集内无《乐府》。 其文与诗,皆著称当时。”《国朝献征录》卷 二一载其行状及传,《明史》卷二八六亦载其 传。
明代杂剧
• 一、 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 1、时代背景 《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 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 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 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
建国初还颁发榜文明令:“但有亵读帝王圣贤 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 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敢有收藏的, 全家杀了!”(顾起元《客座赘语》)
• 《亡兄行略》:姑母出嫁瞿太学。流言云姑与其父有 私,被遣归。姑为祖母浦所宠,藏金甚富。昌祚夫妇 伪为姑媒,约以私奔,命奴沉之于河。大族丑事有不 堪言者如此。
徐朔方
《一文钱》
• 明末山水邻刻本《四大痴传奇)选录,改名《财痴》。 剧演富人卢至性极悭吝,家存万贯,却让妻儿受 冻挨饿。一日卢至在路上拾得一文钱,紧攥在手,直 到饿得不能再忍时,才狠心买了几粒芝麻,但又担心 鸟和狗抢食,便跑到深山密林中去吃。帝释见其如此 贪欲,予酒使之醉,然后自己幻化为卢至容貌至其家, 言向被悭吝鬼所缠而今悭吝鬼被圣僧驱走,故欲将家 财散给穷人,以赎往日罪孽,众人皆喜。帝释又告卢 至妻,悭吝鬼与其真人形象相同,数日后若来可用乱 棍打走。真卢至醉后十日方醒,急忙回家, 人皆视为 悭吝鬼假冒而痛打之。卢至愤而到释迦佛处告状,释 迦佛使十个弟子,皆化为卢至以示,卢至省悟世上一 切皆为虚幻,乃弃家成正果。 •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杂剧明代戏曲主要由杂剧和传奇这两大部类组成,但明杂剧的艺术地位和总体影响既不及蔚为主流的明传奇,与元杂剧相较也大为逊色。
一、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是皇子皇孙朱权和朱有燉。
他们左右并影响着一批文人墨客,从而形成一个宫廷派杂剧创作的小群体。
喜庆剧、道德剧和神仙剧是其主要创作类型。
朱权(1378—1448)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卒谥献王,世称宁献王。
作杂剧12种,今存两种。
代表作《卓文君私奔相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权还作有兼戏曲史论与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言谱》(1398年),分戏曲体式15种,杂剧12科,收录和品评了金、元、明初杂剧、散曲作家203人,认为戏曲乃盛世之声、太平之象。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明太祖第五子之长子,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
是明杂剧史上作品较多的作家,今存杂剧31种,总称《诚斋传奇》。
其中较好的有《香囊怨》.贾仲明(1343—1422),山东淄川(淄博)人,明成祖御前侍从,深受皇帝宠爱。
有人认为《录鬼簿续编》也系他所作,该书对研究中国戏曲史很有价值。
所作杂剧16种,今存5种。
其中《升仙梦》写桃、柳二妖被吕洞宾度化成仙。
《萧淑兰》写少女初恋。
杨讷,字景贤,号汝斋,蒙古族人,写过杂剧18种,今存两种,其中《西游记》共6本24出,多数情节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并不一致。
这一时期知名的作家尚有刘东生,浙江绍兴人,作品《娇红记》(2本8折)写申生和娇娘的恋爱故事,情深句丽。
为传奇《娇红记》的再创作作了铺垫。
二、明中后期杂剧从弘治、嘉靖年间开始,以王九思,康海为代表的杂剧创作发生了新的转机,到万历前后更出现了以徐渭为杰出代表的杂剧创作高潮期,一大批作品脱颖而出。
因此明代中后期的杂剧创作有其连贯发展的历史。
在创作上倾向,打破了风花雪月、伦理教化与神仙道化的偏狭局面,题材不断拓宽,思想逐渐深化,张扬个性、愤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与伦理反思剧出现不少。
从艺术体式上看,嘉靖之后的杂剧大都是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北杂剧的纯北曲式从总体上看已经终结。
第四章 明代戏曲
杂剧向案头化渐进: 思想内容上封建化、神道化 宣扬封建礼教和神仙道化 《清河县继母大贤》、《薛苞认母》水浒戏 度脱剧《红莲债》 吉祥剧 《福禄寿仙官庆会》《感天地群仙朝
圣》 闲适剧 《兰亭会》、《赤壁游》《张季鹰因
风忆故乡》《谢东山雪朝试儿女》
(一)明初传奇
元末明初:荆、刘、拜、杀 明初传奇的伦理教化倾向 ——邱濬《五伦全备记》 邵 《香囊记》 姚茂良《精忠记》 苏复之《金印记》 沈采《千金记》 王济《连环记》
(二)明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梁辰鱼:《浣纱记》 王世贞:《鸣凤记》(时事剧)
(三)明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后,南曲盛行,“而北 曲几废,今惟金陵尚存此 调。”
嘲弄世态人情之丑态讽刺剧:张扬个性、愤世嫉俗 演唱体制: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 徐渭:《四声猿》《歌代啸》 吕天成:《齐东绝倒》 徐复祚《一文钱》 茅维:《闹门神》 王衡:《郁轮袍》 冯惟敏:《僧尼共犯》
二、明传奇
四大声腔的出现: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 昆山腔
海盐腔:南宋时出现,“体局静好”“蛮声哈 喇”
—— 明 清 传 奇 形 式 上 承 继 南 戏 体 制 , 且更加完备。一个剧本大都30出 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 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
——音乐采取曲牌联套形式,比南戏 有所发展,一折不再限于一个宫调; 曲牌多少取决剧情需要;所有登场 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代戏曲经过长期舞台实践,角色分 工更加细密。比如昆山腔就有12个角色, 主角不限于正生、正旦,净、丑也不止 是调笑。
弋阳腔:主要流行于民间,由江湖戏班演出, 每流传到一地,即结合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 衍变为地方化声腔。声调高亢,风格粗犷,以 通俗的韵文解释深奥的曲文。
明代戏剧
明代戏剧
《玉禅师》捏合玉通和尚戏红莲与月明禅 师度柳翠两个故事为一,既揭露了官府与佛 门的尔虞我诈、彼此倾轧,也嘲弄了禁欲主 义的虚伪、清规戒律的脆弱。
明代戏剧
《雌木兰》、《女状元》两剧一反男尊女卑的传统 观念,分别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立地撑天”的奇女 子形象,武的能驰骋疆场,建立奇勋;文的能夺魁科 场,理案折狱,确为女性扬眉吐气之作。而两人一旦 恢复女儿身,却只能重返闺房,又体现出作者对封建 制度扼杀人才的控诉。 市井讽刺杂剧《歌代啸》相传也为徐渭所作,通过 荒唐不经的情节,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和妙趣横生的语 言,突现出种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相,表现 了作者卓绝的喜剧才能,其中亦深寓着作者的愤世之 情和悯世之痛,在古典戏曲中别具一格。
明初传奇概述
传奇在民间继续得到发展,一个突出表象就是海盐腔、 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这四大声腔于入明后广为流 传,形成了明初传奇的一大景观。 二、邱濬与邵璨 1. 作为理学鸿儒、馆阁大老,邱濬能自觉参与传奇 创作,可谓开风气之先,这无疑提高了传奇的文化品 位,扩大了传奇的影响。代表作《五伦全备记》是一 部“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的作品,在 明初教化传奇中最具典范性,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 形象,都是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等封建 伦理道德的形象演示。其鲜明的教化观对明清传奇的 创作影响极大,同时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也给后世的 文人传奇提供了直观的反面教材。
明初传奇概述
第三, 《 宝剑记》 、 《 浣沙记》 、 《 鸣凤 第三 , 宝剑记 》 浣沙记 》 三大传奇先后问世, 记 》 三大传奇先后问世 , 这是明代中期传奇 创作转变最为显著的表征, 创作转变最为显著的表征 , 表明作者开始有 意识地对政治、 历史和人生进行积极探索, 意识地对政治 、 历史和人生进行积极探索 , 有力地提高了戏曲的思想水准与审美品格, 有力地提高了戏曲的思想水准与审美品格 , 这三部作品的出现, 标志着明传奇已发展到 这三部作品的出现 , 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 预示着传奇创作高潮 的即将到来。 的即将到来。
明代戏剧
”构成: 一、杖藜老人明明要置狼于死地,却装出以事实 服人的样子,似乎站在忘恩兽一边; 二、中山狼早已做起饱食一顿的美梦,没料到事 与愿违,结果死在智者手中; 三、东郭先生呼天叫地追悔不及,当杖藜老人缚 狼于囊中,要他拔刀下手时,他又 “不忍杀他” ,糊涂愚蠢至极。 三种矛盾对比,最终酿成“美胜丑”的发展态势 ,第四折以喜剧性笑声收场。
二、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指嘉靖以后的出现的三部戏……。作家创作的自觉性、 剧作的现实性、战斗性大大加强。 1、李开先《宝剑记》 52出。写林冲落草的故事,忠奸 斗争。把草莽英雄士大夫化。《夜奔》为武生看家戏, 语言雅丽 2、梁辰鱼的《浣纱记》 45出。又名《吴越春秋》,政 治悲剧,爱情悲剧。范蠡和西施。是最早以男女的离 合串演王朝政治的兴衰的传奇戏。首部昆山腔传奇剧。 结局别开生面。 3、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41出。写嘉靖年间, 夏言、杨继盛等反对权奸严嵩父子的政治斗争,是时 事戏的先锋,真实大胆感人。影响到《清忠谱》
二、徐渭的创作
徐渭是明代杂剧的代表作家。 讽世杂剧最出色。代表作《四声猿》。 王骥德《曲律》称:“徐天池先生《四声猿》 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歌代啸》,传为徐渭所作,是一本四出的市 井讽刺杂剧,每出故事相对独立。 《南词叙录》一书,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 明初戏文的专著,对传奇作家们也产生过极大 的鼓舞作用。
慧朗唱词
都一般成人长大, 俺也是爷生娘养好根芽。 又不是不通人性, 止不过自幼出家。 一会价把不住春心垂玉筯, 一会价盼不成配偶咬银牙。 正讽经数声叹息, 刚顶礼几度嗟呀。
第二节
一、徐渭的生平
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徐渭(1521~1593),字文长, 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 等等。浙江山阴人。 多才多艺,曾自称书第一、诗二、 文三、画四,袁宏道《徐文长传》 在文艺创作中纵横驰骋,迸发出 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 愿望。其杂剧创作在戏曲史上享 有盛名。
明朝戏曲
明朝戏曲明代的戏曲发展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洪武建国到正德、嘉靖以前为一个阶段,以后为一个阶段。
总的来说,前者是杂剧走向衰落的时期,后者则是传奇戏发展的时期。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国朝院本、杂剧实厘而二之。
”①他在这里所说的国朝系指元朝。
也就是说,元代继承了金院本和杂剧而发展成了元代的杂剧。
金院本是一种固定的戏曲表演形式,由五种固定的角色扮演,故又谓之五花爨弄。
但是院本的唱法到了元末便逐渐失传,无人能按谱唱演了。
由院本发展而形成的元代杂剧继承了院本的基本形式,并且在表演中逐渐形成了每剧四折一楔子的固定程式。
杂剧到元末虽然有所衰落,但是仍然是当时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所以到明初又继承了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并且逐渐发展形成了明代的杂剧。
明初的杂剧不仅继承了元代杂剧的基本形式,而且同元代杂剧一样,以民间的演出为主,并伴随着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新成为城乡民间文化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大约到永乐中,杂剧的演出便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永乐九年(1411)正式公布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便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这种官方干预也就决定了明初杂剧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②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明初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而与元代杂剧那种大胆揭露社会黑暗,表露人民心声的民众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了。
明初最有代表性的杂剧作家是周宪王朱有燉,史称其“博学善书”①,尤精于北曲。
作杂剧三十余种,大多为宣扬正统思想教化和神仙吉庆之类的作品。
所以万历年间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说:“本朝能杂剧者不数人,自周宪王以至关中康王诸公,稍称当行,其后则山东冯、李亦近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6明代戏曲
第一节 明代的杂剧 第二节 明代的传奇 第三节 汤显祖和《牡丹亭》
第一节 明代的杂剧
明代戏剧的剧种主要有杂剧和传奇两种形式。 从数量上看,明代杂剧总数约500多种,作家100 多个;从质量上看,无论是社会意义和艺术水准 都不如元代。比之彪炳一代的元杂剧,明代杂剧 固然是今非昔比,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相比,也 是大为逊色。但是,杂剧剧本作为一种比较成熟 的文学样式,在明代文坛上仍然有其一席之地。
雪夜、伦理教化和神仙道化的偏狭局面,题 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张扬个性、愤 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和伦理反思剧都不在少 数
体式——嘉靖之后的杂剧大多南北合套或者
纯为南杂剧,北杂剧的纯北曲体式基本终结
成就——明代中后期的部分作品可以称得上
传世之作,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王九思,代表作《杜甫游春》 康海,《中山狼》 徐复祚,《一文钱》 王衡,《郁轮袍》 吕天成,《齐东绝倒》 陈与郊《昭君出塞》《文姬入塞》 冯惟敏《僧尼共犯》 最能代表名杂剧创作成就的,则是徐渭
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
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音乐 和表演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早期南戏 在格律上不大讲究,宫调组织上也不大严密。 经过元末明初“荊刘拜杀”四大南戏之后,特 别是经过《琵琶记》之后,南戏开始逐渐规格 化,宫调系统也逐渐严密起来。也是从《琵琶 记》开始,传奇多由有姓名的文人雅士所作, 文辞自然也向典雅方面发展。随着四大声腔的 发育成熟与广为流播,源于南方的传奇成为明 代戏剧的主体。
其杂剧《四声猿》,被王骥德称赞为“自是天地
间一种奇绝文字”。《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 “猿鸣三声泪沾裳”,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作为一组 杂剧,它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 《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 明 戏 曲
6
第二节
明传奇
汤显祖(1550—1616)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称清 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万历十一年(15 83)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 万历十九年(1591),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 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 (1598)弃官归家,遂不仕。汤显祖以戏剧名 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还魂 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以《牡丹亭》最有生色。汤显祖亦工诗文,其文 长于议论,尺牍尤佳。著有《汤显祖集》。
5
著有《蟾台集》、《蕊渊集》、《寤歌词》、 《古今词统》(与徐翙合著)等,杂剧仅一种传世 。《花舫缘》本事,即广为流传的唐伯虎点秋香故 事,最早见于《泾林杂记》,后经冯梦龙话本小说 《唐解元一笑因缘》敷衍,遂流传开来。作者据明 代另一杂剧作家孟称舜《花前一笑》的主要内容, 吸收叶宪祖《碧莲绣符》一些情节,改编成此剧。 《花舫缘》(存目)
13
[北双调· 折桂令]刈谷有感[1]
近来时百费俱捐,官也无钱,民也无钱,远乡 中一向颠连。村也无烟,市也无烟,贫又逃富又逃 前催后攒,田也弃房也弃东走西迁。幸赖明贤,招 抚言旋。毒收头先要合封,狠催甲又讨加添。 【注释】 [1]此曲用北双调写农村衰敝,将清新绵邈 之风调置换为关切民生之激愤忧思。
10
第三节
明散曲
康 海(1475—1540) 康海,字德涵,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 502)高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康海性情刚正,不阿权贵,与王九思同为“前七子 ”领袖人物,却因曾仗义救李梦阳,被归为刘瑾余 党而罢官,隐迹声酒。有杂剧《中山狼》、诗文集 《对山集》等,其《沜东乐府》存散曲二百六十多 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代戏剧
明代戏剧
3、明杂剧的改革: (1)结构比较灵活 (2)作品抒情色彩浓郁 (3)南北曲兼用 (4)突破了一角色演唱到底的程式 (5)将题目正名提至第一折前
3
明代戏剧
二、明代杂剧发展情况: (一)前期: 朱权和朱有燉——宫廷杂剧。 (二)中期: 更渐沉寂,而文人的创作并未中断。 1、王九思——《沽酒游春》: 以诗人杜甫的生活为题材,写杜甫因为对奸臣 误国、朝政腐败不满,而遁迹江湖,以诗酒自 娱,因此所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14
汤显祖的戏剧
二、《牡丹亭》——《牡丹亭还魂记》、《还魂 记》) (一)取材、剧情 1、取材: 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写杜丽娘 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2、剧情改变: (1)强调门第差异。太守——宰相和穷书生 (2)性格冲突更突出。杜宝和陈最良:不鲜明— —卫道者;杜丽娘:闺中淑女——叛逆。 (3)自由爱情历程更艰难。还魂成亲,夫荣妻 贵——经历了种种曲折。
20
“临川四梦”
1、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 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2、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 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 3、四梦中《牡丹亭》成就最大,它是汤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 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 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 神。《紫钗记》写霍小玉、李十郎在爱情上的坚贞。 《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氏的晚年作品,写人生 无常、宦海风波。 4、四梦集中体现了汤显祖的文艺思想、艺术风格和 创作成就。
10
明代戏剧
第四章 明代的戏剧
1、朱权(1378—1449) 神仙道化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风月剧《卓文君私奔相如》 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 2、朱有燉 (1379—1439) 《诚斋乐府》31种杂剧 内容大多粉饰太平和宣扬封建道德 《香囊怨》节义道德剧 在杂剧形式上颇多独创
第二节 明中后期杂剧
三、徐渭(1521—1593)
字文长,多才多艺,狂放不羁,愤世嫉俗。 1、《四声猿》: 《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弥衡在阴司击鼓骂 曹。借古喻今,表达对黑暗朝政和权奸的愤恨。 《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揭露官府与佛门的 尔虞我诈,彼此倾轧,嘲弄了禁欲主义的虚伪。 《雌木兰替父从军》二折,《女状元辞凰得 凤》五折,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奇女子的形象, 歌颂了女子的才能,也控诉了扼杀人才的封建 制度。
明代的戏剧
明初杂剧 明中后期杂剧 明初传奇 明中后期传奇
第一节 明初杂剧
一、明初杂剧特点 1、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 化。 2、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 教化、歌功颂德和神仙道化剧占主流 3、艺术形式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 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
二、朱权与朱有燉
1、临川派: 万历时期 江西临川人汤显祖 强调曲意 讲究文采 不受形式、格律的束缚 偏重于剧本的文学性 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 2、孟称舜 《娇红记》王娇娘 申纯 爱情悲剧
本章思考题
1、明代杂剧和传奇的总体情况。 2、南戏和传奇的区别 3、徐渭《四声猿》 4、吴江派和临川派
2、《歌代啸》
一本四折,每折故事相对独立。 情节荒诞不 经。 “张冠李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 灯”。对和尚和官府等进行冷嘲热讽,充满了 市井情味。 通过喜剧、闹剧的气氛来表现悲愤的内容,达 到“嘻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 的境界。 3、《南词叙录》 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
2016.11.21明代文学之戏剧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1]。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2],抛残绣 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3]?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4],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5],恰凭栏。(旦)翦不 断[6],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 (贴)吩咐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 香[7]。”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8],摇漾春如线[9]。停半晌、整花钿[10]。没揣菱花 [11],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12]。(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13],艳晶晶花簪八宝填[14],可知我常一生儿 爱好是天然[15]。恰三春好处无人见[16]。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17]。(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将男主人公的社会地 位下移到穷秀才身份,连科考的盘缠都得靠别人资助,剧本 中还增添了腐儒陈最良、花神、判官等一系列新的角色,从 而使冲突更为丰厚,把小说中的传奇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 生活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 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 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 《还魂》等几折。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 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4、《牡丹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明代的戏剧第一节明初杂剧一、明初杂剧概述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
相对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而言,明杂剧的创作虽然有缓慢发展,但在总体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明初杂剧是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余波,同时由于此时的作者已逐渐由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变为官僚贵族,这就促使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
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德与神仙道化等剧目在此期的创作中占据主流,显示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在艺术形式上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
二、朱权与朱有燉二人都是皇室贵族,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明初杂剧的发展趋向。
1.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著有杂剧十二种,今存两种:一是宣扬出世思想的神仙道化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一是演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风流韵事的风花雪月剧《卓文君私奔相如》,后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权还作有兼戏曲史论和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音谱》(1398年),分戏曲体式15种,杂剧12科,收录、品评了金董解元以下、元和明初的杂剧与散曲作家203人,认为戏曲乃盛世之声、太平之象。
2. 朱有燉,朱元璋的孙子,是此期创作最为丰富的作家,他的《诚斋乐府》包含三十一种杂剧,是元明杂剧作家保留作品最多的。
其作品大多是粉饰太平和宣扬封建道德,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喜庆剧;二是谈玄慕道、度脱成仙的神仙道化剧;以上两类作品皆是他政治斗争失意后的一种寄托和韬晦。
三是弘宣教化的节义道德剧,其中《香囊怨》较为著名,写妓女刘盼春与秀才周恭有情,而鸨母逼她与富商苟合,刘以死相抗,自缢而亡。
尸体火化时唯所佩香囊不化,内装周生情词亦保存完好。
以一妓女而能以死明志,全其贞节,作者认为这种道德境界值得表彰。
;四是水浒剧,有《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皆是《水浒传》未载事迹,对研究水浒故事很有文献价值。
朱有燉在杂剧形式上颇多独创,如打破一本四折和一人主唱的惯例,采用对唱、合唱、轮唱等形式,甚至运用南北合套的体制,促进了杂剧自身的艺术更新。
他的杂剧语言质朴本色,音律谐和优美,比较适合舞台演出。
第二节明代中后期杂剧一、明代中后期杂剧概述相对于初期的较为平淡,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进入鼎盛时期,并实现了杂剧创作的转型。
就创作主体而言,这时的杂剧创作逐渐由宫廷派作家转入文人士大夫手中,他们或以布衣终其一生,或历经宦海沉浮,往往借助杂剧创作来排遣郁闷、宣泄情怀,杂剧成为他们抒情写意的工具,故此期的杂剧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文人化、抒情化特色。
就思想内容而言,较之初期的粉饰太平、宣扬教化,此期的杂剧创作题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抒写文人愤懑不平的抒情剧、嘲弄世态人情的讽刺剧、歌颂以情反理的爱情剧成为剧坛主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就艺术形式而言,明代中后期杂剧的体制进一步解放,更加灵活多样,首先在体制上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成规,剧本可长可短,尤其是单折杂剧(又称短剧)为数甚多;其次在曲调上杂剧南曲化蔚为风尚,不再纯用北曲,而是南北曲兼用,甚至出现了全用南曲的“南杂剧”;再次在演唱上也打破了一人独唱的局面,剧中角色都可演唱,缩短了杂剧与传奇的区别。
但此期的杂剧大都是案头之作,距离群众与舞台越来越远。
二、王九思与康海二人都居于“前七子”之列,都师承马中锡,又都受刘瑾牵连而被削籍免官;同时他们在明杂剧的发展历程中都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1.王九思的代表作是《杜甫游春》,表面上是写杜甫痛骂、谴责奸相李林甫误国乱政,并决心隐身避世,实际上是退职后作者心境的自况,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可见,与初期杂剧相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现实性,并开启了明代文人案头剧的风气。
另一杂剧《中山狼院本》仅有一折,开单折短剧之先声,明代短剧从此大为流行。
2. 康海的代表作《中山狼》共四折,取材于马中锡的文言小说《中山狼传》,演东郭先生救狼却险遭狼害一事,当系有为而发的寓言讽刺剧。
据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等书记载,此剧系影射李梦阳的负恩。
康海与刘瑾是同乡,李梦阳被刘瑾所害时,曾求救于康海,康海救了梦阳,后来刘瑾坏了事后,康海受到牵连,李梦阳却没有救他。
该剧写信奉墨家学说(兼爱)的东郭先生冒着极大的风险,搭救了被赵简子人马所紧紧追杀的中山狼,不料这条负义忘恩的饿狼竟要吃掉东郭先生。
后幸得一老人相救。
在老人的教育下,他终于明白了“那世上负恩的尽多,何止这一个中山狼”!剧中刻画中山狼的恩将仇报、阴险残暴,正是对封建官场尔虞我诈、忘恩负义的典型概括,同时也是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社会风气的尖锐嘲讽,因此它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讽刺剧。
此剧主题集中鲜明,结构严密,关目紧凑,饶有童话意味,富于教育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明杂剧创作的转机,在此之后讽刺性杂剧成为明中后期杂剧创作的重要内容。
三、徐渭与《四声猿》1. 徐渭(1521~1593)其人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和戏剧等艺术领域内纵横驰骋,迸发出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徐渭曾8次参加乡试都没能考中举人。
他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军中当幕僚时屡出奇谋,为抗击倭寇立下战功。
胡宗宪倒台入狱后,报国无门的徐渭也屡遭迫害,一度精神失常。
佯狂与真狂相间,历9番自杀而未果,终因误杀后妻被捕。
刑期7年后出狱,益发放浪形骸。
晚年卖画鬻字为生,困顿潦倒以终。
死后4年,公安派领袖袁宏道才偶然从旧文集中发现徐渭的光辉,盛赞他诗、文、字、画、人“无之而不奇”(《徐文长传》)。
徐渭曾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其杂剧创作也在戏曲史上享有盛名。
王骥德《曲律》称“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四声猿》语出于郦道元《水经注》。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
作为一组杂剧,《四声猿》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
《狂鼓史》(渔阳弄)一折、《玉禅师》二折,是对黑暗政权和虚伪神权的猛烈抨击和尽情戏弄;《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是对女性的赞歌,也是对人才遭埋没的惋惜与哀叹。
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狂鼓史》俗称《阴骂曹》,描写祢衡在阴司重现击鼓骂曹的精彩一幕,历数曹操种种罪行,骂词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实是借古喻今的有为之作,表达出作者对黑暗朝政的愤恨,抒发了其抑郁不平之气。
此剧构思奇巧,熔实事、幻境、世情为一炉,给人以超拔之感,文词恣肆,气概豪壮,在四剧之中成就最高。
《玉禅师》捏合玉通和尚戏红莲与月明禅师度柳翠两个故事为一。
此剧起源于官、佛斗法。
临安府尹柳宣教只因玉通和尚拒不参拜,便设美人计报复他。
妓女红莲受命前去,以肚痛要人捂腹为由,破了和尚的色戒大防,致令玉通羞愧自杀。
和尚为报此仇,死后投身为柳府尹的女儿柳翠,先是沦为娼妓以使府尹蒙羞,后为前世的同门月明和尚度脱为尼姑。
本剧既写政权与佛权之间的勾心斗角和相互算计,又写佛徒的生理欲望与佛门戒律的尖锐冲突。
官府对不顺于己者总要打击报复、置于死地;高僧宣扬四大皆空,但也会走火入魔。
借一小小戏情,徐渭袒示出封建政权与神权的某些不甚体面的尴尬。
既揭露了官府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彼此倾轧,也嘲弄了禁欲主义的虚伪、清规戒律的脆弱。
《雌木兰》、《女状元》两剧一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分别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立地撑天”的奇女子形象,武的能驰骋疆场,建立奇勋;文的能夺魁科场,理案折狱,确为女性扬眉吐气之作。
而两人一旦恢复女儿身,却只能重返闺房,又体现出作者对封建制度扼杀人才的控诉。
市井讽刺杂剧《歌代啸》相传也为徐渭所作,《歌代啸》一本四折,每折故事相对独立。
首折戏写李和尚药倒张和尚等人,偷去菜园冬瓜和张的僧帽。
第二折戏写李和尚与姘妇设计为丈母娘治牙疼,须灸女婿之足。
女婿王辑迪畏惧出逃,无意间带走张和尚僧帽。
第三折戏叙王辑迪以增帽为证,到州衙告妻子与和尚通奸。
州官在李和尚等人的串通下,将无辜的张和尚发配。
第四折演州官好色而惧内,只许夫人吃醋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救火。
全剧充满了冷嘲热讽的市井情味,对做假坑人者深为鄙夷,对直接酿成冤假错案的糊涂州官大加嘲笑。
通过荒唐不经的情节,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和妙趣横生的语言,突现出种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相,表现了作者卓绝的喜剧才能,其中亦深寓着作者的愤世之情和悯世之痛,在古典戏曲中别具一格。
2. 徐渭是明代最具独创性的杂剧作家,为明杂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南词叙录》一书,一般认为是徐渭所作,这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对传奇作家们也产生过极大的鼓舞作用。
第三节明初传奇一、明初传奇概述明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它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
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明代传奇与南戏:主要指那些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
总体上看,从南戏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是格律从自由趋于严整,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趋于文雅。
于是这种源于村坊里巷的民间艺术就逐渐上升为都市艺术以至于宫廷艺术,作家也由下层的书会才人逐步替换成文人雅士。
南戏在元代末年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作品,但明初文化专政主义的控制,使南戏复兴的势头受到严重挫折,文人传奇创作一派萧条,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真正的戏曲杰作绝无,倒是一些充满迂腐的道学气息、迎合封建政治需要的伦理教化剧应运而生,阻碍了传奇艺术的进一步前行,因而此时的传奇剧虽然文人色彩比宋元南戏逐渐加重,但并未构成明清传奇的典范模式。
与此同时,传奇在民间继续得到发展,一个突出表象就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这四大声腔于入明后广为流传,形成了明初传奇的一大景观。
二、邱濬与邵璨(灿)1. 邱濬作为理学鸿儒、馆阁大老文渊阁大学士,能自觉参与传奇创作,可谓开风气之先,这无疑提高了传奇的文化品位,扩大了传奇的影响。
代表作《五伦全备记》是一部“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的作品,(与高明“不管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相似)写伍子胥的传人伍伦全及其异母弟伍伦备等人既是忠臣孝子,又是夫妻和睦、兄弟友善、朋友信任的五伦典型(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明初教化传奇中最具典范性,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形象演示。
其鲜明的教化观对明清传奇的创作影响极大,同时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也给后世的文人传奇提供了直观的反面教材。